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大安法师  2020/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念佛却病。可见这个意安在生病状态,生了病被病苦所缠绕,很难提起念佛的正念。所以就根据这个情况来指点:“你因为有病就不念佛吗?噫!”噫,就是让她注意。有一点:你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你更要念佛;病越重的时候你念得更勤快,这个病就能好。

这个事情对症下药:我们大家都生过病。平时可能也念念佛,等到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就被这个生病的痛苦所笼罩了?发高烧哇,疼痛不已呀,心里就是“哎哟、哎哟、哎哟”,这时候念佛的念头就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这时候想到的:赶紧请医生,赶紧吃药,赶紧做这个治疗、那个治疗。可能这个佛号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

但对于一个真正的念佛人来说,这时候一定要觉照到:一定要把佛号提起来。在我们疼痛的当下,你得要思惟:我们的心性当中有不疼痛的东西。可能开始这个痛苦很难忍,但你要思惟到:这个身体是假的——四大假合的身体。既然身体都是假的,身体所感受的痛苦它也不是真的。

何况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性是离开的。就由于我们太执著这个身体为我,所以我们的心性都在这个身体里面去了,所以它才会有很强烈的疼痛感——受不了。你要知道身体和心是分开的话,那身体自然痛苦跟我的主人翁——我的妙明真性,有什么关系呀?!它痛它的,我的心——我自己——在念佛。

当这个身体在痛苦的时候,好像我这个心奈何不了它。但是我当下提起正念念佛的时候,这个身体的痛苦又能奈何了我们这个心吗?它也奈何不了。

所以开始觉得疼痛的身体和不疼痛的心好像是一个对待。渐渐的你去念佛,念念念,你全身都靠倒在这个佛号当中,你只知道有这个心,不知道有这个身体了。这时候你的痛苦就会减缓,甚至你就感受不到这个痛苦。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能治疗好疾病。

因为疾病或者是四大不和,或者是多生多劫的业力,那么这句佛号可以调节四大、脏腑的和谐,也可以消除宿世乃至今生的业障。它就能够治疗好疾病;如果命终已到,他愉快地跟阿弥陀佛往生。

那古往今来很多念佛人都有这个体会。好像是清代有一个念佛人,他病好了以后说他一个经验,说:“我这次病得很厉害,只能叫‘哎哟、哎哟、哎哟’。”幸好有个善知识开示:“你别忘了念佛啊!”他说:“哎哟!我念不起来。”“那你就‘哎哟、阿弥陀佛’嘛!”

他一听有道理,他就:“哎哟!阿弥陀佛!哎哟!阿弥陀佛!”反正他就是拖一下:哎——哟,阿弥陀佛!最后念到:“哎哟、哎哟、阿弥陀佛”,慢慢的这句佛号越来越有力量了,最后就“哎哟”没有了,剩下了“阿弥陀佛”了——病就好了。

你看这个人:开始病得只有“哎哟、哎哟、哎哟”,结果“哎哟”里面加了“阿弥陀佛”,最后是“哎哟”没有了,“阿弥陀佛”有了。所以我们千万要注意,不要被这个“哎哟”完全“哎哟”掉了,要打上“阿弥陀佛”的这个佛号进去,它就能够治疗疾病。

如果认为:“哎呀!我病得没办法,病到念不得佛号的时节。”你这个观念完全是错的。这就要平时加强信、愿、行的力量,一定要有坚固的信心。无论病苦、急难的时候,这句佛号一定要现前才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

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

倓虚大师亲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

圆瑛法师:答何明亮居士问六则

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

对治邪淫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人受着无明爱欲的驱使,投生在这个世间,此业报身乃一...

【佛教词典】事忏有行

子题:有行 羯磨疏·忏六聚法篇:“事灭有行,迭相抑伏...

【佛教词典】净佛

(术语)佛有浅深胜劣之别,究竟之真佛云净佛。大日经...

【推荐】念佛法门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

驴的哲学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

今生遭到果报,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我们要相信因果,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有什么好抱怨...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在凡圣同居的世间,还有这么一种感应

我们这个世间也是凡圣同居,这世间有圣人,但我们是凡...

弥勒菩萨的象征意义

到寺院朝拜过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