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免除死刑的契机

2018/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原是迦叶尊者未跟随佛陀出家前的朋友。他因为看到迦叶尊者出家修行,持戒律、修苦行,很尊敬他,就跟随他出家。

他出家之后也跟他的师父一样很精进修行,深入禅定,并证得四褝。

有一天,他到一个施主的家里接受供养,在闲聊中他发觉这位施主的家里很有钱,而且屋内到处都是珠宝的摆饰。

看着这些珠宝,这位比丘心里起了凡心,贪恋那些珠宝。尔后,因欲望所使,他舍戒还俗了。

还俗了之后他的生活变的很可怜,也没有钱,什么都没有。但是,他心里又想要得到那里的珠宝。结果,他去结交一些盗贼朋友,开始从事偷抢掠夺的行为,以满足内心的贪欲。

有一次,他和那群强盗友人结伙偷皇宫的珠宝,结果不幸被抓到,判了死刑。当他要被斩头之前,他从前出家时的师父——大迦叶尊者来到他的面前。

迦叶尊者不忍他这个徒弟因惧怕死亡而堕入恶道,特来度化他。

此时,迦叶尊者来到他面前:“比丘啊!‘保持正念’,将你过去修持褝定的功夫拿出来,专心在某一个目标,志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样,你就不怕痛苦。”

这死刑犯听了他师父慈悲的言语,猛然惊醒,他想起了过去修行的清净、自在,继而想到自己因贪欲而落到即将被砍头的地步,内心真是悔恨不已。

但既然是自己所造的业因,就要坦然接受这苦果。想通了之后,他开始收摄身心,专心念阿弥陀佛,静观内心,提起了过去修禅定的功夫,他整个人感到很安详。

这时,即将行刑,刽子手看到这死刑犯态度如此安详,心想:“真是太奇怪了,我斩头十几年,不曾看过死刑犯不求不饶的,还这么安稳,面对死亡不害怕,一付从容就义的样子,会不会是另有隐情?”刽子手赶紧将此事报告波斯匿国王。

波斯匿王一听就赶到刑场,一看!果真如此,波斯匿王也觉这个人不可思议,就审问了他。原来他是迦叶尊者的徒弟,因一时内心的贪欲,而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波斯匿王是个佛教徒,一向尊敬出家人,看到这死刑犯有悔改的样子,就饶恕了他的死刑。

此时,佛陀借着这个机会来跟这重获自由的死刑犯放光开示:“你过去离开世间欲望的污染来出家,因内心的贪欲又回到世间的染污里面,而有今天这样的下场。现在,波斯匿王尊敬你过去出家修行的身分,饶恕你的死刑。获得新生的你,应该保持正念,清净你的内心,在我们的精神上绝对不要有任何的污染,要将欲望连根拔起。”

这被免除死刑的人,感受到佛陀的放光加持,就入定观察。

“真的!这个世界凡是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生灭变化,一切存在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我为什么对它执着呢?”在那个时候,他证得了初果。

重获自由他又回到僧团出家,依照佛法的修行,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贪著名闻利养,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追求名利的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

人的相貌是善恶业的综合表现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佛的马麦之报

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贫人烧衣

做生意的人从本求利投一匹资本下去,希望赚一匹钱回来...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佛教词典】无罪法

【无罪法】 p1051 法蕴足论七卷十三页云:云何无罪法?...

【佛教词典】扎什伦布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历代班 禅驻锡之地。位于西藏日...

放下包袱,生命可以不必如此沉重

一个青年背著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

阴鬼变佛光—念佛不怕阴鬼

一句「鬼话」,人心惶惶,花草变色 有一天,一个念佛会...

佛像开光的表法意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

苏东坡与水陆法会的因缘

苏轼与水陆法会缘分甚深,水陆仪文中许多辞藻和韵律俱...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

佛弟子们都会问的27个问题

1、问: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 师答:那是你...

警察讲述他所经历的因果灵异案件

我要说的是,我们警察大部分是很信因果报应和科学所不...

布施的重点在于改造思想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

你很会念佛,但不一定就能往生

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

我们为什么总会遇到各种不顺

我们为什么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遇到这样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