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二十二)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大家翻到课本。当然我们也有字幕显示,现在越来越方便,很清晰,我看就是在殿堂外面都可以看到这个字,字足够大。

上次我们讲到这个二谛,七种二谛,大家应该还有印象。藏通别圆、化法四教,各有自己的二谛,就有四种二谛。然后还有别接通,圆接别,圆接通,三种二谛,加起来就是七种二谛。实际上它的主体内容,不出这四教。当然最终又是以别教和圆教,特别是以圆教的二谛,才是真正的究竟圆满,我们叫做不思议二谛。

今天我们看到这一段,叫开粗显妙。前面就说了,这个二谛啊,用粗妙来进行分判,哪种二谛是粗,哪种二谛是妙,我们稍微再回顾一下啊。

七种二谛,【乳教有别。圆入别。圆。三种二谛】,就是乳教,我们按五味教嘛,五时教嘛。

第一个是乳味,就是华严时,华严时是什么呢?正说圆教,兼说别教,主要说的是圆教,所以它有圆教的二谛,但是有别教,所以也有别教的二谛,然后又把别教引入到圆教,叫圆入别,就接到圆教里面去了,所以具备这三种二谛,称为【二粗一妙】。

【酪教但实有二谛。纯粗】,它只有三藏教的这个生灭二谛,它都是粗。

【生酥具七种二谛。六粗一妙】,生酥教呢,六粗一妙,六粗一妙了,不是我们说的三粗一妙,六粗一妙。生酥教,七种二谛全部具足,前面的六种二谛,相对来说都是粗,只有最后的圆教的二谛才是妙。

【熟酥六种。五粗一妙】,熟酥就少一种,五粗一妙,少哪一种呢?少的是三藏教的这个实有二谛。

【法华但有一圆二谛】,法华只有一种二谛,只有圆教的,只有一种圆教的二谛,不思议二谛,【无六方便】,没有其他前面的六种方便二谛,所以叫【唯妙不粗】,所以这里,五味,五时教,分别有自己粗妙的不同。【题标为妙。意在于此。是为相待判粗妙也】,这是相待判粗妙,后面为什么要开粗显妙呢?就是开示什么是粗,什么是妙,最终把这个粗融入到这个妙之中去,经过开示之后,粗也就变成了妙。

就像我们不是经常到师父那里去,请师父开示,我这个事情想不明白、想不通。师父给你一开示,你是不是就通了?就想明白了?由不明白到明白,是不是一个跨越性的进步啊?那么这里也是,学习佛教的教理也是,粗教对小乘根机说的,但是小乘根机经过慢慢的学习、修行之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慢慢地步入将要成熟的一个阶段,根机将要成熟,这个时候呢,佛就会观察众生的根机,就会跟他进行开示。一开示之后,诶,他突然就悟入妙理了,原来不会,现在就会了,所以说【四开粗显妙者】。开示完之后,开后无粗,粗即是妙,开示完之后,粗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为什么呢?粗已经变成妙了,就大家已经开窍了,开悟了,知道吧?

所以我们说,【三世如来。本令众生开佛知见。得无生忍。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三世的如来,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开佛知见,让众生得无生法忍,最终成就无上佛道,他才出现于世。但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个过程是很曲折的,目的虽然只有一个,要成佛。但是成佛谈何容易啊?做人都不容易,人一辈子,我们觉得人生不过数十年,最多不过一百年,觉得也很快,有时候也觉得很漫长,做人都很难,何况是要学佛、成佛呢?

所以佛一出现于世的时候,也不是说就只讲圆教,只讲成佛之道。在成佛之前,还得慢慢地给众生培养善根,培养福德因缘。所以也谈人天乘佛法,也谈二乘佛法,也谈菩萨乘佛法,最终才谈佛乘。因为众生,绝大多数众生的根机,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除了极小的一部分,能够直接跟他谈佛法,那就是在华严时的时候,法身大士,上上根机的人,才能听得懂。其他的不要说是凡夫了,二乘人也是如聋若哑,听不懂啊!是吧?听又听不懂,说又说不出,所以说如聋若哑。比如说师父在这里讲经,讲的课堂上,你听吧,当然有些人还能听懂一些,有些人可能就听不懂,然后你问,今天你听的什么课啊?说不出来,不知道法师讲什么,因为自己都不明白,何况还跟别人去说呢?没办法去演说了。

这就真正的大事因缘,只有这一大事,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按我们现在也是,我们学佛是我们人生的唯一的大事,解脱、出离轮回,到最终成佛,这是我们唯一的大事,这是所有众生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唯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他的生死,所有经历的这个过程,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你悲欢离合也好,你痛苦快乐也好,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会过去。

生老病死也终将过去,生的,我们已经生了,我们生下来都几十年了;老,现在大家都在渐渐变得衰老,即使再年轻的人,也在衰老;病,谁没得过病?是吧?从来没得过病的,这福报太罕见了,不太可能,都会经历的,在你的生命阶段之中,都会经历这些过程,到最终死亡。但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的,它只是我们无数次生命历程之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已,佛教叫轮回嘛。

你来这个世间,不知道来了多少趟了,有时候是作为人的这个身份来到这个世间,有时候来的时候做畜生,有时候做恶鬼,甚至有时候入地狱。如果有时候修得好一点呢,可能多少劫,混得好一点,到天上去了,到了天上又得下来,这些东西都是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真正大事因缘是成佛,成佛之后,就不再回到生死之中,才完全地了脱了生死。

即使是二乘菩萨,也不究竟。我们说二乘菩萨了了分段生死,但是还有什么生死没有了?变异生死。他一期一期的生命,这个轮回的受报应这个身体没有了,但他内心的这些微细的烦恼还存在,他心念还在浮动,还在流动,他心念还有生灭,知道吗?就是他还有烦恼的存在,碰到有些问题他还解决不了,他心中会起烦恼。但这种烦恼是我们考虑不到的,它更加微细,但是有。所以那种对他来说也可以说是痛苦,当然他并不觉得多痛苦。只是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法华论云。莲华出水义。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入如来大众中坐。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无上清净智慧者。必非坐华叶也】,就说我们从莲花里面出水,但是说是说出水,实际上也离不开这个泥浊之水。既然是出水,说明这个出水的莲花,它是非常洁净的。而说明这个泥浊之水是染污的。有清净,有染污,这什么意思呢?相待义,是吧。没有染污,哪会有清净呢?没有好的,哪里有坏的呢?反过来,没有坏的,没有丑恶的,也就没有美丽的东西。

所以你不能离开这个小乘而谈这个莲花出水,但是最终的话要开粗显妙。这个泥、水,跟这个莲花,它从本体上,大家想一想,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吗?实际上本质上没有不同。这说明一个什么意思呢?妙不是天然就有的。妙是从哪里出来的?从粗中得以显现的。开粗才能显妙,没有粗哪儿能显出妙来呢?没有人,谁来修佛呢?佛是谁来成的?人来成的。或者说众生成的。不仅是人成,六道众生皆可成佛啊。没有这些,谁来成佛?佛难道是天然自然就已经成就佛了吗?佛性都有,但不是天然就成就佛。佛也是从众生一步一步修成佛道,最终才圆满佛道。

这里说“必非坐华叶”,当然说不是坐的莲花叶。这里是简单说,有的说坐莲花台,有些我们说坐莲叶上。实际上我们也知道,普通做的佛像就是莲叶之中还有莲台。我们看看后面的佛像,直接就是莲花座,是吧?这个莲花上面是不是有个平的座啊?那就是台。你说是坐莲花,实际上是坐莲花之上之中有个台。你不能说这个莲花它长得参差不齐,凹凸不平的,你往上一坐,也不像那么回事啊,是吧?所以我们还是按照人的想象,给他铺一个莲花台。我们有些叫金刚台。佛要坐金刚台,那最殊胜无比,金刚台,坐那个法座上,但旁边是有莲花的。

【乃是诸菩萨闻说一圆道,证一圆果,处华王界,同舍那佛。坐莲华台耳】,舍那是报身佛。【佛意如此。始见我身。初闻一实。已入华台】,刚刚闻到真实的圆教的时侯,就已经进入了这个莲花台。所以这个圆教是这样的,你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你一闻圆教之后就注定你必然成佛。这是真正的直接的成佛之因。因为你这个因是直接的真实的因。如果你没有闻说圆教,这个因还不是完全真实。就前面你是考个预科班。为进入本科,进入正式班,做准备而已。

【为未入者。从顿开渐。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没有进入这个圆教的,没有真正开悟的人,所以说给他们开种种方便,叫从顿开渐。就说从根本之中,生出种种方便来。本来我们按照正常的课程应该是这么教的,但大家可能一下听不明白,听不懂。怎么办呢?从这个根本的教义里面,找出些比较简单的、易学的东西,给大家入门的一个课程、初阶的一个课程,先接引,这就是从顿开渐。等于从树干里长出种种枝杈,或者从树根里面长出种种枝叶,它的根本是在这个根。没有根就没有枝叶,但是你一下要真正看到它的根是很难的,你只能通过外在的东西一步一步地引入。

所以“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以种种不同的方便,异就是不同,来帮助显第一义。就是我们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第一义,种种异方便,那就是方便有多门。没有门,没有这些方便法门的话,不得其门而入。你到不了这个第一义地,到不了这个目的地。

所以【说诸二谛。或单。或复。或不可思议。种种不同】,什么是“或单”啊?单就是指三藏教的二谛;什么是复呢?三藏教以后,从通教到圆接通,别接通,别教,还有圆接别,这五种二谛都叫复;什么叫不思议呢?圆教的二谛,叫不可思议。它就有种种的不同。【皆为华台而作方便】,都是为了最终大家成佛而作种种方便。

【但如来常寂。而化周法界。实不分别】,如来本来是静寂不动的,寂然不动的。但是为了要化导法界众生,他的教化是要周遍整个法界的,叫化周法界。实不分别,真实的是不分别的。但是方便之中有没有分别呢?有分别。

【先谋后动。施此汲引】,所以佛教化众生本来是什么呢,本来是无谋而动。这里我们按照人的思维角度说,叫先谋后动,我先考虑好了,先观察众生有什么根机,需要听什么法门,他能听懂什么,然后我再给他讲什么法。所以佛跟众生说法,现种种感应,说种种法,从来不会多说一个字。也不会少说一个字,没有废话。他说的每个字都是你能够听明白的,都是你需要听的,都是恰恰适合于你听的。如果你听不懂的,他绝对不会说。你不要说:哎呀,佛,你再跟我讲点儿其他的吧,我还想听其他的。你都不需要说了。如果你主动有这个需求,因缘成熟了,佛他自然会给你说。

但是你要找师父,那就没戏了。师父也不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先给你讲一通,你自己慢慢去悟吧。能不能听懂,消化不消化,像先给你做一桌子菜,你吃去吧。好不好吃,对不对你的胃口,无所谓了。要是佛给你做一桌菜,每个都是你喜欢的。哎呀,是吧,太好了,你想吃饱,你说吃撑了,不会。佛恰到好处,刚好饱,还不会撑着,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恰到好处。

佛就是先谋后动,你看着他有谋,实际上是没有谋。为什么呢?他就像什么呢,水,水现月亮一样,水清则月现。他是大圆镜中,他自然就有这种能力,不要去思考。我们人还得思考,我们有时候看看这个人,我先了解了解他是什么文化程度啊?学了多久的佛啦?他的佛学水平怎么样啊?他对佛法的信仰真不真诚啊?他能不能听懂啊?然后再给他讲什么东西啊,你还得琢磨,还得思考,且费脑子,费脑子还不一定讲得合适。

佛不用,一看你就一目了然,知道吗?你跟透明人一样,还需要什么科学仪器,什么医学仪器给你检测,哎呀,这个指标高,血压、血脂,都不需要,你这个人聪明度多高?你的智慧度多高?你这个毅力多大?全部看得一清二楚,别看你现在的一清二楚,过去的都历历在目,过去、现在、未来,都清清楚楚。你过去干什么了?现在干什么?现在应该干什么?现在适合干什么?什么干得了?什么干不了?都知道。你有多大的力气,你有多大的智慧,统统明白。我们不知道啊,是吧。所以施此汲引,汲引就是接引众生嘛,施种种法门。

【慈善根力。令诸众生从此得入】,培养众生种种善根的力量。他善根的力量越大,他的吸收这个佛法养分的能力是不是也就越大啊?是不是?所以我们用这个来比喻,我们既要多种福田,多种法田,然后你的慈善根力越长越大,越长越茁壮,以后你吸收佛法的能力就越来越大,你不但自己能够自养,你自己的土地种了这么多粮食,还可以贡献国家嘛,贡献社会,打这么个比喻。

【有人言。始自鹿苑。皆是法华弄引。今言不尔。且近说寂灭道场已来。悉为法华弄引。所以光照他土现佛。悉为顿开渐。文殊引先佛。亦为顿开渐。如此弄引。犹恨其近】,就说佛方便接引众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弄引就是什么呢,方便接引众生。为这方便接引众生什么呢,做种种铺垫,这个弄引就是有铺垫的意思。

比如我们说要做一件事情,你先得做好种种铺垫,做好种种准备。你得做菜,比如做菜样的,你得先到市场去买菜吧,回来得摘菜、洗菜吧、切菜吧,什么料都备好了,是吧?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全部弄好啦,开始做了。前面什么都没有,你说炒菜,凭空而炒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吧?这就是弄引,把所有的这些条件、因素都准备好了,然后就开始啦。

“今言不尔”,所以从鹿野苑,就是从说三藏教的时候,佛就开始已经方便接引了吗?不是,比这更早,且近说,我们就近来说,寂灭道场已来,寂灭道场是什么?佛成道的时候,佛寂灭道场的时候,在三七日最早是说的什么?《华严经》,从那个时候就已经为《法华经》做弄引,做铺垫了,为以后第五时,讲法华时的时候就做准备了。就前面的一二三四,讲这种四时教,都是为第五时教法华做铺垫的。就是你们现在好好读书,为以后读大学做铺垫,你不要读个小学不读啦,读个中学辍学啦,不行,最终得考大学,大学毕业才及格。

好,这个还算早,还算近的,不算远的,再往远了还有,“光照他土现佛,悉为顿开渐”,光照他土现佛,这是寂灭道场,还有文殊菩萨引先佛,亦什么呢?为顿开渐。先佛什么时候啊?大家读过《法华经》是吧?《法华经》里面序品是第一品。第一品里面就讲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光照无量大千世界。放光现瑞,六种震动,什么天雨曼陀罗花,什么曼殊沙华,摩诃曼陀罗华、什么摩诃曼殊沙华,种种瑞相。

佛在说法之前,他先都得现瑞,为说法做准备、做铺垫。就跟我们现在,我要上来登台说法,大家先得什么?迎请,表达对法的恭敬、供养。放光现瑞也是一样的,这个放光,一种光明,这种光明就代表佛法。雨花是代表什么呢,供养,所以,文殊菩萨那个时候,当然开始看到这个现象,哎,一看佛怎么放光现瑞了?是不是要准备给我们说法,哎呦,一看放这么好的这个瑞相,到底要说什么法呢?大家都不知道。

弥勒菩萨也在那里犯糊涂呢,搞不清楚,哎呀,这个佛放这种光,现这种瑞,我们以前好像没看过,跟过去不一样啊,到底要说什么经呢?然后他就犯迷糊,他说,哎呦,我搞不懂,那我再请教其他的人吧。当然直接问佛,肯定不好意思问啊,多露怯啊,是吧。直接问文殊菩萨,比他更强一点的菩萨,文殊菩萨是他的师兄,哎呀,文殊菩萨他见过的佛太多啦,佛所说过的经法,他都听过,他肯定也见过这种场面,知道准备要讲什么经,要现这种瑞,那我就问他。然后,“文殊菩萨,请问你,到底是佛要开始什么经呢?”然后文殊菩萨就跟他讲,在过去哪尊佛的时候,也是现这种光,放这种瑞,然后佛这个时候是讲的什么经啊?《妙法莲华经》,现在也是现这种光瑞的话,同样我想佛肯定要说《妙法莲华经》。

过去的先佛是哪尊佛呢?过去的叫日月灯明佛,无量阿僧祇劫之前,日月灯明佛。有两万尊都叫日月灯明佛,这很有意思,看来这两万佛的话,很有因缘,过去都是师兄弟啊,成佛的名号都一样。这尊佛出现于世,说法度众生,他这一期佛,佛教教法已经结束了,下一尊佛,重新出现于世,又叫日月灯明佛,然后次第相承,一直有两万尊,到最后第二万尊,最后一尊佛出现的时候,下面有八个王子,他有八个王子,这八王子当然肯定又是以后的法王子,要继承佛位的。

那个时候日月灯明佛就给大家讲什么?《妙法莲华经》,所以他现在猜想,佛也是这种情况,肯定也是为大家开示《妙法莲华经》。就说给大家讲《妙法莲华经》,开权显实之道,已经不是说从这一世就开始,过去的先佛就是这样子的。“如此弄引,犹恨其近”,还觉得这个时间太近了,不够远,再往上,再往久里推。

【从大通智胜已来。而为众生作法华方便。当知不止近在寂场】,不仅仅是在这一世在寂灭道场,过去无量,再比日月灯明佛更早,早无量劫、无量倍,有个大通智胜如来,他那时候也是一样的,放光现瑞,也是给大家讲这个《妙法莲华经》。但是说句实话,放光现瑞估计差不多,但是那时候不一样啊,那是在净土佛国。比如日月灯明佛说法的时候,这讲《妙法莲华经》,是吧,大家这一入座,坐一小会儿就六十小劫过去了。

六十小劫听这么一座法,讲六十小劫,大家觉得这个时间不长。我们觉得六十小劫那得多少?活多少辈子啊?多少亿年啊?这一个大劫是多少个小劫啊?嗯?有多少个小劫?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多少个小劫啊?二十个小劫,加起来就八十个小劫,你一下就六十个小劫,快一个大劫就过去了,大家觉得就吃顿饭的时间,就结束了,六十小劫,讲《妙法莲华经》。

所以他们的福报我们就比不了,同样是听《妙法莲华经》,差距就这么大,你不要说差距,没办法,这就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在这娑婆世界,在秽土,谁在给你们讲《法华经》啊?凡夫,在给你们讲,那是谁啊?那是佛,究竟佛,不一样!所以大家以后如果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听我们尊敬的阿弥陀佛,他肯定也讲《法华经》的,等那时候,时间过去就快了。

【又此犹近。从本成佛已来。而为众生作华台方便】,从释迦牟尼佛最早,就是第一次成佛以来,就为众生做什么呢,成佛的方便。因为这还是个中间,还不是最早,最早的话,再往前要推,不知道要多少劫之前。

【又复犹近。从本行菩萨道时。而为众生作华台方便】,还没成佛的时候,就是为众生要成佛。比如我们现在发菩提心,一个是要自己成无上佛道,同时也发心愿所有的众生,也成无上佛道。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个准备,只有一个目的,让自己和众生最终皆成佛。所以从这一个开始,就已经在修这个,我们要发这个弘大的誓愿。

【文云。我本立誓愿。普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你看,我从开始的时候,就发自己的誓愿,要令一切的众生都能得到佛道。【当知弄引。岂止今耶】,难道只有这一世吗?无量世以前,甚至还没有成佛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这是从时间来讲。这为什么讲这个时间呢?佛这个叫从本开迹,知道吗?法华里边有从本开迹,从权显实,只有根本才能显出后面的化迹。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成佛已经无数次了,来这个娑婆世界已经无数返了,但是一次一次来这里,就是为了度众生啊。就跟我们到娑婆世界来开这个佛学培训班一样的,没办法,需要培养的人太多了,需要度的众生度不尽啊,度不完啊。但是报名的人还不够多啊,每次度了,就是度了无数次,还是有很多人根本就不进来的。所以大家都得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实际上我们要遇上这么一次机会很难的。

【本来所化入华台者。自是一边。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中间亦如是】,本来所化,就是从他最早教化的众生,已经进入华台,已经开悟,或者成佛的来说,那是另当别论,放在一边先不说,他们已经成就。但是还有很多没有入的,没有真正开悟的,入佛道的人,如上方便不息。就是从本以来一直没有停歇。一次接一次地,是吧?好,学到一定时候又不学了。这善根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断地培养,不断地增长,不断地巩固,到最终才能真正进入这个开悟成佛的这个阶段。中间亦如是,从最早是这样的话,中间也是这样子的,到现在也还是这样子。

【若从华严方等般若等经。或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等。入华台者。与本入者无异】,本来所化就进入,那是善根利器的人,从刚开始听说《法华经》,就能够开悟。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有进入的,没有开悟的,没有关系,经过后面的不断地方便地教导,从华严时、从方等时、从般若时,通过种种方便接引,用别教来接,用圆教来接,最终也能够进入到这个华台,也能成佛的,与本入者无异。可以有先成的,可以有后成佛的,没关系,都是一样的,成佛之后大家都平等。只是时间有早,有晚,但是最终的成就都是一样的。

【复自是一边】,这还是经过调熟,已经成熟的,有些还没有入的。【其未入者。四味调熟。皆于此经。得入华台】,就到现在讲这个《妙法莲华经》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开悟了。四味调熟,经过前面四时教的调熟,也是华严、阿含、方等、般若。

【诸教之中。或住三味。二味。一味。或全生者。皆决粗令妙。悉入华台】,就是在诸教,哪几种教呢?藏、通、别、圆。或住在三味之中、或住在二味之中、或住在一味中、或者是全生者,它实际上是个比喻了。有些比如说,这它是不同的说法,这个全生者就是还没有断见思惑,只是伏见思烦恼,这是全生者。住一味者呢?刚刚开始断见思惑。住二味者是断尘沙惑。住三味者,开始已经断无明惑了,但是无明惑还没破尽,最终都决粗令妙,进入究竟成佛,悉入华台。

【三藏保果。难破已破。难开已开。况易破易开】,就是三藏教在四教之中,它是属于相对比较初级的一个教法,也是最低级的,三藏教主要是什么?二乘人,小乘之人,他叫保果不前。他证入这个涅槃之后,叫偏真涅槃,他就保住这个果,他,我这就已经足够了,我能够保住这个胜利的果实,这个证道的果实,就可以了,不再往前再求上进了。

这样的人,佛也进行教化,让他慢慢回小向大:你不能满足现在一点点小的成就啦,你要发菩提心啊,你要最终成佛啦,是吧。就像我们要出去旅游学习一样的,你不要走到半途就而废了,不走了。继续往前走,前面还有更好的风光等着你。你走的更远,你看到的东西就更多,你的感受,你的体验,你的收获,就更加大。难破已破,难开已开,何况是后面的通教和别教呢?就属于易破易开了。

【悉随情仍本。当门显实。即入华台】,还是随着众生的种种情智,按照当下这个教,仍本就是本教。三藏教就是三藏教,通教就是通教,别教就是别教。当然实际上三藏教是没办法被接入圆教的。但是经过开悟以后,三藏教本身已经不仅仅是老停留在三藏教的这种水平,它慢慢会回小向大,就可以进入通教的水平。进入通教,开发这个菩提善根之后,就可以被接入圆教了,叫当门显实,在当下,当下你这个法门,这个教门就能显实出真实出来。

当然如果按照天台圆教的说法,不是绝对的,即使是三藏教里面也有它的真实。为什么呢?圆教人学法,无法不圆,何况是三藏教呢?别说是三藏教了,就是世间的一切法,世间法皆是佛法。在佛的眼中,看众生皆是佛。为什么呢?佛有佛眼,所以看众生皆成佛。但是人是人眼,看众生,是吧,有的是人,有些还不是人呢。首先看佛是人嘛,看比我们高级的也不过就是人嘛,长得比我们庄严高大一点。当然我们羡慕,让我们也崇拜,是吧。什么眼就看什么世界,就这个意思。

但是换一双眼看同样的世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所以说当门显实,在当下来说,他有时候是没办法去逾越自己的局限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此山之中,你是永远看不到全部的庐山真面目的。别说真面目了,就整个庐山你都看不下来,因为你是在山中,你要换不同的角度,你要全方位的去看,最终才得出整个不同的这个庐山的真实的全部的印象。那只是看外貌,当然我们再看他真实的东西,那得靠自己去修,去悟了,所以说当门显实。

所以佛眼来看的话,即使三藏教就是世间法也是佛法。但是,不是佛(眼)来看,按照普通的这个法门来分别的话,三藏教就是三藏教,圆教就是圆教,通教就是通教,别教就别教。它还是分门别类,泾渭分明,还是有各自不同的。就跟药物跟药物之间,它药性还是不同的,但是有些人吃这个药的话,它也管用,吃那个药也能管用。我们有些人吃这个药不管用,吃那个药也不管用,都没反应。

好,【文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各赐诸子(云云)】,你看,用七宝造成的大车,有无量,实际上大家都想,实际上佛的本意,就是长者的本意,都想让这个大车,都给予每个儿子,平等地给他。但是有些他不喜欢大车,他就喜欢小车的,大白牛车他不喜欢,太大了。他喜欢羊车、鹿车,或者普通的牛车,最豪华的车他不喜欢,当然这是用个比喻了。

按我们现在说,大家都喜欢坐奔驰、宝马,没事谁去坐什么,叫什么,我们没什么马,有宝莱,奔驰没有,有什么驰呀,反正有不同的,其他的你不可能坐差的车吧。但是有些人兴趣不一样,我就喜欢这个玩具,他就喜欢那个玩具。有些人就喜欢大的,豪华的,有些人就喜欢小的,天性就不一样,这个当然是从孩子的天性中。实际上从人的天性也是一样的,我就想修这个宗派,我就想修禅宗,我就想修净土宗。有些我就想修密宗,有些想修天台宗,我就不喜欢这个,我就不喜欢其他的,这个喜欢,没问题,都给。但是说句实话,最终的本意让你什么呢,你各宗各派你都得学,说句实话,当然这个不同的宗派里面肯定都有些相通的东西。

但是我们凭实而论,因为宗派它有形成自己的因缘,佛讲的时候是平等法,一到了后代这个,哪怕是高僧大德又怎么样,历代祖师又怎么样,他是从他自己心中所流露出来对佛法的一种领悟,然后通过文字语言再传诸后世,立宗立派。你学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不离开这些祖师的这个范围之内。比如他可能有一盆水的话,你有一小碗水,就一碟水就不错了。人家悟的东西多,你跟他学,说句实话你能学多少啊?很多东西看都看不懂。人家是悟了之后,证悟之后,通过这些语言表达的。我们是在因地修行,通过文字语言慢慢修行以后,再达到这种证悟的境界,人家已经走过的路,我们刚刚才起步,完全不一样啊。

但是没关系,先给你们再说。喜欢这个,以后都要喜欢,学了这个法门,以后其他法门,你要不要学啊?都得学,不学不让你毕业。就像我们现在读大学,你得有多少学分啊,学分制啊。你得读满多少学分,比如说五十个学分,你才修四十个,不能毕业,三十个更没戏,读吧。四年读不完,五年再读,六年再读,是吧。但中国可能有时候还没那么开放,有时候读的太多不行,一看老不及格,算了,退学吧,不要学了,费时间,费资源。老师还不够教你的,这么笨,又不用功。

佛法里面八万四千法门都得学,所以我们现在大家,我们能量都很有限,时间很有限,生命很有限,学习能力也太有限了。领悟能力更有限,学不了那么多,所以说我们只能说一门深入,知道吗。如果你真正有这个能量的话,你不要一门深入,二门三门,你无量门同时深入也可以。你没这个功夫,修不了。所以我们说专心致志,这对我们这种人根机来说,但是我们现在连专心致志都做不到。比如同时间做几件事情,有些人我能力很大,我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但做的质量都不怎么样,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跟这些人比,普通的人,平庸的人,他觉得能力很强,但实际上没一件事情,他真正做到极致。

【此即开权显实。诸粗皆妙。绝待妙也】,经过开权显实之后,粗,相待的粗,就变成了相待的妙,粗就不复存在了,所有的粗都变成妙,那就没有粗了。以前也不跟大家讲,粗都没有了,那还要妙作何用呢。打个比方,这矮子里面什么,选什么呢,是一样的。我们打个比方,用另外一个说法,如果你这个人长得确实很漂亮,鹤立鸡群,那是因为旁边的人长得都不怎么地。你还自己很嘚瑟,很高兴,很炫耀,很骄傲。哎呀,那走出来了简直是,都不知道自己天高地厚了,因为我第一漂亮,其他人都不如我,都比我差得很远。打个比方大家都跟你长得一样漂亮,你还有什么炫耀的资本没有?就显不出你的美来。所以有丑才有美,有粗才有妙,是吧。你这种傲慢心,你这种自豪从何来啊?

当然这都是从客观来说,由客观而引导我们主观的这种思维产生变化,和不是我们主体思维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变化,实际上这个东西不可靠。是因为别人都富了,显不出你多富有来,你才不骄傲了。一旦你又比别人更富的时候,又超过别人的时候,你的这种狐狸尾巴又得露出来,你的烦恼又得出现,一样的。因为你根深蒂固主观的这些烦恼没有克服掉,它只是没有施展的这个空间机会而已。

就是我们说内心的这个潘多拉盒子,这个魔鬼的这个盒子,它没有释放出来,它被装在里面了。像以前我们讲的这些小说,被封印了,封住了。这个印破开之后,全部散开来了。又到世间又作怪了,做坏事了,人都是这样子的。你能降伏就不错了,何况我们还降伏不了。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等着机会呢,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已。自己没有机会,看到别人有机会,心里还嫉妒难受啊,羡慕嫉妒恨啊。实际上羡慕的时候都少,嫉妒的时候比较多,恨的当然也不是这么多了,说这个人特别地欺负你,觉得特别的那个,过于夸张了,那我受不了,恨他。

所以这些事情大家都再想想,学佛就得发现这些东西,要明白这些,所以说诸粗皆妙,粗都归于妙的话,那就叫作绝待妙。只有妙都不存在了,粗不复存在,妙也不复存在,就没有粗妙的相待。没有相待的这种状态就叫什么,叫做绝待。我们最终成佛就要进入这么一种绝待,就我们叫妙不可言,如果妙还可以言的话,这属于什么,相待妙,它还可以通过语言,通过思维,可以想象。真正的妙是不可言,不可思,不可思议的,这叫作绝待妙。

当然这都是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有些人说,师父,到底什么才是不可思议啊?搞不清楚,你给我讲一讲。你不太为难我了吗,是吧,我这相待妙,我现在讲都还讲不清楚呢,你要我跟你说绝待妙,一个是我自己本身没有获得这个绝待妙,我拿什么东西给你呢。另外一个是即使我获得了绝待妙,我给你看,你能看得懂吗?

就像那个寒山诗一样的,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我这道太高深了,太遥远了,你看不到的,你看上去都是雾朦胧的,你的冰雪没有消,你的烦恼太深了,你的慧根太浅了。我给你太阳,你也看不到,你是盲人。你什么时候把眼睛修好了,心眼、心智开发了,我这个东西才能看得到,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先好好修,这些东西学是个过程的。

【若如上说。法华总括众经。而事极于此】,向上所说的进行个小总结。《法华经》是总括一切的佛经,所有的佛法最终是到这里,到了最极致了。【佛出世之本意。诸教法之指归】,都到这里是到达顶点了。

【人不见此理。谓是因缘事相。轻慢不止。舌烂口中】。有些人觉得,哎呀,《法华经》很好读啊,你看,都说的是些因缘事相的东西,给这些什么舍利弗啊,给二乘人啊,给他们开示、授记,讲的也不是特别什么深奥的佛法的道理,这个经典很浅嘛,没多少深奥的意思嘛,就轻慢了。完了,舌烂口中,造业啊,知道吗?所以你没有读懂佛法,不要随意妄加评论,你说得不好的话,言不达意,或者说得不对的话,就是诽谤了,口中就会有过失啊。

【若得其旨。深见七种。二十一种。无量教门】,这七种是什么呢?七种二谛。二十一种,是二十一种二谛。再往下继续开,有无量无边的教门。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七种二谛,已经跟大家讲了。二十一种二谛,就是三七二十一,是吧。随情、随情智、随智,乘以这七种二谛,三七二十一种二谛。再往下再细分就是无量的教门。

【意气博远。更相间入】,它的这个意蕴,它的这个底蕴是非常博远、非常深远的,哪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更相间入,相互之间,教与教之间是可以贯通的。比如说别接通、圆接别、圆接通,它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你不要仅仅以为浅就是浅,由浅而入深,浅中可以见到深。

【绣淡精微。横周竖穷】,都是描写这些经文的,有时候这个色彩比较绚烂一点,这个绣,就像我们说锦绣一样的。有些比较淡,比较雅淡一点,素雅一点。精微,精致、微妙。各种各样的都有,品类很齐全。【横周竖穷。悉归会法华】,横周三界,横周十法界,横周十界,竖穷三际。我们说尽虚空遍法界,过、未、现三际。最终所有的佛法,都归入到法华之中来,融会到《法华经》之中。

这里说的【二万灯明】,就是二万日月灯明王佛,日月灯明王。还有【迦叶等。古佛设教。妙极于此】,过去的所有佛,他讲这些教法,最高的教法,也就到这个地方,不超过《法华经》的。【有经云弥勒当来。亦妙极于此。释迦仰同三世】,就是过去佛,弥勒是未来佛,释迦是现在佛,日月灯明佛加上什么迦叶佛都是过去佛。三世诸佛讲所有的佛法,最妙的地方也就到这个地方,没有超过这个的,【亦妙极于此】。

【涅槃赎命重宝。重抵掌耳】,因为《涅槃经》跟《法华经》属于同一个层次的经典,都是最甚深微妙的经典,属于圆教,叫法华涅槃时。它们从时间,从经典的这个高度、内容来说,都是同一个级别的。

《涅槃经》里面赎命重宝,为什么叫做赎命重宝?这是个比喻了,比如说你这个人被绑架了,被绑票了嘛,为了防止撕票,当然人家绑票不是为了仅仅撕票。他是要敲诈,他图财吧,不是为了害命。你要赎吧,你要赎你这个命的话,拿多少钱来,拿多少万,甚至上亿的都有啊。李嘉诚那个儿子,不是被绑架过嘛,拿多少亿,一下发了,赎命重宝。

当然这是比喻,我们不是干坏事。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法身慧命,重新地恢复,要赎回来,你要听闻无上的佛法才行。那无上佛法,《法华经》里面有,《涅槃经》里面也有。

而《涅槃经》里面是讲什么呢?常住佛性,涅槃四德嘛,常、乐、我、净。当然那个常乐我净跟我们所理解的,普通凡夫意义的常乐我净不一样的啊,大家不要以为(是一样的)。那个常是什么呢?绝待的常,乐、我、净也是,都是绝待义。它不是表面停留在这个语言文字,那么佛是有常住的,佛是快乐的。真正的常住不是常住,真正的快乐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快乐。

我们的快乐是什么呢?相比较痛苦的时候而说的。我觉得我很快乐,为什么突然觉得很快乐?就是你前面不快乐,突然才快乐,是吧。一生下来你就快乐?或者你一直都很快乐?或者你这个快乐都妙不可言,不可能达到那种状态,是吧,遇见欢喜的事情快乐了,遇上不痛快的事情又难受了,就不快乐,这都不叫做快乐。

快乐也不是快乐,痛苦也不是痛苦,是吧。就是我们佛眼看世间,我们佛法在看世间的时候,跟我们人的角度,或者看的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不一样的,都是叫梦幻的真实。我们认为的真实,都是真实的梦幻,知道吗。我们认为是真实的,实际上是梦幻的,它的本质都是梦幻的。这也是一样的,佛法它那些东西,赎命重宝,扶律谈常。《涅槃经》一个是谈常住佛性,就是让大家最终要成佛,扶律是什么呢?谈戒律的问题。又回到前面来,成佛也不是这么容易成的。要勤修戒定慧呀。你戒律都不修,佛法都不修,怎么成佛呢?叫“重抵掌耳”。就两个人拍掌,击一下掌。这个击掌代表的什么,你明白了吗?重新再叮咛,交待你,知道么。这样好,下个决心好不好?这样做!好,击掌,击掌为盟、击掌为誓。就是叮咛这些佛的弟子们,佛快要灭度了,我快要走了,你们一定得听我的话啊,这是最后一次叮咛你们呐,你们要再不记住,这次机会就没有啦。以后什么时候有机会搞不清楚了,顾不了你们了,我自己都要走了。你不要走吧!不走也不行啊,是吧,使命已经结束了。

所以【莫以人情局彼太虚也】,就是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都是一样的,是吧。我们人情看世间,虚空是无穷无尽的,佛法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人看的佛法,有时候佛法就变成了众生法。他是以人的这种情执去揣度的,他很难完全读懂佛法。所以我们得不断地自我去超越、去突破,就这个意思。

当然了,不能太过于去要求大家。喝酒,啊,那不行啊,你这样做很不应该啊。没办法,我们就是这个人情,就是人眼嘛。看的时候他东西就被,说得不好听点,比喻当然有点污蔑的意思,有点轻蔑的意思,就狗眼看人低,知道吗,是不是。我们狗眼看人低。人看佛法也一样的,把佛法也看低了,一回事儿。我们在说另外一件东西的时候,实际上放到我们身上,跟另外更高级的东西、物种相比的时候,一回事,明白吗。

所以说你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其他可能比你更卑微的生物呢?我们别说其他卑微的生物,就是人类之间,相互之间也是相轻啊,看不起别人。有才能的人相互之间也是非常高傲的,文人相轻。所有的同类的人,同样的人都是这样子的,基本上都是相轻的多,没有傲慢心的人都非常非常少。所以我们自己得认清自己的局限,就是我们看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不完全是真实的。我们是什么?尽量从这梦幻之中想办法逃离出来,通过佛法,从梦幻进入到相对的一种真实境界,到最后才完全的真实。但是这里面的路太长太长了,所以我们谁也不要说谁,老实努力吧,相互爱护,相互尊敬,相互鼓励,不要去说别人的过失,不要诽谤,不要轻蔑人家,更不要去害人家,也不要嫉妒,也不要恨,都不容易。稍微走得前一点的呢,学得好一点的呢,不要骄傲,不要孤芳自赏,比上面差得太远,你都不好意思。打个比方,因为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如果我们是莲花化生,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都不好意思见人。你看你长得这么矮小丑陋的,你觉得我在这里娑婆世界已经长得很漂亮了,一看你这个身体,血、脓都是脏东西,人家多清净的这个身体,多光明多透亮,你长这么个,都不好意思去,就这个意思。所以说大家就以这种心,它是一种思维的一种模式,去除我们一种高卑的心,你又不要傲慢,不要高慢,同时也不要卑微,也不要轻视自己,同时当然也不能轻视别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反而你这个人显得更加相对的高贵了。

好了,大家先休息一下,我们休息几分钟回头再来,阿弥陀佛!

好,大家安静下来,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内容。【摄大乘明十胜相义】,前面实际上还漏了一两句。【重抵掌耳。观此妙旨,宏壮包笼,寻者须旷其意,莫以人情局彼太虚也】。宏壮包笼就是指《法华经》,微妙的教旨法义是宏大的雄壮的能够包笼一切的,能够笼括一切佛法。所以我们学习的人,寻宝的人须旷其意,你的胸怀得广大,你的气度得什么呢?更加的宏壮才行。否则的话你怎么能够包容这些东西,能够学到这些东西呢?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能够看这个人的气度,气度有多大最终他的成就才有多大。气度小的人,气量狭小的人,他吸收东西是有限的,再往下他就吸收不进去了。我们的心要像太虚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知道自己的渺小,知道自己所要学的东西太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扩大自己的心胸,这样的话你才能真正明白这个《妙法莲华经》的微妙之处。把所有的东西,该学得你都要学得差不多,即使学不到,你也要明白它这种非常微妙、了不起、不可思议的地方。你不要把它看轻了、看瘪了、看小了,那就可惜了。

下面一段,【摄大乘明十胜相义,咸谓深极,使地论翻宗】。《摄大乘论》是佛教的一部著名的论典,是摄论宗的根本的一部论典。摄论学派就是根据这个《摄大乘论》而成立的,它不是宗派,它是学派。大概成立的时间是在中国古代南北朝的时代。那个时候有摄论宗,有摄论师,有地论师。地论师主要是研究的是《十地经论》,是根据《华严经》中的其中的一部分衍生出来的。这《摄大乘论》是自己立了一个宗派,一个学派。但他们之间呢相互之间也在争论一些问题。你说争论也好,你说探讨也好,但既然是人在争论的话,也难免不了相互之间呢有点是非的一些东西存在了。觉得我说的东西更加的深妙,觉得你说的东西更加低劣,不如我的,他肯定会有这些东西存在,没关系。说是说,但是自己内心的话,不要太多去执着这些就可以了。

既然是用语言的话,它总会有高有低的,但是不要过分地去强调、去夸张,或者因为有些事情去贬低人家,说事就说事,说法就说法,不要去谈及到人的问题。这个人不行,根基太差;这个人太执著,这个人心胸太狭隘,没必要,自己也是一样的,你说别人实际上就是说自己,一回事。就事论事,不要有过激的这种攻击性的语言,就行了。他们说的这种十胜相义,十种殊胜相义,这种十胜相义的话,就在它那里是最深奥的理论了。大家都认为非常的奥妙,非常的已经达到极点了,叫深极。

地论翻宗,就是他们跟地论师在辩论的时候,地论师就辩不过他。因为他立了这十胜相义。地论师里面的这种道理,就没有比他更深妙的了。后来很多地论师自己就不学地论了,改学摄论去了。他知道自己的东西不如他的好嘛,都改学他。就像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嘛。这个模式不行,生产力低下,我们换个更好的模式,引进先进的模式再学习。那我们不是提高自己生产力嘛,跟世间的生产是一样的,咱们学佛也是一样的。这套方法可能我们学佛,你再想往前进步、推进,很难,有另外一个法门可能更适合于你,那你换一个法门去学习又有何不可?你说,哎哟你要忠诚,你不能背叛。这不是忠诚不忠诚,没这些东西,不要以人的道德这些东西去攻击别人、去约束别人。好的东西就是好,它是自由的,它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我们得尊重,尊重人性,也尊重法性。不能说让你跟着就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能这样,从一而终,这辈子学了这个,下辈子还得学,永远不能这样,那怎么去超越自我?这都是人为的去施加这些局限,那就不对了。

当然他们翻宗,这已经觉得摄论是很厉害了。但是呢,【今试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就用《法华》的十种妙跟它进行比较的话,摄论的十胜相义就显得有所漏,就不完整、不圆满。就说《法华》天台的这个十妙,远远比它的这个十胜相义要更加的深妙。【且用】,举出一个例子,用【理妙比依止胜相】。

十胜相里面第一个是依止胜相,我们用第一个妙,叫理妙,去跟它进行比,这个理妙就叫境妙。境、智、行、位、法,这是前面的五妙。神通、感应、说法、眷属、利益这十种妙。第一妙是境妙,境妙是直接通向这个真理的。跟它这个依止的胜相相比就【明不思议因缘】,我们讲的是不思议因缘境。我们世间人能够感受到的都是思议境,我们的所有的境界都是因缘形成的。我们看见任何的事情,看到的任何的人,看到的任何的山河大地,都是因缘境。有些人看到境界他是怎么去理解,有些人看到境界他理解就有所不同。我们看到世间的事情都是生灭、轮回,都是一种虚幻的相。但是如果是真正证入圣道的人,他看到世间的东西就不是这么一种情境,如如不动。佛看人,人皆成众生;佛看这个无情的世界,这个无情的世界处处都是佛国净土。它都是黄金为地,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我们去了,就像我们这个业报如果没有偿还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立刻就变成娑婆世界一样了。你享受不了啊,境由心现,境由心转。好的境界你没有这个福报去承担的话,它立即当下自然就转化成一个低劣的境界了。你有这个福报的人,即使到了个低劣、恶劣的环境里面,他也是境由心转,它就转变成净土。那么就像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如果到我们娑婆世界来,他所感受到的这个娑婆世界,就跟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就是处处是佛国净土,没有一处不是净土。

大家这么说,可能吗?当然我们有信心相信佛绝对没问题。有些人就会怀疑,会这样吗?我怎么就看不到呢?什么时候也借我一双佛眼看看啊。佛眼,你慧眼都没有,你还佛眼!前几天我跟他们学生在探讨的时候,我说我们人是肉眼、天有天眼、二乘人有慧眼、菩萨有法眼、只有佛才是佛眼,佛眼是最高的。我们慧眼、法眼都没有,你怎么去看啊?借你一双慧眼吧,借你一双法眼吧,借你一双佛眼。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去理解,虽然不可能拿慧眼、法眼给你看,我们比如说:我们去观察这个天文,观察这个宇宙是不是用望远镜啊,你肉眼去看的是不是很有限的。看到的远处有限,空间有限,看到的时间可能也会有限,看到的清晰度也有限。

现在有更好的天文观测台、望远镜种种仪器,你能看到更远的世界。实际上不是借你一双更好的眼睛嘛,虽然不是你的眼睛,起码你能通过它去看到更远的世界。

那么好,通过自己的修行,从自己内在去改变的话,如果我们的眼界能够修得更加得透彻明亮,有更好的视力的话,是不是可以看到更广阔的虚空。如果我们的生命有更长的时间,不止一百年,有一万年;如果我们的速度、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智力,种种力量都能够往前去推进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探索更加浩渺无穷的宇宙,去得到更多的一些信息呢,破除更多的疑问呢。然后那时候认识的东西,得出的结果跟现在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你这个东西就可能已经被推翻了,你自己就转变了。没有转变之前,你觉得固步自封,觉得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就是最好的了。实际上这离最好,我们说世间永远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所谓的佛叫最好,实际上也是个定义而已,就学吧。

【明不思议因缘四句破执】,四句义嘛,就是佛教经常用这四句,什么离四句绝百非。是有呢,还是空呢,是亦有亦空呢,还是非有非空呢,依此类推都是一样的。是一呢,还是异呢,是非一非异呢,还是亦一亦异呢。从时间也是,从空间也是,从相同、不相同也是这样的,从有和无都可以比较。就是用四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去看不同的一种问题,你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结论。但即使这四种不同的结论,没有一个结论是完整的、是真实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又回到这个问题,远近高低各不同。它只是给你一个角度,让你有不同的这种观念,或者思维,或者得出不同的认知而已,并不是要你执著于这个角度所得出的这一部分的结论,也不是让你执著于从另外一个角度所得出的另外一种结论。都具有相对的一些意义,但不都具备绝待的真实的意义。你是人的一部分,你是人类的一份子,但你不能代表整个人类,你太渺小了。那么好,佛法里面也有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从我们人来说,去思考、去认知佛法的一种逻辑、一种方式。

这里摄论讲的是什么呢?阿赖耶识,这叫黎耶。你看,【岂留黎耶、庵摩罗为依止耶?】,阿黎耶识,佛教不是讲缘起嘛,它叫赖耶缘起。阿赖耶识也叫阿黎耶识,最早翻译它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地方再早一点,旧译叫做庵摩罗识,实际上跟阿赖耶识是一回事。我们都是依这个第八识,它是个大的一个种子的仓库,从这个种子仓库里面,然后现时这个种子什么时候成熟了,有一类的种子先成熟,那么你成熟的结的是什么果。

比如说:你人的种子先成熟了,你先来做人,你这世就投胎到世间来做人吧。如果你这世人的种子暂时不是先成熟,成熟的是畜生的种子,畜生的种子先发挥作用成熟了,开花结果了,你就来当小猫小狗。但是这里品类齐全,什么种子都有,为什么什么种子都有?过去你造的业。你有种种行为、你生命的行为、所有的行动,它都叫业力,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转换成一种无形的种子,储存在这个第八识阿黎耶识之中。造业的行为有先有后,力量有强有弱,然后呢数量有多有少。然后力量强者,它会结更大的果,会更早的出现;做得多的事情它力量也更多,人多还力量大嘛,种子多了力量也大。然后是时间,做的早的,它结的果就早;做的晚的相待来说,相比较来说它结的果就晚。然后这里面就根据它自然的一种排列,它的力量谁强谁弱,谁先谁后,看哪个种子先成熟。

实际上大家的仓库都差不多,你是百货公司,他也是百货公司。这辈子你这个百货公司呈现的种子是比较好,聪明啊、漂亮啊、各方面的资源都很多啊、受人敬仰啊、社会地位很高啊,你觉得自己了不起,那不过是你过去造的一些善业的种子、世间福报的种子先成熟而已嘛。成熟完,结完果,享受完了,这辈子完了,下辈子可能就是小猫小狗,甚至地狱里面去了。你在这里还骄傲一番呢,没骄傲多久就走了。你觉得人家小猫小狗不如你,下辈子它可能和你现在是一样的,甚至到天上去了,也可能。它是以这个作为依止,叫做藏识,能够含藏一切善、恶、无记的种子,善种子、恶种子、非善非恶的种子都在里头。那我们的生命就是围绕这个东西,依止这个东西而存在。

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坏灭,但这个阿黎耶识它是一直存在的,这个无形的仓库种子,一直都是承载你生命的最重要的一个平台或是一个载体。我们现在的身体只是我们阿黎耶识这个大仓库里面,所形成的一个果报而已,现行的果报而已,那么现行的果报并不会停止,又会造业。

打个比方,你又生产东西,生产完东西又要入库了,又要进入仓库存起来,又作为新的种子。这个新的种子跟过去的种子相比较,谁又发生新的先成熟,发生效果,发生果报,然后等到下一辈子,决定你下一生可能到哪一道去。这个阿黎耶识这个种子又跟着去了,它整体好像不太变,但是微观来说,局部是在变化的。

这是摄论师的,包括唯识宗的,它后面也是根据摄论慢慢演化出来的,它吸收了很多的理论,它把这个东西当作我们生命的一个根本,依止这个东西。但是如果按照真正最高的佛法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也是方便假设的东西,真的有阿黎耶识吗?就我们经常用一句话,佛就像哄小孩一样的,攥着空拳,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实际上这个拳里面是什么?空空如也。你要乖,你要听话,你不能胡闹,不能调皮,然后我待会给你糖吃,你安静下来好不好?小孩一听有糖吃,高兴了,就止哭了嘛。我们就是那个小孩儿。后来一看,哎呀,啥都没有,上当受骗了。然后你还说,哎呀,怎么什么都不给我,你刚才不是答应我给我糖吃吗?不是要给你糖吃,这个无形的糖比有形的糖更有价值,空义,一切法皆空。当然他也可以变现个糖给你吃,没问题,如果你要执著这个糖,你就完了。他认识到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法、一切现象之后的一种真实的、本来的、空性的一种道理。

那么好,世间法是这样,佛法亦是如此。佛法当然它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能够破除我们心中的迷茫,能够降伏,能够除烦恼,但它不过是药而已嘛,是吧。病是无常的,药也是无常的。世间的烦恼是无常法,那么好,这些法门也是无常法。只是这个无常法跟无常法之间它有一个比较,这个相待来说,佛法是什么?是清净的,是高尚的。而世间的烦恼是染污的,是卑微的。人都有一种向上的自然的一种需求,都想向往光明,向往善良,向往美好,向往永恒。那好,真正的美好永恒一下子没办法全给你说明白,相待的、相对地来说,更好的、更美的、更直接、更永恒的,先给予就不错了,但这些东西是真实吗?不是真实的。最终的真实是离开我们自己的这种执著,看到一种什么呢?空性的一种世界。没有相待的什么更长。本来就没有长,没有短,本来就没有好,没有坏,这是绝待义。那是完全已经清澈透底的时候所见的另外一番境界,而不是我们现在无知,大家无知就不分善恶了,不分好丑了,这是我们众生无知的状态,跟佛那种绝待义不是一回事,有些人就是理解歪了。

所以,【四悉檀施设,不止立无明他生一句】。这什么意思呢?我们佛教讲什么?四种悉檀。圆教讲四种悉檀。哪四种悉檀啊?世间悉檀,为人生善悉檀,还有对治破恶悉檀,还有什么呢?第一义悉檀。你要真对不同的根机,给他不同的佛法的施设,应机施教。说句实话,我们现在谁能悟入什么第一义悉檀啊?都悟不了。现在我们所能理解就是世间悉檀,生善悉檀,破恶悉檀。破恶都很难,说句实话。现在世间能够生点善根就不错了,善根都没有,没有破恶的可能性,知道吗。打个比方,你自己防御能力都不具备,你还谈什么进攻啊。坏人,你能把自己的城墙防得厚一点,修得厚一点,能够防备他的入侵,不受他的侵害,就不错了。你还主动说我去杀贼、破恶,不要去想。

那么他所受的这个无明,他生,因为阿赖耶识是属于染污识,它是染污的,不是清净的。对于我们的真如佛性来说,阿赖耶识是染污的,所以唯识里面,包括摄论里面,它又叫转识成智。转染污识成就我们的清净真如的智慧。那么好,为什么它能转呢?说明染污的本体跟清净的本体之间,它最终是能够相通的才能转。如果你本身都没这个素质,本体都不一样怎么转呢?就像你说的这个金矿才能炼出金子,你银矿永远炼不出金子来。矿藏里面它虽然有杂质,而且杂质很多,但它有金子的成分在里头,它最终提炼出纯金,这就清净了。那么,这个阿赖耶识就相当于是这个金矿,它是属于无明,它是属于染污的,这个时候不是我们已经获得智慧的一种状态,我们大家都属于无明的状态,无知的一种状态。那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来呢?是从这个无明的染污识——阿赖耶识而产生的。那么阿赖耶识是什么时候有的呢?不好说,无始以来就有,没有开始。如果你不修行的话,那它也就没有终结,它会一直跟随你。那么我们的生命就叫做他生,依什么呢?依阿赖耶识而生,明白吗。

那么好,佛教里面有四句: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都破了,你这个他生算什么呢。也不是自己生来的,也不是靠他人生下来的,也不是自他合和共生的,也不是无有因缘而生的。只要你说出生,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的一个定义。所以说离四句绝百非,你说什么话都是错。举念,动念即乖。动个念头都错的,说句话也是这样的。

为什么不能自生呢?当然这里面我们不说从性上去破,自性上去破,就从事上去破,谁是自己生出来的?你自己能生自己啊?不然的话要说你自己能生自己,那干嘛还要生呢?就是在你生自己之前,你已经有自己,他才能生啊。原来就有容通了,后来又生出个小容通来,是吧?后来再生出,那还要生吗?那你原来跑哪里去了?那不等于两个、三个、几个,无量生了,无量个身体了,是不是?何况你已经有了,你干嘛还得生,早已经有了就不用生了。生是个时间概念,是吧?所以不是自己生出来的。

那么好,我们是父母生出来的,这个意思也不完整,到底是父亲还是母亲生出来的?还是父母一起生出来的。没有你的业力,父母能生出你来吗?你没有做人的这个因缘,父母能生出你?有些夫妻他就生不出孩子来的。他没有跟其他众生做父母孩子的这种因缘,他最后怎么想生他都生不出来。是吧?所以你说是他生?好像这意思也不完整。那好,有些人就会说,可能有自生,有他生,合在一起,又有人的因缘业力的种子,加上父母的因缘种子你就生了。

那到底是谁生呢?各种因缘生,谁都不是。是地水火风呢?还是五蕴其中的一蕴呢?还是所有的蕴呢?讲不清楚了。因为你从这些众因缘所生出来的,说明这个东西不是真正的你了。你在哪里呢?你不属于自己,你实际上是众因缘组合的一个东西,这个组合的东西这个身是不可靠的,他合在一起好像就有一个生,一旦什么时候他不合和了,他分散了,还有什么?生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假象,暂时的一个现象而已。那有些人干脆说,那就是说什么都没有生。那不对,你不能破因缘法。虽然他是暂时存在的现象,但你不能否认这种现象他是曾经存在过的。他曾经在这里出现过,你不能说空无所有,就没有生了,也不对。

所以你只要产生个固定的一个知见,佛就全部给你破掉。就是你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想法就错了。所以这里也是,都是方便说法。这里就是建立这么一套体系,设立这么一个什么?阿赖耶识。依这个体系来说明一切生命的流转、轮回、因果关系这么一些问题。它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它解释这些问题确实能够得到答案。但是它是有限的一种知识,有限的一种智慧,最终它并不究竟,也不圆满。所以世间有绝对的真理吗?没有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应该是不在世间,我们叫超世间,叫出世间。但出世间又是个概念了,什么叫做出世间,你就在这胡思乱想吧,想也想不通。不要去想,你去学去修就行了。

【彼直是一道明义,不见开合】,就是说《摄大乘论》只是从一个法门去解释佛法的道理,没有开也没有合。没有种种方便的开合,开的话就显得更加的宽广、更加详细,合的话就显得更加的集中,就一个太单调了。

【众经顿渐为物,约教约行,随情随智,大包佛化,深括始终】,就说所有的经典,众多的佛经,有时候是顿教,有时候是渐教,他的施设都是为了所有的这些不同的万物众生的。有时候是从教上去说;有些是从修行的方面、法门去说;有些是从众生的情执方面去说;有的是从佛法的智慧方面去讲。大包佛化,把所有的佛教教化的这些方式、方法、内容,包括这些原理都包含在里头了,你只用一个法门,哪里足够呢?而且这一个法门还不完整,还不究竟,还不圆满,还不是究竟了义的。所以就深括始终,把所有的从始至终所有的佛法全部包括在里头,这是所有的经典,众经。

【因缘一境,已广于依止】,因缘一境就是境妙,天台宗《法华经》的十妙之中的第一妙,境妙,就已经比你这个依止这个胜相更加的宽广丰厚了。【更用四四谛】,我们前面讲过四种四谛的是吧。四教各有四谛,藏教是什么四谛呀,生灭四谛。通教是不生灭四谛。别教是什么四谛呀,无量四谛,还有个什么呢,无作四谛。一个是生灭四谛,一个是无生四谛,一个是无量四谛,一个是无作四谛。七种二谛,刚刚学完不用再说了,五种三谛下面还会讲。还有【一谛等比者】,诸如此类,太多了。他用不同的这种方式给大家讲一个道理,有些是从四谛去理解佛法,有些从二谛去理解,有些从三谛,有些从一谛,甚至后面说到无谛,都有。你可以看你自己更适合听什么法门,就跟你讲什么佛法。【彼无准拟】,没有一定的标准,没有一定的施设,不同的人就吃不同的药呗,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药来治呗。

【迹中十妙已有所漏,本中十妙群经所无】,就说迹中十妙已有所漏,就说摄论中的十胜相义跟天台的十妙相比已经是有所漏了,有漏不完整嘛,不圆满嘛。十妙是圆满的,是无漏的,就像我们说这个瓶子它钻了好多洞,沙子会流出来,水会流出来,它是有漏的,不完整。本中十妙,还有本中十妙,这是说的迹中十妙嘛!(本中十妙)群经所无,其他的众经都没有谈到这些,都是根据天台宗,我们说主要是智者大师,他从经典里面总结出来的一种道理。【何况彼论】,何况这部《摄大乘论》呢,甚至其他经典有些地方都没把这个深妙的意思给完全地说出来,没点透,但是意思里面有,但不经过祖师大德给我们的开示,没有经过他的加工的话,我们不知道。

【又观心十妙,即得行用,不如贫人,数果头宝】。就天台宗不仅仅是讲教,还讲什么,讲修行、观行。我们学习这些理论的东西、教理的东西是为了实际地操作和运用,为了修行。修行是为了什么呢?有所改变,有所提升,最终圆满佛果。所以能够得到修行的作用,你讲的那些道理的话,有时候不太适合于修行,没有具体的一些操作的方法吧,不如贫人数果头宝。说贫数宝嘛,佛教的一个典故。说食数宝,不是说贫数宝。说食数宝,就说你这个不吃饭,你光说这个食物多好吃多美味,肚子能饱吗?贫人数别人的宝贝,你跟地主家,你去数他的宝贝,哎呀今天挣了多少钱,你该贫还是贫。你说那个佛呀,佛教里面多丰富啊,多少的宝贝,你不学不修,你光从理论上去讲,说破天也没有用,你得用你得修,你得学会运用,这才是这个宝贝真正为你所用呀。果头宝是佛宝,果头就是成佛。

【当知十妙法门,鳞沓重积,可胜言哉】,就像那个我们说什么鱼鳞或者龙鳞一样的,一片积一片的,这个沓也是一层积一层的,这个深浅呀,相互之间的这种深厚啊,不是我们用语言能够描述的。【天竺大论,尚非其类,真丹人师,何劳及语】。这个《摄大乘论》是从印度传过来的,然后到中土之后呢翻译过来,然后后来大家来学习。就是这部大论都跟《法华经》,跟天台都没法比较。真丹人师,何况是我们本土的这些法师,他们所造的这些著作更不用去说了,那就相形见绌了。真丹嘛,就是震旦,翻译不一样,它就是音译而已。为什么叫震旦呢?因为我们是属于东方,东方曰震,太阳升起的地方,震旦。

【此非夸耀,法相然耳】,这不是自己去夸耀自己这个《法华经》或者天台宗,而是法相本来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如果是真正学了这些佛法,学了不同的宗派,大家回过头来进行比较,你思考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起码在我们所知的这些宗派里面,去理解佛法最为精妙、最为深奥、最为广大的一个宗派,不超过法华,不超过天台宗之类。就是我们迄今为止,可以用现在语言,我们解读所有佛经的最高的一种成果,就是天台宗。那你不学这个,你不是太可惜了吗?

【思自见之】,你自己思考之后,自己就能够看见,自己就能够明了。【无俟辞费也】,还劳我多说话吗,多言语吗?你自己看去,说也没有用。我只是说,该说还得说,但是你认同不认同,你自己去看吧,看了之后你自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像一般如果你真正有慧眼的人,你有一定慧根的人,你肯定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意思大概是这样。

所以我们大家还是很幸福的,有我们这个诸佛如来,特别说咱们还碰到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开显《法华经》,开说《法华经》。光听到经典还不行啊,我们的能力太低了,我们的肉眼太笨了,这么太拙了,看不懂。恰好祖师大德高僧倍出,通过他们的慧眼、法眼去看,看完之后,他们写出著作来,现在提供给我们后人,那比我们自己看完《法华经》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得到的一些观点,得到的认识,要高妙得多。现成的东西就放在你眼前,你不去学那不太可惜了吗?如果有好的东西给你学,你也学不进去,所以还得有好的老师,没老师怎么行呢?有些人说,我无师自通,那都是瞎说。没有无师自通的,所谓无师自通就是以前已经拜了无数的老师了,学了无数次了。这辈子也不要拜,差不多了,自己看就懂了。没有这些过程,哪来的无师自通。

六祖慧能顿悟也是一样的。我们跟大家也探讨过无数次,说过无数次,当然不算探讨,跟佛学院学生也在说,没有真正的顿悟,顿悟是由无数的小悟、渐悟积累而成的。什么东西都是讲因果的,你不可能凭空一下就能悟得这么快,悟得这么深。那是因为你前面铺垫得更厚,厚积而薄发。为什么别人可能只是渐悟呢,因为他前面铺垫得太浅了太少了。所以他还得再做这个资粮,再积累资粮。什么时候积累到无数的小悟、顿悟、渐悟之后,他也突然到哪一世可能多少世之后,也像六祖慧能才能顿悟的。没有突如其来的,偶然的这种因素突然顿悟了,不可能。

但是也有这种可能性,就是他们过程是不一样的,时间差不多。有些呢一开始就是渐修,一步一步地按步走,循序渐进。然后一小悟一小悟,慢慢悟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高。到后面呢,突然(顿)悟,然后我们看过程他悟了无数次。有些人呢,他就不着急悟,我先学。但是我学了这些东西是为了最终最后一次大的顿悟就够了。是这样子的,明白吗。

打个比方,你是挣钱,实际上你们挣的钱总数都是一样。我要盖个房子一百万,但是你一年说句实话,你可能只能挣几万块钱或者十万块钱,你得用十年的时间才挣够一百万。然后呢,有些人他方法步骤不一样。他第一年挣了十万,先打个地基;第二年又挣了十万,开始砌墙;然后再有第三年,慢慢封顶;然后再装修。每一年他都有所进步,他都有所小小进步、改变,到最终十年,结束了,房子修成。这是渐修。有些人就不着急。我十年钱先放在那不动。等到第十年,一百万存够了,一下,房子一下子就建成了。这叫什么。你看着,哎呀怎么这么快啊。顿悟啊。他怎么一年就建成房子了。没看到他前面做了九年的准备,十年准备。差不太多,知道吧。只要你们修学的方法差不多,使用方式是另外一回事。

好,今天时间也快差不多了,下面要讲三谛了。三谛又是新的一个章节了,算是。没多少时间,都十一点了,大家能听明白吧。能听明白当然最好的,能听明白的话,以后你们这个种子成熟得更快。如果听不明白的话,不要怪我,怪我没有用的。首先我的种子没这么好,所以我没办法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这个种子。你要去种菜,你要有更好的种子,到种子公司去。其次你这个种子也不行,你的这个培育能力也不行,所以这好的种子,有时候种不出好的菜来。结不出好的庄稼。所以这些都是大家自己的、自然的一种因缘,是怎么样的它就怎么样。但是我们现在得努力,争分夺秒,真的是要精进努力。这样的话,以后我们成就的时间可能会快一点。如果你想快一点的话,想早点解脱的话,你就自己努力去吧。百分之七八十的事情或者八九十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别人是帮不上太多的忙的。

好了。这里呢还有两个问题。顺便给大家回答一下。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好。第二十一讲《法华玄义》有云:【别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须缘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敬请师父开示,什么是缘修方便。念佛是缘修吗?禅宗呢?感谢法师。

这问得都很深奥,不容易。咱们讲讲也可以,真正把它展开来说,能说多明白,也未必。

“别人”是指别教人,别教人这种根机。他所理解的理是什么呢,是种但空的一种真理。虽然他说不空,也只是一种但理。他说的中道,是种什么呢,但中。藏教的真是叫偏真,他是但中。中就是中,中与空和假是不一样的,他是有严格的一个界限。空就是空,假就是假,中就是中。你菩萨就是菩萨,声闻就是声闻,佛就是佛。菩萨和声闻跟佛还就是不一样。

比如说声闻他修什么,修空观;菩萨呢,可以修假观;而佛才修中观。但是即使是别教的佛,他认为他这个中观修成了,成就佛道。他这个佛道跟这个世间,跟这些下面的这些二乘菩萨,是不能相容的,明白吗。按我们世间就是不兼容,好像这不兼容太浅了。在我佛这里管用,你们这里不管用。为什么呢,你没有,只有我才有这个功能。你要什么,你要更新换代才行,你不更新换代不行的。更新换代怎么办啊,花钱呗,修行呗。我们说花钱就是积累资粮,你得做够更多的福德智慧资粮,你才能去升级换代。升级换代从什么时候?从二乘升到菩萨的资格,从菩萨又升到佛的资格。好,明白了?这叫但中。

这个但理,怎么才能显现这个理呢,需要缘修的方便,这个缘修就太多了。这个因缘能够成就,最终这个中道的理性能够显现。所以说,一切法趣不空。这时候一切法趣不空是什么意思呢。用圆教的理来接别教的体。因为他但空的话,是不包含一切法的。明白吗?他这个一真法界是独立于九法界之外、之上的佛法界。他的一法界跟九法界之间是不包容的,是不融合的。但是一切法都能趣不空的话,就九法界它跟佛法界是相通的。这是圆教的道理。他可以最终进入到佛法界之中。

怎么去进呢?这里说念佛是缘修吗?禅宗是不是缘修?当然都是啦。怎么不是呢?所有的宗派都是缘修。但是呢,一般我们说肯定还是有区别的。大乘的宗派跟小乘宗派截然不同。小乘的宗派,都谈不到别教的这种地步。别教是属于菩萨之法,纯粹的大乘法门。那么小乘的法门根本都摸不着边,它没到那个境界,等于是小学生。你都不知道大学在哪里。他们学的是什么内容,搞不清楚。那么好。现在有个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全部都有啦,你去学吧,包罗万象。那么念佛法门也好,禅宗法门也好,都是缘修。但是你得明了大乘的了义才行,不明了大乘的了义,即使修念佛,即使参禅,你也参不透。

打个比方,我们就说你念佛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念佛有四种念佛。有什么呢,持名念佛,有观像念佛,有观想念佛,有实相念佛。真正能够跟圆教相对接的是实相念佛,大家一定明了啊。 我们经常也说持名念佛最终也能得实相,但是它不是直接通实相。是因为我们学了这些佛理,明了这个真如实相之后,把这种理论、方法融入到持名念佛的这种方式之中,明白吗?持名念佛当下它本身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就叫你知道听闻南无阿弥佗佛,知道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要接引念佛的众生,只要众生念佛,我们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好,我就念佛,我相信,我发愿,我持名,就去了。这叫事修。只知道这些事相的一些表面的现象而已。背后的现象呢,知不知道啊?为什么要念佛啊?念佛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往生吗?不仅仅是为了往生,是为了成佛。

所以我们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起码要明白这个意思,每个众生的心跟佛心是一般无二的,虽然现在我们是虚妄的,是染污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东西慢慢修炼成真实和清净的佛心,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么好,佛的这个名号之中,不仅仅是个名字这么简单,它代表佛的一种功德、智慧、愿力,他有种种力量能够帮助你,让你的善根慢慢激发出来,激活,知道吗?要激活你的善根,激活善根,提高你的认识之后,提高你的智慧之后,你才知道,原来我也有这个能力,你就会有这个自信。否则你没这个自信。

真正的佛土不是靠佛接引,是要靠自己的愿力去的,我们能够去的世界,阿弥陀佛这个凡圣同居土,是需要佛来接引的。真正的常寂光土还需要接引吗?比如说实相念佛生的是常寂光土,到处皆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当下娑婆世界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要达到那种境界,你才了不起。你说,表面上生只是一种过程,给大家演示一下而已,实际上生则无生,无生而生,这才是真正成圆教了。

是心是佛,还得是心作佛,心作心是,心是心作。一个是理具三千,一个是事造三千。是心是佛是理具三千,因为我们众生都具有佛性,理具三千实际上比是心是佛的意义还更广,明白吗?三千代表什么呢?十法界,是心是佛只是指佛法界。我们不仅是是心是佛,是心是人,是心是天,是心是鬼,是心是畜生,是心是恶鬼,是心是声闻,是心是缘觉,都是。你都有这种能力,十法界你都能去,关键看你造什么东西出来,造什么业。你造的是世间的有漏的业力,那好六道轮回;你造的是出世间的无漏的业力,清净的,好,四圣法界,就能成就。就这样子,有区别吗?没有区别,都是这颗心,你心有无量的潜力。当然了,付出的代价不一样。你要堕地狱很容易的,做坏事还不容易?最容易成就的就是做坏事,要做个好人就很难,要做一辈子好人更难,你要做无量世的好人,最终成就佛道,就更难。

如果你说,太难了,我不想做,没关系,你愿意做啥做啥,谁都不勉强你。然后你一想,成佛很容易,就像我们所说,经常描述的,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没那么容易!但是,你敢不敢呢?你有没有这个勇气呢?有没有这个毅力呢?有没有这个愿心呢?没关系,先做,现在觉得难,以后就不觉得难。现在觉得时间很漫长,以后时间就觉得过得很快,快乐的时间总是很快,总是很短的。就像我们在娑婆世界,你过了一劫,西方世界太快乐了,人家才过了一天。我们的一劫相当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日,你觉得这个时间怎么去衡量?为什么?说明他们快乐的程度跟我们是日劫相倍,差这么多倍,他才会过得这么快,但是人家就觉得很快,就一天过完。

跟前面说,这个日月灯明佛在开示的时候,大家入座,听《法华经》,六十小劫如一饭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就过去了。要让你过六十小劫,你都不知道多少生死,哎呀太难熬了。有快有慢吗?没有真正的快和慢,都是根据众生不同的业力、不同的感受,得出来的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你的生命之中也可以不断地去重复、去体现这些东西。痛苦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快乐的时间总是觉得非常短暂的,自己都能体验得到。

修行也是一样的,往那一坐,一念佛,一入定,几个小时过去了,怎么我觉得好像就过了几分钟一样的,一出来看,本来是五点,到八点钟了,到十点钟了,时间在你这里不过是个虚幻的概念,随着你自己个人的修学的状态、生命的状态,它是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说,修行无量劫实际上也很快,到时候你还觉得慢一点,不着急,慢慢走。

大家好好念,关键要懂得这个实相义,要懂得第一义谛,那就能从别教转入到实教,就是圆教的第一义谛,一切法皆趋向佛法。佛法包含一切法,不仅仅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也在无上的佛法之中,这才是究竟的佛法。但是说,一切法到了佛法这里,到了无上佛法这里,都通通开粗显妙,都变成无上的醍醐之味。就像我们说的百川入海,无复河名,大家都叫做海,原来大家都是不同的河,不同的江,现在都叫海。

还有一个问题,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第二十一讲,《法华玄义》有云:乳教有别,圆入别,圆三种二谛,有别教二谛,有圆入别二谛,有圆教二谛,二粗一妙,请问师父,其中圆入别,佛陀是怎么接引别教菩萨的?是让别人发四无量心修六度万行,进而修中谛理性,是吗?

这个问题问的也是,讲讲也就算了,还问我开示,还圆入别,佛陀怎么接引别教菩萨。别说别教菩萨,我藏教菩萨都算不上,你让我这么一个资格的人去谈论这么高深的问题,怎么接引的,然后还说是发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六度万行,然后修中谛理性,是吗?好像是,也好像不是。

四无量心,不要说是别教的菩萨修,在三藏教的时候就已经在修了,六度万行也是一样的,三藏教的菩萨也在修六度万行。

实际上修的法门,本身从表面上看,区别不是特别大,关键看他的内质,他的实质是什么样?好像包装,大家盒子装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包装里面放的这个产品,放的这个东西是不一样的,知道吗?有些是放的铁佛,有些放的铜佛,有些放的银佛,有些放的金佛。藏通别圆,真正的里面是金佛,这是圆教。其他的包装一看挺漂亮的,跟别的一样,你也挺欢喜,都是一样的,打开一看,一个铁佛,是不是?六度万行也是一样的,看你怎么修,怎么去理解,就跟前面讲的这个念佛法门,你理解到什么程度,你的智慧善根达到什么程度,你修同一个法门达成的效果,或最终达到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法门不能说完全没有分别,对不同的人是有分别的。法门的当下,自体,客观的主体来说,即是相对于我们主观地来说,它也是有分别的。但是对于佛,对于菩萨,对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这些外在的客观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明白吗?他修任何法都能成佛,叫圆人学法,无法不圆,学到最终,全部都成佛。

那么好,要是别人说法,就无法不别;三藏人学法,就无法不三藏;要是我们凡夫学法,就无佛法不凡夫。佛法就变成世间法,学来学去走样了。走样了你自己还在那得瑟,还高兴呢,就觉得我学得挺好,就怕这个。你没学好就没学好,老实一点,惭愧心有就可以了,佛也不怪你,别人也不怪你,结果自己还不知道,不自耻,就怕这个。不可能不学走样的,明白吗?所以不要什么东西过分地去苛求什么事情,苛求别人,就跟苛求自己是一样的,只能学得更好一点,相对差一点,只有相对的,没有最好的。但是我们说,去挑的话,选出相对最好的一个东西来,进而修正中谛理性,所以你必须要明白这个中谛理性,才能去真正把这个四无量心、六度万行,修到圆满的境界,才是修对路了。

那么这个中谛理性怎么理解,就跟前面讲的这个一回事,一切法趣不空,当然他是说的二谛,实际上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就一切法趣中谛理性,或者说中道理性。我们中道理性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它是最圆满最究竟,那么怎么去描述它呢?实际上描述不清楚,我们只能用空假去描述。非空非假,亦空亦假。就是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性空的一面,同时要理解到缘起的一面。我们简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缘起相,是因果相。坏的事情不要做,坏的事情做恶因会有恶果;好的事情要多去做,善因有善果,这说的事相因果,这不是真正的出世间法,这是出世间法之前的准备。

最重要的是什么?自净其意。做了坏事,自己要知道惭愧,要忏悔,要改正;做了好事,不要自得,不要自满,不要骄傲,要放下,不要执著。不要自己老是图什么果报,得什么利益,得到别人的称赞,不要这种想法,从开始发心,从做事情的过程,到做完事情,你心都应该处于最好的一种状态。有人一发心就是这样的,我就是为了得到大家的称誉,我才做这些事情,有些人我是为了得到欢喜、快乐,因为我做好事我快乐,所以我愿意做,他是有动力,他是有目的的,都不纯粹,本来就是应该你做的。你的欢喜不应该是仅仅建立在你做了点好事就洋洋得意,不能是这样子,更不应该去得到别人的回报,名利的钱财的回报都不要。做事情的过程之中可能也会发生很多事情,保持平常心,认真做,做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极点就可以了。然后过程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不要遇到点困难,就半途而废。不要受到别人质疑怀疑,就觉得自己好像心里多大的委屈,心里多别扭,都不能有这些。还得做,继续努力做,暂时没有因缘,先停一段时间接着还得做。做完之后,也别说这下终于圆满了,我终于可以休息了,我做了很大的功德,足够了,都没这种心理。

所以我们学佛也是一样的,过去、现在、未来、当下,为什么说当下呢,佛教讲究注重当下。实际上仅仅当下是不够的,当下过去了,就是过去,当下的当下就是现在,没有来的当下就是未来。就是我们的能力太差了,所以你只能专注于当下,这一瞬间。打个比方就是你这个抓取能力太差了,能抓住一点就不错了,跟前面讲那个专心致志是一样,你能够把一点去攻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你还去看很多的点、面呢,那是以后的事情。

所以大家好好修,大家一门深入,好好先把这个念佛,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学这东西,法华的东西当然可以部分地去运用到我们自己对于佛法的思考、理解,甚至帮助我们修行,你修学的这思维是不一样的,修学境界不一样。但现前你不可能会有太大的受用,更谈不上果报。有一点点受用,不会多大,因为这个太高深了,就是我们离这个最终的目的是很远的,无量劫,还不是八万四千里,还不是十万八千里,无量万的,无量亿的,我们现在走路你每天是以多少里计算的,能够走个几十里能把你脚都磨出泡来了,你想走多少才能走到头。没关系,一步一步走,相信终究有一天,你会越走越远,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轻松的,这都不用担心的,你心要在这里就行了。

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我们这个学《法华经》应该是最欢喜的一件事情,真正把《法华经》学完了,想明白了,我觉得世界上事情基本上可以看破放下差不多。不仅仅是世间的事情看破放下,佛法都能看破放下。佛法也需要看破放下,如果你执著于佛法的话,本身也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样的。所以我告诉你能够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宗教,是了不起的。因为真正的真理,是没办法运用宗教、用种种语言、种种思维去描述出来的。他只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他只能给你指明一个方向,但是顺这个方向去看,我们说指月之指,就看到月亮。有几个人能看到月亮?但你方向没有错就行了。终究有一天,你们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去走,你能走到目的地的,就可以了。其他的不要去求得太多,怎么还没看见月亮?不是月亮,月亮就在天边,你肉眼看不见,怎么办?就看不到这个星星一样的,太远了,离得太远了,你的视力太浅了,太弱了。

好,最后大家一起合掌,我们做一个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玄义1
妙法莲华经玄义2
妙法莲华经玄义3
妙法莲华经玄义4
妙法莲华经玄义5
妙法莲华经玄义6
妙法莲华经玄义7
妙法莲华经玄义8
妙法莲华经玄义9
妙法莲华经玄义10
妙法莲华经玄义11
妙法莲华经玄义12
妙法莲华经玄义13
妙法莲华经玄义14
妙法莲华经玄义15
妙法莲华经玄义16
妙法莲华经玄义17
妙法莲华经玄义18
妙法莲华经玄义19
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妙法莲华经玄义21
妙法莲华经玄义22
妙法莲华经玄义23
妙法莲华经玄义24
妙法莲华经玄义25
妙法莲华经玄义26
妙法莲华经玄义27
妙法莲华经玄义28
妙法莲华经玄义29
妙法莲华经玄义30
妙法莲华经玄义31
妙法莲华经玄义32
妙法莲华经玄义33
妙法莲华经玄义34
妙法莲华经玄义35
妙法莲华经玄义36
妙法莲华经玄义37
妙法莲华经玄义38
妙法莲华经玄义39
妙法莲华经玄义40
妙法莲华经玄义41
妙法莲华经玄义42
妙法莲华经玄义43
妙法莲华经玄义44
妙法莲华经玄义45
妙法莲华经玄义46
妙法莲华经玄义47
妙法莲华经玄义48
妙法莲华经玄义49
妙法莲华经玄义50
妙法莲华经玄义51
妙法莲华经玄义52
妙法莲华经玄义53
妙法莲华经玄义54
妙法莲华经玄义55
妙法莲华经玄义56
妙法莲华经玄义57
妙法莲华经玄义58
妙法莲华经玄义59
妙法莲华经玄义60
妙法莲华经玄义61
妙法莲华经玄义62
妙法莲华经玄义63
妙法莲华经玄义6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佛教词典】四相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

【佛教词典】三轮相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

关于近日流传讯息之郑重申明

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