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三十一讲)

大家看到课文啊,今天我们讲到这一段,【更说五境竟。】我们看课文,【对此五境明五三智者。】前面讲了境妙,这第二个是什么呢?智妙,是吧?境妙相对应智妙,它是怎样一种对应的关系。

【对此五境明五三智者,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相入,五种不同:】我们平时都讲三种智慧,是吧?属于大乘的说法,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实际上这三种智呢?既有差别,但是相互之间又能什么?相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不完全地有差别,就从一个意义来说,它们从根本上是一样的。

就像我们说的,菩萨跟佛,跟声闻、缘觉,他们都是圣人,但是呢,他们所证入圣道的这个果位,是不是有差别呢?有差别。但是即使是声闻和缘觉,乃至菩萨,他最终必定要什么呢?要证入佛果,这是肯定的。

我们看,下面五种不同,哪五种不同?【一、中智入空智,对道智为三;次、如来藏智入空智,对道智为三;次、中智对两为三智;次、如来藏智入中智,对两智为三智;次、圆三智。是为五差。】有这五种情况不同,下面呢,一一都会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就是【中智入空智分别为三智者,】是怎么一种情况?这里说的这三种智是什么?【初、依无漏发一切智;次、依有漏发道种智;后、深观无漏之空,知空亦空,发一切种智。】就讲的这三种智慧的一种区别。

比如说第一个,一切智是依什么而发呢?依无漏发而发。比如声闻、缘觉已经证得无漏之道,他应该有什么呢?一切智。但是这里说的一切智,还不只是指声闻缘觉啊,按道理应该指什么?是指菩萨。他这个无漏智,已经不是属于小乘的无漏智了,是大乘的无漏智。

比如说,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这个时候他的这种无漏智才是真正地发起来。但是我们一般不这么讲啊,就说这里面就按照声闻、缘觉这种无漏,就已经可以发起一切智来。但是要发道种智呢?这必然是什么?菩萨才发得起来。

就是说你从无漏这个道里面再什么呢?从空出假。天台宗叫从空出假,这就是依有漏。说是说依有漏,实际上它本身这个根本还是什么呢?建立在无漏的这个道上,大家明白吗?你先证入这个空智,证入这个一切智,然后从一切智的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出道种智。

就说你先得自度,自己已经觉悟了,但是为了要度化众生的话,你必须要依有漏法去发。你所现的种种假法,是为了方便什么呢?教化众生。因为众生不可能直接进入什么?这个无漏法,或者这个无漏道,但必须是说依照有漏。

比如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大家所依的这种方便都是有漏的。我们听佛陀的这个言教,我们看经书,从语言,从文字,这些都是属于有漏的。真正的道不是用语言和文字,你能够什么呢?直接得到的。我们只是间接地通过什么呢?文字和语言去思维藏在文字语言之后的这些真理。大家明白吗?

所以说佛法是什么?是一个桥梁,这个桥梁最终是通向什么呢?无漏之道,就是解脱之道的。就是那个菩提,那个才是真正的东西,叫作无漏。但是我们现在这个桥梁是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啊,它是有漏的。

什么叫作有漏啊?有为法。是因缘所做的法,它就是有漏。当然有些漏的话,它解释叫作烦恼。有烦恼,就叫有漏,是吧?但是为什么有烦恼呢?它是有为法,它是因缘造作所成的,那么这些文字语言不也是人写出来的吗?也不是人说的吗?它都是有形有相的东西。

但是有形有相的东西背后,它蕴含着一些无形无相的道理,这个无漏道在后边,所以说依有漏而发道种智。当然这个道种智是菩萨度众生的一种智慧,属于一种方便的智慧。你看它,它是有漏啊,它只是依有漏而已,它实际上背后的内涵是什么呢?是无漏。

我们说世间有句话是什么?“道似无情却有情”,这一句话可能恰好看似有漏,实则无漏。就是我们有时候看菩萨应化众生,你看嬉笑怒骂,种种让我们看跟凡夫弄得不好还是一样的那种作为,但是实际上人家是什么?是圣人的境界。你觉得:哦,他也就是个凡夫嘛!也是吃喝啊,玩乐啊,也做种种甚至非善法的事情,但是他本身的这种心境,他的境界,已经不是我们凡夫相了,不是我们所能去真正去明白,你不能把他当做凡夫。

再往后,更高了:深观无漏之空,知空亦空,这是一切种智。就是把无漏的这个空也放下,达到一种极致。你不要认为有个什么无漏的空,当然也不能认为什么?有个有漏的有,既没有有漏,也没有无漏。把最后的这些对法的一种执著,也放下。

你觉得无漏道,这才是真道,对真他就会产生一种执著啊,对空也会产生一种执著,空也要空,这就是一切种智。再往上一层啊,这就成了佛,这是佛的智慧。所以你分别对应的话,一切种智是佛才完全具备的。道种智是菩萨,大菩萨才有的。一切智呢?是低位的菩萨,或者是声闻、缘觉,他基本上就具备一切智,叫一切智。

下面就说了,【然初心不知空空;】初心只知道空,这都还不是指我们这个初心啊,我们空都不知道,这是指的什么呢?小乘圣人,或者初位的菩萨。他知道一切智这个空,但不知道空也是空,他会执著于空。

【次虽得空,亦不空空;后能深观于空,】次虽,就是指第二个道种智,虽然已经得到了空,但也不能完全把这个空给放下,只有最后这个一切种智,深观于空,【空于前空。】实际上这里面我们在这里理解的话,说是说空,但实际上有时候实则不空,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没有彻底地、完全地空下来。

比如说你前面证得这个无漏道的时候,你认为这个无漏空这是解脱,但你本身对这个无漏空会什么?产生执著:认为我已经解脱了,我已经证道了。认为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是空了,明白吗?

为什么这个阿罗汉他不愿度众生呢?他认为解脱挺好的,涅槃挺好的,他执著于他所证得的那个空法,执著于空法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没有完全地空掉,他执著自己所证得的那个空性的法,是不是?没有空吧?

而菩萨呢?从有漏发这个道种智,虽然他本质上还是空,但说句实话他还没有完全究竟把这些东西,把那个执著给放下,他虽然从空出有,但是他不能自在地、毕竟地去消掉这个空,或者这个有,对他产生的一种影响,所以他还得继续往下走,空也空,有也空,一切皆空。

但是这个空的话,你怎么去理解?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啊,千万不要这么去理解。哦,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要了——不是这个意思!放下,无相,无住,没有执著。所以空于前空,把前面这个空也放下了。

【但二空名同,二境亦合,】二空名字相同,这两种境界也能相合,【故言相入。】这两种境界比如说,我们说的这个智,这个中智入空智,它是两种智,但是我们说,实际上如果说中智入空智的话,本身这两种智慧也就能够相合了,那你所对应的两种境界也能相合,所以叫相入。

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把它融合在一起,那中智可能还是中智,空智还是空智。比如我们一般说空智是什么?是声闻的智慧,中智是佛的智慧。但是在佛的境界里面说,空智也就是中智,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因为你这里一切皆空了,你这个空智就相当于什么呢?一切种智,已经超越了前面的这个空的一种更高的一个境界。

【今若分别,以无漏空为一切智,有漏空为道种智,中道空为一切种智。】他这里就说得非常完整了,一切智是什么?是无漏空,证得无漏的中道的空性,这是一切智。但是有漏呢?你还得依有漏法,生道种智,最后把有漏法也得空下,所以说他本身是依有漏法,但是他不住于不执著于这个有漏的法,这叫作有漏空为道种智。

但是你要是声闻人的话,他就有漏跟无漏之间,他是对立的:哦,我只要证得无漏道就可以了,我才不回到这个世间有漏法之中去呢!很烦恼,很麻烦。众生难度啊,是吧?生死很恐惧呀,很畏惧啊,我干嘛还到这个五浊恶世之中去度众生呢?我在这里,清净的这个无漏道中多好啊!他就有这种无漏跟有漏的一种分别。既然是有漏和无漏的分别,说明他对这个有漏有没有空掉啊?没有空掉。

那即使是菩萨,他是不是把有漏都完全空掉了呢?也没有百分之百,他已经做到一定的这个自在,但还没说完全的自在,跟佛还不能比。所以我们说这个有漏空道种智,大家实际上要明白,并不是说真正菩萨证得道种智,一切有漏全部都空掉了,还差一点。真正到后面中道空为一切种智,这时候无漏空也是达到极致,有漏空也是达到极致,这才是真正的叫一切种智。

讲到这里的话,实际上就是跟大家重新捋一下啊。就是前面这个无漏空,也不是真正证得圆满的无漏道。中间的这个有漏空,也并不是完全的这个道种智能够成就完全的空掉的这个有漏法。为什么呢?实际上在这里说,这个有漏也就相当于是无漏,无漏跟有漏之间这个区别已经不大了,明白吗?你对于这个有漏没有空掉,实际上说明你就没有完全证得无漏法。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意思?你既然对这个有漏的东西还没有空得彻底,那说明你还有什么呢?还有有漏的东西存在,有有漏的东西存在,反过来就推理到什么呢?说明你还没有证得究竟的无漏。如果你究竟已经无漏了,那这个有漏的东西还会对你产生障碍吗?就不会了。

所以说这个声闻也好,菩萨也好,他都有不完整的地方。他即使度众生,他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是他解决不了的。所以说你若真正彻底的是无漏的话,那有漏的东西肯定也是空的。正是因为无漏空没有证到极致,所以有漏的东西在某些层面上,对你还会造成一定的障碍,或者是影响。

打个比方,你这个人就是说:我都已经很淡泊了,我不执著于世间的东西呀,不要什么财色名食睡,不要这个种种享受。一般的你确实不要了,看不上。但是可能在你内心深处,还有一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你还是放不下,或者说你接受的考验还不够。

你表面上这些比较粗糙的东西,或者你看不上的,低等级的这些东西,色声香味触法,你无所谓了。但是更微妙的,哎呦,娑婆世界这些享受,我实在确实很厌烦了,但是西方极乐世界那种微妙的境界、极乐的境界,你肯定会起贪欲之心吧?

就像我们净土宗经常说,你要厌离娑婆,要欣求极乐,你对这些已经浊恶的世界,你看不上眼了,说句实话。但是你有更高的追求,你追求净土的什么?无量寿、无量光,种种方面的一种快乐。实际上这不也还是一种有漏吗?是吧?你有起心动念,你有一种欲望,即使这种欲望是属于对清净善法的一种欲望,它还是欲望。那你这个方面,说明你还没有真正什么呢?证得无漏之道。

真正证得无漏之道的话,这个欣厌心就不必要去产生,说要欣求极乐,厌离娑婆,是对我们凡夫讲的,知道吗?关键我们凡夫这个欣厌心都生不起来,还觉得这个娑婆世界还挺好,干嘛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我这生活得有滋有味,我还且得多活几年呢,活过百岁再说。实际上活了百岁之后,还有可能放不下。对凡夫说欣厌心,你对于真正根机好的,比如说声闻菩萨,你还对他说欣厌心,那不是把人家规格给降低了嘛!

人家能够修更好的法门,就是净土法门里面也有啊,有持名念佛,有观像念佛,有观想念佛,还有实相念佛。如果根机高的人,你要叫他如何观实相,既然是实相的话,还有分别心吗?没有了!实相者,空相也。是吧?一切毕竟空,这就是实相。一切法皆是无常,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法皆是虚幻的,这就是实相。既然是虚幻的,你干嘛还要欣求极乐呢?当然并不是说你不要去生,你生则无生,你已经达到那种境界了。

我们现在还生则无生,你能赶紧生过去就不错了,赶紧跑啊。先找到相对的安全,然后最后再悟得什么?无生法忍。现在是有生啊,你还无生法忍,你先把有生这个关先度过了,到那边花开见佛,再悟无生。你如果当然这里悟得无生的话,说实话你去极乐世界分分秒秒的事。随时想去随时就去,是吧?我们这随时想去,去不了,到死了还更去不了,就麻烦了。

所以咱们在看这些东西的话,有时候经论里面说的,它只是个主体的意思,但是背后的东西,如果说你不好好去思考,你有时候看不到,明白吗?他说的只是主要的这个意思说出来了,他不可能把所有的话全部说清楚。如果全部说清楚,那就一句话说不清的,他后面得附一大段的解释。

这段解释呢,我给大家就,这里就算是给大家补充了一下。这是肯定是这么回事,就是真正在佛的境界,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是什么呢?一心三观,圆融三智。但是呢?一心三智,也可以说一心三观,一心三智,但是你在众生,他是根机有差别的,他必须按照次第,一个一个往上修,先空,再假,最后中。

他是不可能脱离这么一个次第修行的一个过程,只有到最后你根器最好,或者到了佛的智慧,或者接近佛的智慧,你才能空假中本身就是一体。修空就是修假,修假也是修中。一法中具一切法。但我们现在不行呀,你还一法中具一切法,你现在一个法都修不了,你还具一切法?老老实实啊,但我们得明白这些道理。

【世人采经论意云:“六地断惑与罗汉齐,七地修方便道,八地道观双流,】这是说的菩萨的十地之中的六地断惑,七地修方便道,到八地才是道观双流。就是断惑与罗汉齐,这就是空智;七地修方便道,这是道种智;然后八地道观双流,是一切种智。分别对应,有这种说法。

但是这种说法,不是所有的说法都是一个口径,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这对于别教是这么说法,但是到圆教这里可能就不是这么说法了。当然从八地开始,道观双流是什么呢?修这个一切种智,具备一切种智。【破无明成佛”,即此意也。】然后才能破无明,最后成佛,这种说法不是属于天台的说法,天台不是这么讲的。

【如来藏智入空智分别三智者,依漏无漏发一切智、道种智,不异前。】就是跟前面的一样的,一个是中智入空智,这是如来藏智入空智,那么这也是依漏无漏,实际上应该也是依无漏发一切智,依有漏发什么呢?发道种智,跟前面这个中智入空智的说法,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而后不因别境,更修中智,但深观空,能见不空,不空即如来藏。藏与空合,故言相入。】实际这种说法跟前面也差不太多,深观空嘛,空也是空,但是这里多了一句什么呢?叫不空。前面是空也空,现在观到了空不但是空,而且能够从空里面见到什么了?不空。这是他的不同的地方,不但知道空,而且知道不空。

【以深观空,见不空故,发一切种智。前中道智,但显别理,理之与智,不具诸法。藏理、藏智具一切法,】这里藏理,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呢,藏智呢,能够具一切法,大家明白吗?就是前面这个中智,中道智,只显别理,只但显理,不显什么呢?问大家,只显理,不显什么呢?理的对面是什么呢?不显事。

理是只讲空,所以他说空还是空,空也是空,他最后第二个空,这个用空来概括这个智慧,但是这里不仅仅显这个理,而要显这个事,事是什么呢?事是不空的,事是什么?是有的。你不要仅仅只看到空的一面,也要看到什么?不空的一面。不空的,那么就是具足什么呢?诸法。

前面的话,理和智是不具诸法,这个理叫作别理,这个理跟事是有别的,明白吗?这叫作别理。但是这个如来藏理、藏智呢?它不仅仅是理,理中还具有事,具有一切法。那从这个道理来说,他这个理解的程度 就比前面这个中道智要什么?要更进一步了,这是更高的一个道理了,明白吗?

所以说,你即使说大乘的佛法,他有时候讲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是有不同的理解层次的,有时候只讲到第一层,有时候到第二层,有些可能到第三层,不一样的啊。

【故异于前。以藏智对两智,为三智也。】这是对两种智慧为三智。你说:欸,这个空智也好,什么一切种智也好,或者一切智、道种智也好,它是第三种智。大经云,这个我们说,实际上就是藏智,如来藏智,就很有意思了。你说是它好像是一切种智,但实际上它本身的话,这个一切种智跟前面这个中道智,这个理解又不一样了。就是这个一切种智之中具备什么呢?道种智和一切智,它是实际上具备前面这两种智慧。

【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大经是什么?《大涅槃经》。就是声闻,这个证得声闻果位的人,这些圣人只见到空性,但是没有见到不空的这种智慧,这个不空实际上应该属于什么?属于道种智。他只见到一切智,没见到什么?道种智。

但是真正智慧的人,又能见到空,又能见到不空,实际上这就相当于什么呢?一切智和道种智的一个融合。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一切种智。

但是这个智者,你看怎么去理解,如果你是菩萨,你是佛,他里面又有不一样的地方。菩萨也能见到空与不空,但是菩萨呢?只能得到道种智,或者一切种智的一部分,一切种智他不完整,他不圆满,但是作为圆满的智者——佛,他能什么呢?圆满证得一切种智。

同样看一件事情,是不是看得究竟、彻底?还不完全一样啊!菩萨跟佛就差这个,是吧?比如我们就说这个月亮,菩萨是什么?前面的非满月,佛是十五的满月。都是月亮,月亮这个本体好像没有区别,但是这个圆缺是有区别的。

大品,《大品般若经》也说,【大品云:“一切智是声闻智,道种智是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即此意也。】这里面就说得很清楚了,大家把这几句话一定得记住,大概是这么一种对应方式啊,一切智是声闻智,道种智是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大概对应啊,千万不要就以为仅仅是这么简单啊,前面跟大家说了,不用我再重复了,是吧?

一切智是声闻智,声闻倒是证得一切智了,但是他的一切智究竟不究竟呀?不究竟。道种智是菩萨智,是,相对应来说,菩萨是属于道种智,但是他的道种智圆不圆满啊?也不圆满,但是已经说是他证得道种智,没问题了。一切种智是佛智,那就毫无问题,佛是完全证得一切种智,而且是圆满的,而且对于道种智、一切智,他也是圆满的。

所以我们也得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就说你如果没有圆满一切种智的话,肯定你的道种智和一切智也有不圆满的地方。打个比方,你说这个一切智就是空,但是他会执著于这个空啊,执著于空的时候,说明你这个空智是不是究竟啊?不究竟。道种智是依有漏法,但是菩萨,还有些众生,他是度不了的,他还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佛能够解决一切。

为什么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本身他自己的问题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呢。这一说大家就明白了,他内心还有烦恼,还有一些无明的烦恼,虽然已经破掉了一部分,但他自己的那些没有破掉的无明烦恼还存在嘛。这个烦恼是不是有漏啊?还是有漏。

打个比方:这个医生是最高明的医生了,他能治别人的病,但是碰到最难治的病,他治得了吗?自己的绝症,他自己治得了吗?治不了了。他也会碰到这些问题,他有他的短板。世人都会得病,那么好,真正没有病的人是谁呀?只有佛,一切烦恼全部破掉了。

所以,你只要是众生,你都会有病,菩萨从一个境界来说,他也是众生,为什么呢?他内心还会起心动念,他还有烦恼生起,无明的烦恼,虽然微细,但是还有,这就是他的问题所在。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啊。但是从基本的意义来说,声闻是有一切智,菩萨是有道种智,这没什么问题。你不要把它推翻了,不是让你去推翻,只是看到它的另外一个层面。

打个比方,你这个人已经及格了,你这个人已经学得很好了,并不是说代表你学得圆满了,但是确实已经达到我们的要求了,给你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但是你以为你的学位就已经圆满究竟了吗?没有,毕业之后还得继续学啊。它是按照一个普通的标准去衡量你,你已经达标了,但是你要按照更高的标准去衡量的话,继续努力吧。

好,【中智对两成三智者,各缘一境,各发一智,】对两,就是对前面的一切智和道种智,称三智。

【次第深浅,不相滥入。故地持云:“种性菩萨发心欲除二障,有佛无佛,决定能次第断诸烦恼。”即此意也。】就是他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他分别对应的境界、所发的智慧,深浅次第是不一样的,不能相互混乱。

《地持经》就是这么说的:种性菩萨发心欲除二障,有佛无佛决定能次第断诸烦恼,即此意也。这实际上是属于别教的说法,如果到圆教的说法,就不是这样的了。就没什么次第了,也没什么差别,还什么互相混乱,本来就是一回事。

【如来藏智入中智为三智者,两智不异前,一切种智小异。】就是两智不异前,就是他的两智跟前面中智入空智这个两智不一样,没什么差别,他的一切智跟道种智跟前面这说法是一样的,但是一切种智稍微有一点不同,刚才已经说过了,他不但见到空,而且能够见到不空。

他能见到不空这一部分,跟前面这个中智入三智者,这个一切种智的理解就不完全一样了。说是说小异啊,实际上我觉得不能叫小异了,已经差别相当大了,一半一半。一半是同,一半是不同,甚至可以这么去理解。

【何者?前明中境,直中理而已,】这个境所对应的是理的一种境界,就是真理。比如说我们要观察这个真理,这个理就是一种境界,就是我们用智慧去观察真理,真理就是我们智慧所对应的一个境界。比如说我们不去观察世间的其他的事相,事相也是一种境界,真理、道理也是一种境界。

【欲显此理,应修万行显理之智,故名一切种智耳。】你要观察中道之理,当然必须要用一切种智,也就可以说是中道的智慧,最高的一种智慧。你只有具备这种中道智慧,才能观到中道实相,或者说中道佛性。你如果没有中智,或者没有一切种智,你是观察不到的。

相应的智慧,是观察相应的境界。比如打个比方,我们现在是肉眼看世界,我们凡人是肉眼观察世界,所以我们观察到的是娑婆世界、是三界、是轮回、是生死无常。但如果我们修到一定的智慧,我们不仅仅是肉眼,我们有慧眼,你看到的就不是现在的这个境界了,你能看到一切即空,看到它的空性的东西,你不仅仅停留在事情的表象之上。

你说这个人长得好看,哎呦,这个人长得不好看;哎呦,我喜欢这个人,不喜欢这个人。这是我们凡夫。你用肉眼你只有这么大的智慧。你为什么长个肉眼出来?有这个业报、这个果报,你就只有这样的眼光、只有这样的智慧,你只能配生个肉眼出来。

如果你有更高的智慧,比如说你有空智了,你有一切智了,你就能生出慧眼。打个比方,你好像是表面长个肉眼,但是你内在的内质是慧眼,你就可能已经不是像普通的凡夫,你还会斤斤计较于外在的事相差别吗?这个人对我好我喜欢,这个人对我不好我特别讨厌。你就这么一点层次,没办法。人家有智慧的人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东西,已经超越你这个阶段了。再往上,当然还有道种智,还有一切种智,比声闻还高的不知道多少倍了。

【今如来藏理含一切法,非直显理之智名一切种智,与前为异,】前面都说过了,它不仅仅是显理,而且也能具一切诸法,而且也能显事,能够真正观察种种事相。但是事又不能离开这个理,理之中也具有这个事。

【用此智对前为三智也。故地论师云:“缘修显真修,真修发时不须缘修。”前两智即是缘修,】大家都明白吧?地论师,专门研究《地持经》的,叫地论师。我们再看看,这里他说什么?缘修显真修,没有缘修哪儿会有真修呢?就是意思说缘修是在真修之前的一种准备阶段,你先读预科班,然后才能进入正科班。

就像我们凡夫,先从凡夫修起,凡夫修到一定的时候才能超凡入圣。你进入圣位之后的修行,还得继续修啊,你还没有圆满啊,进入圣位之后的修行才叫真修。但是这个真修,它是有一定的界定的。比如说你证得阿罗汉的果位,算不算真修呢?问一下大家,证得阿罗汉道,已经超凡入圣了,证得小乘的果位了、圣果了,算不算?不算。

为什么不算呢?二乘三藏教?这讲三藏教也没什么,为什么他就不算真修呢?你得讲出根本的地方来。所谓的真修它是有个界定的,在别教和圆教里面才会有这个界定,你要破无明惑。这些以前都跟大家讲过,知道吗?都忘了!你要破无明惑,证得法性之后才叫真修啊。二乘人的修行都还不叫真正的真修,知道吗?

那我们的修行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更是缘下的缘修了,是不是?我们是最初级的修行,因为你是带着烦恼去修行。我们是用烦恼心、用分别心去修行: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赶紧保佑我,阿弥陀佛赶紧让我生活安定,不要生病,要赶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往生,最好是上品往生,是吧?

你心中老是在起心动念,你念个佛的话,心里都不清净,知道吗?一想:哎哟,我这不舒服了,赶紧念佛,赶紧佛帮我弄好吧,保佑我,加持我。你就想这些东西。你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这就是烦恼的呈现,你说你还是真修行?真修行就不起这些心了,知道吗?他直接观到法性,观到法性还住这些法相的东西吗?不会住这些法相。佛法的相都不住,何况是世间法的相呢,是吧?《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我们现在,法你根本就摸不住边,现在非法都不想舍,是吧?不是如法的东西,不是佛法的,我们世间法的东西都想要。多挣点钱,买个更好的房子住,多挣点钱,以后养老我有依靠,是吧?孩子要孝顺一点,以后我病了,他能照顾我,是不是啊?

我们到这个道场来也会有想法:哎呀,师父对我慈悲一点,多关照一点,我什么问题,他都给我解答,帮我解决。你们不都在想这些事吗?是吧?哎呀,同修,大家都要对我尊重一点,要看得起我,怎么怎么着。我要学得好一点,以后我在这里有地位、有面子,是吧?哎呀,吃个斋饭,吃斋饭要做得香一点,好一点,不然我吃不惯。你看,没有我喜欢吃的菜,我下回再也不来了。是吧?住的这个地方,你看卫生条件这么差,师父对我爱搭不理的,一点都不慈悲。

你看,你还什么?都是凡夫心在作怪,你说学佛法,有一点与佛法相应吗?没有。你说你是真修,谁才信啊?所以为什么有些社会上的人,人家看不起我们这些在家的居士啊?确实你这个,叫什么低级趣味,说得不好听一点,还是。反应出的都是,呈现的世间的一般的这种烦恼。弄得不好还说是非,说这个:哎呦,那个居士可好了,那个法师可好了。哎哟,那个人不行,一点都不懂佛法,哎呀,特别的差劲,我以后不跟他来往,是吧?你都这样子的,不能包容,不能慈悲,不能平等,不能把自己的这个心态,心里的烦恼放下,真修不了。

那么好,到了二乘境界,阿罗汉,已经断了见思惑了,已经证入这个无漏道,他所谓的无漏道是解脱,但他的解脱不究竟啊。破了见思惑,但是尘沙惑没有破。破了尘沙惑也不行啊,无明惑还没破。只有真正破无明,根本的烦恼破了,你才是真修。方便惑破了,都不算。见思是方便,知道吗?什么叫作方便?不根本,不是真的,还不是最真实的,知道吗?是进入真实、进入根本之前的一种方便而已。现在大家修的都是方便。我们现在是方便之方便,给你们最方便的,所以劝大家念“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呢?你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烦恼问题,降伏不了,那就直接靠佛力接引吧。你要靠自己,你说:哦,我自己入定了,我解决烦恼了,我自己去啊,西方极乐世界。你去得了吗?你有这个本事吗?你有这个根性吗?没有。一看大家根机不行,最终末法时代,就给大家传授一个什么呢?念佛法门,直接往生净土。生净土也不是你自己生的,是阿弥陀佛接你去的。

就是打个比方,就说你这个人都已经穷得叮当响,反正买张飞往西方极乐世界的机票,你都买不起了。阿弥陀佛就服务到家,我直接派宇宙飞船,或者直接派人把你接过去得了,你也不用花钱了,让你享受一下吧,因为你念佛了,发愿了。就这样子,可怜到这样。

就打个比方,就说我们自己的这个福报非常的浅薄,智慧也是非常的微弱。所以这么一点点资粮都不够自己去往生,要靠佛来接引。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自己好像多了不起。你现在只能修念佛法门,说明你是属于最下根机的人。

如果你自己能解决问题,还需要阿弥陀佛这么辛苦吗?没事老来接你们,是吧?不仅仅跑娑婆世界,十方世界到处都得去跑。天天到处去接这些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自己一想,一刹那、一动念立即就去了,那才是真正了不起。

像菩萨他就这样的。像阿罗汉,如果他一发心,一发念,他能立即就往生。佛接不接都无所谓了,知道吗?我自己去,不麻烦你。我自己开车去,我自己,我自己的飞机,私人飞机,我自己直接飞过去,那多好啊。这是说的不一样啊。

当然真修发生,就不需要缘修了。你都已经入了这个段位,你还去学吗?你都已经大学毕业,没事还看看小学的课程?重新再来学一遍?没有必要了。就你真修之中已经具备缘修,早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缘修的这个阶段了,所以叫真修发时不须缘修。

就是高的段位是早已经具备下面的这个低的段位的东西。但是低的段位呢?还只是在慢慢地往上走,你得一步一步、一个一个阶梯往上走。但是没有基础也就没有最高的成就了。所以缘修还能显真修。

前两智即是缘修,前面的什么?一切智、道种智,都叫缘修,明白了吗?说的没错吧?声闻、缘觉,当然这个声闻、菩萨,菩萨为什么也叫缘修呢?他没有破这个无明惑的菩萨,是缘修。但是一刹那破了第一念无明惑,就已经从缘修进入到真修,明白吗?

所以说,我说前面这个菩萨对应这个道种智,它不是这么什么呢?说得这么细微、这么详细。实际上菩萨不仅仅有道种智,他也分证什么呢?可能分证一切种智。他证得一部分。这是没给大家讲的。所以你光仅仅看书,如果不把这些弄清楚,搞不清楚的。你懂得其一,不懂其二。

这里也是,前两智是缘修。是,从两智是没事,但是从这个对应的菩萨来讲,他就不仅仅可能是缘修。他有可能是缘修的菩萨,也可能是真修的菩萨。因为菩萨的阶次非常非常的多。

【后智发时,即是真修。】就是后面一切种智显发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是真修。

【真修具一切法,不须余也。即是此义(云云)。】就是真修就已经具备一切法,再不需要修前面所修的这些两种智啊,或者其他的一些法。他已经自然就具备了,自带的,就是这样子。但是前面,下面的不具备上面的,上面的能具备下面的。

好,这里我们再讲,【圆三智者,】这是讲到最圆满的了。前面如来藏智还是属于别教说法,这圆三智属于圆教说法。大家看看,【有漏即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这简单就是一句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简单就从这个有漏的因缘生法之中,就能直接悟到空、假、中三种智慧。

【无漏亦即假、即中,】你看,无漏按道理应该是空啊,按照我们普通的理解,是吧?通常的理解。但是,无漏空中竟然也是假。空即是假,空也是中。空不仅仅是空,空之中也有不空。空之中也有什么呢?空非空,就是中。它具一切法。

那么反过来第三句也是,【非漏非无漏亦即空、即假。】什么叫非漏非无漏啊?就是中。非漏非无漏就是中,中也是空,中也即假。【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前面呢?一就是一,一不是三。前面三就是三,三也不是一,因为你没到那种境界。你到了那种境界才知道,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因为在他这里已经了无分别了。

这里【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还哪里说什么三种智慧?太啰嗦了!说前面两种智慧都是对你们这些段位不够的人才说的,对声闻、对缘觉、对菩萨说的。对佛还需要说这些吗?没必要了。就一切种智都搞定了,甚至于一切种智都不需要说了,到最后。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已经无所说了,他已经全部都修过了,还需要修吗?不需要了。

当然对我们现在就需要说了。我们说了之后也没什么多大用,说句实话。别说一切种智了,一切智你能修得了吗?现在你都修不到。大家说:哎呀,师父,你说这些东西都是圣人修的智慧,我们可能也修不成啊。但是我们能不能修呢?先修呗,是吧?叫缘修,我们现在都是叫假修。

自己先想一想,用我们凡夫的智慧,用我们凡夫的这种心量,先相似地修修,修总比不修好,是吧?真正虽然没有入门,但是你在外面看一看,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入门了,知道吗?你先积攒这个资粮,积聚资粮。你说:不要修,反正我也修不了,干脆就不要了——那以后就永远没有。

【智即是境,境即是智,】本来智和境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是吧?智是能照的,境是所照的。比如说我们用智慧去思考一个东西,或者去思考一个概念,或者具体的一个境界。比如我在想象:哦,哪天,今天来这边讲课了,大概在场的来了哪些人,我回忆一下,是吧?实际上就是用一种智慧去照这种境界。虽然是回过来复照,但也是在照啊。

这下我在影现,原来他来了,他也来了,哟,好像某某人没有来,你就在想,这是两种不同的。但是到这里的话,已经合一了。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无碍。】跟我这个容通同音不同字啊。融通无碍,就是它本身没有差别,你不要去想。如果你要去想才能想得到的话,说明你这个智慧不究竟、不圆满啊。不用想,它自然就在境前面,明白吗?就像镜子,一放这里,立即这个外在的境界就在这个镜子里面了,是吧?

在镜子里面,说明跟这个镜子已经合为一体了。只要有镜子,它就能照境。而且照境,它这个速度根本就不需要思索的,等于就是零反应,零秒的时间,就进去了,立即就呈现了。反过来呢?有这个境界,他能呈现相应的这种高的境界,就说明他具备这种智慧。

比如说,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他能呈现这样的净土,建立这样的净土,代表只有佛才能成就,只有佛的智慧,佛的愿力,佛的功德,才能成就这样的净土。明白什么意思吗?没有这样的智慧是没有相应的这种境界的,境界出不来。

再讲个非常粗浅的例子。打个比方,一看到这个豪宅,就代表你是有钱人。一看这个豪宅:哎呦,这个宅子起码得值个上亿吧?几亿吧?你不是有钱人,你能盖得起来吗?就想着它背后,它的主人,肯定是有钱的人,有实力的人。

看到这个人,这个人是有实力的,是亿万富翁,那盖个豪宅是分分秒秒的事情,那肯定后面他有其他的对应的物件,有豪车,有豪房,肯定都会有。这不要去起其他的种种反应的时间了。

【如此三智,岂同于前?】在这个时候,他所理解的圆教的三智,跟前面的如来藏智,或者中智理解的如来藏智,已经不是同一个标准了,它是最高的一个境界了。

所以【《释论》云:“三智一心中得,无前无后。为向人说,令易解故,作三智名说耳。”即是此意(云云)。】《释论》是什么论?什么叫作《释论》啊?《大智度论》。大家记一下,《大智度论》。因为《大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解释《大品般若经》,所以它简称叫作《释论》。所以看到《释论》,起码在天台宗这里,是专指《大智度论》。

三种智慧只在一心中得,没有前后的差别。不能说从一切智,再到道种智,修了道种智,才能最终修一切种智——没有前后的次第。但是为向人说,就是为我们这些人,为前面这些人说,令我们生起种种容易理解。

因为你不分别说的话,我们不容易理解。那三个智就是一个智,我就说一个智就够了。你能理解到其中的一智能够蕴含三种智慧吗?理解不到。所以还得一个一个分别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反复地说。但最终让你明白,实际上三智即是一智。

打个比方说,你是有分别心的人,我就跟你分别说;你是有烦恼的人,我就跟你说方便的法门;如果你已经没有分别心了,我就跟你说真实的、根本的法门。就是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说得不好听一点,也就是这样子的。

好像我们在世间这个是个贬义的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实际上按道理,这是最符合道理的,大家想一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你见人说鬼话,他能听懂,该害怕了。见鬼说人话,人家鬼也听不懂啊?是吧?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他能相应地理解层次。你要说他能够听懂的话。你对小孩子,你说大人的话。当然现在的小孩子都已经早熟了,他也不能完全听懂吧?你对这个大人说小孩话,那简直就是胡闹嘛,是不是?

打个比方,对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你说些非常傻的话、糊涂的话。这个人是大乘根器,你跟他说:你好好修五戒、十善,你好好修小乘的法门——人家根本看不上,不愿意听。你跟差根机的人你说佛法,人家根本也听不懂,接受不了。

当然并不是说故意去要掩饰自己,或者说要为求世间的种种名利,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你这是为了度众生,这反而是种好事。说明你的用心,包括你用的方法,都是恰如其分的。如果你用心不对,即使你这种方法是同样的方法,那也是错误的。等于拿把刀,你可以去砍柴,这是好事,这是正事。你拿刀去砍人,那就是坏事。同样都是一把刀,同样都是砍。但是你看是砍的对象是什么?你自己发的心是什么?所以这里面就分成两种不同的。

同样是一心,可以生善,可以生恶。那你心是造恶呢?还是造善?就看你自己决定了。你决定不了,说明你力量不够啊,你去修啊。修好的嘛!让自己善心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后你想造恶都不太容易造了。

但是我们偏偏相反。善法不太想造,想造也无能为力去造。最终又被这个恶心给带走了。他心中一产生这个念头,立即就跟这个恶相应。然后呢?具体的行为就会呈现出来。做的恶事太多了,想当好人都当不了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你要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人太难了。就是你做点小小的事情,偶然做一件,你还是有能力的。要持续地做,做一辈子,你确实是做不到的。说明你这个善缘还不究竟、不圆满。你没这个能力持续地做下去。所以我们得修行,就这样的。

我们要什么呢?要念念不断,念念相续,让这个善心。就跟我们念佛一样的,要什么呢?要一心不乱,要念念相续。

好,先休息下吧!休息一下我们几分钟之后再回来啊,阿弥陀佛!

大家回来啊,天气很冷啊,不容易呀,我们在世间都得克服这些对我们小小的考验。太冷了还受不了,你不多穿点衣服身体就得感冒,就得生病。为什么这样啊?我们也很无奈,这就叫共业呗。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因为业感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他面临着寒来暑往、严寒酷暑都是一样的。

大家这个身体反应也都差不太多。你即使再强壮,那也得多穿衣服,你也不能当作夏天过,只穿件单衣就出去了,时间长了你也扛不住啊。就是你个人的各业、别业可能比那个人稍微好点、强一点,身体强壮。但是共业方面,大概也是相同的。你能扛住一个小时,人家可能扛几分钟就扛不住了,也就这个量级的差别。从这个性质来说,你脱离不了这个凡夫的趣味,不然怎么生到这个世间来了?

所以我们这里就知道,每个人相对应的这些果报,都是因为前面所造的种种业因感得,业感缘起,由业力所感得我们现在现实之中的种种果报。那我们现在也是,在学佛过程中也是面临这些事情。

你学佛的因缘的好坏,你学佛成就的大小,你学佛是不是得到一些收益,和内心产生多大的一种法喜,或者没有法喜,你都不能怪别人,你也不能怪外在的种种境界。你要怪就怪自己去,你修来的,没修好,修得不够。但是我们往往自己都不认账,老是从别人身上去找问题,生烦恼。

有些人表面上:师父,我确实很惭愧,我修得不好,怎么怎么着……但是一到具体事情上,他该怪别人还得怪别人,还是看不透啊!当然你怪别人,肯定是不对的。

你老怪自己,装可怜,你说你这就对了吗?自己坚强努力,去勇敢,有勇气去面对,修得不好慢慢修呗,你着什么急啊?说什么丧气话啊?过分地惭愧或者谦虚,表达你自己一种软弱无力、无能。认账,无所谓,不好的事情、不好的果报我也承受,要还债,还业债。但是受了之后,继续好好修,以后改变。要相信一天会比一天好的。

下面我们再看这一段啊,都很重要。

【若欲显智,】你怎么才能把这个智慧给显发出来呢?证得这种智慧呢?得到这种智慧呢?需要修因。什么是因啊?观,【要须观成。】要修观,才能成就。修观行,这个观行,比如说坐禅也好,念佛也好,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把它合在这个观法里的。只有修观,才能成就智慧。你要修行,修行到一定的境界,你这个智慧才能出得来。

【泛论观智,俱通因果,】大概地讨论这个观与智之间,它两者都可以通因通果。【别则观因智果。】但是分别来说,观对应的是因,智对应的是果。因为修了观这个因,最终才能得到智慧这个果。所以观与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例如佛性通于因果,】佛性你可以从因上去说,也可以称为佛性,到成佛之后也可以叫作佛性,它是通于因果的。但是别说的话,分别来讲的话,就不一样了。【别则因名佛性,果名涅槃。】分别来说,佛性只能叫作因。

比如说我们大家,众生皆有佛性,但是我们都是属于因位。你还得去修,你还得知道自己有佛性,还得从佛性起修,你才叫作因。但是以后,你佛性已经证得之后,已经成就涅槃了,这个时候才叫作果。你现在有佛性,那你看得到你自己的佛性吗?看不到啊,它被你掩盖了,它隐身了,知道吧?隐藏起来了,你看不到。

等你什么时候修到一定的程度你有智慧了,能够照见自己的佛性了,得果了。这个时候你照见佛性,佛性就能发挥它的作用了。这个时候你想不涅槃都不行。涅槃不是死啊,就不生不灭,没有生死了,就是生死跟你彻底没关系了。你现在是跟生死有莫大关系,天天都在生,天天都在死;念念都在生,念念都在死。你说我不想起心动念都不可能。

比如说,现在我要给大家讲课,大家一起分享,我要不起心动念,都不知道这课要怎么讲下去。佛还会这么讲吗?讲下来,哎呀真累啊,脑子在高速运转,你要稍微分一下神,都不知道讲到哪里来了,弄得不好就讲错了。

你用这个生灭的念头,用自己凡夫所有的这一点小小的智慧,在运转这些东西,跟真实的智慧完全不是一回事。真实的智慧,那不用去想,自然说的绝对百分之百正确,不会有错误的。讲完之后还会累?哪儿会累!不会累。镜子照这个万物,你说镜子累不累?它一点都不累,你才累呢,是吧?

【今就别义,】现在我们就别义,为什么就别义呢?因为便于我们去理解。你说:啊,什么都没差别,那就不讲了,不用讲了。不讲还真搞不清楚,因为在我们这里就是有差别,你搞不清楚。为什么没有差别?你要先从差别说起。越说越说越说,越来越没有差别,到最后就没有差别,你就明白了,对我们是相应的。你说一开始就没有差别,你说没差别,我做不到没差别啊。那你还是先跟我说差别做起吧。

我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就说,当你不能放下的时候,你怎么办呢?你干脆就不要放下来,你就拿起来呗。比如你好不容易出家了,哎呦,师父,我虽然身已经出家了,但是我心没有出家,我心中还牵挂很多的事情,我放不下这些五尘的种种尘缘,世间的种种尘缘,怎么办啊?师父说,干脆你还入世吧,你继续去体验世间的这些苦难烦恼吧,等你什么时候已经被逼得没办法了,已经看破了,放下了,你再出家。把这个心得死掉。

你这个凡夫心,你这个烦恼心,你世间的心还没死掉,你想出家都出不了,说明你还有牵挂,还放不下。还想着:我出家之后,要把日子过好一点,吃不能吃得太差,我找个好的寺院,哪个寺院吃得好?住的条件也不能太差,住的起码要干干净净的,舒舒服服的。是不是有热水器呀?是不是有空调啊?寺院每个月单资给你们发多少?我还得有点钱,没有钱的话,万一我生病了怎么办?他都在想这些事情,你说他这个出家出得好吗?天天表面出家也在念经,但效果不大,知道吗?当然你不能说他没有功德,还是有很大功德。但是离我们所要达到的要求太远太远,跟真的出家这个标准来讲,还不符合。

【以观为因,成于智果。】所以以观为修因,最后成于智慧的这个果报。当然,你观,你怎么观啊?你得用空假中这么一种智慧,用这么一种思维、佛法去观察,你不要随便乱观,还是用原来的那种想法,用凡夫心去观,用分别心、执著心去观,那你越观越倒霉,你还成于智果?

【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假是一谛,空是真谛,二谛观。从假入空,但最后着眼的是要空。但是怎么才能空呢?从假才能空,明白吗?就是佛法不离世间法,没有世间法怎么修佛法啊?没有假的,怎么得到真的东西啊?是吧?真的东西不是另外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你单独见到的天上的彩虹,是前面已经有风雨了,有阳光了,所以它才有可能形成彩虹的现象。

那么我们要得到解脱也是,你没有烦恼怎么得到解脱?这个解脱不是凭空自然就给你的。天上掉不下馅饼来,靠自己去争,靠自己去修,知道吗?你要从烦恼之中慢慢去经历,经历种种考验,得到种种感受,最终想种种办法去解决,然后最终一步一步得到解决之后,你才能成就这个解脱,这就叫二谛观,从假入空。

第二,【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你不要老是说,得到一个空的认知,对真谛的认知之后,你就沉滞于空,执著于空,从空里面出不来了,我自己解脱了,挺好的,众生跟我关系也不大。你不发菩提心,不行!那你得到的境界就很有限了,很多内心的烦恼还是有,为什么有呢?你不敢面对,你还有不敢面对的世界,还有不敢面对的众生。

你内心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当众生来找你解决的时候,你没有办法去应对呀。别找我麻烦,我都已经解脱了,不了世事了,我不理世事了,你干嘛还来找我呢?是吧?我好不容易都已经出家了,你还来烦我干什么呢?是吧?就是打个这样的比方。我已经是尘外之人,不问世间之事。我已经是涅槃之人,我不再想众生的这些生死烦恼之事,跟我没关系。

那不行!还得从空出假。要起大悲心,要起菩提心。这样的话,就是说,要面对众生,实际上就是更好地面对自我。因为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你不通过众生这个境界,你最终是没办法解决自己内心更深一层次这些烦恼的问题,所以还得从空出假。这是第二个过程,叫平等观。

你不要以为空就是空,空就是解脱了,这个境界很好,再入假,我才不干呢,太烦恼了,太苦恼了。那么假跟空之间是对立的,是不是呀?涅槃多好啊?干嘛还跑到生死之中,我们没事还找你们这些人,我都是圣人了,我不与凡夫为伍。就是内心里很清高,把自己标为圣流,确实你已经入圣了,但是你的圣不完整,你就看不起我们这些凡夫呗。就是这个意思,懂吗?有分别心,那就不平等。真正菩萨应该要平等。

【二观为方便道,】这第二观叫作方便道。这两种观都叫方便道。一个二谛观,一个平等观,最后从这个方便道入到真实之道,【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最后二谛观也完全圆满了,平等观也完全修成了,这个时候才能成就中道第一义谛观。前面还讲什么?从假入空,从空入假,到中观这里就没有什么了。无来亦无去。还要从假入空?还要从空入假?就没有这些过程了,没有前后了。

次第而修,或者本身这个观是两种不同的观法,那说明你还没修好啊。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不要从哪里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什么叫作如来啊?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你修行也是这样的,还要从这个才能修那个,从这个才能修那个——说明你还离不开它,明白吗?你离不开它你就成不了事,那说明你的能力不够啊!说明你的观法、你的智慧还不够啊!不需要,也能当下成就,因为本身它就在这里,它本身就存在,你就具足的。明白什么意思吗?

打个比方,你要做件什么东西,结果你还到这个商店去买这个材料,到那个商店去买那个零件,然后最终才能把它做出来,不是你现成就有的。你要做什么东西是不是?没问题,我家里什么都有,如来藏嘛,什么都具足,立即,咵,一下就做成了,甚至都不用做它就成了。你要,立即拿出来给你。

哪里还要上网查查啊,淘宝,京东,哪个地方好,货比三家,哎呀,赶紧下单,赶紧付款,赶紧把货拿过来——这都是笨方法,是吧?你要什么立即就给,任你要什么东西,如来藏,宝贝太多了,随时给你。你还用去想?都不要去想,不用费钱,不要费力,不用费时。这就是如来境界,这就是中智的境界。

前面还得有步骤,讲先后,说实话还得费点神,劳点心,虽然是圣人,人家修行起来也不容易啊!为什么修到菩萨境界,后面你要从一个位置到一个位置,他要花更多的时间?不花时间他修不成啊,为什么花的时间更长啊?因为难度越来越大了!前面的难度都是小难度,所以大家不要诉苦了,要诉苦的话,菩萨比我们,当然他不叫苦啊,比我们修行更难。

就是我们自己从凡夫进入小乘圣人的这个阶段、时间,远远比什么呢?菩萨从一个地位到另外一个阶位,比他的时间要短得多。我们世间大家不也都在玩游戏吗?你前面进一关的话,我们得五百分就够了。从第二关到第三关,拿一千分。到几十关的话,拿几万分都不够。它就是这样的,你的积累是不一样的了。当然了,虽然好像这个量是不一样,有大小,但是对于他们容易程度来说,菩萨好像很享受啊,修行就是一种享受、快乐,而且他的效率也高了,所以他也不在乎这些东西。

【今用从假入空观为因,得成于果,名一切智;用从空入假观为因,得成道种智果;用中观为因,得成一切种智果也。】

这是把三种不同的因果分别对应说出来。当然圆教这里的话,一因一切因,一果一切果。用从假入空观为因,不仅仅得一切智,也能得什么呢?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为什么?你看他好像只是空观,但是空观之中自然就具备什么呢?从空入假观和中道第一观。因非一因,所以,果非一果。因为它一因之中就具足三因,所以它最终所得的一果之中也自然包含什么呢?三种果,这就是不同的事情。

就是打个比方,你能力太弱,你同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那人家能力高,同一个时间能做两件事情。能力更高的人,做三件事情。是吧?当然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做几件事情,我们现在只能是尽力就够了,有限的。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叫分身无术,你来了居士林,家里面还有你吗?没有吧?你只能同时间到一个地方吧?但是菩萨就不一样了,观音菩萨能分身无数,遍尘沙界去度化众生。人家的能量、智慧就不一样,有神通嘛!你能吗?把你一分,完蛋了,死了!是不是?你还真要分啊?学不了的。

所以我们再想这些事情,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你能力高的人,他自然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触类旁通,一通一切通。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有时候都很艰难,还得分步骤地去做。

好,这是讲的这一段。下面我们再看。

【上明于智,略有五种。今以观成,亦应五种,细作可知。修观义,如《止观》(云云)。】这都是相对应的。智有五智,那么观也有五种,因果都是相对应的,这样我们就不仔细去说了。

【言粗妙者,藏、通两佛,虽有一切种智之名,更无别理,不破别惑,此智不成,故不用也。】

就是藏教和通教的他们的佛果位,虽然好像也有一切种智之名,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一切种智。我们说的不好听点,叫有名无实,大家明白吗?他也叫名,也叫涅槃。他也叫佛,他甚至也叫菩提,但是他这个小乘的菩提,跟究竟的菩提、佛果菩提完全不可等量而观。他跟真正我们大乘所理解的这个解脱,或者涅槃,或者一切种智,是不一样的,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他是叫名不副实。他实际上没有证得这个究竟的涅槃,也没有真正证得这个一切种智,所以更无别理。实际上他没有这个理的,他只有这个话,只有这个事情、事相上有,叫不破别惑。这个别惑就是指无明惑。

此智不成,当然别理别惑主要是从别教来说的,但是别教之中的东西,跟圆教它就差别不是那么大了。你到了别教的话,就以后成佛,他就已经有希望了。你藏通那个佛不叫真正的佛。

此智不成,故不用也。意思是说,他们的这个智啊,还不能成就,所以不能用。实际也就是说他们的这个智慧比粗,说得不好听点,就这个意思。

【中入空智者,虽说中道,因于通门而成两智,后照中道,无广大用。】这是属于通教,由通,就是中入空,就是通教可以把中道的智慧,引入到通教的这两种智慧之中。引入到什么呢?一切智和道种智之中。但是呢,后面也能照到中道,但是没有广大的用,就它的用处还不是特别大。

【因于拙教,果又不融,是故为粗】。就是他的果,跟这个他所修的因,不能完全融为一体。因为通教相对于别教来说,它又属于拙,所以它叫因于拙教。就是它这个起点太低,它本身这个境界还不够高,所以还叫粗。

下面再看,【次如来藏入空智者,】这如来藏这个境界就不一样了。【教果理虽融,因是通门,亦名为粗。】把如来藏引入到通教的空智中,虽然从教理上、从果上它理已经融了,但因为它是属于通教的法门,所以它还是粗。

【中对二智者,虽不因通,而三智别异,】用中道来对应两种智慧者,虽不因通,就是它的因虽然不通,三种智慧呢,也有所差别,所以它的【果教未融,是故为粗。】就是他所证得的果,跟他所修的教法,没有完全地融为一体,所以还是不通。

就是他不圆满。大家大概听明白,就是他不圆满,因为他的教不圆满,所以他证的果也不能完全圆满。虽然他也能破无明惑了,也能证得部分的法身,但是他这个法身不圆满。

【如来藏入中者,在果虽融,因是别门,此因亦粗。】它还属于别教的法门,所以还是粗。

这就分别说这几种,其中前面是引入到通教之中,这里是说别教之中。

圆三智就不一样了,【圆三智者,因圆果圆,因妙果妙,谛妙智妙。“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故为妙智也。】

他大概就是把藏、通、别、圆这四种智慧说了一个遍,就是藏教和通教,乃至于别教,都属于粗智,只有圆教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妙智。即使把别教或者圆教的智慧引入到通教之中,它也不能完全地圆满。真正完全圆满的,只有圆教自身的三种智慧。

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打个比方,你本身这个能力不够,是吧?后来呢,我请了好的老师来教导你。虽然老师非常优秀,但是说实话你这个资历,你这个根机,还是差那么点,知道吗?所以老师所教的东西,你能不能完全地掌握呢?或者你即使掌握了,你花的时间精力是不是要更长啊?肯定存在这些差别。

但是圆教的根器又好,他找的老师又是最好,他因为这个教学的这个教法是最高的,他的根器又最好,所以他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妙。因为你呢,说实话,还是你的因缘不够,说得不好听点,还是没有资源,是不是?资源不够,资粮不够,佛教讲资粮不够。或者是自己的资粮不够,或者是外在的资粮不够。

比如说自己你有时候虽然说已经很聪明,根机也够了,但是因为过去修的这个缘法不够,没有广结善缘,善缘这个等级不够,所以有时候一时半会儿碰不到最好的老师,你可能只能碰到中级的老师。但是教你的话,说实话就有点屈才,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你又能自己具备主观的自己的根机,最好,如若碰上最赏识你的人,最好的老师,这相得益彰,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里面就打了这个比方,就是说,藏和通教的根机是比较差的,知道吗?你即使用最好的圆教的法门去教,他一般也接受不了。他不适合学,根机太差了。如果他自己学自己这个法门呢?他又达不到最高的这个成就。

好,那通教比较特别。通教除了一部分人修不了这个圆教的教法,有一部分人呢?他有可能修得了。但是即使修得了,因为他这个起点低,他的根机还不是特别的好,最多属于中下的根机。所以他即使修了这个,他修起来也很艰难。他花的时间、花的精力、花的时间很长。即使修成之后,他得到的这个效果也不是最好的。

打个比方说,我也过关了,但是考的分不太高,达标了。我们达标是九十分,刚刚过达标线,九十一分。但是人家别教就不一样,别教要是修同样的圆教的法门,他也可以接入,他可能就能考九十五、九十六,甚至九十七八都有可能。那圆教就不一样,全部都考一百分。明白吗?

你好像也有,但是你还是比人家差不少,是做这么个比喻。那你比别人那还是不满啊,这就叫粗啊。人家比你更圆满,叫妙啊。大概是这个意思啊,大家想想啊。要么就是前面根本就不具备资格去学的,要么具备资格,但是资格还不完整,差了那么些火候。

再讲得现实一点,就像我们大家现在都来学《法华经》,师父也在上面讲,当然我讲得不咋地,是吧?要是讲的人好的话,估计大家得益会更多。打个比方,如果是哪个已经开悟的法师来讲,那大家听得很欢喜啊,法喜充满嘛。那以后呢,受益匪浅,修行会达到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成就;如果是菩萨来讲,那就更好了;如果佛来讲,那当然最好了。但是说你也没这个福报,也感不到佛菩萨来讲,是吧?那还得听。你也不要光从讲法的法师身上去找原因了,你找找你的原因。哪怕师父就讲到这个层次,但是不同的人听法的时候,他得到的理解、感受,或最终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一样吗?也不一样。

打个比方,你什么基础都没有,也没有入佛门,连基本佛教的概念都没有。当然你偶然的机会也来这里听课了,听了之后是一头雾水,讲的啥,根本听不懂。哎,如果你学了几年佛了,对基础的一些佛教的知识、教理有所掌握,能听这里,就能相应得更多,受益也会更大。比如大家都已经混了十几年的老居士了,听了这么多课,基础已经相当好了,那听我的课,哎呦,师父讲的我基本上都能懂,那最好。

这它就有这些差别,这里讲的这些,实际上是一样的,我们凡夫有凡夫的差别。但是圣人也有圣人的差别,你以为圣人就没有差别了?圣人是没有凡夫层量的差别,但是圣人在他圣人的层级上,他有他的差别。“一切圣人,因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凡夫,因有为法而有差别,明白吗?

我们差别是有为法,我们层次太低了,所以都是在有为法这个层面上有差别而已。你日子过得好一点,你一个月挣十万;我日子过得差一点,我一个月才挣五千是吧?反正他也能挣钱,你再怎么挣得好一点,你一天也吃三餐,你吃个五餐六餐把你撑坏了,也不行。你就是在这个方面有所差别,但是差别不大。你再怎么样你还能活五百岁?你还跟天人比?比不过啊,是吧?是有为法而差别,当然天上也是有为法。你再怎么样你还能出离三界?你跟圣人,你以有为法跟无为法去拼去比,比不了。

但圣人已经出了三界,三界之内的生死烦恼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界外,还有界外的生死啊。界外有什么生死啊?变易生死,是吧?你破的这些无明惑,破的尘沙惑之间,它就有差别了。见思惑我们都已经解决了,但是我们面临着新的问题。我们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啊,是吧?就是原来我们这个温饱已经度过了,我们小康基本上大概都已经达到了,当然我们改革开放要继续深入,就会遇到更严峻的课题。

我们修行也是一样,是吧?解决一些小的问题,但后面有更严峻、更大的问题在考验我们。当我们有一天已经跨越三界,到三界之外,又有新的问题又面临着,一样的。只有最终成佛了,一切才解决啊。

好,再往下。

【若历五味教者,乳教有三种三智;】这三种三智是哪三种三智啊?这段是不是讲过啊?没有讲是吧?乳教是三种三智,哪三种三智啊?乳教只有圆教,还有别教,应该是有两种,是不是啊?还有什么呢?只有圆教和别教了。这里面有两种三智,这三种三智是不是文字上有点出入啊?应该按我的理解,应该二种三智,因为它只有什么呢?圆教的三智和别教的三智。乳教是讲华严,华严是什么?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它是应该只有两种三智。说三种三智我就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种什么三智,大家说说,哦,别入圆,是这么理解,这样的话就可以了。别入圆,这样的话可以理解,没错。

【酪教一种三智;】酪教只有一种三智,那就只有藏教的,三藏教的三智,是吧?

【生酥具五种三智;】生酥是,这五种三智我们想想是哪五种啊,藏通别圆应该都有,乳教,酪教。酪教是阿含时,生酥教是方等时,方等时应该是四教并谈了,四教并谈那么好,这个四教的三智肯定都会有啊,应该有七种是吧?应该这几种都有,前面讲的几种三智,全部都有,应该生酥教是最多的。

所以这里面还是有存在这个问题,他说【熟酥亦具五种三智。】那么熟酥跟生酥之间应该有所不同了,熟酥已经不讲什么呢?不讲藏教了,当然三藏教你可以说它只有其名没有其义。但是你说有其名没有其义的话,酪教它对应的就是三藏教,但三藏教。是吧?

所以这里面可能还是会有点出入,不是这个地方有出入,就是那个地方有出入。熟酥教已经没有三藏教了,应该比生酥要少一种三智才对,啊?应该六种吧,是吧?所以这地方大家重新再去查一查好不好?如果总共是七种三智,比如说藏通别圆,然后呢?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再加上这三种三智,应该总共是七种三智。那么七种三智,生酥教应该是七种三智都应该有的。不是这么理解吗?应该是这样子的。如果按照这么一个思路的话,应该是这样子的。那么熟酥的话,应该就只有六种,少一种三藏教的,其他的都应该有。

【粗妙可知。】当然前面都是粗,后面都是妙,相待的粗妙。法华呢?只有圆教三智。【法华但一种三智,此是法华破意,即相待妙也。】大家看看吧,反正这里面就是,可能这个理解就是我们这些大概还是这样对应的。

还有,再往下,【开粗明妙者,】这就是说绝待妙了,开粗明妙之后,粗也变成了妙,粗都变成妙的话,就没有粗了,就全部都是妙了。

【世智无道法,尚以邪相入正相,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低头举手,开粗显妙,悉成佛道,】就是世间的智慧,我们按道理说是没有佛道的,它跟佛法是不相应的。但是它能用邪也能入正,能够转邪入正。那么如果真正从佛教里面看,世间的这些治生的产业,做世间的这些事业,实际上也跟诸法实相不相违背。所以你是看到哪个角度,你从最高的境界去看的话,世法跟佛法就是一个法。但是以我们凡夫的角度,世间法就是世间法,佛法呢就是佛法。

我们现在还只有什么呢?世间法,还谈不上佛法。即使说佛法,也是什么呢?从嘴巴上说的,文字语言。你真正跟佛法相应吗?也叫有名无实,说得不好听点。那么在圣人的境界就不一样的,是吧?他触目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实相。所以他即使圣人在做我们普通的人所看到的,凡夫所看到的世间的这些产业,他也是在行佛道,了无差别。他吃饭也在修行,他做什么事情都是修行。你做什么事情就是做什么事情,跟修行没有关系。所以低头举手,都是修行,皆已成佛道。所以开粗显妙,悉成佛道。

【何况三乘出世之智?】凡夫都是这样,何况是三乘的圣人出世的智慧呢?他自然能够开粗显妙,他要引入到佛的智慧之中,就更加容易了。世间凡夫的,既然也能引入到佛智,何况是三乘之人呢?

【故大经云:“声闻缘觉,亦实亦虚。断烦恼故,名之为实。非常住故,名之为虚。”】断烦恼故,这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呢,还不是常住,他心里面还有生灭,他还有变易生死,所以不是常住。所以这是虚。我们现在什么?只有虚,没有实。二乘人呢?有虚有实,是吧?要是真正的佛呢?无虚只有实,是这样子的啊。

【凡夫未断烦恼,无实唯虚,尚开粗入妙,即是大乘,何况二乘之智?】所以说,我们大家都是来假的,我们世间都是虚幻的,三界,是吧?我们三界的生死都是虚幻的,我们自己的生命,和生命所经历的种种境界,都是虚幻的。你要说这种话的话,一般人肯定不会相信。

好在大家学了佛,不信也得信,信不信啊?就是虚的。但是即使是虚,大家以为它虚的就没有作用吗?它有作用,是吧?假作真时真亦假,知道吗?弄假成真,离开虚,哪儿还另有一个实的东西呢?是吧?离开烦恼,哪里还有菩提呀?大家不要以为烦恼就永远是烦恼,虚的就永远是虚的。

虚中自然还有实的东西,但实的东西因为虚,它隐藏起来了,它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你得修,修了之后,这虚之中它自然慢慢就远离,真实的一面它就慢慢就呈现出来了,知道吗?就像你这个恶行越来越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恶行越来越少,什么恶都不做的时候,你的善法就越来越增长。

当你的善法达到圆满的时候,最真实的实相,它就有机会呈现出来了。但到那个时候真正呈现出来了时候,也就没有实、没有虚了。说是说实,实际上已经没有虚了。

好,再往下。

即是大乘,何况二乘之智?凡夫都可以开粗入妙,入大乘之智,何况是二乘之人呢?【二乘之智,根败心死,尚得还生,】焦芽败种嘛,说这个根都已经败了,你们这个二乘人成佛永远没有希望了,在很多经典里面有这种说法。但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方便说,他最终还能回小向大。有些人说,你这二乘人还不如我们凡夫呢。

凡夫呢,虽然沉沦生死,但是他要发起大乘之心,弄得不好,他的机会比你们还多。但是二乘人因为执著于这个涅槃,执著于这个空,他反而不容易从这个地方解放出来,他有包袱的,知道吗?我们反而光脚不怕穿鞋的,就这个意思,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我们有后发的优势,他先发,到了这个地方,他反而放不下了,他有包袱了。

打个比方,我现在一穷二白,重新建,比你拆除之后再建,是不是负担要小?比如说我们要改造,需要拆了,拆,可费事了,有些人不愿被拆的,拆了你还得补偿,怎么补偿?要安置人家,拆完之后重新再建起来。

我现在反正没有,就没有前面这个步骤了,直接建就可以了,花的代价反而小。所以这里面有两种说法,你不要以为就一定比他强,也未必,但是某些地方可能会比他有优势,明白吗?大家得思辨地去看这个问题。

【何况道种之智?】何况是菩萨的这种智慧?要进入到一切种智就会更加的容易了。【如此开时,一切都妙,】既然能够有这个开示的时机,能够开示悟入佛之实相,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那说明因缘已经成熟了。因缘成熟的时候,大家再想想,不同的智慧被引入到佛智之中,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吗?也不一样。

你开始基础好,引入到佛智的时候,你的成就相对来说会更高;你基础要差一点,虽然也被接入了,但是你的境界会低一些。就像我们说,我们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但是每个人修的这个境界,修的这个福德资粮不够,各自的功德不一样。

有些是下品生,有些是中品生,有些是修得好的是上品生,还不得分等级嘛!不是佛想分等级,不得已,只能这样分,是因为你修得不够,佛想给你最好的东西,也给不了。等你自己有本事,应该得到这个最好的东西,自然就上去了。当然起码都叫妙,但是这个妙跟菩萨的妙,跟佛最后的妙,肯定还有距离。

【无非实相。七宝大车,其数无量。此是法华会意,即绝待妙也。】七宝大车,最好的车,大白牛车都是来接大家的,阿弥陀佛不会说:我只接你不接他——不会,只要念到这个程度,都可以接,都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但是接到那边去,你该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有些立即花开见佛,有些还在花里面且待一段时间,是吧?

你也不用着急:哎呦,阿弥陀佛干嘛不让我这个花开啊?实际上佛比你还着急呢,你着急有什么用?你自己以前干什么去了?以前修行怎么不着急?以前怎么不早点学佛呢?以前学佛怎么不学得更像样一点呢?是不是?这都是你自己的原因。佛能够给予你的,全部都已经在这里准备好了,是你自己的准备不够。

就是我们说,机遇永远是给做好准备的人。即使有机遇,如果你自己没做好准备,这个机遇得而复失,它就会失去的,它对你来说就不算是机遇了。但是从客观来说,它实际上是个机遇。我们都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了,那为什么有一部分人能先富起来,有一部分人富不起来。排除种种客观原因之外,你自己的主观原因的差别肯定是存在的,这你不能否认。

那学佛也是一样的。哎呀,师父对他更好,师父给他开小灶,师父对我有意见,师父不给我讲,怎么怎么着……你讲这些东西有意思吗?当然师父也是凡夫,你说没有分别,不可能。但你说分别心有那么大,好像说实话,又有点贬低师父的意思,这话也不能随便说出口,师父听了还不太高兴呢,是吧?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师父对他更好点,师父对我不好呢?那即使师父有差别心,为什么他会有差别心呢?那还不是因为他表现好一些嘛!最终讲来讲去,原因还在自己身上。

那说:哦,师父不应该有差别心,我们有差别心可以,师父应该是平等心——不这么简单,那有些人修得好,能见到佛,有些人修得不好,暂时见不到佛。你说,那佛为什么就感应他不感应我?找佛的原因吗?找不到的。

佛说,我也没有办法,因为确实是人家的福德资粮够了,所以他有因缘来见我一面,他机票已经买了,所以他飞到我这来,能见到我一面。你还缺那么点钱,你机票不够买,你走得慢点,你走路慢慢去,你开个车慢慢去吧,过多少年之后你还能见到我。资粮不够,兜里的财富,就是我们的福德资粮不够,这是个比喻,那你就慢一点,你着什么急呢?是吧?

好,今天时间也就差不多了,我们就其他不再讲,大家回去看看这段文字,这里面的理解可能是有些不同的。

这里有个问题:“师父吉祥,不知道这个问题当问不当问。”你看,都已经问出来了,还当问不当问?别这么谦虚了,别那么客气,问了就当问,不然我根本就没必要去说这个问题。

“净土宗判教属于通教,为了使我们净土行人更好地理解和修持净土宗,恭请师父慈悲开示:净土宗里面有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体法显中二智吗?”

净土宗判教属于通教,这是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来的?谁说净土宗就只是通教了?首先我第一个就不太答应,说句实话。你说净土宗,我们依据的是什么呢?《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它属于方等教典,它方等教典好像是应该属于通教,但不能仅仅这么看,明白吗?

它虽然属于方等教典,方等时,但实际上它里面所说的这些内容,已经不仅仅是通教所能涵盖的,大概地、一般地来说,他可以把它判摄为通教,或者判摄为方等时更合适一些,不能叫通教。因为方等是什么?四教并谈,你直接拿个通教就把它给圈住了,师父最后怎么给你回答啊?

首先师父给你讲,你这种说法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一些错误的,净土宗判教是属于方等教,但不叫通教,方等是藏、通、别、圆四教都有,明白吗?所以这里面大家一定得明白这个概念。

但是如果说它通教,肯定有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和体法显中二智,这肯定是有的。

通教本身,它是属于体法智,修体法,体空观嘛,当体即空,看一切法,直接看它的空相,而不要去经过分析,经过思维:哎呦,这个要放下,这个要看破,然后再进入空——当下就是空。所以它的根器比三藏教的要更利一些。

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有什么呢?有通教,别教,圆教的这个听法因缘,但是修的呢?实际上是三藏教的这种修行,就是我们实际上是看不破的,天天听师父教你:当体即空,你要生菩提心,你要修空观、假观、中观,实际上我们哪能空啊?空不了,连空都空不了,还假呢?你假的话,真的是完全是虚的东西,在做世间的这些生死的事了,你不是修菩萨度众生的事业了。

菩萨的假是为了度众生,他的假实际上是建立在空观的基础之上,他虽然做种种事业,实际上他内心没有种种挂碍,他已经证入空智了。

但是我们没有空智,你做假,真的就是修假,人家的假是真正的假中之假,实际上是落在空上面去。但是我们现在呢?还得慢慢分析,还得放下。世间人确实太苦了,不到黄河心不死,你要不碰得头破血流啊,你还真的不认帐,你不觉得这世间是苦。

所以你还得接受这世间的苦的体验之后,才知道,我要离这个苦,才舍得放下,不去做一些糊涂的事情,最终不做这些恶业。不做这些恶业的时候,你才慢慢进入这个空性,你要修集善法。所以,恶还是恶,善还是善,我们现在都是善恶不分,不是不分别哦,不是那种智慧:哦,我们平等了,善恶不分别——那是两回事。

你现在是分别都不清楚,我们说: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你不做分别想,你这个境界完全达不到,你现在不做分别想,你第一阶段,你就达不到。你都不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首先,第一个,认知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第二个,做事情,即使有一点点小小的认知的能力,知道这个是恶,不能做,但是偏偏还抑制不住自己的习惯,还要去做。我就喜欢吃,一看到吃的时候流口水,唉呀,好吃。这是比方啊,就是看到这些事情,本来觉得不应该做的,但还是内心蠢蠢欲动,这个烦恼蠢蠢欲动,你的行为还是跟这个恶行相应。

你说你不分别,你这个时候怎么就分别?你怎么就碰到好吃的就想吃了?是不是?所以你跟后面的不做分别想,又违背了,一个是分别,简单的客观的分别你也做不到。另外,你主观又会起分别的想法,你又做不到。所以我们大家都得从这个地方先简简单单去做。咱们修念佛也是这样子的,你先把这句法号念好就不错了。

念佛的时候,你想念好也不容易,一念佛,嘴巴上在念,有时候心里也会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己还会自己照顾自己,我只要念阿弥陀佛,我只想阿弥陀佛,千万不能再想其他的世间的事情。但你在想的时候,实际上有时候又控制不住了。前一念还在想佛,后一念突然一下,由不得你不去想世间的事情。

突然一想:哎呦,家里好像忘记了一件什么事情没做,明天好像谁谁要约我,要见面,我赶紧想想,到时候我们说些什么事情呢?这个事情怎么解决?又跑了。所以说,这些事情就是我们第一个阶段,你分别一切法,你能不能真正执著于这个正法,现在说执著于正法这种方便的能力都不强,就是把自己的这个心系在这个境界上,系在这个一句佛号上,你都系不住。

就是你打这个结,结不牢,一下就松了,一下就松了。这个牛,这个心牛,你牵不住,它一下又跑了,不听你的使唤。它心也不听你的使唤,你想这样,它偏偏,它心偏偏就不听你这样。实际上这颗心,就不完全属于自己可以控制的这么一个范畴。所以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观心呢?先观察,明辨清楚,然后训练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内心,主宰自己内心的这个念头的这种能力,我们念佛就是这个方便法门。

你要靠其他的念头,比如说,我什么都不想,我就去杂念。但是你拿什么东西来对付这些杂念?没有。所以得拿这个佛号去对治。凡夫不是念这个,他肯定就是念那个,你想无念,不可能。你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无念的境界,那个境界已经基本上达到圣人,或者说是一种圣人的境界了。你先得有个具体的依靠的东西,这个依靠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或者有很大利益的,那么,念佛啊。所以大家好好从这里去理解。

至于说体法,或者说体法含中,那都是后面的话了。你先念到什么呢?叫事一心不乱,念念无有间断,念念能够相续,心中只有佛号,佛号就在我心中,没有其他的事情系于你的心上,障碍你的心。你能达到这种程度,你就了不起了。

先修析法吧,该分别还得分别,分别清楚,不仅仅要分别清楚,而且能够做得到。你修到事一心不乱,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毫无疑问的。但是你没有修到事一心不乱,是不是不能往生?当然也能往生,那就叫不决定往生,明白吗?那个是百分之百,你那个弄得不好,能有百分之五十,你就阿弥陀佛了。

弄得不好,百分之五十都靠不住。你这概率就极其的低了,为什么低?你也怪不了佛,因为你自己的心念,自己没有掌控力了,到临终的时候,业障一现前,你自己比平时的控制力更差了。平时觉得都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到那个时候,你的掌控力就更是微乎其微。所以说,你得注意。

所以,我们大家想想,当然,都可以通,但是说实话,你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前跟大家讲,也就是凡圣同居土。我们是到凡圣同居土,而且做的是凡夫。如果你真正能够修成这个析法观,析空观修成了,你能够修成这个析法的二智,就是三藏教的两种智慧修成了,你就能生到方便有余土。

体空观能够修成了,体法二智能修成了,也是生到方便有余土,但是这个方便有余土,比前面那个三藏教的方便有余土,它要高一点,但是根本上差别不大。就是你的智慧比他更高一点,但是解决的问题也都是三界内的生死,也就是见思惑的问题。

到后面体法含中二智就不一样了,体法含中二智用别教的两种智慧,来接引通教的这个智慧,他就能修到别教了,叫实报庄严土。体法显中二智,弄得不好,不仅仅是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你也能证得一部分。

分别对应的,不一样。所以,大概是这么讲。所以说,我们现在不要去讲这些教理的东西,先暂时还真用不上。你就明白有这么回事,老老实实一句佛号念到底。当然背后的道理你要明白,但是现在你要切实地先从这一句佛号做起,知道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生死,都是虚幻,不要太在意,不要太贪著。不要贪著不舍,而应该以这个佛号作为自己的皈依,以西方极乐世界作为自己的归宿,这样的话,你才有希望。

好,其他我们就不讲这么多了,今年一八年最后一次课,我们时间到了,时间过得很快。实际上时间本身也没有什么快慢,我们觉得很快,讲这些东西都是从世间法上去分别,时间有没有?时间到底是快是慢?都是我们人说出来的。

它自然而然这个因缘到什么时候成熟了,或者快,或者慢,它自然有个对应的一个结果,它有自然的一个规律在运转,所以大家把当下这一念做好就可以了,念念要做得更好,那就当然更理想。

起码我们大家对佛法的认知,通过学习《法华经》,对念佛法门也好,对所有的佛法也好,都能对号入座,分门别类。知道佛法是有八万四千法门,知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知道我们所有众生的根机,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的,知道吗?然后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以后要做什么。

你都得先准备好了,不要说,我现在做这个就可以了,我其他就不学了,这句话千万说不得。我就一句阿弥陀佛,就一本《阿弥陀经》,这种话说得太狭隘了,知道吗?就你现在一句阿弥陀佛,一本《阿弥陀经》,也是当下而言。

以后你还能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本《阿弥陀经》,你度众生怎么度啊?你度自己都不能度得完整,是不是?此一时,彼一时。那么针对所有的信众来讲,你还说一句、一本,那就更不合时宜了,更有问题了。对自己都不能这么讲,个人都不是这种情况,何况对所有的人呢?千差万别。

所以我们什么事情都得全面地、客观地去衡量,理智地看一些问题。不能仅仅从一时、一世,或者暂时的一个机缘去说一句话,这句话只能代表一刹那而已,不能代表永恒,不能用局部去概括所有的全部、全体。

所以,大家学佛也是这样,不要执著于当下这一下。哎呦,我看到这件事情不高兴,这一天都不高兴。你看,因为一刹那,因为一秒,损失了几天几夜。几天几夜之后忘记了这件事情,才缓过劲来。缓过劲来,弄得不好,突然一下子,又重新想起记忆了,又不高兴了。那你怎么修啊?是不是?所以这些事情就没完没了,这也叫作轮回。

这个生命,你看这个生命的因缘,它是相互之间相续的,你心在相续,它所呈现的境界业果就会相续;这业果一相续,以后又会产生新的因,又会相续。所以我们就在这个因上下功夫,什么是可以让它相续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让它相续的。

好,其他的不说了,今天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最后大家一起合掌。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三遍)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玄义1
妙法莲华经玄义2
妙法莲华经玄义3
妙法莲华经玄义4
妙法莲华经玄义5
妙法莲华经玄义6
妙法莲华经玄义7
妙法莲华经玄义8
妙法莲华经玄义9
妙法莲华经玄义10
妙法莲华经玄义11
妙法莲华经玄义12
妙法莲华经玄义13
妙法莲华经玄义14
妙法莲华经玄义15
妙法莲华经玄义16
妙法莲华经玄义17
妙法莲华经玄义18
妙法莲华经玄义19
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妙法莲华经玄义21
妙法莲华经玄义22
妙法莲华经玄义23
妙法莲华经玄义24
妙法莲华经玄义25
妙法莲华经玄义26
妙法莲华经玄义27
妙法莲华经玄义28
妙法莲华经玄义29
妙法莲华经玄义30
妙法莲华经玄义31
妙法莲华经玄义32
妙法莲华经玄义33
妙法莲华经玄义34
妙法莲华经玄义35
妙法莲华经玄义36
妙法莲华经玄义37
妙法莲华经玄义38
妙法莲华经玄义39
妙法莲华经玄义40
妙法莲华经玄义41
妙法莲华经玄义42
妙法莲华经玄义43
妙法莲华经玄义44
妙法莲华经玄义45
妙法莲华经玄义46
妙法莲华经玄义47
妙法莲华经玄义48
妙法莲华经玄义49
妙法莲华经玄义50
妙法莲华经玄义51
妙法莲华经玄义52
妙法莲华经玄义53
妙法莲华经玄义54
妙法莲华经玄义55
妙法莲华经玄义56
妙法莲华经玄义57
妙法莲华经玄义58
妙法莲华经玄义59
妙法莲华经玄义60
妙法莲华经玄义61
妙法莲华经玄义62
妙法莲华经玄义63
妙法莲华经玄义6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佛教词典】四相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

【佛教词典】三轮相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

关于近日流传讯息之郑重申明

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