佛弟子文库

懂得随身携带佛法

2012/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每天早上,在你吃完早餐准备出门去工作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你会检查自己是否带了手机,是否带了钥匙钱包,是否带了今天开会需要用的资料,水龙头是否关好,你的头发乱不乱,以及你是否喂饱了你的猫。当这一切检查完毕,你会带着满意把门关上锁好,然后去上班。

假如你不是一个佛教徒,你这么做再正常不过了,你不必担心为此遭受指责。但是作为一个佛教徒,特别是一个准备成佛的佛教徒,我认为你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佛法。你最应该随身携带的不是别的,不是手机,不是钱包,是佛法。你最应该检查的也是自己的心里是否装着佛法。

也许你会告诉我,我手上带着念珠,但那不是佛法。有时候手腕上缠着一串念珠与一块手表并无任何差别。它往往只起到美观作用。

你把佛法留在家里,留在佛台上,留在坐垫上,留在书里,唯独没有留在你身边。我不觉得释迦牟尼佛会为此感到欣慰。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你应该背着一部大藏经,或者鼓励你在公共汽车或地铁里不分场合地念经。我只是说,你应该把佛法带在身上,而不是放在家里。

这样,当你遇到某些你不希望遇到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假如一个人懂得随身携带佛法,那么他坐在办公室里与坐在蒲团上并无区别。要作到这一点首先你必需知道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你还应该知道佛教徒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我知道有些人在寺庙里表现的非常虔诚,但是出了寺庙就判若两人。

知道自己是一个佛教徒很重要,他可以阻止你做很多不该做的事。不要觉得这件事很容易。也许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会说:奥,我的宗教是佛教。我是一个佛教徒。

但是假如没有提示,你很难记起你是个佛教徒,这并不奇怪,你当了很多年的你,你习惯了你的角色,你成为佛教徒才不到一年而已。例如你很难在你的下属没有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的时候记起你是一个佛教徒,这个时候你只记得自己是她的上司,所以你才会对着她大吼大叫。假如有人突然给你一拳,你可能也不会记得自己是个佛教徒而保持风度,你会和他撕打在一起。这一切表明你并不经常记得自己是个佛教徒,你只是偶尔想起自己是个佛教徒。但是你要逐渐习惯你是个佛教徒的事实。

在一天的工作完成之后,你走回你的家,坐在蒲团上,凝视着佛像,你才会想起自己是个佛教徒。你想起你白天发生的种种,你也许会感到后悔:你不该对着下属大发雷霆,她只是个刚进公司不到一个礼拜的小女孩,对一切都不熟悉。你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你不该在客户要求吃鱼的时候对他妥协,仅仅是为了那些订单。你不该对着老婆发火,仅仅是因为她多发了几个关心你的短信。不过这已经晚了。

假如你在任何时候都记得自己是个佛教徒,你也许就不用每天晚上对着佛像忏悔。所以我说,记得自己是个佛教徒很重要。

当然,知道一个佛教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很重要,我有时候会接到一些佛教徒的信,很显然,他们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不特别清楚,否则他们也不会跑来问我。

当然,我们也必需承认,由于佛法的博大精深,佛教徒有时候并不容易判断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是基本上有几个原则,一是你不可以伤害别人,这指的是任何形式的伤害。并不一定你把一个人的脑袋打成南瓜才叫伤害他,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足以伤害别人。甚至有时候你都不需要说话,你的动作都可以让别人感受到伤害。第二个就是尽你的力去帮助别人。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并不局限于那些乞讨者,帮助的形式也很多,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

对某些修行者来说,随身携带佛法并不妨碍他和其他人的交流,他已经完美的让佛法和自己的生活和平共处。他可以不着痕迹的携带佛法并影响他人。但是另外一些不是特别好的修行者,他们可能也会随身携带佛法,但是他们携带的佛法会让其他人一眼看到,就象是你把两把大刀插在屁股后面你的衣服就会支起来。看上去好像你长了翅膀。这样会让别人很不舒服,因为你看上去不像个正常人。

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前者,当然,在最初的时候你可能无法让自己做到这一点,但是你要技巧性的去做。就象你要携带一只手枪而不被看出来,你必需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某些时候,让别人知道你是佛教徒比较好,而另一些时候则恰恰相反。

在任何时候,你都不应该不带着佛法,无论是在夏天的公交车上,还是在马桶上,即便你暂时无法做到不着痕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

我想学佛,但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问: 我在电脑上听讲经,听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学佛的...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

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非时行淫的危害

为什么把在家人非时行淫说为邪淫呢?因为在经期、怀孕...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

地狱果报往往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看世间人,有些真的是福报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资具...

【佛教词典】典客

指禅林中典掌迎待宾客之职称。乃西序六头首之一。又作...

【佛教词典】虚堂

(人名)名智愚,虚堂其号也。就湖州道场山运庵岩而契...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人,生活在这堪忍的世间,常常互相对立、彼此怨恨,致...

永嘉大师证道歌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这个寿命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

【推荐】忏悔一层又一层的不孝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

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

改变说话的态度

有次我在机场准备通关时,有个人明明晚到,硬是要插队...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

【佛学漫画】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一生劝人一心念佛,“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