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

净界法师  2024/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

『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藏者,后必悔恼不安稳故。』

第四个覆的体性,是『于自作罪』。说这个人会产生覆藏,是他先前已经造了罪业,可能是杀生、或者偷盗、邪淫、妄语,造了罪业之后,恐失利养名誉,不敢把这个罪业表达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知道之后,就会失去对他的供养与尊重。不想让自己既有的利养跟名誉失掉,怎么办呢?『隐藏为性』,只好把罪业给覆藏起来,就是把它遮盖起来,不让人知道。有什么作用呢?『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这种行为当然会障碍我们发露,不发露有什么后果?『悔恼』,你会因为覆藏而心生后悔、懊恼。

『谓覆藏者,后必悔恼不安稳故』,因为你覆藏,使令你的罪业增加,等到得果报时,本金加利息,最后你会悔恼与不安稳。当这个罪业藏在你心里面,平常是弟子心不安,临终时心更不安。因为罪业的本质是扰动的,没有忏悔清净,平常不安,临终也是不安,所以是『悔恼不安稳故』。它的体性:『此以贪痴一分为体』,它的体性也是混合的,是贪和痴──『恐失财利名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为什么要覆藏呢?因为有所贪求,贪求名闻利养,恐怕失掉,所以才会这样做,这是有贪的成份;而你以为把它覆藏起来就没事,不知道罪业能感得恶的果报,你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这就是愚痴。

佛陀在经典上教导我们:对于善法我们要覆藏,不论你成就什么功德──戒、禅定、般若波罗蜜功德,不要告诉别人。你要做善事,趁着三更半夜晚上的时候,偷偷把所有的厕所都洗得很干净,第二天没人知道是谁做的,这就是一般常说的:“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如果你做了善事,大家都知道了,享盛名,大家都赞叹你,那你的福报也折损了。反之,做了善事你都不讲,这时候上天会来报答你。所以我们对于善法是覆藏、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功德,谦虚一点、含蓄一点;但是对于恶法一定要发露,把心中的罪业表达出来,这样罪业的势力就会消减。

对于发露,小乘法的发露,一定要面对一个人,一个同梵行的;好比你受了五戒,就向受五戒者发露;受了菩萨戒,就向受菩萨戒者发露;你是一个比丘,向比丘发露。但是我看《瑜伽菩萨戒》,在大乘法中,它开缘向佛菩萨发露,因为以大乘的角度,认为佛菩萨并没有灭度,如果你觉得现前没有你可以发露的适当人,那你可以向佛菩萨发露。当然以大乘的角度,我们的本尊不只是一座佛像而已,祂是有明了性、没有灭度的;你至诚的向本尊发露,把你的罪业发露出来,在本尊面前,宣布立誓永不再造作,这样也能够构成发露。所以我们内心有罪业,一定要: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忏悔以后,才能生起二种力量:第一个清净的功能,第二个安乐的功德。所以应该以发露来对治这个覆藏。

『五、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诳者,为获利养』,诳是怎么出现的呢?是为了要得到别人的财富,或者是得到别人的恭敬─利养跟名誉,因此而『矫现有德』。矫就是伪装,你本来没有这种功德,但是你想要得到利养跟名闻,怎么办呢?只好伪装,外表伪装成有道德的样子。那么『诡诈为性』,诡诈就是欺骗,就是说你实在没有这种功德,为了得到别人的财富、尊敬,就表现出这样的功德来,内心当中有欺骗、诡诈性。

『能障不诳,邪命为业。』以这样诡诈的心情,就会生起五种邪命。所谓邪命,律上说:是以不如法的方式,去获得利养;就是不用正当的方法来维持生命。在律典上安立了五种邪命:

第一诈现异象:诈,就是诡诈,故意现出一些奇特的相貌。律宗提出了二种相貌:第一个不食五谷,好比吃饭的时候,你不吃饭,就只喝开水、水果,长时间都是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第二个卧刺投炭,睡觉时你不睡在床铺上。睡在那里呢?睡在有刺的荆棘上,或是整个身体躺在燥热的炭堆里。当然,你把色身破坏了,内心的烦恼还是不能破坏;内心的烦恼是要用四念住来对治,不是用炭啊、刺啊能够对治的,这就是我们讲无益的苦行。这二种都是属于诈现异象,故意现出一些很特殊的相貌,目的是为了让信徒看到,对你心生恭敬、供养。

第二自说功德。你看到信徒,不为他开示佛法,尽是赞叹自己的功德──我这个身、口、意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的功德,有种种的功德。因为你这样自我赞叹,信徒就会供养你了。自己宣说自己的功德。

第三占相吉凶。我们比丘的责任是“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但是你不是。去做什么事呢?为人家算命卜卦,众生就供养你,这也是邪命。

第四高声现威。你看到信徒的时候,故意讲话很大声、现威势,人家看到你讲话大声,对你有敬畏,就供养你。

第五说所得利。是说你看到信徒就说:某人前几天供养我多少钱,又供养我什么东西…,称赞自己所得到的利养。其实是在暗示对方,你也应该这样供养我才对呀。宣说自己所得到的利养,这也是一种邪命。

律宗列出了这五种邪命,当然这五种邪命的生起,主要就是“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这是诳所表现出来的五种相貌。也就是:实际上你没有这些功德,但是你故意表现这样的相貌。当然,这样的诳不能维持太久,终究会被发现的,我们要摄受众生,还是要有真实的戒定慧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地狱苦果深重,当精勤修行善业

(上)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

证严法师:静思忏悔

△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

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

《慈悲三昧水忏》共上中下三卷,今收于《大正新修大藏...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

问: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才可以灭罪呢...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

忏悔的力量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为何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问: 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女人补血的最佳时间与食物

月经过后七天内是补血的黄金期 根据中医的说法,女性...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

净土宗要求你少造罪业

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

【佛教词典】阿修罗说五念处三十八品

(传说)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有宫殿,后光音天下,...

【佛教词典】一拶拶倒了

(杂语)为匆促谈话已毕之谓。碧岩三十五则着语曰:一...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

立秋后应常吃的食物

经过一整个夏日高温煎熬,终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

供斋荐亡的注意事宜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

惟觉长老:学禅不能学「残」

当人出生以后,不仅要面对生存的问题,还要去面对社会...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吗

问: 一位师兄看到《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若诸人天诵持...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

佛教的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

「光明和尚」善导大师

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