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八关斋戒法

2014/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八关斋戒法

念诵仪轨: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一说一拜)

弟子○○,至心发愿,于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观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一日一夜,持八 戒斋,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极乐,行者临命终时,得面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放光接引,乘宝莲花,生七宝池。我愿如此,得以亲近弥陀,乃至圆成无上菩提,往十方界,化诸有情,同离恶趣,同归弥陀愿海。(一说一拜)

我今归命胜菩提,最上清净佛法众,我发广大菩提心,自他利益皆成就。忏除一切不善业, 随喜无边众福蕴。先当不食一日中,后修八种长养法。(三说三拜)

二、忏悔

我弟子○○若身业不善、口业不善、意业不善:贪欲、嗔恚、愚痴故,若今世、若前世, 有如是罪。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受行八戒,是则布萨。(三说三拜)

三、三皈(得戒体)

我弟子某某,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我从今时,发净信心,乃至坐菩提场,成正等觉,誓归依佛,两足胜尊。誓归依法,离欲胜尊。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如是三宝是所归趣。(三说三拜)

四、明戒相

1. 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杀生亦如是。

2. 如诸佛尽形寿不偷盗,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偷盗亦如是。

3. 如诸佛尽形寿不淫欲,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淫欲亦如是。

4. 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妄语亦如是。

5. 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饮酒亦如是。

6. 如诸佛尽形寿不坐卧高广大床,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坐卧高广大床亦如是。

7. 如诸佛尽形寿不着香华缦,不香涂身,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着香华缦,不香涂身亦如是。

8. 如诸佛尽形寿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诸佛尽形寿不过中食,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过中食亦如是。

我弟子某某,受行八戒,随学诸佛法,是名布萨。(三说三拜)

(注:某某:为自己的法号或名字。)

五、回向

我持戒行,庄严其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圆满。(一说一拜)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注:布萨:梵语。长养善法,净除不善之意。)

八关斋戒如何持法?

佛陀曾对持八关斋戒的在家弟子们说:‘身为佛弟子,在家持八关斋这一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要对家里的人说:今日我们持斋,家中今一日且莫饮酒,莫斗诤,莫对我说钱财之事,希望家中每一个人,意之所念,口之所说,常如阿罗汉;阿罗汉无杀意,我家之人,亦如阿罗汉无杀意,亦无捶打成系缚畜生之意业。希望一切众生,亦如阿罗汉。此是第一佛戒。’

佛说:‘斋戒之日,要意念清净如阿罗汉;贫穷者毫不贪心,亦不恋慕世间名利;富有者当念布施,而行布施。此是第二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阿罗汉不畜妇女,亦不念妇女,毫无淫意,不与行淫。此是第三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伤人意,说话要不离佛经,当不说话的时候,要护念诸善。此是第四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不饮酒、不念酒、不思酒,更不用酒为恶。此是第五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意不再念歌舞,亦不闻不喜音乐,身不着香花之气。此是第六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不卧高广华床,要用草席以及粗鄙之卧具。此是第七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日中一食,不得过年,日中以后,至次日天明,不得再食,但可饮汤水果浆之类。此是第八佛戒。’

佛说:‘凡持此八斋戒者,正如头发有垢之人,自沐其头,沐后自觉头上轻安。持此之后,自觉清凉舒畅,心有恶意,逐渐消失,善意生起。’

佛说:‘凡持此八斋戒者,正如身上有污垢之人,入水洗浴,垢去身轻,今持斋戒一日一夜,明日身心安泰,俗务渐除,解脱心生。’

佛说:‘凡持此八斋戒者,正如明镜之上,积其尘垢,一日一夜,磨去尘垢,镜其复明,今日持斋戒,明日心清明,逐渐即得光明。’

佛说:‘凡持此八斋戒者,慈心复生,将哀愍天下众生,乃行佛道之始,终至于成佛也。’

有关‘过午不食’:

1. 何谓‘食时’?

佛制可正式用斋的时间:从明相出(一早天亮到可见自己手掌上粗纹)至日正午, 名之为‘时’(食时);从日稍侧乃至次日明相未出名为非时(非食时)

2. 何谓‘非时浆’?

于‘非食时’专门用来‘止饥’或‘治病’的各种浆。

过午之后,可饮用:糖水、蜂蜜水、果汁(滤过无渣)、姜汤、盐水、茶(但茶有助消化,容易饿,令持午更不易。肠胃不佳者亦不宜);不可饮用:豆浆、米浆、牛奶等。

经云:受持八关斋戒,除五逆罪,其他诸罪,悉皆消灭。

受持八关斋戒,更修定慧,得证四果阿罗汉。

受持八关斋戒,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

受持八关斋戒,为修定慧故。又能忏罪、消灾、增福增慧故。

每逢六斋日,应于一昼夜中受持八关斋戒,所得福德胜过余日。

六斋日: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若该月只有廿九天,就廿八、廿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

住持正法,以戒为尊

原文 夫戒德难思,冠超众象。为五乘之轨导,实三宝之舟...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

佛欢喜日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

【佛教词典】非思量底

(术语)教家谓为无分别,禅家谓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

【佛教词典】对告众

(术语)世尊说法之时,以大众内某一人为对手而说法。...

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四月九日下午一时,一行人又从台北出发,约经个把钟头...

星云大师对「忏悔」如是说

1 向佛祖忏悔,可以灭罪 一个人身口意所造的罪业,并不...

7美元买走了一整天的快乐

一位女士开车来到小城加油站,本应到自助加油泵那边加...

修药师法门是否比弥陀法门好

问: 有人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

大安法师:贵贱贫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

惟贤长老《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一、建立信仰 你们参加法会做义工,你们都有信仰吗?...

女人获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说:佛陀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个经,现在是不...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