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六

繁體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六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大迦叶因缘品中

尔时,跋陀罗身正着睡眠,其夫起立经行之时,彼地方所有一黑蛇欲得行过。时跋陀罗既着睡眠,而其一手悬垂床梐,毕鉢罗耶见于黑蛇欲从彼过,跋陀罗手既垂下悬,心作是念,畏彼黑蛇蜇螫其手,即衣裹手,擎跋陀罗臂安床上。

尔时,跋陀罗以触臂故,睡眠即觉,心生恐怖,愁忧不乐,意中疑怪,即便谘白毕鉢罗耶,作如是言:「贤善圣子!仁于前时,可不与我有是要誓,我意不憙行于五慾,愿修梵行。今为何故?发如是心?」毕鉢罗耶报言:「如是!我不行慾。」跋陀罗言:「圣子!今若不行于慾,何故向者忽触我臂。」

尔时,毕鉢罗耶依实报言:「向有黑蛇从此而过,我见汝臂悬在床前,我于彼时作如是念,恐畏彼蛇吐毒螫汝。我于彼时以衣裹手擎持汝臂,安置床上,实不故触。」如是次第,彼之二人一处居止经十二年,同在室内各不相触。过十二年,后有一时,毕鉢罗耶父母命终,家业既广,即便经营,毕鉢罗耶身自捡挍家外田作,其跋陀罗修缉家内所有一切资生之业。

尔时,毕鉢罗耶曾于一时,语跋陀罗作如是言:「贤善仁者!汝处分教压乌麻油,今欲将与诸牛等饮。」其跋陀罗即报夫主:「如圣子教,我不敢违。」闻是教已,唤诸使女而告之言:「汝等速疾压乌麻油,圣子欲将饮于诸牛。」

尔时,使女闻跋陀罗如是言已,即将乌麻,置日中晒,而见诸虫,百千蠕动。见已各各共相谓言:「我等当得无量诸罪。」或复有言:「我等今者知有何罪?此之罪过属跋陀罗,其使我等作如是事。」跋陀罗闻诸使女等作是言已,即语之言:「若有如是众罪过者,汝等当更莫压于油。」尔时,跋陀罗遣人摒挡彼乌麻已,入于室内,闭门思惟,心中不乐,低头默然寂静而坐。其毕鉢罗,捡挍田地,观看回还,见诸众生受彼种种无量苦恼,复覩诸牛受于困厄,作使駈逐暂不得停,见已忧恼,低头默然,作是思惟:「呜呼一切诸众生辈!受是苦恼。」还至其家,心大忧愁,颜色不乐,低头念坐。

其跋陀罗见毕鉢罗如是忧恼低头思惟,见已到边,到已白言:「圣子!何故如是忧愁?心内不乐,低头而坐。仁今可不作如是念,我处分汝跋陀罗令使人压油,不为我压,以此因缘,心不乐也?」彼即报言:「贤善仁者!我今不以如此因缘,心中不乐,低头而住。我于今朝,从此而去,捡挍田作,见诸众生,受种种苦,来去行住,不得暂安。复见诸牛,种种作事,不曾停息,我见是已,作如是念:『呜呼呜呼!诸众生等,乃受是苦。』我以是故,心中不乐,低头而住。」

时,跋陀罗复报夫言:「善仁圣子!我今亦见如是大患。」其夫问言:「贤善仁者!汝见何患?」其跋陀罗次第即说如是因缘。尔时,毕鉢罗耶语跋陀罗女作如是言:「贤善仁者!住在家内,难行清净,无缺无犯,无损无害,终不能尽,一形一命,可得称心,修行梵行。」

其跋陀罗报言:「圣子!是故我等二人,详共捨家出家。」是时毕鉢罗耶,即便报彼跋陀罗言:「贤善仁者!汝今且住,我当求师,若寻得已,当告汝知,汝于后时,捨家出家。」

尔时,毕鉢罗耶即唤家内所有作使诸男女等,而告之言:「汝辈可有当我钱财,或复穀米,皆属汝等,皆放为良,我欲出家修行梵行,为厌离故。」

尔时,毕鉢罗耶取己白[叠*毛]无价之衣,即时用作彼僧伽梨,即请一人,剃其须发,而作是言:「世间可有大阿罗汉而出家者,我今随其出家修道。」当于彼时,世间未有一阿罗汉,唯除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尔时,世尊于晨朝时,明相现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毕鉢罗耶迦叶,当于是日,夜分已过,日始初出,寻亦出家。是毕鉢罗耶迦叶,生于大迦叶种姓之内故,于世间得迦叶名。彼出家已,于聚落内,次第乞食,渐次而行。复一时间,次第游行到摩伽陀国,摩伽陀聚落,至那荼陀村王舍大城,其间忽见如来在彼一神祇处,尔时是神名曰多子,在于彼坐,甚大端正,其身正直,犹如虚空之内众宿庄严。迦叶见已,即得清净,得无二想:「我于今者,必见教师;我于今者,必见婆伽婆;我于今者,必见一切智;我于今者,必见世尊一切见者,我见世尊;我见无碍知见者,我见世尊。」彼大迦叶,如是得净心已,心心相续,正念不散,顶礼世尊足下已毕,右膝着地,在于佛前,白佛言:「世尊!我是世尊声闻弟子,唯愿世尊,与我为师,我是世尊声闻弟子也。」是故论者而说偈言:

「彼见佛在多子树,  犹如金像光显赫,
 其心内发一切智,  合掌欢喜向世尊。
 于彼林处礼佛足,  合掌尊前作是言:
『唯愿世尊为我师,  犹如闇处燃灯照。』」

尔时,世尊告迦叶言:「迦叶!若有声闻弟子,如是一心正念已讫,言是我师。如是之心,尊重供养;而彼教师,不知言知,不见言见。彼人以此虚妄语故,受是尊重供养之者,彼人头破作于七分。然大迦叶!我今知实言知,见实言见,我为声闻诸弟子等说法之时,说于因缘,非无因缘,非无开遮,非但开遮亦现神通,非唯现通,亦有开遮,非无开遮。

「复次迦叶!我于彼时,说于因缘,乃至亦有开遮,非无开遮。如我所说,应奉行之,勿得违也。随顺我言,若如是者,于当来世,长夜获得自利益事,得大安乐也。

「复次,迦叶!汝应如是学。迦叶!汝若欲学如是行者,于梵行人内下中上所,应起敬重惭愧之心。迦叶!汝应如是学也。

「复次,迦叶!汝于彼时,常起正念,勿暂捨离。迦叶!汝于此事,复应当学。

「复次,迦叶!汝于彼时,于五阴中,应观生灭之相。所谓此是色,此是色生,此是色灭,此是受,此是想,此是行,此是识,此是识生,此是识灭。迦叶!汝于是处,应如是学。」

于时,长老摩诃迦叶既蒙世尊作是教已,生是不净,常乞食食,经于七日,至于八日,如教生智。于时世尊如是教已,从座而起,于是长老摩诃迦叶,侍送世尊。

尔时,世尊行路未久,便在路侧,到一树下,到彼树已,然其长老摩诃迦叶,取己身上僧伽梨衣,四叠敷地,而白佛言:「世尊!是座为世尊设,怜愍我故,佛坐是座。」作是语已,于时世尊便坐彼座,坐已佛告长老摩诃迦叶言:「迦叶!如此僧伽梨,极为微妙,最胜最软。」时长老迦叶,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世尊!今者怜愍我故,受我是座。」

于时,世尊告彼长老摩诃迦叶,作如是言:「迦叶!汝能持我所着粪扫衣不?」于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唯然世尊!我能持彼如来所着粪扫衣耳。」

于时,世尊即授长老摩诃迦叶麤粪扫衣,世尊便受摩诃迦叶所着妙服。(于世间中,有人作疑:「颇有世尊,怜愍他故,显示大德福利之事,至于富势在先弃捨,而受麤布粪扫之衣?」彼所疑者,唯应说此摩诃迦叶声闻弟子是也。)乃至能从如来受彼麤粪扫衣,其长老迦叶乃至得阿罗汉果,尽于形寿,彼长老摩诃迦叶不捨此想。是故世尊授于彼记:「汝等比丘!若欲知我声闻弟子少欲知足行于头陀悉具足者,所谓长老摩诃迦叶比丘是也。」

尔时,世尊复一时间,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于时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我于昔时,离诸慾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离诸欲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行。

「我于尔时,灭于觉观,内清净心一处,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灭觉观,乃至入于第二禅行。

「诸比丘!我于尔时,离喜行捨忆念正智,受于身乐,如贤圣所叹,已捨诸事,住于安乐,入三禅行。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离喜行捨忆念正智,受于身乐,如贤圣所叹,已捨诸事,住于安乐入三禅行。

「诸比丘!我于尔时,欲断诸苦断捨诸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捨念清净,入四禅行。是迦叶比丘,亦复如是,断苦断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捨念清净,入四禅行。

「汝等比丘!我于尔时,正以慈心,遍于一方,入定安住,如是第一第二第三至第四方,如是上下,于一切处一切世间,以于慈心,遍满一切,入定安住,广大无量,无有怨恨,不生毒害。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无有怨恨,不生毒害悲喜之心,亦复如是。

「诸比丘!我于尔时,以其捨心,遍满一方,入定安住,如是第一第二第三至第四方,如是上下,于一切处一切世间,以于捨心,悉皆遍满,入定安住,广大无量,无有怨恨,不生毒害。是时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不害。

「汝等比丘!我于尔时,过一切色相,灭一切有对相,不思不念一切别异相,念无边虚空处,即入无边虚空处行。是时迦叶比丘,亦复如是,过一切色相,乃至入无边虚空处行。

「诸比丘!我于尔时,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念无边识处,即入无边识处行。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入无边识处行。

「诸比丘!我于尔时,过一切识相,念一切无所有相,即入一切无所有处行。汝诸比丘!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入于一切无所有处行。

「诸比丘!我于尔时,过一切无所有相,入非有想非无想处行。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行。

「诸比丘!我于尔时,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行。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诸比丘!我于尔时,入八解脱行,逆顺出入,入已还出,出已还入。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入已还出,出已还入。

「诸比丘!我于尔时,入八胜处行,逆顺出入,入已还出,出已还入。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入已还出,出已还入。

「诸比丘!我于尔时,入十一切处行,入已还出,出已还入。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入已还出,出已还入。

「诸比丘!我于尔时,游戏种种神通境界,所谓一身分作多身,合于多身共作一身,从外入内,从内出外,从上入下,从下出上,石壁山障,彻过无碍,入出于地,如水不异。譬如火炎,现已寻灭,日之与月,有大威德,大威力,而能以手上扪摸之,身得自在,乃至梵天。汝诸比丘!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复游戏种种神通,能以一身,分作多身,复以多身,共作一身,乃至身得自在,至于梵天。

「诸比丘!我于尔时,以净天耳过于人耳,所闻众声,或是天声,或是人声,皆悉了闻。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复能用清净天耳过于人耳,乃至一切皆悉了闻。

「诸比丘!我于尔时,以他心智,知他富伽罗等心行之事,即如实知如是心念。若愿心,即如实知愿心,若无愿心,即如实知无愿心。如是有瞋心,如实知有瞋心,无瞋心,如实知无瞋心。有痴心,如实知有痴心,无痴心,如实知无痴心。有爱心,如实知有爱心,无爱心,如实知无爱心。有为心,如实知有为心,无为心,如实知无为心。小心广心,大心狭心,乱心不乱心,无量心,无边心,有上心,无上心,入定心,不入定心,住定心,不住定心,解脱心,不解脱心,如实即知。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以他心智,知富伽罗等心行之事,即如实知如是心念。若有愿心,若无愿心,乃至如实知,解脱心,不解脱心,如实能知。

「诸比丘!我于尔时,忆知种种宿命之事,或一生处,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十二十三十五十,或百或千,或坏一劫,或住一劫,坏已住,住已坏,或知无量坏劫成已坏、坏已成。我于彼处,如是名字,如是姓,如是生,如是食,如是乐,如是苦,如是受。若干时寿命,我于彼处死,于此处生,我于此处死,彼处生,如是相,如是形,种种宿命,皆悉念知。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以清净天眼过于天人,见于宿命之事,或一生,乃至如是相貌,如是形,种种宿命,皆悉念知。

「诸比丘!我于尔时,以清净天眼过于天人,见诸众生,死此生彼,或好或丑,或生善道,或生恶道,随其业报,乃至实知此等众生,具足身恶行,具足口恶行,具足意恶行,及谤贤圣,邪见颠倒,此业和合,因缘成故,身坏命终,堕恶道中。此等众生,具足身善行,具足口善行,具足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业法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如是之事,以净天眼过于天人,如实见于彼处死生于此处,或胜或劣,或好或丑,善道恶道,随业受报,皆悉知见。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如实能知,如实能见。

「诸比丘!我于尔时,诸漏尽已,于无漏中,心得解脱,慧得解脱,于现法中,神通自在,证安乐行,唱如是言:『生死已断,梵行成就,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诸漏尽已,乃至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长老摩诃迦叶,往昔之时,作何善业,生富贵家,资财具足,乃至所作已办?身相端正,众所乐观,世间无比,最上最胜,状如金像?作何业因,复得出家,具足众戒,证罗汉果?又佛授记:『诸比丘中,少欲知足,头陀第一,摩诃迦叶比丘是也。』」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我忆往昔过去之时,有一辟支佛,名曰多伽罗尸弃,恒住在彼波罗[木*奈]城。于彼时间,波罗[木*奈]处,穀贵饥俭,白骨满地,人民多死,乞食难得,出家之人,不能举措。

「尔时,辟支佛日在东方,于晨朝时,着衣持鉢,入波罗[木*奈]城,次第乞食不得,如先洗鉢,空鉢而出。

「尔时,波罗[木*奈]城中有一人,其家贫苦而少居积。而彼贫人,见辟支佛多伽罗尸弃,渐进而前,威仪庠序,视地而行,进止得所,舒颜平视,威仪具足,心得正念。于时贫人,见辟支佛,心得清净,渐到彼已,白辟支佛,作如是言:『善哉大仙!于此城中,求乞饮食,可得以不?』尊者报言:『善哉仁者!我于此城,乞食不得。』

「时彼贫人,白辟支佛言:『善哉大仙!来诣我家。』于时彼人家内,唯有稗饭一升成熟已讫,遂将辟支来入家中,敷设安坐,以饭奉献。而诸辟支佛,有如是法,以神通力,教化众生,不以余通。尔时,多伽罗辟支佛,于彼人所,受得食已,怜愍彼故,从彼贫舍,腾空而去。时彼贫人,见彼尊者辟支佛腾空而去,彼既见已,欢喜踊跃,身心遍满,顶戴十指合掌恭敬,头面作礼,乞如是愿:『愿于将来,值遇如是辟支圣人,或复胜者;若彼圣人,所说法要,愿得闻持速疾解悟;又愿生生世世,不堕恶道之中。』

「汝等比丘!欲知尔时波罗[木*奈]城贫苦之人,请多伽罗辟支世尊到其家内而施食者,摩诃迦叶比丘是也。时彼贫人,以少贮积,能以好心,施多伽罗辟支世尊一食缘故,千返生于北郁单越处,于无量世,往返恒生刹利大姓婆罗门种居士大家。藉是业报因缘力故,于迦叶佛出世之时,得为迦尸国王讫利尸子。其迦尸国王讫利尸子,恭敬尊重迦叶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尽于一世,然后涅槃。是迦尸国王,为佛舍利造七宝塔,其七宝者,所谓金、银、颇梨、琉璃、虎珀、玛瑙及车璩等,其宝塔内七宝庄挍,外以石砌覆其宝塔,其塔高妙,极一由旬,广半由旬。其王子名奢婆陵伽(隋言攀缘),于其塔上,造七宝盖,遍覆其塔。

「(又有师说:『造塔八分,于比丘僧,布施衣服饮食靴履,施已作愿:「愿我将来值如是圣,彼圣说法,寻即领悟。又愿不生恶道之中,所生之处,得金色身。」作是事已,遂从父王,求乞出家,其父不许。时彼王子,父命终后,乃得出家。既出家已,读诵经典,成就禅定,于彼命终,往返恒生天人之内,无量世中,游历是已,于最后身,今得生于尼拘陀羯婆罗门家。其家巨富,具足财宝,乃至所须,皆无少乏。而是摩诃迦叶,于迦叶佛舍利塔上,造七宝盖,供养尊重因缘力故,得金色身,以于彼时,乞如是愿:「愿我不生恶道。」以是业报因缘力故,从是已来,不堕恶道,常得生于天人之处,受于无量无边乐报。而于彼时,复乞愿言:「愿我将来值是圣人,既得值已,勿令背我,或胜此圣,彼若说法,闻已即解。」以彼业报因缘力故,得值于我如是教化,即值我已,即得出家,具足众戒,证罗汉果。我所授记,诸比丘中,少欲知足,即此上座摩诃迦叶比丘是也。』)

「诸比丘!此是摩诃迦叶,往昔所造功德业报因缘力故,生于大富婆罗门家,乃至无所乏少,身相端正,最妙最胜,状如金像,复得出家,具持众戒,证阿罗汉果。故我授记:少欲知足,头陀第一者,即摩诃迦叶比丘是也。」

尔时,世尊经于多时,复一时间,告大迦叶作如是言:「迦叶!汝今将迈,少年已过老年复至,汝身所着粪扫奢那麤弊之服,宜须捨弃,今可取我上妙衣服。迦叶!汝来,如是之服,长者所施,微细轻软,刀所割成,缝治着身,受他人请,常在佛边,勿离于我。」作是语已,时,大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于长夜,在阿兰若,亦常赞叹阿兰若法。我于长夜,乞食活命,亦复赞叹乞食功德。我于长夜,着粪扫衣,亦复常叹粪扫衣德。我于长夜,不非时食,亦复赞叹不非时法。我于长夜,修一坐食,亦复赞叹一坐食法。我于长夜,受一抟食节量飡噉,亦复赞叹受一抟食,及以赞叹节量食法。我于长夜,在于塜间,亦复赞叹在塚间法。我于长夜,在于露地,亦复赞叹在露地法。我于长夜,住在树下,亦复赞叹住树下法。我于长夜,在于经行,亦复赞叹在经行法。我于长夜,常坐不卧,亦复赞叹常不卧法。我于长夜,唯畜三衣,亦复赞叹畜三衣法。我于长夜,少欲知足,亦复赞叹少欲知足。我于长夜,乐于寂静,亦复赞叹乐寂静法。我于长夜,不曾乐说无益之语,亦复赞叹不乐无益言语之法。我于长夜,常行精进,亦复赞叹常精进法。我于长夜,成就正念,亦复赞叹成正念法。我于长夜,成就正定,亦复赞叹成正定法。我于长夜,成就智慧,亦复赞叹成智慧法。我于长夜,常入禅定,亦复赞叹入禅定法。」

佛告迦叶,作如是言:「迦叶!汝见何利益故,长夜自行阿兰若法,亦复赞叹行阿兰若法,乃至长夜自入禅定,亦复赞叹入禅定法?」

于是,大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见二种利故,长夜在阿兰若处,亦复赞叹行阿兰若者,乃至长夜常入禅定,亦复赞叹常入定者。何等为二?一者我今现得安乐行法;二者为后世众生,生怜愍故。唯愿将来人众,见我等故,学我等行,应作是言:『过去之世,有老宿上座声闻比丘,彼等长夜乐阿兰若,赞叹阿兰若行,乃至常入禅定,亦复赞叹常入禅定者。我等云何学于彼行,乃至自入禅定,赞叹常入禅定者。』世尊!我见此二种利故,长夜在于阿兰若行,亦复赞叹行阿兰若者,乃至常入禅定,亦复赞叹常入禅定者。」

佛告大迦叶言:「善哉善哉!大迦叶!汝于来世,为多众生,作大利益,作大安乐,安隐无量诸天人民。是故汝今随意所乐,住阿兰若处,汝于随时,欲见如来,时时来见。」

于时,诸比丘问佛言曰:「希有世尊!是长老摩诃迦叶,何故乃能为多众生,作大利益?」作是语已,佛告彼等诸比丘言:「诸比丘!是摩诃迦叶,非但现今为众多人作大利益,过去之世,亦为多人,作大利益。」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唯然世尊!愿说因缘。」

佛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我念往昔,此摩诃迦叶曾作帝释天王。于彼时间,无佛出世,亦无辟支佛出世。于彼时中,一切人辈,从人道中命终已后,捨人身已,多生恶道,少生人天。如是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堕已,多生恶道,少生人天。于彼之时,天处人处,多有空旷。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六

 

上篇:佛本行集经

下篇: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本缘部目录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

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睒子经

佛说睒子经 西秦沙门圣坚奉 诏译 闻如是: 一时,佛...

缁门警训

重刊缁门警训序 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一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初诵第一 (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佛说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失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注音版】药师佛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视频】思乡佛号慢版(文殊讲堂)

思乡佛号慢版(文殊讲堂)

【视频】饿鬼报应经(楮訾念诵)

饿鬼报应经(楮訾念诵)

【视频】《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承天禅寺唱诵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承天禅寺唱诵

生命的脊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原来是位医生。他竭力...

毁击神像与塑造神像的两种过失

【原文】 僧有毁击天神,自谓崇正辟邪,此讹也。如来说...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我们怎么把一个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的佛号,让你...

处事的四种智慧

事无难易,关键是人能干与否。一个能干的人,再难的事...

六大根本烦恼牵引着我们轮回

我们讲业障通常包括了三大类,哪三大类?就是烦恼障、...

人生的选择

有一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

由于这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没有病苦

舍药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个科目,要布施药材来帮...

卖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

历险思佛悲愿深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难,爬山登陡峭石级的时候滚落了下来...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