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

净界法师  2023/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

古时有一禅师修行有了心得,因为禅宗修学佛法是不立文字,所以修禅的学者要请善知识印证,于是这禅师找法演文义禅师印证,他说:我经过长时的修行,心中有心得,我现在的心境是万里晴空,一轮明月,请禅师替我印证。

万里晴空,一轮明月,这是表示他心中的乌云都已消失。法演禅师答说:你这个道,犹是阶下汉。这是说禅师与道还有一段距离。禅师谦卑的说:请师接上阶。他请法演禅师拉他一把,法演禅师答说:月落后,再来相见。若要与道相见,万里晴空,一轮明月的境界也要消失掉。

这是说,起初在对治烦恼时,内心是依止戒定慧,有戒可持,有定可修,有智慧可观照,万里晴空,一轮明月这是在修道过程中,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对治法门,应该说已走在通往道的路上,但若要与道相应,月落后,再来相见。最后是回归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这是没有开口处,已没有对立相。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有对立,有能对治的戒定慧,及所对治的烦恼,但到到了道时,这时离诸对待,无有少法可得。

所以说以如幻的戒定慧,消灭如幻的烦恼,最后内心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修行人在修道过程中,需要做很多事,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到了最后成佛,无有少法可得;虽无有少法可得,却又具足一切功德。不过在刚起修时,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自己要先观空,从假入空,先不要急着观依他如幻。当遇到障碍,先把心带回家,不要相信自己的名言,我们最大的错误是相信自己的概念,犹如见到绳子,认为它是蛇,若相信它是蛇,则永远无法解脱,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生命就变得非常复杂。

所以身在凡位,起初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若遇逆境,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把心带回家,自己的家应该有个法宝,如持佛号、往生咒、大悲咒,这个法宝就是自己的家,以这个法宝破除名言。不论有多好的理由,都不要相信自己,让自己的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自己的修行智慧才能渐渐成长,如此才能正确的观察生命。

如果一开始不对治名言,即使修种种的布施,持戒也庄严,自己仍在颠倒之中,这个善业只是得到暂时的可乐果报,临命终时一定会起颠倒,为什么呢?因为平时颠倒,临命终时也一定颠倒。

为什么会起颠倒呢?因为从来没有消灭心中的名言,只是一直跟着感觉与名言走。在生命中虽然积集了某一部分的善业,或持戒修定,或广结善缘修善法,如是以颠倒心为基础,虽然积集了一些善业,但你颠倒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佛法很重视消灭颠倒,也就是破除心中的名言,佛法的修行先要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也就是先否定再肯定。起初修时偏重在否定自己,再渐渐从空出假,许下广大的悲愿,广度众生,这是佛法的修学次第,就是我们讲的解无为法。若内心一直只在有为法中活动,生命就只是积集善业,根本谈不上所谓的解脱。因此若有志于解脱,如何超越心中的名言,超越心中的颠倒,这才是修学的重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云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内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云居山打七出定回来后,一个小和尚跑去求...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

【佛教词典】龙华三会

(术语)弥勒佛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

【佛教词典】金刚牙菩萨

(菩萨)梵语曰缚日罗夜叉Vajrajak?a,又译曰金刚食。...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净居天请佛洗浴

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

超越血癌的博士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

印光大师:读经须知

何谓恭敬?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

十方国土中进食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思议

本品中舍利弗又打了一个妄想饭点到了,大家的午餐怎么...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