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净界法师  2022/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九讲)

《瑜伽菩萨戒本》,绍安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页,庚三、不敬同法戒。

我们这次所修学的戒法叫做《瑜伽菩萨戒》,“瑜伽”就是所谓的相应,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实的如法修学《瑜伽菩萨戒》法,它的确能够引导我们彻底的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那么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够如法的奉持菩萨戒法?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奉持菩萨戒法有两个主要的法门:第一个就是所谓的根本法门,我们首先要安住在菩萨种性。安住菩萨种性主要有两个内涵:第一个就是发起坚固的菩提心,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应该观察“我们只要在三界里面得一个果报,而每一个三界的受生,整个生老病死的过程都累积很多的痛苦”,所以我们透过对生命的无常跟苦谛的观察,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一个出离心,我们愿意离开这三界的火宅,我们愿意去追求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涅槃境界,就是我们要受持菩萨戒,你一定要能够发起出离的心。

由这个出离心,我们进一步应该观察在整个三界的流转当中,不但是我在流转,还有无量无边的有情也在三界流转,他的生命也在承受着老病死的折磨,跟我们的痛苦是一样,而每一个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们有很大的恩惠,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但是自己求出离,我们也生起了一个要救拔众生的愿力,就是所谓的大悲心。

当我们依止出离心生起救拔一切有情的愿力,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发起坚固的菩提心,我们内心当中真实的希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当做自己生命努力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以后,你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能够具足大乘正见,就是你对生命的真相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也就是说生命的本质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生命的果报不管快乐痛苦,它有它的因缘,有它因缘的力量。

这个生命是什么因缘创造的呢?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的富贵、有些人如此的卑贱等等?

我们透过佛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其实生命的果报主要是由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是由于善业的因缘而创造了安乐的果报,也由于罪业的因缘创造了痛苦的果报,所以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业力的累积所创造出来的。当我们再进一步观察业的本性,什么叫做业?其实业是由心所创造的,所以它的背后还有一个主宰者,就是心为业主,每一个的业都是由心识的引导,否则这个业是不能成就的。

所以当我们从业的观察再深刻以后,我们会发觉其实生命是由心识所创造,因为心引导你的业力,所以我们能够如法的修学,了解到其实生命是由我们的心念刹那刹那的变现出来,古德说是“生命恒转如瀑流”,生命就像一个相续的水流,这个生命的水流我们从每一点的观察,会发现每一个生命的自体都有两件事情:第一个是它有所继承,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在继承过去的业力,也就是所谓的受用果报。

如果你现在感到快乐满意,那是因为你的善业起现行;如果你现在对你的生命非常不满意,那表示你过去的罪业起现行。所以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在继承你过去的业力,有所继承。

第二个更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有所开创,你的心面对快乐痛苦果报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情去面对?这件事情会影响你未来的果报,你可以选择用善良的心识面对、你也可以用比较邪恶负面的情绪面对,那你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所产生的心念,又会累积一个新的业力来引导你未来的果报。

所以我们一个有正见的人,我们内心去接触果报的时候,对于快乐痛苦不会太在乎,因为往者已矣,更重要的是说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因为你每一个不同的心态,都会决定你未来的果报。

所以从这样的观察,我们开始认真的去调伏自己、改造自己负面的情绪,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痛苦,所以我们用种种的方便来改造我们的心念。当我们能够如实观察到生命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的水流,它每一个念头都是有所继承、有所开创,这样子一个所谓“万法唯心”的观念,我们就说你发坚固的菩提心、具足大乘正见,你这两个条件具足,你就是安住菩萨种性,你也就安住在菩萨的戒体。有这样的一个根本的戒体,我们就可以生起一种广大的行门,就是菩萨的三聚净戒,所谓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前面的四重戒法偏重在摄律仪戒,就是从四条戒法当中引导我们破除内心贪瞋痴的烦恼;这一科事实上是摄善法戒,我们要生起六种的善根,我们不但是灭恶还要生善。这一科是属于摄善法戒里面的布施度,要生起一种施舍的心,布施度里面有七条戒,这是布施度里面的第三条戒“不敬同法戒”:

庚三、不敬同法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违犯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戒的标题。“同法”就是同受菩萨戒法,同受菩萨戒法这个戒文里面的意思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我们的长辈,就是戒腊比我们高很多的长辈;第二种是我们的同辈,戒腊跟我们差不多的同辈,或者说是同参道友。我们对于这种“同受”菩萨戒法的长辈或者同辈,不加以身业跟口业的恭敬,就正式犯到这一条戒,也就会障碍我们布施善根的生起。这一条戒分成两科,我们先看第一科辛一、明犯相,说明犯戒的相貌。“犯相”当中分两科,先说壬一、明染违犯,依止烦恼所违犯的相貌,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净戒律仪的菩萨,换句话说这条戒所对治的众生是已经发起了菩提心、安住菩萨种性。这个菩萨“见诸耆长有德可敬”,他亲眼看到的长辈,年龄、或者戒腊比自己高很多,而且他内心当中有德可敬,他不但是外表的年龄比你大,他内心当中是有功德的,有戒定慧的功德值得我们尊敬,这是一种情况,所谓的长辈的境界现前;第二个是“同法者来”,或者我们看到我们的同辈,戒腊跟我们差不多的同辈:总之你看到的是你同受菩萨戒法的菩萨现前。菩萨看到长辈的菩萨、或者同辈的菩萨现前,他内心当中依止憍心跟慢心,就是他的菩提心被他的憍慢心所调伏、所遮蔽。憍慢心的相貌我们简单的说一下。

憍在唯识学上说是“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 。于自盛事,就是说一个人会憍,他可能内心有一些功德,可能他是福报广大、或者广学多闻、或者持戒清净等等,他对于这样一种内心的功德“深生染着,醉傲为性”,他感到自我陶醉,所以就产生了憍,对别人看不起了。

慢,憍跟慢是不完全一样,慢是“恃己于他,高举为性”。憍,一个人会产生憍,他不一定跟别人比较,他可以孤芳自赏,他自己觉得自己不得了,所以他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生起憍的、人多的时候也可以生起憍,当然会生起憍的人他一定有功德;但是慢就不同,慢是恃己于他,慢心的生起就是一种对比的,你一定是跟众生接触了,然后你把自己高举了,你觉得你与众不同,所以这个慢是要跟别人比较以后才生起。

总之,憍慢就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你自己特别尊贵,别人都是卑贱的,当然这个是伤害你的菩提心。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看到长辈、同辈的菩萨,所谓“同法”的人现前,我们依止憍慢心,依止憍慢心而怀着嫌恨,嫌恨就是嫌弃之心,就是看不起对方;或者怀着恚恼心,恚恼心就是说对方的菩萨可能曾经触恼过你,所以你看到他不欢喜。

因此你产生了下面的两种情况:第一个是“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这就是身业不敬,你不起来承迎,不来接迎他,而且不让,不推就是不让,不让给他殊胜的座位,这个是身业的不敬;第二个是口业的不敬,“若有他来语言谈论”,他来跟你作种种的谈论。什么样的谈论呢?庆慰、请问,他或者是跟你作一些语言的问候、或者对你有所请问,你依止憍心慢心,产生嫌恨跟恚恼,不以合理的发言来加以酬对来面对他,只是以冷漠的态度来面对他,这种情况“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你这样子的行为就会伤害到你好不容易所栽培的菩提心,也会伤害到你的菩萨种性,所以这样子是染违犯,是依止染污心所犯的,这个地方的染污心指的是憍心跟慢心。

壬二、明不违犯相

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假设我们今天对于同法者没有生起让座、或者口业的慰问,我们不是依止憍慢心,也没有嫌弃恚恼之心。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懒得站起来、懒得跟他打招呼,或者是一时的忘失正念,或者是无记之心,这样子也是犯到菩萨戒的,但是因为是非憍慢所引生的,所以是非染违犯,是轻的突吉罗罪,责心忏就可以了。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布施度”前面几条戒的所缘境是面对三宝的境界,常住十方三宝、佛法僧的三宝,佛陀要我们对三宝不断的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归依来跟三宝结缘;但是这个地方是指善知识或同参道友。在整个成佛的过程当中,当然三宝很重要,但是三宝毕竟不是跟我们生长在同一时空的一个补特伽罗,他不是一个有情;所以从我们今生能够及时改过修善的一个因缘来说,同参道友或善知识就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因为他跟你活生生的生长在一起,你受的法门跟他受的法门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同法者有什么意思?同法者就是说你犯错他知道,这个很重要。他知道他就有能力来纠正你,你就有改过修善的机会。我们对于同参道友不理不睬,你对他不理不睬,他也只好对你不理不睬,我们做错事情变成没有人纠正,我们也就随顺这个等流性一天一天的做下去,直到这个罪业圆满去受果报为止。

所以佛陀的慈悲,要我们对于同法者,他有能力劝谏我们、纠正我们这些同辈们,乃至于善知识们,我们对他恭敬,这样子我们就能够承蒙善知识、同参道友的摄受,乃至于改过修善。我们从现实的生命来观察,也的确有这些差别的因缘:有些人他的生命的成长过程,特别幸运,他就有很多人摄受他,他一犯错,马上有人会纠正他、开导他,使令他从错误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有些人就不那么幸运,他有善根来到僧团,他做错了没有人管他,没人管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就错下去,错到他那个业力太强大的时候,他只好退转。

但是这件事情是怎么造成的呢?不是上帝安排的,就是我们自己没有生起恭敬同参道友的这样的一种善根,没有去造这个业,这个因缘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佛陀要制戒的本意,就是你要跟你的同法者结善缘,以便于创造一个有人来劝谏你的因缘,你不会继续的犯过失,这条戒的制意是这个意思。我们再看下一科:

辛二、明无违犯相

这个地方是说明开缘的情况,有十条,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决择;或复与余谈论庆慰;或他说法论义决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护僧制;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以下开缘有十条,是不伤害你的菩提心的:

第一、“谓遭重病”,就是你有重大的疾病,身体虚弱,当然不能起来身业的恭敬、口业的慰问;

第二、“或心狂乱”,你精神错乱了,自己作不了主了;

第三、“或自睡眠”,你是在睡眠当中,但是对方这个同法者以为你在觉醒当中,所以来亲近你,来跟你作语言谈论、种种的问候,乃至种种的请问,你事实上是在睡觉当中,你没有知觉,所以这个地方是不违犯的,就是你在睡眠当中;

第四、“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决择”,你正在为他人宣说佛法的“论义”,你在论说义理的内涵、或者在决择是非的差别,你等于是为别人说法,遇到善知识、同参道友现前,你因为尊重法故,所以没有起来迎接、或者是种种的问候,这个是为了尊重法的缘故所以开缘;

第五、“或复与余谈论庆慰”,你正在跟别人讨论事情、或者正在跟别人互相的问候,如果说你跟别人讨论事情到一半,突然间去迎请同法者,这是有失礼节的,所以为了尊重礼节的缘故,我们也就开缘;

第六、“或他说法论义决择属耳而听”,有人正在为你说法、或者是为你论义、或者是为你决择是非,你在专心的听法,也是为了尊重法故,所以你就不起来承迎、乃至于问候;

第七、“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就是说你可能是在法堂当中听法,如果你起来去迎接善知识、或者问候善知识,可能会干扰到说法者的心,所以你为了保护说法者的心,你暂时不起来,这个是不违犯的;

第八、“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同法者来,他有身口意的过失,你暂时不理睬他,菩萨观察这样的因缘,他会产生惭愧跟反省的心,对他有一种“出不善处,安立善处”的功能,他会因为你暂时的不理睬他,会产生惭愧心来自我反省,使令他出离过失、“安立善处”,菩萨等于是以不理睬来当做对治众生的方便,这种情况是开缘的;

第九、“或护僧制”,在僧团当中,每一个道场各有它的制度,比如说你现在是止语的时间,所以人跟人碰面的时候就暂时不打招呼,为什么呢?因为尊重制度,或者打佛七,打佛七当中我们也是见到长老不起来承迎问候,这都为了要护持僧团的制度;

第十、“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就是说这个人他在这个地方不受欢迎,你过去跟他打招呼会引起多数人的不高兴,当然我们不能够随顺一个人的心情,而引起多数人的不高兴,所以为了将护多有情的心情,我们就不加以应对:

以上十种情况皆无违犯,你完全不是依止憍慢心,这种情况是开缘的情况。

这个地方的内涵就是恭敬同法者,对于同见同行同法者应该加以恭敬。站在自利的角度,同见同法者有教诫我们改过忏悔的功能;从利他的角度,这个地方还有一层比较深的内涵,就是如果我们今天担任僧团的执事,这条戒也要注意。从利他的角度,一个出家众来到僧团,他本身有障碍,在我们的成佛之道当中,凡夫跟圣人的修行有很大的差别:圣人的内心当中依止菩提心、依止正知见,他那个船是一帆风顺,没有波浪的障碍,因为他内心没有烦恼、没有业力、没有老病死。

但是生死凡夫在修行的时候是障碍重重,他内心有烦恼三天两天的干扰他;不但是有烦恼,他还夹带了无始的业力,他过去世当中有杀盗淫妄的业力,这个业力也饶不了他;他本身的果报体有这个报障、老病死的折磨:所以凡夫是带着业障等在修行。他发了好心、发了菩提心,也具足正见,在这个时候他障碍重重,所以他来到僧团当中,可能更需要一些僧团知识的关怀、慰问,所以这一条戒对利他来说,对摄受众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缘。

我过去参加男斋斋戒会的时候,有一次忏公师父在斋堂开示,他说:我们有志于菩萨道,有三件事情很重要:第一个解门,第二个行门,第三个性格。第一个是解门,你要有见地、有高超的见地,你要判定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判定是非这个解门、这个正见很重要;第二个是行门,你要有行力,能够拜佛、念佛,乃至作务等等;第三个是性格,你是不是养成一个谦卑恭敬的性格。

忏公师父说“这三个最重要的是性格”,他说:“你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好,这个人还是不行”。

我体会老人家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是修小乘法,小乘法观察世间是无常、苦、无我的,他也不管众生得度不得度,他一心一意的趋向于空性的涅槃,所以这个性格好坏其实是帮助不大。但是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有志于正法的住持、对众生善根得度与否你有一分的期待跟关怀,那你的性格就非常重要了。

众生第一个接触的是你的性格,你的性格好众生就愿意亲近你,进一步众生才看到你内心当中美好的德行,所以众生第一个跟你接触的是看到你那个亲切谦卑的性格,所以这个地方对摄受众生来说又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所以佛陀的智慧跟慈悲就安立这条戒,以便菩萨在自利方面能够上求佛道,在利他方面能够下化众生,所以我们应该恭敬同法者。

庚四、不往应供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违犯

前面的三条戒,布施的所缘境是三宝、或者是同参道友,是偏重在敬田,我们所恭敬的众生;这以下的四、五、六、七,有四条戒是偏重在我们的下辈,一般的众生,属于悲田,悲田,我们应该生起一个施舍怜愍的心。“不往应供戒”就是说有居士真诚的来请我们去应供,而我们拒绝,这个就犯到这条戒。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戒当中又分成两科,先看壬一、明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净戒律仪的菩萨,他来延请,这个他主要是指在家的居士,就是对佛法有信心的在家居士,居士他以恭敬、或者感恩的心情来邀请我们。邀请我们到哪里去呢?或往居家,或者是往居士家去;或往余寺,或者是到其它的寺庙去。去干什么呢?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来供养我们饮食、衣服,还有滋养生命的种种器具。

菩萨依止憍心慢心,对这个居士或者是怀嫌恨,就是你看不起对方;或者是怀着恚恼,这个居士可能曾经对菩萨有所侵犯,所以菩萨对他有瞋恼之心。依止憍慢所引生的嫌弃跟瞋恼,就不到这个居士的地方、或者余寺的地方接受供养,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就犯到菩萨的戒法。

壬二、明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如果我们今天不到居士家应供,只是因为一时的懒惰懈怠,就是你懒得出门;或者是忘念无记,你本来答应他的,后来一时忘掉了;所以“不至其所,不受所请”,这样子是非染违犯,虽然也犯到了菩萨戒,但是这个是轻的突吉罗罪,责心忏就可以了。

这条戒佛陀的制意,在古德开示当中说:我们不往应供,这当中有弃舍众生的意思,就是你乖违了菩萨摄受众生的心情、乖违了菩萨摄受众生的心情。菩萨的修行法门跟声闻法门有很大的地方不同,后面会讲到。

就是说声闻法是以出离为体,所以他的内心是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声闻人对于众生没有期待,你是不是得度、你是不是进步,他内心当中没有任何的期待,所以他对你没有希望,他也就拒绝一切人事的往来;菩萨以大悲心为自体,他安住在多事、多业、多希望住,他对众生有所期待,希望他能够进步。你要能够摄受众生,当然就会有一些必要的人事往来,而这样的人事往来现前的时候,你依止憍慢心断然的拒绝,这样子就有弃舍众生的意思,你当初在三宝面前曾经很认真的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这样的行为刚好违背了你当初的誓愿,所以就佛陀制立这条戒,就是你弃舍了众生。

辛二、明无违犯相

看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以下有十四条是开缘的:

(1)“或有疾病”,你身体有病,所以不适合外出;

(2)“或无气力”,就是你身体很虚弱,虽然没有病,但是身体虚弱也不适合外出;

(3)“或心狂乱”,你精神错乱;

(4)“或处悬远”,这个居士请你去的处所太遥远了,来回会耗损太多时间,或者这个悬远也不一定说处所遥远,也可能是交通不方便耗时太多;

(5)“或道有怖”,这个道路当中有种种恐怖的情况,或者是有盗贼的出入、或者刚好有某种传染病的流行。

(6)“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有两个内涵:第一个是对方的身口意有过失,你拒绝参加,对他产生一种反省、检讨的力量;第二个是施主的发心不正,他表面上邀请你去应供,但是他内心当中可能另有企图,可能因为你的应供而增长他的名闻利养,这样子菩萨如是的观察可以拒绝,因为他不是真实要供养,所以这样子也可以说是“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是他的发心不正。

(7)“或余先请”,你事先已经答应其它人去应供,时间相冲突了;

(8)“或为无间修诸善法 ,欲护善品令无暂废”,你正在做一种行门的加行,你可能在做一种定课、或者团体的共修,你希望这个善品的加行不想要停止,比如说你正在闭关、或者打佛七等等之类的,这种行门加行你不想暂时的停止;

(9)“或为引摄未曾有义”,前面是行门,这个是解门,就是你正在“引摄”,就是你正在学习,你心中“未曾”生起的甚深法义,就是你可能正在学习一个新的法义、或者正在听闻一个新的法义;

(10)“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可能你正在修止观,在寂静当中深入的思惟观察“法义”的内涵,你不想因为应供的因缘而打断你这样的一种修行;

(11)“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正如你在闻法思惟法义不想让他退转的因缘,就是说你正在为他人演说论义,乃至于决择事相的差别,有这种情况也是开缘;

(12)“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你内心当中知道对方不是发好心来供养你的,他是怀损恼之心假装来供养你,事实上是没有供养的事情;

(13)“或为护他多嫌恨心”,就是说如果你去参加这个应供,可能会引起众多人的嫌恨,因为你的参加,有很多人会嫌恨你、讥嫌你,你为了护持多人的心,就可以不去;

(14)“或护僧制”,就是说对方这个居士是邪知邪见、毁谤三宝,他曾经公开的发表文章、或者发言论来毁谤三宝,这个居士是邪见缠心,所以在戒律里面我们是做覆钵羯磨,我们暂时不跟这个居士往来,这样子是可以的。“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这一条戒我们说明一下。菩萨的戒法,诸位我们往后的学习,你会发觉它有的戒法是偏重在上求佛道,就是你的所观境是三宝的境界、师长的境界、同参道友的境界,这些境界对你自己戒定慧的增上是有帮助的,这个是属于偏重在上求佛道;

另外一种戒法是偏重在下化众生,就是你接触的境界是苦恼的众生,比你还差的,你跟他在一起,你自己帮助不大,但是对对方有帮助的,这个是属于偏重在下化众生。

如果我们稍微很细心的去观察这个开缘的情况,你会发觉:佛陀对于上求佛道的开缘少,比较严格,对于下化众生的开缘比较多。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整个菩萨的戒法是广大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但是在整个菩萨的修持当中,以摄律仪戒做基础,也就是说虽然你的生命当中有三大目标──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断恶是修善跟度众生的基础,所以你只要是正在做一种断恶的加行,可能在持戒、或者修定修慧,你都可以暂时不去关怀众生、暂时不去跟众生接触,这个佛陀都是允许的。

但这个地方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说你暂时不去关怀众生,你内心当中不能依止瞋心、慢心、嫉妒心。

在菩萨戒当中诸位要知道,我们内心的烦恼活动:有的烦恼对菩提心的伤害并不是很大;有的烦恼活动对菩提心的伤害非常的严重,就是这三个烦恼──瞋、慢、嫉。

第一个、你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发脾气你的菩提心容易失掉;

第二个、你这个人很喜欢姿势站得很高,什么都把你自己看得很重要,你的菩提心一定也很容易失掉;

第三个、你看到别人有功德,你嫉妒他,你的菩提心也容易失掉。

所以我们即使在自己用功,我们可能一生当中不去度化众生,但是内心当中所生起的是对众生释放善意,我不去度化你们、不关心你们,是因为我要先完成我自己的道业,他内心不能跟瞋、慢、嫉相应,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你要善用其心来保护你的菩提心善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尊者降龙记

佛灭度后的七百年,在罽宾国,有一只恶龙王,名叫阿利...

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师

慈舟律师行解精进,弘传华严而希心莲宗,与弘一律师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

淫欲之剑斩杀凡夫,可不戒哉

近年来,色情氾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

【佛教词典】应真

(术语)阿罗汉之旧译。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出三藏记...

【佛教词典】有警觉法

【有警觉法】 p0545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有警觉...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庐山东林寺帮扶困难寺院公告

经常住会议研究决定,本寺院拟帮助100所因疫情影响的中...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

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

寿康宝鉴之戒淫格言

※张三丰真人说:人生在天地之间,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 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

中峰大师禅诗百首欣赏

01 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 当念只因情未撇...

星云大师《从何处下手学佛法》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

拜佛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灯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