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繁體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七四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起定正受故,圣弟子心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心善解脱。圣弟子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四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无明为前相,故生诸恶不善法。时,随生无惭、无愧;无惭、无愧生已,随生邪见;邪见生已,能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诸恶不善法,比丘,一切皆以无明为根本,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起。所以者何?无明者无知,于善、不善法不如实知,有罪、无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起于邪见,起于邪见已,能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若诸善法生,一切皆明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于善、不善法如实知者,罪、无罪,亲近、不亲近,卑法、胜法,秽污、白净,有分别、无分别,缘起、非缘起悉如实知,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贪、恚、痴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智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在家、若出家而起邪事者,我所不说。所以者何?若在家、出家而起邪事者,则不乐正法。何等为邪事?谓邪见,乃至邪定,若在家、出家而起正事,我所赞叹。所以者何?起正事者,则乐正法,善于正法。何等为正事?谓正见,乃至正定。」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在家及出家,  而起邪事者,
 彼则终不乐,  无上之正法,
 在家及出家,  而起正事者,
 彼则常心乐,  无上之正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迦摩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欲者。云何为欲?」

佛告迦摩:「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着者,是名为欲。」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世间杂五色,  彼非为爱欲,
 贪欲觉想者,  是则士夫欲,
 众色常住世,  行者断心欲。」

迦摩比丘白佛言:「世尊!宁有道有迹,断此爱欲不?」

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迦摩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比丘名阿梨瑟吒,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甘露者。云何名为甘露?」

佛告阿梨瑟吒:「甘露者,界名说,然我为有漏尽者,现说此名。」

阿梨瑟吒比丘白佛言:「世尊!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得甘露法不?」

佛告比丘:「有,所谓八圣道分——谓正见乃至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云何为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

佛告舍利弗:「谓七正道分为贤圣等三昧,为根本,为众具。何等为七?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舍利弗!于此七道分为基业已,得一其心,是名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五~七)

如上三经。如是佛问诸比丘三经亦如是说。

(七五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无母子畏,有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所说,而不能知无母子畏,有母子畏。

「诸比丘!有三种无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所说。何等为三?诸比丘!有时兵凶乱起,残害国土,随流波迸,子失其母,母失其子,是名第一无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所说。

「复次,比丘!有时大火卒起,焚烧城邑聚落,人民驰走,母子相失,是名第二无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所说。

「复次,比丘!有时山中大雨,洪水流出,漂没聚落,人民驰走,母子相失,是名第三无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所说。

「然此等畏,是有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说名无母子畏。彼有时兵凶乱起,残害国土,随流波迸,母子相失,或时于彼母子相见,是名第一有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说名无母子畏。

「复次,大火卒起,焚烧城邑聚落,人民驰走,母子相失,或复相见,是名第二有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说名无母子畏。

「复次,山中大雨,洪水流出,漂没聚落,此人驰走,母子相失,或寻相见,是名第三有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说名无母子畏。

「比丘!有三种无母子畏,是我自觉成三菩提之所记说。何等为三?若比丘!子若老时,无母能语:『子!汝莫老,我当代汝。』其母老时,亦无子语:『母!令莫老,我代之老。』是名第一无母子畏,我自觉成三菩提之所记说。

「复次,比丘!有时子病,母不能语:『子!令莫病,我当代汝。』母病之时,子亦不能语:『母!莫病,我当代母。』是名第二无母子畏,我自觉成三菩提之所记说。

「复次,子若死时,无母能语:『子!令莫死,我今代汝。』母若死时,无子能语:『母!令莫死,我当代母。』是名第三无母子畏,我自觉成三菩提之所记说。」

诸比丘白佛:「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前三种有母子畏,断后三种无母子畏不?」

佛告比丘:「有道有迹,断彼三畏。何等为道。何等为迹,修习多修习,断前三种有母子畏,断后三种无母子畏?谓八圣道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受,无常、有为、心所缘生。何等为三?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诸比丘白佛:「世尊!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不?」

佛告比丘:「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何等为道,何等为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

佛告比丘:「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何等为三?谓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者,无有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以世间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

诸比丘白佛:「有道有迹,断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者不?」

佛告比丘:「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何等为道?何等为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学及无学。谛听,善思念之。何等为学?谓学正见成就,学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为学。何等为无学?谓无学正见成就,无学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无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学、无学,如是正士、如是大士,亦如是说。

(七六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圣漏尽。云何为圣漏尽?谓无学正见成就,乃至无学正定成就,是名圣漏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八圣道分。何等为八?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修八圣道。谛听,善思。何等为修八圣道?是比丘修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捨,修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捨,是名修八圣道。」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比丘过去已修八圣道,未来当修八圣道。」乃至……。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正见清净鲜白,无诸过患,离诸烦恼,未起不起,唯除佛所调伏,乃至正定亦如是说。若正见清净鲜白,无诸过患,离诸烦恼,未起能起,乃至正定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除佛所说,除善逝所说,亦如上说。

(七六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说不善聚者,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不善聚者,所谓五盖。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眠睡、掉悔、疑盖。说善法聚者,所谓八圣道,是名正说。所以者何?纯一满净善聚者,谓八圣道。何等为八?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作如是念:「半梵行者,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乃至。佛告阿难:「纯一满净具梵行者,谓善知识。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故,令诸众生修习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捨,乃至修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捨。」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鉢,入舍卫城乞食。

时,有生闻婆罗门乘白马车,众多年少翼从,白马、白车、白控、白鞭,头着白帽、白伞盖,手执白拂,着白衣服、白璎珞,白香涂身,翼从皆白,出舍卫城,欲至林中教授读诵,众人见之咸言:「善乘!善乘!谓婆罗门乘。」

时,尊者阿难见婆罗门眷属、众具一切皆白,见已,入城乞食。还精舍,举衣鉢,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着衣持鉢,入舍卫城乞食,见生闻婆罗门乘白马车,眷属、众具一切皆白,众人唱言:『善乘!善乘!谓婆罗门乘。』云何?世尊!于正法、律,为是世人乘?为是婆罗门乘?」

佛告阿难:「是世人乘,非我法、律婆罗门乘也。阿难!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谛听,善思,当为汝说。阿难!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阿难!是名正法、律乘、天乘、梵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信戒为法轭,  惭愧为长縻,
 正念善护持,  以为善御者,
 捨三昧为辕,  智慧精进轮,
 无着忍辱铠,  安隐如法行,
 直进不退还,  永之无忧处,
 智士乘战车,  摧伏无智怨。」

(七七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离邪见,应断邪见,若邪见不可断者,我终不说应离、断邪见。以邪见可断故,我说比丘当离邪见。若不离邪见者,邪见当作非义不饶益苦,是故我说当离邪见。如是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说。

「诸比丘!离邪见已,当修正见,若不得修正见者,我终不说修习正见。以得修正见故,我说比丘应修正见。若不修正见者,当作非义不饶益苦,以不修正见,作非义不饶益苦故,是故我说当修正见,以义饶益,常得安乐。是故,比丘!当修正见。如是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七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谓非彼岸及彼岸。瞿昙!云何非彼岸?云何彼岸?」

佛告婆罗门:「邪见者,非彼岸。正见者,是彼岸。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非彼岸。正见是彼岸,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彼岸。」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希有诸人民,  能度于彼岸,
 一切诸世间,  徘徊游此岸。
 于此正法律,  能善随顺者,
 斯等能度彼,  生死难度岸。」

时,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七七二~四)

如是,异比丘问尊者阿难、问佛、问诸比丘,此三经亦如上说。

(七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如说不正思惟者。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起邪见令起,已起重生令增广。如是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说。

「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如说正思惟者。诸比丘!正思惟者,未生邪见令不生,已生者令灭,如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七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未生善法不生,已生善法令退,如说不正思惟者。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生正见令不生,已生正见令退。如是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正思惟者。诸比丘!正思惟者,未生正见令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七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生,已生恶不善法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不生,已生者令退,所谓不正思惟。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生邪见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正见不生,已生者令退。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不生,已生者令退。

「诸比丘!我于内法中,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正思惟。诸比丘!正思惟者,令未生邪见不生,已生邪见令灭,未生正见令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灭,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七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生,已生恶不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诸比丘!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者,能令未生邪见令生,已生邪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诸比丘!外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如说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诸比丘!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能令未生邪见不生,已生邪见令灭;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不生,已生者令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七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善法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诸比丘!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能令未生正见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八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生,已生恶不善法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不生,已生善法令灭,如说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诸比丘!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者,能令未生邪见令生,已生邪见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正见不生,已生正见令退。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诸比丘!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诸比丘!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能令未生邪见不生,已生邪见令灭,未生正见令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灭,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八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不生,已生者令退,如说不正思惟。诸比丘!不正思惟者,能令未生邪见生,已生邪见令重生增广,未生正见不生,已生正见令退。

「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正思惟。诸比丘!正思惟者,能令未生邪见不生,已生者令灭,未生正见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说邪见、正见,如是邪志、正志,邪语、正语,邪业、正业,邪命、正命,邪方便、正方便,邪念、正念,邪定、正定七经如上说。

如内法八经,如是外法八经,亦如是说。

(七八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非法、是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非法、是法?谓邪见非法、正见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非法、是法,如是非律、正律,非圣、是圣,不善法、善法,非习法、习法,非善哉法、善哉法,黑法、白法,非义、正义,卑法、胜法,有罪法、无罪法,应去法、不去法,一一经皆如上说。

(七八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尊者阿难亦在彼住。

有异婆罗门来诣尊者阿难所,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记说不?」

阿难答言:「随汝所问,知者当答。」

婆罗门问:「尊者阿难!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阿难答言:「婆罗门!为断故。」

复问:「断何等?」

答言:「贪欲断,瞋恚、愚痴断。」

又问:「阿难!有道有迹,能断贪欲、瞋恚、愚痴耶?」

阿难答言:「有,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婆罗门言:「阿难!贤哉之道!贤哉之迹!修习多修习,能断斯等贪欲、恚、痴。」

尊者阿难说是法时,彼婆罗门闻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如断贪、恚、痴。如是调伏贪、恚、痴,及得涅槃,及厌离,及不趣涅槃,及沙门义,及婆罗门义,及解脱,及苦断,及究竟苦边,及正尽苦,一一经皆如上说。

(七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邪、有正。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邪?谓邪见,乃至邪定。何等为正?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何等为正志?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何等为正语?谓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何等为正业?谓离杀、盗、淫。何等为正命?谓如法求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非不如法。何等为正方便?谓欲、精进、方便、出离、勤竞、堪能常行不退。何等为正念?谓念随顺,念不妄、不虚。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八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志?谓正志二种。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是名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着,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业?正业有二种。有正业,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离杀、盗、淫,是名正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恶行、诸余身恶行数,无漏、心不乐着,固守、执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命?正命有二种。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如法求衣食、卧具、随病汤药,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于诸邪命无漏、不乐着,固守、执持不犯,不越时节,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方便?正方便有二种。有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欲、精进、方便超出、坚固建立,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精进、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坚固、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念?正念有二种。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为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八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心向邪者,违背于法,不乐于法;若向正者,心乐于法,不违于法。何等为邪?谓邪见,乃至邪定。何等为正?谓正见,乃至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向正者乐于法,不违于法。何等为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谓邪见人身业如所见,口业如所见,若思、若欲、若愿、若为,彼皆随顺,一切得不爱果,不念、不可意果。所以者何?以见恶故,谓邪见。邪见者,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

「何等为向正者乐于法,不违于法?谓正见人若身业随所见,若口业、若思、若欲、若愿、若为,悉皆随顺,得可爱、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以见正故?谓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向正者乐于法,不违于法。」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向正者乐于法,不违于法。

「何等为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若邪见人身业如所见,口业如所见,若思、若欲、若愿、若为、彼皆随顺,一切得不爱果,不念、不可意果。所以者何?恶见?谓邪见。邪见者,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譬如苦果,种着地中,随时溉灌,彼得地味、水味、火味、风味,一切悉苦。所以者何?以种苦故。如是邪见人,身业如所见,口业如所见,若思、若欲、若愿、若为,悉皆随顺,彼一切得不爱、不念、不可意果。所以者何?恶见者?谓邪见。邪见者,能起邪志,乃至邪定,是名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

「何等为向正者乐于法,不违于法?若正见人身业如所见,口业如所见,若思、若欲、若为,悉皆随顺,彼一切得可爱、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善见谓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乃至正定。譬如甘蔗、稻、麦、蒲桃种着地中,随时溉灌,彼得地味、水味、火味、风味,彼一切味悉甜美。所以者何?以种子甜故。如是正见人,身业如所见,口业如所见,若思、若欲、若愿、若为,悉皆随顺,彼一切得可爱、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善见者?谓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乃至正定,是名向正者乐于法,不违于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世间、出世间亦如是说,如上三经,亦皆说偈言:

「鄙法不应近,  放逸不应行,
 不应习邪见,  增长于世间,
 假使有世间,  正见增上者,
 虽复百千生,  终不堕恶趣。」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八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来诣佛所,稽首佛足,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正见者,何等为正见?」

佛告婆罗门:「正见有二种。有正见,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正见有施、有说、有斋,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婆罗门!是名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婆罗门!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求觉,巧便黠慧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如正见,如是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一一经如上说。

(七九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邪及邪道,有正及正道。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邪?谓地狱、畜生、饿鬼。何等为邪道?谓邪见,乃至邪定。何等为正?谓人、天、涅槃。何等为正道?谓正见,乃至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九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邪、有邪道,有正、有正道。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邪?谓地狱、畜生、饿鬼。何等为邪道?谓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何等为正?谓人、天、涅槃。何等为正道?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无恚、正见。」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恶趣道?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余如上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九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顺流道,有逆流道。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顺流道?谓邪见,乃至邪定。何等为逆流道?谓正见,乃至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顺流、逆流,如是退道、胜道,下道、上道及三经道迹,亦如上说。

(七九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及沙门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若成就此法者,是名沙门。」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九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沙门义。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尽,瞋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沙门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九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上篇:杂阿含经

下篇:别译杂阿含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阿含部目录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文陀竭王经

佛说文陀竭王经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五蕴皆空经

佛说五蕴皆空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十二佛名神咒

十二佛名神咒...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文殊师利问经

文殊师利问经卷上 梁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译 序品第一...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一 宋四明东湖沙门 志...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佛说内藏百宝经

佛说内藏百宝经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在罗阅祇耆...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僧祐录云关中异经今附秦录 闻如是...

【注音版】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注音版】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视频】《地藏经》佛光山唱诵版

《地藏经》佛光山唱诵版

【视频】杨枝净水赞(佛光山)

杨枝净水赞(佛光山)

【视频】《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楮訾念诵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楮訾念诵

顺其自然才是生存之道

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

【推荐】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水陆法会有何功德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

圣严法师《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佛法认为心静可以产生智慧,可是当生活不顺利,不论是...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

如果没有业力的存在,你会积极修行吗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气,情绪有能、所,就会...

美满的家庭,要做到尊重与包容

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世人生日,设宴会、张音乐、绘图画、竞辞赋,以之为乐...

佛陀有烦恼吗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

无常

三千多年前,佛法兴盛的古印度王朝,世尊于舍卫国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