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二十三)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玄义》,大家翻开课本,这里也有电子屏幕,大家可以看投影。今天讲的内容是讲三谛,前面讲了四谛,讲了二谛,现在来三谛。还属于我们讲的第一个妙,是吧,属于什么妙啊?境妙,境妙的内容。今天的内容不太好懂啊,大家可能得多费点心,认真地来听。听完之后估计还得回去反复地看,内容太多了,这个太丰富了。

我们看第【五明三谛者。众经备有其义。而名出璎珞仁王。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就是说三谛从哪里来?很多佛教的大乘经典里面都有三谛的这个意义、道理。但是这个名字从哪里出来呢?从《璎珞经》,还有《仁王般若经》里面出来的。从这两部经,这两部经里面讲到了有三种谛。哪三种谛呢?第一个叫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到我们后来天台宗就叫什么,真谛、俗谛、还有中谛。名字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

【今经亦有其义】,就是说现在我们讲的这部《妙法莲华经》,也讲到了三谛,但是没有三谛的名字,你找整个《法华经》里面,找不到,哪里讲了什么真谛、俗谛、第一义谛,没有三个名字,但是这个意义里面已经包含了。

《法华经》【寿量云】,寿量云这里说,【非如非异。即中道。如即真。异即俗】,寿量品里面有句话叫什么?非如非异,它只讲这四个字,非如非异就代表什么呢?中道,就中道第一义谛。如就代表什么呢?真谛,异就代表俗谛。所以这四个字就已经包含三谛的道理了。当然它本来是用中谛来表达,但是中谛里面就含藏了真谛和俗谛。

如是什么东西啊?一切法皆如,如就是说一,什么是一啊?性空,一切法皆是自性空,这个性空就是指真谛,在性空这个道理方面,一切法都是相同的,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是什么?都是空,这就讲的真谛。没有自性,没有一个法有自性的,甚至包括佛性,我们说的佛性,我们经常用佛性,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佛性,是实有的。如果在真谛里面讲,佛性也没有。千万不要去执著有一个佛性,知道吗?你就好好修就行了,没一个具体的东西。

但是你也不要说,它就绝对没有,千万也不能这么想,所以后边有个俗谛,异即俗。一切法虽然从自性上是相同的,都是自性空,没有自性,但是万法森罗万象。每一个法都有每一个法不同的地方,它有它的差别性。这是它的异,就是指俗谛。这是指什么呢?缘起,说到诸法的缘起。每个人每个法的诸法的缘起的这个因, 都是不一样的。所现的相也都不一样,所得到的果报也都不完全一样。世界没有说完全同一样的一个人,或者同一样的一个法,找不出来的,没有绝对相同的。即使我们现在说,你克隆,那克隆也不是完全一样的,还是有细微差别。

好,下面就【问。若此经无四种因缘等名。那用其义】,就是说,如果《妙法莲华经》都没有谈到四种因缘,那怎么能够用这个道理呢?它这个意义从哪里来呢?有些人他故意就挑你的毛病,他说你讲的这些道理啊,不一定《法华经》里面都有。

下面就回【答。五住二死。名出胜鬘。涅槃不应用其义。若不用五住。则不破无明。若不用二死。则非常住】,这什么意思呢?五住二死这两个佛教的概念、名相是从什么出来的?从《胜鬘经》里面出来的。那《涅槃经》里面就没有这两个名字啊!没有两个名字,但是它有它的道理啊!你看涅槃讲到什么呢?“不用五住,则不破无明。若不用二死,则非常住。”涅槃就讲的什么呢?破无明,显我们常住的佛性,所以说有些大乘经典,你讲的不一定它也讲,但是它里面有这个意思在,就行了。

【又三佛名出楞伽。余经应无三佛义】,其他的佛经没有讲到三佛义,难道它就不同意,或者不肯定,有这个三佛的名字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只要一部经讲了,其他佛经都是一样的,大乘经都是相通的,你不要说每一个经典都必须要谈到这个名字才行。

【众经皆是佛说。名乃不同。义不可壅(云云)】,都是佛说的大乘经典,名字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从义理上都是相通的,没有任何的障碍。所以我们都得了解这些东西,学佛法也得学通了,知道吗?不能执著于一词,更不能执著于一经。你说这部经最好,这部经讲了,那部经没有讲,相互之间去对立,就不好了,这就不对了。

这就说的五住二死,是吧?五住就是五住烦恼。二死就是分段、变易两种生死。以前跟大家都讲过这些概念的啊。四种因缘,大家还记得哪四种因缘吗?四种十二因缘是吧!大家还记得吗?前面讲的,生灭,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记得吗?就是对比什么,藏、通、别、圆四教的,讲了十二因缘嘛,前面讲了十如是嘛,现在讲四谛嘛, 讲了四谛又讲什么?讲二谛,讲了二谛现在又讲什么呢?三谛。

实际上都是这个名词,好像都不一样,最终代表的意思,差不太多。但为什么要这么讲呢?为什么要讲这些东西呢?因为在不同的佛经里面,有不同的这个表达的方式,在这个佛经里面可能就是讲的是十二因缘,在那些经典里面可能就讲的是四谛法,在另外的一些佛经里面又是讲什么呢,二谛,在有些经典里面又讲到三谛,还有些地方讲十如是,都会讲。你都把这些东西概括非常全面,非常清楚,然后你才知道:啊,原来大家讲的都差不太多,相互之间意义是可以相通的。

好,【今明三谛为三】,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明三谛。二判粗妙。三开粗显妙。却前两种二谛。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种二谛。得论中道。即有五种三谛】,这是说三谛分几种啊?分五种。前面的二谛有什么呢?有七种,这里只有五种,把前面的两种二谛去掉了,那就它没有了,后面的五种二谛,对应的就是五种三谛。

前面哪两种二谛啊?一个是三藏教的藏教二谛,一个是通教的二谛,因为藏通二教都没有说明中道第一义谛,它不包含中道第一义谛的道理,所以把这两种二谛给去除掉了,它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三谛的一个范畴,因为三谛里面必然有中道第一义谛。

那么好,还剩下五种二谛,哪五种二谛啊?别入通,圆入通,别教二谛,圆入别二谛,加上圆教二谛,剩下这五种二谛,最终就跟这五种三谛是相应的。你简单点说,它是五种二谛,你把它展开来说,它就成了五种三谛,实际意思上基本没什么差别。

首先我们看,【约别入通】,你看第一个嘛,别入通第一个嘛,【点非有漏非无漏。三谛义成】,非有漏非无漏,这是什么呢,中谛,三谛义就成了。那么前面的【有漏是俗。无漏是真】,有漏是俗谛,无漏是真谛,那么最终非有漏非无漏,不取这二边。不取有漏的一边,也不取无漏的一边,这就是中谛、中道。

这里说【非有漏非无漏是中。当教论中。但异空而已。中无功用。不备诸法】,当教论中,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教,这个当教当什么教呢?当通教,一个是别入通,那么好,在通教它本身这个教法,所讨论的这个中谛的范畴里面,它这个中谛只是跟空跟真谛有所不同而已,但是这个中谛呢,没有任何的功用,不包含一切诸法。你看这个里面它是叫非有漏非无漏。这个中谛呢不具一切法,但后面的中谛就能具一切法了,为什么呢?因为圆教引入了通教的三谛。

所以第二个,【圆入通三谛者。二谛不异前】,二谛跟前面的别入通二谛是一样的。就是什么呢,有漏是俗谛,无漏是真谛,跟前面的这个第一种三谛,就是别入通三谛是一样的,完全相同,真谛和俗谛。但是中谛就不一样了,【点非漏非无漏】,而且呢,关键是这个字,【具一切法】,它这个中道第一义谛是具一切法的。

【与前中异也】,与前面的别入通三谛的中谛有所差异,差异就在它的中谛能具一切法,前面的别入通三谛的中谛不具一切法,为什么有差别呢?实际上它的差别就是因为,一个是圆入通,一个是别入通,别入通的那么它的中谛就跟着别教在走,别教的中谛是不具一切法的,但是圆教的中谛是具一切法的,这就别教跟圆教最终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其他的差别不大。

好,第三个【别三谛者。开彼俗为两谛。对真为中。中理而已(云云)】,就它这里实际上这个俗谛的话,跟前面差别不大,它叫什么幻有即俗,幻有即空为真谛,然后对这个真谛来说又立了个什么,中谛,就是非空非有,它就是中谛,但它这个中谛也只是理上而已,它不具一切法,知道吗。它这个中道的道理,只是从理上去讲,理不具一切事,不具一切法,实际上就是不具一切事,只是单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不包含一切法,一切事,这是别教的,就跟前面那个别入通的中谛一回事。

然后再往下,【圆入别三谛者。二谛不异前】,不异前面的什么?别教的二谛。圆入别三谛的真谛和俗谛,跟别教的三谛的真谛和俗谛,完全是一样的,大家听明白没有?我已经说得很慢了,希望没有说错,因为你这有时有些东西容易混淆。但是它的中道就不一样了,【点真中道】,它点这个真谛成为中道,但它这个中道呢?能够具足一切佛法,前面别教这这个中道不具一切法,这就是别教跟圆教中谛的根本差别。

就说圆教这里说,一切法皆是佛法,简单跟大家说。因为圆教它已经有这个智慧,一切法到它这里都变成佛法。再差的法,这凡夫啊,哪怕魔王啊,到它这里都变成佛了。但是别教不一样的,魔就是魔,佛就是佛,众生就是众生,佛是高于一切众生的,众生跟佛是有距离的,这是别教。它有什么?有隔别不同,它有障碍的。你只有超凡入圣,你只有一层一层慢慢往上修,到最终你才能到佛法界。

但圆教不这么说,圆教,即九法界就是佛法界,完全是相通的。甚至都没有高低的区别,这是圆教人的智慧完全不一样,能达到这种认识的人,才是真正的平等,不然九法界有差别的话,这就不平等。所以说有些地方也叫别教的真如叫什么呢?叫凝然真如,凝然它不动的、不变的,它就跟其他的法完全都是隔离的,它唯一是最高的,叫一真法界。它这个一真法界的话,不包含其他的九法界,但是圆教的一真法界,跟众生是打成一片的,就这么一点不同。

好,最后【圆三谛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这就更不可思议了,不但是它的中谛能具一切佛法,它的真谛和俗谛竟然也能具一切佛法,说一即三,说三即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真谛里面就有俗谛和中谛,俗谛里面就有真谛和中谛,中谛里面就更不用说了,都包含真和俗。没有三谛的区别,三谛只是个名相而已。没有种种差别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教。

所以圆教的三谛,那真是圆融无碍。平等、普遍,叫【三谛圆融。一三三一】,说一谛的时候,就包含具足三谛;说三谛的时候实际上指的就是一谛。就像一个谛是一样的。如《摩诃止观》,就是【如止观中说(云云)】,说到这些东西。简单跟大家讲这个,这就三谛的分为五种三谛。

好,下面是判粗妙,【二判粗妙者。别圆入通。带通方便。故为粗】,就说第一个别入通,或者圆入通,这两种三谛,不是一个。前面的这两种三谛,都是属于粗。为什么呢?别入通,它还带通的方便,它通的东西还保留着。虽然别教已经引入了,但是通教不可能完全就变成别教的了,它是部分地结合在一起。等于两个人嫁接在一块,好像相互之间都能合作,但是它又有各自的独立性。所以通教的方便,它没有完全地去除,通教是属于粗。实际上不仅仅是通教属于粗,别教也是粗啊。当然别入通,只是通教更粗一点,别教相对没这么粗,好一些,接近于这个妙。

那圆入通就不一样了,圆教本身是妙,但是通教还是粗,所以它不是纯粹的这个妙,它中间还有通教这个粗,所以圆入通也就变成粗了,受影响了。本来我们说句实话,我们这个班级是差班,差班的话,我们就想用个好班来帮大家,把它带起来。一对一,帮大家。是,他倒是帮你了,当然可能你会拖他的后腿。分成两个小组吧,一看你们平均成绩,虽然比差的,原来要进步了。但是比原来好的那个,平均成绩它是不是就要低了,是吧?这就是受这个通教的影响。

好,下面【别不带通为妙】,实际上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别教的三谛,它并不是完全的妙。别教相对于圆教来说是粗的。但是别教相对于通教来说,它又成了妙了,所以它只是个相待妙。即使是相待妙都还不完全圆满。所以说别不带通为妙,只能这么去理解。别教三谛相对于通教来说,它是妙,所以别教的三谛就简单把它叫做妙。但是别又不通于圆啊。实际上我们可以加一句话,我这个人的个人理解吧,当然我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别不通圆为粗,也没问题呀,两可啊,都可以成立的。它相对通教,它当然是妙了,你比差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这么个意思。

好,下面【圆入别】,你看这就说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别教三谛还是属于粗的呢?【带别方便为粗】。你看,圆本来是妙的,但是因为它入别之后,别教的这个粗,没有完全地去掉,受这个别教三谛的影响,所以它又是粗。你看圆入别都是粗,何况别教的三谛呢,还没有圆呢?那它不是更粗了嘛!所以我前面说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啊!这句话是可以信的。

最后【圆不带方便。最妙】,只有圆教的三谛,不带通、别的方便,它是纯粹的妙,叫纯圆独妙,这就这个意思。只有圆教了,所以它只有妙了,就没有粗,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啊。当然圆入别的话,还不一样,圆入别,我觉得比别教又更高一层。所以这里讲的,我給大家再简单概括一下,这五种三谛里边是有差别的。

第一层三谛,别入通三谛,是属于最下一层的。

好,再往上,圆入通三谛,更高一些。为什么呢?它引入了圆教。

再往上,别教的三谛,这里面就值得商榷了,别教的三谛,我问大家,比圆入通三谛孰高孰低?圆入通更高嘛!你不能说圆入通更低啊!为什么呢?它虽然通教比别教低,但是它引入圆教啦,圆教就比你高。你只比高的,你不比它的缺点,比谁的优点更高、更强,是这样子的。

所以说这谈不上按这个顺序排列,大家千万记住啊。你不要说,就是按照这个顺序依次排列,不是这样的。圆入通比别教的三谛高得还高,但是它低的又比人家低,就是这个意思。它比较复杂嘛。它别教的话属于中上层。当然圆入通又有尖子生,又有差等生,就这样子,它是两头,明白吗。但是我们现在就把这个尾的要去掉,就比它高的地方就行了,看谁最高就行。你们班级谁是成绩第一的,都拿出来比比,你第一的还比不上人家第一的。当然你最末一名比人家最末一名肯定要高。这是别教的三谛跟圆入通三谛比。

然后再往上,圆入别三谛,毫无疑问比别教三谛更高,同时也比圆入通三谛也更高。因为它没有通教了,它是别教作为起步了。它这个门槛起步都高了,更不用说圆教了。

最后是圆教,那是最高的。圆教只有圆,不带通、别的方便,它是最高的。都是尖子生,都是最棒的。大家就明白这些了啊。

所以讲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讲呢?它为什么要分成三种三谛呢?这跟天台宗的判教有关系,就通过这些东西的话,让我们理解,每个教之间,它实际上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你不能说,这个教就是这个教,那个教就是那个教,相互之间是完全独立的,不存在任何关系、联系,不是这样的。你通过一定的方便可以接引,上面的教法是可以接引下面的机的,下教之机可以被接引上去的。不然不被接引的话,说句实话,这些人就很可怜了,你差等的永远都是差等,中等的就是中等,跟我们优等生没有什么关系,什么时候修,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

当然并不是说他自己就不能出头,没有你们传帮带,没有你们带领,我们就不能学好,那得费多长的时间啊!等到他什么时候开悟了,又突破了,太难了。就是佛法它是个整体,它能够相互之间相互贯通,我们说的融通无碍。你能够明白这些东西就好办了。当然你得有这个因缘,并不是说想通就通得了,理上是通的。

你有这个善根吗?你有这个慧根吗?你有这个因缘听这些法吗?听完之后你能理解、能开悟吗?这就看你自己个人的造化了。能够听得到,听了能够相信,信了能够修,修了能够悟,最终你才明白:噢,它完全是相通的。需要很多的环节,不是说简简单单一说就完事,但现在先讲出来,先从理上我们大家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当然从实修实证上,那我们根本不沾边啊。没关系,先理解,先学。

下面【约五味教者。乳教说三种三谛】,就是用五味教来对应五种三谛。那么在五味教里面,分别每一味教,它包含哪几种三谛呢?一一给你排列出来。乳教说《华严经》,包含三种三谛,三种三谛里面【二粗一妙】,哪三种三谛呀?这上面没有写,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可以知道,别教三谛、圆教三谛,还有什么呢,圆入别三谛。是啊,大家你看,越学越有智慧了,聪明,不要太多提醒。

【酪教但粗无妙】,酪教是什么呢?阿含时。阿含时根本就没有三谛啊,它只有什么呢?只有三藏教的二谛。但说三藏教,没有通教、没有别教、没有圆教,所以它跟三谛不沾边。说它但粗无妙,都说的对它有点客气了。我这个人可能说话有点刻薄,不太合适。粗,还是什么?三谛里面论粗妙。它连三谛都没有,何谈粗妙啊?!不但妙谈不上,连粗它都没资格谈,说句实话。

因为我们现在谈粗妙,是就五种三谛里面谈粗妙的,它只有二谛啊。说句实话你都不能入流,你根本就进不来,是吧。不让你进来,你在外面听,外面都不让你听,听不见,也没喇叭,就这意思。在里面听的,我们再分,那些人可能聪明一点,那些人可能普普通通一点,就这样的,论粗妙的。

下面【生酥熟酥】,生酥教,第三味的,熟酥教,第四味,【皆具五种三谛】,大家想一想,回忆下我们以前讲过的这些内容,就能够大概明白。生酥教是说什么经啊?主要说什么?方等,方等经嘛,大乘经典。方等是四教并谈,藏通别圆都有,刨去三藏教不讲,三藏教只讲二谛,后面通别圆都有,那就包含什么呢,五种三谛了。有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别教三谛、圆入别三谛、包括圆教三谛都有了,它有别、圆就可以了,但是你说光有别、圆不行啊,还得通的话,把人家带一带。

熟酥教说的是般若经,般若经说哪几种教呢?般若时?不是《金刚经》,我们说藏通别圆四种教,它谈了几种教?般若时。通、别、圆,它没有三藏教,没有小乘的佛法,纯粹都是大乘佛法。所以它也包含五种三谛,跟熟酥没什么区别,在三谛方面,都叫四粗一妙。不用说了,前面两粗一妙是什么呢?哦,还回到原来的乳教啊,别三谛、圆入别三谛属于二粗,圆教的三谛属于一妙。【四粗一妙】,回到现在是什么呢,前面的四种三谛通通都是粗,只有圆教的三谛是一妙。

好,下面回到最后一个,法华涅槃时,【此经唯一种三谛】,《法华经》唯有一种三谛,只有圆教三谛。它纯谈圆教,连别教和通教都不谈了,所以叫纯圆独妙嘛。【即相待妙也】,为什么叫相待妙呢?有粗,也有妙。粗对妙而言,妙也是相对粗而言的。所以曰五味论这个粗妙,它都是属于相待论妙的这个范畴。

下面还一个绝待妙,绝待妙就要开粗显妙了,第【三开粗显妙。决前诸粗。入一妙三谛。无所可待。是为绝待妙也】,这就是《法华经》最了不起的地方,知道吗?相待的粗妙,除了《法华经》之外,其他的《华严经》大乘经里面都说到了,但是绝待的妙只有《法华经》才说到了。

为什么呢?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开粗显妙,这是它《法华经》最了不起的一个功能。开粗显妙之后,那么把前面所有的粗,最终都融入了圆教的一妙三谛。不管前面是什么,别入通、圆入通、别,还有圆入别三谛都是属于粗,但是经过开显之后,最终都全部融入到了圆教的三谛,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吗。

融入到圆教的三谛之后呢,那么前面这种三谛通通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说的百川入海,无复河名,无复江河之名,都叫做海了。那前面的江河还有吗?没有了,都成了海,只有一个海了,那就叫一妙三谛。既然没有粗了,那也就没有妙了。没有江河了,那还要海干嘛。这个名字就没必要了,有粗才能显出妙来,粗已经完全都成了妙了,那就绝对就没有粗了,世间都找不到粗的东西了,只有妙的,那么妙又何谈称为妙呢!

你前面的相待妙,是对待这个粗而言妙的。世间人都成佛了,也就没有众生了,没有众生,谈佛也没什么意义。就是我们说,没有烦恼还需要菩提吗?没有生死还需要涅槃干嘛呢?没有众生的种种烦恼,还需要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干嘛呢?没必要了。这就是绝待,这属于佛教的最高的一种境界,绝待、平等、不二、圆融。

所以佛因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大家最终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最终大家就成佛啦。实际上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四个不同的节奏,一个比一个更高。但是不管你是属于哪个层次,最终都是入佛知见、最终都要成佛,这是佛的唯一的一个目的。但是到了众生都成佛了,佛也就没事可做了。

所以有时候再想想,大家众生都成佛了,成佛干嘛去呢?就是在胡思乱想,是吧。佛,成佛了,我们说成佛是为了度众生,度众生就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很有意思,因为有很多的众生等着我们度,我们觉得每天都很有意义。他们出离生死了,他们证得涅槃了,当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众生全部都度尽了,真的佛就没事可干啦,大家都是佛,面面相觑,你度谁去呀?没谁可度了。

当然你觉得这就没意思吗?千万不能这么想,这是你自己凡夫在这里想,好像除了度众生,他就没事可干。该干嘛干嘛去,也许他还有其他的事情。我们再开辟新的事业,当然这都是开玩笑说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很多世间的这种,所谓的种种思维、一种道理,无非就是说借东来说西、借西来说东,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给你思想能够打通了,就行了。

你不要再追问下去,最后又为了啥?成佛又为了啥?度众生度完了怎么啥?没这些东西了,问不完的问题。不要有这么多烦恼。有烦恼,有这些妄想就有烦恼;你要是没有妄想,它自然就没有烦恼了。你还担心这些事情,自己的事情都还没办,还担心这些、担心佛、为佛操心啊!所以我们众生也是不是有点菩提心呢,这什么菩提心就说不清楚了,不但为自己忧,而为佛忧,你看佛,你干吗去了,到时候我们都成佛了,为自己以后,将来成佛以后的事情还担忧,你看,真是,阿弥陀佛。

第六,三谛就讲完了,很简单啊,大家把这个二谛掌握了,三谛就不难解决。下面是一谛。【六明一谛者。大经云。所言二谛。其实是一。方便说二】,就是真俗二谛实际上不是二谛,实际上它是一谛,分别把它展开来说,它就成了二谛。实际上本身就缘起和性空,它是不分家的,知道吗?说缘起必然就是性空,说性空必然就有缘起。就像一个东西一样的,这个东西是性空的吗?没错,它有性空的一面。它是缘起法吗?肯定是缘起法啊,这个盖子怎么不是缘起呢,它一个东西实际上就包含两种二谛在里头。然后你硬要把它分开来说,它有缘起的一面,你看它是怎么组成的,谁制作的,哪个厂家生产的,这都属于缘起。

然后因为它是缘起的,所以它没有自性,它性是空的,是空无的。你硬要从两方面去分解,那就成了二谛了。实际上我拿了个东西,给你一看,你就当下明白,啊,真俗二谛都在其中。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没必要说多余的话,这是属于上等智慧的人了,像我们这种比较差等智慧的人,给你说,你还不听,说了之后也不明白。你说明白一点点吧,也不想去修,修行不得力啊,没有善根,没有基础,没有资粮,很麻烦就在这些地方。

这里说了,有个比喻,【如醉未吐。见日月转。谓有转日。及不转日】,就像一个人喝醉了酒,没有把这些酒给吐出来,然后还在这个醉之中,然后就看到这个日月天地都在旋转。实际上这个日在转吗?没在转。但这个醉人看见的,它就是转啊,所以在他这个世界里面,就有“有转日”和“不转日”。实际上“不转日”的话,是天上本来存在的这个太阳,它是不转的,但是他是误以为、或者妄以为,因为他喝醉了嘛,太阳是转的。这是什么?一个客观的,是不转的;一个主观的,他认为是转的,有主客两方面。那么转的是什么呢?就是俗谛。这些比喻都是有指代的。“转的日”是俗谛,“不转的日”是真谛。实际上两个有什么区别吗?没有区别,都是一个太阳。

而【醒人但见不转。不见于转。转二为粗。不转为妙】,真正你醒过来的人就发现,哪有什么转日啊?只有一个不转的太阳啊。哪有二谛啊?实际上只有一个谛啊,就这个意思,明白吗。有转的二谛,那就是粗。如果你心中有二谛的分别,你就是粗,如果心中没有二谛的分别,二谛就是一谛,那这就是妙。那这个意思大概就是说,你心中没有分别,你的境界就更上一层,比你有分别的时候,就是更妙了。

【三藏全是转二。同彼醉人】,也就是三藏教的这个二谛,都是转的,没有不转的。三藏教很悲催,人家还有不转的,还有转的,它统统都是转的。为什么呢?本来人家还有不转的真谛,但三藏教的这个真谛啊,叫什么偏空真谛,偏空理性,偏真理性,都还不算是完全的真谛。从真正严格意义上,它这个真谛都不成立的,所以它这个真谛也是转的,麻烦了,可怜啊。我们更可怜啊,人家还有二谛,虽然转的,我们转的都没有,我估计。

【诸大乘经带转二说不转一】,这些大乘的经典,什么方等啊,般若啊,带转二说不转一,【今经正直舍方便】,现在我们《法华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不转一实】,它只有说不转的这个一谛,没有说什么转二,没有,了然没有分别。【是故为妙】,大家就知道了。

就是说大家如果是喝了酒,如果是醉的时候,佛就给你们说二谛,说三谛,说四谛,说无量谛都可以,头脑不清醒嘛,没办法,只能说这个。如果你头脑完全清醒的话,说一谛就够了。实际上说到一谛的时候,就跟最终的这个无谛是相通的。一谛到最后,一也变成无谛了。就叫不可思议,不可说了。

好,【地持明地相明义。说相似法。地实明义。说真实法】,他用的是《地持经》来做个比较,《地持经》里面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明什么,地相明义,一个是什么,地实明义。地相明义是相似法,也叫方便法门;地实明义是真实法,也是什么,根本法门。所以在《地持经》里面,它有方便,有根本,有真实,也有相似。真实就是完全真实的,一点都不假;相似的叫似是而非,很相同、很相似,但又不是完全真的,但是已经接近于真实了,就是可以,我们说的以假乱真了,差不多,简单地说是这个意思。那地相明义是什么意思呢?在地前修行的这些阶段,都叫相似法。没有入初地之前。那地实呢?登地之后,属于真实的法门,它是说真实法。

【又教门方便。即教道明义。说所证法。即证道明义】,一个是教道,一个是证道。教门是属于方便,为什么呢?我们用教理、用教义来理解佛法,都是相似的理解,方便地去引导大家,理解这个真实的佛法。你能不能完全得到真实的佛法呢?不可能的。仅仅是听闻佛法,不可能得到真实的佛法;仅仅思维佛法,也不能得到完全真实的佛法。要通过最终修行佛法,而且修了之后还得证悟,这个时候,所证得佛法之后,你证到佛法了,这时候说出的东西才是完全真实的。这是说所证法的证道明义。证道的时候你再来说,这就完全靠谱的。

你只是在教道方面说,还不完全靠谱。为什么在教道的时候说,你没有修证、没有证悟,你还是用意识心,用我们这个妄想心去思维,去计较、去分别。打个比方,你说这没有这个金刚钻,揽不了这个瓷器活,就是这个意思。你这个电脑太落后,更新换代,等你什么时候超凡入圣了,用圣人的智慧再去观照佛法,这个佛法才是真实的。现在你是肉眼凡胎啊,看不清楚,朦朦胧胧的就不错了,朦朦胧胧还算相似,已经很好了,真实的东西你看不见。等什么时候你升级了、换代了,换成慧眼、法眼、佛眼了,OK,行,你就明白什么才是真实的佛法。

但是我们现在功夫也不白做。那就好,我们做这些东西都没有用处了吗?有用处啊。没有方便,哪有真实啊?没有方便,就没有根本;没有相似,就没有真实。真实的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步步,慢慢地,除去这些烦恼啊、业障啊,除去这些所知障啊,除去这些障碍之后,慢慢接近,最后一下突破,超凡入圣。

就像我们说的炼这个纯金,是慢慢地炼出来,开始这个金沙、金矿,杂质很多,里面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就已经很不错了。然后一步一步把这些杂质去掉,越去越少,百分之九十九,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什么多少18k的,多少24k的,多少k的。最终一点点杂质都没有,百分之百全是金,这时候才是真正超凡入圣。我们现在除这些杂质是很重要的,只是杂质多杂质少的问题,但是你不断地努力,终究有一天,你就成就了。

【今借用之】,就是借用地持的这个说法,【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就是佛已经说了很多法了,度众生已经施设了很多的方便了,众生的根机已经成熟的时候,佛是不是要给大家说真实法呢?肯定要说。实际上佛一直在盼望这一天,知道吗。实际上我们也很盼望,但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我们是无知的状态,但是佛已经知道了,什么时候才适合说真实的法门。你说的太早,没有用啊,听不明白,你也不愿信。所以前面必须要“法久后”,你看久后,就多长时间,把你慢慢地培养,你的根性才成熟,才能说真实法,这就是【即地实义】,而不是地相义。

【道场所得法。即是证道明义】,而不是什么教道明义,【是故妙也。执著此实。实语是虚语。生语见故】,这是什么意思呢?又怕大家产生执著,千万不要,又执著这个是真实的,那个是虚妄的。当你执著真实为真实的时候,那么真实也就变成虚妄了。不是真实的客观本体是变成虚妄,而是因为你有执著,知道吗?执著就是妄想,为什么叫作妄想啊?虚幻的,假的,在假想,不是真正的想。

我们现在这脑袋都有问题,都是在胡思乱想,本来好的东西,你这一乱想,真的也就变成假的了。所以必须要去这些执著是最重要的,所以实语也就变成虚语了,一执著就麻烦了。“生语见”,一执著就会执著这个见解,这绝对是真实的,绝对是可靠的。这个法门是最好的,千万不能这样说,说完就完了,不要执著,不要执著,说过就过了,说说还是可以的,不能说“不能说”——说了之后不执著。

【故名为粗】,生来语见,当然就是粗了。【融通无著。是故言妙】,粗即是妙,妙即是粗,无粗无妙,不要执著任何这个粗妙的相,这才是真正的妙,这叫作绝待妙。所以佛法最终,《法华经》给大家最重要的指出来的,就是要明白绝待妙。【开粗显妙。可解(云云)】,就不用再说了,是吧。开粗之后,粗即是妙,所以也就无粗无妙,也就变成绝待妙了。

好,时间到了,大家先休息一下吧。这个内容太多了,太丰富了。我们别看就简简单单几句话,休息五分种到十分种,大家再回来,阿弥陀佛!

好,大家安静下来啊。咱们继续看,下面是无谛了,你看,讲到最后一个谛。四谛到二谛,二谛到三谛,三谛到一谛,最后无谛。那为什么讲这个无谛呢,讲到佛教的根本。【诸谛不可说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诸谛不可说,本来是不可说,不得已为众生方便而说,因为不说,你不会明白啊。你不讲话,你不说法,大家怎么去了解佛法,怎么去开悟呢。从佛本来说,常自寂灭相,一切法本来就是寂灭的,它没有生灭的。我们见到的生灭,都是幻生幻灭,所谓的生灭不是真正的生灭,但是众生认为是有生灭的。

就像我们现在大家的生死,生也不是真正的生,死也不是真正的死,都是因缘和合,因缘散灭。因缘聚合了,生了;因缘散灭了,死了。有个真正的生吗?谁在生啊?有主体吗?没有主体。如果有个主体的话,过去应该是张三,现在还是张三,过去你是畜生,现在变成人了。现在是人,可能以后又变成畜生,哪个是你啊?然后现在这个身体难道是你吗?是假的。临时把这些零件凑在一起,把这些因缘凑在一起,形成一个暂时的你的一个假相。哪里有一个真正的我?没有啊。

所以既然是诸谛不可说,常自寂灭相,【那得诸谛纷纭相碍】,有这么多又是四谛,又是二谛,又是三谛,又是什么一谛的。这么杂乱,相互之间还不同,你这个谛跟那个谛不一样,那个谛跟这个谛又有差别。【一谛尚无。诸谛安有】,说一谛都是有点多余了,何况说什么二三四谛呢?更是徒费口舌,当然这是站到最根本的地方去说的。

【一一皆不可说。可说为粗。不可说为妙】,什么意思呢?前面的不管是一二三四,全部都是粗的。只有这个无谛才是妙,叫无言说道,不用用言语去说道,这个道,离言语之外的道,这个无谛,才是真正的妙法。这是从纯粹这个意义上去讲啊,但是众生不说,你也不行,你也不明白,所以即使是无谛,现在不也在说吗?怎么去表达这个无谛呀?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本来就是寂灭,寂灭就是没有生灭,寂灭就是无生无灭,就是涅槃。哪还有说,没有生灭,故意去说个生灭,多此一举,徒增烦恼呗。

好,然后下面说,【不可说为妙。不可说亦不可说是妙】,你看,再加一层,即使这个不可说,你都不用再说了,要执著一个不可说,当下又变成粗。所以说,不可说不可说亦不可说,这才是妙,连这个不可说都没必要去说了。

【是妙亦妙。言语道断故。若通作不可说者。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就是从不可说来说,前面不是说了吗?有四种不可说。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分别对应藏通别圆,大家还记得吗?四教皆有自己的不可说,都有自己的无言说道,就是不用语言去描绘的、去叙述的一种道理,这是最终的真理。但是最终的真理,四教呢不完全一样,藏教的是生生不可说,通教的是生不生不可说,别教是不生生不可说,圆教的是不生不生不可说,一层一层往上递进,一层一层比上面越来越高,就这个意思。

【前不可说为粗】,也就说后不可说为妙,一直到最后,【不生不生不可说为妙。若粗异妙。相待不融。粗妙不二。即绝待妙也(云云)】,这又有相待妙,有绝待粗妙。前不可说为粗,也就是说后不可说为妙,一直到最后不生不生不可说才是最妙的。

【若粗异妙,相待不融。粗妙不二,即绝待妙也】。这有相待妙,有绝待粗妙。若粗跟妙之间有对立有差别,这是对粗而说妙,对妙而说粗,粗妙之间不能圆融。它两方面是二,而不是不二。它是两个法,一个是粗法,一个是妙法。粗法跟妙法永远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那就是相待论粗妙。带粗而说妙,带妙而说粗。最终开粗显妙之后,粗就融入到妙里面去了,就无复粗了,再也没有粗法了,纯粹都变成妙法了。叫作粗妙不二,粗妙平等,这就是绝待妙。

再往下,【约五味教者】,从五味教来论这个无谛。【乳教一粗无谛,一妙无谛】:就是一粗一妙嘛。粗是什么呢?别教的无谛是粗,圆教的无谛是妙。【酪教一粗无谛】:只有一个粗是什么无谛呢?三藏教的无谛。【生酥三粗无谛】:生酥教,三粗是什么呢?藏、通、别。一妙是圆。【熟酥二粗无谛,一妙无谛】:通、别二粗,还有圆教的一妙。【此经但一妙无谛】。只有圆教一妙无谛。这是从无谛上,虽然都叫无谛,但四个教是层次不同的。五味教就是五时教,它也是有不同的内容的。所以佛法里面有些东西讲起来好像名字讲的都是一样,但是具体的内容不一样。小乘也讲涅槃,大乘也讲涅槃。大乘的权教讲涅槃,大乘的实教也讲涅槃,但涅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小乘的涅槃能跟大乘的涅槃相提并论吗?不一样。无谛也是一样。

所以说同样说一句话,但是因为你个人的理解也好,因为这个本身的教法不同也好,它还是分层次的。名字都叫无谛,也分一二三四。当然我们希望大家最终融通入妙,最终粗都变成妙。但是没有融入之前,粗还是粗,妙还是妙,这个差别性还是存在的。就像我们说最终修行大家都为了成佛,但在成佛大家在最后一刻全部成佛之前,永远都是有差别的。你就是做了菩萨你都有差别,那观音菩萨跟大势至菩萨都还有差别呢,他们都基本上差不多嘛,99.999%都完全一样,就差那么一点点,亿分之一,多少亿分之一,还不一样。观音菩萨先补佛位,他就在左侧,大势至菩萨他就只能在右侧。这不是为了谦虚,说明他们之间修行方面还有细微的差别。那他先成佛,他成完佛之后,大势至菩萨继他的佛位才能成佛。他们之间都有差别,何况我们呢?那差别得多大?实际上我们的差别,还没他们的差别大,圣位之间差别那么一点点,要不知道得等多少劫,知道吗?就打个比方,阿弥陀佛成佛他是无量寿佛,等到他圆寂之后,当然观世音菩萨不像我们,哎呀还要等这么长时间,你早点圆寂得了嘛。这都是凡夫,这些都是贪心、嗔心都来了。他等到阿弥陀佛无量寿已经结束之后,他才在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次补佛处才能成佛。

我们之间差别差多少?我们的根机都差不多,你觉得很聪明,他觉得很笨,就可能差那么几十年的功夫,你用功一辈子可能赶超他了。那差多少无量劫的功夫啊,大势至菩萨跟观世音菩萨也是一样。你观世音菩萨到极乐世界次补佛处,他成了佛估计也是无量寿。大势至菩萨不要着急,慢慢来,慢慢等啊。当然他们不着急了,他们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看是无量劫,转眼一瞬间过了,打个盹,不用打盹,入定,过了。多少万亿劫,无量劫都过去了。人家有定,你没有定,天天哎呀这日子真难熬啊,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没头啊。不一样,这就是分别。当然我们还是用种分别来说这个法的,实际上都不去想这些事情,人家不思议这东西。我们还是用思议法去给大家述说之间的一种微妙差别而已。

再往下,【问:何故大小,通论无谛?答:释论云:“不破圣人心中所得涅槃。”为未得者,执涅槃生戏论,如缘无生使,故破言无谛也】。这是一个问,实际上这问问得非常好。何故大小两乘都去论这个无谛呢?他的意思背后就是说,只有真正的大乘佛法,甚至只有圆教,才够资格去谈论无谛。真正的寂灭,真正的涅槃是大般涅槃,成佛才叫涅槃。你小乘的那个偏真涅槃,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涅槃吗?都谈不上。所以你说的这个无谛,你的无谛只是有名无实,只是这么一种名相概念而已。真正他能证得这个无谛吗?没有,离得太远了。

我们经常把小乘教称作叫半字教,三藏教叫半字教。实际上半字教都称不上,一半一半,月亮的话就是月牙都算不上。跟大乘的比完全就是像什么?萤火之光怎么与日月同辉呀?差多少亿倍,就是这个意思,不是差一半。所以说基本上就是可以说是他没有,但是为了照顾他们情绪呀,不行,还得照顾人家,人家也有涅槃啊。

不破圣人心中所得涅槃。不要破除人家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各自圣人心中所得的那种涅槃。他虽然证得的果比较低,相对大乘来说是低,但他也有他的涅槃。名字涅槃或是无谛,也允许人家有的。只是跟你比起来,当然如果严格地来说,它不叫真正的无谛,不叫真正的涅槃。“为未得者,执涅槃生戏论”。如果没有证得真正这个究竟圆满的菩提的,就会执著于这个涅槃这个果,产生种种戏论。就是说没有成佛之前都会有执著,都会有戏论,这是说到根本之处了,明白吗?

你别说小乘了,菩萨也有啊。菩萨也不究竟的,明白吗?缘无生使,本来是无谛的,但是你一攀缘,一执著,一妄想,就会产生。缘这个无谛,本来是无的,你一胡思乱想,无就变成有了。一有妄想烦恼,好,使就产生了。使是什么呢?烦恼结使。一旦执著,一旦产生胡思乱想,烦恼就出来。本来没有事,庸人自扰之嘛。这就是使,当然有什么五钝使啊,五利使啊,种种使都有啊,指一切烦恼。“故破言无谛也”。所以为了破除众生的这些没有得到菩提的果证的这些众生的执著,所以给大家说无谛,把这个最究竟的真理给大家说出来。

哪怕你证得了菩萨果位,哪怕你证得了等觉果位,但凡你有那么一点点的执著,麻烦了,生烦恼了。那你就离这个无谛就还越来越远了。当然,到了等觉果位,你肯定不会那么执著了。我是这么说,但肯定还会有那么一点点的,非常微小的,比佛呢只差那么一点点。

【问:若尔,小乘得与不得俱皆被破,大乘得与不得亦俱应破】?就是说,如果按照你这么说的话,那么小乘的果位,他得到或者不得到,都应该属于被破,用这个无谛来破斥。因为小乘得的不是究竟的,没有得的更要破,得到的也要破,因为它不究竟嘛。那么好,大乘的得与不得,也应该去破。不得,肯定要破;得了,有执著,是不是也要破呢?

他这个回答就不一样。【不例】,不一样。不要把大乘和小乘混为一谈,他们是不同的。【小乘犹有别惑可除,别理可显,故虽得须破。中道不尔,得云何破】?就是说小乘的是可以破的,大乘的得到了之后呢就不能破了。没有得到之前可以破,大乘的没有得到之前可以破,大乘的得到之后就无需破了。为什么呢?这里说了一下:小乘即使得到了,他只断通惑,没有断别惑。什么是通惑呀?见思惑,是通惑。什么是别惑呢?无明惑,或者尘沙惑,都算是别惑。既然他只断通惑,别惑没有除的话,那么别的理,就是中道之理没有显,他只显真谛之理,没有中谛之理,他很不究竟,所以还需要破。破除别惑之后,最终才能证入中谛理性。

那么好,大乘的已经证入中谛理性就不需要破。为什么呢?他虽然证得,他就不会再执著了。明白吗?他到了那个位置他就不会再执著,不会说我成了佛我还执著:哎呀,很高兴,我今天终于成佛了!哎呀,很欢喜——不会这样的。如果他有这种心态,他还能成佛吗?他跟我们凡夫众生差别就不大了,他就不叫佛了。既然是佛,他就不会执著自己所证的这么一个果报。不会觉得:哎呀我很高兴,你看,我成佛了,我是人天之尊,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我天上天下都是第一,特别的骄傲——不会这么想的。

如果他有这种想法,他连菩萨都做不了,还能成佛?既然成了,就不会有执著,明白吗?得,就是叫无得。佛教里面的话,叫得无得得。这话很绕口,他得到的是什么?实际上是无得的道理,无所得的道理。既然是无所得,他就不会有执著。表面上、文字上现个相,好像是有证得,实际上是无所证,因为他证得的就是无所证的一个境界。好,大家要明白这个意思。就是没有得到的人怎么破都可以,真正得到大乘的中谛理性的,已经证得圆满果位的,就无需再破了,因为他已经没有执著,没有挂碍了。

【问:若尔,中道唯应有一实谛,不应言无谛也】?当然这话实际上问的也有意思,但也有点多余。你说一实谛也可以,你说无谛也行,为什么呢?不要执著就行了嘛!你说二谛、三谛也行啊,你已经证得最终的这个果位了,你说多少谛都行。说等于没有说一样,没有说也不妨以后有因缘可以为众生说嘛。只要心里不计较,现什么相都无所谓,因为佛本身了无分别了。

【答:为未得者,执中生惑,故须无谛。实得者有,戏论者无】。

对于实得的人,认为有实得的人,那产生这个有的执著的话,那就需要说无谛,戏论者就必须要说无谛,实得者就没必要再说了。“实得者有,戏论者无”。实际上这里面实得者,有不有关系也不大,有这个一实谛,没有这个一实谛也可以。关键对于戏论者呢,必然要说无谛。因为他老会执著有一个谛,有一谛,有二谛,有三谛,有四谛,有无量谛,他老会执著于有。所以对这些有戏论的人,就要说无。对于实的人说有也没关系,他有而非有嘛。他已经证得中道了,他不会执著于有。但至于你跟他说无谛,也没关系,什么法都通。说无也是道,说有也是道。

好了,卷第二讲完了,我们速度足够慢的。讲到什么时候啊,才139页,总共这里是显现是749页,才139页,还有610页。咱们这是几分之一呀?四分之一都不到。好,下面我们继续来。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上,总共是卷十,咱们刚刚到卷三。五分之一或者略强一点,也就这样子。天台智者大师说,第二,【诸境开合者】,前面讲了这么多境,十如是、十二因缘、四谛、二谛、三谛、一谛、无谛,都在讲这个境,都是叫不可思议境,最终都通通叫不可思议境。但是诸境之中呢,有开有合,开就讲得更加详细,更加具体。合就讲得比较简略,比较精炼。

我们看,【先用十如为首,何者?此经命章,绝言称叹十如】。为什么把十如是放在这个诸境所有境的第一的位置呢,最先来说呢?因为在《法华经》里面,开始说的话,第一个就是绝言称叹十如是,开章明义,命章,就是开章明义。首先第一章就开始赞叹十如是,所以说《妙法莲华经玄义》在谈到诸境的时候,也是把十如是放在第一位,突显《法华经》十如是的这个地位。

【今更说五境,云何同异耶】。在十如是下面有什么十二因缘、又有四谛、又有二谛、又有三谛、又有一谛,实际上还不包括无谛,不然的话还得六种境。无谛就无境。

【十二因缘与十如开合者】,你看,把所有的这些名相概念这些东西进行比较,告诉你,这太好了。我们以前看书的话,就看了这个,不懂那个,看了这个又看那个,相互之间没办法圆融。现在把这个全部打通,把所有的这些障碍全部给你打通,把这些差异全部给你消融。【名异故言开,义同故言合】。因为它们名字方面有差别,所以把它就叫开。它们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叫做合。叫做名开义合,简单就可以这么理解啊。这里信息量太大了,回去大家自己慢慢看吧,这里没时间讲,也讲不了这么多。

【无明支】,就是十二因缘里第一,无明支,第一支【合如是性】,第二支叫【行支,合如是相】,跟它的义是相同的,义合嘛,他们意义是一样的。下面,【识、名色、六入、触、受合如是体】,跟如是体,十如是的如是体又是相合的。【爱合如是缘,取合如是力、作】,这就省略了,作就是如是作,十二因缘里面的【有】,【合】什么呢?【如是因】。十二因缘里面的 【生】和【老死】,【合】十如是里面的【如是果报等(云云)】。它相互之间一种对应的关系,虽然开合不同,名相不一样,一个十二,一个是十,但相互之间呢,是完全对应的。这大家自己慢慢回去可以画个表,十如是画出来。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如是全部排出来。这边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爱、取、有、生、老死。然后连线,这一个对应的是什么,那一个对应的可能是两个,这个可能两个对应一个,这个三个对应一个,或者怎么样的,分别对应,完全意思最终说的都是相等的,只是在具体的这个名相上,稍微有些细微差别而已。

【又总合者,如是相,合行、有两支;如是性,合无明、爱、取三支;如是体,合识、名色乃至老死七支;如是力,还是烦恼道三支】,烦恼道哪三支呀?行取有,行有,无明行取有。【无明、爱、取能生业力】,这就是这烦恼道三支,这三支无明、爱、取,能生业力,所以叫做如是力。【如是作,还是行有二支】,就属于十二因缘里面这个行支,行有二支都是属于如是作,【能为苦作业也】,他有作业的这种能力,就叫如是作,【如是因,还是行、有二支,为七苦作因也;如是缘,还是无明、爱、取三支,能润业取苦也;如是果,还是行、有之习果也】;果就是什么?果有两支(行和有),属于习果。【如是报,还是行、有之业招名色等报】。什么是名色?大家记得吧,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一个是色法,一个是心法。就像我们这个身体,有色法,地水火风;也有心法,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第一是色蕴,这是色法,受想行识都是属于心法。

【此两番通用思议十二因缘,合六道十如是】。前面两番两种比较,两种对应,都是通用思议十二因缘合六道十如是,什么叫做思议十二因缘呀?这是三藏教,这是从三藏教进行对比,它对应的是六道的十如是,明白吗?这个十二因缘它有个界定,是三藏教的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这里的十如是,前面这两番比较,它是属于六道的十如是。

那么好,意思说这个十二因缘不包括后面的通教、别教、圆教。这里的十如是不包括后面的四圣法界,不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佛十如是。大家明白什么意思了吗?都标注一下,回去可以画表,画图表。

【次用不思议十二因缘合四圣十如者】。这里有点问题,前面这个思议十二因缘,包括思议生灭和思议不生灭,就是藏教和通教,大家记住,藏教、通教都在里头了,十二因缘。下面不思议十二因缘,是指别教和圆教,合四圣的十如者。

【无明支转,即变为明,明即了因】,无明进行转变之后,无明就变成明了,明就属于了因佛性,了因佛性实际上对应的是般若德。【成圣人如是性】,这对应的是如是性。

【恶行支转】,就是第二行支,通通都叫恶行,没有什么不是恶的,凡夫的都叫恶行,不是说有善有恶吗?善是有漏之善,相对于无漏的道来说,有漏的善还是恶。【恶行支转,即变为善行,善行即缘因,成圣人如是相】,缘因佛性对应的是解脱德,成圣人如是相。

再往下,【识、名色等】,识、名色、六入、触、受五个,这五个是苦道,【苦道转】,苦道一转变成【即法身】。本来我们的身体是在生死轮回中受苦的,但是从苦道里面出来,出离生死了,就成就我们真正的法身,法身是没有生死的,真正没有生死的是法身,【成圣人如是体】。【爱、取二支转,成圣人菩提心】,我们是爱、取之心,圣人的是菩提心,我们看见什么东西就喜欢,就想得到。圣人不是呀,菩提心呀,要度众生,要利他无我,要发菩提心,恰好相反。【即是如是力】,这是圣人的如是力。【有支含果,变成六度行,即成圣人如是作】,圣人所作的就是六度万行。【亦转成圣人如是因】,既然作了就会产生因,这个作的东西他有力量,他是种业因,以后成就道果,但这个业是无漏之业了,是道业,不是我们众生这个善恶业了,不是有漏业。

【此有支转有二种,正道转成如是因,助道转成圣人如是缘】;就是这有支跟这个如是作相对应,作了又有因又有缘,正道之法是如是因,助道之法是如是缘。比如你发菩提心这就是如是因。你修其他六度万行,都叫如是缘。菩提心是成佛正因,其他六度万行是成佛的助道之法。

再往下,【老死支转,成法性常住,成圣人如是果报(云云)】。我们众生都有老,都有死,这一转变之后呢,就成了法性的常住。常住法性,没有生,没有老,没有死。甚至我们就是无生无死。所以大家想想这说的很有意思,不看的话不知道,一看大家基本上也就能够明白。回去慢慢再练,再慢慢琢磨,再慢慢思考去。这里面东西太多啦,往下都是这样。所以今天这堂课的话很费脑子,回去画图,画图表。

我们再看一段吧,再看一段就够了。这回信息量足够大,不然脑子,脑袋会有点那个转不动了。

【又总作者,体、力、作三法只是烦恼、业、苦,变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等】。你看什么,体、力、作三法,只是烦恼、业。知道吗?烦恼、业、苦,变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等。它就分别对应。体变成什么呢,法身;力,变成菩提心;作变什么啦,六度行。大家看到没有相对对应的,实际上根据上面这个内容,上面的内容都能够画出来。

那么好,法身、菩提心、六度行又跟什么呢,烦恼、业、苦能对应。但是怎么对应呢。这个就不是按照顺序来的。法身对应的是什么,苦道;菩提心对应的什么呢,烦恼道;六度行对应的什么,业道。这就不一样啦,这个顺序。必须给大家说出来,不然的话,你这就容易弄混淆了。

苦,是指生死之苦。生死之苦了脱之后,就变成法身,法身就没有生死之苦。

菩提心是清净的,是没有烦恼的,所以菩提心的对立面就是烦恼。

六度行是什么,是无漏的行。无漏的善行对应我们所造的种种有漏的业,它又是相对应的。

所以这些东西大家不要看一二三,一二三,你以为就按照顺序就排开了,就完事了。不是的,你看。所以这里面他有时候也挺麻烦。祖师也考验我们后代众生,你都按顺序来排不就得了嘛,是吧?体、力、作就是什么呢,苦、烦恼、业,然后呢,变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他就完全顺序就顺过来了,但是他第二层他就没按照这个顺序排。

【勤习三法,在内成性,在外成相,正意成体】。勤习这三种法,在内就成了性,就是如是性;在外呢,就有相,有相可以显现的;正意呢,就成体。那么好,什么是在内呢?法身在内;什么是在外呢?考一下大家,什么在外?六度万行在外;什么是意啊?正意?菩提心是正意之体。明白吗。这体、相、性。

【誓愿深远成力,立行成作,牵果成因,相助成缘,克发成果报(云云)】。最终你证得的,发出来这个,就是生出来结出的果子,这就是果报,克证的这个果报。

【若细分四圣,节节有异】。哪四圣啊?声闻,缘觉,菩萨,佛。每一圣人都不一样。【今取大概,故通释耳】。实际上这种通释的话,主要是站在圆教的角度去说。【经云:“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二乘亦得作通释也】。实际上我们说的二乘人的话,哪里有什么菩提心啊,哪里谈得上真正的六度万行啊,哪里证得什么真正的法身呢。但是我们从通释来讲,也就算他有吧。就这个意思,明白吗?一切智愿,犹在不失。比如说我们说三藏教,他也修六度万行啊,他也修布施啊。但是因为他的这个理解、这个智慧根机达不到,所以他的六度万行最终能成就圆满的佛果吗?成就不了。他只是有行,行也不圆满,所以他最终没可能证得真正的佛果。所以我们把他的行叫什么呢?六度行叫什么呢?叫事六度。叫什么,事,做事的事,事情的事。有事没有理,他不懂得真正的道理。做也在做,老老实实做,但是傻笨,就是不聪明,不够聪明。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懂得,反正就做吧,佛告诉我这么做的。什么原因?又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反正就是知道做就完事了,他让我这么做。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一道工序。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不知道。他组装的可能是个电器,非常复杂的,电器的原理他都不知道啊,他组装的只是其中一个部件,在整个电器之中发生什么作用,他也不知道。你只要装上就完事了,也就完成你的工序了,发工资完事,就这么简单。为什么这么做,其中的原理何在,最终的目的何在,其中的道理何在,通通不知晓,明白吗。再往上,他就得讲道理了。告诉你为什么让你这么做呢,为什么给你讲道理呢,因为你还比较聪明,听得懂。不聪明的人你就听话就完事了,我叫你怎么做你怎么做就得了,跟你讲也讲不懂,浪费时间。讲了之后你还胡思乱想,本来是讲东的,你还理解到西去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就听话就完事了,知道吗。当然还真有听话的,最终也修成了。但是即使修成,他果位不会太高,且得努力呢。

有些人就聪明,悟性比他好。但是悟性好呢,又不脚踏实地,不老实。我们震旦国人就是属于这样的,有点小聪明,自诩为大乘佛国、大乘佛教。但听了之后呢,实际上有时候理解有那么一点点,经常都是理解偏了,理解很不全面。但是让你做,更不行。你解嘛,还能解那么一点点,做是一点点都不行。还不如人家不解的还能行。人家起码了生死了,你还没了生死。但咱们有个什么好处呢,暂时落后。只要你有这个菩提的愿心,以后你就比他快了。他是什么快中慢,我们是慢中快。简单看好像是慢,以后比他快得多。他现在好像先成小乘道果了,但以后他要从小变大,回小向大,时间太漫长。

所以说实际上这个最终这个慧根,佛教智慧还是第一的。还是要有智慧,要巧,不要笨。所以为什么要听闻佛法呢,必须要听闻,不听闻不懂道理呀。像我们这些人,这么挑剔的人,不跟我讲通了,我哪会信你啊。师父当然也不一定讲通了。你们听明白了没有?都不好意思回答。“哪有这么问我们的,没听明白显得我们太笨,听明白了好像显得你讲得多好一样的,反正都是你占便宜”。不容易,所以咱们都是在一起学习,我就把我自己所能理解的给它讲出来。实际上多少你说完全对吗,估计也够呛,也够呛,大家千万不要执著,先在这听着,暂时凑合着听,以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继续听,听阿弥陀佛再给你们讲,那就明白啦。没关系,听也不会白听的,不会白听。

你们别说哎呀算了,费那个事干嘛,还讲几年,我哪有这么多时间,你讲那么多,我以后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听完事了。当然也挺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听,当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听之后你发现,在我这里听好像也不白听,这佛法你就是我不讲,你自己看,一熏习,这个菩提种子就已经种下去了,你以后省多少力,省多少功夫,省多少时间,你不去算算这个帐。你说等到以后,不能等,时不我待。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有两个问题,顺便给大家回答一下。

提问一,南无阿弥陀佛,第二十二讲,《法华玄义》有云,【涅槃赎命重宝,重抵掌耳】。这里的命是指法身慧命,绝待妙,中道实相,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吗?至诚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上次跟大家讲了,它是个典故。就说本来这个命是指我们的性命,就是众生的生命,你这个时候遇到坏人了,家里有个宝贝,这个坏人说,你必须拿这个宝贝来赎你的生命,我们说绑票了,被绑架了。不撕票可以呀,我只想图你的财,你家里有个传家之宝,你得拿给我,你不拿给我,就把你给害了。那就比喻什么,涅槃就是这个重宝,最重要的一个宝贝,但,他是赎什么?法身慧命。借这个性命,来指代这个法身慧命,两重意思都有,但最终的意思就是指我们的法身慧命。你如果不听《法华经》,不听什么《涅槃经》,你这个法身慧命,怎么去恢复呢?找不回来啦,永远就丢掉啦。就这个意思,所以叫重抵掌耳,重新击掌,相互之间就这个因缘要和合。我讲的这个法,你得有这个因缘听才行,就像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想听,没有佛给你讲,不行;光有佛讲没有众生听,佛讲干嘛去了。叫重抵掌耳,重新击下掌。这个比喻,至于绝待妙、中道实相,这都不是正确的意思,还有什么本具一念心性,就是指法身慧命。当然中间相互之间可以融通,有这个意思,但还就是指法身慧命,最直接。

第二,南无阿弥陀佛,第二十二讲《法华玄义》有云,【且用理妙比依止胜相】,这是比摄论里面讲的依止胜相,它里面不是讲了十种胜相吗,第一种胜相叫依止胜相,我们用十妙里面的第一个妙,理妙,也叫做境妙,来跟这个十种胜相里面的,摄论十种胜相里面第一的胜相,叫【依止胜相】,进行对比,【明不思议因缘四句破执】,就是我们讲的这个境妙就是讲的不思议的、不生灭的因缘,这是讲的最高的境界,但你们的境界,只停留在哪个地方呢?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他是阿赖耶识缘起,知道吗,摄论师他所主张的,就是一切法都是依阿赖耶识而生起的。上次不就讲了嘛,阿赖耶识是一个大的仓库,它是种子,一切种子都在这个阿赖耶识这个藏识,含藏一切种子,都在这个仓库里面保存着。那种子呢,有些种子会先发芽,会先成熟,有些种子呢要等到以后才能成熟。那么先成熟的东西,就会先什么,果报来了,就有现行。先成的种子,比如是人的种子先成熟,你就先做人,投胎做人;如果是恶道种子成熟了,你就到三恶道去。到了下一辈子,这个以前的种子,果报已经完成他的使命了,他的力量已经没有了,然后新的种子又会发生新的作用,然后下一辈子你去哪个道?就看这个先成熟的种子,谁在前面,谁的力量大,就这样子。

但是你在堕入这个道的时候,本身又会出生新的种子,你会造业啊。造了业,这个业力又成为一个新的种子,又重新输入到仓库里面去了,所以它叫种生现,现又生种。种子生现行,现行又能生种子,种现相熏。唯识宗里面有个叫种子和现行相互熏习,种子先天的,现行后天的,这一讲大家就明白了。又有先天的,又有现行的,又有过去的,又有现在的,也包括未来的。

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它都能变成一个种子,无形的种子,收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等到什么时候这种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成熟了,或者相类似的种子成为一个合力,一起成熟了,然后就决定你可能到哪道去。但是呢,肯定都是在六道里面,因为阿赖耶识是虚妄识,是染污的。它是染污的,所以我们所种的种子都是六道的种子。你只有明白佛法的道理,才能破除这些业力,破除这些烦恼。你超越这些烦恼之外,降伏烦恼之后,才能不去造六道的业力的种子。不造六业之种,那么以后这个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是不是就越来越少了?阿赖耶识以后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在唯识里面叫转识成智,这个识以后就不存在了,成为大圆镜智。转八识成四智,这个阿赖耶识就转为大圆镜智,就成佛了。那个时候不是用我们虚妄的心识去造这些业,而是用佛的智慧来普度众生,完全不一样。当然不管怎么样,它是依止这个东西,它是主张这个东西。

那么这里问,请问师父天台法华是主张依止赖耶缘起?还是真如缘起?或者让我们通过五重玄义七番共解乃至四悉檀,来解悟证悟中道实相,请师父开示?

那法华到底是赖耶缘起,还是真如缘起呢?肯定不是赖耶缘起了。我们一般地来说,它是属于真如缘起的这一派的,但是如果真正了解法华宗的知道,它既不主张赖耶缘起,也不主张真如缘起,这都是属于方便法门。法华宗是圆教,天台法华是圆教,它怎么可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呢,它只是借来帮助我们去理解宇宙人生的一切因果现象而已,说明这些道理,明白这些道理之后,不要停留于此,应该向上继续突破,超越才对,明白吗?它是个台阶,它是个桥梁,通过这个桥梁,最终通向彼岸。

所以这里后面这句话倒是说的有意思,通过五重玄义七番共解乃至四悉檀,来解悟和证悟中道实相,没错。就通过种种不同的法门,来给大家说明真正的佛法究竟义是什么意思。通过了解这些究竟义,修行这些道理,最终你才能证悟。前面什么赖耶缘起,真如缘起,都是敲门的砖,把这砖一敲门,把门打开,可以进门了,扔掉了,不要了。一根拐杖,帮助你走路的,到家了,你还拄着拐干嘛?把拐杖往旁边一放,就坐下来,不走了,明白什么道理吗?

其他的也是一样,五重玄义也好,七番共解也好,四悉檀也好,十如是也好,我们讲的所有的境也好,什么四谛,十二因缘,三谛,二谛,一谛,无谛,通通都是这些东西,通过一层一层给我们剖析这些佛法,剖析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之后,这些东西,就没必要再执著了,(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对于你来说,没有必要了;但是对于众生来说,还是需要的。

打个比方,我们这个身体,圣人来说,已经没有生死了,他还需要真正吃饭吗?他真不要吃饭了,他吃饭是为了随顺众生。但是我们也想学圣人,你不吃饭,七天饿死你,三天就渴死你,你还得借助这些方便,没办法。圣人不吃不喝跟吃喝没有任何两样,不吃不喝活得很好,吃吃喝喝活得也很开心,你千万不要以为他就离不开吃喝了,或者就以为他就不需要吃喝了,他吃喝也没有关系。

就像我们很多人不懂佛教,你们和尚吃什么?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到山里采野果子吃?原来也和我们一样也做饭啊,当然我们做饭,吃素,原来还是不吃素的,现在改吃素了,都是为了修行的一种方便,明白吗?为什么从不吃素改为吃素呢?因为你没有慈悲心,要培养你的慈悲心,所以必须要吃素。什么时候你有慈悲心了,就不要求你吃素了,但是即使不要求你吃素,你还会去吃那些非素的东西吗?不可能了。你觉得这个素的东西都不干净了,你已经成为圣人了,素的都不要,真的不食人间烟火了,还吃点蔬菜,吃点水果,这个很干净,这是绿色。你认为是绿色,天人都看不上,什么东西,多少虫啊。你看,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多恶心。如果你真看见了,佛当然不会恶心,你看见了,借一双法眼给你看看,你吃不下去了,完蛋了。

所以在你这个能力不具备的时候,你干不了那事。所以与其有这能力,还不如没这能力,否则你吃了恶心,你看都看不下去。你肉眼算了,反正看不见,吃吧,也没事,大家都这么吃的,你能接受得了,你这方面能力很差,那方面突然给你个特别、特异的功能,你受得了吗?简直没法活了,你会抓狂的,会走火入魔的。

所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善根,有智慧,外面这些神通,有一点点是好事,没有真正的善根智慧,你求这些神通,堕入魔道,没有比这更快的。你没有能力去支配驾驭自己的这种妄想心,有点能力,想办法,我有天眼,我去看看,哪里有钱,哪里地下埋有宝藏,哪里有金矿。你看这都不用什么勘探队了,不用什么专家了,一看,几千米之下,多少公里之下,几万米之下我都能看,挖,一挖一个准。不等别人挖,你自己先挖了,贪心,满足自己的财富,就舍不得。

广收门徒,你看我有徒弟,有名,有利,还有供养,多好,大家都说,大家都崇拜我,我是祖师,因为我比你们都强,你们都得跟着我学。那一骄傲,这就是魔,魔王就是这么形成的。魔也做好事,但做好事是有所图的,为自我,为控制众生,为了众生夸奖,为了成就我慢贡高,所以他就成了魔,你说魔多坏吗?也没多坏,就是有致命的弱点,所以他就成了魔。所以说修行不容易,大家赶紧去西方极乐世界,这比较好。

好了,时间也到了,最后大家合掌,我们一起来称诵佛号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玄义1
妙法莲华经玄义2
妙法莲华经玄义3
妙法莲华经玄义4
妙法莲华经玄义5
妙法莲华经玄义6
妙法莲华经玄义7
妙法莲华经玄义8
妙法莲华经玄义9
妙法莲华经玄义10
妙法莲华经玄义11
妙法莲华经玄义12
妙法莲华经玄义13
妙法莲华经玄义14
妙法莲华经玄义15
妙法莲华经玄义16
妙法莲华经玄义17
妙法莲华经玄义18
妙法莲华经玄义19
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妙法莲华经玄义21
妙法莲华经玄义22
妙法莲华经玄义23
妙法莲华经玄义24
妙法莲华经玄义25
妙法莲华经玄义26
妙法莲华经玄义27
妙法莲华经玄义28
妙法莲华经玄义29
妙法莲华经玄义30
妙法莲华经玄义31
妙法莲华经玄义32
妙法莲华经玄义33
妙法莲华经玄义34
妙法莲华经玄义35
妙法莲华经玄义36
妙法莲华经玄义37
妙法莲华经玄义38
妙法莲华经玄义39
妙法莲华经玄义40
妙法莲华经玄义41
妙法莲华经玄义42
妙法莲华经玄义43
妙法莲华经玄义44
妙法莲华经玄义45
妙法莲华经玄义46
妙法莲华经玄义47
妙法莲华经玄义48
妙法莲华经玄义49
妙法莲华经玄义50
妙法莲华经玄义51
妙法莲华经玄义52
妙法莲华经玄义53
妙法莲华经玄义54
妙法莲华经玄义55
妙法莲华经玄义56
妙法莲华经玄义57
妙法莲华经玄义58
妙法莲华经玄义59
妙法莲华经玄义60
妙法莲华经玄义61
妙法莲华经玄义62
妙法莲华经玄义63
妙法莲华经玄义6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佛教词典】四相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

【佛教词典】三轮相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

关于近日流传讯息之郑重申明

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