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的十力与四无畏

大安法师  2016/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的十力与四无畏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十力,这是佛教的一个常识,但我估计很多人对这个十力还不大了解。我们常常说佛在果地上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 那么我们还是要了解这些,了解这些有两个作用。

第一,透过佛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对我们的信心提升有好处。因为我们要靠佛力救度,就得了解他有没有这种能力,这很重要啊!我们知道佛很慈悲,就像父母对我们也很慈悲,我们碰到紧要关头,危难之际,会情不自禁地叫“妈呀,爹呀”。为什么?这时他心里会想,爹妈会救他。爹妈是会救他,但问题是有没有能力救得了他。你的爹妈也是凡夫,他救不了你,他没有十力。所以我们对佛的理解一定要知道他有大慈悲心,同时要知道他有种种力量能够救助我们,这样我才可以去“南无”,我在急难恐怖之际呼唤佛,才会有作用。如果他没有十力,我叫爹妈那也一样。所以要了解这些,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修行最后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成佛有什么好处,你得要了解佛的果地上的功德,这时候我们想成佛之心就会非常的猛烈。这就是发菩提心的重要内容。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那为什么要成佛?我们就要知道佛的果地上有什么样的功德, 我这个菩提心才有具体的内涵,我才够系缘在佛的功德的境界上,来作为我无量劫菩萨行的动力机制。所以要了解十力。

正好在这里讲了十力,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十力。

实在来说,佛是有无量的力。那么概述十力,是从度化众生的因缘这个角度来宣说的,佛有这种十力就足以成办度化众生之佛事。

第一,是处不是处力。大家听了觉得这是什么意思,“是处”是什么,就是你有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因果相符是“是处”。你没有这个因就不能得那个果,因果不相符就是“不是处”。佛知道一切诸法因缘果报的决定相,从这个因缘,如是因缘能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他有这种智慧之力。

比如说,以女人身作转轮圣王,无是处。为什么?因为一切女人都是系附于男子,她不得自在。女人尚且不能做转轮圣王,何况能做佛?做佛也是不可以。再比如,在同一个时空点,两个转轮圣王同时出现,这是无是处。为什么呢?因为转轮圣王,修十善业的福报,他不会有这样的冤业来出现。因为两个转轮圣王出现,一山不能容二虎,那就可能要打仗。而且这两个人棋逢对手,那就要打得天翻地覆,所以只是一个转轮圣王出现。那么两个转轮圣王尚且不在同一个时代和地点出现,更何况二佛呢?所以,一佛出世,不能有两尊佛同时出世,有两尊佛同时出世就搞分裂了。这些信众、比丘追求这个佛,那个追求那个佛,都是佛,只能一尊佛。如果有其他的佛想在这里助扬,他就得以弟子的身份来帮助。那么,一个人造作恶业,他想得乐的果报,无是处。恶业尚且不能得到世间的快乐,更何况能得到出世间的法喜,无是处。那么这些都是佛明明白白了知的,这就是是处不是处力。

第二,业报之力。佛知道一切众生的业力果报,是错综复杂的。或者过去的业过去受报,过去的业今生受报,过去的业未来受报,这些情况他都了解。而且善人恶人之间也不是说很线性的,好人就一定好报,恶人就一定恶报。他有异熟果,有三世业报的错综复杂的情况。比如说,一个恶人可能生到好的地方去,一个行善的人可能生到不好的地方去,他有种种因缘。比如一个行善的人临命终时,他这一念没有把控住,突然临走的那一念是恶念,他可能到恶的地方去了。

有一个国王受五戒,还是优婆塞,就由于临命终时,侍者给他扇扇子,驱赶苍蝇,扇到他头上,他生了一念瞋恨之心,正好这一念瞋恨心起来的时候,他命终了,成了一条大蟒蛇。为什么行善的反而成了大蟒蛇呢?怎么去说明这个业报的原因呢?所以这个生命当中的念头是很要把握住的,临命终时的一念能够抵得住你平时几十年的业力,他最后身的力量最大,所以要护念最后身的力量。一般声闻缘觉的这些圣人,他只知道恶业果报、善业福报,但是他分别不了善恶非常错综复杂的情况。然而,佛能够遍知这些业力、业报,智慧是力,无有障碍,无能坏,无能胜,这是业报之力。

第三,禅定解脱三昧分别智力。佛能够知道行人修禅,他禅定状态是怎么回事。四禅,他是色界定,能够在定中或者是一心,或者不一心,或者常在定中,或者不常在定中,或者开始很难入禅定,或者容易入禅定,或者很难出禅定,或者容易出禅定,或者从禅定能够达到涅槃,或者能失禅定,他又去到五欲生活去了,或者受完五欲他又能够得到这个禅定,并得到什么果位,他都了了知道这个禅定的所有情况。因为佛有甚深智慧。

第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就是能够知道众生是什么根机,是钝根呢?还是利根呢?他知道众生的根机,就能够为度他提供很好的方法。他是上根利器,又喜欢广读经书,你就要跟他广说佛法,他能得度。如果下根之器,喜欢简单,你就跟他略说。那么,有些利根的人,虽然是上根利器,但是烦恼很重,比如瞋恨很重的,像鸯群梨摩罗,他都杀母亲,而且甚至要杀佛,在这个过程当中,佛跟他讲法,他得到阿罗汉果。他是利根,但一时瞋恨,佛能够知道他的根器,能够对症下药。还有的人是上根利器,但是没有什么烦恼,结使所致,像舍利弗,大目犍连,一下跟他讲法就能够证果。还有的人是钝根,但是他听话,没有多大的烦恼,你跟他讲一个法,他依教奉行。像周利槃陀伽,他根器很钝,很长时间记一个偈子都记不住,然后就教他一个偈子,他天天扫地,最后他证得了阿罗汉果。所以一切众生的种种根机、相状,佛都能知道,能够随机说法。

第五,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就是他的好乐,他喜欢的地方,他的习性,这要知道。比如一些修行人,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孙陀罗难陀,他就好五欲,对五欲很好要,佛基本上是善巧方便让他出家,但是出家以后天天想他美丽的妻子,佛就带他到天上看天女,告诉他你好好修行,能够到天上享受很多天女,他就为了想得天女的这种快乐,他就持戒修行,他好五欲。好名闻,像提婆达多;好苦行,像摩诃迦叶;好持戒,优波离。这些好乐,佛都知道。然后就对治。瞋恨心重的,就用慈悲观;淫欲心重的,就用不净观,这些以楔出楔,这样的众生种种的好乐的习性,佛都知道。

第六,性智力。性智力就是佛知道世间种种差别性,“性”就是,比如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多生和今生的习惯积累出来的,所谓第二天性,这些习性的不同,那是很多了。所以,佛要知道这些种种的习性,哪些众生习性可以度,哪些不可以度,什么时间可以度,什么方法可以度,什么人跟他有缘可以度,这些种种的差异,佛都知道。

第七,一切至处道智力。“道”就是业的意思,你造作什么样的业就能到达什么样的一个目标。你修四禅就能够到一切定的至处,修善道就能到天人处,修恶道就会到三恶道,修三十七道品,到声闻缘觉果位,修菩萨道,就到佛的至处,这些佛都知道。

第八,宿命智力。就知道宿命。宿命有三种,一种是宿命通,知道众生生生世世,在什么时候投生,什么名字,什么福报,什么长相,什么家族,这些他都知道,这是通。那么,还有宿命明,不仅知道他生生世世投生的情况,而且知道他为什么投到这一次,做这种生命形态的原因,就是他的因缘,这是宿命明。第三种就是宿命智力,更进一步,不仅知道自己的宿命,也能知道无量众生在无量劫以来种种宿命的因缘、变更的情况,都知道。这就叫宿命智力,唯佛才有。

第九,生死智力,又叫天眼力。这就是佛用天眼智能够遍知一切众生生生死死的过程,而且佛是任运就能知道,不像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所知道的是八万大劫,甚至更长一点时间,佛是知道无量劫,声闻缘觉在入三昧的时候能知道,佛心虽然入到其他的三昧,佛也可以天眼不昧,这是生死智力。

第十,漏尽智力。那么,声闻缘觉也断了烦恼,但是佛的断烦恼、断漏,正结使没有,习气都没有,所以超越了声闻缘觉的漏尽智力。他在一心当中得一切智,一心中坏一切业障,一心当中得一切佛法,佛的漏尽智力能够遍到众生的心里去,能够知道众生的心里有多少烦恼,有多少结使,有多少缠缚,这个唯有佛才知道。这是漏尽智力,分别众生什么时候得度,什么时候得涅槃。这是佛的十力。

还有佛的四种无畏。佛为了在那个时候度化众生,他像人中狮子,他要宣布四种无畏。

第一种,一切智无畏。他跟一切人说我:“是一切智人,没有我不知道的”,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无所畏惧的,是实实在在的,佛能做到一切智。

第二种,漏尽无所畏。说明自己的烦恼、结使、习气全都断尽,能够公开说出来。

第三种,说障道无所畏。对那些外道或持不正当的戒律的众生,佛会告诉他:“你这样修行是绝对障道的,是不可能得到解脱的”,说出这些无所畏,非常肯定地说,决定说。

第四种,尽苦道无所畏。按照佛所说的教法,能够除灭一切苦难,得到涅槃,这样的三十七道品,乃至无量的佛法,说出来的时候,他的正确性、无所畏,像狮子吼,决定说。

所以,我们要看到阿弥陀佛具足这样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具足这样的佛的果地上的威德,他才能够救度一切众生的苦难,以及下地狱的众生的苦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自他二力的净土法门

其他法门,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难。好像我们要游过...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

念佛蒙佛护念,所以不会着魔,有这么回事吗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全靠己力,所以多易着魔。念佛则...

心力和佛力的结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推荐】只要心里有佛,佛都会来护佑你

文殊菩萨问佛:佛涅槃以后,众生用什么来做福田?佛答...

有什么障碍可以障住佛光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一切的经典,只是一...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

辨体一实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体,辨释这部经典的体...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佛教词典】一来果

【一来果】 p0003   如四沙门果中说。   二解 显...

【佛教词典】乞法五仪

亦名:从僧乞法五仪 资持记·释足数篇:“律中凡从僧乞...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沙弥的十戒

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

来生怎么样就要看你今生怎么做了

你的来生会是什么样子呢?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多病...

你执着什么,就对治什么

咱们经常讲无我。无我它有两种,一种是人无我,一种是...

九华山大兴和尚往生记

大兴和尚,字了维,俗名朱毛和,又名朱万全。 1894年,...

家人在家吃素,出门吃荤……

问: 南无阿弥陀佛,至诚顶礼宏海法师!家人十多年来,...

露宿街头的富翁

古时有一个富翁,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圣严法师《有什么烦恼放不下》

曾经有两位泰国比丘来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读书,才刚...

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

在别人的影子下活着,永远只能做别人的影子。如果总是...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