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曜经卷第十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出曜经卷第十八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杂品之二

◎「自归大圣雄,  欲觐尊沙门,
  今欲自悔过,  久来所作罪。」

尔时世尊还现色相威神炳着,手执指鬘诣祇洹精舍告诸比丘:「汝等将此指鬘度为比丘。」即如佛教得为道人,清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城分越。尔时城门里有一牝象,怀妊欲产不时得产。象主遥见比丘来即起迎逆。「比丘若能使象时产者,可得入城乞;不能使象产者,不得入城分越。」比丘答曰:「吾先不诵此呪,且小停住,须吾还至世尊所受诵神呪,还当呪之使得产。」时指鬘比丘即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向者入城分越,值城门里有象欲产,责我呪术,象得产者然后得乞。唯愿世尊愿受神呪,使象得产使得分越。」佛告指鬘:「汝往彼所当以此言呪之:『今至诚呪,自生以来初不杀生。』持是至诚语使象得产无他。」尔时鸯掘魔从佛受呪术,即往呪象安隐得产。时诸人民皆称:「善哉!世间乃有此奇怪之事。此指鬘前后杀生不可称计,今方自呪从生以来初不杀生,持是至诚语使象得产无他。」便得入城,街巷人民见指鬘来,其中或父母兄弟妻息为指鬘所杀者,皆前报怨,或以刀杖瓦石打指鬘极使牢熟,破头伤体裂坏衣被,钵盂亦破,即走出城竟不乞食。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自说缘本,佛知其意指鬘受缘报何其速哉?尔时世尊渐与说法,即于坐上得须陀洹果乃至罗汉六通清彻。

尔时波斯匿王,即集四种兵,马兵象兵车兵步兵,欲往诣彼园与鸯掘魔共斗。出舍卫城中,道闻行人说,鸯掘魔大贼受如来教得为比丘,即停兵众入祇洹精舍,与如来相见。尔时世尊知王当来,即以神足隐鸯掘魔形使不显露。时,王波斯匿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即知而问曰:「王严备战具集四种兵,为欲何至?」王白佛言:「界内有贼,名鸯掘魔,依嶮作贼暴虐无道,故集兵众欲往攻伐。中路闻人说:『鸯掘魔受佛来化得为道次。』不审其人今为所在?」佛知王意即摄神足,使王见鸯掘魔。王见恐惧面投于地,诸臣扶起以水洒之。佛告王曰:「是王大幸遇此小恐,其人已得阿罗汉果。设当王诣彼深园见其本形,头戴指鬘人血涂体,身执利剑颜色隆怒,王当见者心肝摧碎即丧命根。」王白佛言:「如来今日未降者降、未度者度,云何世尊!其人乃杀无央数人,云何得成罗汉果?」佛言:「无苦,行有前后、有熟不熟、有初有终。」尔时世尊观宿因缘,便于大众而说斯颂:

「人前为恶,  以善灭之,  是照世间,
 如月云消。」

人前为恶以善灭之者,如彼指鬘,杀害无数千人,以贤圣八品道而灭其恶,诸恶已尽永无根本,究竟清净得不起法。是故说,人前为恶,以善灭之也。是照世间,如月云消者,世间者其义有三:一名众生世,二名器世,三名阴世。犹如秋月众星围绕,于中独明光照远近,弊恶比丘诸恶已尽,修清净行,便于大众广有济度。是故说,是照世间,如月云消也。

 人前为恶,  以善灭之,  世间爱着,
 念空其义。

人前为恶,以善灭之者,夫作恶皆由爱着,彼梵志妻兴恶向无害,皆由爱心。是故说,人前为恶,以善灭之也。世间爱着,念空其义者,爱心深固流转三界,受四生分回趣五道,皆由爱着不能舍离,行人分别虚而不真,知皆空寂不可恃怙,是故说,世间爱着,念空其义也。

 少壮舍家,  盛修佛教,  是照世间,
 如月云消。

佛契经说:「因象师喻,时象师教训少壮象,乐于旷野不被调御,即于旷野命终,复有中象不被调御,于彼取命终。少壮比丘此亦如是,不被教训而取命终,长老比丘不被教训而取命终。」比丘当知此亦如是,少壮象调御而取命终,中年象被调御而取命终,少壮比丘被教训而取命终,长老比丘被教训得贤圣法而取命终。少壮比丘盛修佛教,无所漏失具足佛法。云何为具足?越次取证成无上果,是故说,少壮舍家,盛修佛教也。是照世间,如月云消者,犹如秋月光明远照也。

 少壮舍家,  盛修佛教,  世间爱着,
 念空其义。

少壮舍家者,欲断爱着,诸天、阿须伦所见敬侍,加留罗、乾沓和等皆悉承事供养,是故说,世间爱着,念空其义也。

 生不施恼,  死而不慼,  是见道悍,
 应中勿忧。

生不施恼,死而不慼者,自生以来不杀盗淫妷,不犯诸邪,临命终时,神识澄静亦不惊惧,亦复不见地狱畜生饿鬼,不见弊恶鬼,但见吉祥瑞应,是故说,生不施恼,死而不慼也。是见道悍,应中勿忧者,彼见谛人已离五难,虽在忧慼之间澹然无为,亦不悲号哭泣生诸众恼,是故说,是见道悍,应中勿忧也。

 生不施恼,  死而不慼,  是见道悍,
 在亲独明。

生不施恼,死而不慼者,自生已来,不由父母兄弟宗亲五族而行恶法也,是故说,在亲而独明。

 断浊黑法,  学惟清白,  渡渊不反,
 弃猗行止,  不复染乐,  欲断无忧。

断浊黑法者,云何名为浊黑法?答曰:「一切诸使缚结尘垢,一切诸不善法退堕法、诸染着生死者,当断已断永断。」是故说,断浊黑法也。学惟清白者,云何名曰清白法?答曰:「意止、意断、神足、根、力、觉意、八正道,三十七品,正使有法离于生死得出要者,亦名清白法。」是故说,学惟清白也。渡渊不反者,何以故名为渊?所谓渊者,流在界趣转增生死,由此渊故流转生死不可称记,堕三涂八难,是故世尊说,当灭四渊求无上道。是故说,渡渊不反也。弃猗行止者,云何为猗?所谓猗者,猗欲不善法,是故如来说,弃猗无着乃谓真行。是故说,弃猗行止也。不复染乐者,不染五乐,亲近贤圣律终不舍离,是故说,不复乐也。欲断无忧者,夫人不至于无为,皆由有欲,染着女色兴意思想,念彼色貌发毛爪齿肥白端正;行人执意除去彼念,欲想便息不复炽然。是故说,欲断无忧也。

 爱欲意为田,  淫怒痴为种,
 故施度世者,  得福无有量。

爱欲意为田者,犹如荒田秽地不数修治,菅草竞生伤害良苗,穀子不滋时不丰熟,人染着爱欲亦如是,是故说,爱欲意为田也。淫怒痴为种者,夫行人习行常自观察,若人种德,为施何处而获果报?答曰:「施无空入者少,施空入者多。」云何施无空入者少?答曰:「诸在外道异学及裸形梵志尼乾子等,愚人好施于中望福,于十六分而不获一。」犹如秽田伤害善苗,秽行梵志伤害善根,为淫怒痴所覆不生道果。是故说,淫怒痴为种,故施度世者也。得福无有量者,叹说如来圣众施福之报,于大众之中有断欲人,所施虽少获福无量,所得果报不可称计,是故说,故施度世者,得福无有量。

 犹如秽恶田,  瞋恚滋蔓生,
 是故当离恚,  施报无有量。

犹如秽恶田,瞋恚滋蔓生者,何以故名为秽恶?所以名秽恶者,亦自毁己复毁他人。所以自毁者,瞋恚炽盛颜色变易本性改异,是谓自毁。复毁他人者,瞋恚炽盛毁损他人,乃至失其命根。是故说,犹如秽恶田,瞋恚滋蔓生也。是故当离恚,施报无有量者,人不怀恚后受恚报,人由瞋恚亡国破家,皆由瞋恚,仁施福德施无恚者,获福无量,是故说,当离恚施,报无量也。

 犹如秽恶田,  愚痴秽恶生,
 是故当离愚,  获报无有量。

犹如秽恶田,愚痴秽恶生者,犹彼盲人目不覩高原平地,亦不见善色恶色青黄赤白。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以无明闇法而自缠络,不覩四谛善不善法,覆蔽慧明及三十七道品。外道异学及诸梵志,痴所覆盖不识道真。如来圣众,永无此患。是故说,犹如秽恶田,愚痴滋蔓生也。是故当离愚,获福无有量者,彼修行人欲求无愚者,当从何求?答曰:「当从如来圣众求。何以故?已其圣众观察本末,若大若小若好若丑,分别四谛眼明智觉毫釐不失,施彼如来圣众无有愚痴者,获报无量也。」是故说,当离痴施,报无有量也。

 犹如秽恶田,  憍慢滋蔓生,
 是故当离慢,  获报无有量。

犹如秽恶田,憍慢滋蔓生者,外道异学憍慢最甚,是故如来说偈曰:「婆罗门憍慢滋多,从今世命终,当生六趣中,鷄猪狗狼驴五泥犁六,施彼人者不获其报。」是故说,犹如秽恶田,憍慢为滋多也。是故当离慢,获报无有量者,于如来大法中除去憍慢,或时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下意自卑如旃陀童女,身被宝衣价直百千,若诣他舍倚门侍立不敢入舍。侮慢比丘亦复如是,本出豪族自苦其形修乞士法,御心调意如执利剑,手执钵盂如世穷人,阎浮利人以发为饰,我沙门便取剃之,阎浮利人衣裳多贪,白净沙门染污为色,阎浮利人诸犯罪者逐着深山,沙门山薮为家,无欲之人执行如是,况得向果者心可移乎?是故说,当离憍慢,获报无有量也。

 犹如秽恶田,  贪欲为滋蔓,
 是故当离贪,  获报无有量。

犹如秽恶田,贪欲为滋蔓者,人怀悭贪至死不改,或由悭贪伤夭命根,是故智者去离悭贪,是故说,犹如秽恶田,贪欲为滋蔓,是故当离贪,获报无有量也。

 六增上王,  染为染首,  无染则离,
 染者谓愚。

六增上王者,所谓王者何者是?曰意也。以次数者则名六,逆数者亦为六。增上者,意动则五随走作五情,设使诸入尽意所造。如佛契经说,犹如五根各各有境界,不相错涉亦不相侵。意者至此五处最为原首,侵彼五界,设使五情不得停住,于五事中最胜最妙,是故名为王。是故说,六为增上王也。染为染首者,云何为染?所谓染者,染色声香味细滑法,是故说,染为染首。无染则离者,云何名无染?所谓无染者阿罗汉是。虽言须陀洹诸尘垢尽得法眼净,不永得净;罗汉者永已得净,是故说,无染则离也。染者谓愚,愚人所习习,着色香味细滑法,应思惟者然不思惟,不应思惟者反更思惟,是故说,染者谓愚也。

 骨干以为城,  肉血而涂之,
 根门尽开张,  结贼得纵逸。

骨干以为城,肉血而涂之者,所谓城者,以五阴身为牆,骨干垣壁以血染之,若当以内物现露于外者,便生恶露观,不染着身,兴不可乐想,以其皮肤覆骨庄饰为形,智者观察无一可贪,是故说,骨干以为城,肉血而涂之。根门尽开张,结贼得纵逸者,眼根开张受于外色,曰谁开乎?答曰:「由不思惟,故使结贼得入劫善根财货。」耳鼻口身心亦复如是,意根开张结贼得入,是故说,根门得开张,结贼得纵逸也。

 有缘则增苦,  观彼三因缚,
 灭之由贤众,  不从外愚除。

有缘则增苦者,前有因缘后生增苦,前无因缘苦何由生?犹如泉源出水成江河,此亦如是,因前有缘则有苦际,渐渐增长至四百四患,是故说,有缘则增苦也。观彼三因缚者,犹如遇事人闭在作坊役使不住,此亦如是,五盛阴身以结使为缚,忧愁苦恼役使心识不得停住,复当经历四百四病,是故说,观彼三因缚也。灭之由贤众者,夫欲信施当诣大众,施少获福多,犹如勇健丈夫能却外敌摧败彼众,乃名勇健,加得赏赐过出众人。如来贤众亦复如是,如海纳万川不拒细流,有来供养者不存用喜,不供养者亦不忧慼,是故说,灭之由贤众也。不从外愚除者,世愚惑人颠倒来久计着吾我,着五阴身计为实身,犹如有人曾不被毒蛇螫而不避之,曾不被结使缚者而造其行,为外尘所染,是故说,不从外愚除也。何以故名为杂?所以言杂者,偈义种种演说不同,余偈单义不与此同,是故说杂也(杂品第十七竟)。

出曜经水品第十八

 心净得念,  无所贪乐,  已度痴渊,
 如鴈弃池。

心净得念,无所贪乐者,係心于净,恒求巧便欲得出要,观此生死如幻如化,常怀恐惧心如炽火,是故说,心净得念,无所贪乐也。如鴈弃池者,知彼池水多诸畏惧,又为猎者数来惊怖,鸟即弃池高翔避此众难,是故说,如鴈弃池也。已度痴渊者,痴渊所蔽入骨彻髓,便求方便永灭无余,是故说,已度痴渊也。

譬如鴈鸟,从空暂下,求出恶道,至无为处。譬如鴈鸟者,畏诸众鸟飞在虚空,避此诸难自求无为,是故说,譬如鴈鸟也。从空暂下者,身能飞行远近无碍,去危就安,是故说,从空暂下也。求出恶道,到无为处也。贤圣弟子如来等正觉,为人除恶求出恶道,修于善业离一切结,是故说,求离恶道,至无为处也。亦名灭尽泥洹,无生灭着断,恒不变易亦不磨灭,彼得定修行人,为老病所逼,四百四病恒切己身,厌患四大身,舍五阴形,入无为处。

 不修梵行,  少不积财,  愚者睡眠,
 守故不造。

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到时着衣持钵,将侍者阿难,见阎浮界二人耆老,形变色衰偻步而行,见已世尊便笑。尔时阿难更整衣服,右膝着地长跪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笑必有以,愿说其意。」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汝颇见此二耆旧长老不?形变色衰。若此二人,于此舍卫国从少积财者,于舍卫国第一豪富;若当舍妻子弃捐居业,出家学道,即成阿罗汉。若小积财至足今日,于此舍卫城里,复在第二家;若出家学道,得阿那含果。此二人若在中年,积财至今日足,在第三家;若出家学道者,得斯陀含果。愍此二人违前所愿,舍本随末,饥寒勤苦万患并至。」尔时世尊观察此义,为后众生敷演大明,在于大众而说斯偈。

 不修梵行,  少不积财,  如鹤在池,
 守故何益?

犹如老鹤伺立池边,望鱼上岸乃取食之,终日役思不果其愿,用意不息自致亡躯。老有老法壮有壮力,鹤以老法行于壮力终日不果,但念少壮捕鱼,不觉耆年已至。今此耆年长老亦复如是,自念力壮,歌舞戏笑博弈戏乐,不虑今日,年迈耆艾抱膝蹲踞。忆彼所更不行老法,但念少壮欺诈万端,是故说,如鹤在池,守故何益。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渧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者,人为恶行虽小不可轻,蚖虵虽小螫啮人身,毒遍其身以丧命根,毒药虽微人来得食见毒便死。此亦如是,为恶虽小妨人正行,不至究竟不虑于后当受其报,日复一日不肯改更,不念远离恶遂滋长,是故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也。水渧虽微,渐盈大器者,犹如大器仰承水漏,渧渧相寻溢满其器,是故说,水渧虽微,渐盈大器也。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者,愚人习行从小至大,日日翫习不觉殃至,是故说,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渧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者,如有善人诣彼塔寺礼拜求福,或上明燃灯烧香扫洒,作倡伎乐悬缯幡盖,从一钱始,复劝前人使发施心,一抟已上供养圣众,或以杨枝净水供给清净,或脂灯续明。如此小小亦不可轻,依彼心识获报无量,如然一灯除舍闇冥,不知冥之踪迹,如烧极微妙香,尽除臭秽不知所在,利剑虽小能断毒树。此亦如是,善行虽微能除重罪,往来人天不更苦恼,从此适彼受福无量现在可知,渧渧不绝遂满大器,勇者行福渐渐成就。是故说,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犹如人渡河,  缚筏而牢固,
 彼谓渡不渡,  聪叡乃谓渡。

缚筏而牢固者,犹彼众生欲渡深渊,或筏而渡或腰船而渡,或浮瓠或载小船,或草木为筏,皆得至岸而无罣碍。是故说,犹如人渡河,缚筏而牢固也。彼谓渡不渡者,谓爱渊犹如深渊流出成河,弥满世界流向三界,趣四生遍五道,复流至色声香味细滑法,是故说,彼谓渡不渡也。聪叡乃谓渡者,所谓聪叡者佛辟支佛是,虽渡世渊不足为奇。何以故?世渊无尽,渡爱欲渊者,乃谓为奇。是故说,聪叡乃谓渡也。

佛世尊已渡,梵志渡彼岸,比丘入渊浴,声闻缚牢筏。昔有两师大梵志,造立波罗利弗多罗大城,功夫已举庄饰成办,便请佛及众僧入城供养。未与诸门立号,梵志内心作是念:「若沙门瞿昙从所门出,当名为瞿昙门,若复如来渡恒伽水,当名彼渡为瞿昙渡。」尔时梵志复生是念:「不审如来为欲载筏渡,腰船浮瓠小船为载河渡?」尔时世尊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以神力及比丘僧忽然而渡,在彼岸立。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而说此偈:

「佛世尊已渡,  梵志渡彼岸,
 比丘入渊浴,  声闻缚牢筏。」

说此偈已各还精舍。梵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是泉何用?  水恒停满,  拔爱根本,
 复欲何望?

是泉何用,水恒停满者,三有者假谓为泉,爱亦名为泉,水恒停满,一切诸结皆集爱泉,是故说,是泉何用,水恒停满也。拔爱根本,复欲何望者,行人以能拔爱根本无复生死,犹如毒树究尽其根,无复出生亦无枝叶,爱亦如是,无复枝叶拔其根本,复欲何望者?更不受有更不复生,是故说,复欲何望也。

 水人调船,  弓师调角,  巧匠调木,
 智人调身。

水人调船者,治牢固[牚*支],治诸孔不使漏水,使众生类从此岸得至彼岸;弓匠修治筋角调和得所,火炙筋被用不知折。是故说,水人调船,弓师调角也。巧匠调木者,墨缕拼直高下齐平,意欲造立宫室成就,是故说,巧匠调木。智者调身者,恒以正教不毁法律,搜求义味,求上人法,是故说,智者调身也。

 犹如深泉,  表里清彻,  闻法如是,
 智者欢喜。

犹如深泉,表里清彻者,所以说偈,智者以譬喻自解。或有深泉不清恒浊,或复有泉深而且清,于彼自照面像悉现,是故说,犹如深泉,表里清彻也。闻法如是,智者欢喜者,昔有国王,厌患世典疲倦俗业,往至塔寺欲听正法。时象力比丘得阿罗汉道,当次说法。时彼国王以巾覆头,脚着履屣入众听法。罗汉比丘告彼王曰:「昔佛有制,不得为着屣者说法。」王内恚隆盛即脱履屣。罗汉比丘复告王曰:「昔佛如来亦说此限,不得与覆头者说法。」王闻是语遂兴瞋恚,内自思惟:「咄今为此比丘所辱,此比丘故当见我头白秃,故欲辱我耳;若此比丘说法不入我耳者,当取斫头。」尔时国王即却头覆,「沙门速为我说法。」比丘报曰:「如来、至真、等正觉亦说此教,不得为瞋恚者说法。王今瞋恚,何由得说法?王当正意听说譬喻。犹如浊泉涌沸不停,王今如是,心意倒错何由闻法?」尔时国王内自惭愧,即兴敬心:「此比丘必是圣人,乃能玄鉴通达人心。」即从坐起右膝着地头面礼足,白比丘言:「唯愿圣尊与我说法,使此秽形永蒙荫覆。」王即就坐欲得闻法。尔时比丘便以此偈,向王说曰:

「犹如深泉,  表里清彻,  闻法如是,
 智者欢喜。」

尔时比丘重与王说法,令彼王心欢喜踊跃,道根信心而不倾动。是故说,闻法如是,智者欢喜也。

 忍心如地,  不动如安明,
 澄如清泉,  智者无乱。

忍心如地者,犹如此地亦受于净亦受不净,地亦不作是念:「我当舍是受是。」智者执行亦复如是,若人叹誉不以为欢,有毁辱者不怀忧慼,见善不喜闻恶不怒。是故说,忍心如地也。不动如安明者,犹如安明独处众山,不为暴风所倾动。贤圣之人亦复如是,不为阙四事心有增减,是故说,不动如安明也。澄静如清泉,智者无乱者,犹如澄静泉表里清彻,不为小流所娆浊,智者如是,内既无非外姦不入,心如金刚不可沮坏,是故说,犹如澄泉,智者不乱也(水品第十八竟)。

出曜经卷第十八

 

上篇:出曜经

下篇:法集要颂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本缘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卷上 (一) 菩萨度人,譬若巧乳母养子,有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灌顶王喻经

佛说灌顶王喻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

等集众德三昧经

等集众德三昧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注音版】诸佛心陀罗尼经

诸佛心陀罗尼经...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观心食法

既敷座已。听维那进止。鸣钟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

惟日杂难经

惟日杂难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初受道遮利菩萨,...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为宝王者。如...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了坏苦

我们这个世间会感觉到坏苦,就是你在快乐的时候它也是...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

认知的三个境界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

对治如梦如幻的不净色身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

契理契机,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给...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