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净界法师  2016/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念的相状,不是说你眼睛不要看,不是这个意思,你只能够看第一念而已。它都摄的是“唯识所变”跟“唯识所住”,这两个相状要收起来。你只能看到原原本本没有加油添醋的相状,就保留这样的一个相状。这样子,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过去的业力会完全沉淀下来。这个时候叫作跟阿赖耶识做一个切割。我们必须把阿赖耶识做切割,因为你的心如果跟阿赖耶识太多互动,那你就糟了!

往生的人,一定要想办法脱离你过去的业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这样保持第一念就好,第一念的观照。所以,都摄六根是都摄第二念。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母亲跟一个女儿共住。这个女孩辛苦了一个月,领工资了。为了犒赏自己,她到百货店去买了一个她喜欢的帽子,戴在头上一看,很满意,就回家了。回家以后她妈妈在炒菜,一下子跑厨房,一下子又把菜端到客厅,客厅厨房两边跑。这个小女孩的想法,是希望她妈妈能够赞美她几句,这个帽子买得好。但是她妈妈跑来跑去也没有时间看。小女孩没办法,只好把这个帽子放在冰箱上面,她想:你迟早会开冰箱。结果她妈妈去开冰箱的时候也没看到。

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这小女孩就很有挫折感,闷闷不乐。她妈妈说:“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太快乐?”她女儿说:“是啊,我今天买一个帽子,要给你看,你也没看到。”就很委屈地这样讲。结果她妈妈更委屈,她说:“你只知道你的帽子,我今天做了新的头发,你也没看到。”

所以众生无解。为什么呢?各打各的妄想。其实,人世间如果只有业力,没有这么复杂。你看人际关系为什么那么复杂?因为现在大家妄想越打越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乱动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对我们身心世界最...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地藏经》利益篇

众生各有宿世因缘,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辈,深明...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

问: 念佛号和诵经前是否上香?如果时间紧先不上香,...

【佛教词典】男女二根于二处增上

【男女二根于二处增上】 p070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

【佛教词典】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p1459 瑜伽七十五卷一页云:云何...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

放下身心才能养身

近几年来,时常有人登门或来信,来电要我谈谈养身之道...

轮回就是这样来的

作为一个净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个清洁的功夫,就...

【推荐】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星云大师《生死烦恼》

一、生死的过患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廉启敬《修龄要旨...

怎样保护学佛人的信心

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