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办公室的两舌与中伤

圣严法师  2012/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对人对己都有伤害,应该加以避免,办公室里却仍然常常发生言语暴力。出口伤人的原因也许是希望他人失败,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防止别人占到便宜,特别是出现人事空缺时,竞争者为了自己的升迁,有可能会利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造谣、中伤、讽刺来破坏对方,不让别人有和自己竞争的机会。

此外,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员工人数多时,一定会有几个比较谈得来的同事,经常会聚在一起互吐苦水,或是一起批评其它同事,这样也是一种「两舌」。那些被批评的人应该要有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的智能,以及不计较事情得失的胸襟。如果能充耳不闻、一笑置之,事情大概就不会继续恶化。否则,意见相左的两边变成壁垒分明,形成两个阵容来互相对立、互相斗争时,那公司的运作就会变得很糟糕。

而中伤则是一种挑拨,属于「两舌」,也可说是「妄语」。以一个佛教徒来说,这是不道德的事,我们自己的工作态度要脚踏实地、实事求事,不可用不正当,甚至是卑鄙可恶的手段来达成争名逐利的目的。可是,如果不幸遇到这种人,受到了恶意中伤,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看老板是不是贤明公正。一个贤明的上级主管应该可以看出谁在恶意中伤、谁在拍马屁,他会知道应该任用哪一个人;反之,如果不贤明,他就会喜欢听耳语、中伤的话,分辨不出消息真假。如果你还想继续留在公司,不妨就把问题交给时间去解决,等到时机成熟,事情就会水落石出,等老板发现事实的真相后,知道过去是他人故意栽赃你,他就会回心转意,调整回你的职位。

如果老板一次次都认事不明、分辨不清,又该怎么办?不妨先退一步想,考虑收入的问题,辞职后如果会影响家计,造成经济上的困难,那么就先暂时忍耐,因为目前老板就是这样,怎么讲也讲不清楚。假设有另外的公司想要聘请你,可以试试看,也许这就是你的另一个起点;如果暂时没有机会,而生活还过得去,那就等待时机,再找其它的工作。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怎么应对?其实自己还是可以用比较豁达大度的心来看待中伤事件。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讲坏话的是他不是我,他再如何说我怎么坏,也只是他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我,那我就不必这么生气。如果能有这样的修养,就不会被谣言击倒。

工作自在语:

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讲坏话的是他不是我,他再如何说我怎么坏,也只是他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我,那我就不必这么生气。如果能有这样的修养,就不会被谣言击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

不悲观不沮丧,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不悲观、不沮丧,生命中的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有个朋...

心律法师:你说的话会决定你的人生

人们每天要说很多话,而其中关于对自己人生的话,某种...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

生存没有绝境,只看你肯不肯

大海边,一家渔民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

低调才能长远

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谋略。职场中低...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看别人有一点...

星云大师《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

「管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热门学问,可以说任何事...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寻求合适的人才是一门大学问。刚开始时,谁都不知...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

圣严法师《感动是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

【佛教词典】二十二根三断分别

【二十二根三断分别】 p0041   俱舍论三卷十三页云:...

【佛教词典】空闲处

(杂名)阿兰若Ara?ya之译。去聚落三百乃至六百步。闲...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

印光大师《识别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

衍慈法师佛学问答

问:若知自己业障重,应如何是好 ? 答:若知自己业障...

人生三论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当善良遇到狡诈凶残 它们灭绝揭示人性黑暗

编者按: 蒙上马的眼睛推下悬崖,仅仅为了自己的影视作...

万法虚伪,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触目菩提

而妄从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