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净界法师  2019/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所以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随汝心中选择你所欢喜、契机的六根的法门,只要六根的结扣从你回光返照当中一一地解除,则“尘相自灭”。这个“尘相”指的是动、静、根三结,粗的烦恼。“诸妄销亡”,这个诸妄是指的觉、空、灭,较微细的烦恼。妄既然破除了,当然真性自然显现,所以“不真何待”?

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说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其实你断烦恼是要有方法,否则你一辈子断不了烦恼。我们讲一个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

你看过去古人讲一个公案说,有一个老和尚带了两个徒弟在山上修行。这个老和尚生病,很严重,大师兄跟小师弟两个人经常要照顾老和尚,弄得自己都没有时间去修行。

后来大师兄跟小师弟就商量说,我们这样下去,两个人这辈子都完了,我们两个要有一个人出去用功;用功回来以后,再把他所参学的法门告诉另外一个人。一定要这样做,才有办法成功。这怎么办呢?两个人就抓阄,看哪一个人适合出去,哪一个人适合在里面照顾老和尚。

抓阄的结果,大师兄抓到阄,他适合出去。这个小师弟也很随喜赞叹:你好好地学习,师父交给我,你回来再告诉我怎么修行。那么这个大师兄就出去了,就跟着善知识参学了。

大师兄果然学成归来,就把他自己这几年所学的法门一一地告诉这个小师弟。小师弟听了非常欢喜。大师兄说,那你这几年都在干什么呢?他说,我就是照顾老和尚,然后就诵〈普门品〉,就这样子。这个时候大师兄说,那你可不可以诵〈普门品〉给我听听看?

这个小师弟双腿一盘、眼睛一闭,诵〈普门品〉的时候,身心放大光明。这个大师兄看了就叹为观止。

这个公案到底是在讲什么道理?

本经当中一再强调一个观念: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其实,所有的修行都可以把心带回家,但是你要深入。

从修行的角度,我们不太同意说,你今天念阿弥陀佛,也念地藏王菩萨,也念观世音菩萨,也持大悲咒,也持往生咒……我们不太赞成这样做,这个叫做结缘式的修行。你一定要怎么样?深入!刚开始你不能够广泛,从断烦恼的角度,你是要深入的。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知其本因”。我们一定要在整个六根当中找到它的最初的一个根源,一定要把心带回家,才可以把这个结扣解开来。

《楞严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菩萨成就八种法故,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一者,乃至失命...

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问: 为何念经时妄想会侵犯念经的意识?如何解脱妄想...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

四十八大愿——(第41愿)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推荐】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

【佛教词典】虾蟆禅

(术语)虾蟆唯解一跳,不解他术。以喻认一知半解为是...

【佛教词典】阿字布心

一切真言之阿字,布于行者之心,叫做心作心,又叫做心...

【佛学漫画】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深圳弘法寺103岁本焕法师:都市人要学会放下

本焕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将到来的11月7日(农历九月廿...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人生四友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朋友。大致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

【推荐】觉海慈航

(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