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得了什么享用,先供养

梦参老和尚  2024/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得了什么享用,先供养

我今天就讲一个字“横”,横就是不顺当,我们怎么把横顺当起来?修地藏法门,依地藏菩萨所教导的。这很简单,不是有现成供的香华吗?不一定买两盆花才算是供养,用人家供养来的,你可以作意供养,可以用意念想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供养的香华(花),看你的心量大小。

五台山上的野花很多,你可以把它作意来供养。太原的花店很多,都可以把它作意来,你一作意就来了,那是真的假的?你心里想:这些花都是真的,没有几天就坏了,可是你的意想不坏,天天如是想,一想又有了、一想又有了。经常在佛前唱赞子,我们很多道友多唱唱歌是好的,可以舒畅你的心气。

为什么上殿要唱香赞?唱佛教音乐,唱赞佛的偈子,这是我们能做得到。但是可别看人就唱,大家坐禅时,你别神经病唱起歌来,那不行的,要唱大家一起唱。有的唱起很兴奋,有的唱起很悲伤,音乐可以调节你的心情,这样供养诸佛菩萨,自己这样供养、劝别人供养,大家都供养。

还有,你得到一件新的衣服,你得到时,供养过没有?你得到任何一件心里喜欢事,第一个念头马上供养。因为你的脑子里头还没有这个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茶是喝茶的茶,食是吃饭上供大家都知道。

我不是像你们那样上供,我是供养三宝供养完了还要供养一切众生,供养四宝,完了再吃。当你得了一杯水,得了什么享用,先供养,这成了习惯,不这样做不行,这做成习惯了,什么横事都理顺了,懂得吗?这就是随菩萨学,地藏菩萨就是这样做。

再者又能念念圣号,你不是想得快乐,你若得快乐了,让谁去受苦呢?你要让一切众生都快乐,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幸福架在别人的脑壳上。有的寺庙里(修行人)想当执事,尽说别人坏话,三天不说别人坏话,连吃饭都吃不下去。

总想到利益别人,不要恼害别人。那不是说没有批评吗?有的!是善意给他提一下,叫他纠正,那你要考虑时间、地点、条件,你要想帮助这个道友,别当着第三者,两人就行了,人都要顾个面子吗!当你说人家不是的时候,谁都不愿意,你一定掌握这个善用其心、善巧说法。

为什么诸佛说法善巧?法没有大也没有小,没有高也没有低,没有深也没有浅,对机就好,不对机不行,(法)多深,人家不听也没有用处。这样渐渐把横的都理顺了,这样才能得到无量诸佛菩萨、无量诸护法都能护持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菩萨知道贫穷之人就心怀多怨,所以首先要行财布施,把...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

舍得的三种层次

对舍得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舍得舍得,...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

念完《地藏经》,要给一切众生回向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佛教词典】计度分别

【计度分别】 p0867   俱舍论二卷五页云:余二分别、...

【佛教词典】遍行心所

【遍行心所】 p1124 成唯识论五卷十七页云:论曰:六位...

【推荐】减少压力的办法

恐惧感的来源 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

母亲的十大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

人生如梦,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路

每个人出生时,赤裸裸地离开母亲身体,那种痛虽然彻骨...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

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

治疗面貌变丑的毛病

有一位雕刻家,小时候是个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了...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