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李炳南居士《随师闻法记》

李炳南居士  2010/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道场是求道的地处,大家来道场,若不求道,只图热闹一场,这样什么好处也得不到。

‘道’是什么?‘道’人人皆有,而人人皆不晓得,所以必须求道。现在有现在之道,将来有将来之道,这么说,是二个道吗?不是,‘道’只有一个没有二个。以爬阶梯为喻,上一级阶是上了道,上十级阶也是上道,道只有深浅,并没有两个。如要到楼上,爬阶只上了二级或五级在一半就不走了,这叫不得道,没有究竟,必须走到楼上,才叫得了道。所以大家学东西,必须学彻底,如果半途而废,上不上,下不下,在当中叮当叮当,是没有用处的,要知‘求道’必须‘得道’,这是很重要的。

佛法三藏经典,浩如烟海,佛陀宣说了四十九年。要以短时内说完三藏,是绝无可能。同修们,若说要彻底逐步修行,这样行吗?当然行。但得心理有毅力,毅力就是恒心,受什么样的欢喜事不能变心,受什么样的挫折横逆也一样不变初衷,这样就一定能成功。万不能看见金元宝,心一生欢喜,道心就没了。遇著了烦恼,心中一忧愁,道心也退了,这样是不行的。必须不为欢喜与烦恼所左右,一直往前走。有这样毅力的人,实在少数。正因为一般人很难办到,所以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有一特别方法,不必吃多大苦,就能叫你得到‘道’的法门。‘有这么便宜吗?’有,但要看你信不信。

还没讲特别法门之前,先说明有关问题。要知道,学佛要彻底,必须断惑证真。最先要断的是见思惑,见思惑是什么呢?见思惑有一百六十多品,很难明白,既然难以明白,要断它就更困难了。经上有一比喻,要断一品惑就如同截四十里瀑流,那么因难。由此可知,断惑是很难办到的。若问本人活了九十六岁,学了七十多年佛,断了多少惑呢?跟诸位讲实在话,我一品惑也没断。但是,我有了‘特别法门’,什么特别法门呢?不用七十年,只要当生,十年、八年或三个月、二个月,就能成功。‘有这么便宜吗?’有!这特别法门就是净土法门。法门这般便宜,但却难信。这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而且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我个人修了很多方法没了门,只有靠这特别法门。

得了净土法门,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太多,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也非思量能够了解,只能用‘不可思议’这句话去体会。在此只有提出一个问题给诸位参考。试问,人人懂得自己的生死吗?人在六道中,此生是人,下一生不一定是人,或投生做鬼或变畜生下地狱,也许平时做了大善事,来生可以升天做上帝。但做完上帝,等过去之恶因现行,还得再轮回下地狱,在六道里面转来转去,并非人永远做人,上帝永远做上帝,是要来回转生,永远轮回不息,这叫六道轮回。这样说,不得‘道’还死不得。因为,现在死了,就不知要变成什么生物了!经上比喻六道是个苦海,在六道中,就是在海中头出头没。学了佛得了道,就可免去轮回之苦,叫它不生也不灭。而净土法门,就是脱离轮回最好的办法。

学佛与佛学不同,学佛是我们依佛的教化去做。佛学则是明了佛学经典,虽然明了,但没有去学。今日之下,研究佛学的很多,学佛的则不多,这样是没有用处。好比说食数宝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懂了佛学,必须去学、去修。那净土法门要怎样学?怎样修呢?

净土法门最简易的,就是持名念‘阿弥陀佛’。这一句虽然简单容易,但内容道理却非常深妙。所以世尊说此法门是难信之法。弥陀经上有‘众鸟演法’,这些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其外如七宝池之莲花亦然。念佛往生不是今天念佛,明天往生,没这么便宜。而且到西方极乐世界并非马上成佛,往生之后,托质莲胞,随个人功夫分九品。有的马上花开见佛,有的经宿即开,有的一日一夜乃开,有的数劫方开。在那里修行断惑,不会退转,因为环境好,蒙诸佛护念,还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等等利益。这些利益在短时间实在无法讲清楚的。诸位若要知道,可以去研究弥陀经就能明了。那么,这个法门,你得到了吗?‘我是得到了’。印光祖师——我的老师教我的。诸位可常看印祖嘉言录,自然就相信了。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多讲,但愿这席话可帮助大家深信净土,从此将心定住,一心念阿弥陀佛,将来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李炳南老居士文章列表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问: 本来念佛应该越念越清净,为什么越念越觉得杂念纷...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念佛有两个重点

我们这次净土宗的修学,有三种忆念,就是你必须要去观...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念佛应该要不急不缓

念佛这桩事,总得不缓不急,否则易出毛病。当初释尊有...

不忙歌

念佛能以转逆境、消灾难、生极乐,这是何等的大事,偏...

李炳南老居士:契道之法

深信因果、多修阴德 时下之人,最大毛病在于不信因果...

信愿行往生极乐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

【佛教词典】膏明

(譬喻)膏油与灯明。正行比膏。妙解比灯明。止观五上...

【佛教词典】非时入聚落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营僧塔病事,嘱授...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

你为什么不快乐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幸福不...

三年苦功抵不住亲情一句,实为可悲啊

正在机场候机室里看书时,一位白发斑斑的长者,坐到隔...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问: 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阿弥陀经》跟《圆觉经》的会通之处

如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是《圆觉》义。《佛说...

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

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原文】 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