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宏海法师  2018/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七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各位莲友,今天是我们《无量寿经》净土根本大典的第七讲,因为中间有另外的因缘跟大家隔了一周,所以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上一次除了讲到五十三尊古佛的顺序、名号、和这个加持以外,而且也有当时说主要的出场的这尊佛叫世自在王佛,也叫世饶王佛,那么他出来以后法藏比丘就跟着出家了,并且到了法藏比丘出家的这个场景的时候,他到佛这里来也是稽首绕佛,长跪合掌说了一大段的赞颂,偈颂。那么这偈颂里边我们着重给大家讲了一下,就是说包括他自利利他,佛的身相光明呀,法身呀,六度呀,乃至他发的愿力,愿效仿佛的果,也效仿成佛的因,等等这一切都在其中。

今天开始我们剧情要为之一转了,要转到法藏比丘开始特别的向世自在王佛请法。我们都知道这个法呢不请是没办法听闻的,没有这个缘起,所以我们说求法、求法,今天也开始随着法藏比丘祈请法的这个线索,看一看净土,我们天天都修行要往生极乐世界,到底我们要去的这个世界是怎么启建的,这一段可以说在本经中是非常的重要。它特别跟通常我们讲的修法中,有一些与通途不同的特色,每一句话每一句话都是一个点,可以说透露出来就是说到现在我们在时时刻刻念阿弥陀佛,跟有缘分享说净土法门的殊胜所在,为什么我念佛,一辈子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么快,这么容易,而且还不会退,等等这一切全在这一段圣言量中包含了。

所以今天我们首先开始大家一起来读,从佛告阿难一直读到如我所愿,当具说之。找到了吗,第五十页,好,一起来: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佛告阿难,时世自在王佛,语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好,就到这里。大家来看这个经文的手法呀真的是非常巧妙,不断的在时空境界中穿梭,你看前面从佛与阿难的这个现场,又追溯到五十三尊古佛,锁定在世自在王佛这个时代,又讲了法藏出家后发的愿力誓言,结果这个话音一落,又回到了阿难跟佛的现场一样,所以你看这个来几句问答又转向法藏比丘请法的这个陈白了,所以你看这个就跟我们看电影有时候写倒叙呀,插叙的手法一样,但是这一切的影像已经都在佛心佛眼的观照之中。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影畅表里的这个大圆镜智里面的现量体现。因为我们有分别心嘛,一会儿觉得说讲到这儿还得定定神说这是讲到哪个时代了,说五十三尊古佛在前呢,在后呢?有一些祖师或者大德们讲法的时候对这五十三尊古佛的次第还有各种说法,有的说世自在王佛是从无央数劫定光如来开始一尊一尊往后数,数到五十三尊后。有的认为说定光如来开始往前数,一尊一尊往前数数在五十三尊之前。还有两种说法。

当然如果一定要从第一义谛上会的话,这都是我们凡夫的时空差别的分别心了,那既然讲到说佛佛道同的话,他们是同时,十方三世在人家都是一念中具足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理解经文法义确实是有无量的妙义。

这里我们就是把目光锁定这个净土法门,我们来贯一下这一段经文的内涵。你看这里的法藏比丘,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这里讲到其实是法藏比丘对佛白说,我的愿心已经发起了,那么具体的就是说,我用什么样的法门,用什么样的行门来圆满实现我的这个大愿让它圆满的话,可以这里说法藏比丘要独辟蹊径,大家跟着啊,这个线索很重要。你看首先他向佛请法,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从这一点来讲的话这可是说通常之请嘛,好像不像什么奇特之请,说我当修行,但是我当修行的后面他加了一句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这就不一样了,大家看到了,他提出要求了,他所修的是净土行法,不是染土行法。这就当下就跟我们这里的法就不一样了,人家的目光锁定什么呢,是锁定在净土中的行法,直接就在净土,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清净庄严妙土上他来当修行。

所以说,他这个就是一下子就开始跟染土就好像决裂了一样,不在染土里面,染土不在话下,通过修行来摄取,而且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常说到摄持呀、摄受呀,摄取是什么意思?大家说说。咱们坐在这里讲堂,你们能感觉到极乐世界就在那个方向,十万亿佛土,虽然我们觉得很遥远,就是大光明藏,清净海众现前的法会,跟我们是不是同步的,大家能生起这种感觉吗,听法的时候如果你能常忆念,包括我们刚才在祈请。开始开经偈祈求加持的时候,你如果当下这个心跟极乐世界是同步的,这就叫极乐世界就摄取我了。就是目光已经锁定了,我们就是为西方阿弥陀佛清净海众所摄受了。我们是被摄受的,这就是摄什么,就是目光锁定就叫摄,有所抉择叫做取,摄取。

所以他这里就等于说他要总结无量的佛国,有佛之国,有法之国,有僧之国,也就是三宝具足的这样一个庄严的依报正报,皆悉微妙庄严的这样一个方式他来成就他的修行圆满的佛国。所以我们首先大家隐隐约约已经感觉到了,他的这个参考面积是非常大,净土的法门,极乐世界参考的这个国土辐射的面积非常大。所以我们从这里已经看出来了,具足了两大缘起。第一个是净土法门,不是染土。第二个是他力概念,为什么呢?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那就是有他力,已经露出了他力的棱角了,所以这两个概念就意味着净土的两大缘起特色了。

好,我们再往下看;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大家看到了吗,令我于世是说就在今生今世,这就法藏比丘提的要求了,你看他也是在世自在王佛这个弟子下面比较特立独行的,就跟六祖慧能在五祖那儿一样,你说他什么吧,他给你尽出一些怪话,你说这个怪话吧,他能够激荡出来特别殊胜的法门,就像六祖那会儿说,五祖问他说你这来了一个猲獠,你哪儿来的佛性。说人分南北,佛性哪分南北,他能说出来这种话。这个法藏比丘也是说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所以走的就是快速道路,为什么要快呢,因为慢不起呀。大家发现为什么慢不起呢,拔诸生死勤苦之本,一慢就会有生死的这个雨呀,坏我们的道业胚,刚刚泥做的一个胚子,生死雨一浇马上就烂掉了,馊掉了。

所以这里才有一句说:拔诸生死勤苦之本,因为就是生死累劫的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的这个对道业大的障碍和损减,所以修行不能够得道成佛。所以法藏比丘他就已经观到了,你说人家五十三尊佛下面清净修法,所以他就观到了这个弊病,他就首先第一个提出的条件就是要现世了生脱死一生成办的概念,快速的,他不要隔世,这又是一大缘起,快速一生成就。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看,我们再往下看:佛告阿难,时世自在王佛,语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你看师徒两个不断的卖关子,这里世自在王佛当然也应请而说了,但是他还没有出现说讲的什么法,大家发现了没有,只是与法藏比丘说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就是你自己知道呀,你就照着这个修行呀,我们有时候现在有的同修们也来了问,应当怎么个修法,应当怎么去积福报,怎么去放下,说那你知道学了,那就依着六度啊。

你想持咒持咒,想诵经就诵经,自己都知道,你修嘛,你念嘛,但是因为这里本经是讲的净土法门,也可以说醉翁之意不在这个通途,所以这里过渡了一下,佛就给他讲了这么一句让他修,让他修呢还没有具体表露的内容,当然这一大段的内容几乎就是我们前面序分中已经给大家交代过的,无非就是像等觉菩萨从开始发心一直到成佛,八相成道,无非核心的内容就是六度万行。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这儿猜测一下的话,大家也学过,《维摩诘经》讲过吧,学过没有,《维摩诘经》里面讲的有一段就是说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怎么庄严佛土呢?他里面就讲到说直心是菩萨净土,说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直心直口,这样办道的众生,又说身心是菩萨净土,说六度万行是菩萨净土,说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说我们所说的四摄法,四摄法知道吧,就是同事摄,爱语摄,布施摄,还有一个是什么摄,利行摄,利行就是有利于他行嘛,爱语就是光给你说好听的,现在的众生他惹不起啊,你稍微得罪一点他不学佛了怎么办呀。还有布施摄就是说给你送东西,布施大家都对这个物资有贪着所以把这个结一个好的善缘,那么回过头来你讲什么法他就随顺你就听了。说实在的我们现在讲法呀,你跟别人说他为什么不听呢,就是你当时公关没有公好,你没有让他欢喜,没有让他舒服,他就也不让你舒服,不听你讲。

所以为什么未成佛道,先广结善缘也是这个意思,爱语摄、布施摄、同事摄的话就更贴切了,就是天天化现到你跟前,跟你一块儿做同事或者做一拨人,亲戚朋友一块儿来帮着你修行,这叫四摄是菩萨净土,还有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包括我们说的回向心呀,总之就是等等这一切,这就是所说的如所修行,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净则国土净,由你的发心来净你的心,由你的六度的这个行门来净你的心,不断的这样庄严佛国净土,这一般的都是这样子。所以想必法藏比丘从五十三尊古佛那里常听到这些法,所以说久以为常了,这里说汝自当知。

好,结果他不买账,大家再往下看: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你看,这是又一个大的缘起,为什么?他不走难行道,所以他这里就希望佛为我讲什么呢,诸佛如来净土之行,他掉了一个个儿,前面讲的是你把心净了国土就净了,那他要修一个什么法呢,他要修一个净土就是国土净来净他的心,他要倒过来修,他需要一个清净的国土,净土之行,所以你看此中就是一个易行道、难行道的缘起。

所以他说: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大家看到了,此言一出,可以说世自在王佛,你看: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大家看到了,这里再次祈问的时候,世自在王佛已经知道他真的是一个高才勇哲,与世超异的这样的一个法器法才。所以开口就先赞叹他,大家看这一段,这一段就是而说经言,但是没有具体地说什么内容。还是赞叹他说: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你看这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讲到说如果有人用,这是什么意思?就是量米的那个斗来取海水,你看经无数劫,海水尚可以取尽,而得到深海底的这个妙宝,说修行之人也能够这样,以这种精神来一心一意的求道的话,必然能够获得他所愿修的佛果。

连成佛都可以,你说还有什么心愿不能满足的?大家想想,所以说这里的法藏比丘就是开启了前人所未有过的净土度生事业,所以世自在王佛在这里赞叹他说高明深广,一定会满他的愿。大家想这里讲到的说有人至心精进,求道不止,前面我们还有一句说不如有人求道坚正不却,一直在强调这个。至心精进是什么意思?我们常说的细水长流,不断的坚持,一心一意嘛。大家想像净土的这些楷模们嘛,历史上像我们的初祖慧远大师三十年都不出庐山的呀,三十年时间没有出庐山,六时行道,隐不入俗,足不踏出山门。这个善导大师到了大殿里面念佛,跪在那儿念的到三九天长跪念的非到力竭,就是力竭的衰的已经累得念不下去了,他不罢休的呀。这些祖师们都是这么修的,永明延寿禅师也是(净土宗)六祖呀,他每天十万佛号,省常大师,七祖省常大师是刺血书,带众,还要领众日夜精进。大家想想,这都是这里经文中所开启的至心精进,求道不止。

相对比一下我们现在呀,说实在的在逆境中每个人大家都有这个心路历程,顺境中,无事中度日的时候可能还力量强一点,说求道不止,也每天惦记修道,惦记成就,惦记成佛。如果说稍微说这会儿有一点点逆境呀,或者说不如意之事,你能够把这个道念,正念提得起来的时候就已经非常难了。大家要感知这种佛菩萨的加持摄受,可能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灵光一闪的他能助道,帮你加持能提起这个正念,再把这个曾经最好的状态能够在这个时候再能进行起来,那就是大修行人了,说实在的,真的是大修行人了。所以说:知其高明,志愿深广,高明就是讲他不是走的这个常途的路线,走的是如来净土之行,于世速成正觉。

那这个志愿深广的话,我们一般都理解到说,可能说这法藏比丘是有本事,你看他要以这样的方法来修行,来成就。大家知道这都是圆满的大菩提心的体现,可是我们要知道高明深广,其实这个状态修常途的方法也能够成功的。为什么这里赞叹法藏比丘说格外的深广呢?就是他放开通途,他可以修成就的,对他的根机来讲不在话下的,他特别设置了一套易行净土的这样一个体系,完全是为了末法障深的众生代言的。

大家要知道,其实就是说已经考虑到我们现在的情况了,所以他在那个时候就提前设置了有这样的高瞻远瞩,所以这里才提出志愿深广的真正意义所在。如果他没有那个深度的见解,广度的悲心,他不可能辐射到我们现在,替我们现在设身处地地想。所以这里才知道说,我们末法时期修不了弘深之法,不能够速成正觉。人人都在生死勤苦之中,所以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度生方法,这里讲到说志愿深广。

好,我们再往下看,下面就是说: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大家来看,你看我们通常说佛说,讲经的讲,说什么经,说什么经,一般把他称之为直畅本怀,也就是说他见到这里相应的法器弟子了,也就是佛在这里格外的欢喜成就,所以他这里在此为法藏比丘说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中的正报、依报等等的这些情状,众生的善、还是恶,国土中的粗妙,粗恶呢还是净妙,总归都是一个染土和净土所有这些差别相现给法藏比丘,依着他的心愿现给他看。大家想想这就是让他当时在参考的时候想看哪个就看哪个,随便点击,就像我们现在电脑上点开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就有点像那样的让他分析,取舍,抉择,提供给他作参考。

那我们这里,我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说在《观无量寿经》里面给大家讲的时候,曾经讲到说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不是也是受了她儿子的委屈了吗?受了她儿子的委屈了,(佛)给韦提希夫人看到清净庄严的都是净土,而韦提希夫人当时还说她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里给法藏比丘献的二百一十亿,有染土,有净土呢?这跟韦提希当时的情景是有区别的,因为韦提希在后,这时候净土还没有成就。那么韦提希是从果地上而言,给她讲了,提供了一个她直接前往往生的地方,就是她不愿意在这个娑婆世界,太苦了,当下就提供给她一个可以往生的,前往的地方。但是法藏比丘在这里他在因地上开始启建,所以他的参考度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防止,也就是说看到净土了,作为正面的参考他可以用,看到染土了,他可以作为反面教材把它屏蔽掉。通过这个比较筹量才能符合前面讲的说,什么国土第一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

所以说这个时候染土、净土都有参考价值,是立足于这样的背景说从已有的净土的话,再去优化,从染土中不合理的地方彻底给它屏蔽。所以这里说二百一十亿国土的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你看为什么要有恶有粗、有善有妙呢?有恶和粗的让他舍去,有善和妙的让他修行,就依着这个修行,思惟作意。

好,我们再往下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大家来看这些: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大家来看,这里就是说法藏比丘听到佛为他讲的这些,不是讲说呀,是亲眼目睹,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着他所闻,佛给他讲的,进而去思,用闻思通过修,来构建极乐世界的蓝图。所以这里开始起发了无上殊胜之愿。

为什么呢?就是说见到佛土以后,他一定会对整个他方国土里面这种情况有染呀,有净的呀,有善恶业成就的,有粗恶业充满的,他更加认识到说一切都是唯心所现,一切的国土,善恶粗妙都是随心所现的根本原理。所以他已经彻底觉得他的修行完全能够使他的愿望实现。故而进一步的启发他无上殊胜的愿力,就是开始他有能力,有愿望设计这个极乐世界了。大家要想可能这个构建工作就跟我们去做一个项目或者搞一个事业吧,一开始我们一定要出去去参访,去采风嘛,去看看人家那些地方,去参观是怎么做的。那么做了以后他发现人家能,我也能,而且可能在参考别人的这个国土中呢,他慢慢总结出一套他们的弊病,有些东西他已经想出来避免的方法了,等等这一切都是法藏比丘开始已经心里有数了,有数了以后他怎么来修的?你看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心一意去思惟修上,也就是在考虑这件事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干了,非常的专注。

我们说至心一处,无事不办。非常的专注,你想这种专注的状态: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就是这种不管不顾的状态,一切世间的什么事都不能跟他相比,到了非常专注的程度了。好像大家听过是不是那个谁,牛顿吧?说牛顿做一次实验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他做得非常入神,投入的时候,他自己吃饭没吃饭他不知道,吃饭没吃饭不知道,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跑到餐厅是想去吃点儿饭,进去吃点儿饭的时候呢他跑进去觉得说我来这儿干什么?他问我来这儿干什么。说这是餐厅嘛,那我有没有吃饭?别人提醒说早过了点儿,你肯定已经吃了饭了。他自己就听了以后说哦,原来我已经吃了饭,就觉得他自己已经吃饭了,又回到实验室又继续去做实验去了。就做的这种忘我的连自己吃饭没吃饭都不知道,这我说在咱们世间来讲也叫做一切世间,无能及者。

就投入到说从时间上整整用了五劫的时间,从精力上这样的去投入来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所以大家想想为什么这里要这样的,花这样设计的心血呢?要做比较,要观察,要合理,要认证,很多构思和设计,最后才能定出圆满的净土方案。大家不要以为说用了五劫的时间,有一点大家要搞清楚,这五劫并不是说他修成就了净土了,光设计极乐世界就用了五劫的时间,这明白吗?就是在那思惟摄取庄严佛国净土之行,他就想他怎么去修,一步一步的,他要在这个里面他怎么设计,大家想他的这个项目确实是太微细周密了。

你想这五劫这寂静得考虑多少层面?首先你得九法界的平等普度,有度有不度就不行。从无间地狱一直到等觉菩萨,九法界,就这么多的众生范畴得平等普度啊。首先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攻关项目,而且还要最容易得度,有门槛就不行,你的门槛有一米高,那么一米以下的人,脚不够一米以下的,跨不过去,他进不来。所以说辐射面广,度的众生广,而且门槛低,而且到达了,就是说成功的把他拉到极乐世界以后既不能够下堕,又不能够退转,必须快速的一直到三不退,这也是一个项目。要全天候的所有的这些正报也罢,依报也罢,相互都是闻法者,受益者,说法者,善知识者,都是在行法门,证法位,所有的生活内容都在干这个事。

所以大家想想你说这样的国土他怎么去启建呢?二六时中的生活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修行状态,在我们的五蕴的六根门头,它不是引发烦恼,而是现前就让你见道,修道,我们的六根对外界六尘的时候他不是让你生烦恼,不是让你生染著的,他下意识就让你见道,修道。就这么一个国土,而且还不能有不平等,相貌也是长的一样的,身材也是长的一样,颜色都一样,生活水准,吃穿用度都得一样。昨天还有两个小朋友到了我那儿,最后说了半天说那极乐世界都成这种地步了,活在那儿还有什么意思?大家想想有什么意思?极乐世界有什么意思?极大的满足感,超越性的满足感,我们现在累死累活的,做一顿饭早上还得一早上,做好饭以后放在这里一吃还觉得挺好吃的,这一种满足感多来之不易呀。极乐世界只要你念头一动,马上就具足了这种满足感,念念不间断的满足感。

你把它说成法喜也行,你把它理解成自然的这种满足感也行,为什么?因为人家那儿都不说修不修道,法不法喜没有这个概念,全是法喜,也全是道业,也全是生活,全是烦恼即菩提。那你说这样的一个,全部都是攻关项目,大家想想这五劫的时间,这志无所著,世间无能及者的精力,最难的一个攻关项目是什么呢?我今天跟大家说说,就是极乐世界,为什么我们常说极乐国土是一切具是,一切具非?我不知道有的同修见我在微信上前几天发了一个微信,前两个是西方接引像,后面一张是打麻将的,打麻将的情形是什么呢?一饼,三饼,中间缺一个二饼,他自己已经把这个二饼已经杠了,会打麻将都知道二饼的杠完了就是说麻将有多少张牌? 一百三十六张,是吗?是多少张牌?有高手吗?已经杠完了,就是所有的麻将里的二筒已经没了,他又自摸上来个二饼,就是这个意思,大家知道什么叫一切具是,一切具非?一切具是就是还是这个套路,正好一饼,三饼,把二饼给自摸上来胡了,但是一切具非就是你按照通常的弄法,它就不可思议到这种地步,为什么呢?二饼已经被杠完了,他又摸上来一张。就这种情景,这叫横超生死,叫不可思议。

所以为什么说一切具是呢?就在这个套路中,也没有超你这个套路,我胡了呀,一饼三饼加二饼呀。但是我又超越了这个套路,因为二饼都没有了,我又揭上来了。这就叫一切具是,一切具非。最大的攻关项目就是这个项目,你看正好今天五劫的思惟,他就想想为什么?因为依照我们通常的只有四个二饼的方法来讲,四种国土,常寂光土只能佛在,实报庄严土登地的菩萨,法身大士,方便有余土,罗汉才有资格在那儿停留,我们只能在凡圣同居土。那么按照这个套路的话,你在凡圣同居,你就上不了方便有余,对吧?你得不到实报庄严的果报,你享受不了常寂光土的清净无染。可是呢,这个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只要你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同时就具足了上三土的所有待遇果报。你说是菩萨嘛,你连一个阿罗汉都不是;你凭自己断烦恼,你带业往生的,你根本没资格,见方便有余土都不可能见,你怎么去见实报庄严,常寂光土呢?你说你是个凡夫嘛,你所有的现前的法喜也罢,受用也罢,这个功德利益也罢,全部是跟佛、菩萨、罗汉全部是等同的,这就叫一切具是,一切具非。一切具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依着你来,一切具非是什么?我就依着你的道理,我出乎你这个道理之外。

你看蕅益大师那会儿讲到就是说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横具上三土的功德,其它国土没有,在咱们这儿只能竖具,横具不了。但是极乐世界最大的攻关项目就是把这个给搞通了,为什么我们说一旦往生以后就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呀?你跟佛俱会一处,那佛他发的劳保也得给你一份儿,对吧?你跟诸菩萨把手同行,那他每天行的功德,你也得同步,他好意思不分给你吗?你说你跟罗汉天天在一起都是回心大阿罗汉,那想想他已经了了生死,还能把你扔到这个苦海中再继续轮回吗?就这样的。就一个凡夫资历,直接横穿过这个四种圣人之土,这是五劫,无能及的,其心寂静思惟出来一个最大的殊胜所在,所以他就要这么做了,就这样的远见,一个设计奇才,法藏比丘。既然具足了这样的以后,你看这个时候阿难就觉得非常的奇怪,说他光设计就用了五劫的时间,他就有一点疑心了,他说,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

你看阿难就觉得奇怪说他光设计,他修行用了五劫的时间来做准备工作,那他们这个国土里面的人到底能活多久呢?他就觉得太不可思议,就问佛。结果佛就告诉他什么呢?世自在王佛当时佛国和国土的人民的寿命有多少呀,他们的应身寿命四十二劫,你想不要再说极乐世界净土法门,人家的国土起点就高呀,咱们这儿的这种寿命比起人家根本就拿不出手,八十岁,你想想还不够浪费的,八十岁。所以在这样一个陋劣的国土中,只有不够浪费的八十岁的生命中,我们能遇到法藏比丘已经启建成功的这样一个国土法门,你想想我们也确实也够有福的。人家四十二劫的寿命,用五劫的思惟时间,这样精准到,清净微妙到这样的一个国土净土法门,来给我们来受用。所以这里你看: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然后还是绕佛,合掌。

白佛言: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这里可以说法藏比丘思惟设计整合圆满了国土的计划都完成了,已经胸有成竹,结成大愿了。来到世自在王佛所这里来什么?来汇报,也可以说他以身口意来供养,白佛言说我已完成了摄取净土的清净之行。那么这师徒两个一问一答,正好,你看: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你看,说哎呀你现在说的时节因缘成熟的正好,正是时候了,也就是说九法界的众生要听这个弥陀愿海的因缘已经成熟启动了。所以下面接着我们就要学四十八愿的内容,大家要知道它的功德在哪里?发起悦可一切大众,我们要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大家一定要深入的住到,安住在弥陀愿海中来。每一条愿力我们深入的体悟,深入的了解,然后生起同步的信心,觉得说为什么才能够满足到说,确实是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不管是往生前怎么样保证你往生,乃至往生之后等等,随时随地都在悦可一切大众,就是让你欢喜心,让你愿意去,这是他初发心的主旨。所以说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你看说所有的菩萨,所有在场的菩萨听到了以后都用、都来效仿你一心修行净土法门,而且用你来做示范,将来他们圆满了以后还是用一生成就的这个法门来去度化众生,完成他们的大愿,所以叫缘致满足无量大愿。这个时候法藏比丘: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就是说唯愿慈悲,听我宣说大愿,并且有佛您老人家来审查,现在把这个愿说出来,请佛来印证。

下面请佛印证,看这是一种怎么样的设计,修行净土,是否可行,全部的内容就在四十八愿之中。好,下面我们就是把这个四十八愿开始契入的去讲解。大家翻到五十二页,我们一起来把四十八愿从第一愿,一直读到第十一愿,大家的这个法本上看到了吗?我们每一条上面都有一二三四,小的淡字已经给标出来了,所以很好一目了然。我们从第一愿到五十三页的倒数第三段一直到,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读到这一段,好,一起来。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好,就到这里。这是我们开始就迈入讲到四十八愿的内容。大家要知道四十八愿也是《无量寿经》里面可以说最为重要的版块,而且这四十八愿的价值可以说跟佛出世的价值是等同的,跟释迦牟尼佛出世(等同),极乐世界启建成型的基础也是他。像我们现在还在生死苦海中,众生有这么一次特别的机遇,也是由于四十八愿,你看释迦牟尼佛主要就是说,唯说弥陀本愿海,是他讲法的缘起主动力。法藏比丘成功的独辟蹊径,让众生趣向导归极乐世界,也是四十八愿锁定的对象,所有的众生。所以这一大内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但于我们解门上重要,于我们行门上来讲更加的重要。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每一位净土的行者,如果我们真的想彻底的能够大力度的摧破对现前娑婆世界的这种依附感的话,四十八愿的内容有关键的作用,如果真正我们入到心里边,对四十八愿的这个胜解,胜解是什么意思?就是对四十八愿讲述的义理,我们有一种坚定的选择的见解,依靠的见解,叫做胜解。能生起这样的胜解,那么不管是从理论上,思惟上创建这种力量,才有可能说高质量的建立起我们求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行。

大家尝试着自己内心体悟一下,这种求往生的心行质量,是我们这辈子能否往生的成败的关键。我们是不是能够对净土莫名的这种感动渴望之心,然后不断滋养他成长,包括让我们善根不断的积累。可能,如果我们说在生命的过程中一直如此,就是晃晃悠悠泛泛悠悠的话,那可能在生命临终的时候也得不到什么大的改善。所以借此机缘,我们要对净土生起这个大见解大仰靠的话,四十八愿是关键。

为什么常说四十八愿度众生呢?特别是我们在这里,虽然在这里现前学习这个文字,大家也要有这个感恩心知道说,这是法藏比丘因地发愿,在他所有的修行期间,念念都不离开这样的一种心行,为我们设定,让我们来流畅的成佛之道,事关于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法身慧命,才是阿弥陀佛愿力的真切的愿力,他的这个初衷。所以为什么说大慈父,大愿王?因为我们现在比较麻木的时候,觉得说,读惯经了也就这样了,就是这些文字是很殊胜,你试着把心贴在,假如果你因地现在是一个比丘,是一个出家人,那依照我们现在的修行功夫,你能不能就是为了不但是为了自己,更为了未来尽未来际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人寿到十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苦楚状态,你能不能为他们能够发起这样的大心量大愿力?估计很多时候我们说,哎呦,吓死了,到了十岁的时候人见了人就想杀,我可不活到那会儿,我一定要赶紧走,去极乐世界。几乎我们都是这样的心行,大家想人寿十岁的时候的情状相对于我们讲,人家那时候四十二劫的住世时间,跟我们现在比,这种跨越度可能比我们到人寿十岁的时候跨越度还要大,是不是?

在人家那种现有的福报中,还能发起这样的大愿。有几个可以?所以我们说这四十八愿的内容很重要,虽然有的可能在线上,我们在闻思讲堂三群里面也曾经讲过这个四十八愿的内容,有些内容可能还是重复的,但是希望大家再能够专至的把四十八愿认认真真地学一次,学一次就熏习一次。四十八愿依照着慧远大师的分类判,很清楚的把他做了三类的分别,就是既然是摄取净土之行,那么净土之行有愿力的,愿力的类型,其中有一类型叫做摄法身愿,就是说只在于度众生的方便,用光明来做佛事,让佛住世长久来度生,特别是令十方的众生诸佛来称扬赞叹,知道有一个阿弥陀佛,知道我们念佛来求往生,这样内容的愿力,就叫做摄法身愿。你比如说,咱们今天没有读到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和第十七条,看到没有?第十二条说,光明有限量就不取正觉,对吧。第十三条说寿命有限量,就不取正觉。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这都是法身的标志,法身常住不坏才有这样的功德。第十七条设我得佛,十方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你看称名愿,这也是一个摄法身愿,就是让他度生,以名号来度。

再一些叫做摄净土愿,这是第二类,摄净土愿咱们把经文翻到五十六页来。五十六页大家看到了吗?第三十一和三十二这两条愿文,看到了吧?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净土的情形。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两条愿就叫做摄净土愿,就是说为十方众生诸往生者,提供了一个殊胜绝妙的一个道场,就在这样的清净庄严的环境中让他们来断惑证真,来修道。

除去这三条摄法身愿,这两条摄净土愿,剩下的四十三条愿全部属于摄众生愿,摄众生入净土,到了净土怎么修行。所以这里边又分成什么?摄已经往生到净土的天人和已经往生到净土的圣众,大家要知道,因为我们往生有的是以凡夫身份往生的,有的是以圣人的身份往生的。如果是以凡夫身份往生的,就叫做摄净土天人愿,比如说第一条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如果是以净土圣众的身份往生的,那么就要摄净土愿,你比如说第十四条上说: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这就是摄净土的圣人,因为他已经证到声闻果位了。再一个还有摄他方众生的愿力,你比如说第十八愿核心眼目: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摄他方所有的众生所发的愿力。还有摄他方菩萨的愿,比如最后一愿,第四十八愿这总结到说什么呢: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这就是指的他方菩萨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这就指的说他方已经成了修到菩萨境地的修行者,这里也以他来进行摄持。统共摄众生愿里边又分了这四类。摄众生愿、摄净土愿、摄法身愿构成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这个我们首先从大的范畴上来了解一下,下面我们就开始具体愿文的学习,第一部分我们刚才读的是从第一愿到第十一愿,大家看到了。为什么把这个给切开来讲呢?就是说这一愿,这十一个部分基本上还是紧扣着的。你比如说从前两愿来讲是愿往生者能够离苦,第一愿和第二愿,往生者希望他们能够离苦,所以发的两条愿。后九条愿,从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开始一直到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都属于愿往生者得乐的愿,离苦得乐。前两愿是为了离苦所发的,后九条是为了得乐所发的。那么在这后面的九条之中大家看,第三条和第四条,一个是国中天人都是真金色。

二一个国中的天人形色没有好丑的差别,这是指的身体的得乐,一往生了以后,从身相上来显现他的得乐,当然极乐世界天人不是一种色身,这样的一种得乐。那么后七条从得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乃至漏尽通,这是指的从心来得乐。心解脱自在了,所以才体现出了六种神通嘛。那么后边的七条心来得乐的这个,就是从第五愿开始一直到第十一条愿,前五愿都是叫五通,只有一个通占一条,你看: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这就是指的宿命通。第二条不得天眼,指的天眼通。第三条不得天耳,指的天耳通。他心就是指的他心通,神足就是指的我们说的神足通,后面的两条就是若起念贪计身者或者说不住定聚,这是指的漏尽通,也就是说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这两条所划到六通里面,最后一个叫漏尽通所摄的,没有漏,无漏。所以整个从第一愿到第十一愿它是一个大的组合,我们先把这个做一个小范围的划分,来进行讲解。

好,咱们首先从法藏比丘启建净土的功德。大家想想,那一定是要考虑到他方国土现有的情状,他去每一愿都会有观照到他方国土的这种障道的业报,作为优先的考虑怎么样去屏蔽。所以大家看到了,他就是观察到了说他方国土,比如咱们娑婆世界,有这种不信因果的,然后轮回的事实他不知道,所以他会放纵这个身口意,乃至贪嗔痴的这种无明,导致最不堪的,在依报和正报的这个相应感受中最苦的部分,他生起了怜悯心。所以你看他第一个出发点就是免除三恶道这种低级生命的存在,特别是成道的目标,你想想在这样的低级生命的情况中,他就没有可能性再去修道了。所以他首先就把这个暗无天日的部分先给屏蔽掉,你看: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大家想想,你想一个堕到三恶道的众生,他已经无暇去反观生命的价值,他也没有,很可怜的没有机会去积功累德去找这个突破的资粮,他只能凭业力,任凭的这样去发挥受苦。对于法身的障碍,对于心源的伤害,他只能任它发挥受报,没有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三恶道的众生,我们也常说到说苦集灭道,佛陀在刚开始讲法的时候不是说,此是苦我应知吗?我们的生命的反思一定是从了知苦的存在而开始的,所以你看四十八愿第一个就是离苦得乐,设置的多好呀。

大家想想,我们在人道里面还是苦乐参半的,其实大家发现没有?这是一个最好的状态。一旦堕到三恶道了以后,这个苦的作用就已经太大,撑满了,他没有回旋的余地。就是说堕到三恶道,我们发现了没有?大家想,就是只有苦的弊,没有苦的利,明白吧?我们在人道里边,你在吃苦的时候,有佛陀的言教智慧一提醒,我们说了知道这是苦的存在,那会激荡着我们有出离心,这是苦的利,得到苦的利益了。

所以说诸佛都是以八苦为师,但是堕到三恶道,他只能受苦的弊,就是在那儿一味地受苦,他享受不到苦的利,没有回旋的余地,你滑落到三恶道的话,生存环境生命质量就这样了,不给他提供这个机会了。所以你看,为什么在咱们娑婆世界才设了五乘教法。五乘教法是什么呢?还有人天乘呀。除了佛菩萨声闻,还有人天乘,人乘,天乘。为什么呢?就是说人乘天乘是相对于三涂的苦楚做一个人天的缓冲,首先你要五戒保住人身,十善能够升天,缓冲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你就是说,也知道轮回的苦,还在轮回之中,但是你相对有一个,就等于说在岸上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不是一直在苦海里泡着。

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以断苦法门为启建的第一步,所以他这里就索性把最苦的列在前面,免除,你看而且说的还是从地狱饿鬼畜生,从最苦的地狱排列到畜生。假如果有这样的,我国土有这样的三恶道,我就不成佛,我已经成佛十劫了,国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大家想,为什么无间地狱里面要苦楚相连?要在劫成的时候,其实从光音天落下来第一个众生,一直到咱们人道再投生畜生,再到饿鬼,最后咱们这个世界怎么满的呢?二十劫成,二十劫住,二十劫坏,二十劫空,对吧?我们这个世界成是怎么成的呢?也就是说堕到无间地狱里面,第一个众生出现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就彻底成了,圆满了,无间地狱具足了嘛。那个时候,就是说第一个众生堕到无间地狱才有一个众生,无间地狱里面。

现在的地狱里面,你想想有多少众生?不但有根本地狱,还有什么近边地狱,游增地狱,在那里受苦,地狱现在可以说开发的非常好了,大家知道吧。为什么这样说?虽然他们没有房产,但是确实他们人口密集,幅员辽阔。因为我们人道为根本的轮转驱动枢纽,我们现在的情状动不动就是身口意业,若遇恶缘念念增长,由于念念增长的这个因缘,大家发现了没有?身口意恶业念念增长,念念增长,我们觉得生死,它是有一个跨越性的轮回,好像死的时候突然蒙了,然后又活了。

其实轮回是什么?没有的,就是因果相续不断的。真正的轮回是不存在的,是我们的错觉。为什么说因果相续,(轮回)不存在呢?大家设想,我们从无记业上来讲,大家今天不是来听法吗?是不是?听法各自在各自所处的地方慢慢往这儿走,刚才的情况,刚才的情景还在吗?在不在了?

你看都摇头,怎么不在了?你现在回想一下,就在呀,你马上你一念心中,就具足了你刚才在哪里,你是知道的,对不对?我们现在在这儿也是知道的,而且现在我们还一直在动动动,一直在生灭,我们始终是知道的。其实生死之间也是如此,就是有了宿命通,前生后世打通,他是不存在前生后世的,就是我们跟睡觉一样,打了一个盹儿一样,生死一样,我们就感觉到不记得了。但是我们对于刚才我们还记得,太早了我们就不记得,为什么?就是我们心力不够,其实他是一直相续的,从我们轮回下堕,乃至我们上升成佛,包括我们成功的往生,一直是相续的。这就是为什么往生到极乐世界,回首的时候,还能够又乘愿再来,还是相续的。

一旦打通了,他不是说光往前走,还能往后倒,而且不存在前后倒进退的这种感觉了,哪哪都是了。所以我们有时候说的,说他能够算命,掐一下,知道将来怎么样或者过去给你算出来,不是真的吗?真正有通的人,后面要讲到通,他就是这个心的力量很强,能够回到那一会儿嘛。我们现在只能够回一会儿,回今天,回昨天,小时候,估计你三个月的时候你都回不去了。前几天有一个小师父跟我讲说他的念力,他现在能够清楚的记得三个月时候他的记忆片断,这其实不就是心的力量?

这一样的道理,大家说是不是?所以说我们若遇恶缘念念增长,其实这种习性不断的增,不断的增,你陷到恶境的时候,果报已经就现前了,只不过可能我们的心力跟进不上,果报已经就现前了,就同步的。我们其实就是自然而然的走到地狱的世界,这个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也是通的,就跟我们自然而然走到极乐世界也是通的,但是极乐世界是什么?没有若遇恶缘念念增长,而是什么呢?所有的都是什么呢?都是让我们自然而然的修行,念念增进解脱的,都是若遇净缘,没有恶缘,就是这样滑来滑去。所以你到地狱里边,我们也是由于我们念念增长的习性,就与恶业相应,依之而起,就是三恶道的本质。饿鬼也是这样的呀,饿鬼众生的情状就跟后妈生的儿子一样,走哪儿都放不开,嗖嗖的,为什么说你心里有鬼呀。饥渴也吃不到,也喝不着,咽喉老是冒火,他的障碍很大。

如果说就外而言,他整个的生存环境都没有一个满意的受用,他连吃一口痰的福报都没有,他所有的生活状态到处去寻觅饮食,而且他寻觅饮食不像我们这儿一样,我们一生不在寻觅饮食,至少我们在追求名利吧,对吧?我们这的众生一生是追求名利,但是我们还有时候能够有所收获的。饿鬼道的众生一生去追求饮食,没有一点点收获,就内而言,他没有一点点食物,有食物到他手里马上就变为火炭,到了肚子里面就烧内脏,都是这样的一种感知。而且吃的时候,咱们这儿吃的时候不是说,哎呀,享受一餐美味大餐吗?在他那儿来讲,吃不是一个享受的感觉,而是还是在苦楚的进行,他的享受是罪。这是饿鬼,畜生更是这样了,毫无意义前途的生命,就是一个杀,自相残杀,我们说的食物链,为人所杀,牛和羊,不是一盘端上来了吗?火锅不是得涮羊肉吗?驴肉火烧不是得加驴肉吗?

那个叫什么,吃鱼那个最有名的那个菜叫什么来着?你看你一下就提起来了,问个四摄谁都想不起来,问个鱼,马上就知道水煮鱼,这种熏习的力量,下意识的,你看。所以说为人所杀呀,你就算不该死的,你也为人所走使呀,就是没有自由,随便的让它,骡子、马一鞭子下来,你走嘛,这就算福报好的了,这就是地狱饿鬼畜生。所以大家想想,这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业力感召就等着发生了,变异成为生命的相续不断的这种积累,然后发生突变。这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说弥陀在这里发愿,他都属于设身处地,他都是每一愿都是设我得佛,如果说还有三恶道,我就不成佛。由于我已经成佛了,就没有,所以说设我得佛,不取正觉,就是设身处地,万无一失,不会有。

这是第一条愿力,你看他发的最苦的就是说要免三涂苦,四十八愿从最底层的业障最重的众生所导起。后面当然这是其一条,说我们理解说,一旦恶趣的众生,这一条说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还有两个内涵我们要知道,一个是恶趣的众生也能往生。大家知道,因为我们可能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还有在《净土圣贤录》里面也有鹦鹉念佛也有往生的,八哥,这都有记载,还有烧出来舍利的。这就说明恶道的众生有这个缘法能往生净土。其次一经往生以后永不再到恶趣了,就彻底割裂了。

我们再来看第二大愿,可以说是前一愿的补充,不但说本国的众生不涉这三涂了,更辐射到他方国土的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再回到他方世界,记住,假如果他再回到他方世界度化众生的时候,也不会再堕到三恶趣了。大家想想,你想,因为有的众生他还是带业往生的,带业往生的这个众生他有发过大愿,他往生了以后即刻就回到本国度众生。这类往生者他在他方国土的寿命终之后,也就是要把有缘的众生度尽时候,他就回去了,这就是第二条愿,给他设置这么一个保证,千万别让他以为度众生,最后度到那儿,又沦落到三恶道里面受苦去了。这就可以说得不偿失了。所以第二条愿力,就是说到了极乐世界受弥陀愿力的洗礼以后,他就这种巨大的加持力就能让我们怎么讲呢?

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我们阿赖耶识不是有污染种子吗?他能够加持那个种子,也就是用佛的正能量这个摄持,不间断的作用摄持这个种子,让它凝固在那里,发挥不了。你看往生极乐世界是不是这样?就是我们阿赖耶识肯定还有下堕的种子,肯定还有三恶道的种子现在还在,只不过我们现在得了人的果报。那么愿力的摄持作用就能让这个负能量在任何时间都显现不出来,所以大家想想,就好比我们说得了癌症一样,如果你得了癌症,纵然你手术了以后还有可能复发。

但是这个堕落到三恶道,就等于说我们恶性肿瘤又复发了,可是你一经往生以后,就等于说你这个病灶虽然还在,可能这个病灶还在,但是它已经彻底钙化了,就好了,就不会复发了。大家有知道这个肿瘤它就是这样,它叫做钙化,钙化,你说它不在,好像跟好人没得过的还不一样,你说它在的话,它再不发了,跟好人一样,这是一种摄持,愿力摄持。只要到过极乐世界,大家记住这句话,只要到过极乐世界,就跟整个法界十方国土里面染土里面的三恶道全部彻底绝缘,就有这两条愿做了保障。大家要记住,这是这两条愿的内涵。

我们再往下看是第三和第四条愿,两个两个一组讲。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这就是我们讲到他的离苦得乐的得乐,这个身形的乐。怎么样是一个真金色者呢?我也有时候想,大家设想一下,怎么样是一个真金色者?好像我们这不也是黄的吗?怎么样是一个金身色者?你说难不成极乐世界的天人,真的就跟咱们这儿的佛像,给刷刷的涂了好多金以后,明晃晃的在那儿,那样儿吗?你想想是一种什么概念?光这个金的质量,咱们阎浮提就比四天王天要差,简直不能比,四天王天再比六欲天或者色界诸天的金的话那就更不能比了。

我们这儿的金就是这个纯金,四九的,非常足的,都不行。何况极乐世界之金呢?所以我们有时候把它表述说软黄金吗?软紫磨金吗?想象不来,不可思议,但是它确实就是真金色的。为什么呢?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随着依报殊胜,极乐世界如此的殊胜,那么就说明他的正报必定也是非常庄严殊胜的。大家想想,诸法我们都知道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阿赖耶识里边,内变根身,外变器界,这是在我们这个世界,都是业识种子变现成的,又为我们的妄识所认知,所以我们这儿说,这个人长得怎样怎样,那个人长得如何如何。但是这里他说,都是不悉,悉就是什么意思?都是的意思,所有的众生都是紫磨真金童男子相,都是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大家想想,通常在我们这个世间国土里面,一尊佛要修圆满,他要三十二大人相,每一种相都要用一百个福的功德来成就,才能具足一种相,从无见顶相什么成满足相。

我们为什么说,三祇修六度百劫种相好,就是他光三十二圆满相的功德就非常的来之不易,这样大的福才能支撑他具足一种相。你想把我们这个一四天下就是我们南瞻部洲包括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所有这四大部洲里面的人,眼睛瞎了的人全部给他治好,这只能算一个福,就是做这么多的好事算一福。一个相,三十二相里面的一相,要一百个福来百福庄严,能够庄严一相。你想在我们这儿你要得这么一个相,有多么的不容易呀。

而在净土世界他就是这样的,就以我们众生发愿往生念佛这个真因,感得阿弥陀佛愿力,这不是说我国中天人必须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必须都是要真金色者,否则我就不成佛。这样的真实愿力为缘,才能感得说真金平等圆满之相。这就是说明有个对照性了,大家要知道了。因为刚才讲了,我们的相貌不同是有业力有关的,大家知道我们的是与业力有关的。为什么有的人美,有的人丑呢?有的人端正有相,有的人就歪瓜裂枣呢?而且不但是跟业力有关,你过去种的福报,你培的福哪一条培的福多点,可能你这辈子相貌就庄严一点,而且从因果上来讲,比如你的心很慈悲,可能就是慈眉善目,你老是有恭敬心,那可能你就是威德庄严等等,反正就是各的因感各的果。

当然这跟我们说的帅、漂亮还不一样,有的帅、漂亮就跟过去魔女或者魔什么转变的,他是非常让你起淫欲心的这种所谓的好看,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福报,它也是跟当时的价值观还有关,比如说唐朝的人喜欢肥的话,这个人如果有福,她在唐朝投胎转世生出来,她就是一个肥的,大家都觉得她美。她到了宋朝,她投胎转世如果到了宋朝,她的福报比较大,那宋朝的人都觉得苗条才漂亮,才有福,大家都喜欢,那生出来她是个苗条的。也就是我们这儿的相貌福报好不好,一个是跟业力有关,无常,第二个跟时代有关,也是无常的,它不是一个定性的恒常,就是说你的身形相貌是不是端正受欢迎,跟当时的审美的价值取向还是要步调一致的,跟时代性要紧扣着,与时俱进的。

你看就是嘛,你说上个世纪,我记得那会儿的话那衣服都是要有板有眼的,我记得那会儿还穿西服还要几道扣子,中山服你们还记得吗?年轻的估计就记不得了,那太短了就觉得说你家真是拿不出手,布料都不够,怎么那么短呢?有时候缝得短了,我记得都穿不出去,我现在回忆一下,好像有过年的时候,缝的衣服短了就非常懊恼,觉得没够尺寸。现在呢?现在有的人去我那儿佛堂拜一个佛,我都不敢让他拜,因为一拜就后面全露出来了。你说就为什么设计的连个腰都盖不住呢?还称之为美,你说咱们不是无常的吗?审美观。所以就是无常的,这说明什么呢?就是我们凡夫的有漏相,无常相,说实在的纵然你貌美,闭月羞花,貌若潘安,还是会有老去的一天,因为它是生灭相,流转相。但是极乐世界的天人大家要看到了,光这个真金色相就说明是他们的相貌是由福和慧同时庄严的,为什么呢?他一个是从福报而言愿力加持,往生者都具足这种福德的,全部都是真金色的妙庄严相,对吧?那其次从慧而言,他是表法的,为什么表法?这里叫真金色,真就表示不是虚假的,伪的,是真因感的真果。

所以叫真金色,再一个为什么用金色来表?金是常住不坏的,对不对,我们说的金性是常住不坏,性纯。那么这个金,极乐世界的天人,他的正报就表这个身体都常住不坏,用金来表法。既然身体是常住不坏,那么正报是常住不坏,他的依报也是常住不坏,就表极乐世界是真常之法,是真常世界,没有咱们这儿国土的成住坏空,更没有咱们这儿众生的生老病死。所以大家要听,你看就这条愿力就是这一番的设置。再进一步而言,你看第四一个也跟补充一样,说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刚才讲了清一色的童男子相,为什么有这条愿?这就是法藏比丘观察到他方有漏的国土世界里面,到处都是有漏的众生,所以一旦这个相貌有差别的时候呢,必然就会有是非分别心,对不对?那就会说是非分别语,你会说这个长得好看,那个长得丑,看见人家长得好看,生贪心了,自己也想长成那样,看见人家长得丑了,长得好生贪心了,自己也想成那样,就生贪心了。

看见长得好了,觉得嫉妒,恨起来了,那就生了嗔心,这些都是助我们染生无明的。你看咱们这个世界从始至终,自古以来到现在,虽然说不能以貌取人,提倡这句话就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貌取人。逼迫佛陀制规矩都说了,六根不具的不能出家,否则人们就会以为说,出家的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以貌取人。所以说我们这个世界有这样的是非的话,那么他就会有虚荣,会有自卑,会说谁的颜值高,爆表了。我现在知道这叫爆表了,所以极乐世界人家的相貌都是一如的,咱们这儿相貌不一样就会麻烦。你看为什么有的还要整容呢?有的人还去整容了,太假了。你说你底盘不好,你整个容有什么用呀?相貌怎么庄严,要修福慧呀。种福慧是相好之因,相貌也是可以改的呀,你真正的福慧种足了,他真的会改,会来圆满,要清净,人见人爱,而且是那种清净的,随着你学修佛法等等这些,这叫做摄受力,整容是很危险的。前几天我还听到一个戏论,很有意思,说男女不是要相亲吗?相亲每个国家不一样,为什么呢?说中国人是好,现在弄那个照片把它怎么样?就是有那个,PS,我老记成Pass,PS,对。

PS一下就是说把你美白一下,结果中国人相亲是什么呢?看照片,见到真人就后悔了,反差太大了。说日本人是好化妆,日本人不是泡温泉吗?说一块儿去温泉,去泡一个温泉出来,泡完温泉出来见了就后悔了。说韩国人相亲是什么时候后悔呢?没得后悔,一直到结婚生下孩子以后后悔了,因为都是整的,你看不出来呀。你看我们这个世界为了容貌耗掉多少心血?花了多少心思,起了多少烦恼呀?可是极乐世界就是这样子的,没有形色不同,没有好丑分别。大家想,众生皆真金色,没有好丑,这是极乐世界跟娑婆可以说是最难的一个法义上的体悟,最殊胜的一个差别。大家想想,这个里面给我们透露出来这个,为什么,大家想在我们的世界中,因为我们凡所有相,都在取相,都在作想。那么在我们世界中,我们信解行证去次第修学佛法,无非最后就是为了从差别相中入一个无差别的真如境界,对不对?这是所有我们的核心的学佛的道路。

在证到无差别以后,从无差别又起方便差别,来度化众生,你看说白了就是他的底蕴里面始终就是一个差别,我们这儿一定要利用这个差别才能悟入无差别,入无差别还要利用差别在那儿行方便善巧佛事,他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包括我们这种差别和无差别的设置也是差别呀,要不然我们就搞不清楚什么是无差别,什么是差别,对吧?还得用这个表达。所以这就我们这个世界不得已而为之的差别世界,但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从差别到无差别是最难的修行步履了,入不进去嘛。可是在极乐世界他是怎么样呢?他就是这样一个,所有一切都是无差别中的自然差别,我不知道我这么讲大家能不能跟得上来?就是他那种无差别的境界不需要迎刃而上的力度去修去证,懂吗?就是不需要,特别不需要去修去证之外,还不需要用无差别去表法,或者用差别去表法,就这样的。

就一切就是包括我们的根本智无差别和后得智的差别都是以无差别为根本,这个很难体悟,大家仔细理解。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比如说根本智和后得智差别智,根本智又叫无差别智,后得智又叫差别智。用表达的话,从道理上来讲,差别智和无差别智是一致的,是无差别的。从相上来讲,差别的就一定要用差别来表达,我们是说方便善巧,比如说你行布施,你就得布施,你修禅定,你就得禅定。你说这是一个话筒,我在讲法就必须用话筒,这是不是差别?可是人家在极乐世界不仅仅差别和无差别的智慧是理上是统一的,在相上也是统一的,能理解吗?就不像咱们这样回过头来还要差别的表达,他可以无差别就直接表达,后得智慧。

所以这里讲到说,悉真金色者,形色没有不同,没有好,没有丑,全部是极乐平等的妙用,这就是愿力加持出来一个非常微妙的法讯,这是很微妙的一个法讯,大家要仔细的去了悟,这样的话,我们才了解到说,往生到极乐世界为什么成佛那么快,为什么就永远没有退的机会,你得安住在前四条的弥陀大愿海中。这是很殊胜的。

所以说我们求生净土,对四十八愿的学习一定要善于观察极乐世界的这个福利和待遇,横具上三土。最低的水平,就是人家那儿最低的水平都是说没有三恶道,我们这儿最高的水平就是说,你能混个说没有下三恶道就多难了呀,保了人身了呀。所以希望我们以人的身份来学习四十八愿这种高质量的愿力,确实真的是不可思议,我们只能随顺佛的真实教言,把心安住在弥陀愿海上。好,今天时间到了,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

0:00 / 0:00
佛说无量寿经1
佛说无量寿经2
佛说无量寿经3
佛说无量寿经4
佛说无量寿经5
佛说无量寿经6
佛说无量寿经7
佛说无量寿经8
佛说无量寿经9
佛说无量寿经10
佛说无量寿经11
佛说无量寿经12
佛说无量寿经13
佛说无量寿经14
佛说无量寿经15
佛说无量寿经16
佛说无量寿经17
佛说无量寿经18
佛说无量寿经19
佛说无量寿经20
佛说无量寿经21
佛说无量寿经22
佛说无量寿经23
佛说无量寿经24
佛说无量寿经25
佛说无量寿经26
佛说无量寿经27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念佛就是听自己念出的声音

问: 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教与人生

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

果公上人语录

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

人生五个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佛教词典】晒经台

(地名)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曰:都鲁濮水关,有唐僧...

【佛教词典】无颠倒善解脱心

【无颠倒善解脱心】 p1085 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已具...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

如何忏悔才能让罪业清净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犯过错。我们自身缺点很多...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拜佛八问

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佛法: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业力最怕辗转增胜

在唯识学上说,所有的业会得果报,它必须是增长业。 你...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