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  2021/12/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二十八讲)

请打开讲义七十五面,己三、修息二边分别止成就中观。

这个证果篇呢,智者大师依止他的证果的次第,分为空假中三观。那么,前面的空观呢,是观察诸法的本性,来息灭我们对一切法的执着。那么这个假观呢,是分别一切法的假名、假相、假用,他这个活动的范围、观察的范围,是从假相去分别。那么这个中观呢,他是把前面的空观和假观做一个平衡。事实上,这个中观,他不是另外案例的一个观法,他是把空跟假两个观法圆融在一起,把它达到一种平衡的境界,这个就是中观。我们看智者大师的开示:

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是名方便观门,非正观也。故经云:前二种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

这以下讲中观修学的目的。

为什么修学中观呢?说我们成就的前面两种的观:空观,假观,这是一个方便的观门而已,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观法。那么以下就以这个《璎珞经》来引证,说前二种为方便道,前二种就是空观跟假观是方便道,那么因是二空观,因为我空法空观的缘故,我们能够慢慢地进一步悟入到中道的第一义观,就是实相观。

那么什么是第一义观呢?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我们一念心现前的时候,同时知道这个众生他是假借因缘生。这个众生长的特别的庄严,但是这个庄严的相貌它不是自性有的,它是因缘有的,因缘有当然就会有变化的了。那么一方面知道它的本性是空,一方面知道它是因缘而有,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这个寂灭就是不分别,对空有二边都不分别。

所以这个地方讲息二边分别,就是我们要停息对于空假二边的分别,那么内心当中流入萨婆若海,就是一切种子。那么流入萨婆若海,有什么样的好处呢?若菩萨欲于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这个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这个是佛的境界。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这一念心,有这个我执跟法执啊,我们有时候也会起善心,我现在要布施,我要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的修止或者修观,但是我们一念心在修一个善法的时候,不可能兼顾另一个善法,比如我布施的时候,就会忘掉忍辱,我修止的时候就忘了观,修观的时候就不能同时操作止,我们凡夫的心里有这个执着,他就有障碍。

那么佛的那一念清净的心,他能够同时的具足一切一切的善法,没有障碍。佛陀在行布施的时候,他一定也具足了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是佛的那一念心,他有这样一种堪能性,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的功德。当然,这个我们非常羡慕了,那应该怎么办呢?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

看这段文的意思,智者大师是讲出了一个消息,我们想要成佛,我们非常羡慕佛陀有这么大的功能作用,那同样是一个有情众生,佛陀那一念心也是有明了性,我们这一念心也是有明了性,为什么佛陀那一念心能创造那么大的功德,我们这一念心就不行呢?这个地方智者大师在讲述一个消息,说因为佛陀有中道正观的智慧。

说这个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管是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一切诸佛,他凭什么成佛呢?他不是凭他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都是共外道的,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凭借的就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一个佛是例外的,没有一个佛。说他没有智慧,他成佛了,没有这回事情。

在这个地方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想要成就佛的功德,在一念心中,具足一切法,一切佛法,怎么办呢?怎么下手呢?应该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这个地方等于智者大师赞叹中道正观的一个功德,勉励我们去修习。

那么应该怎么修中道正观呢?中道正观的堪能性这么大,怎么修呢?看智者大师怎么说:

云何修正观?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

这以下讲这个中道正观的一个修法,先讲这个正。什么是正?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说我们现在有三条路,三条路只有中间这条路是正的,那么我们观察我们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空,它也不是完全的就是空;它也不是完全就是假,那么你能够去消灭你对于空假的执着,这个就是中。

智者大师讲这个正啊,他这个口气,就类似龙树菩萨在讲《中观论》的口气,他用否定的方式来开讲,他不用肯定的。那这个心性非真非假,所以你要去消灭你对真假的执着,你真假的执着消灭以后,你内心所呈现的相貌这个就是正。

那么什么是中道呢?

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

这个中道就是说,你观察一切法是非空非假,但是呢,你还不能破坏它的空假的存在。就是说,它是非空非假,但是它可也是即空即假,即空即假即中,智者大师经常说,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但是这个空假,它讲即空即假,不是有真实的空假的体性可得。那么这样子呢,就是中道的意思。

那么他修行的次第呢,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就是你刚开始先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然后再观一切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这样一个意思,这样的一个次第。

这以下,智者大师引证这个《中观论》的偈颂来证明这个空假中三观,他这个观法是有经论根据的,是根据龙树菩萨的《中观论》。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这个天台宗的观心法门,它这个传承来自于最初的慧文禅师,慧文禅师传给慧思禅师,再传给智者大师。而慧文禅师这个三观的智慧,这个灵感是来自于这个《中观论》的偈颂,所以这个偈颂我们也应该解释一下。

因缘所生法,它是一个所观境。修观,有一个能观的心,一个所观的境界,这个就是所观境。这个所观境是怎么回事呢?是假借染净的因缘所生的法,当然这个时候又包括了十法界的一切的依正诸法,一切十法界的五蕴六处十二因缘十八界。从天台宗的意思,它偏重在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你也可以简单的说,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就是你现前这一念分别心。

说我这念分别心,我喜欢这件事,我喜欢那件事,我不喜欢这,我不喜欢那,为什么呢?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分别呢?这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那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缘所生法,因为你过去有这样的因缘,有这样的造作,有这样的串习,所以你内心当中累积了这样的等流习性。这个就是你的所观境,就是你现前一念染净的心性,当然这当中也有染的有净的,都是因缘所生法。

那么我们对现前的一念分别心,应该怎么观呢?底下有三种智慧来观:

第一个,我说即是空。你观察你心中的一切染净诸法都是自性不可得,它的本性就是空。

我们一个修行人,有些人他对于自己的障碍,他能够很快的超越过去。说这个人学习佛法没多久,他的个性几乎是脱胎换骨了,这个人跟过去判若两人了。有些人学佛,你看他学佛三十年,还是老样子,原封不动,这个是怎么回事呢?跟修空观有关系。你一个人不修空观,那个自性执:哎呀,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子,不能改,能不能改变,不能改,我个性就是这样子,那果然不能改变了。你认为一个人一定有一个这样的个性,你一辈子不能改变,你下辈子还是这样子,这个改造生命,离苦得乐,就是一句空话,因为你的心性不能突破,你怎么改变呢?

所以说,我说即是空,这句话到是蛮重要的。你要去观察你心中任何一个想法、一个概念,都是可以改变的。你心中不管有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没有关系,都能改变,为什么?因为它是因缘所生法。站在因缘所生法的角度我们可以肯定一件事,就是它本性是空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可以改造的。他过去喜欢拜佛,他的思想喜欢拜佛,他一拜佛他就欢喜,为什么,因缘所生法;这个人喜欢持戒,因缘所生法;这个人它不喜欢持戒,它喜欢布施,这也是因缘所生法;这个人贪烦恼重,这个人嗔心重,都是因缘所生法。换句话说,这些都可以假借因缘来修正,来改变,这就叫我说即是空。

另外一个观照智慧,亦名为假名,虽然本性是空,但是你动了一念头,它就会带动整个十法界的因果的变化,这整个十法界就是一个受生的力量,你动了一个菩提心的念头,你这个生命体就往这个佛菩萨的功德前进一步;你动了出离心的念头,就往二乘人的涅槃动了一步;动了一种增上的善心,就往人天的果报动了一步;动了一个增上的恶念,就往这个三恶道的果报近了一步。就是说,在毕竟空当中,你动了任何一个念头,它就有十法界的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这个就是假观,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当我们把前面的自性空跟因缘有这两种道理,把它融合在一起,所谓的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也不要去障碍真空,这就是亦名中道义,这个中道就是这样安立起来的。你这个真空的智慧,这个自性空不要障碍因缘有,因缘有也不要障碍你的自性空,这个就是中道义。智者大师的中道,他是传承于龙树菩萨的思想。

深寻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别中观之相,亦是兼明前二方便观门旨趣。

我们就能够明白三止三观的真实内涵。

前面是说明中道正观的内涵,这以下赞叹中道正观的功德。这个功德我们分成两大段,第一个是总标,第二个是别释。看总标:

当知中道正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若住此观,则定慧力等,了了见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行如来行,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则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

这段是一个总叹。说我们内心当中去观照中道的正观,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子表示你开始有佛的智慧了。佛眼,有一切种智了。

你内心当中能够安住在中道正观,安住在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正观,定慧均等,了了见到中道佛性。怎么个见佛性法呢?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这个是智者大师引用《法华经》的话。我们内心当中念念的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表示我们内心当中安住在大白牛车,行步平正。这个大白牛车走的时候,它是平正,不弯曲,就是说你生命当中不会堕入二乘,而且是其疾如风,直接了当,直趋涅槃城,直接趋向大般涅槃,速度很快,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获得一切种智了。

行如来行,就是成就如来的事业。什么是如来的事业呢?这以下开出来三种:

第一,入如来室。如来室者大悲心,内心当中安住在大悲心。

第二,着忍辱衣,成就这个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如来衣者柔和忍辱是。用这个忍辱的境界来保护自己。

第三,坐如来座,安住在我空法空的座,以如来的功德而自庄严。

说你观照这个中道的正观,你等于是跟三世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你内心当中,有诸佛菩萨的功德在内心当中慢慢的出现,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总叹。

这以下别叹。别释当中我们分成二门,先讲本门,再讲迹门。先看本门:

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于一切法无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现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严定,则是普现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严净一切佛刹,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具足一切诸行波罗蜜,悟入大菩萨位,则与普贤文殊为其等侣。常住法性身中,则为诸佛称叹授记。

这个是赞叹他本门的功德。

你安住在中道正观,有什么好处呢?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这个六根清净是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功德。外道也能够修禅定,外道也能够在那一念寂静的心中:哦,今天有人要来找我,大概几点来找我,那个人是什么名字,是什么事情,外道也能够在禅定当中显种种的神通变化,但是外道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他不能够做到六根清净,他一定有所住,他有很多的执着,他有很多的挂碍。这个大乘的菩萨他也有神通,他也会预知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个境界跟他的心接触的时候,六根清净,他有这个无住的力量,当然这是一种智慧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六根清净呢?于一切法无所染着,一切佛法皆现在前。他无染着,一切功德都能自在显现。成就念佛三昧,我们一般凡夫念佛,我们能念的当然是我们能分别的心,所念的是阿弥陀佛功德的庄严,我们一般要不修中道的智慧,这个念佛的心情就是我是业障深重,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了脱生死,能够念的这念心是有真实性的,我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我是不能够解脱生死,所念的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一定能够救拔我,所以,怎么办呢?我对阿弥陀佛通身靠倒,这也不错。

但是,这样的念佛是一种有能所的自性的执着,能念的这一念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这个体性不能改变了。说我业障深重,真的是业障深重,不能改变了。那么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我只好去投靠他了,就像一个乞丐去投靠大富长者一样,当然这样的心境也是可以往生,不过这叫事持,这样的念佛三昧是事相念佛三昧。

这个地方讲念佛三昧就讲的更深刻,更深入了。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既然讲念佛三昧,那当然是感应道交了。这个地方的感应道交是怎么安立的呢?是安立在能念的心,我能念的这个明了寂静的心是毕竟空,那一念清净心的本性是毕竟空,佛的万德庄严也是假借因缘生,我们把它恢复到原点,它的本性也是毕竟空,一如无二如,所以说,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的万德庄严是我心内的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这个时候的念佛三昧是这样的意境,是安立在能念所念性空寂的境界,同体的法性见面了,在同体的法性里面感应道交了,这个当然就更深,更深入了。

安住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就是修这个首楞严大定。则是普现色身三昧,怎么个普现色身法呢?下面解释了:

普入十方佛土,他还不是一个身体了,现出各式各样的色身,到十方国土去,干什么呢?一方面教化众生,一方面严净佛土。他还能供养十方诸佛,供养诸佛,他还能听闻佛法,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具足一切诸行波罗蜜,悟入大菩萨位,则与普贤文殊等为其伴侣,也有这种境界。这个中道正观,他在自受用的本门有这么多的功德。

这以下总结本门的功德。

总之修中道正观的人,他的那一念心常住法性身中,则为诸佛称叹授记。佛陀要给一个人授记做佛,这个人要入正定聚才行,说佛陀为你授记作佛,结果你这个人造业到三恶道去了,这是不可以的。所以成就诸佛的授记,他这是入正定聚,那一定是初地以上。

这是赞叹本门的功德,这以下讲迹门的功德,从本垂迹。

则是庄严兜率陀天,示现降神母胎,出家,诣道场,降魔怨,成正觉,转法轮,入涅槃。于十方国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则是初发心菩萨也。

迹门的功德就是说他能够从前面的本门,法报二身能够变现出一个应化身,先到兜率天,贤劫千佛都是在兜率天准备,然后降神母胎,然后出家,然后到菩提树下修行,然后降魔,然后成就无上菩提,转法轮入涅槃,八相成道。当然他不是在一个国土示现八相成道,在十方国土示现一切的八相成道,成就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真就是法身报身,是本门;这个应,就是应化身,这个就是初发心菩萨。

这个地方是赞叹修习中道正观能够成就这么多的功德境界。

这以下就引经典做证明。

《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亦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华严经》讲初发心,他发起的那一念心是清净心,清净的菩提心,这个时候就是成佛了,当然成的是分证即佛。分证即佛是什么样的境界呢?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明白一切法的真实体性是即空即假即中,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就是说这个智慧的开展是我们自性本具的。

所以这个止观它的方向…我们一路学过来,智者大师他说这个止观的方向,就是莫向外求,他用止用观,这两个工具来开发你内心的智慧,果地的功德是你内心本具的,假借止观两个工具把它挖出来。

所以修止观,你一有念头,要心外求法,要跟谁呀,要假借外力感应道交,你迟早要出状况的。这句话到是蛮重要的,《华严经》的这一句话,所有慧身不由它悟,无量无边的智慧都不是外来的,是你自性本具,假借止观的修德开显出来的。

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当然佛陀的这个法性身能够变现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初发心菩萨就是佛,这是分证即佛,跟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了,同一个生命体了。

《涅槃经》云: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

这个地方讲发心。初发心菩萨,毕竟就是佛,初发心菩萨的那一念心跟佛的那一念清净心是没有差别的,没有差别是讲本质没有差别,量是有差别的。说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这个本质是无差别的,但十五的月亮的量比较圆满。

如是二心前心难,在成就这么多的清净心,初地的清净心,二地清净心,乃至于十地的清净心,这个初地是最难的。因为你从凡夫到初地障碍特别多,初地以上就容易了。《华严经》讲一个譬喻说,就像我们从此岸到彼岸,这个船,你刚开始要离开陆地很困难,这地心引力,你要用力划,等到这个船到了中央以后,有了风,离开了大地的吸引,你就顺着风向掌握好方向就好了,它很自然的往另外一个彼岸去前进。

就是说我们初心菩萨,烦恼障碍你,你起烦恼了,我不发心修菩萨道了;罪业障碍你,你过去有杀盗淫妄罪业了,他也障碍你;果报体,老病死,它也障碍你的菩提心,三障。所以说成就这个初心是比较困难的。

《大品经》云: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正法轮,当知则是菩萨为如佛也。

说初发心就能够安住道场,转正法轮,这个菩萨跟佛是没有差别的,这是讲本质没有差别。

《法华经》中,龙女所现珠为证。如是等经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即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槃。已略说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证果之相。

这个初心菩萨就像《大品经》中的阿字法门,阿就是无生的意思。也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也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槃等等,这个都属于初发心菩萨的证果之相。

智者大师讲这个证果,本来佛菩萨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智者大师把这些功德会归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智慧,就是内心的智慧,他这段经文一路读过来,他表显佛菩萨很多很多的功德,他处处赞叹这个功德的根源就是一念的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

过去临济宗的祖师,黄檗禅师,有一天在行脚的时候,碰到一个修苦行的比丘,他们两个人相约同时行脚,走到河边的时候,黄檗禅师在那等船,那个修苦行的比丘他有神通就踏着水,一步一步踏着河走过去了,走到对岸去了,到了对岸以后,黄檗禅师坐的船也过去了,黄檗禅师说,饶你神通变化,步步莲花,佛法还是在老僧这一边。意思是说,这种神通变化的境界,是共外道的,佛法的功德是约内心,佛法三世传承的是内心的智慧。

为什么佛陀那么重视内心的智慧呢?而不重视这种外表的东西呢?

因为你内心有智慧,你但得本不愁末,你总有一天会开显出外表的功德。你一开始就从外表去下手,会让你起颠倒心,而这个外表的东西,你没有智慧的支持,你还不一定造善业,反而让你堕落,所以他这个地方讲它的根本。

古人讲,什么是佛法的根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

我们今天把法界摄用归体,法界当然指十法界,十法界的差别,法界整个圆融体会归,就是我一念心性的迷悟,依体起用来说,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我一念心迷悟的心就开展出染净的十法界。

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这句话怎么体会?我想我们每一个念佛人,我们在内心的深处去忆念弥陀的名号,这几年来,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应该有感应的事情出现,但是你会发觉,为什么你同样忆念一句佛号,但是你不同的心境,感应不同?当你内心越真诚的时候,阿弥陀佛在你的心中表现的功德就越大;当你的心越随便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名号在你的心中表现的功德就越小。

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表示说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无自性的,所以,你那能操作的一念心是关键点。

这个意思就是说,修止观是很重要的,虽然你今天在那个地方打坐,什么事情都不干,但是你是在改造内心,这是一个大事业。你无量无边生命的变化,就在你那一念、念念之间的止观当中慢慢成就,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你从根本上去调整你内心,你整个生命的法界就开始变化了,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是讲这个初心菩萨的证果之相。

戊二、明后心菩萨证果之相

后心菩萨,是指初地以后,初地的后心,乃至于成佛。

次后心菩萨证果之相:后心所证境界,则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终不离止观二法。

这以下我们讲后心证果之相。后心当然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了,不可思议我们怎么知道呢?根据教理的说明,我们也能够判断不离止观,这以下就引证:

所以者何?如《法华经》云:殷勤称叹诸佛智慧。则观义,此即约观以明果也。《涅槃经》广辩百句解脱以释大涅槃者,涅槃则止义,是约止以明果也,故云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义。《法华经》中虽约观明果,则摄于止,故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涅槃经》中虽止明果,则摄于观,故以三德为大涅槃。此二大经虽复文言出没不同,莫不皆约止观二门辨其究竟,并据定慧二法以明极果。

二地以上的菩萨,境界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不可思议,事实上他的功德也离不开止跟观的功德,这以下智者大师引经典来证明。

《法华经》使令二乘人发菩提心,他是用什么功德来引发二乘人呢?佛陀是殷勤赞叹诸佛智慧。还是以智慧来代表佛的功德,当然这个是观的意思。

《涅槃经》讲佛的功德百句解脱,解释大般涅槃,涅槃是止义,以这个止义来发明果。大般涅槃就是常寂定,这当然是止的意思。

前面是个别讲止跟观,这以下把止观给会归在一起了。

《法华经》中随约观来说明佛果,但是当中也有止的意思,所以说,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这是体真止。

《涅槃经》虽然明显的讲到这个止来发明佛果,但是,他止当中也有观,所以三德为大般涅槃。大般涅槃是止,但是他里面有三种功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个般若德就是观的意思。

所以这两部经,虽然文字上有出没的不同,出就是显露,没就是秘密。《法华经》偏重在观,以观为显露,以止为秘密;《涅槃经》是以止为显露,以观为秘密。但是,事实上都是以止观二门来说明佛果的究竟,而且以定慧二法来说明这个极果。

我们刚开始修止观,止就是止,观就是观,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有所得,很难说这个止观双运,因为止是无分别住,观是有分别住,这个对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来说,这两个是不可能同时操作的,但是圣人的那一念心就不同,他能够止观双运,二地菩萨有这种境界,他止中有观,观中有止。

乙三、结论

行者当知,初中后果皆不可思议!故新译《金光明经》云:前际如来不可思议,中际如来种种庄严,后际如来常无破坏。皆约修止观二心以辨其果故。

最后的总结,智者大师引这个《金光明经》来说明。

前际如来,指的是初发心,初地菩萨,见道位的菩萨,他那一念清净心现前,是不可思议的,离开一切的名言分别,一切戏论。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不但不可思议,他有种种的庄严。初地菩萨开始从空出假,开始广度众生,有各式各样的功德庄严。后际如来就是究竟佛果,常无破坏,常乐我净的功德是恒长的受用,常无破坏。这是以止观来成就,来辨别它的佛果。

最后智者大师讲一个偈颂做总结:

《般舟三昧经》中偈云:

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有学此者成大道。

说诸佛的解脱,他不是改变别人,也不是改变环境,那诸佛是怎么解脱的呢?诸佛是从他自己的内心去成就解脱,三世诸佛都是以止观的力量来调伏自己的烦恼,而成就解脱,不是去改变别人。

他这个解脱的相貌是什么呢?心者清净名无垢,刚开始是先求清净心,就是修空观来调伏自己的我执和法执。

第二个修假观:五道鲜洁不受色,能够观察这五道,这五道实际上等于是六道,这六道的差别的因缘果报,都能够鲜洁,能够清楚分明,但是又能够不执着,这是假观。这个不受色,意思是这个假观是从空里面出来的,从空出假,所以他能够不受色。

有学此者成大道,你能够从这两个方向,空假二观去学习,你就能够成就佛道。

誓愿所行者:须除三障五盖。如或不除,虽勤用功,终无所益!

修止观还是要从内心的烦恼去调伏,三障五盖。

甲四、结示劝修

我们这个小止观,将述此义,大科分四,有四大科:

甲一、解释标题,解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标题。

甲二,作者略史,介绍智者大师的简要历史。

甲三,随文释义,我们就随顺智者大师的本文来解释。

甲四,结示劝修。

这个是第四科。结示劝修是说我们刚开始修止观的那一念心,有杂染的也有清净的,所以它有空白的,也有黑点。换句话说,修止观的目的就是把那个杂染的黑点去掉,这怎么办呢?这当中依止两个法门:

第一个,自依止。这个自依止就是依止我们的菩提心,你刚开始依止你的菩提心,你修止观的目的是不求人天福报,不求感应神通,你修止观的目的,就是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修止观,依止你内在的菩提心。

第二个,法依止。依止佛陀的正法,就是止观二法,当然这当中也要有持戒做基础,你还得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以持戒做基础,然后来修止修观。

根据自依止、法依止,我们这一念心慢慢慢慢就能够从杂染成就清净,我们的生命也就能够从痛苦转成安乐。

我们这次的止观就跟大家学习到这个地方,我们回向。

0:00 / 0:00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3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4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5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6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7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8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9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0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1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2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3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4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5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6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7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8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9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0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1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2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3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4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5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6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7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8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

【推荐】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斌宗法师《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

前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

【佛教词典】定 (samadhi)

Ding   亦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

【佛教词典】毒龙

乃指释迦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名。释迦佛于过去世中...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

婆罗门寻子记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年迈得子。对于这位独生子,婆...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净土

母亲俗名李香云,法名胜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农历九月初...

往生弥勒净土的修行方法

一、广行布施 《大成佛经》中讲到,弥勒菩萨在人间成...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

大安法师:怎样做到凡事都能随遇而安

问: 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大安法师答: 要...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

「爱听佛经的鳄鱼」与「吃素的猫」

700公斤大鳄鱼爱听佛经性情温驯 中国台湾网消息据台媒...

【佛学漫画】净饭王

人生并不是带着追求荣耀的目的就可以实现完美无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