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圣严法师  2010/09/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连修行也不例外。很多人都以为找到一位大师,有一套秘方,就可以立即成佛。那有这么便宜的事呢?当然,也不能怪大家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在《楞严经》里面,也看到佛陀的大弟子阿难,在佛前忏悔说,他以为跟在佛陀身边,佛陀就会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赐给他解脱生死的智慧。结果到头来,佛陀还是得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指点他解脱之道,让他自己找到清净的智慧心,靠自己的觉悟来了脱生死。

所谓“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业报个人消”。就是说每一个人的生死烦恼,都要靠自己从修行中获得解脱,即使亲如父母兄弟,也不能代替;就像吃饭一样,自己吃,自己饱,谁也不能帮谁吃饭。不过,大家也许要质疑了,我们常说做功德回向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岂不矛盾?其实不矛盾,比方说家属过世了,我们帮他助念,那是因为亡者的神识还在,我们念佛,他听见了,也跟著我们一起念佛,所以对他有帮助。

也有人因为亲友遭到困厄,希望帮他消业,就去拜忏,这有用吗?当然有用。不过要当事人愿意相信,功效才大,否则,效力是很小很小的。当然,拜忏之所以有效,并不是说我们忏悔了,自己的果报、罪业,就可以推给佛菩萨而一笔勾销。佛菩萨是无法代人受报的,只能帮我们做担保,保证我们积欠的债务将来会慢慢偿还,让我们先暂时渡过难关,眼前不那么痛苦。

我们还听过“一子出家,九族超生”的说法。其实,还是指出家之后,可以用种种方式超度祖先,请他们一起来听闻佛法,参加共修活动,因而得到佛法的利益。就像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到忉利天为母亲的亡灵说法,也回到王宫为父亲说法,使他们得到解脱。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神通广大,尚且不能代父母消除业障,只能引导父母修行,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所以,我们无法代任何人受报,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我们受报。我们得靠自己一步一脚印,点点滴滴的努力,在生活中修行,才最可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很多人求速成,以为修行也可以走捷径,难怪越来越多自封为老师的人,自称能帮人家开悟,在很短的时间内帮人家达到成佛的目的。如果以正信的佛法来说,那准是自欺欺人,可别上当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

对治生死业障的三个重点

整部《阿含经》就讲两件事情:第一个,什么是我们解脱...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

【推荐】被人轻贱的前因后果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

【佛学漫画】仗此连绵不断的佛号而愈病

慧明法师的往生故事...

忏悔的心力要强过你造业的势力

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圣严法师《自我的肯定、成长、消融》

我在法鼓山的禅修营中,经常强调自我肯定、自我成长,...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为你的朋友,我也觉得与有...

圣严法师《处处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为尚是未见佛性...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佛教词典】五十八戒

(名数)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与四十八轻戒。...

【佛教词典】法藏

(术语)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

在承受中锻炼和改变自己

生命中总有着太多太多的羁绊,无法抗拒,唯有学会承受...

四十八大愿——(第20愿)系念必得往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做方丈当执事,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你在修道当中遇着一些个障碍,这个障碍也有顺缘、也有...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

蕅益大师:观四念处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星云法师《如何增长福报》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生老病死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佛陀住在维耶罗国乐音这地方时,有位贫穷的老母亲,来...

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各宗要略——禅宗

源流 佛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

星云大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