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浊恶世的煎熬

大安法师  2023/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浊恶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浊。劫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浊法都聚集在这个时代里面。那这个时代共业所感,就有它的一套价值观念、时尚、行为方式,以及共业所感的种种痛苦的逼迫现象。那我们的知见问题、战争问题、价值观念问题,就在这个劫浊当中沸腾。恐怖问题、社会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都在这里聚集。聚集在这里,我们就觉得很痛苦,很逼恼。

那在这个劫浊当中倒是有一个好处,让我们生起厌离心。但厌离心之后,你怎么离开这个地方?到哪儿去?净土法门告诉了我们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一个清净庄严的刹土,他是能够引发我们的神往,我们愿意去。因为在这个劫浊当中,我们遭受的种种痛苦太多了,这里就是大火聚,极乐世界就是清凉池,那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当然我们想去。但想去,怎么能去得了?

他方世界有无量的净土,弥勒内院也不错,但门槛都比较高。那阿弥陀佛给我们施设的净土法门,他有一个特别胜妙的一点,就是带业往生。我们的见思惑没有断,就以信愿称名感通佛力,阿弥陀佛临终来接引,我们就能去。所以在这个劫浊的时代,这个带业横超的净土法门,就是我们唯一得度的捷径。

那再从见浊来看,知见上的颠倒。见浊称为五种利使。首先是谈身见,执著身体的真实。邪见,拨无因果。那在这个时代当中,各种学说、各种宗教都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容易被这种邪的学说所控制,被邪师所迷惑。我们缺乏判断是非邪正的能力。

这个时代修行怎么建立正确的知见?净土法门就有一个特点,单刀直入,就是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假方便,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如果你这个法门还搞得有很多的次第,有很多的阶位,有很多的内容,有很多的方便,那众生就更没有办法了。对净土法门来说,不要谈更多的知见了。哪怕真空妙有不了解,深奥的佛理不了解,就是很朴素的:这个世间很苦,我想离开这个劫浊的世间,阿弥陀佛慈悲,我就想去。就老实念佛,就这么质朴的观念也可以。

第三烦恼浊。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都是充满着烦恼的,贪瞋痴慢疑。所有的众生都是有贪欲的烦恼。这个贪欲也是我们凡夫的心,你想贪欲没有也不可能。但是怎么办?我们至少可以少欲一点,把这个欲望放在一个道德的堤坝里面去流行。你不能说一点道德都没有,那这个欲望之水就泛滥了。所以净土法门谈,即凡心是佛心,即烦恼是菩提。这个法门才能够让我们度脱烦恼浊,出污泥而不染。

那众生浊,就是我们由于有见浊,有烦恼浊,所感得的色受想行识这五阴很粗糙、很弊恶,我们的身体素质不行,心理状态不行。身体充满着种种的污秽,但是他不会感觉到身体的不净。心里非常的怯弱,他感觉不到心力的劣弱。所以在这个众生浊当中,净土法门就用一种方法给我们来激活这种情形,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首先从厌离你的身心开始。我们的身体种种的臭秽,我们的心里有种种的妄念,不正常,由我们的身心感得的环境也是非常的污秽。那极乐世界就不是这个样子,身体是金刚那罗延身,环境是没有一点的污秽,清净之极。所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行才能度脱众生浊。

那第五是命浊,命浊就是寿命短暂。死亡随时到来,石火电光措手不及。所以自然灾害来的时候,一场地震、一场海啸、一场瘟疫、一个飞机的失联,那是措手不及的。所以在这个命浊的时代修行,那净土法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要很长的时间修行,那对于这个时代命浊的众生来说,他都做不到。所以净土法门信愿念佛,若一日若七日,乃至深信切愿十声、一声,只要能感通佛力,都能度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十个人吃饭,每个人看到的饭菜完全不同

讲到根、尘、识三法,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因缘的...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

道证法师:用坐电梯来比喻净土法门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

临命终时你如何走出来,这个很关键

同样的烦恼、业障,表现在内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势...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造了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

病人将终之时,是为其开示还是念佛

问: 如何正确理解《临终三大要》中提到的病人将终之...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问: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请处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若到俗家,言:‘阇梨今...

【佛教词典】无遮会

(行事)Paca-pari?ad,P acavar?ikā-pari?ad,梵语般...

学佛后什么都是顺境了吗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诉...

从外道场转移到内道场

智者大师勉励我们所有的大乘修学者,我们应该从缘修提...

法忍和生忍

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

不要随便发邪愿

现在我们做一个总结。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整个中国陷入了战争之中。...

临终面临死亡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有两种角度...

茹素三天的省思

其实人生下来时,都有善良、无染、清净的本性。只因后...

父亲往生净土的故事

我们全家学佛修净土法门,缘起于父亲往生西方净土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