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间的第一大事

绍云老和尚  2022/11/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间的第一大事

我们在这个堂中是办世间第一大事,何为第一大事?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我们在座的这么多人,世界上六、七十亿的人,谁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死了要到哪里去吗?不知道这个事,你再有多高的地位、再多的钱财,死了以后,一点点都带不走啊!我们今天在堂中就是办这一件生死大事。

那么这件大事怎么办呢?禅宗门下叫人看一句“念佛是谁”的话头。为什么要看这一句话头?为什么偏要看“念佛是谁”的话头呢?因为当今社会上,普遍是念佛的多,以至于一般的人乃至于小孩看到出家人,都会随口念出“阿弥陀佛”。

随口念了这一句佛号,反问这一句佛号是谁在念?是我念吗?是口在念吗?睡着了口还在,怎么不念;死了后口也还在,怎么不念?不是的。那是心在念吗?父母所生、四大和合的肉团心能念吗?肉团心若能念,睡着了怎么不念,死了怎么不念?都不是的。灵魂心念吗?灵魂是什么样子?长的短、方的圆的?没有个形象啊!就在没有形象处追究是谁在念,在这个“谁”字上一直追下去。

所谓看话头,一句话没说之前叫头,说出来就是尾了。我准备念佛,还没有念出来,就看谁在打算要念,不起二念,带有不明白意思的这一念就叫话头。全副精力盯着这一念,不要被妄想、昏沉把这一念打失,这就叫照顾话头。照顾的时间长了,妄想心渐渐收拢了,对不明白的这一个意思加重了,才谈得上参话头啊!

如果我们把这个不明白的意思维系成一念,像冷火抽烟绵绵密密的不间断。内没有身心,外没有世界,就是不明白意思的这一念明明了了,历历明明,功夫纯熟了的时候,自然有一番好风光在后面。那是真实的受用、真实的功夫,到了那时候叫“大死三番又两番”,所谓大死,是死妄想。

如果你七天七夜不起二念,就这一念历历明明,你要是不开悟,高峰原妙祖师说:“学者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到底。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去。”说得何等的干脆了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云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内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云居山打七出定回来后,一个小和尚跑去求...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

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人无我」与「法无我」

一切法无我,我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切法。...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学佛,第一个叫破除我执,要懂得这个身体不是实有的,...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

【佛教词典】唱拍相随

指唱歌与相合之拍手节奏相当紧密、调和。比喻师徒之证...

【佛教词典】明珠譬大乘经典

(杂语)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

跟佛菩萨讨价还价

一个居士说:师父,我发愿诵1000部《地藏经》,回向给...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

摹仿国王

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

若于转处不留情

在《坛经机缘品第七》中,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

反闻闻自性与反闻闻妄想

我师兄弟,他问海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他说:反闻闻自...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