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2017/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与诸大众随侍世尊,经末罗城来到波婆城的阇头园。

当时,有位名叫周那(又译纯陀)的工匠,听说佛陀来到波婆城,于是穿戴整齐,来到世尊之住所,头面顶礼后,坐在一旁。佛陀为周那说法,使其欢喜、获大法益。周那闻法生起正信,法喜充满,随即请求世尊明日至其居处接受供养,佛默然受请。周那知道佛已许可,就从座位起身,礼佛而归。当天晚上,就开始准备明天要供养佛陀和诸圣众的食物。

大众随侍世尊来到周那的舍宅,并依次就坐,此时周那已准备好斋饭,供养佛及僧众们。他还特别煮了栴檀树耳来供养世尊。

周那见比丘们都已用完斋,收下钵器,行澡漱后,来到佛前以偈问道:“敢问大圣智,正觉二足尊,善御上调伏,世有几沙门?”

世尊以偈回答:

“如汝所问者,沙门凡有四;志趣各不同,汝当识别之。

一行道殊胜,二善说道义,三依道生活,四为道作秽。

何谓道殊胜?善说于道义,依道而生活,有为道作秽?

能度恩爱刺,入涅槃无疑;超越天人路,说此道殊胜。

善解第一义,说道无垢秽;慈仁决众疑,是为善说道。

善敷演法句,依道以自生;遥望无垢场,名依道生活。

内怀于奸邪,外像如清白;虚诳无诚实,此为道作秽。

云何善恶俱?净与不净杂,相似现外好,如铜为金涂。

俗人遂见此,谓圣智弟子,余者不尽尔,勿舍清净信。

一人持大众,内浊而外清;现闭奸邪迹,而实怀放荡。

勿视外容貌,卒见便亲敬;现闭奸邪迹,而实怀放荡。”

此时,周那取一小座坐于佛前,佛陀为他说法,使其欢喜、获得法益后,佛陀便在大众随侍下离去。原本已患病的佛陀,食用了栴檀树耳后,病势更为加重;如来抱病而涉路,步步走向拘夷城。

路途中,世尊在一棵树下停步,对阿难说:“我的背很痛,你可以敷设座具。”尊者于是赶快敷座,让世尊休息。阿难又另敷设一小座于佛前坐下来。佛问阿难:“周那会不会因为供养佛陀食物,让佛陀患病加重而心生懊悔呢?若有懊悔之心,又是为什么呢?”阿难禀白:“周那可能会觉得这次供养佛陀斋饭,却让佛陀病情加重,所以无法获得功德与利益,因为如来在他的家中食用了最后的一餐,便将入于涅槃。”

佛陀立即告诉阿难:“不可以这样说!不可以这样说!今天,周那已获得大利益,他必将生天人间,寿命久长,康健无恼,命终之时,自然受生;仪表端正,容颜暐丽;气力盖世,精神满足;得善名誉,财富丰足。这是因为,凡是能在佛初成道时,以及在佛入涅槃前,以食物供养佛陀者,于这两个时机供养,所得功德等无差别。你现在就去告诉周那:‘我亲自听到佛陀所说,也亲身受到佛陀的教示,周那今天设食供养,获大利益,得大果报。’”

阿难尊者遵奉佛陀教敕,立即前往周那家中,告诉周那:“我亲从佛闻说,亲受佛陀所教,周那设食供养,今获大利益,得大果报。”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初成道与佛临灭度前,以至诚心供养佛陀食物,此二功德是等无差别的。

典故摘自:《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第二中》

省思:

佛陀慈愍众生沉沦,是故不舍一众生,令其广植福田,为将来成道解脱种下净因。入涅前色身示疾,仍为周那开示、受其供养,令生正信。《佛遗教经》云:“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虽吾今已不见佛金色身,佛弟子为报佛陀慈悲化世之恩,令佛法身常存,应当依教奉行,以精进心行菩萨道,广度有情共证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

凡夫的福报是不自在的福报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

【推荐】十全十美的投资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手头有一笔小钱儿,却不知道该...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

向地藏菩萨求人天福报,还怕得不到吗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

弥陀光明加持,病症不治而愈

我小时候是个顽劣的孩子,尤其喜欢杀害小昆虫,曾经回...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欲火害人(普明法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师,是济川赵氏之子。最初在泰山灵岩...

富有的惩罚

有一只血统纯良的狼犬,年轻的时候,长得英挺雄劲,深...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你该生长在哪里

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麦田里。花籽发茅了,抽出修...

【佛教词典】东方佛教学院

前身为寿山佛学院,星云大师开创于1965年,招考高中毕...

【佛教词典】烦恼病

(譬喻)烦恼之恼心,如病之于身,故名为病。教行信证...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修空观对治时,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么

为什么破妄永远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说,诸位!理论上我...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