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圣严法师  2010/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和尚,也许是陌生吧,就对著我猛吠,一面虚张声势,一面又害怕地往后退,身体不停颤抖,因为它不曾见过身著僧服的出家人,便起了烦恼。为了安抚这只狗,我轻声地对它念声阿弥陀佛,并说:「不用怕!不用怕!狗宝宝你乖。」这只狗就不吠了。

人类有烦恼的时候,往往也和这只狗相仿。烦恼,来自于自我中心的膨胀和没有安全感,两者互为因果。因为觉得遇到了危险,为了加强自己的安全感,所以要虚张声势、先发制人,看来是自我膨胀,其实是胆小懦弱,惊恐害怕。

不论是金钱、爱情、事业、地位、名望和观念,都是形塑自我中心的元素;人类在失去保障时,便会以攻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挖空心思和自然战斗、和人搏斗、和周遭一切的情况拼斗。很多人以为一旦占居高位,就可以安全无虞、高枕无忧,所以拼命往高位争取。追求社会名位向上攀升的手段,现在人称为「卡位」;但当你卡到高位时,想要扯你后腿、将你从高位上拉下的人却又多得数不清,所以一旦登上高位的人,也没有绝对的安全感。

近来发生全球性的景气萧条,人们不论有钱没钱,都失去了财富的保障,导致人心惶惶。虽然现代化的社会有保险制度,不少人也申办寿险、产险,但当大灾难降临时,这些保险也无法让人的生命财产失而复得。投保火险,却无法保障家园免于大火的肆虐;保了寿险,也必须在你死亡的身后才能使家人受益。保险其实意味著不保险,这是人们没有安全感的佐证。

事实上从古至今,任何时代都有大灾难发生,也不可能没有意外事件,战争、疫疾、天灾、人祸更是未曾停歇。人类就是在与大自然的适应及挣扎中代代相传下来的,所以生命中的自我只是一个过渡的现象,要远离烦恼,就要认清这项事实。先撇开身外之物不谈,人的身体本就是过渡的现象,《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菩萨能以超越的智慧,因应身心问题。凡是不受环境困扰的人,就是观自在,就能拥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智慧。以这种智慧,觉照到我们的身心,发现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过渡的现象,不论在物质面或精神面都是空的;换言之,自我中心也是过渡的,也是空的。如果人们能具备这种智慧,洞察这些现象,观察到身与心的现象都是幻有的,就能从所有的痛苦危难中,获得烦恼的解脱。

为何一般人体会不到这种空慧?因为人们执著「我」的存在,认为自己的身体很重要,自我所拥有的东西最重要,一旦遇到利害得失的考验,自我中心便受到困扰。倘使人们能将身体以及所有的财物名位,视为生命过程中的现象,本来没有,未来也会消失,巧妙地运用这付幻有的身心所构成的自我,以此来修福修慧、自利利人,那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

「六大根本烦恼」是众生轮回之根本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们在世间都希...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立功者,造福家国、嘉...

烦恼中有佛性

这是十缘发心的第七项了尊重己灵。 这个己灵就是我们现...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

大乘思想为什么要强调福慧双修

我们前面讲到,当时穷子遇到父亲的心态叫做心怀恐怖,...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圣严法师《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佛教有一句古训: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若...

圣严法师:人心是最大污染源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时,听过一部电影《阿里山风云》...

圣严法师《做个真正的贵人》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

圣严法师《三宝万世明灯》

三宝,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宝住世,人类就有光明,...

【佛教词典】法颖

(416~482)南齐僧。敦煌人,俗姓索。十三岁出家,住...

【佛教词典】善士利行

【善士利行】 p1143 瑜伽四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善...

【推荐】佛门里不要倡导经忏佛事

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国佛教事业迅速恢复,蓬勃...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如何大发「七圣财」

新春期间,亲朋好友见面总互道恭禧发财。而佛门中人,...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信仰不能被消费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

心力和佛力的结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

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

作为一个修道人,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

姻缘

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姑娘,起码到了生死相许的份上了,...

富人和动物的奇缘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富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心地仁...

妙莲老和尚念佛亲见的不思议境界

1997年,我和一诚老和尚等八个师父到台湾去传戒,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