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骄慢是心地必除的草

证严法师  2012/0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你不用看不起我,我也不必看得起你」,这是「卑劣慢」,同样也是不对。

聪明不等于有智慧

学佛者要学会时时尊重别人,纵然自己才高八斗,也不可以轻视无学识的人。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不一定是懂得很多理论的人,才能发挥良好的人生功能。若懂得理论却不懂事相,那也是无济于事呀!有些人不识字;什么长篇大论的道理他不懂,但是他知道要如何做人、如何努力做事;知道如何做人,他就是好人,懂得如何做事,那就是好事。没有做错事也没有做坏人,这样的人生就是美好――没有错误的人生。

现在的社会有很多智慧型的犯罪者,他们懂得很多理论,很会钻法律的漏洞,因此,他们犯的都是伤天害理、惊天动地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要自以为很聪明而去轻视别人愚钝。聪明的人往往会漠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在世间不光是要「不轻未学」,而且千万不要有「慢心」――能干者切忌自我贡高,而能力差者也不可有 卑劣 慢,因两者都容易漠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学佛先要学觉有情,觉悟世间的事、理,而且必须事理圆融,这叫做觉悟。若能事理圆融,就能广结善缘。若是只懂得教理,而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不得「人和」,这就不是真正的觉悟。真有智慧的人会扩大心胸、容纳一切人与事物!所以说,能够器量宽宏,就是福慧双具。

「器量宽宏」就是度量宽大可以容纳很多人,好的会欣赏,坏的也能容忍;人人在我的心目中,都被包容无遗。就像天复盖万物,地承载万物一样,要有天地般宽阔的心胸,才不会有贡高、或 卑劣 慢的心态,这就是出于内心的福德。

亲疏平等对待难

另外,还应努力的是「心行平等」,佛陀说:「心行平等难」,凡夫的心行若要保持平等确实不易。佛陀说,是凡夫,心就难于平行。但是我们甘于做凡夫吗?人人都希望超凡入圣,要不然我们学佛所为何来?学佛就是要学得心如天地,任何微细的物品,都不会被排斥;再大的物品,大地还是稳稳重重地承载着。我们的心地要像天地干坤一样,不可排斥任何微细之物,也不可拒载重物。总之,心量要宽,大不管是富有、智慧或者贫困、愚钝的人,我们都以平等心对待他们,尊重爱护他们,这就是「心行平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太强的自尊,会蒙蔽你的理性

【我慢】 这种那就更多了,你讲得很有道理,他就不服你...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

伸出援助之手,你也会得到尊重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推荐】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

知足的人是最快乐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

观念改变,痛苦就能转身

有一位资深的师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有一天...

时刻戒慎虔诚,造福人间

时间分秒流逝,人生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一天;每一秒钟...

【佛教词典】略名

【略名】 p1029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略名者:谓一名名...

【佛教词典】触处实事有十一种

【触处实事有十一种】 p145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七卷十...

身口意不清净,结果一定是烦恼痛苦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

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

【推荐】佛陀开了两帖修学空性的药

佛陀在讲迹门的时候说开显佛慧,并不是理想化地要我们...

世间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们对这个死,时时刻刻都要放在头上,放在脑海里。有...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戒邪淫十三法

时代变迁迅速,以往农业时代的色 情场所,仅限于城市...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

人埋葬后魂神是否还在坟墓中呢

摘自《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阿难又问佛言。若人命终送...

华严与人生智慧

非常感恩梦老和尚和王教授的因缘,能来此与大家聚会!...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

善人则亲近,恶人则远避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