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悟公上人  2016/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是佛弟子,都是修行人,理应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去行事。释迦牟尼佛早于二千五百多年之前,就劝我们吃素念佛,大家可以看看《涅槃经》、《楞枷经》、《梵网经》等就晓得了。

为啥要我们吃素?为啥要我们念佛?我们人呀!只有一颗心,这颗心一念佛,则其它的念头便没有了;你不念佛,其它的念头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使人沉没。你好的心态若生起来了,那么坏的心态不是没有了,是隐蔽了、潜伏了!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我们介尔一念之心,具足十个法界。第一是佛法界,第二是菩萨法界,第三是缘觉法界,第四是声闻法界,第五是天法界,第六是人法界,第七是阿修罗法界,第八是畜生法界,第九是饿鬼法界,第十是地狱法界等;前四乃悟界为圣者之法界,后六属迷界为六凡之法界,亦即六道轮回之世界; 再者,后九界为因,前佛界为果,故十法界又称“九因一果”。我们一发心修行,虽然未能直证四圣法界中之任何一界,但已经开始在做返邪归正、破迷转悟、去恶从善,乃至超凡入圣的功夫了。我们若早早发心吃素念佛,那么就早早已经随顺四圣法界了;不仅如此,一念念佛之心生起,则横跨九因,直趋果界了!

经里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里面的法界指的就是十法界,你现在介尔一念之心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譬如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不觉之间已经转入佛的法界了;又或一念介尔之心上求下化,即彰显菩萨法界了;又或一念介尔之心独观因缘事理,不乐调御他人,即入缘觉法界; 又或一念介尔之心,单单自己吃素念佛,超出就好了,不管一切,那就是声闻法界了。若你介尔一念之心勤修五戒十善,倘得上品则转入天法界、中品则不失人法界、下品则落入阿修罗法界;又若介尔一念之心从迷从恶,犯下品五逆十恶,则转入畜生法界;中品五逆十恶,则转入饿鬼法界;上品五逆十恶,则转入地狱法界。

至于吃素嘛,《涅槃经》里讲:“一切众生见食肉人,悉皆怖走”;又讲:“众生见食肉人,头上有血光”;又《楞严经》中讲:“食肉之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云何是人得出三界?”又龙树菩萨《大智度论》里有一首偈:“生死不解脱,为利杀众生,以财网取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大家都听的很清楚了,不单经是这样讲,论也是这样讲;不吃素,欢喜食肉,一切众生见到你都怕了,都避开了,护法众天都舍你而去。《大智度论》讲: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取肉,二俱是恶业”,就是讲杀生与食肉是同等罪呀!所以我劝大家都要吃素,要下决心,不要拖了!

所以我们这个介尔一念之心,非常要当心,不可随便打妄想,更不可动肉味的念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更快乐更稳当了,所谓“不用三袛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更希望大家尽早发心吃素念佛,务使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佛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善护念

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

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每一天都...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推荐】吃素是福,不再与众生结恶缘

母亲打来电话,颇为伤感:我们村里的人说你好瘦,人又...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妄想加上业力,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地藏经》利益篇

众生各有宿世因缘,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辈,深明...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佛教词典】名字沙弥

指由二十岁至七十岁之沙弥。因此类沙弥之年岁已可作大...

【佛教词典】羯罗诃

(神名)神名。羯罗诃译言执。作祟之神也,作祟自执着...

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放下身心才能养身

近几年来,时常有人登门或来信,来电要我谈谈养身之道...

轮回就是这样来的

作为一个净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个清洁的功夫,就...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

【推荐】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

星云大师《生死烦恼》

一、生死的过患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廉启敬《修龄要旨...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