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头脑发胀时,可以观想眼前一片绿地或清水

净慧法师  2025/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头脑发胀时,可以观想眼前一片绿地或清水

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两个七马上就结束了,大多数人用功都有很大的进步,都有收获,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进步。

身体上的变化是大家越坐越有劲,越走越有劲,腿子也没有翻得那么厉害了,昏沉看起来也少一些了,这些进步都是很明显的。

从心态方面来说,打坐的自觉性逐步在提高,都能自觉到禅堂来接受这种基本的训练,而且从每个人的表情上看得出来,勉强来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表情都很喜悦。

这两个七下来,各位确实是有所进步,居士那一边也是一样,不管是观音殿还是净业堂,经过这一两个七,大家都很欢喜,有的甚至积极的报名要参加五个七,这都是一些非常好的现象。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经过两个星期的打坐,在生理上心理上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这是由于我们用功不得法。

用功不得法的原因,有的是出于急躁,有的是姿势不规范,总的来说就是五事没调好。五事调好了,我们身心上的种种障碍,只会随着打坐时间的增加而逐步消除。

由于我们观照呼吸的时候,有的人希望马上能够见到效果,心情比较急躁,这样就容易上火,而且只晓得一味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上,这样最容易出偏差。

观呼吸的点应该是游动的,随着身心的状况不断改变而转移你的注意力,比如说午饭后的午板香,昏沉往往比较重,那就要把观呼吸的注意力放在鼻孔上,你稍微往上提一提,精神就会抖擞起来。昏沉没有了,就要把呼吸又恢复到正常。就是说还是要让呼吸吸进去呼出来,最好是慢慢慢慢地到达丹田。

在一般情况下,按照正常要求观呼吸,只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转移注意力。有时候妄想特别多坐不住,你就把注意力往下面转移,注意丹田这一块,这个注意力放在丹田,你的心慢慢就会静止下来,沉淀下来。

心沉下来了,妄想自然就会减少。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的话,人又会昏沉想睡觉,你随之再让呼吸恢复正常的运作,呼出来,吸进去,呼出来,吸进去,恢复到正常的运作轨道上来。

观呼吸时念头提得过猛,就会感到头脑发胀,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上座的时候轻轻地坐稳了,轻轻的把内部的浊气呼几口出来,当然不要有响动,只是下意识地做,就能把内部积的淤气散发出来。

正式入座以后,你可以把念头的注意力转移到绿地上,观想眼前有一片绿地,不要观想蓝天,观蓝天气就会往上,人的呼吸会随着意念转移,尽管你只是意念在动,气息也会随着意念转移。

你头脑发胀的时候,你可以转移注意力,观想眼前出现一片绿地或者一汪清水,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观想,应该立马就可以清凉。

但是一定要用比较强的心力去观照,否则的话就达不到效果。如果一支香头脑发胀的毛病还不能恢复正常,你可以观一支香,一旦恢复正常了,你的呼吸也恢复正常的运作,不再观绿地观水池。

这都是一些临时运用的办法,为了调节身心的某些不协调而采取的临时办法,当然也有人专门观绿地也能够得定,因为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清凉,观久了以后念和大自然合为一体了,你心地会获得清凉。

你可以灵活掌握这样一些办法,在身体上出现毛病时可以加以运用。比如说脖子扭了,腰扭了,岔气了,打坐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打坐的姿势要规范。

特别是初学打坐的人腿子疼的时候,往往就会把身子扭曲过来,不能按照正常姿势那样打坐,这样很危险,容易岔气,会引起身体某一部位的疼痛。疼痛是因为血脉不通,血脉到那个地方被堵塞了,还是气的问题,还是呼吸的问题。

打坐一定要有正确规范的姿势,就是要端身正坐,脊背要挺起,身子微微向前倾斜,使这个尾闾打开,那么坐的地方形成一个三角形,坐起来就非常稳,这样就不会发生偏差。

万一腿子疼得厉害的时候,你也不要勉强,硬是要熬过这一支香,如果你身体不会发生问题当然也可以熬,腿子这一关总是要熬过去,但是你万万不要因为练腿子而使身体其他部位出偏差,那就会给以后的打坐带来障碍。

我们打坐的时候千万不要靠背,靠着背坐在那里确实感到舒服,但它有两点问题,一点是你靠坐在那里腰就不能够挺直,这个姿势就不规范,容易使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障碍。

其次你靠着很舒服,昏沉马上就来了,就会睡着。打坐不要靠,也不要趴,有的人坐久了身子就会向前趴,趴在那里容易使呼吸不顺,气憋在那个地方,憋在那里就引起身体内部的各种障碍。

打坐很容易上火,每天晚上一定要洗了脚再去睡觉,你不洗脚,眼睛就会模糊不清,头脑也不清爽。每天晚上把脚泡一泡,洗一洗,人会很舒服,对修行调身会有很多好处。

这些都是禅堂里的老参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特别是像每天要洗脚,这好像是一件生活当中的小事,但是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却非常重要。

虚云老和尚每天晚上一定要洗脚,虽然老和尚不出汗也没什么味道,但是老人家还是照样每天洗脚,侍者必须每天把热水打好,他把脚放在那里泡,要泡很长时间。

因为虚老老是盘着腿子,很少有时间不盘腿子,人毕竟是血肉之躯,某一种姿势坐久了必然会有其他的反应,那就要用一些辅助的因素和条件,排除这些对身体不利的因素。

过来人的这些生活方式和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初学者借鉴,这些事情并不麻烦,养成习惯后,我们的生活会很规律。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规律性特别差,早上听到敲板不起来,等一会听到敲钟第一遍过去了还想再躺一会儿,第二遍钟敲完了还想等一会,等着等着又睡过去了,一定要听到第一声板响,马上一个筋斗爬起来。

一个人一定要养成这种坚决心和果断心,以后做事情才会果断。你总是在那个地方磨磨蹭蹭、磨磨蹭蹭,一生的光阴有多少啊?就在磨蹭当中把大好光阴浪费掉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是关系到你一生有没有成就的关键性问题,绝对不要小看。

年轻的道友们,你们作为一个修行者,生活要规范,要有规律性,会生活,才能会了生死。我们要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件大事。生活和生死不二,你能够做到不二了,生死可了,生活也可以过得非常轻安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

修行必须破法执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

我不是佛

有一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觉听明,常以禅机和赵州禅...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星云大师《祸兮福兮》

人之一生,所有遭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

慧律和尚般若颂

众生方寸心即佛 不欠丝毫如来同 无量劫来声与色 染习...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禅宗讲的「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

生活的迷失与觉醒

现在有不少人学佛是从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如果从功...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

【佛教词典】意地

【意地】 p1206 瑜伽一卷九页云:云何意地?此亦五相应...

【佛教词典】钻故纸

(杂语)讥死阅经典之僧也。传灯录曰:古灵神师一日在...

茹素八年,收获的远不止健康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

想要做大事,既要任劳更要能任怨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每天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如果你想走出常规,放松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每一天...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

积习难调难伏

曾经有一位商人,从出生地北天竺来到南天竺作买卖。停...

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

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

若无闲事挂心头

禅家云门宗有这样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