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心带回家

净界法师  2014/04/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心带回家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的圣像,所以我们皈依三宝,我们攀缘苦恼众生,所以我们生起慈悲心来布施放生。刚开始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初学者一定是攀缘外境,阿难尊者他的示现就是这样,先攀缘外境。但是攀缘外境产生的一个善良的心有什么缺点呢?本经讲到有两个缺点。第一个,它是不安稳性的。因为你的心向外攀缘,外境是变来变去的,而且你做不了主的。所以你看我们一个初学者就是觉得弟子心不安,因为外境动得太厉害了,而且它要怎么变你也没办法控制。

所以你要觉得心不安,那表示你的心是住在外境,你开始在产生攀缘心,因为攀缘心的特点第一个是不安稳性。其次,攀缘心最大的过失是轮回性,它会启动你生死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缘的力量。什么叫轮回性呢?印光大师开示得很清楚,他说,我们依止善念来修习布施持戒,这种善业是夹杂恶念的。他说我们在造善的时候假设攀缘外面的人事,我们在造善的时候我们心中是贪爱来生的果报。说你为什么愿意布施呢、你为什么愿意持戒呢?因为我希望透过布施持戒去创造来生的安乐。

所以,我们隐隐约约在造善的过程当中对来生的果报是一种爱取的烦恼,所以我们造善的过程当中是夹杂恶念,这个在《楞严经》上说是善中有恶。

那么这会有什么结果呢?因地是善中杂恶,到得果报时候,安乐果报现前的时候,因为你过去生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想法嘛,所以你安乐的果报现前的时候,大富贵的福报现前,你肯定放逸。

因为你因地的时候就把这个因种种下去,你当初为什么布施持戒?你就是为了这个嘛。

所以你的理想、抱负现前以后,你心中念念就是不忘这个大国王的果报、大富长者的果报,一现前,你就开始放逸。放逸的时候就会带动我们的烦恼跟罪业,第三世就堕落了。印光大师说叫作三世冤。

第一生生起有漏的善念,第二生产生有漏的果报,第三生正式堕落到地狱去了。

那么这个地狱的果报基本上来说,表面上是第二世的放逸造成的,但是从远上来推,其实你第一生的时候,你在造善的时候对人天安乐果报的的爱取,其实以印光大师的标准,你已经把第三生的地狱给种下去了,就是善中有恶。

但是到了地狱以后呢,你遇到了痛苦,你就起惭愧心,惭愧心慢慢增长了,痛苦到极限的时候,恶中有善,我们在起放逸的时候有惭愧心,所以得果报、痛苦果报、刀山油锅出现的时候,又刺激我们的惭愧心,我们又开始起善念,所以三恶道果报结束以后,又报到人天去了。

所以,这个轮回性就是说,当我们是以攀缘心在起善念的时候夹杂着恶念,把安乐果报享完以后,变成地狱的果报出来,从地狱果报痛苦结束以后,因为惭愧心的力量增长了,又变成人天,就构成我们生命的轮回性。善中有恶,然后善到极限,善极生恶,然后恶极生善,就构成我们生命的一种上下的轮回。

所以假设我们不修《楞严经》,我们的生命大概就是这样子,安乐、安乐、安乐,然后就痛苦、痛苦、痛苦,痛苦久了起惭愧心,又开始安乐、安乐、安乐,安乐久了又起放逸,又开始痛苦、痛苦、痛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一个好人转成道人的原因。因为你是一个好人,你离不开轮回的力量,你所起的每一个善念就夹杂着爱取的恶念,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怎么办呢?关键就是你向外攀缘。 善业没有错,我们今天讲,布施没有错,持戒也没有错,这都是佛陀所制定的法门,错在我们错用心了,我们不应该用这个心态来修布施,不应该用这个心态来持戒。是心态有问题,不是法门有问题。所以,《楞严经》希望我们一个修学人从一个善良的心要提升到一个清净心。就是怎么做呢?

把心带回家

你不要在外面攀缘,你要能够向一念的清净心安住,以一念清净心的角度、以不生灭心的角度来行布施、来持戒、忍辱,你所造的善业就不是轮回的安乐,而是一个出世间的功德,而是一个净土的庄严。

所以当我们心态改变的时候,我们来生的生命也就改变了。你本来来生是做一个大国王的,诶,转成净土的庄严。因为什么?因为你生命的因缘改变了嘛。我们由于过去的因缘创造了今生,我们也就认命了,事到如今后悔无益。

但是我们不希望来生继续如此,所以我们今生必须做一些改变。

你今生的心态改变,你来生就能够改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原文】 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这个...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

信息越来越碎片化 我最近频繁地被很多人问到一个问题。...

一堂一千八百万元的课

一位朋友谈到了他的遭遇,约在十多年前,他因为信任,...

牢狱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治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

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如改造我们的心念

从离苦得乐的一种心愿,推动我们去修学佛法。离苦得乐...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推荐】忏悔一层又一层的不孝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风险太大

为何而来 作为凡夫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普遍都向下沉沦的...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

训练你的心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

【佛教词典】虚妄分别杂染相

【虚妄分别杂染相】 p1169 辩中边论上卷四页云:今次当...

【佛教词典】知言不知

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有耳识曾受曾了。隐藏...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

人人有爱心,社会就能净化

诸位同修: 现在的社会,需要充分的大爱之心,如果人...

失眠的食疗法

失眠的人,睡不着觉是个好麻烦的事情。失眠往往是有几...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把心找回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十八种心态,十八种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

20则哲理段子

善于谋人,有容乃大。分享20则哲理段子,或许能帮助你...

11种情况下的人最好别吃辣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人不宜吃辣椒,慢性气管...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