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种毫无意义的修行

2016/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种毫无意义的修行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修行。我们列举其中四个:

第一、不能对治四根本烦恼和我执的法,就像把斧头和树干捆在一起,毫无意义。

四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邪见,就像是树干。斧头是用来砍树的,如果与树干捆在一起不能发挥斧头的作用,反倒保护了树干,那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不能对治烦恼的窍诀,就像病人拿着药却不服用,毫无意义。

窍诀是用来对治我执烦恼的。得到窍诀却不去对治我执,就像一个病人不停地喊:“哎呀我难受啊!不舒服啊!医生救救我吧……”。医生赶紧给他开了药,但病人却把药放在桌上不去服用,这样有意义吗?

第三、见闻虽广身心却流入凡俗,就像医生自染恶症,毫无意义。

有些人佛法知识非常渊博,但做人的素质却没有相应提高,更谈不上断烦恼、开智慧、生起菩提心,这就是流入凡俗的意思。

犹如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自己感染了疾病却束手无策,那他的医术有什么意义呢?修行也是这样,虽然学了很多法教,接了很多高深的大法,但身心却流入凡俗。如果脾气越来越坏、私心越来越重、我执越来越强,这样的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四、窍诀很丰富但不去实修,就像富翁丢失了宝库的钥匙,毫无意义。

虽然学了很多法,但是我执烦恼却没有任何减少,依然自以为是、非常看重自己,觉得自己比谁都重要,这样的修行只会在轮回里越陷越深。就像一位富翁弄丢了宝库的钥匙,珍宝再多也无法享用,只能过着挨冻受饿、穷困潦倒的日子。

修行的意义就是要破除我执烦恼。通过修行我们的脾气变得好了、心宽广了、同情心增强了、智慧提高了,这就说明我们的修行有效果。如果我们念了很多经、持了很多咒、磕了很多头,别人批评一句立马不高兴甚至发脾气,感觉修得越久越是和他人合不来,看别人很烦恼,别人看到我们也很烦恼。如果变成了这样的人,修行就有点中毒了。

修行就是要减少烦恼、降伏我执,就如同治病需要对症下药。所修的法是否如法,完全取决于烦恼和我执是否减少和被降伏。就好像一杆秤,一头是我执,一头是修行。我执降低了,修行就如法了;我执提高了,修行就不如法了。又好像鉴定一种药物是否对症治疗一样,如果修了一个法,我执减轻了那就说明对症下药了;如果修法之后,我执没什么变化甚至增强了,那就说明没有对症下药。

给大家讲一个噶当派创立者仲郭巴大师的故事:仲敦巴大师有他心通,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弟子正在绕塔,但弟子的内心却还纠缠于对此生的贪执。于是,仲敦巴大师对弟子说:“绕塔不错,但你不想真正的修行。”弟子一听赶紧换了另一种修行方式,开始诵经。大师见到了又说:“诵经也不错,但你不想真正的修行。”弟子只好放下经典,又开始打坐。大师又说到:“禅修也不错,但你不想真正的修行。”无奈之下弟子只好问:“大师,真正的修行是什么?”大师说:“真正的修行是断除对此生的贪执。”

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断除对此生的贪执,对来生的享乐还有所企盼,说明没有生起出离心,我执烦恼更是无法断除,那么绕塔、诵经、禅修也没什么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危险来源于自身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

生命要不要改变,是你自己说了算

第六意识就是说:当这个果报也变现了,自我意识也产生...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读诵楞严咒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

很多在问,读诵楞严咒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 答案是:能...

广钦老和尚《出三界比出国留学好》

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姐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

庐山东林寺昼夜经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归安养

2018年8月12日,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如期举行。下...

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

企业,毋庸置疑首先应是一个盈利单位,所以大家都说企...

【佛教词典】入塔

(仪式)纳亡僧遗骨或全身于塔内。此时有入塔之佛事。...

【佛教词典】佉楼书

(书名)又作佉卢书,驴仙所造之书。百论疏上之下曰:...

卖酒肉的人为何能往生

古德有一本书,叫《念佛法要》,近现代的居士编的,他...

证严法师对病苦的问答

问: 医生说,从超音波中看到我的肝胆有层阴影,想到...

证严法师:智慧与烦恼

智慧与烦恼就如天平的两端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

失去了就是凶,得到了就是吉吗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凶?什么叫吉?失去了就...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佛弟子修学的四点建议

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