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圣严法师  2023/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玄沙师备禅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拈起果子说:“吃。”韦监军吃了果子,再问同一个问题。玄沙说:“这就是日用而不知。”

这则公案呈现了一个事实:人们恍恍惚惚度日,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知不觉,弄不清当下此刻过的是什么生活?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讲什么?做什么?自己是谁?身分为何?立场为何?所以经常惹麻烦,吃亏又受苦。

“日用”即禅宗的“平常心”。禅宗的修行并不限于打坐,举凡语、默、动、静、行、住、坐、卧,皆是修行的项目,不论白天、夜晚、静处、闹处,都是修行的时地。亦即以整个生活本身为修行。

禅宗的修行人,跟一般人还是有所不同:手上在做什么,心里清清楚楚,知道在做什么;口中在说什么,心里清清楚楚,知道在说什么。脑中在想什么,心里清清楚楚。知道在想什么。经常保持心口一致、身心一如。心中安静、稳定、明白、自在。

韦监军所疑惑的是:平常生活中的种种动作、现象,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比如吃饭的人,岂不知自己在吃饭、走路的人,岂不知自己在走路!为什么禅宗说:有人“日用而不知”?因此,他向禅师发问了:“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其实,在禅者眼中,一般人的生活都是醉生梦死。有人嘴巴吃饭,心里想其他的事。聊天或谈话心神飘忽不定,先是没听清楚对方的话,随后,又做了不当的反应,造成鸡同鸭讲、沟通不良。

玄沙禅师当场就试验韦监军,拿果子叫他吃。韦监军觉得对方答非所问。我问的是“如何是日用而不知”,你却叫我吃果子,所以再问一次。这就是他的破绽了,虽然在吃果子,但脑袋里另有念头,所以玄沙一下子就点明他:“你刚才那个现象就是日用而不知。”

如果时时刻刻摄心、分分秒秒平静,轻松自在地欣赏、享受生活,这就是禅的修行生活,也是非常踏实、充实的生活。不会有挑剔、怨恨、误解、猜测、怀疑、不满等等烦恼心出现。生活也因而有条理、有规律、有趣味。

比如吃饭,咬一口饭,细细咀嚼,品尝这口饭,欣赏这口饭,饭也就特别香。如果边吃边讲话、想心事,不但食而不知其味,消化也不良,挑嘴、偏食等的坏习气也都跟着发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於纪元五...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散心念佛与至心念佛,两者功德大相悬殊

听说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经注意深信, 切愿, 求...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

我们要思惟自己够得上够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

圣严法师《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如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呢? 我认为要以 「品德」为第...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

【佛教词典】制多供养

【制多供养】 p0831   瑜伽四十四卷一页云:若诸菩萨...

【佛教词典】治身病

治病方法有二:   一、先正治法:    一、治大藏...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慧律法师《金刚经》

(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

智者与愚者的49个差距

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大安法师对萧平实若干种净土著作的辨析

问: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的《念...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团队,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有一...

要想往生须破三疑闯四关

破三疑 一、疑自己业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经云:念佛...

地藏菩萨的圣号应该如何念

问: 应当念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或者念地藏王菩萨还是念...

转劫浊成净土,莫过于放生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

佛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