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大安法师  2022/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们这个世间——地球,又称为南阎浮提。四大部洲当中,南瞻部洲众生是“多苦事”,有很多苦难的事情,这也是投生在这一洲的众生的业力所感。

这个五浊恶世苦事很多,天灾人祸很多,一切都意想不到,一切可能都是无法应对。随着众生的业缘,福报越来越差,各种苦事会越来越多,乃至于佛悬记,未来的三小灾——饥馑灾、瘟疫灾以及刀兵灾,以及大三灾——火灾、水灾、风灾,这都是这个世间的苦难的常态。

这个世间多苦事,世间众生还能忍得下来。“娑婆”就是堪忍,很难忍的苦事,这个世间众生还能忍得下来。忍久了,麻木了,就不觉得苦了,甚至以苦为乐了,以苦舍苦了,那就苦上加苦,那就雪上添霜。所以,佛对这个世间的众生为什么先要讲苦谛?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八万四千苦,乃至恒河沙的苦,经过佛一说,我们才知道还真的很苦,原来都不知道,都忘了。

比如,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能遇得到吧,但就意识不到。生苦,投胎在母胎里面的十个月就非常苦,我们都忘了啊,那是胎狱,就像地狱里面的感觉。所以每个小孩生下来,那种皱巴巴的,皱着眉头,一出来就哇……,哭啊,没有哪个小孩是笑眯眯地出来的,都是苦哈哈地出来了,他在里面太苦了,又说不出来。他在那“苦啊,苦啊”,大人在旁边拍手欢笑:“好啊!”去抱他的时候,一抱他,他很苦啊。你就是给他穿再绵软的衣服,他都像刀割一样的,因为他的皮肤经不起触摸;风一吹,他也觉得很苦。这些,小孩子都说不出来,只有每天哭哭哭。

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了,每个人都忘了。生苦、衰老之苦、死亡之苦、生病之苦,每个人都经历了。就生病了,很苦,病好了又忘记了,好了伤疤忘了疼,就那么容易健忘。所以,佛讲八苦,就要深刻地告诉我们,这种苦是我们的业缘带来的,是根深蒂固的,是导致我们轮回的重要的因素。要从这个苦生起厌离心,生起出离之想,这样发起这个心,在苦中才有点智慧。有点智慧,再叫苦谛。

娑婆世界多苦事,还有“娑婆界内少闲人”。在这个世间闲人很少,“闲人”就是清闲无事的人。换句话来说,娑婆界内都是忙人——很忙碌的人。大家要看到,我们一般的价值观认为,很忙好啊,事业心强,很有出息,他认为忙好。闲,闲人,都是负面评价。中国文字对这个“闲”是怎么评价的?门里面有月亮,古人云:闲人是贵人。

怎么理解闲人是贵人?第一,能够清闲无事而生活无忧,说明有一定的福报;然后,闲得下来,不仅是身体闲下来,心也要闲下来,心能够稳定下来,安静下来,这种人就是有福报的人,有智慧的人,他生命当中一定会有依托的。如果一个人,暴发户,或者城里拆迁户,拆了迁,给多少钱,然后他可能一辈子生存也无忧了,但是他闲得下来吗?他一定要哪怕搓麻将,他也要忙起来,所以身心俱闲的人他确实是贵人,也只有闲下来,才能追求生命层次的心性之学。

看这个“忙”,左边一个心字旁,右边一个亡,心亡也,心亡者是忙者。对这个“忙”,中国文字没有给予正面的评价。所以,正因为大家都很忙,他忙了一辈子,或者无量劫以来都是忙忙碌碌过来,所以忙成了他一种生命的基本常态,他已经停不下来了。就是退了休,他也停不下来,他还要发挥余热,找点什么事干干,让他停下来,很难。

古人也有一句话:世人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举世滔滔的人都在忙忙碌碌当中衰老,忙到老了,死到临头,叫他闲下来,念念佛,诵诵经,他都会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后再说。”这种惯性是非常强的。《寒山诗》里面对这种惯性停不下来的人,用了两句诗来表达,叫作“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这个秤砣落在东海当中,让它中途,或者快接近海底的时候停下来,已经停不下来了,直接落到海底,它才会休止。我们这颗狂乱的心是这样的情况啊!所以娑婆界内少闲人,闲不下来,他一定要忙,忙到死。

《劝修净土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星云法师《圆满我们的人生》

每逢过年期间,最常见到一般人家门口贴着一副春联天增...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

怎样品出年味里的菜根香

农历新年临近,开始进入了中国味道的倒计时。记忆中过...

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记得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那时环境卫生比较差,常有...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发心宜事理圆融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

带业往生是否包括五逆十恶

问: 带业往生和所带的业包括些什么业?是否包括五逆...

【佛教词典】相

表现于外而又能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

【佛教词典】真道无体

禅林用语。谓真实之道,无固定之形体。与“真佛无形”...

嘱奴守门

人的智识有深浅高低,个性习惯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

蛇爬进家是否不吉利呢

问: 仁达大师:您好!我从07年就开始关注正觉寺的每...

【推荐】忏悔业障,必须生起这十种心

现在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禅净能同时修吗

问: 禅净能同时修吗?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我...

梦参老和尚:关于嫉妒瞋恚与发财的问答

问:如何消灭嫉妒瞋恚? 答:最好就是行慈悲法。慈悲...

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

以祖师正确的知见做后盾

蕅益大师会特别强调往生的条件: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

圣严法师:拜求观音菩萨的感应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