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本来是清净的,怎么染上了贪瞋痴的

大安法师  2024/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本来是清净的,怎么染上了贪瞋痴的

问:我们知道了通过念佛,与佛感应道交,能去到彼岸;知道了去向,知道了发愿的重要;知道了佛性是我们本具的自性。那我们是怎样染污上了贪瞋痴的?我们本来是清净的,不就是佛的境界了吗?又怎么越染越污,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在大乘经典当中有些人提过,像《楞严经》《圆觉经》都在提这个问题。贪瞋痴是怎么来的?我们自性本净,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为什么成了这样的一个颠倒的众生?从理性上、理体上来说,一切众生的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不垢不净的、不增不减的、清净本然的,含裹十方虚空的。

那这个就在于他一念,叫一念妄动。这一念妄动就生起了一个能和所——能觉和所觉。有一个能所,就有一个觉明,这叫觉明。有一个觉,就要想看明白对境,这个能觉明,就形成一种对待。一念无明,生起一种对待,就生起无明的三种细相——无明的业相、无明的转相、无明的现相。“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逐步地就形成我们这个虚幻的业报身、我们虚妄的心意识,以及由我们虚幻的心意识所变现出来的山河大地。是这么过来的。

但这个无明本身本无所有的,自性本空的,贪瞋痴的烦恼也没有实在的体性的,都是幻化出来的。就好像虚空里面本来没有花,但是你的眼睛有毛病,就有翳障,你看到虚空有花。进一步,还分别那个花还结果了,这就是妄上加妄。但是你修行把你的眼翳障除掉了,整个虚空就没有任何东西。无论是山河大地还是我们贪瞋痴,就是我们的捏目成华的那个东西,本无所有。所以我们的修行要般若智慧的观照,回到本无所有的那种自性清净心,那种大涅槃的境界,那种圆觉的佛性,那我们就是佛的境界了。

有人问:“到了成佛境界,会不会又被染污?又有无明?又轮回了呢?”那不会。就好像黄金从矿里面提炼出来,它永远不会再回到那个矿石里面去。所以成佛之后,永远不会再转为凡夫。如果说成佛了又有可能转为凡夫,那就麻烦了!那我们成佛干什么?又有那么大的风险。

成佛是怎么成的?就是把我们的分别烦恼对治下去。这些无明烦恼、贪瞋痴又把它分些类别,这些类别都是在众生层面分别出来的。在本体层面这些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是本无所有,本来无一物的。所以现在我们众生的问题,就是把这个本来无一物——我们心里变现出来的幻相,认为它是真实的。恶性循环,一环套一环,认为这是真实的。五欲六尘是真实的,自己又有贪瞋痴,于是为了得到五欲六尘,他就造恶业,造恶业又增重了、加重了这个无明,无明又使贪瞋痴更增上,贪瞋痴更增上又加重了恶业。那就变现出三恶道,变现出所有的地狱的境界,让你去受苦。但要知道地狱也是自性本空的。

所以我们现在怎么就路还家?就路还家的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我们回归到自性的——涅槃自性的。就净土法门来说,单刀直入,从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这个名号开始就路回家。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就是我们本具的佛性,等到我们能念和所念打成一片的时候,我们的自性的无量光寿就湛然现前,这样就觉悟了,就醒过来了。我们凡夫众生的这个境界之相,因为能念所念打成一片就契入到无念的心体,这个有念的境界都是做梦。

我们在梦境里面,一个梦套一个梦,大梦、中梦、小梦,做得越来越有味道,做得越来越酣睡。我们现在是在无明当中都是在做梦,而且梦中套梦、梦中套梦。《盗梦空间》设了三重梦,实际上我们不止三重梦,若干重梦在这里沉迷、沉迷。所以等到我们从梦中醒过来的时候,梦里境界就没有了。等到我们成佛的时候,我们离念,三千大千世界就没有了,这叫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就回到我们的本地风光,这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法身向上的,向上一著了。这个向上一著,法身向上就体现为极乐世界的庄严,那是大涅槃的常乐我净,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如何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问: 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我很在乎别人...

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原文】 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

解脱名利束缚,唤起心中阳光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

办厂开公司,如何请佛菩萨加持保佑

问: 办厂开公司,想请佛菩萨加持保佑,顺利开展,心...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得生安养

第九,业重可否往生疑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问: 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的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弟子却对...

念佛也具足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

【佛教词典】九山八海

(名数)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于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

【佛教词典】五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五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p0291 成唯识论四卷二十...

你不分别,就没有那件事

修唯识观分两个部分,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像...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

五台山故事:掉队的罗汉哪去了

明朝,五台山万寿寺方丈志诚法师与三宝弟子经过千辛万...

花饰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去应供,斋毕,大众正静默...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

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记

过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

净化世界,需要从心做起

21世纪是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一味追求物质财富...

功德天与黑暗女

从前,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端...

内心装自己少一点

内心装自己少一点 现代人非常强调自我尊严,并且很多人...

佛法的修学要先修心再修相

诈跟诳的共同点─都是创造一个假相来欺骗别人。我们一...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

为什么要读诵楞严咒

一、楞严咒是正法的代表,它关系到法运,世界上多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