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认识无常

慧律法师  2011/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认识生死轮回的本质,是学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体认。生死从何而来?由众生的起心动念而来。我们起了一个念头,内心就凝聚一股力量,让人无时无刻不去想它;好比说一个人执著金钱,出门时,心底就惦记著它,整天担心被偷、被抢,或者盘计著如何聚集更多财富。畏惧死亡也是一样,走在路上,远远地就好像感觉前方摆了一副棺木,非得绕一大圈的路来闪躲它不可。 心中的执著断不了,就无法明心见性,那面对生死、轮回时,自然也将处于恐惧边缘。

学佛的人,应学习以平常心来看待无常与轮回。 永嘉玄觉禅师曾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有一天一定会到来,因为这是生命的实相!面对死亡,就要有我必会死的认知,佛说:‘生者必灭,会者必离,盛者必衰。’如此观想,早日采取解决死亡的决心,才能深入体悟佛法的真义,获得解脱。

死亡也不是涅槃的等义词,解脱是指当下无烦无脑,不是人死了双眼一闭、双腿一蹬,才叫做解脱。

一个人透过体验无常和观照缘起,自然了解人生的种种变化,事实上,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的生住异灭,有时虽很美好但也是不能持久;有时虽然痛苦,但时间总是会过去的。所以,不要害怕无常到来,因为‘无常’是人生最好的启示,它让我们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能升起智慧的观照。

因此,学佛不只是对死亡的寄托,也不仅是死了以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已。听闻佛法的目的,也包含开启智慧,正确地去看待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

【推荐】谁能保证临终时不会有人来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晚年...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由于邻居家着火,火势蔓延,卫锦洲居士家也被毁于一旦...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 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问: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慧律法师答: 堕胎...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

问: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它与圆成佛道是一还是...

神经系统是受心理的影响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慧律法师《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

【佛教词典】三部主

(名数)三部各有主,佛部之主为大日,莲华部之主为观...

【佛教词典】涅槃僧两土著法

子题:安四[袖-由+聂]、身子覆面 戒本疏·百众学法:“...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

把握每一次的机会

有个老和尚带了小沙弥去山里拾柴火,突然间小沙弥看见...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善良成就的世界名曲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一、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

布施

一个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

快乐的妙方,不外凡事心甘情愿

人生如何快乐?快乐的妙方,不外凡事心甘情愿。 读书、...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

多用心

有一天,庄周和朋友聊天时,说了一篇大道理,朋友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