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宏海法师  2019/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十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

我们今天是吉日,初一。上一讲,外出参访有一点耽搁,所以今天我们时隔一个月后,再来学习《观经四贴疏》。今天是第十课。我们现在讲的内容是还在玄义分。实际上,此前讲过说,玄义分是《观经四贴疏》的灵魂。关于它之所以能称之为楷定疏,特别是我们修净土求往生这个法,就是一定要知道信心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个事实是摆在这里的,一直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信心又非常的微妙,它跟我们净土的教义,是相互制约,又相互成就的。这个大家要厘清啊。什么叫做相互成就呢,就是说你听了这个法义以后,觉得说,原来发现这样也可以往生,那么就不由自主地会对照说,我居然也能往生,这是最可贵的一点。然后,我发现我居然能往生,我不由自主地就信了,正好说我就会信,但是信了就真的能往生,它就是需要的这个信,这就叫相互成就。听法。

那么什么叫做相互制约呢?你一直以为,只有那样才能往生,那下意识地拍拍胸脯子说,我根本没有希望,这个修行,超凡入圣的话,从次第来讲太难了,我根本就没有份,往生无份,索性就算了,也不关注了,也不信了。那么正好不信了,就真的不能往生,没有信愿行。所以大家要吃透这一点,这也是,其实是一个诀窍。相互成就,相互制约。荣,就俱荣,如果说损,就都损。它就是这样的微妙。

所以善导大师作这个楷定疏,他干系到我们众生,我们常说得生与否的法身慧命。跟大家讲,我们去分享弘扬修学净土,最致命的,最容易犯的,就是说不能往生,你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不能往生,然后你就按照自己的判断认为不能往生,这叫谤法。大家想,当我们还不断地说,说到什么地步到什么地步,才能够往生的时候呀,你发现了没有,因为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时期,佛已经说了说,到这种水平就能够往生,那么我们说要到某某水平才能往生的时候,你不断地这样说,为什么就叫谤法呢,因为你导致了大家认为说没有用。

本来它是无上殊胜的作用,现在有可能有时候被我们认为,自已认为,演绎,跟别人讲的时候,说发挥不了作用。实际上这就是谤法,谤净土是最要命的,谤净土就是阻碍一个凡夫直接成佛。所以我们以前也说过,说实际上诽谤净土,就把五逆重罪全给套进去了,不知不觉之中。

我们在上一讲的时候就讲过说,上品上中下生的人,这些,法师们都给判了说,至少要地前的三贤,乃至登地到七地的菩萨,才能够把往生据为己有。也就是说,一般的这种凡夫,乃至二乘,罗汉,在上品上生来讲,完全没缘,你看这个法判的。

那今天,我们开始要讲到中辈人,因为善导大师在讲和会经论相违,先讲了法师们怎么介绍九品,什么人能够往生。那么,第二个版块,就是善导大师用道理,用佛法的常规理来破,跟他们辨析。

今天我们的内容,辨析到什么呢,你看“次责中辈三人者”,就是第十四页的最后一段。其次我们来讲,诸法师们判断说中品上中下生,是什么人能够生。我们前面学过说,“诸师云:中上是三果者。”就是说,这个中辈,中辈三品人,上品是三果,三涂永绝,“然此等人,三涂永绝,四趣不生。”就是这三果圣人。

大家有了解到一点点教理的话,知道这三果,实际上常说的是四果,我们常讲到,像《金刚经》里边也不断地说,有这个概念。诸位居士同修应该有的听,有的没听过。

比如说预流,这叫初果。预流是什么意思,就是预入圣流了,逆了生死流,已经开始入到圣位了,就叫预流。这是从凡夫到圣人,最开始的第一个,进门的一个所得吧,一个位次,叫预流。预流,到了预流,意味着什么呢,他就再经过七次生死轮回就了了,叫预流。

其次,二果叫做一来。一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最多最多到咱们欲界的人间,再来轮回一次,而且有可能是在天上,不一定来人间,这叫做一来,再来一次往来。

三果是什么呢,叫做不还。这个不还,并不是说不到三界内生死轮回了,而是说他已经断尽了欲界的烦恼,所以就不再咱们欲界来了。也就是说吃东西,行淫欲,这两大生命属性,他已经没有了。所以他就直接生到色界或者无色界,三界内轮回中,他的级别就比较高了。在那儿就叫不还,受生只到那儿,不再来咱们欲界了。

所以这里说,“诸师云,中上是三果者”,就是中品上生,就是这些人能够生。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来赞叹他们还要来轮回中,还要受生。因为按照正常的次序的话,超凡入圣的次序,他们还有这个烦恼的残余,这是他们烦恼的残余。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是什么呢,人家已经能够彻底出轮回,离三界火宅,打了保票。最次最次的预流,也什么呀,也进入到倒计时了,也就是说,指日可待,心中有数,这样的人。

那我们想想,这样的人,你看,“然此等之人,三涂永绝,四趣不生,现在不造罪业,必定不招来果。”从预入圣流开始,就是最多七次,也不是说因为他们造的业在招感的,而是就剩下这么多。

有一个比喻特别好,就是为什么预入圣流再经七番生死,他们把这个次位比叫七步蛇。就像我们被这个七步蛇咬了一下,那么这个毒的这个力量,蛇毒的力量,只能支撑着我们再,最多再走七步,就必死无疑,不多不少。预流圣人也是这样,人家最多再轮回七回,一定是证阿罗汉果,了生脱死,这是没得说的。

那我们,这里都知道,前边讲过说,见思的烦恼呀,见烦恼,见惑是下堕三途的诱因,有见惑的时候,你还堕三途的可能性非常大。那么思惑,是你生到人天的这个业因。所以就此来讲,三果圣人,实际上已经超凡入圣,入到位不退了,入到位不退了。那位不退,他就没有造业的烦恼,就不会再感来果了,必定不招来报。

那么你看这里,佛就说了,“如佛说言:此四果人”,这就加上阿罗汉,“与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更复何忧,乃藉韦提请求生路?”

你看,说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圣人地位了,已经跟佛同坐解脱床。大家要知道,佛陀,他有两个身。一个叫做解脱身,离开烦恼,离开见思烦恼。所以这里所说的这个四果,即是罗汉声闻乘,他跟佛一样,已经得了解脱身了。在这个层面来讲,说与我同坐解脱床,跟佛平起平坐。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平起平坐,就是法性身,佛的法性身。

解脱身,说白一点,就是他把视野锁定自己,锁定自己的格局,慢慢地就观照自己,观照自己,把所有的这种执念呀,我执呀,放下了以后,他就入这个解脱位。真正入法性位的话,中道实相呀,万法皆是这个佛性的显现,皆是这个甚深般若波罗蜜,那么到这个层面的时候,罗汉还是够不着的。所以这里只是说,与我同坐解脱床,但是能够坐解脱床已经了不得了呀,就不再投胎轮回了。

所以说,就这点来讲,善导大师说,既然已经有斯功力,到了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后顾之忧,还有什么担心的,要靠韦提希这样的一个凡夫,具足烦恼的这样一个凡夫人,凡夫女子,替他们来向佛问一条生路,问一条出路,没必要。大家记住,这是善导大师在用圣言量,经典里面的道理,跟前面的法师在辩解说,你怎么能说中辈三品,这样的中辈的人,怎么是只有四果的人才能生,三果圣人才能生。

我们要了解一下,你比如说,讲到初果圣人,此前也说过。初果圣人,见思惑,他这个见惑已经断尽了,就剩下思惑修惑。他绝不会起什么,邪的贪嗔痴,此时我们还要差别一下,就邪的贪嗔痴是什么呀,就是拽着我们造这个很恶业,能够堕到恶趣里边,这叫邪三毒。

他但有什么呀,还有正三毒。就是正三毒,就是说本能的那些贪嗔痴,在他的这个道力可控之下,好像它还在发挥,但是就剩这七次了,这是初果圣人。初果圣人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说,虽然也会剩下这七辈子的欲望还在,但是比如说他绝不会再去犯邪淫,初果圣人。如果,比如说他这辈子,七次生到咱们人间来了,他没有出家,在家相。在家相,他们成家结婚了,那么他合法的夫妻之外,他绝不会犯邪淫,这个戒叫做道共戒,就是他证的这个圣人之道已经足够,就是他不要刻意地去守持戒了,自然而然就不会做到这种地步。

你比如说初果圣人,他没有嗔恨心。他这个嗔恨心,微弱到什么呢。他,在这个杀业,比如说杀业,他耕地的话,假如果他这辈子是个农夫,他去耕地的时候,他绝杀不了虫子,他拿个犁耕地,虫子自然而然就离开他几寸,根本就近不了身,他不会造这个杀业。这都是自然而然,任运自如的,不是说他刻意的,卯足了劲,我绝不能干,这是他已经证到了这个圣道的这种力量,辐射力,那么就支撑着他自然而然就这样。

所以大家想想,初果预流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一来不还乃至阿罗汉,还用得着靠韦提希赶紧说给,这个救急的净土法门来,主要的主流的锁定他们吗,不是正解。就像说,在苦海里边游游游,人家这些三果圣人,已经游到浅水区了。就是说,我继续游也可以,但是我可以直接站起来,我直接走着就上岸了。不在苦海里边,自己没有力量,任苦海来,任它这个苦海里边的波浪来激荡。所以说,既有这样的力量,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我们作为一个人之常情的比喻,大家看,这个极能说明问题,怎么说呢,“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这里就是说,佛的这种慈悲心,在平等性中,他是有差别相的。为什么,他一定会救苦救苦,是以苦为根本。

那么你已经了生脱死了,甚至上了菩提道的这些行者,他修行跟游山玩水一样,那你还在这儿,你还要,专门还要给人家多此一举地去设这个九品往生的这个法门吗?对不对。他一定是去偏救苦的,乃至更苦的,甚至是极苦的,先让他们赶紧上岸。

就像游泳一样,那他还会啪叽几下,虽然不是专业的游泳选手,但是他狗刨两下还会,半时半会儿淹不死,那么何况这些专业游泳的,那就更不要管他了。赶紧要救什么呢,完全不会游泳的,掉在水里边,两只胳膊伸都伸不出来,已经渐渐地要淹死了,最危难之际的。这个时候,才能叫“是以劝归净土”。这是切实之喻,这个比喻是很到位的。

所以他认为说,我们看,其实前边法师们判的呀,确实是有违佛意,有违佛意。没有把两土世尊的这个大悲彻心,能够全盘不保留地,尽情地能够认识到位,没有。虽然也是在弘扬,但是缺了一大块。

所以讲到此处,我们要知道,这里就是说,这个概念,大家一定要知道。净土法门,特别是《观无量寿经》,这本经书,它可以说就是为凡夫说的,正对的就是我们,不关圣人的事。也就是说为了让我们凡夫直接往生实报庄严土,才以这个角度,所施设的法门和行门,法门和行门。

你看这里讲到的说:“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义同前错也。以下可知。”法师们,前面的解这部经的法师们,大多都给判错了。你看这里讲到的说,“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其实这些典故,在经典里面是常用的比喻。

所以讲到呢,有时候,我们现在来讲到说,听法听法呀,法是不得不听的,法是不得不听的,不论在僧在俗,不敢吹这个牛。末法时期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爱听法,有时候好像白衣又比出家人还更好闻一些,不知道什么因缘,就缘成这样了。实际上,也有古德就讲过说。你看现在我们有一些,在大学里边,他有的就是能够把这个三藏经典研究个透,这些大学者们。但是为什么有的他还未必能够生起对佛法的信心,这其实里边就有因果的,就讲到宿世也是完全不听法义,但是可能一味地在这个干知见上用功,就产生这样的效果。

那么在佛法里面,像我们听得多了,就是这些譬喻,你就知道它的典故在哪儿,马上下意识地这种储备中就调出来说,这个比喻用在此处在说怎么样的一个次第。你比如说这讲到说,溺水之人,实际上,在经典里面也是有讲究的。他就作一个比喻是说,说恒河边上有七种人,有七种凡圣的差别。这七种人,有的是为了洗澡,去过印度的就知道,恒河,每天这个印度人,特别是依婆罗门教的都要去洗。有一种外道,说到在恒河里面一天洗三次,就能解脱。有的呢,是为了这个贼寇,好像躲什么呀,或者有的是为了采花,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缘,则入于河中。

但是入于河中,怎么样呢?你比如说第一种人,他说到什么呀,入水就沉,就是到河里面,马上就沉下去淹死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一点点的善根力,所以他完全不会游。比喻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一阐提,完全没有善根,没有佛性,就是过去没有一点儿善根,今生也不会生一丝的信心,就叫不会游。所以你看为什么,下品三生里边就大部份都是这种人,就在临终的关头,看看他能不能有善知识,能够给他引出来一点儿善根,只要一点儿就行,这是第一种人,入水就沉。

还有一种人是什么呢,说“虽没还出,出来还没”。就是他掉到水里边了,虽然掉进去了,但是,他为什么呢,他的身体有力量,就比如说,我们掉起来了,一下子,赶紧站一下,站起来了,站起来了,又发现这个水很深,虽然你站起来了,猛地,可是不会游泳,又给淹进去了,这是第二种人。是什么呢,就是这个造恶的人。造恶的人,虽然他过去可能善恶相掺,善恶相掺的话,所以他有时候会,过去有一些善根,可是今生又没有修,不去学这个游,所以虽然说,能够站起来一下,最终还是沉下去了。

那么还有第三种人,就是我们说的,已经修学佛法,已经开始想上道,但是还没有到圣人的这个层面,我们有时候把他叫做内凡。就是说,掉在水里,没进去了,淹进去了,突然间又出来了,出来了以后,他这个精进勇猛就再不往里边没了。为什么,因为他身体有业,有烦恼,会退,所以他掉在水里淹没了,但是他有这个佛法的力量,他能够得出,他游一会儿,慢慢就学会游了,出来就再不入水了,这就已经开始算内凡了。

像第四种人,就是说的这个四果圣人。四果圣人是怎么样呢,就好像掉在水里面,赶紧没进去,刚没了一下,人家就修出来了,出来以后再就不掉水里,而且还能东张西望地看看是怎么一回情形。就像我们说,他有了法门了,他修四谛法了,有法门,有诀窍了。所以这一类的人呢,就是从我们这里讲到的三果圣人、四果圣人以上。那就说明,比如说后面的第五种、第六种、第七种,就是有的这个,你比如说,他说菩萨是怎么样呢,就是刚掉在水里边,还没没,人家就离开水走了。为什么,因为他不住生死,离开水走了,他又不会纯粹出水,他觉得水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受苦的,掉进去要淹死的,那么他就在这个浅处看着,能捞一个算一个,尽量都捞上来。这就是菩萨,已经到了第六种人。

所以大家看,如果从这点来讲的话,就这么多的溺水之人,实际上急需偏救的是什么,就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第三第四种开始,就是当然也在救,可是不是偏救了。那么净土法门,这个是在娑婆世界来讲,它就是偏救罪苦众生的啊,《观经》里面讲的。那么岸上之者,何用济为。所以说,用这个圣言量来作证的话,从中可见,法师们判错了,法师们判错了。

实际上确实如此。大家知道,在这个经典里面讲到,经典里面讲到,说佛念众生,就跟鱼,咱们舟山你们打鱼都知道,鱼,我有的时候去放生,那黄鱼,那卖鱼老板还说,这里面鱼籽多,鱼籽多,放生放得多,劝我多买点儿。那么实际上,佛念我们众生,也跟鱼母念鱼子一样。大家知道,鱼跟鱼子,它有一个什么天然的关联,有个共业相关呢,就是说如果鱼母不念鱼子,鱼子就会坏烂,就烂掉了,活不了。

所以这个鱼母,它一定会常念鱼子的。而且它要偏念马上就烂的这些。佛念众生也是这样的。就比如说阿弥陀佛念我们,摄取不舍,四十八愿就是这样,一直是这样,成佛以来就这样,此时此刻还是这样,尽未来际依然这样。佛如果不念我们的话,我们的善根早就坏烂了,大家知道吗。就凭我们造了无始劫来的那么多业,你跟我们好不容易积的这点善根来相攻相拼,你说能拼得过吗?没有佛力早就坏烂了。

你看经典里面讲的,给大家念来分享一下。“如父母有子,始生便盲聋。”就是人之常情,我们世间的人,你说夫妻两个生下来一小孩,那么,我们说生下来就是健康茁壮成长的,倒也罢了。兄弟姐妹里面,比如说有一个眼睛看不见,或者从小说不了话,耳朵是聋子,你说是不是父母,他的慈悲心殷重得会更加的多心疼关爱他们一些嘛,甚至觉得一辈子,说愧疚他们一样。这佛的心力也是这样的。

你看,“慈悲心殷重,不舍而养活。子不见父母,父母常见子。”就是比如说,这个小孩眼睛看不见,天生下来就是瞎的。他从来都见不着他的爸爸妈妈,但是他的爸爸妈妈,他是一家子,天天都看着他。

实际上,“诸佛观众生,犹如罗睺罗。”我们觉得释迦牟尼佛的亲生儿子,这一辈子是罗睺罗,我们因为凡夫了,肯定说,这是他亲儿子,虽然跟着他出家了,也不一样吧。实际上,佛见罗睺罗跟见一切众生,正等无异。但是“众生虽不见,实在诸佛前”。就是我们虽然现在看不见佛,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特别是我们偏有因缘阿弥陀佛,观音菩萨,虽然看不见,那我现在也看不见。

“实在诸佛前”,真实不虚的就在他跟前,大家知道。所以大家明白了没,这个念佛法门,为什么说下手易,成功高,为什么?它的决定因素在,佛念我们,在我们念佛之前就一直在那儿准备着,铺垫着,全天侯着。大家知道吧。佛念众生,在众生念佛之前,常念众生,所以众生回心一念,就能感应道交。

所以大家想想,什么叫做莫向外求呢?我们思惟作意一下这个法,就佛念我们,已经一直在念,前前后后一直念,不间断地念。那我们现在一回心感念,才能感应道交,这就叫莫向外求,不向外求法啊。多少人还把念佛认为是心向外求,你说这种知见。而且很多人持这种知见。为什么,他觉得自心是佛,你还偏要念,多一个阿弥陀佛。不明了心,非常冤枉。好,这是我们讲到的说,中辈上品中品。

下面的内容,就是等于说是,你看第三,到了第十五页了,“重举九品,返对破者。”这是第一个问题九品往生章的,谁往生,怎么往生里边的第三个版块。先说了法师们的意见是怎样的,然后用通常的道理来跟他辨析。

第三个就是“重举九品,返对破者”,是什么呢,这就是具体开始从经典里面摘出来,进行辩论。就是佛已经如此之说了,你竟然这么去给他讲解,为什么跟经文不吻合呢,不随顺经文呢?你在讲经,但是你讲的跟佛说的经不一样。这里讲到的说“重举”,就是说重新列举这些法师们判九品往生条件的文义,就叫“重举九品”。这里“返对破者”,是什么呢,就是说,把你们解释经典的这个,然后返过来,把你们对于经典的解释,返过来,你们调个头,再来看看你们解释的经,跟你们解释经典的这个解释一样吗?你们解释经典,居然跟解释的经,说的不一样。

所以大家来看,这里就开始说,用经文中的道理。如果说这么多的法师所判的是事实,那为什么反而跟经文中有矛盾有冲突呢?你看这里讲到的说,“诸师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者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读诵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唯能念佛法僧等。”

这是在《观经》里边所说,什么样的人可以上品上生。我这里跟大家看一下,在经典里面的原文是怎么样。说“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首先他说,从发心上而言。这还是这里善导大师,把发心这段,如果从发心上而言的话,就更差得远了。

你看,他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就是你发心上只要有至诚心,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净土法门。“二者深心”,就是深信不疑。你的信根扎稳了,落停了。轻易任何境界,凡说圣说,都动不了你的这个根了,深信不疑。“三者回向发愿心”,就是我决定就是要去极乐世界。“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而且是上品上生。大家看。这还是从发心上而言就能生。

那么后面是从行为上而言,才讲到说,你看,“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慈心不杀,具诸戒行。所以这里讲到的说“但能持戒修慈”。“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这是什么意思?你看善导大师解释理解的很到位,他是说,如果你能持戒修慈心就好,纵然你连这个也做不到,不能够持戒修慈,怎么呢,“但能读诵大乘”,就是你读诵大乘经典,你有这个行为。

乃至你读诵大乘经典也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他,怎么讲呢,他读不了经呀,不喜欢读,那怎么办呢。你看,“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好了,这两样你也做不到,还有一个什么呢,唯能,哪怕你只会,只晓得念佛法僧,就是这里讲到的六念。“修行六念”。但是大家要知道,所有的这三种里边,都有一个最后落脚点,“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回向发愿。

那么“具此功德”,还要告诉大家,还不是说你一辈子,说你一辈子不知道要积攒了多少这样的行。是一日乃至七日,并非尽形寿。就是一天这么修,或者七天这么修,哪怕修够一日乃至七日,都能够往生,而且是上品上生。你看这里讲到的,“此之三人,各以己业专精励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续不断,各回所作之业。”

当然我们也不要忘了,这要相续不断,日日如此,各回所作之业,“求愿往生”。结果非常好,“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如弹指顷”,大家想想,如弹指顷,真的就跟我们梦里面梦到的那种,噌地一下。我们梦里好多时候不是场景转化,或者说剧情发展都是噌噌的,不像咱们这儿缓缓的,慢慢的,思惟一下,讨论一下,怎么办怎么办这样来的,梦里边不都是这样的。“如弹指顷,即生彼国”,这是经典里面说的话。你现在怎么敢判的说,上品上生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

你看善导大师说了,“以此文证,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日数虽少,作业时猛,何得判同上圣也?”大家看到了吗,这里虽然用了几个词,一个是大乘,极善,上品,可是最后落脚点是凡夫。也就是说,我们也能做得到这些法。

当然他这里讲到的说,“大乘极善”,极善的善法,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回向发愿,愿生彼国”。你只要有这个心念,就是无上的善根,极品的善根。由于这样,虽然修的时间短,但是他的行,行持的这个业,精进勇猛。可是问题是再怎么精进勇猛,你肯定不是登地乃至这是要四地的菩萨呀。那我们想想,人家四地的菩萨,还差这么一点点一日至七日之善吗?

大家知道四地的菩萨,《金刚经》里面讲到说,一切贤圣以无为法有差别。四地菩萨是什么概念,四地菩萨叫做焰慧地。焰慧地就是什么,人家的这种智慧火焰已经非常炽盛了,他依照自己的能力,就能够把自己的,怎么说呢,把自己的这个悲心,智慧,愿力,全部导向在甚深的禅定中。也就是说,不要咱们这儿卯足了劲,刻意地,想法设法生怕退,结果还容易退,就在这种纠结中,才发那一点儿智慧,还是起一点儿悲心,乃至发点愿。

焰慧地的菩萨就是说,人家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为什么,他没有身见。也就是说,蕴界处,这里讲到的,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五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到这个水准。色受想行识,束不住他,彻底已经出离了,到四地的菩萨。我们现在看看,不要说其他,就光说色法,你能出离吗。你说给说一句说,我们看见的都是假的,做梦一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你意识中又锁定了说,我看见的这个就是假的。

你看我不断地讲说,要告诉大家,连我看见这个假的。可是受想行识,取种种相,作种种想,你出不来呀。你这个心念刹那刹那流动,你管不住呀。所以你说四地菩萨,到这个时候,就这样的概念,你说四地菩萨还要藉韦提希的口去往生吗?

你看,“然四地七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不可思议,岂藉一日七日之善,华台授手,迎接往生也?”

五地的菩萨,跟大家讲,五地的菩萨,到了什么地步了。五地的菩萨,就是人家的福力、智力、定力、愿力能够相融并进。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他的,你比如说,我们现在有时候觉得,哎呀,一念冒出来了,觉得我的这个智慧,好像比别人强一点,悟性高一点,这种一念我觉就起来了。或者说你觉得今天打坐打了坐了,双盘起来,比别人长了多少时间,乃至你发愿的时候觉得愿力广大,别人卯不到这个心劲上,甚至你的福报觉得很大。

可是我们有时候,在这个上显现,那个上就不行。那个上面出色,这个上就特别短板。到了五地的菩萨的时候呢,他能够让心性行持,就是同步让它互相相融。就什么概念呢,所有的这个力量他就让他的福德一直持续,福报一直相持,他的智慧不会退的,不会起伏,一会儿迷一会儿悟,一直在常,恒常的。他的定力相续,他的愿力不退。所有的这些力量就在他的一心中,心性中,他能够甚深地让它相续。

所以第五地叫极难胜地。极难胜地是什么呢,他真正能够把佛知见和世间知见能够摆平了。现在我们来讲,佛法是佛法,世间法是世间法,你现在我们吹不得牛说,好像说不离世间法,不坏佛法,没有这个能力呀。只有到五地菩萨的时候,才能入这个法。六地的菩萨,三解脱门就现前了,空解脱门、无相、无作解脱门就现前了。到第七地,远行地。我们就说第七地,什么概念,能够入无量的众生法界,能够入无量的世界网,能够入无量的清净佛国净土,随意。这是七地的本事。

你想想到这种本事了,还要藉韦提希说,哎呀,好不容易到了临命终时了,赶紧接我一把。他还跑去接人呢,有可能他还跟着阿弥陀佛去辅佐西方三圣作清净海众去接人呢。就这地步,你看还用说,“岂藉一日七日之善,华台授手,迎接往生也?”所以善导大师这里讲的,你说,说四地到七地的才能得上品上生。

可是经文中讲的,根本就没有这种地步,甚至还差得很远。能够持戒修慈悲心就行了。不能了会读读经也可以。最后实在不会了,能够六念,能够念佛法僧,回向都可以。所以大家要知道啊,这里面主要大家不要忘了,重在回向发愿。因为净土法门,就是从事相上它就是一个感应法门。感应法门它实际上就是什么呀,唯有这个诚恳不分别的心,才能最容易达到效果。不是靠你自己到什么水平才够资格,就论你想不想、愿不愿意。你真的想真的愿意,这样就能感得前来接引。这是第一段里边,重返破这个上品。

那我们再来看,重举上品上生完了,是上品中生。上品中生来看。“次对上中者。诸师云,是初地四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读不读,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论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生彼国。”

你看,你说这个真的,法师们解啊,不知道怎么解的这个经。像上品中生里边他就明确地讲到,你比如说你读经你读不了,读经读不了,就是什么,“不必”,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比如说你不识字,那怎么办。比如说你坐不住,比如说你一念你就犯困,都不行。那么这里就讲到的“不必”。善导大师解释得非常的妙。什么叫做“不必”呢?就是读也行不读也行。

读嘛固然好,没读了也行,就这样,这就叫“故名不必”。但是什么呢,“但言善解”,就是善解意趣,你得善解这个经意,一说了你就懂。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就是佛说的说,真如实相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呀,你不害怕,你认可他。你像我们记得那会儿听《金刚经》呀,很多人听了就害怕,念着念着念着,最后他说什么都是空的假的,那怎么办呀,我日子也没法过了。

但是有善根的人呢,他就一听这个就很欢喜。哦,他就觉得原来如此。所以从这上面来讲,本身就具足了善根的差别相,不可比的,有时候一念之差就是不可比。那你看这里讲到的,节节一下不如一下的,说能够读就行。不能够读了,懂得道理也行。最后说什么,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也行。

就是实在你善解意趣也解不了,那你总相信因果,相信因果你不诽谤佛法,也就是说不讨厌佛法吧,这么说,因为有的人他讨厌佛法。那么你还相信善恶报应。就是这种资历的人,你只要回向发愿往生西方,还是上品中生。你说这样的人所能够够得着的法门,怎么能够判给登地菩萨呢?怎么能给判给登地菩萨!

你想想这里讲到,他是说,初地到四地菩萨,初地菩萨是什么?初地一旦登地以后啊,才能我们常说的,才真正意义上,当然这是大乘法来讲,跟我们前面讲到的四果圣人,那是不可比的。那么一旦登地以后,所有的修行功德都发生质变,一刹那间,就能到一百个,化身到一百个土里边。

大家想想,这种神通力,他能知道说,如果我度化众生有必要住世啊,说我就一直不死,能够相续什么呢,能够加持自己的寿命能上一百劫。现在我们只能活一百岁,大家想想。而且能够一刹那中,就能够入八百个禅定、八百个三昧,各种各样的。一刹那能够震动一百个世界,就有这样的神通。就不要说二地和三地了。

三地的菩萨就是一个身就能化成很多个身,多个身就能变成一个身。一会儿隐,一会儿显,那我们大家念过《地藏经》,分身集会品里边不是吗?不知道多少菩萨共复一形,多少分身散影的地藏王菩萨是吧,共复一形。然后一会儿又说,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就是这个功德。那你想想,到这样的菩萨了,你这里还上品中生才给人家个机会,你说听起来也真的是好玩。

好,我们大家再往下看,“以此文证,亦是佛去世后,大乘凡夫,”你看跟上面有一点差别是什么,“行业稍弱,致使终时迎候有异。”就是前面的是阿弥陀佛及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那么这里也是一时授手,即生彼国。但是他这个中生和前面的上生呢,接引的时候,比如说到了那儿,然后经一晚上,花才能开,这些差别相还是有的。上品中生的话,一晚上花才能开。

但问题是说,虽然这样,“然初地四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如《华严经》说,乃是不可思议。岂藉韦提致请,方得往生也?”我们刚才讲的,登地初地就已经这样不可思议了,那三地四地就更不要说了,还用韦提希夫人给创造往生的机会吗?

所以善导大师一直坚持,他在坚持一个什么观点,大家不要摇摆开这个脉络。就坚持是所有的这些法门,设的往生的可能性就是给凡夫,就看你是什么样的凡夫。他这里分得这么细,虽然我们学习起来好像说,哦,这个修的凡夫是能够够得着这样,能够持戒,能够不杀;那个能够读诵大乘经典;这个读不了也没关系,能够懂道理就行;这个道理也不懂,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也行。

实际上就是撒网,网开了,面面俱到。虽然好像有这个优劣差别,换个想法也是一种根性差别。为什么?因为有的人,你比如说有的人他就爱读经,有的人他就能持戒,对不对。有的人他就好念。那么有的人,他虽然不喜欢学习经教,但是只要你把大乘核心义理一讲,他就明白,也有这样的人。所有种种诸如此类,都在往生之列,都在往生之列。

大家要记住啊,他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个。那么差别相的话,你比如说上品上生的话,是佛跟无数的化佛。上品中生这里是说,佛跟一千个化佛,中生。上品下生的话,佛跟五百个化佛。这就是这里善导大师讲到的是什么呢?“行业稍弱,致使终时迎候有异。”迎候有异,就是接引的场景有点儿差别。

那好,我们再来看上品下生者,他们出错出在哪里。“次对上下者”,到了十六页了,“诸师云,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者。”那说明什么呢?其他的法师判别的,种性是什么呢?就是开始发心要修行成佛,就这么个意思。种性发心到初地前的三贤位的菩萨。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都在里边。那么法师们判的就是只有这些菩萨才能往生,还是上品下生。

可是,善导大师说“何故《观经》云”,说为什么经典里面只讲了说,“亦信因果。云何亦信?同上深信,故名为亦。”你看这里讲的,真的是滴水不漏。前面讲到的说,不必受持大乘。善导大师说了“不必”,就是说你能读固然好,不读也行。这里讲到的“亦信因果”,讲到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就是什么,要跟前面的上品中生者一样深信因果,这个条件是必须的。所以叫做,“亦信因果,云何亦信?同上深信,故名为亦。”

“又言不谤大乘”,不讨厌佛法,有缘,能够走近。最后有一句什么呢?第三个条件是什么,“但发无上道心”,就是说唯一的有一个念想说,你想了生脱死,成就佛道。你要不要这样干,你这辈子发现了你的生命应当如此的投影。所以说这里讲到,“但发无上道心”,就是前面上品里边,所有前面的那些功德都没有,行持都没干,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就想成佛,想解脱。

“唯此一句以为正业,更无余善。回斯一行,”你看,相信因果,不诽谤佛法,那这两个肯定是相贯连的嘛。如果你没有这两个,你怎么会发无上道心吗,对不对。所以落脚点就是,就这样,但发无上道心,回斯一行,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回斯一行,求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得往生。”那你看,在这里来讲,就是说他都,说实在的都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善根了,大家看,有可能还不如你们。为什么说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善根呢?他第一个就是相信因果是真实的,那就说明他就是只不过不说佛教的不是,相信因果对的,有这回事。也想成就菩提,就到了这个地步,就到这个水平就够本了,就这样。“一时授手,即得往生”。

那么“以斯文证”,善导大师说,“唯是佛去世后,一切发大乘心众生,行业不强”,就是只发了心呀,大家看到了吗?佛灭后只是发了大乘心的众生,“行业不强”就是说,基本上修行他都不行,没有好好修,修不了多少。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

致使去时迎候有异”,只是往生的场面不如前面的一点,但是决定往生。可是你现在讲到的说,叫做种性以上到初地的这些菩萨来讲,你看,“若论此位中菩萨力势”,就是他们的神通、道力、心力的这个力量,大势至的势。

“十方净土随意往生”,人家已经自由了嘛,想怎样怎样了,还要这韦提希被儿子要杀她,逼得赶紧请佛给说这么一个,只适合她这个陋劣根机,才能够正当时的、正当机的法门吗?“岂藉韦提为其请佛,劝生西方极乐国也?”

所以从中可见,上品三生完全不是说只有这些圣人,人家圣人当然能够上品三生,没有问题了。问题是人家都根本看不上这个上品三生,知道吧。现在唯有我们的凡夫,凡夫够不着了,这会儿才说,哎呀,上品已经是好生了,好结果了。所以,总而言之说,都是具足善根的凡夫,完全没有说到你要什么证量,特别是你已经登到几地。换句话说,如果已经那样了,你还要净土法门要干什么?特别是这种九品的往生的意义何在呢?这是对于上品的一个叫做,这里叫做“返对破者”。

下面我们来看这一段,十六页的第二段刚才我们讲了。

“即此三品去时有异。云何异?上上去时,佛与无数化佛一时授手;上中去时,佛与千化佛一时授手;上下去时,佛与五百化佛一时授手。”只是在这个差别相上,“直是业有强弱”,就是他们修行的功德,有多有少,有深有浅,“致使有斯差别耳”。说白了,实际上就是说功德大小不一样,致使阿弥陀佛的愿力,在他们这儿,一下子就不敢给他们发挥出来,他们承载不住。总归以往生为本分的话,就是说看他们能受得了多少,就给他们显现多少,先把他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再说,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说“致使有差别耳”。

这是讲到的上辈三品,哪儿不对,大家要搞清楚,能听进去啊。一定要记住,我们自己受用的时候,你要观照自己和大众的这种有缘。我们讲这个法,就是说到这个时代了,这一生我们遇到净土法门了,既然遇到了,千万不要可惜了,没用到尽头,没把它用到位,害怕往生不了。我们所要做的,反而是力争上游而已了。往生与否的话,全部的都是在你的信愿、念佛和回向功德。实际上,回向愿生就具足了信愿行,这是根本法。

所以,大家要知道,有时候我们也想想,就此时此刻这个场景,你比如说我讲诸位听,咱们真的讲得相应了的话,其实这会儿就已经具足了往生的资格,已经就是极乐世界中的一员了,知道吗?因为这个法已经通了嘛,够得着了嘛。

说明我们现在此时此刻,也就是当来往生,实际上现在已经,就是已经赚到了,这个生活水准已经够得着了,大家要生这种自信。由此而产生的法喜,再滋养我们将来有可能生起来的一念,或者对自己的不自信,乃至对阿弥陀佛愿力的这种仰仗心不够,等等诸如此类的。不要白白听这个法,不要白白听这个法。这是指的上品。

下面我们再来看十六页的第三段。“次对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你看,中品上生是小乘的三果。“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

“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实际上五逆已经就是过患中的大过患了。那当然这里边可能还,比如说诽谤正法,乃至一些,“无众过患”就是让我们把自己现前的过患,尽量地能够改、能够舍、能够修,越少越好嘛。所以叫“无众过患”。每一句话都是针对我们每个人,每种根性都是起作用的。大家不要说,好像我刚才听了半天法师讲的,那些我已经够得着了,这个我就不必再在乎了,这些可能我已经超过了,随时随地。

你看这里说,“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比丘圣众,放光说法,来现其前。”很有意思,我们猜想一下,为什么跟比丘圣众来?那很可能是这些众生,比如说诸位,可能有的就说,哎呀,这辈子我也没有因缘出家。有的人还说,能的话让我儿子出家就好了。我们以前见过。那这种,其实这个想法,就是这辈子他想出家,想出又出不了。

我现在就发现一种状态,这段时间我们庙里面也来了好多信誓旦旦的义工,男众。我仔细观察就在这个关头,真的是说:入山嘛,六根不净,入世嘛,狼心不足。为什么呢?到红尘里面他又有点信仰,他跟人家打拼,现在那勾心斗角,五欲红尘,你过日子想过好,你不害几个人,你能过好吗?他的日子过不好,过不好,又有点儿小懒惰。

说好吧,到佛门里边。到佛门里边他这个日子也过不好。其他的不说了,每天早上跟着四点起床他就受不了。头几天来了比我们去得都早,比师父们去得都早,过几天就一把麸子不见面。信誓旦旦地说,来做义工至少三个月,最后干着干着,你说这么枯燥的生活,这么千篇一律,你没有法,没有这个法,没有出家的善根,没有吃十方饭的福报,你能定得住吗?你一天都待不住呀。跑了,拜拜了。我也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在听,听的话说的就是你。所以说,希望菩萨加被,我也回向说,他早点儿能出家。

为什么这里讲到说与比丘圣众呢?我就想到说,很可能这些众生,你看他喜欢持五戒乃至八戒,不是八关斋戒嘛,八关斋戒就是给在家人设的这个出家的戒法,那他心里肯定有一种想出家的好乐。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就满他的愿。你看,他带着的根性来了,就是跟他对接,来跟比丘。那你一看见,哎呀,我也想出家,很可能我曾经共修过的比丘,或者我这一世的师父都来了,那他很欢喜,就“放光说法,来现其前。此人见已,即得往生。”

所以大家以为说,这里是三果圣人。既然是三果圣人,为什么这里讲到的说,受持五戒八戒,所修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呢?那就说明他不是小圣人,而是持小乘戒的凡夫,还是凡夫,不是圣人,这是这点。我们再来看,这就不要多讲了,大家就明白了。你既然说是小乘三圣人讲的话,为什么在《观经》里边,人家只说了这么一个条件呢?这是中辈上品。

再看中辈中品者,“诸师云,见道已前内凡者。”就是说,是见道前的内凡,我们不是给大家讲过了嘛,暖、顶、忍、世第一,就是那个内凡。就是还是凡夫,没有入圣位,但是就快了,这个火烧得越来越旺了,就已经不断地增进,不断地增进,已经就是说入到那个海拔了,就快到山顶,这样的一个感觉。

但是,这些法师们说,必须要这样才能够中品中生。为什么《观经》里面讲到说,“受持一日一夜戒”,大家要知道这里讲到的中品中生者,明确说“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这是为在家的,乃至出家的说,“一日一夜持沙弥戒”,乃为比丘说,“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这是为中品。

那这里我们就说在家人来讲,你看,“受持一日一夜戒,回愿往生,命欲终时,见佛即得往生。”为什么我们要受持八关斋戒?有时候,有的同修也是他的信心不足了,他就非要这么走一下。为什么?他觉得看到这里,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就是往生的正业资粮。

就是你行过这个法,你回向,就等于说你就能花这个钱,会花这个钱了,你把钱已经赚到手了,一日一夜。回向不是就等于说,把这个钱既然赚到手,我怎么花怎么花,我要花到哪儿嘛,花到极乐世界去嘛,对不对。所以说,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功德,都是中辈中品往生的保障。

大家这样看下来,就简单得我们都不敢信嘛!知道吧。这想来想去,都好像觉得这简直就是净土行人就所作已办了。所以,为什么是极难信之法。

那么,“以此文证,岂得言是内凡人也。”你还怎么说是内凡人呢?人家就修了一个法,就是持了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所以,善导大师说,其实这一类人是什么呀,“但是佛去世后,无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缘,授其小戒,回愿往生。”你看,这里都觉得就是说,善法功德不具足大功德了。

不具足大功德,就遇到因缘了。我们说的罪过的讲,就跟说刚好碰上,就这么个情况下修的这个法。刚好碰上了这个呢,受一个戒,就因为受了这个戒,真的受了,人家也是真的受了,真的持了。那么,回愿往生,为什么我们说就可以往生呢?因为佛在发愿的愿力里面,就有这个内容点呀,看到了吗?这里讲的“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这是佛说的。刚才虽然我们讲,说容易得让人受不了,但是这就是佛告诉我们的。那么就能够引发这个功德,作为往生的资粮。这是讲到中品中生者。

当然,善导大师也说得很圆满。你看,“以佛愿力,即得生也。若论小圣,去亦无妨。”就是说,如果你要说这些往生者,一定是声闻乘的小圣,或者是内凡也行,你说去往生嘛,也无妨呀,九法界都去呀。

但是你现在不要给人家框死了说,《观经》里面讲的能够中品中生的就是内凡。现在告诉你,“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还是回到这个正见上,这个根本见上,佛就是为凡夫正说的,不是为圣人正说的。可以说,在讲这个法的时候没有顾及到圣者。这是指的中品中生。

我们再看一段,十七页的第二段。“中下者,诸师云,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离者。”这里讲到说,这个中品下生的,中品下生的人,他给上面盖了一个什么内容呢?就是虽然是世俗的凡夫,没有问题,但是“唯修世福”,就是他修福报修得很积极。“求出离”,就是他的出离心很浓。那我们想想,现在能够说,修福报修得很好,很发心,然后还带一颗特别正的出离心,这样的修行人,我告诉诸位,四众弟子中都少见了呀,就僧俗弟子中已经少见了,咱们也说实话。那你说这里讲到的是中品下生。

所以,善导大师反驳说,“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乐事四十八愿等,此人闻已,即生彼国。”

他要说明什么?这个还比较难把它看出来。说明什么,你看,我们看的说“唯修世福求出离”,那这个《观经》里面讲的说,“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这不是很好吗?大家看出来了没有?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差别是什么呢?孝养父母,只不过是你尽人分,对不对。你人里面你只是一个好人,你跟佛法不搭嘎的也有啊,对吧。

然后这里是“行世人慈”,也是尽人分,对不对。然后命终感得善知识来,才给他讲极乐世界的消息,并不是说他在平常的生活中俨然已经是懂得修福,然后勤求出离,完全没这个概念。这个法跟大家讲,最对我们现在有现实意义,特别是诸位的六亲眷属。很多人,有一类人,其实他为人秉性很好,对不对。但是他就不信佛,没有办法。他世间做人做得很到位,就是这一类。大家看到了吗,这一类的生者,中品下生的机会来了。

就是虽然他一辈子,现在我们很多这个时候,我们也遇到嘛,刚刚听闻佛法,或者他对净土法门听你说嘛,笑笑,也不反对,但是你问他自己的话,哎呀,我恐怕不行吧,还是,诶,不想了,这些事于我还很远。就指的这一类人,这个往生机会,知道吧。这一类人,那么到什么地步呢?临命终时他突然觉得说,这往哪儿死呀?死了以后怎么办呀?生死是怎么回事呀?他在这个上面突然间通了,乘机你给他讲,你给他讲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他一想生,对接上了,即刻即生彼国。

所以,就是告诉你,这些法师们,你不要把这个依然给人家加门槛说,还修世福,勤出离者。他不求出离,从来都没有这个感觉。他就是说,从来没有遇到佛法,而且还生活幸福善良的人,就这一类人。那么,这一类临终遇到善知识而往生,也是解脱正途的根器。大家看,所以说,九品咸令登彼岸啊,我们常念这个话,就没有意识到咸令、咸令、咸令,就是都,都让,都让到什么地步,差点儿就说你是个人就行,想生就可以了,实际上就是这样。

所以说,善导大师,“以此文证,但是不遇佛法之人,虽行孝养,亦未有心希求出离。”你看,就是说他根本,虽然他世间的福自然而然在修,但是他没有出离心。“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此人因劝回心”,能听得进去,就因为临终的时候听善知识的,他听进去了,“即得往生。”

“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为出离故行孝道也。”你看,最后还特别加了一句说,你不要说人家在世间的时候就,虽然人好,但是他并没有出离心。说白了,实际上就是不通佛法,不了解佛法,听都没听佛法,乃至不信佛法,但是他提供给他还是中品下生的机会。

大家要想想,就这号人都到了中品下生,还有下辈三品。那这想想这个下辈三品,那这真的是就恶人已经恶到极致的这个时候,才开始讲下品,还要给提供往生。那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我们就要深思之,这个法,你也是要听对。你听得是说,呀,居然曾到这个地步了,都能往生,那我肯定能往生了,那你一定要再接再厉,这就对了。你不要听得说,哎呀,到这地步都能往生了,我早就够了,我再退一点儿也没关系,我明天再破两个戒也够了,明天再杀个生,吃个荤,乃至再犯点儿恶业都行了,足够了。那这个就听歪了。

为什么上好的法,越锋利的法,它刀子两面刀呀。要么把你的烦恼给砍了,要么把你的这个善根给砍了。把你的烦恼跟疑情砍了,这就是听对了,把你的善根反自伤了,那你就把这把刀用错了,知道吧。所以为什么这样的法,真的是叫玄义分呢,都不能够,不竟因缘都不能讲了。

当然也恭喜随喜诸位,那师父们就不用说了,能够还依然,这都一个月了,还不落地来听这第十讲,真的是越听越要命,真的是要命的法。大家希望能够把它真实地能够在信愿上,能够有所增补和通透。那么,这就是成就的方法、成佛的方法。

好,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一起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随喜诸位,感恩诸位。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

错过班车 意外免祸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

如何做临终开导

临终开导很重要,而临终开导,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菩萨八法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

念一声「阿弥陀佛」能获得了什么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

【佛教词典】魔事

【魔事】 p1462 瑜伽二十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魔事?谓...

【佛教词典】回向

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

袈裟的功德

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因为法衣的颜色不正而...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

无「我」让心灵不受到伤害

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

成为老年人是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头发白了,...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

佛法的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