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六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六十二

 举盲人说象譬 明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义 明佛性十二因缘信等 辨菩萨不退相日食一麻一豆等事 出菩萨以身施众生发愿事 出菩萨为众生受苦不退事 出天海八种不思议譬

师子吼品之第九

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至)以是故说色为佛性。

桉。僧亮曰。各以手触者。譬闻见也。同不说象体。偏见非象。亦非不说者。各得其分。非不说也。色是佛性者。正因性异。成果亦异。以偏着为失也。如金色是一槃蛇为异也。僧宗曰。第二翻也。明如来说性不同。凡夫既真而无谬。故应修也。王者譬佛。臣者譬常住经教。象譬教下理也。盲者随所触而说象。众生无慧。乃计阴说我也。说离阴有我者。此计太过。下当非之也。非即六法。不离六法者。以五阴成假名人。佛性在果。岂即六法非因。无以感果。故言不离也。宝亮曰。盲人触象。若一一而望。不得象体。然复不得离此而有象也。外道凡夫。捉五阴及离阴。一一计非佛性。然始终不离此六法也。有诸外道。虽说有我。而实无我者。破第六别计五阴外有我。谓五阴假合。名为众生。无别五阴外有我也。

或有说言受是佛性(至)乃至非我不离我。

桉。僧亮曰。上举色。今举心历心。称四阴也。

善男子有诸外道虽说有我(至)第一义空故名佛性。

桉。僧亮曰。就惑情为离也。故是即阴我相续不断耳。后还正之。谓离阴别我也。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至)佛性者即是如来。

桉。僧亮曰。说缘因性。众生必得。故名有也。相续不异。即如来也。僧宗曰。第三出佛性体也。宝亮曰。第四历缘因四无量行。即是缘因。善菩萨常行。如影随形也。佛性名如来者。行四无量。近得初住一字之地。远则圆满得佛。故名如来也。

佛性者名大信心(至)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桉。僧亮曰。举六法门。助显其旨也。

善男子如上所说种种诸法(至)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桉。僧亮曰。总结上旨也。

善男子若说色是佛性者(至)乃至说识亦复如是。

桉。僧亮曰。若说色是佛性。余非者。耶见众生。闻必起倒也。

善男子若诸众生了佛性者(至)兼复赞叹礼拜问说。

桉。僧亮曰。既劝修此经名。故说修者之福也。僧宗曰。第四正劝修也。宝亮曰。第五结劝。明应须修道之意也。

善男子若有已于过去无量(至)然后乃得闻是经名。

桉。僧亮曰。叹修者之因也。

善男子佛性不可思议(至)大涅槃经亦不可思议。

桉。僧亮曰。叹三宝佛性经法不可议。显劝修之旨不虚也。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桉。僧亮曰。师子吼领。并叙时众得利益。佛即印述也。

师子吼言世尊云何不退(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桉。僧宗曰。此下修道之第七也。向以有性故。所以劝修。言修行者。功业转深。不复退转。若不能深识经旨。者则有退转也。如此苦行。多是住前。言因经修行。无利益事。尚为之。岂况有益。而当不为此。明人于经修行。得其理味。永不复退也。宝亮曰。此下修道之第七。正出修道人相。上来虽劝其修道。诸人咸然。不知修道之法。佛今略示其相。若能作如此苦行者是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是名不退菩提之相。

桉。僧亮曰。第七不退相门也。修道必生死。但生死多难。不能自知退与不退。次辨不退相也。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桉。僧亮曰。第八叹不退菩萨。不思议德也。受后边身者。上说具烦恼性地解地。今说后身义其始终。但举其两端耳。僧宗曰。第八明上地菩萨。备诸胜德也。宝亮曰。叹修道人之德也。人谓苦不可忍。今云。若能立心修道。虽为众生受苦。如三禅乐也。

善男子大涅槃经亦复如是(至)彼大海有八不思议。

桉。僧亮曰。第九叹经。佛及菩萨。功德智慧。经实其本。故赞叹也。僧宗曰。上言人由经益。则经有资成人义。故次叹也。宝亮曰。海有八德。以譬经也。一者因众生之福海则渐深。众生有感。所以经教次第。从浅至深也。二逐风而行。诸佛菩萨。随缘而化也。三河水入者。明涅槃纳众命之器也。下去类尔也。

师子吼言世尊若言如来(至)云何独令我受化身。

桉。僧亮曰。第十叹佛也。以经典佛说理应叹也。但说由慈生。故先问也。宝亮曰。四生之中。化生最胜。而佛为众生。故胎生。恩德之重。所以致叹也。

尔时师子吼菩萨合掌长跪右膝着地以偈赞佛。

桉。僧宗曰。如来是王化之主道被苍生。所以最后兴叹也。

如来无量功德聚(至)能吼无量师子吼。

桉。僧亮曰。彼国以偈为咏歌也。盖盛德之至道也。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六十二

弘安八年乙酉三月十日于西大寺宝塔院 为补阙书写之毕    唐人诚心

 

上篇:大般涅槃经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经义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吾祖智者着疏申经其文弥广。而荆...

佛说盂兰盆经疏

佛说盂兰盆经疏上 充国沙门宗密述 始于溷沌。塞乎天地...

观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

金刚般若经疏

金刚般若经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略释经题。法譬标名。...

佛说不自守意经

佛说不自守意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佛说分别布施经

佛说分别布施经...

伽耶山顶经

伽耶山顶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

心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 往返无端...

五方便念佛门

五方便念佛门 天台智者大师撰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闻如是:...

佛说解忧经

佛说解忧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 西晋河内沙...

明觉禅师语录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一 参学小师惟盖竺编 住苏州洞庭翠峯...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

佛教是非常重视实验、实证和亲身体验的,是从生活与心...

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

忘恩负义的樵夫

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

在呼吸上用功夫

在禅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个关键,无论修哪一个法门,...

戒定慧学有门入

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因为修戒可以让我...

一休与五休

有一天,有人问一休禅师道:禅师什么法号都好起,为什...

善根福德因缘,究竟指的是什么

问: 经里佛说善根福德因缘,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何有师...

肉食的害处和素食的好处

一、从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处 (一)毒素致癌(五毒...

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问: 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

让地球休养生息

日本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让人们不由得不将关注点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