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八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之三十七(夜摩天之二十三)
「尔时,夜摩天王告天众曰:『汝今何故不于园林华池、无量众宝庄严山峯歌舞戏笑?』天王如是观诸天众,为生厌离不厌离耶?时诸天众闻夜摩天王说此语已,白天王言:『当于何处园林七宝山峯之中而有乐处?我见无量生死衰恼,无量差别,不可堪忍。我自目见一切诸欲皆悉无常,后皆致苦。此欲无常不住,不久败坏无坚无乐。』
「尔时,夜摩天王闻天众说,而告之曰:『汝今当知!一切欲乐后皆致苦。』时诸天众白天王言:『我今已解,欲为大苦。』
「时,夜摩天王告诸天众:『我能宣说一切生死无量诸苦,今当为汝略说少分,令亿千劫不复放逸,常行人天二种善道。若断放逸,是为智慧。若放逸缘来,即应远离。若不为放逸之所使役,则不堕地狱、饿鬼、畜生。』
「复告天众:『今当为汝说三恶道、二种善道。二善道者,天之与人。三恶道者,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如是五道大势力苦,我能宣说,不可广说,今当略说。以要言之,于天、人中有十六苦。何等十六?天、人之中,善道所摄。一者中阴苦;二者住胎苦;三者出胎苦;四者希求食苦;五者怨憎会苦;六者爱别离苦;七者寒热等苦;八者病苦;九者他给使苦;十者追求营作苦;十一者近恶知识苦;十二者妻子亲里衰恼苦;十三者饥渴苦;十四者为他轻毁苦;十五者老苦;十六者死苦。如是十六,人中大苦,于人世间乃至命终,及余众苦,于生死中不可堪忍。于有为中,无有少乐,一切无常、一切皆尽、一切败坏。
「『初生中阴,识如香气,有何等苦?业风所吹,非肉眼见,天眼所见而无所碍。若生人中,生种姓家有下中上。以布施、持戒、智慧果报而欲生者,此识香气中阴亦得如是之食。若欲生于贫穷种姓,所食麁澁,色香味触皆悉麁恶,身量减劣。少布施故,不得胜报。是名人中生,初中阴苦。
「『复次,第二苦:若生胎中,以业烦恼因缘故住,生贫穷家,母食麁澁苦酢之食,膜衣筒中薄少食味入其脐中,令胎中子身羸恶色,气力劣弱。母疲极故,子于胎中则受大苦,转向两脇,走避苦恼。母食冷热则受痛苦,无力无救,不能叫唤。没屎尿中,受无量苦。是为善道人中第二大苦,何况地狱、饿鬼、畜生。
「『复次,第三苦:从胎出生,胎藏逼迫犹如压油,婴儿出胎,欲堕逼迫亦复如是,是为大苦。复次以初生时,其身柔软如生酥抟,亦如芭蕉,又如熟果。母人瞻产,以手捉之。其手坚澁,皴裂噼坼,厌恶蹙面,指甲长利,面目丑恶。以手捉之,犹如火烧,亦如刀割。如是婴儿身体细软,母人触之,得大苦恼。若得新衣,麁澁厚重。或得故衣,补纳破裂,孔穴穿露,狭小单薄,止于草蓐。寒时大冷,受大寒苦;热则大热,犹如火烧。以本布施不清净故,受斯苦恼。从胎而出,受大苦恼。复以不净布施因缘,令母少乳,所食苦澁。母食劣故,其乳则少,或母食麁恶,故令乳少。羸瘦恶色,唯筋皮骨以为其身。饥渴病故,身体无力,若无所食噉,从他乞求,人所轻贱,少得饮食,色香味薄。依他而食,辛苦继命,如是乏食,令身苦恼。以本所行不善施故,乃至命尽,常不充足。以乏食故,常受苦恼。
「『复次,第四苦恼:以悕望食而得苦恼,饥饿所恼,或作盗贼,作诸恶业、作无利益或作勇健,因致失命或次死苦。诸苦之重,所谓饥渴。』
「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诸天众,以偈颂曰:
「『生死大苦恼, 无与饥渴等,
众生以饥苦, 作诸不善业。
从自身起火, 故名饥渴苦,
饥渴烧三处, 如劫火烧林。
世间大焰火, 不能至后世,
饥渴火难断, 至于百千劫。
愚人造不善, 行于嶮恶道,
皆为饮食故, 智者如是说。
饥渴有大力, 过于大勐火,
一切三界中, 以食因缘转。
若于人世间, 有种种财物,
一切以食故, 成就三有海。』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诸天说:『复次天众于人世间有第五苦,谓怨憎会有六种苦。何等为六?谓眼见怨等,心不爱乐、心不怜愍。见其身色,心意恼乱,于心心数而起怖畏,生不利益。心心数中而生苦恼。一切恶中,初第一恶,所谓见怨家色及恶知识。
「『复次,第二怨憎会苦:若闻其声,不得利益,不爱不顺,心生恼乱,是为怨憎会苦。第一恶声,谓所闻摄不正法声。憎恶声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闻不爱不利益声,闻已生于恶心恼乱,不爱不乐,心不怜愍,是为人中怨憎不爱合会之苦。
「『复次,第三怨憎不爱会苦,谓鼻闻香不爱不乐,心不随顺,闻之心恼或生深苦。是为大恶不爱合会。诸天子等,是名人中不爱合会。若人愚痴无有智慧,或行或住,心生贪着,轻慢不敬,若人以香供养法僧,其人便以欲心嗅之,身坏命终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如是恶人以身因缘,以贪身故,身心不净,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诸天子!是为人中不爱怨憎合会之苦。
「『复次,第四不爱会苦,所谓世间愚痴恶人因于味故而作恶业。以恶业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若非沙门现沙门像,内怀腐烂犹如蠡声。或在僧寺或白衣舍,实非沙门着沙门服,常贪美食,为味所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复有懈怠比丘,舍离禅味,为美食故处处游行,心常乐食。以懈怠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诸天子!是为人中以着味故,不爱合会而生苦恼。
「『复次,诸天子!人中第五不爱会苦,所谓身体以此缚心,不善思惟,不顺法行,意不正念。如是恶人,恶境所缚,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诸天子!是为人中不爱合会而生苦恼。
「『复次,天众!人中第六不爱合会而生苦恼。所谓有人心意躁动不能止住,心意不正,多有散乱,常思恶业,不乐善法,乐不善法、无利益事。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诸天子!是为人中不爱合会而生苦恼,及余种种无量诸苦,人中具受。
「『复有三种怨憎会苦,谓近怨家,怨害其命,如眼中刺,常不随顺。是为第一怨憎会苦。复次,第二怨憎会苦:与恶知识共同事业,是名第二怨憎会苦。复次第三怨憎会苦:内怀瞋恚,得便伤害,是名第三不爱怨憎会苦。诸天子!是为人中无量种苦。』
「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复为天众得厌离故,说:『于第六人中大苦,所谓爱别离苦。二世利益是名为爱,善友别离是为大苦,若离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里及余所爱有恩之人。别离大苦如堕刀火,烧其身心受大苦恼,是为爱别离苦。』夜摩天王为利天众演说此法。
「时,夜摩天王复为天众说:『于第七人中大苦,所谓寒热二苦。诸天子!云何人中寒热二苦?以于人中饮食不调,应冷而热,应热而冷。久坐则苦,久立亦苦,多饮亦苦,不睡亦苦。若于昏夜右脇而卧,久眠亦苦,左脇亦尔,初乐后苦。于人世间以贪乐故,为乐所诳而修善业。以乐诳故,入于地狱。诸天子!人中之乐如苦无异。』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利益诸天众,说如是法:『汝等天众勿生此意,谓人中乐应生厌离。为离生死、说法利益,除天放逸故。』
「复次,夜摩天王为夜摩天众复说:『第八人中大苦,所谓病苦。无量差别无量病起,所谓热病、下痢上气欬逆、四百四病害诸众生。复有病苦害诸众生,忧悲愁恼等病,人中大苦。』「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利益天众,复说第九大苦,令离生死,示于人中生死大苦。『所谓人中为他所使,是为大苦。同道同生,同根同岁同力,以业劣故为他所使,若昼若夜不得自在,常受大苦。是名人中使役之苦。复次,为他使苦。若人第一种姓,精勤色力,读诵智慧具足无乏,以贫穷故,为下贱人之所使役。』
「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夜摩天众得利益故,复为说法:『以业下劣,无布施业,人所轻毁,昼夜辛苦为人所使。无施因缘,常受苦恼,手足破裂,贫穷无食,衣服垢坏,饥渴所恼,寒热辛苦。如是无量苦恼不可堪忍,昼夜使役,不断不绝。人中复有种姓、色貌、势力下劣而多财富。复有种姓、色力、智慧一切皆胜而常贫穷,以贫穷故,亲近贱人,为业所诳、为心诳故,受大剧苦。诸天子!是为人中使役之苦。复次,为他使苦。若贫穷人顺法而行,以贫穷故,亲近恶行不善之人,近不善故,同其恶业,虽不喜乐,为他所使而造恶业,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为他使故,二世受苦。
「『复次,天众!人世界中受大苦恼,所谓第十追求大苦。无量苦恼,为求财故,入于大海、入敌斗战、经营造作、言辞辩说、亲近下贱、耕田种殖、商贾贩卖、畜养畜生、游方行使。为货所使,昇大山岩,处处游行,依附他人。如此所作,一切追求皆为财物、严饰衣服。或贫穷人或爱着人如是追求,爱网所缚,乃至命尽。或作恶业或作妄语诳惑他人,轻称小斗欺诳于人;沽酒贩卖、粜卖胡麻及以卖毒;作如是等恶律仪行,治生贩卖。或破国土、城邑聚落、军营人众及余种种众恶之业。以妻子、饮食、敷具、财物故,追求之苦无量百千,乃至千岁说不可尽。诸天子!是名人中追求之苦。』
「如是夜摩天王为利益天众厌离有故,说究竟法。『诸天子!勿于人中起悕望心,当生厌离,若贪诸有,不得利益。以是因缘,说于人中一切衰恼。若生人中,以追求故,作不善业,以是因缘,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既生恶道,受种种苦。』
「如是夜摩天王复说十一人中大苦,告诸天众:『人中大苦,所谓近恶知识皆无利益,一切苦因。近恶知识,无恶不得,造身口意一切恶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受无量苦。于未来世,或堕饿鬼、畜生之中,受无量苦。观于人中地狱、饿鬼、畜生过已,遮于天众悕望人有,说一涅槃寂灭之处。』
「复次,夜摩天王为欲利益夜摩天众,说人中苦:『所谓人中第十二妻子亲里衰恼大苦,所谓妻子亲里杀缚鞭打、饥渴贫穷种种苦恼,所爱之人受苦恼故,亦得苦恼,是名衰恼。于人道中以妻子亲里眷属因缘而得苦恼,以是勿乐生于人中。一切有生,必归于死,随有死处,皆是苦恼。于生死中最大苦者,谓生、老、死,人中具有。诸天子!既知人中如是大苦不可堪忍,勿生欣乐。』
「以如是等无量善寂灭、无上道义,示诸天众于人道中无利益事,种种有网不可譬喻,况三恶道无量百千亿不可譬喻大苦充满,不比人中。若天退时,少放逸天为之说言:『汝当生于人善道中。』若人临终,亲里知识愿其生天善道之中。二种善道犹尚如是,况三恶道受大苦恼。如是利益摄他,常不放逸,夜摩天王说无量种无量差别无量方便无量种法、涅槃胜法。
「说妻子苦已,复为夜摩天众说:『第十三人中大苦,所谓饥渴苦。由饥渴故,作无量恶。其余众苦,无如饥渴,以饥渴故,入众恶处。大种姓人为饮食故,合掌垂泪哀声亲近下贱小人,说慈爱语,如是一切皆由饥渴。畏饥渴故,不顾其命,入危嶮处刀刃之间及恶象敌,一切皆由饥渴苦故。或入大海,经于无量百千由旬,无量恶鱼、鯷弥鲵鱼、洪波恶处,自舍身命,乘于舲舟,而沉大海。如是一切皆由畏于饥渴之苦。复有无量种种差别,不可具说。如是诸苦,为口腹故。若人执缚,从右门出,打恶声鼓,严以死鬘,灾标在前,怖畏愁恼,将诣杀处,命在须臾,虽复大苦,未过饥渴。是故应当以净善心,于福田中以好财物而行布施,时处具足。于生死畏中勤修精进,善心布施。天中少饥,一切生死皆依饮食以除饥渴,是故一切应行布施。诸天众!是名人中饥渴苦恼无量差别。于天道中苦微而软,天乐覆之,福德多故,饮食易得。而天不觉,遍于欲界饥渴焰火之所覆蔽,畏于苦火。诸天子!如是观于人中种种生老病死之苦,勿生欣乐。』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见夜摩天众其心调伏,多调柔软。既观察已,复为天众说人中苦,勤修利他,自利则易。
「牟修楼陀以不断力,为利他故,为夜摩天众数数宣说无量种法,说:『第十四人中大苦,所谓他轻贱苦,不可堪忍,种种差别。于贫穷人轻毁偏多,有十种苦,种姓、亲族、兄弟、富人之所轻贱。以贫穷苦,依他而食。绮语不实,亲族空语、无义之语。依他住食,衣服尘垢,他人轻毁。若入城邑,若节会日,人见轻毁。人道之中有如是等无量轻毁大苦。世间之人,无薪之火住在心中,谓轻毁火,亲里知识、兄弟火烧最为尤甚。无福德故,得此十苦遍烧其身。大恶怖畏以烧乾身,气如烟起。诸天子!应生知足,勿于人中而生欣乐,人中少乐,甚大苦恼,衰恼短寿,轻毁垢污。唯于人中多有轻毁,非四道中。于人道中,轻毁最重。得他轻毁,一切身分犹如中毒。随本所得供养之处,后更轻毁。若人先常得好供养,后得少利,得少时供,若善男子如是轻毁,过于死苦。诸天子!是为人中难忍大苦。「『复次,第十五人中大苦,所谓老苦,当为汝说人中老苦。老者能令一切身分羸瘦减劣,诸根皆熟,破坏少壮,拄杖而行,无有气力,轻毁住处,背伛鼻戾,发白死使,身意减劣。虽未命终,犹如畜生。诸天子!是则名为人中老苦,名色戏弄,不久必死。若见老苦而不怖畏,当知是人名为无心,犹如木石。以无心故,虽复人身犹如畜生。诸天子!于人道中生为大苦,以有生故,是故老苦。既知老苦,勿于人中起欣乐心。
「『复次,第十六人中无量种受生,生则有苦,何等苦也?所谓死苦。死已复生,身根入坏,命根断灭,不复见于兄弟知识。色身灭已,复行异处,以自业果而为资粮。一切众生必归终尽,命尽弃身,受中阴有,是名为死。一切有生皆归于死,若死而不生,生而不死,无有是处!诸天子!勿于人中而生乐心。』
「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偈颂曰:
「『于人世界中, 有阴皆是苦,
有生毕归死, 有死必有生。
若住于中阴, 自业受苦恼,
长夜远行苦, 此苦不可说。
没于屎尿中, 热气之所烧,
如是住胎苦, 不可得具说。
常贪于食味, 其心常悕望,
于味受大苦, 此苦不可说。
小心常悕望, 于欲不知足,
所受诸苦恼, 此苦不可说。
怨憎不爱会, 犹如大火毒,
所生诸苦恼, 此苦不可说。
于恩爱别离, 众生起大苦,
大恶难堪忍, 此苦不可说。
寒热大苦畏, 生无量种苦,
大苦甚暴恶, 此苦不可说。
病苦害人命, 病为死王使,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为他所策使, 常无有自在,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爱毒烧众生, 追求受大苦,
次第乃至死, 此苦不可说。
若近恶知识, 众苦常不断,
当受恶道苦, 此苦不可说。
妻子得衰恼, 见则生大苦,
出过于地狱, 此苦不可说。
饥渴自烧身, 犹如勐火焰,
能坏于身心, 此苦不可说。
常为他轻贱, 亲里及知识,
生于忧悲苦, 此苦不可说。
人为老所压, 身羸心意劣,
伛偻柱杖行, 此苦不可说。
人为死所执, 从此至他世,
是死为大苦, 不可得宣说。
众生莫能见, 诸业不能遮,
能坏诸众生, 是故名为死。
大力难堪忍, 能令诸众生,
独行大怖畏, 是故名为死。
众生毕竟有, 时火不可避,
能断众生命, 是故名为死。
死王所破坏, 能断人命根,
尽于阴界入, 是故名为死。
生必有别离, 知识及兄弟,
别已不复合, 是故名为死。
及死未至时, 应当修善行,
死恶无慈愍, 未至应修善。
是死甚卒暴, 极恶无慈愍,
未至能修善, 乃为天中真。
若法中生慧, 是名善命人,
若人不离法,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佛,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佛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法,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法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僧,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僧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实, 是名善命人,
不舍离实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道, 是名善命人,
不舍离道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常忆念, 趣向于涅槃,
尔乃得名天, 非乐欲乐者。
若常一心念, 乐修禅定业,
此乐能离有, 非谓着欲乐。
既知此有过, 于欲生厌离,
精勤求涅槃, 是名真实天。』
「如是夜摩天王以无量种利益诸天,令诸天众心得清凉,断除恶道。尔时,天众白天王言:『天王!如天王说,我等现见色力形貌十倍胜者,皆受衰恼,而况我等。』
「夜摩天王闻此语已,而告之曰:『如汝所见,此诸天众少衰恼耳。汝等夜摩天众当堕地狱、饿鬼、畜生,百倍过此。以汝天众行于非法,放逸行故。若诸天众顺法而行,远离放逸,则闭一切恶道之门,常于天人受种种乐,当离忧悲老病死苦,得常住处,永无如上所说诸苦。以是因缘,勿行放逸。如是欲乐比无漏智禅定之乐,百千分中不及其一。』
「尔时,天众闻天王说,现见诸过,复作是言:『天王说法利益我等,我今摄受,令我不受如是生死衰恼之苦。』
「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偈颂曰:
「『若有自作业, 非是他人受,
若自善调伏, 是则得常处。
若有作异业, 无及善业者,
无量百千生, 业常随顺行。
广作诸福德, 修行于善法,
则得最胜处, 永离老病死。
如是自善业, 天众应思惟,
若修行善业, 此是胜资粮。』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说是偈已,告诸天众:『自今已去,勿为贪着色声香味触故,而起放逸,游戏园林。』
「时,诸天众闻此语已,白天王言:『愿我未来见弥勒佛、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导师出兴于世。我生人中,见彼世尊在初会,数得闻法已,尽诸有漏。』复有天众愿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愿已,归佛法僧。七万天子及余天众必生人中,见弥勒佛,得闻法已,诸漏永尽。复有余天先见佛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复有余天发缘觉心。一切皆愿当来得果。
「尔时,夜摩天王作如是念:『我已为他作大利益,令诸天众离放逸行。』时夜摩天王知诸天众意善调伏,各令还宫。时,诸天众恭敬围绕夜摩天王,舍池而去。夜摩天主牟修楼陀为诸天众作利益已,复诣余地,为余天众而作利益。」
夜摩天常乐地第八牟修楼陀天化经具足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夜摩天处,名增长法。众生何业生于此地?彼见:若人善心持戒,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离邪淫,微细亦舍,乃至见画男女,不生忆念。如是之人不观不念、不味不着,不浊心念,恐犯净行,亦不思惟,不念不善,遮于心过,为他人说邪淫业果以遮其心,令其不喜不爱不乐。『此邪淫果不应习近,非寂灭道,不可爱乐,行善之人不应喜乐。』为他宣说微细之果,持戒梵行,于微尘恶见之生怖。如是之人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增长法地。
「生彼天已,善业行故,爱果成就。所谓园林金山峯中,流泉河池众宝庄严,众鸟妙音。其池四岸七宝庄严,青毗琉璃、青因陀宝间错其地。多有众峯,种种色声相类各异,见之可爱,其声美妙,闻之悦乐,于园林中增长爱乐。复于异处,金刚青宝、颇梨为石,庄严山谷,于光明山闻流水音而受快乐。如意所作,皆悉自在,受无比欲。无量百千天女围绕,常受欲乐,增长欲乐,受于无量差别不可喻乐。种种金山、毗琉璃峯,行虚空中,种种衣服严饰其身,戏笑歌舞,种种妙色诸天女等以为围绕。具天五欲:若见天色无量差别,生无等乐,随意游戏,是名色欲。若闻音声,随其所念,共诸天女戏笑歌舞。所闻诸香无量差别。风吹花池,莲花之香及余异花。山谷风吹,种种花香以悦其鼻。舌得无量种种天味,随念具足,醎澹苦甘、辛酢等味,有无量种不可譬喻如意之味。如是身触,无量种业,如意即得,冷暖温凉、柔软细滑,衣无缕綖,种种色宝而以庄严。无量宝光照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由旬,光明宝珠而受触乐。天园林中或有花香,天子闻之,以善业故,受乐希有。
「非不作生,非无因生,所作不失;非是意生,非是他与,亦非他作而我受报。以因缘故,而生果报,业果成就。是持戒人随心所念,爱心悕望,天众妙色,天之细色中色,近远时生,远时中时,随念成就无量乐法。以是丈夫善持戒故。
「如是天众其心着于六欲境界,欲河所漂而行游戏。一一园林、一一山峯七宝庄严,园林流泉出妙音声,百色众鸟出众异音。是善业者,游戏其中。种种妙色、种种相貌、种种功德、种种严饰,令生欲火。天女围绕,种种山峯,天鬘天衣庄严其身,涂香末香以严其身,共诸天女于山峯中游戏受乐,随其所念生无量欲。复与天女而共往诣等不等地,其地可爱,真金白银、青毗琉璃、青因陀宝、车璩为地,铃网音声,众鸟庄严。
「尔时,有鸟名不放逸,见此天子行放逸处,说偈呵责:
「『但受故业, 不作新业, 业尽则堕,
诸法如是。 业将欲尽, 寿命念念,
死来卒暴, 愚者不觉。 天子天女,
不觉欲染, 念欲时过, 退时将至。
得失多返, 因欲境界, 于衰恼中,
云何恶意? 汝以善业, 成就受乐,
复作善业, 将至善道。 若乐境界,
则没有海; 若离境界, 则得解脱。
境界波力, 起于爱河, 智者舍离,
趣涅槃城。 勇人舍欲, 而求真谛,
能知爱境, 三有洄澓。 舍离境界,
勿生心念, 如甄波迦, 果报甚苦。
人心着乐, 贪驰境界, 集不善业,
流转恶道。 常应护心, 轻动麁犷,
常着境界, 爱境所覆。 心驰诸境,
不觉衰恼, 衰恼既至, 乃知业果。
既知此业, 乃境界过, 常应舍离,
世间诸缚。』
「如是不放逸鸟说此偈颂,而此天子不听不受,与天女众共受欲乐。此诸天女,生死因缘,生大苦因,于无识者与之共游,常行嶮恶,爱心不停,常求男子,心如恶毒、如恶嶮岸,能然一切男子心火。与如是等可畏天女共受天乐,以愚痴故而不远避。若有智者,怖畏生死,欲求乐者,离诸天女。愚痴迷惑,欲覆心故,虽知因于女人而得苦恼,不能舍离,与诸婇女共受欲乐。贪欲愚痴瞋恚所覆,没生死泥。与诸天女游戏受乐,而不摄受无量利益,遮于恶道。为心所诳,于法不觉,游戏园林,与不正行诸天女众爱网受乐。
「复诣异地,金毗琉璃、青因陀宝、大青宝王周遍庄严,游无量处,闻歌咏音,解其章句,言音美妙。五乐音声胜德具足,无比妙音昔所未闻,新生天子既闻此音,与诸天女驰往趣林。其林无量宝树具足,林名大欢喜,长百由旬,广三十由旬。如是大林,众宝具足,具大功德,无量天众百百千千,歌舞游戏娱乐受乐。
「时,新生天子见此大林毗琉璃树有大光明,无量香花、功德花鬘,无量种色、种种相貌。见此事已,复见异树,毗琉璃树,真金为叶,青宝为枝,白银为果,天味功德皆悉具足,青因陀宝挍饰其树,种种色花以严树枝。复见异树,青宝为树,真金为枝,毗琉璃叶,无量众蜂种种色貌,出美妙音,以为庄严,见之悦乐。时,新生天子复见宝花,犹如开目,观之可爱,花中众蜂出妙音声。复见黄金枝叶荫覆,犹如宫室,百千众峯,其音美妙甚可爱乐。复见毗琉璃枝,青宝为叶,荫覆宫室,第一宝珠,种种色鸟而以庄严,其地柔软,宝钿庄严,熏以天香,多有天女。
「新生天子复见虹色以严其地,观之可爱,覆以七宝,平正可爱,及见天女。新生天子所见诸色皆悉可爱,所闻音声皆可爱乐,其所闻香有无量种,皆亦可爱,随所得味,令心爱乐,无量种味,天味具足,随其所触,无量诸触令心爱乐,随其所念,种种诸法随念即得。如是天子,一切欲缚,欲乐不断。无量可爱,无量宝地,宝钿庄严,闻天鸟音声,共诸天女入大林中。复见花池,种种庄严,分分差别。或有莲花,毗琉璃茎,真金为叶,金刚为须,青因陀宝以为其台,花皆柔软。复有莲花,真金为茎,毗琉璃叶,白银为台,赤莲花宝以为其须,种种众蜂出妙音声。复有莲花七宝合成,真金为叶,七宝厕钿以为其台,所谓因陀青宝、赤莲花宝、毗琉璃宝、红莲花宝、车璩之宝、大青宝王,如是种种众色光明以为其台。如一花台,无量花台皆亦如是。
「天子见之,观无厌足,随其所见种种境界,转转增长。如以苏油灌于大火,不知厌足。不知厌足,云何有乐?以非乐故,亦非寂灭。非爱心者得寂灭心,随所得乐,爱心增长,随爱增长,不知厌足。以无厌足则入近苦,以于苦中而生乐想,爱火所烧。
「复入林中,见山谷中无量林树,无量种光,见之谛视,于五境界欲火之中不知厌足。复入摩尼宝石之池,真金颇梨,色触柔软,五种柔软,无有水衣。众鸟音声澄静渊深。复见异处有莲花池,颇梨色水充满其中,周匝宝石以砌四面,光明普遍,鹅鸭鸳鸯以为庄严。莲花严饰,林树围绕,林中多有美音之鸟,如是种种庄严其池。新生天子见此池中种种众蜂,七宝为翅,岸生香树,色貌具足以为庄严。新生天子复前入林,见有大河,须陀充满。新生天子复见异处有乳粥河,清净饮河,河流之声如琴乐音,或百或千处处流行。多有众鸟饮上味酒,出妙音声。
「时,新生天子复见陆地,种种众花色貌具足,香蜂遍满众花之中,庄严大林。其林先香,以花香故,转增百倍。新生天子与诸天女复见林中有大山峯,众宝庄严,无量流水以为严饰,树枝荫覆犹如宫室,种种宝光。无量百千众鸟妙音,见之可爱。俱翅罗音。无量百千众花普熏,光明端严,如阎浮提日月光明在于虚空,无量光明庄严天处,光明殊胜。无量光明庄严山峯,天子见之,复共天女入山峯中。随入山峯,观林转胜,歌音齐等,渐近转胜。闻此歌音,速疾往诣,昔所未见。如斯天众举目视之,复见可爱笐[竺-二+列]林树,毗琉璃树、青因陀树皆悉端严。新生天子复入七宝莲花笐林,于此林中多有天子及诸天女,妙色具足严身之具,随念而生。一一天众各各异住,共诸天女饮天上味,离于醉乱,种种宝林笐[竺-二+列]之中游戏受乐。入七宝池,共诸天子五乐音声歌舞戏笑,欢喜受乐。以爱覆心,不知厌足,乐着五欲。入莲花林,以莲花叶饮天上味而不醉乱。复有天子心乐色声香味触等。复有天子住河两岸而共游戏。新生天子复见宝殿,笐[竺-二+列]如林,毗琉璃宝以为栏楯。皆同欲心,以上中下善业力故,得上妙色,五乐音声受无等乐,不可譬喻。
「尔时,新生天子本未曾见如此天众游戏受乐。既见此已,与天女众以欢喜心,向天众所。尔时天众见此天子衣服严饰上妙色身,得未曾有,生欢喜心,亦向天子。二众和合,心无妨碍,共天女众,一一笐林、一一金峯、一一花池、一一酒河、一一流水如是爱乐,不可具说。如是一切天众受乐。
「时,诸天众久受乐已,复向一切坚固之山。其山七宝,无量河池、流泉具足。新生天子,天女围绕,共诸天众常乐音声。山河流泉周遍充满,无量百千笐[竺-二+列]宫殿甚可爱乐,周匝莲花而以围绕,犹如灯树,如意之树以为庄严,天众见之,生希有心。其山一面毗琉璃宝,其第二面真金所成,其第三面因陀青宝,其第四面大青宝王,四面严饰皆悉平等,于平正处,峯谷笐林皆悉具足。若念触乐,欲游戏时,便上此林。百百千千,一一天子有千天女以为眷属,天五乐音,无量音声无量和合,歌舞游戏。百百千千,共新生天子于园林中花池流泉,所见胜上。百千亿树以为庄严。七宝光焰,莲花林笐。此诸天众于此诸处歌舞戏笑,安详徐步向彼大山,互相爱乐。善业为伴,善业所资,以善业故,无有骨肉及以垢污,共游须陀食河之上,及游饮河。以善业故,色香味触皆悉具足,天子食之,乐五境界。食之发欲,处处受乐,众欲具足,受于无等无量之乐。欲昇彼山,见其大山殊胜之处,叹未曾有。久乃至此大山之顶,游戏山处,甚可爱乐。于此山顶多有无量游戏之处,众宝庄严,林树河池,拘物头花遍于香林。满山顶上诸欲具足,随心所念,无量种爱皆得如意,皆可爱乐,他不能摄。如是天子久受天乐,如是受乐处处遍观,复往诣于七宝山谷。七宝林覆,光明善药,见众天鸟出妙音声。「寂静之窟围绕花池,池名寂静行处。以于先世不具持戒,生此池中。于先世时,其心坚固,能说法要,而身不能如说修行,犹如伎儿说业果报。从于地狱、饿鬼中出,生此池中,多作鹅鸟。以本生处寂静行故,生寂静池,七宝为翅,身出光明,其音美妙,食于莲花,雄雌相随以自娱乐。菩萨鹅王,名曰善时,多住此池。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多住于此山窟之中,为天说法。鹅王在池,为鸟说法。尔时,诸天众游戏歌舞,分为二分:一分天众以善业故,至此池所;一分天众入放逸林,游戏歌舞,欢娱受乐。
「有善业者往至大池,鹅为说法,见诸天众,为说偈言:
「『若人虽说法, 不能如说行,
此愚人空说, 常受诸苦恼。
若但为他说, 不能如说行,
语坚而无我, 名为空无心。
放逸故生欲, 因欲故生瞋,
斯人入恶道, 驰赴于地狱。
若乐已过去, 非现前可得;
若现受当受, 是亦不名乐。
愚人乐放逸, 爱于现在乐,
自业果所诳, 则入于地狱。
三世爱所诳, 常作无利益,
生死缚众生, 智者不应信。
愚者所亲友, 被害如大怨,
缚世间众生, 智者不应信。
若为枷锁缚, 犹尚可断坏,
常求欲爱人, 不能断爱缚。
若人断爱缚, 而爱于常乐,
斯人离爱境, 行智慧境界。
智观乐光明, 说爱大闇苦,
智者持光明, 则能破诸闇。
以智慧利刀, 斫伐于爱树,
能伐爱树人, 得无上乐处。
断伐爱过林, 及以多流泉,
既断爱林树, 得脱于诸有。
三道大爱河, 放逸水洄澓,
若昇智慧船, 到安隐彼岸。
昇智慧山峯, 持戒谷庄严,
以无量智眼, 悉见诸有过。
若人远离法, 斯人内外空;
若人不乐法, 不坚如水沫;
若有人坚实, 内外如金刚,
以法行寂静, 益利他众生。
若没放逸泥, 乐于境界乐,
境界蛇所螫, 常受诸辛苦。
是故求乐者, 不应行放逸,
若脱放逸者, 则近无量乐。
若有智慧人, 不信于放逸,
若为放逸螫, 流转于五道。』
「如是鹅鸟为调诸天,说此偈颂。时,诸天众以着欲乐而不听受亦不摄取,复作歌舞游戏受乐。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八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