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大安法师  2021/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经,义理所该,深邃广远。不应视同浅近,自取愆尤。———《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先看这一段。这是“旁通”的第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佛说阿弥陀经》旁通《观无量寿佛经》;第二呢,就是《佛说阿弥陀经》旁通其他大乘方等经典。

“复明”二字就是说要进一步阐明:《佛说阿弥陀经》跟其他大乘经典的意义也是相通的。

那么大乘经典比如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等,这些都是大乘圆教的经典,《佛说阿弥陀经》的义理与这些大乘经典都是相通的。

之所以举明这个道理,是要让我们知道《佛说阿弥陀经》所展开的义理是非常深邃、广远的,包含着其他大乘经典一切的义理、境界,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很浅显的经典。

实际上《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典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这一千八百多个文字,所展开的都是佛的境界。

但往往我们很颠倒,认为它是一个很肤浅的一部经典。如果这样理解,你就会轻慢《佛说阿弥陀经》所展开的佛的境界以及佛救度众生的善巧方便,就不会产生信心,这就是“自取愆尤”。

“愆尤”就是过失了,那你今生就很难得解脱了。如果你把你的错误知见又传达给别人,让他人不产生信心,耽误了他人的解脱利益,这样就是“自误误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乘小乘之区别

问: 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太虚大师答: 大乘小乘之...

太虚大师:佛法原理与做人

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

小乘跟大乘空义的差别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

古大德持诵《阿弥陀经》的感应

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

《阿弥陀经》是以实相为正体

从天台家的观照来看,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不...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

所有的殃灾祸福都不是无因的

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五恶之因,就...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

【佛教词典】无诤定

【无诤定】 p1050 瑜伽六十九卷十四页云:复次诸佛如来...

【佛教词典】第一义谛

二谛之一,又名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们从──...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慧律法师《保持24小时念佛的秘诀》

经常有信徒告诉我,他们在念佛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现象...

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太虚大师:佛学的人生道德

佛学的人生道德,即是从佛教的立场和观点出发,略说人...

尽量少喝八种茶

不管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为...

在任何急难恐惧的时候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无出苦的...

藏头白、海头黑

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