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祸兮福兮》

星云法师  2010/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之一生,所有遭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之,人生不是福,就是祸;不是祸,便是福。

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每一个人莫不希望“求福远祸”。但是,祸福都有缘由,所谓“祸福有因,自作自受”;一切祸福,都是我人造作后的“自食其果”。所以,有的人“福至心灵”,有的人“祸从口出”;有的人“因祸得福”,有的人“祸起萧墙”;有的人“福星高照”,有的人“飞来横祸”。

吾人都希望“趋吉避凶、求福远祸”;然而世事多变,一切都不能尽如人意。所谓“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当祸福已经成形,等于火势漫延,不易扑灭。所以吾人平时应该要注意所行所为,要培养福德因缘,如此自能消灾免祸。

当一个人在遇到财物损失、家人不幸、自身灾难时,不要完全怨天尤人,因为这都有其必然的“前因后果”。所谓“祸福都是因果的写照,因果都是祸福的定律”;每个人对祸福的看法,都应该知道“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吾人的“是福是祸”,就如“烦恼与菩提”,往往纠缠不清。例如,有时候本来是“福德因缘”,由于心念不正,所以“福报变祸兆”;有的时候是祸事,由于用心纯正,所以祸患反而成了福报。

《淮南子》一书有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说一位老翁,失去一马,心中非常懊恼。但不日后,失去的老马反而带回一匹骏马,老翁因失马而得马,心中非常高兴。但不久其子因为不谙马性,骑马被摔,负伤在床,因此他又觉得得马是祸。可是当时正逢战争,国家征召壮丁赴沙场,其子因伤,得免入伍,终而保得一命。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语云:“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依”;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已埋下了“骄恣必败”的种子,有时候遭逢逆境,只要心存慈悲、正直,祸患反而变为成功的“逆增上缘”。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佛法说:“祸莫大于有‘三毒’”。三毒就是贪、瞋、痴。《菜根谭》也说:“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假如吾人想要避祸求福,应该自我修身养性,例如“闭门思过”、“躬自反省”、“多结善缘”、“少有贪念”、“增长慈心”、“去除恚恨”等。所谓正知正见,无有自私邪执,如此,管它“祸兮福兮”,必然能够得福而远祸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

学佛得遇善知识是最大的福报

过去有个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医治疗。医生告诉他:...

白云法师: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

许多学佛的人把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对立起来,认为一门...

修行跟上班不一样

假设一个人,不发广大心,也不立坚固愿,整天人家共修...

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哪...

数字是个魔术

数字会说话,数字是个魔术!现在已经到了数码的时代,...

星云大师: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

世间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我的问题。凡事有你、有我...

星云大师《禅修法门》

永惺长者、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很感谢佛陀的慈悲光明...

【佛教词典】三慧

【三慧】 指闻思修三慧,为简择事理的三种精神作用。修...

【佛教词典】四种法嗢柁南

【四种法嗢柁南】 p0454 瑜伽四十六卷一页云:复有四种...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

如是我闻

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金刚经的功德利益作用与十大威力

一、金刚经中佛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导我们对一切...

三个小孩供养白珠

无量劫以前,一切度佛于世间弘扬佛法。一日,佛陀和弟...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

对佛菩萨要有信心

要弘法,说来不简单,也很简单。你想要弘扬观音菩萨,...

佛法的大要--因果

今天承刘典狱长之邀,来和各位讲讲佛法。佛法的大要,...

念佛的四种方法

一、称名念佛, 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