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深积善缘,普劝往生

大安法师  2014/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深积善缘,普劝往生

对一切众生——跟我们有恩德的,哪怕是给过我们吃一顿饭的人、喝一杯茶的人,我们都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啊!那怎么报呢?还是以净土法门来报。或者到一个陌生地方去,他告诉我们这个路怎么走;我听闻佛法到一个地方去,没有坐的地方,他挪了一个小地方让自己坐,这都是对我们有恩德。乃至家里的这些佣人、仆人,他侍奉我有功劳,侍奉我有劳烦,这也是对我们有恩德。对造我们一切资生用具、能够让我们安稳的生存的人,其实都对我们有恩德。

我们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上,实际上都是靠他力来生存的。这个屋子不是自己建的,是建筑工人、工程师建的;这个衣服不是自己织的,是多少人的功夫才形成了这件衣服的;这顿饭在桌面上,你说多少人的耕作、劳累才有这桌饭菜在桌面上。所以一切工人、农民、工程技术人员,等等一切致力于我们资生用具、日常生活——能够出力的人,都对我们有恩德。我们都应该知恩报德。知恩报德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劝勉他信受净土法门,念佛求生净土,使这些对自己有恩德的人都脱离六道轮回的苦难。

对于我们熟悉的师友、父母、朋友——熟悉的人,我们劝勉。那对于我们一切不大熟悉的,甚至陌生的人,也要以平等的这个悲心来介绍净土法门,对这些人进行劝化、引导。虽然跟我们不相识,但是多生多劫我们跟一切众生成为父母、师长、眷属。他多生多劫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对他也得要知恩报德。要有孝道——孝顺之心,要成就让他往生之大孝,使他们都能共同往生净土。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这种知恩报德的观念:先亲后疏,先近后远。

不仅对人道的众生,就对那些异类的众生,就是蜎飞蠕动的众生,我们也得要知恩报德,要介绍这个净土法门。但这些蜎飞蠕动的众生,能不能接受我们的劝化,你去化导它,能不能有效果,这里面还有一个缘的问题:有不有缘?这里谈缘的问题,是我们在“劝进行者”当中一定要注重的一个问题。这里提到一个公案。就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那时候一代时教,是以游化作为使命,足迹遍及恒河两岸。而且让弟子们,尤其是菩萨弟子们,都分开到四处去游化。

当时有一个国家的国民,很难教化。佛陀下面弘法的大将,像舍利弗、富楼那都去过,那些国民都刚强难化,不能听劝。当时佛陀对这些去弘法的人,都要勘验他有不有弘法的心量。其中心量,就是说有不有忍辱的的精神。你到一个地方去弘法,如果那个地方(人)不仅不听你的教化,而且还骂你,这时候听到骂声,你该怎么办?如果没有瞋恨心,欢喜接受,觉得“作还债想”,那可以。如果不仅骂你,而且要打你,这时候也要欢喜接受。甚至把你打死,你也没有一念瞋恨心。要达到这个水平,你才有资格到其他国家去劝化。

这就对刚强难化的众生,要有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化解。你不能说,人家不听劝化,来骂你,你也跟他对骂;他要打你,你也把衣袖一撸,对打。那你就麻烦了。这不是一个(好)方法。那么一个国家难化,佛有佛眼了,他就明白因缘。他说:“那个国家跟大目犍连有缘分。让大目犍连到那儿去劝化,就能教化那一国的人。”结果呢,大目犍连尊者一去,这个国家的国人就很顺从,就接受了佛法的教化。那有人就很奇怪,问佛:“其他的人都教化不了,那么大目犍连有什么因缘,一去就能够教化这些国人呢?”佛就谈到往昔的因缘。那么佛的宿命通是能够观照无量劫以前的事情,阿罗汉只能观察八万大劫之内的事情。

这里谈到往昔无量劫以前,有一世大目犍连曾经作过樵人。“樵人”就是山里砍柴的人。他在砍柴的过程当中,不小心惊起了一群蜂子。蜂子就是蜜蜂。蜜蜂,你搞不好,它会螫人的。那么大目犍连这时候对着惊起的这些蜂子发了一个善愿——怜悯这些蜂子,就说:“等我成道之后,我要把你们这些蜂子度脱、度化。”那这一个善愿是(从)慈悲心发起来的,也当下发得很真诚。那这样,这个善愿就跟这些蜂子结上了法缘。

那么现在这一世,这个城里面的这些人,就是往昔世中的那群蜂子转世。不断转世,转世,转成了跟大目犍连同一时空态里面的一群众生了。那么大目犍连曾经发过这样的善言,所以就跟这群蜂子有缘,有缘就好度。所以佛菩萨、善知识度众生,众生能不能接受这种化导、救度,其中重要的因素是看有不有缘,不一定是靠水平的。你看大目犍连讲经说法的水平不一定超过富楼那尊者。富楼那尊者讲经说法第一,辩才无碍;那么舍利弗也都是智慧第一的弟子。这两个大将去都教化不了。大目犍连一去就能教化,这就是缘。

这个《神僧传》里面也谈到一个公案。说有一位法师叫智辩法师,他真的是深入经藏,满腹经纶,教理学得非常好。但是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没有法缘,没有人请他说法。那讲经说法,他又不能主动说:‘哎呀,我的教理学得很通达,你们请我来说法吧。” 他又不能这样说。所以他就一肚子佛法呢,没有地方去说。有一天,遇到一个年老的比丘,他就把自己的苦恼跟这个老比丘说。他就怀疑:“是不是(对)我学的佛法理解得不正确,才没有法缘?”他是怀疑这个。这个老比丘跟他说:“你的教理学得很好,理解得也很正确,很有水平。但是现在你没有法缘。”没有法缘,就不会有人请你去讲,也没有人去听你讲。他说:“现在你不要急,你现在身上还有钱物没有啊?”他说:“我也没有钱啊!我只是还剩了一点衣料。”这个老比丘说:“这也够了,你把这个衣料变卖,卖点钱。你把所有的钱去买一些小米。” 叫他置办这个。

这个智辩比丘就买了一些小米——把自己的衣物变卖。这个老比丘就把智辩比丘带到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有很多树木花草,就把这些小米跟他一撒,给他祝愿,说:“凡是吃到这个小米的众生,以后都来听智辩法师说法,作他的弟子。”发了这个善愿。作完之后,这个老比丘跟智辩法师说:“你现在不要打妄想了,这二十年你就不要有弘法之心。你还是好好的修行,深入经藏,二十年之后来开法席。”

这位智辩比丘也很听话,就不打妄想去弘法,二十年默默无闻,自己修行、自己看经。等到二十年之后,还真的法缘来了,有人请他说法了。他一登法座,一看下面人很多,再一看,都是二十岁左右的人。你看,结上了缘了。所以这个佛门里面说,未成佛前先结人缘哪,你要结好人缘哪!那结人缘,你可以发善愿,你也可以布施种种东西。比如说你助印佛经啦,助印光盘啦,建立佛像啊,护持三宝哇。然后你常常作一些布施的事情,跟一切众生结上缘分。结上了好的缘分,以后你来劝化他,就很容易。你要结善缘、结法缘,你不要结恶缘。如果你结的恶缘,那就麻烦了。他不仅不来听,还到处散布:“那个法师还有什么可听的?讲得不对!不要去,耽误时间。”他给你传这个话,你就麻烦了。

所以由这个来观之,不仅在一切人道里面应当劝勉有缘的人修净土,乃至于对飞禽走兽,下至这个地下的爬虫、昆虫,空中飞的,这个小小的动物,你都要发善愿,都要为它念佛回向,让它能够跟阿弥陀佛结缘,让它能够往生净土。这些“飞禽走兽”,“下至蜎飞蠕动之类”,还是有形象可见的。有形象可见的你只要见到了,你为它念几句阿弥陀佛名号,发善愿:“愿汝等众生都能生到极乐世界。等我往生净土得道之后,我要度化你们。”你只要真诚去发这个(愿),是能感通的。这能感通,就结上了缘分。那不仅对有形象的众生这样去发愿,对于这个无形的众生,就是形象不可见的——冥界的众生,你也可以作这个善念,发这个善言:“愿冥界的众生也都能够听闻净土法门,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的护佑,脱离暗冥的世界,走向极乐光明的世界。等我到净土得无生法忍之后,我一定要救你们。”

其实《梵网经》菩萨戒里面也谈到这个,见到一切众生、一切动物,你都要心念口言:“汝等要发菩提心。”要修大乘法。所以我们净土法门: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发出这样的善愿。这就跟有形和无形的众生广结法缘。那一切众生都跟自己有缘了。这在现世就是你上品上生的资粮;等到你往生到净土之后,再回到这个世间来弘扬净土法门,来教化众生,你就发现,来听你法的人很多,作你弟子的人很多,而且一跟你接触,都好像似曾相识,一见到你就泪流满面,都能够欢喜、顺从。

原来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一位老和尚,他的法缘很胜。那皈依他的人特别多。有一次我就问他:“怎么这么多人对你这么崇仰?”这老和尚倒是说,他有二十多年放蒙山,可能这个放蒙山结了很多众生的缘。确实很多人一见到他就掉眼泪,情不自禁的就感觉到很亲切,一定要皈依他的座下。这个老和尚也很慈悲。那这个皈依的人:可能在北京他算皈依弟子最多的一个人,就是他的缘结得广。所以我们劝进行者要有效果,一定要广结众生缘,广结法缘。这样,我们作如来使,作弥陀使。劝进行者这个科目,从前面讲的你要发大菩提心,然后要有捍劳忍苦的这种行为,而且你自己一定要坚信,你一定要自己力行。自己要以身作则,自己是净土法门这个大道的一种体现者、一个传播者——这一点很重要,然后你再去作这个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见佛得忍,再来三界度众生

又云:譬如婴儿离母,或堕坑井,或渴乳死。又如弱羽,...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佛号招牌度众生

我要呼吁大家一个度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位佛教徒...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就是说,顿等就是顿、...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

【佛教词典】自性清净心

(术语)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染,故云...

【佛教词典】师子贤

梵名 Haribhadra。为八世纪中叶之印度学僧。出身于刹帝...

蛇头与蛇尾

从前有一条蛇,有一天,蛇头与蛇尾巴吵了起来,抢着要...

庄严自己,也要庄严世界

「庄严」这两个字,我们常常都会听到许多佛弟子在说,...

不幸的命运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乐...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

业障和烦恼该如何消

问: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慧律法...

猪脖子肉的内幕

友人卖了八年多的猪肉,也不曾看他卖猪脖子肉。他说猪...

五欲中哪一事为最妙

往昔,佛陀游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毗...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

观心的下手功夫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