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三十二讲)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时间过得特别的快,总是觉得,咱们从二零一七年开始讲这个《法华经》以来,今年算是第三个年头了。实际上讲的内容上也没有特别的多,因为有时候课时、课程的话都会有些安排,咱们,特别去年啊?二零一八年课程相对少一点,所以咱们现在你看也就讲了,如果是九百页,现在已经讲了刚刚三百页左右,三百页刚过,它大概也就是三分之一略多一点的这么一个情况,已经花掉两年的时间了。

上一节课有个地方有一些疑问。后来我回去又想了想,当时讲到这一段的时候,大家看啊?讲这五种三智。实际上这五种三智啊?它前面什么中智入空智,什么如来藏智入空智。后来我想想,实际上回顾一下,三种智它的根本组成是哪三种呢?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说它有五种的话,实际上就是跟藏通别圆四教做一个对应。

比如我们说,如果按照实际来说,三智应该只有别教和圆教才是真正的具备。前面的藏教和通教,从真正意义来说,都不具备或者是不完全具备三种智慧。就是三智的话实际上是属于大乘佛教,菩萨乘乃至佛乘的这么一种智慧。

所以,这里说,若历五味教者,就是用五种智慧、五种三智,分别对应这个五时教,华严、阿含……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乳教、酪教、生酥、熟酥乃至醍醐,醍醐就是指法华时。跟它进行对应的话,乳教有三种三智,实际上乳教就是正说圆教,兼明别教。

那么圆教本身就有一种三智,别教本身也有一种三智。那么另外一种三智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把圆教的智慧引入到别教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说圆入别三智。如果是这样自己换个名称的话,可以这么去理解,它就有三种三智了。那么酪教一种三智,实际上这地方这种说法呢?可能不是特别的严格。

酪教的话只有三智的名,实际上没有三智之实。酪教就是讲《阿含经》,它只讲三藏教,三藏教是不具备三智的,甚至说它基本上可以说完全不具备三智的。因为三藏教它不能被接,它不能被后面的别教和圆教接。

但是通教还稍微有点特殊,通教从它自己本教来说,它自己当下这个教来说,通教实际上也不具备三智。但是通教有一类的根机是什么呢?他可以被接入到别教和圆教。所以下面讲这个生酥味。生酥味实际上是四教并谈,四教并谈就把藏教、通教这两个教都排除在外了,它不具备三智。

但是呢?它有别教和圆教。别教三智,圆教三智,圆入别三智,然后呢?还加上圆入通,别入通,就成了五种三智。大家明白吗?就是通教它可以被接入别教和圆教,所以圆教和别教的这三种智慧是可以接入到通教之中的。就是前面说了中智入空智、如来藏智入空智。

就是把别教的中智和圆教的如来藏智,引入到通教的空智之中,它反而就具备三种智慧了。本来它是不具备一切种智的,但是到这里呢?它开始具备一切种智的这个算是一种初行。

再往下,熟酥教也是,熟酥教只谈三种教,它没有三藏教,只有后面的通别圆。反正三藏教就没有三智,没有关系,是吧?那么通别圆也是,别教有三智,圆教有三智,所以圆入别有三智,还有个通教,通教本身它也不具备三智,但是呢?可以圆入通、别入通,所以它也是五种三智。

粗妙可知就不用说了。前面的四种三智都是什么呢?也不说前面,就除了圆教的三智之外其他的都是粗。哪怕是圆入通、圆入别,它还是粗,只有圆教本身的三智才是妙。法华,就是法华、涅槃时属于醍醐,醍醐味,它只有圆教的三智,纯圆独妙,只说圆教,没有前面的藏通别三教,所以它只有一种三智。

大家回去再好好理解一下啊?对照前面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个《法华玄义》上没有明说,实际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啊。我自己回去又反复地想了想,不然的话,你这个地方不好去解释的。

好,今天是讲到这个地方了,讲一谛明智者。

【五、对一谛明智者,既是如实智也。】前面讲了二智、三智,现在就讲一种,就是如实智。以前不是一实谛嘛,是吧?现在对应的就是一如实智。

【释论云:】《大智度论》说,【“诸水入海,同一咸q味。”】所有的河流都汇入大海之中,最终都变成了跟海水一样的味道。河水也不叫河水了,江水也不叫江水了,都叫海,都是同一个味道。意思是什么呢?你说有多少种智,但是所有的智,最终都汇入到一如实智之中。用一种如实智,把所有的智慧全部统摄无疑。

【诸智入如实智,失本名字。】它原来的名字就不需要再用了,就像这河入海之后,这个河就不叫河,都叫海了,只有一个海。

【故知如实智,总摄一切智,纯照一境。】这个一境就是一谛,一实谛是吧?前面不也讲到四谛呀、三谛呀、二谛呀,反正你要分解也可以,但是最终实际上就是一实谛,一如实智。具体怎么去理解这一实谛或者一如实智呢?实际上就是指中道实相。或者说我们现在讲什么呢?中道智也可以,讲一切种智也可以。

【故总众水,俱成一咸也。】所有的河水都叫什么呢?都叫海,都是一咸味,其他的味道都没有了。

【若待十智为粗,】这十智是什么呢?是《大品般若经》里面说的有十一种智慧,最后一种智慧叫如实智。前面的十种智慧都叫粗,【如实智为妙。】只有最后的如实智才是妙。

【若待诸实智,诸实智名粗,中道如实智名妙。】他就说了,跟其他的实智比,其他的实智又是粗,只有中道的如实智名妙。他把如实智可能又分成几个种类,因为前面的十种智,这里说若待实智,这种实智是什么?主要是指二乘的智慧。

但是即使大乘的实智里面,它也有种种的不同,有大乘的权教,有大乘的实教。比如说,天台讲有别教,有圆教。那么别教的如实智跟圆教的如实智比,还是不一样的。那别教的又是粗,圆教的又是妙。

所以下面说,【若开粗显妙者者,非但诸实智为妙,十智亦名妙(云云)。】

这里两个实智,一个是实在的实,一个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十。若开粗显妙,就不仅是中道如实智之妙,其他的都成了妙。就等于说这些河水全部汇入大海之后,都成为海水了。前面的是百川,相对于海来说它是河水,这边是海水。河水是粗,海水是什么?是妙。

但是一旦河水汇入到海水,这河已经不存在了,都成了一片大海之后,那么好,前面的所谓的原来的河还有没有?河水实际上有,它只是现在都汇入大海了,它本身也成为这个妙的一部分,它也只有妙,没有粗了。所以说前面这些实智呀,也都成为,也叫妙了,叫但妙无粗了。所以我们说经过法华的开显,所以法华叫什么?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开粗显妙,都有这个意思。

就是打个比方,就是我们本来是不明白道理,然后呢?佛陀给我们讲佛法之后,一下明白道理了,这我们就是开粗显妙。原来是暗,现在是明;原来是粗,现在是妙。实际上大概都是这个道理啊?实际上这都可以形容的。

就是说,就是我们世间每个人在世间学习也好,在佛法中学习也好,他都是在一个不断上升的一个次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但是到最终的顶峰,成佛的时候,达到最究竟处的时候,只有一个位置。前面所有的人,实际上都是为了最终的这个目的地,而努力在准备着。

我们所有的修行人,不管你是修哪个法门也好,不管你是修哪个宗派也好,最终的目的不都是为了成佛么。在成佛之前千差万别,甚至相互之间还不认同,有时候还会有打架是不是?还会有争论。但是等到成佛之后,你说还会争论吗?没有了。

大家一看,哎哟,原来我们都是一样的,原来只是走的不同的路而已。在走的时候,开始出发的时候,你还说,往这条路才准确,往这条路才正确,你走的是偏了,怎么怎么着。那最后走到一起的时候,哎呀,你也来了,我也来了,都到这里了。你也没走错,我也没走错,是吧?都可以通向最终的净土,通向我们说的佛果菩提。这样的话就前面说,有差别吗?实际上好像没有差别。你说有差别是在原来的地方有差别,实际上到了最终一看的话,是没有差别的。

好,我们再看无谛。现在讲的一如实谛,下面又来个无谛,是吧?

【无谛无说者,既言无谛,亦复无智。】既然都没有谛了,哪里还有什么智呢?这相对境妙来说,是吧?前面是境妙,后面是智妙。既然都没有境妙了,哪儿会有智妙呢?既然都没有谛境了,哪儿还需要什么智慧去观照这个境界呢?

打个比方,如果都没有这个世界的话,你长一双眼睛也是白长了,你就没必要你这双眼睛,我们这个眼睛就是为了看这个世界的。当然,没有这个世界,它本身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是吧?就是,它都是相对应的,能照、所照,等于我们能看的人,和所看的这个世界。

【若历诸处明无谛者,余方便无谛无智为粗,中道无谛无智为妙。】前面的藏通别,如果它有个什么无谛的话,它那些无谛、无智啊都是粗。只有最后的中道的,特别是圆教所说的中道的无谛无智,才是妙。

【若以杜口绝言无谛无智者,亦无粗无妙,无待无绝,】这就说得更进一层的意思了,本来就是不可言说的。杜口,把口都得闭上,不能谈论的。那么既然是无谛,还能言说吗?一言说,就落于有谛了。既然是无智,能说吗?也说不出来。不然的话,就成了有智了。所以说他实际上在他这个境界,既然是无谛无智的话,也就没有粗妙的分法了。这是从绝待的意思来说。无待无绝,既没有相待,也没有绝待。反正了无一言,了无一智,是吧?了无一境。

【历一切法,皆无粗无妙也。】当然那是另外一种境界,实际上跟我们之间不太相干。但是我们知道明白就是了。就是真正最高的境界是圣人的境界,不可言说的。当然,他要言说也不是说就没有,但那个言说都是方便说。

下面,【二、展转相照者,六番之智,传照前诸境。】实际上展转相照,就是用智慧来照种种因缘境。传照前境,就是六番智慧,分别照前面的种种境界。

下面就分别讲了。【思议因缘,下智中智,照六道十如性相等;】有思议十二种因缘,有不思议的十二种因缘。思议因缘之中的下智和中智,分别照的是六道十如是。就照我们这六凡法界。

【下中二智观十二因缘灭者,】下中二智之中,它又能够不仅仅照六道十如,而且也能观十二因缘灭。它里面就是能【照二乘十如性相等;】它能分成两种,一个是照世间,一个是照出世间。就思议因缘里面有一半是可以照六道的十如是,有一半的出世间的智慧是照二乘的十如是。

比如我们前面讲,简单讲啊,我们用苦集灭道,可能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苦、集是讲世间的因果,灭、道是讲出世间的因果。一个是世间的,一个是出世间的,他都讲。世间的种种十如是的性相,在苦集二谛里面,它会做一个非常全面的概括。

那么在灭道的二谛里面,它就是讲出世间的,你怎么修行,怎么出离烦恼,最后怎么了脱生死,最后怎么证入涅槃,这不就是讲二乘的?但是它为什么叫作二乘呢?没有讲菩萨乘、没有讲佛乘呢?因为它是思议十二因缘,既然是思议的,它属于二乘的境界,它不是属于大乘佛教境界。后面才是上智,这是菩萨乘以上的智慧了。【上智照菩萨性相本末等;】上智才能照菩萨性相本末等,能照菩萨法界了。前面最多只能照到二乘法界,声闻缘觉法界。

最后是【上上智照佛法界性相本末等。】

大概是这么理解啊。实际上我们说,就把前面思议因缘里面有下智、中智分成这两部分:能照六道的十如是的,又有下中二智能照十二因缘灭者,它能够照二乘的十如是,这就是有四种了。下面是上智,再加上上上智,就成了六种,六种智慧。

四种四谛境,你看,这里就说了,下面就解释了。

【四种四谛智照十法界者,生灭、无生等苦集智,照六道十如相性;】生灭是三藏教的智慧,无生是什么呢?通教的智慧。不管是三藏教还是通教,他们的苦集谛智,都是照六道的十如是。

【生灭、无生道灭智,即是照二乘十如相性;】那么藏教和通教生灭、无生的道灭二谛智呢?分别是照二乘的十如是。 如是什么呢?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什么呢?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反正就是十如是都包括了,一直到本末究竟等。

后面,【无量、无作苦集智,照菩萨界性相等;】无量是别教的四谛智,无作是圆教的四谛智,又把它中间分开来,无量、无作其中的四谛智之中的前面两谛,苦集二谛智,是照菩萨界的性相。

【无量、无作道灭智,照佛法界相性本末等。】后面的道灭,无量、无作的道灭二智,所照的是什么?是佛法界的相性本末。

这一讲大家实际上可能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是吧?就是你有什么的智慧,你就能看到多大的境界,是吧?你的眼睛有多大的这个视力,有多大的智慧,就能看多远,看得多深刻。就像我们的每个人的视力不一样,有些人视力不太好,戴眼镜,得靠眼镜才能看清这个世界,不然看得都是模糊的。如果你的视力越好,你能看得更远,同样的条件你能看得更远。

如果你修到天眼,你门外的被障碍住的东西,你也能看得见,是吧?打个比方,天眼能看到六道众生。六道众生,天道是最上的,那么天道,他自身都能看见,他有这个神通,他能看到什么?人道,甚至地狱道的一些众生,他下面的情况都能看得到一些,当然他未必都有这个能力,就是他具备这个能力。那么二乘的是有慧眼,他能看到慧眼就二乘以下的,包括六道众生的这些境界,法界。

那么菩萨呢?能看到菩萨,但是二乘能看到菩萨法界的这个境界吗?看不到,他知道你,你不知道他,因为你没这个本事,你没这个智慧,你心里想什么,他心里清清楚楚,但是他心里想什么,因为你的境界不如他,你不知道,是吧?大概就这么一个意思。

在佛法之中也是这样的,你修到什么阶段,具备什么样的智慧,你才能照到什么样的法界,才明白这些情况。就像我们学习也是一样的,你学习越多,学习能力越强,越用功,或者有很好的老师指导你,那你学的东西是不是越多啊?知道东西的知识面就越广啊?佛法也就越广。如果你自己说:哎呀,我就自己学吧,我也不要老师,我就学这本书,一本经就学到底,一本书就看到底,是吧?你看了一辈子,看了几十年,我估计你知道的也非常非常有限。

你有什么样的智慧,最终从一个因缘上你只能产生那么多智慧,你的根器本身就有限,哪怕你的根器不错,说实话,都有点浪费了,是吧?比如说,我确实利根上智,就看一本书,你说我因为智慧是上,所以看这本书的话,甚至看世间的书,甚至看二乘的书,我都能看出佛法的智慧来,真了不起,是吧?

但是即使这样,你也不如直接看大乘佛教圆教的经典好啊。你有相应的根机,还需要相应的外在的因缘,好马还得配好鞍呢?是不是?好的学生如果再加上好的老师再教,那就是相得益彰嘛。你光自己一个人,说实话,还是浪费了很多的机会。当然说浪费机会也是他暂时没有这个机会,就不是最好的一种搭配。

下面,【四种四谛智照四十二因缘者,生灭、无生苦集智,照思议两十二因缘也;】那又回到前面来了,是吧?它都是属于思议生灭和思议不生灭两种十二因缘的。那么好,生灭的苦集智和无生灭的苦集智,分别对应,照的也是不同的十二因缘。生灭的苦集智照的是什么呢?思议十二因缘。无生的苦集智,照的什么?思议的不生灭十二因缘。

【生灭、无生灭两道灭智,是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灭也;】那么生灭的、无生的两道灭智呢?两种道灭智分别照也还是思议的十二因缘里面的灭,一个是流转门,一个是还灭门。它所对应的也是一样的,一个是照什么呢?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灭,无生的道灭照的是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灭。

它关键加个灭,就是逆观十二因缘,从果推因,最终找到我们众生生死的这个根本所在——无明。前面呢?只能说,我知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一直往前推。现在是倒过来推,找到最终能够把这个无明根株给破掉,能够灭了。

下面是【无量、无作两苦集智,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也;无量、无作道灭智,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灭也。】就说你要找到问题,还要找到什么呢?解决问题的办法。简单跟大家这么一讲,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说,生灭、无生苦集智,只找到问题的所在,知道我们现在真的很苦啊,生死真的很可怕啊。

只知道可怕、很苦,想摆脱,没办法,想脱离,没办法,是吧?那么你得用什么呢?生灭无生的道灭二智。我告诉你,怎么去破烦恼,怎么去离生死,那你就知道了嘛,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了。那就是不同的地方,所以为什么把它分开来讲呢?

同样是智慧,有些智慧只能观察到。打个比方,有些人,我家里人谁走了,我父亲死了,生前我们感情特别的好。师父,你帮我看一看,我父亲到哪里去了?他是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到善道里面去了?他有没有堕落啊?是吧?我非常牵挂他,非常想知道结果。然后呢?师父肯定没这个本事啊,那你去求佛菩萨吧?是吧?求佛菩萨终于得到感应,得到感应之后呢?有一天就托梦给你,你就看见了,父亲在哪里,或者在恶道里面受苦,或者在天道里面享福。

在恶道里受苦的时候,看到他很痛苦,你心里很焦急啊,很难受啊,但是你没办法啊。你看见了,但是你无能为力,是吧?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智慧,就靠佛的神通,给你一双眼睛,能够看见他的所在和他所处的境界,生活的状态。但是呢,这种智慧是有限的,最终你还不只是要求,不仅仅求佛菩萨要让你看见,还得求佛菩萨帮你解决问题,那就得道灭二智。

佛教叫什么?自度度人,你得自觉觉他,你自己都不度,你怎么度人啊?前面只是看到问题所在,后面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把问题给解决了。道,就是解决烦恼的办法。灭,就是把问题通过这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前面的苦,只知道苦,只看到的一种苦果。集呢?是找到苦的因,虽然知道苦的因,那也没办法去找到解决这个苦因的办法。

下面,【七种二智照十法界者,生灭、无生灭两权智,及入通等二,合四权智,照六道性相;】生灭是三藏教的,生灭二谛。无生灭是什么呢?通教的无生灭二谛,以及入通的二种,就是圆入通、别入通的两种智慧,它其中的权智,大家记住啊,生灭二智,有权智、有实智,是吧?那么前面四种权智,都是照六道的性相;然后生灭、无生灭二智之中的两种实智,照的是二乘的性相;然后别入通权,圆入别权,这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入通里面的什么呢?实智,用别教入通的权智和圆教入别的权智。

这里还不是这样子的啊,这我们看看,这是讲实智的。

【生灭、无生灭两实智,照二乘性相等;】这是藏教和通教,【别权、圆入别权,有边是照六道性相,无边是照二乘性相;圆权,则通照九界性相;】这是讲这方面,后面终于讲到这个地方了啊。【别入通实,空边是二乘性相,不空边是菩萨性相;圆入通实,空边是二乘性相,不空边是照佛界性相;】

大家一看可能容易(糊涂),最好自己下去列个表,就知道了。每个权智和实智它所对应的这个境界又是不一样的。你看这里有边无边,就实际上相当于后面的空边和不空边,有点这个意思,但不完全一样。就是别教的权和圆入别的权,它这个有边相对境界是比较低的,它相对无边呢?反而是境界高。有边是照什么呢?三界之内的,就是六道性相;无边是照什么呢?照二乘的性相。然后呢?圆教的权,则通照九界性相。那么好,难道别教就没有能够照九界性相或是照菩萨法界性相,照佛法界性相的吗?有没有啊?有,那是别教的实智才能照。我们再看,后面就会讲的啊。

圆入通实,空边是二乘性相,不空边是照佛界性相;【别实,是照菩萨性相;】你看,这里就说了吧?那么别教的权是照什么呢?照菩萨法界以下的性相。一个是有边,一个是无边。有边是照六道的性相,无边是照什么呢?二乘声闻缘觉的性相。别教的实智呢?是照菩萨性相。那么,即使是圆入别的权,也是跟别教的权照的性相是一样的,但是圆入别的实呢?就不一样了。

【圆入别实、圆实,俱照佛法界相性也。】这个地方就讲得很清楚了。哪怕是别教的实智,它最多只能照到什么?菩萨法界。别教里面按道理说,别教也有佛啊。但是别教的佛到圆教这里就成了菩萨了,他不是究竟佛,明白吗?他没有究竟的成佛,他到圆教这里一比,他的段位、他的阶位就相当于什么呢?菩萨。但是他是属于法身菩萨,但是他的法身菩萨只照前面的十二个阶位,后面还有三十个阶位他没有达到,上不去。只有圆教才能达到什么呢?俱照佛法界相性。

但是这里面又说,讲到圆教的权嘛,圆教的权则通照九界的 性相。就是菩萨法界的九法界的性相,是属于圆教的权所照的。那么好,就是圆教的权智,所照的范围,就相当于别教的实智加上别教的权智所照的范围。

前面讲了,就是前面的实智,相对于后面的实智来讲,它都是属于权智。比如说三藏教,它的权智就不用说了。即使是三藏教的实智,相对于通教来说,它就属于权。通教的实智,相对于别教来说,它又是属于权。别教的实智,相对于圆教来说,它又是属于什么?属于权。你别说跟后一教的实智比,哪怕前一教的实智跟后一教的权智比,有时候你的实智都变成权智,人家的权智反而比你还更利害。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吧?

打个比方,因为他这里没有分解这么多,这里简单地再给大家讲一点。比如圆教的权智,通照九法界性相。圆教的权智实际上就比什么呢?比别教的实智照菩萨法界的性相,它的范围要更广。是不是啊?为什么更广呢?前面的九法界,我们说八法界就不说了,九法界是包括菩萨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乃至六道法界。

我们就把其他八法界全部摘开来,就说圆教的权智所照的菩萨法界的性相,比别教的实智所照的菩萨法界的性相,范围要更广。广到哪个地方呢?问问大家,考试一下啊,别教的实智最多只能照到哪个阶位的菩萨呢?相当于圆教的二行位,十住、十行嘛,他最多就相当于圆教的二行。

圆教的十住,他已经超越了,最高的他的这妙觉位就相当于圆教的二行,十行之中的初行,第二行位。那么二行以上、三行以上,这个菩萨性相他就照不到了。但是,圆教的权智呢?除了妙觉佛果之外,等觉菩萨以下所有菩萨的阶位全部都能够照得到。

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就简单这么说。就是人家这里还没形成最高智慧,是权智的时候,属于方便智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前一教别教的实智。就是你这里班上的,你这个次等班,下个年级的,成绩最优秀的,到了人家那里,相当于最好可能就是刚及格,就这个意思。

打个比方,我们一个年级分好多班,是吧?有普通班,有尖子班。我们最尖子的那个班,最差的一个学生,他考的班上他只考八十分,其他都是八十几分到九十分,到一百分。这是尖子班的。那下面呢?是普通班,有好几个普通班,然后大家一考试,选拔出一个考试最好的,按照他们的卷子一考试,拿了一百分,那是按照他们题目的难度啊。然后呢?拿尖子班的试卷一考,结果八十分都不到,还不如前面尖子班最差的一名,可能弄不好就考六十几分,也就这个意思,大家明白吗?

佛教里面也有这种情况,我们在现实之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这些例子。佛法之中也是一样的,说这些的话,都是有点客气的,实际上你六十分都考不到,我告诉你。我估计你大概能考个几分就不错了,你连试卷都看不懂:哎呀,这个题目从来没看过,怎么解答搞不清楚的。他不是一个难度级的啊。

所以我们想想佛法真的是广如大海,广大如大海,而且像大海一样的深,像大海一样的广。我们说句实话,大海的一滴味道可能都没尝够呢。给你一滴水,到底什么味道,没有完全尝出来,你还喝这么多海水,你受得了吗?世间实际上也是一样的,咱们在世间生活,做人都不容易,对自己认知很有限,对别人认知那真是人心隔肚皮,更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是吧?你能知道多少东西?知道多少世界?即使通过书本,通过别人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得到的一些东西,都是很有限的。

下面,【七种二智照四种因缘者,】四种十二因缘嘛。【前四权是照思议两十二缘;】前面四权就跟前面一样的,生灭、无生,然后圆入通、别入通二智的权智,照的是思议两十二因缘,思议生灭和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然后呢?【别权、圆入别权,有边是照两思议十二缘,无边是照两十二缘灭;】两思议十二因缘灭,他把思议两个字简略了,减掉了。【圆权则通(云云);】能够通照四种十二因缘。

然后【别入通实,空边是照思议十二缘灭,不空边是照不思议十二缘;圆入通实,空边同上,】空边同上,就是空边同照思议十二因缘,空跟别教的圆入通是一样的。【不空边是照不思议十二缘灭;】这里还讲得不够确切。圆教入通的实,空边能照思议和不思议十二因缘。能照思议十二缘灭和思议不思议十二因缘。不空边是照什么?不思议十二缘灭。

【别实,照不思议两十二缘灭;圆实,照两不思议十二缘灭等。】这两个道理都差不太多,但实际上它的范围肯定还是不一样的。和前面的所照的可以进行个比较。跟这里照十法界意思大概差不多,差不多。具体我们就不说这么多了,因为这个你一讲的话,数字都能把脑袋弄糊涂了。

【前四种权智,是照生灭、无生灭两苦集;又三权智,】这三权智照无量,哪三权智啊?别教的权,圆教的权,【照无量、无作苦集;】还有圆入别的权。

【二实智,】是别教的实智和圆教的实智,【是照思议两道灭;】思议两道灭是哪两种实智啊?是圆入通,别入通的实智。它照的是思议两道灭。

【又五实智,是照不思议两道灭。】这两实智还不是啊,是生灭和不生灭啊。后五种实智是什么呢?圆入通,别入通,圆入别,别教和通教,实智。所以总共是七种实智、七种权智。

回去大家整理一下,这方面就不要一个一个去说了。实际上相对应大概都是这个情况,列个表,列个表大家就清楚了。

五种三智照十法界者,所以你看这里也是很复杂,这个智照那个境界,这个智照那个境界。一会儿照十法界,一会儿照十二因缘,一会儿照四谛。

【五种三智照十法界者,五种道种智,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五种一切智,照二乘、菩萨性相本末等;五种一切种智,照佛法界十如相性等。】简单是这么讲啊。

比如我们说五种三智,反正你不管它是哪三智,只要是道种智,都是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一切智,是照二乘、菩萨性相本末等;一切种智,是照佛法界十如性相等。这是简单的一种解释。实际上如果分开来讲的话,可能里面还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就把它划分了。

因为我们在解释这三种智慧的时候,一切智是一切法的总智,道种智是一切法的别智。就是知道一切法的总相。一切法的总相是什么呢?空。一切诸法,皆是性空,一切法,皆是自性空。这是一切法的总相。

不管你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但是你都是没自性,你都是缘起法,缘起皆无自性。那么好,缘起是不是有种种差别相呢?道种智就是看这些差别相的,叫作别相。他为什么有这个分别呀?你不要仅仅说他长的不一样。他为什么长的不一样?以前造的业不一样。那么好,你就追他的前因后果了。

那他前世做了什么事情今生才有这个业呢?才会受这个果报呢?你都得知道啊,这就是属于道种智。比如说,知道众生的兴趣、爱好、根机,包括他过去的因缘,什么样的因缘生到这个道里面来,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人,会做这样的众生。

一般的声闻就看不到,声闻当然也不是说他就没有宿命通啊,他也能看到一些,但是看到的非常有限。不是佛在世的时候度那个老人家,想出家,不让出吗?舍利弗一看,八万四千劫,什么好事都没做过,也不能说什么好事都没做过,起码是佛法的这个善因缘没有,他说你出了家也没用,算了,别出家了,出什么家呀,你根本不够资格。但是佛一看:哎呦,八万四千劫以前,有一世,他是砍柴的一个樵夫,有一次碰到一只老虎,吓得不得了,就赶紧爬到树上去了,终于脱险了,念了一句“南无佛”。这个善根,度他出家了。

所以就是这样的,你看不到,并不是他没有。这个道种智就是观察这些东西的,观察种种因缘,观察种种差别。你光看,我自己证得空性,空性之后,你还从空出假。所以道种智还没有这么简单,仅仅照六道性相本末等——我才不这么理解,道种智不仅仅能照六道凡夫的种种如是性,十如是,即使是声闻菩萨法界,三圣法界的,也能照得到,没问题啊!

打个比方,佛的道种智,就能照什么呢?照菩萨,照声闻、缘觉。但是菩萨的道种智,估计就够呛了,他就只能照他以下的,他自己本身,或者他这个阶位以下的。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我知道你的出处在哪里,你不知道我的出处在哪里,因为你的地位比我低。当然也不是完全这样的。

就是,最终你跟我拼还是拼不过的。你能看得多远?你能看到100米,我能看到200米,我能看到2000米。不能说他没有,只是他这个道种智之间有差别而已。

那么好,说一切智,也是一样的。一切智,虽然都叫一切智,但是菩萨的一切智跟佛的一切智,别教的一切智跟圆教的一切智也差得很远了。你空,你能人空,我不仅能人空,我还能法空。我不仅能够法空,我还能毕竟空。空智修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一切种智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切种智如果说究竟的话,只有佛才有。但是法身菩萨,法身大士,也具备部分的一切种智,没有圆满证得而已。他的一切种智跟佛的一切种智就相当于这个月亮,你是圆月,人家是非圆月。就这个差别。

所以大家不要简单好像就理解了啊。说一切种智是照佛法界十如性相,这个问题不大。前面的一切智和道种智,这里面,可能有时候在理解方面,有些不同的宗派,有些不同的高僧大德的说法是不完全一样的。

打个比方,我可以按照另外一种方式去讲。这个说法我觉得可能会有一定的道理,大家就做一个参考啊。比如说这个十如是里面,道种智主要是照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大家明白吗?就照后面这个性、相这些东西,具体的这些差别的东西。你是长什么样子,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你有什么样的资源,你做的什么因以后会得什么果,就是照这些。

这个一切智是照什么呢?照“如”。如,大家都是一样的。你别看有种种差别,你也是人,他也是人。你别看你是人,它是畜生。你有佛性,它也有佛性啊!狗子也有佛性啊,就是一条狗它都有佛性。这就是如,一切如,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如。这是总相。这个总相就是在空,在佛性空等这个方面,大家都是平等的。在相上,是有差别的。

那么好,一切种智呢?是照什么呢?如是的这个“是”,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说不清楚了,你不能说它是总,也不能说它是别;你不能说它是空,也不能说它是有;你不能说它是平等,也不能用差别;连不二也不二了;连空也空了,空也空,有也空,二边俱空,这就是中道的佛性,也是诸法实相,这就是一切种智。这是我另外一种解读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真的很有意思的啊。

【又,五种三智照四种十二因缘者,五种有智,照思议两十二因缘;五种一切智,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灭,又是照不思议十二因缘;五一切种智,是照两不思议十二因缘灭。】

大家看看啊,五种有智照思议两十二因缘,五种一切智是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灭。这里面的说法我们先参考一下吧,虽然是《法华玄义》智者大师所作,但是有些道理可能他不一定完全把这个东西通过文字讲出来了。

比如说这个有智,就相当于前面说的道种智,五种道种智照的都是思议生灭和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五种一切智跟前面一切智都是相对应的,照的是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灭——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灭、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灭。后面是什么呢?又是照不思议十二因缘,就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后面的五种一切种智,是照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灭、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灭。

反正有点绕口啊,就是前面是以思议开头,后面加上生灭和不生灭两种情况,后面更高的别教和圆教,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和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简单是这么说,实际上具体对应的话,我不完全这么看。我这个人有时候不太那个,祖师写的东西我有时候都提出怀疑,这好像不太对,对祖师不太恭敬,自己是不是考虑成熟?有时候扪心自问,可能有点问题。

但是可能也不是这么简单,因为讲到这五种三智的话,五种三智按道理都是属于别教以上的智慧,别教三智、圆教三智,即使通教被接入别教和圆教的话,它实际上已经不是通教本教所能够涵盖的范围了,它实际上已经被接入到别教和圆教的这个境界之中去了,那么它所照的这个十二因缘可就不仅仅是前面的三藏教的、通教的两种十二因缘的境界了。

按我的理解,我恨不得这么说,五种有智,给大家讲一讲啊,大家当个参考,千万也不要以为这是对的啊,不要说:啊,容通法师这样说的——我先自我否定,但是为什么要说呢?我还不得不说,因为不说不痛快。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说,说的对不对再说。

五种有智照思议、不思议四种十二因缘,都可以照,但是它不能照四种十二因缘灭。五种一切智只能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灭,能照不思议十二因缘,这个问题可能不是特别大。但是一切种智肯定能够照到两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就是,道种智只能照到十二因缘,没有照到十二因缘灭,就是只属于流转门,没有还灭门。就是说只能找到问题所在,但是没有找到给你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后面的一切智呢?能够给你提供一部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又不究竟。简单这么说啊,实际上这样说都还不太完全准确。

应该这么讲,我还是换一种说法,(前面)这种说法我推倒啊。

应该一切智是相当于最初级的智慧,一切智是给你提供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办法,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圆满、不彻底。那么好,一切有智是道种智,是给你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和你的问题所在,指出你这个问题到底是在哪个地方,同时也给你提供相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应该比这个一切智更进一步。当然一切智一个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它也包括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但是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它是在空智上去解决的,所以它不圆满,后面还得从空出假。所以这个有智,应该是在这个一切智之上,道种智要超过一切智。不但是把自己的一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而且能够帮助别人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这么讲可能大家就明白了。打个比方,你把这个书学过之后,终于明白一些道理了,但是你的明白不可能完整,不圆满,但是并不是说你就不能给别人去分享啊。然后跟别人去分享,教给别人一些经典的道理,把自己思考获得的一些收获给别人分享,然后别人也能得到这种收益,那就叫道种智,这是菩萨。

那一切种智呢?是把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解决彻底了。那么好,他自己解决彻底了,以后他能帮助众生解决这个问题,也能帮助彻底。简单这么说的啊,就像我们说的,你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你老师能够教出的学生,最高能够达到跟你相应的位置。简单是这么说,但是这是有点机械化。

就是你把你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教给这个学生,学生百分之百都把你的知识都学到,他最多是跟你完全平等的。但是有些人:师父,不是这样子的,徒弟可能还超过老师了。

这里面他就有一些基本条件,就是这个学生的根机跟你老师的根机,基本上是均等的,所以最终你能达到百分之百把你的东西全部教给他,他也百分之百全部学会了,跟你是一样的。然后,有些学生甚至根机比你高,你把百分之百的学问都教给他之后,他从你这个百分之百的学问里面又能增长,他理解力比你更强,他的智慧比你更高,他能达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甚至百分之二百都有可能。是不是有这种情况?也会有啊。

另外弄得不好,这个学生可能也不仅仅只是跟你一个老师学,他跟其他老师也学啊,他不仅仅把你的学到手,甚至你没有的,别的老师有的,你没有的他也学会了。是不是这个情况?有这种情况在啊。当然我们这是简单这么说,起码你能教给他的,最多也就是你的百分之百,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别人能学到什么程度,跟你所教的、你的能力没有关系。大家明白吗?是他自己聪明,或者他自己从其他地方学到,跟你没关系。

那么好,菩萨能够教会众生的最多是让他当菩萨,那最终众生要成佛,跟这个菩萨学是不够的,他还得亲近诸佛如来,他最后还得拜佛为老师,最终他才能超越这个菩萨阶位,进入佛的境界。

我这么一说大家可能就会相对应了。打个比方,道种智就是这样的,菩萨的道种智只能成就众生达到跟他这个菩萨阶位相等的地位,最多达到等觉菩萨,到顶了。但是佛的道种智,最终能够超越,让众生从道种智直接达到一切种智究竟圆满,就能形成这样的。

所以,最后讲三智实际上就是一智,大家不要简单这么(理解)。三智实际上又是一智,讲三智的话是从这个差别相上去讲,空只是说空。实际按照天台宗说空中也有有,空中也有中。但是你要分别讲的话,空、假、中它是三个层次的。

所以你说分别照,你知道是分别照是吧?要是圆教的三智,哪儿有什么分别照?你想想,圆教的三智恨不得一智就能照一切境,了无差别。但是别教以下的三智,它确确实实有严格的这个界限,至于这个界限怎么划,大家不要仅仅看这个书上,书上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讲的,也许智者大师他故意给我们留点那个,留点白嘛,不要把事情把话全部说满了,让我们这胡思乱想一下也好,是吧?

再往下,【五种三智照四种四谛者,】这实际上前面一样的,我也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五道种智,照生灭、无生两苦集;五种一切智,照生灭、无生两道灭,亦是照无量、无作两苦集;五种一切种智,是照无量、无作两道灭。】

也不是这么简单,他说的是属于次第的这种说法。如果没有次第的话,应该还不仅仅是这么个情况啊!你如果是按这么一说的话,道种智照的境界好像比一切种智照的境界要低了,大家看看是不是?跟前面十二种因缘也是一样的,道种智只能照什么呢?苦集二谛,而一切种智呢?反而能照道灭二谛,而且能照无量无作的苦集二谛,是吧?大概是这么分的,大家先那个吧,不能说太多,说太多脑子都爆炸了,我自己心里没完全明白,还有点糊涂。

【五种三智照七种二谛者,五道种智,是照四种俗谛;五种一切智,是照两种真谛,亦是照别、圆入别、圆三种俗谛;】你看,四俗,两真,三俗,你看,后面呢?【五种一切种智,是照五种真谛。】大家加一下,就七种二谛,被三智所照。前面的四种俗谛,藏教的俗谛,通教俗谛,然后呢?圆入通,别入通,照四种俗谛。

这里面还得好好理解一下啊。照四种俗谛,哪四种俗谛?七种二谛,藏通别圆,这地方还真不好完全去对应啊。

五种一切智,是照两种真谛,这两种真谛好对应。就是五种一切智,照三藏教的和通教的两种真谛,也是照别教的、圆入别、圆教的三种俗谛,这就好用了。前面的四种俗谛就是什么呢?圆入通、别入通了,俗谛。

五种道种智,五道种智是照什么呢?藏教、通教、圆入通、别入通四种俗谛,大家记一下。五种一切智,是照三藏教的真谛,通教的真谛,也照别教的俗谛,圆入别的俗谛,圆教的俗谛。

五种一切种智,是照五种真谛,这五种真谛就不包括藏教和通教,只照后五种真谛。大家明白吧?明白这个意思了吧?这里是四加三,这是二加五,看清楚了吗?这是四,俗谛是四加三,真谛是二加五,看见了吧?隔行了啊?隔了一行,四种俗谛,这里是别、圆入别、圆三种俗谛,然后这里是两种真谛,加上后面的五种真谛,所以它这数字就对应上了。

当然仔细再分别的话,我这人就老是胡思乱想,想的不一样,我不是这么简单看,我认为前面说的这个的话,我比较容易接受,就是照这个权智和七种二智照四种十二因缘,这比较容易理解,知道吗?就是前面的实智相对于后面的实智来说,它是属于权智,前实不是实,前实反而变成权,因为它相对应的是后面的权,相对于后面的权实。前前为权,后后为实,大家就明白这个意思。

那么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既然是五种三智,那五种三智里面,你就不能简简单单用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去划分了,不好划。

因为你这种道种智跟后面的道种智它的范畴是不一样的,大家明白吗?前面的一切智跟后面的一切智也是不一样的定义,哪怕是一切种智的定义都不完全一样,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所以说你简单说它去照这个十二因缘境,哪儿能说专对应的都是同样的这个范围的十二因缘境呢?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大家想想,明白这个意思,那就好。

所以咱们就是说,主要还是从这个智慧上去分别就可以了,用权实两种境界你就知道了。三智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三智不好判断。二智也没什么问题,二智更好判断一点,一个权智,一个实智。

三智反而容易把人弄乱了,那么照的境界也是一样的,他哪儿是说就恰好就对应的是一样的境界?没有。比如前面的这个道种智,别教的道种智跟圆教的道种智能比吗?圆教的道种智,可能弄得不好,你别教的一切种智你都比不过人家,说得不好听一点。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你的一切种智是你的最高的一种智慧,但是跟别教跟圆教的一切智甚至道种智比,你可能都还不如。

为什么呢?圆教是一智皆有三智,一即三,三即一。所以说,他有三智,实际上是一种智。但别教呢?三智就是三智,先一切智,再道种智,再一切种智。即使是一切种智,他也不究竟,最多他的智慧相当于圆教菩萨第二行的阶位,那么第二行的一切种智,到了圆教,跟它最低的一切智比,比不过啊!

你不要不服气,我告诉你,因为人家说是说一切智,实际上一切智就是道种智,道种智就是一切种智。就跟那个圆教的三观一样的,“空,一空一切空;假,一假一切假;中,一中一切中。”你呢?先空、次假、后中,空就是空,空不具有假,假就是假,假中哪儿还会有中呢?即使有个中,中还不完整,不究竟圆满。那么好,人家虽然说圆教的空,一空一切空,它空中是包括假和中。既然包括假和中,它这个假和中还是圆满的中,我告诉你。那么好,它的空比你前面的别教的中智还更高。

大家好好去思考一下啊,我这个思路相对是比较科学的,比较有道理的。当然你要说从这个文字上现在去讲,照什么二谛可不好说了,没法去说,你要说出来下面还得加注释,怎么怎么着。这个情况照多少,那个照多少,同样都是一种智慧,照的不一样,因为有五种道种智,有五种一切智,有五种一切种智,哪儿是这么容易都是照呢?照的不一样的。

再往下走,【一如实智,是照佛界十如性相,又是照不思议十二因缘,又是照无作四谛,】

这方面比较容易理解了,照佛界十如是,既然是一如实,如实智,这就是指最高的智慧。圆教的如实智,它能够照佛界的十如性相,也能照不思议十二因缘。如果严格讲,应该照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应该后面再加个不生灭十二因缘。如果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这个如实智的话,那就不叫如实智了。

它不思议之中竟然还有生灭?它可不如实啊?是吧?还不够实在,还不够真实。照无作四谛,这是圆教的四谛。

【又是照五种真谛,】实际上照这五种真谛,就大概这么说而已。实际上它真正能够照到圆教的真谛。【又是照五种中道第一义谛。】它是从这个三谛来说。实际上你这个五种真谛,前面通教、别教,他们的真谛哪儿能跟圆教的真谛比呀?比不了。但是它能照,没问题。但是它主要照的真谛,它真正所对应的是圆教的真谛。第一义谛也是这样的,它真正对应的是圆教的第一义谛,中道第一义谛。

【无谛无说,与十相性“如”合,】无谛无说,与十如相,十相、性“如”合,跟它相合。【与不思议十二缘灭合,与四种不生不生合,与真谛无言说合,与中道非生死非涅槃合。】这是说无谛。既然是无谛无说,那么它就与十相性,十相性后面加了个“如”字,大家知道这个如,如就是讲空,不可说。讲到空的话,就是不可说,跟这反而相合的。

但这简单也就这么讲,实际上我也不能完全认同,到这里我又得说话了。

无谛无说什么境界?仅仅就跟“如”合吗?我觉得应该跟“是”合更相应,跟十相性“是”合,讲“如”合也可以,但“如”合还不够。如“是”合,“是”才代表中道实相。难道无谛还仅仅只相当于空吗?可不仅仅呢,无谛是空假中都有,它只是不用言说而已。

与不思议十二缘灭合,应该是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灭。应该是这样的。

与四种不生不生合,这倒是可以。与四种不生,哪四种不生啊?就是四种都不能说。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也不可说。四种皆不可说。生也即是无生,无生也即是无生,无生,生和无生还是无生。大家一下就弄反了吧?搞不清楚了,是吧?就是四句。

我们认为有生灭的,实际上是无生灭。如果你执著有个无生灭的话,对不起,又要被否定了——还是不生,连这个无生的道理你都不能执著,叫无生无生。然后有些人可能说:既然又不是生,也不是无生,那么好,是不是还有个生与不生呢?亦生亦不生呢?它又是生,又不是不生——对不起,又不对了。

最后你说不生不生,是不是就究竟了?生也不生,不生也不生,也不对。你就是生也不是,不生也不是。说亦生亦不生也不是,说不生不生还不是。反正你怎么说都不是。因为它无谛无说嘛。你怎么去讲,怎么去定义,都有问题所在。

与真谛无言说合,当然它可以与真谛无言说合,真谛主要代表无言说,空嘛,是吧?实际上你说中谛的话,它就一定得有言说吗?也未必。

与中道非生死非涅槃合,所以它这里来个中道第一义谛,非生死非涅槃合——这才是真正的合。你说无言说,言说肯定是不对的。有言说的话,肯定就会落于文字相。但是你如果要真正执著就无言说那才是对的——那也不对,明白吗?又把你这个给否定。

所以说非生死,叫非二边。有些人:那不说——你不说就代表你就对吗?好像你显得多深沉,好像多明白吗?未必。你说出来好像就显得你多高吗?也不行。说得天花乱坠也不代表你多高。它是高的就应该是高,它不用去说,或不用不说去表达,它应该就在那里。当然这个事情有时候不好判断,反正不是佛来的,肯定都是有问题的。

就跟维摩诘居士,咱们这是维摩讲堂,谁来了都得被剋一顿。舍利弗来了,被批评一顿;目犍连去了,被批评一顿。所以这大阿罗汉只要去,都受过他的教训。所以维摩诘一旦生病之后,他们都不敢去,害怕了。

不但是声闻弟子不敢去,很多菩萨都不敢去。好多菩萨曾经也被维摩诘居士教育过。他说,我去看病,释迦牟尼佛让他们去看病,去慰问,都不敢去。说我以前就被他教育过,现在去看病,弄得不好又得受教育。受教育了多没面子,倒不是自己没面子,你佛派去的使者去慰问他,结果你跟他的地位呀,跟他的境界不相当,说不上话,一说话就是错,知道吗?

后来没办法,佛就说:文殊菩萨,你去吧。只有文殊菩萨才去得了,他跟维摩诘居士旗鼓相当。在佛座下的弟子,只有文殊菩萨才没受过维摩诘居士的教训,其他都受过,所以说大家都不敢去。后来文殊菩萨说:行,那我就去吧。其他弟子当然也都跟着去了,有他带头就不怕了,是吧?

所以这里面就反应这种思想。就是你真正没有这个境界的话,你不说话,你不用说话,别人看得出来。你不要以为你不说话,好像就显得我多深沉,不犯错误,我不说就不犯错误——你不说也错,你心里在想什么,人家都知道。

你不说话,心里在想,知道吗?就是你这个东西往人家面前一摆,你这大原形,一下就看出来了。你自己还看不出你自己来呢,人家都看出来了,到底长什么样——不是表面上的模样,内心的这些见思惑、尘沙惑,什么东西,一大堆,哎呀,太多了,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说,那就更麻烦了,本来里面的东西不倒出来还好,还表现出来,还到处散发,更污染环境。所以说我们世间人的差别都是这样的。有些是现行,有些没现行而已。可不是吗?有些是种子,暂时还没有遇到因缘,没产生现行。有些是现行了,也不愿承认,还不知道,还觉得自己了不起。都是这样子的。

【如此等诸智,传传照谛。】

算了,也不休息了,没时间了,讲来讲去时间就忘了。

传传照谛,就是相互之间,你可以照他,他也可以照你。就一种智,可以照诸境。一种境,可以被多种智慧所照。大家明白吗?打个比方,你这双眼睛,既可以看北京,也可以看上海;可以看国内,也可以看国外。你只要到处去,都可以看。那个境界放在那个地方,它就等着你们去参观的,去看的。

【谛若融,智即融。】如果对一个真理的理解能够明白的话,那么你照见真理的这些智慧自然也就融和了,就是我们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你得认识到一切万事万物宇宙万法之中,它都有真理的存在,它实实在在地都摆在那个地方。但是你如果没有智慧,你就看不见。

你认为每个东西长的是不一样的,你看到是有差别的,是因为你本身长的有差别的眼睛,是你内心有这个差别的烦恼,有种种执著。所以外在的境界在你面前成相的,它就是有差别的境界。

大家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就是你能够见到的,是跟你所应该见到的是什么呢?相称的。然后最终所见到的之后,进入你自己所能见的这个眼睛或者说六根之后,你产生的反应,也是跟你自己本身的这种智慧,或者是这种能力,又是相应的。又有先天的,又有后天的。先天就有很多的局限性,后天又重复性地犯错误,你说什么时候能解脱?就这个意思啊。

【智、谛融,名之为妙。】智融了,境也融;谛融了,智也融;智融了,谛也融。就是这样子。

打个比方,佛看一切众生,众生皆是佛。那么佛,是代表智融,众生是所看到的境界,是佛所看到的境界。本来众生是有差别的,按我们理解是有差别的,但是,差别的众生到了佛这里,竟然皆是佛,融为一体了,没有差别了。是不是因为智融,所以谛也融。所以有智慧的眼睛、有艺术家的眼睛,看一切事物都有艺术的一面,都有美的一面。

像我们没有发现美的眼睛,看什么东西都不美,或者这个美,或者那个不美,是吧?他不能融。反过来也是这个,谛融,智也融,但是谛融智融,谛本身它这个理上是融的。但是如果我们不通过学习佛法,去认识到它本身具有真谛、俗谛或者第一义谛的这个道理的时候,你怎么去真正理解它真实的这种奥妙呢?如果没有这个作为基础的话,你怎么相信你以后能通过自己修炼达成那种智慧,能够完全地看明白它的这些奥秘呢?所以说,这里面它都是相互之间相辅相成的。

就我们用另外一种境界,用另外一种方式,可能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一点。比如当你的智慧不够的时候,你可以求佛菩萨加持,当我们自己没有了脱生死的时候,我们这个分别执著暂时一时半会是消除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呀,是吧?

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一种清净的境界,那种清净的境界是佛的愿力所形成的,他实际上应该叫什么融呀?叫谛融。有这个净土帮助我们清净我们自己内心的心智。本来我们的心是不清净的,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有清净庄严的国土,我们的心就变得越来越清净了,这就叫谛融智亦融。明白这个道理吗?因为外在的环境能够改变我们自己内在的心灵,内外相互之间都是影响的。

【如此等,皆是方便说言称妙、不妙。见理之时,无复权实,非权非实,】方便说言称妙不妙,这里这断句都有问题啊,你说妙也好,说不妙也好,都是差别说,都是方便说,所以有妙和不妙的差别。如果真正见理的时候,哪儿有什么权实的分别?哪有什么妙的差别?无复权实也。非权非实,【亦无妙与不妙,】的差别,【是故称妙也。】这才是真正的妙,这个妙叫什么?绝待妙,也就是非妙非不妙,非妙非粗,这才是绝待妙。有粗就必然有妙,有妙必然也就有粗,这是相待的妙。

【七种二谛、五种三谛更相间入,】谛境之间也是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余诸境亦有此意。】这就有点像什么呢?《华严经》所讲的事事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七种二智、五种三智既相间入者,余诸智亦有此意,例自可作(云云)。】

谛之间,谛境之间能够相互相入,能够相互融入,智与智之间也能相互融入,这是最后做了个小结,是吧?讲了个什么呢?境妙。一个什么呢?智妙。境有很多种,智也有很多种;境有很多的差别相,智也有很多的差别相;到了最终圆教这里,一切境皆无差别,一切智也了无差别。

这个境界之中有其他境界的影子,那个境界之中也有这个境界的影子,相融相入,相摄相入。可以这么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我们说的这个天帝释的因陀罗网,一个珠子之中能够彻见一切珠子,相互之间什么呢?相互照射。

就像我们摆两个镜子一样的,这个镜子能照那个镜子,那个镜子也能照这个镜子,这个镜子不仅仅能照那个镜子,而且能够照到那个镜子照到这个镜子之中的重复的影像,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它会一层一层地又去照 ,奇怪,不是一次性地照,而是反复地照,是吧?一次二次地叠加,就等于我们这个方丈室一样的,第一次照只是看到这个镜子这个位置而已是吧?这个镜子所显现出来的是这个镜子跟它距离的一种影像投射到这里去。

反过来呢?投射影像的那个镜子,这个镜子进入这个影像之后,它同时又能照什么?又反复照原来的这个镜子,镜中像竟然也能照实际之中存在的那个镜像。镜中镜像,又能照实际中的那个镜像。镜中镜镜像……反正又一直反复地照。

大家如果做个实验就知道,这个镜子越离越远,因为它在镜中,本身是我们看见这个视觉是有距离的,它跟原来本身这个镜子的位置是往后退了,再往后退,再往后退,是吧?所以这个里面重复的镜子会越来越远、越来越小。

所以世界很奇怪呀!是不是?我们就是用这个实验,法藏大师用这个实验说明,一切万物之中皆具备一切法。如果你真正明白的话,它这些差别、它这些相互之间的一种隔碍就不存在了,时间、空间、大小,种种差别都不存在。不仅仅说是相貌差别不存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差别甚至都不存在,这就是佛法所讲的那种境界。

那么具体应用到我们学习佛法,认识万事万物,认识世间法,认识出世间法,我们修学佛法,包括修学佛法怎么去认识种种智慧,怎么去修种种观行,后面会讲行妙,都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不明白,没学到那个程度,肯定相互之间就有差别,而且现在即使说没有差别,你也修不了,你还是先差别修吧。你没有差别,哪儿有无差别啊?是吧?道理上先学,但你修,还得一步一步地去积累,积累到最后的时候,才能跟你所明白的道理完全相应,我们叫按图索骥,你先看那个图,哎呀,好像那个图就在自己的手掌上,从这里到这一站有多远,从这一站到那一站有多远,有无数站,好像就这个图就全部给你画出来了,你就看到整个线路了。但是你要走的话,实际上还没开始起步呢,且走呢,一步一步走吧!

下面是行妙,行妙我们只能有点点时间讲个开头吧。

谛妙、智妙,我们大家还稍微总结一下啊。谛妙是十妙之中的第一位,知道吗?就是按我们认识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用心去看世界也好,用眼睛看世界也好,用六根去感知这个世界也好,这个世界它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样子?不是用我们凡夫的眼光去分析,而是用佛法,用佛菩萨他们的法眼、慧眼、佛眼帮助我们分析。

先告诉你,你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先相信佛的眼睛就可以了。相信佛的眼睛,你虽然知道他本身是具备这么一种真实的谛理,他原来的真谛,比如说,都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真,有俗,有中,但是怎么才能真正地亲证到或者证实到真和俗呢?你得修炼种种智慧,你得具足种种智慧。这个智慧,有相应的智慧,就能有相应的见识的这种境界,到达不同的地方,目的地。

下面就是讲具体的修行了,怎么才能获得智慧呢?要修行,这个智慧也不是凭空就给你的。

【第三行妙者为二:一、通途增数行;二、约教增数行。夫行名进趣,非智不前。智解导行,】因为有前面的智慧,所以你这个修行才有了方向,智慧就像我们的眼睛,你的眼睛先能看清楚,眼睛先得擦干净,先得明亮,不要走错路。但是光看不行啊,你还得走啊,才能到目的地啊!所以智是解,来指导我们的修行,智解导行。

【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凉池。】所以这三方面是什么呢?完全是一个整体。境要正,我们对境界的这种理解要正确,然后用智目和行足,最终就能达到这个清凉池,就能成佛。先给你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建立在佛给我们指引的基础上。

佛先给我们讲,这个自性,每个人的自性皆是佛。你先相信就完事了,其他的你不要去管。然后呢?怎么才能见到佛呢?要有智慧,要有修行,最终你就能见到佛。

【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解是修行的一个根本,算是一个基本吧!没有解的话,你没有办法去起行。打个比方,我们要做件事情,你要有做这件事情的办法,炒个菜知道要什么东西呢,先买菜,到哪里才能买到菜呢?回来摘菜,洗菜,切菜,怎么炒?这都是有方法的,没有锅怎么炒啊?没有火怎么炒啊?没有油怎么炒啊?都得用,这就是行。

行当然是具体炒的过程,做的过程。但是明白怎么做的步聚,这就是智。光给你摆出来一看,一看这个图,这个菜做得很好,很香,确实很好,你想做吗?想做。佛想不想成啊?想成。怎么成呢?告诉你成佛的步骤。理论上的就是智,修行实践上的就是行。这样讲大家就比较容易了。行能成智,行能圆满智慧,只有修行了,才能圆满智慧。行和智都圆满的话,最终什么呢?也就能达到理了。

【故行满而智圆。智能显理,】前面这个智并不是说什么东西都真正明白了,只是思想上明白了,我们说解智,有解智。最终的智慧是什么呢?应该是证到果智,要证果了,才能是真实的智慧。智能显理,有智就能照理,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见真理。【理穷则智息。】既然真理已经达到最穷尽的地步了,已经证得无上的真理了,那么智慧就不要再用了,智是用来照理的,达到理之后就不用智了。

为什么不用智了?不用智是不是这个理就突然不见了呢?不会的,它一旦呈现之后他就永远存在的,它不会再失去。然后,你说:那我们的智慧是不是没有了呢?也不会。因为理都有了,智还没有吗?我们经常叫理智理智,正是因为我们的理还不够究竟,所以我们的智慧很有限,有限才说明你的理还没有真正地穷尽。

真正明白道理的话,他肯定就会有智慧。就是你还不完全明白,或者你这个明白不是真正证到理的理,证到理的话,这个智慧本身就是有的,因为理是根本。就像这个月,月亮的本体就是理,月亮它本身能够发光的,实际上月亮是不能发光的,不要用科学去推究了啊,月亮能发的光就是智。怎么照见?我们从哪个地方能够登月啊?这就是行。

【如此相须者,则非妙行。】如果相互之间,你需要我,我需要你,需要先有行,才能智圆,需要智圆,才能照理,这都不是妙行。

真正的妙行是什么呢?【妙行者,一行一切行。】它就不是次第的,一行之中就具备一切行。【如经:“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又云:“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当然这都是讲最高的修行了,一行一切行。那我们现在的话,一行都成不了,你还一切行?

【又云:“尽行诸佛所有道法。”既具,复深,又尽。】你看,具足三个,既具足,又非常的深广,又能够彻底的究竟。【具即是广,深即是高,尽即究竟。此之妙行,与前境智,一而论三,三而论一。】他实际上就是把行跟前面的境妙和智妙合为一体而说,分开来说它就是三个,合起来说三个就是一个。

【前境说如法相,法相亦具三,名秘密藏;前智是如法相解,解亦具三,如面上三目;今行是所行如所说,行亦具三,名伊字三点。】

实际上意思是说,他们本体是一样的,一中有三,三中有一。前面说的是诸法实相,法相不是我们简单说的,应该是“诸法实相”,这是境,这是理,对诸法实相能够如实地去理解,“如法相解”,不要理解歪了,不要理解偏了,这是智。如所解去修行,“如所说行”,实际上就是如法相解而起行,这就是现在所讲的这个行妙。

名伊字三点,实际上伊字三点就是摩醯首罗天,他脸上有三个眼睛,长三个眼睛,我们是两个眼睛,他这里还再长个眼睛,面上三目,伊字三点,伊字是写着三点,这三点不在一个横上,也不在一个竖上,它是在一个圆圈里面,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圆圈一样的,哪个是始点?哪个是终点?这个既是始点,也是终点。是个圆的话,它就没有始点,也没有终点。

要是一条线就麻烦了,一条线为什么麻烦?这头可能是始点,那头可能是终点。要是中间的话,就不是始点,也不是终点。但是圆圈上面这些所有的点,你发现,它既可以为始点,又可以为终点,任何一点都有这种可能性。他是用这种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间,你不多,我也不少。

【若三若一,皆无缺减,】你也不多,我也不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称妙行耳。】当然,你要达到这种高度的话,你肯定得什么呢?如法相解,如所说行。要知道诸法实相。你不知诸法实相,你后面怎么去修这个行?你的行就肯定不是妙行。

所以我们修行的话,有时候,大家也不用太着急,知道吗?先好好学佛法,先把佛法理解透了,你理解得越深刻,越广大,这里说的,越究竟,越彻底,你再起行,你的速度反而比别人更快,你的效率反而比别人更高。

你要是着急,刚学一点就赶紧去做,做不好,又得重新来,浪费时间了,耽误功夫了,是不是?白花钱了,下面又回头又得学,又学了两点又去,不行。多学几点再去做,一次就成功,时间也节省了,速度也快了,修行也更高了,这多好?所以学习佛法也是这样的,你得了解种种佛法,不同的法门,不同的宗派。最后经过学习,经过思考,经过比较,然后才发现,哪种是你最可取的,然后再去修行。

【前对境明智,今亦应对智明行。若直对一种智增数明行,则行若尘沙,说不可尽,况对诸智各导众行?则浩若虚空。得意亡言,不复可说。】就说哪怕是对一种智,说种种行,也是如尘沙一样的多,如果对各种智来说种种行,那更是如虚空一样的,说不可尽了。

【《释论》云:“菩萨行般若时,以一法为行,摄一切行;或无量一法为行,摄一切行。或二法为行,摄一切行;或无量二法为行,摄一切行。乃至十法、百法、千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或无量十法、百千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行虽众多,以智为本。智如导主,行若商人;】

打个比方,就说你如果真有这种智慧的话,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有种种办法,会有不同的办法。你具备这种智慧,你同时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也可以,这样解决问题也行,那样修行也行,他根本的这个智慧不会太变。但具体在修行的步骤上,可能会做些调整,方式方法做些调整。

【智如利针,行如长线;智御行牛,车则安隐,能有所至。用此增数诸行,为前十如谛智所导,乃至一实谛智所导。若得此意,以正智导众行,入正境中。此义唯可悬知,不可载记(云云)。】大概说这个,关键就是你要有这个智慧,你要有能力的话,你怎么做都是对的。如果你没有智慧的话,那就很麻烦,你最终就不可能成功。

【二、约教增数者。】我们首先看这个约教增数,增数就是从一到二,二到三,一个一个增加,从这个数字。

【若三藏增数明行,】这是三藏教的。【如阿含中:“佛告比丘:‘当修一行,我证汝等四沙门果,】你只要修一种行就可以了,就能证得四种沙门果,也就是声闻四果。什么叫作一行呢?

下面就说:【谓心不放逸。若能护心不放逸行,广演广布,则所作已办,能得涅槃。’又告比丘:‘当修一行,谓他物莫取。’】他物莫取,这多简单?别人东西不要取,你就能证沙门果了。

【比丘白佛:‘我已知已。’佛言:‘汝云何知?’比丘白佛:‘他物谓色声香味触法。’】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你不拿别人东西你就能证果”。什么是自己的东西?有没有自己的东西呢?没有!我们触目所见,都是他物,是吧?所以我们不能执著于外在的境界,不能贪求于外在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那就等于还是“心不放逸”嘛,心莫取他物,心莫取一切境,你一放逸,心就逃到其他地方了,你看其他地方,心就被它吸引住了。或者就因为它,有种种挂碍了,有种种执著了,是不是?

【佛言:’善哉!若能不取此六,即所作已办,能得涅槃。’”】但说这么说,哪儿这么容易啊?你闭上眼睛也不行,是吧?闭上眼睛还在想,还在想,是不是?你把耳朵塞住,那也不行啊,心里在听,是不是啊?耳朵听不见了,他想,我听不见,我心里听,到底还有什么声音,自己听自己也可以,是不是?所以这些东西他是遮不住的,说他物莫取,什么都是他物,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是自己的。那你不取,你怎能不取啊?是自己的总会关心吧?

突然咬你一口,你肯定也害怕啊,是吧?赶紧躲开。你还“勿取”?一下就会取相,他就是取相,知道吗?取就是执著。打个比方,你这个镜子不要照万物,怎么能够不照?是吧?心里面这个镜子不要起作用,不要起心动念,实际上就这个意思,一起心动念,就麻烦了。

【所言广演广布者,以不放逸心,历一切法,谓三界六尘,皆不放逸,得至涅槃。】所以我们心是时时刻刻都在放逸的。就是我们心中,比如禅宗说叫牛,是吧?就像牧牛一样的,你这个心牛啊,老是到处跑,它待不住,它不会老实,说“你原地不动啊”,说不动,它立即就走了。

你只要背后一不管它,一不小心,它又走了,这就叫放逸。你要是有根绳子把它拴住,哪怕它不动了,这已经有本事了,是吧?什么时候这根绳子都不用拴住它,这个心牛还老老实实都待在原地,它不动,那就真正高了。

第二,【增二数明行者,阿含云:“阿练若比丘,】就是阿兰若比丘,在寂静之处修行的这些比丘,【当修二法为行,】你看这就是说,修什么呢?【谓修止、修观。若修止时,即能休息诸恶,戒律、威仪、诸行禁戒,悉皆不失,成诸功德。若修观时,即能观苦,如实知之;观苦集、苦尽、苦出要,如实知之,得尽漏,不受后有。怛萨阿竭,亦如是修。】

所以我们实质上就是说用止和观来什么呢?说明修行,总结修行的办法,一个是止,止恶;一个是观,这个观的话,不仅仅是修善的问题了,他是观察这个事物的本质,观察它的道理。比如说这个苦、集,为什么会有苦呢?是因为有种种烦恼,造了种种业。怎么才能去离开这个苦呢?那好,就不要造种种业。那怎么才能远离烦恼呢?你要修种种法门。怎么去修呢?那你就去修呗,修到法门成就,你就能出离苦海,这就是观。观察佛法,用正确的心,用正确的智慧,去观照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样最终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怛萨阿竭,这个怛萨阿竭就是指如来,如来的一个称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就是指佛。佛也是这么修行,才证道的,证果的。不要说你们,你们也是这样的,佛也是从你们这样刚刚开始修的。

下面,【增三数明行者,】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隥,佛法轨仪。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简单就是把它归纳一下。但是分开来讲,你要把它扩展出来,诸恶莫作,都不好做,什么叫作恶呢?有些世间的人,哦,我们从来不做坏事——他说不做坏事,他认为恶的那个界定,跟佛法所谓的那个恶,那差得太远,这个标准完全不一样。按照佛法一看,他做的恶事太多了,他是以世间的、以他自我的一个标准来定义的。所以你先得学佛法,认识什么是恶。真正在佛法之中定义是恶,它是比较高的、比较严格的一个界定,你都没有认识到你犯恶的时候就已经犯恶了,犯恶了你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犯恶了。

众善奉行,什么是善?你善恶先得分清楚。不但要分清楚,还得去做才行。最终才是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有点儿相当于什么呢?就是修智慧了。前面的话,大概还是戒、定,主要是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属于戒,自净其意就属于定、慧了,是诸佛教。

【诸恶即七支过罪,轻重非违,】哪七支啊?身三、口四,主要是行为上的、语言上的。

【五部律广明其相。】天竺的,就是小乘的五部律,律分五部律嘛。最早是一部律,后来因为佛教产生一些分裂了,这个分裂当然并不是说不好,就是各种因缘,他这些弟子里面有些地方往这边去了,有些往西边,有些往东边,有些往南,有些往北,住的地方不一样,时间长了,相互之间可能联系不多,或者见解不完全一样,你执著于这个,他执著于那个,各自有各自的侧重,各自修各自的法门,差别就越来越大了,变异就越来越多了,就分为五部了。

当然实际上根本的差别并不多,就是些细微的差别。以前给大家讲过这个五部嘛,是吧?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之类的,五部。我们现在传到中国来的主要就是一部,就是从四分律里面出来的,四分律,主要是从昙无德部这里面出来的。

【如是等恶,戒所防止。】就是这里面所说的种种相,就是什么才是犯了这种业相,轻重啊,种种罪过,犯了这个罪过,就是作了恶,犯了这些事,就是作恶。戒所防止,是我们所立的这些戒律他所防止的,是禁止你去这么做的。

【诸善者,善三业,】善三业就是身语意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就是邪见,颠倒知见。【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正行和助行种种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就是用戒定慧来摄一切佛法,简单就这么说。

【若得此意,四五六七,乃至百千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亦如是,是名下智导行也。】下智就是三藏教里面说的。比如我们说四,用四来概括的话,用哪四种比较合适呢?

比如说,我们说四念处也可以,四念处不就是四吗?五,五根、五力;六,六度;七,七觉支;八,八正道;九,九种禅法;十,十种智慧。反正各种都有,说十度的也有。当然这都是一种方便说法,就是你用种种方式,这个数字并不重要,但这数字它里面所代表的含意,它修行的具体内容你要去学习。

今天我们时间也就到了,不多说了。说的具体的修行方法就是把这些东西通过数字来表明,就是我们平时所接触的一切法门,都可以用数字来概括。

这里有个问题。提问:“师父吉祥,《玄义》第二十九讲云:【上上智观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岂可断破三德更求三德?则坏诸法相。烦恼道即般若,当知烦恼不暗;般若即烦恼,般若不明。烦恼既不暗,何须更断?般若不明,何所能破?暗本非暗,不须于明。如耆婆执毒成药,岂可舍此取彼?】恭请师父开示其中的‘坏诸法相’怎么理解?”

这里不是刚才讲了这个法相吗?法相能坏吗?坏不了,是吧?诸法实相你能坏吗?你能破坏它吗?你再作恶多端,你再像是邪魔外道,邪见再深,你都没办法破诸法实相。不要说破诸法实相,就是外在的法相你都破不了。它该因缘生它就生,该因缘灭它就灭。

它的真实相和它的缘起相,实际上你都破不了的。我们所要破的是什么?修习佛法是破对这个法的一种执著,明白吗?比如说我们对这个法相,它是假的,它是缘起的,它是虚幻的,它是无常的,但是呢?你执著于常,或者你贪求它,这就是一种执著——破的是这个!破的是法执,而不要破法相。法相你不用破,你也没办法去破。如果要破法相,那就有点儿像拨无因果了,知道吗?

因果就是讲缘起法嘛!因为有因缘,它才会生起这个法。所生起的这个法就是果,能生起的种种条件就是因。因果法你能破吗?佛也不能违背因果法啊,所以佛也得顺着这个因果律来救度众生,化导众生。告诉你作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作善因有善果,作恶因有恶果。所以这些法相的东西他不能破,他破的是你对法的一种错误的见解和观念。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了啊。

不仅仅对于佛法、世间法不能破,对于出世间法同样也是不能破的。如果你真正明白出世间法最高的境界,你就知道法相是不可以破的。我们经常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舍,是舍执著,是对佛法的执著,并不是要坏这个法相。大家明白吗?

打个比方,你没有佛法你怎么得度啊?你还坏掉它。有些人说:把书全部烧掉,我破坏佛法。你烧掉书,书是谁写出来的?是谁说的?佛说的,你还能把佛给杀掉啊?破得了吗?破不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真正的法是破不了的,你能破掉的只是外在的暂时的因缘法,实际上它不是真正的破。

真正的内心的问题,是我们众生自己的烦恼和执著、愚痴和无明。所以你真正明白这些东西的话,反而这些烦恼啊,这些生死啊,或者我们认为这些负面的东西、障碍我们学佛的东西,能够转化成什么呢?三道变成三德。

本来是烦恼道、本来是业道、本来是苦道,这是三道。十二因缘不就是讲三道吗?哪三道?比如烦恼道对应的十二因缘的什么呢?讲过的,大家可能又忘了,是吧?三支:无明、爱、取,这是烦恼道;行和有是业道;剩下的七支都是苦道。

大家就记住啊!记住!无明、爱、取是烦恼道,行和有是业道,什么识、名色、六入、触、受,它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属于苦道,包括后面的什么?生和老死,总共是七个: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其他就不说了啊,一时半会儿也容易弄糊涂,反正剩下的七个,就是苦道的七支。

这里就说的三道即是三德,那么烦恼道对应的就是般若德。然后业道对应的是什么?解脱德。后面苦道对应的是法身德。没有烦恼,怎么证得菩提啊?是吧?没有烦恼,怎么成就般若啊?就是说,我们如果没有问题、没有困难来考验你,你怎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我们世间讲“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儿会有成功?没有烦恼哪儿会有智慧?是吧?

人都是从大自然之中去学习的。遇到问题了,就在这儿琢磨:哦,我怎么把问题解决了啊?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智慧就出来了,以后就把它写到书上:啊!这办法不错。这就是智慧。学习佛法也是一样,佛法从哪里来?也是佛通过修行之后,他发现有种种烦恼。

怎么去除这个烦恼呢?用种种智慧的法门,就叫作般若。光有般若还不行啊,你得起行,得解脱,就得实践,就得行妙,通过修行最终才能什么呢?破除这些生死之业,不要造恶业了,要做什么?造修行的业,知道吗?然后才能解决这个。

修行的业才能成就解脱,因为你那些业最终给自己什么呢?一个一个的绳索把自己给绑住了。

最后的法身德也是,怎么证得般若真如法身,证得自己的佛性?是吧?你不要离开我们这个虚假的世界,你不要认为这个东西是真正的苦,没有这个假的身体的话,最终法身从哪里来?我们说法身遍一切处,一切法皆是什么呢?佛!

一切处皆是道场,一切法皆是佛法。你如果认识的话,它立即当下就是,处处皆是净土,是吧?“处处皆成华藏界,个中无处不毗卢。”所有的世界,所有的三界,都成了什么?华藏世界,都成了佛的净土。我们认为是生死的世界,原来是净土。每一个人认为都是生死的凡夫,都变成了像佛一样的,变成了毗卢佛,毗卢遮那佛嘛。

所以,不离开这些东西而得到这些东西。所以这里说了,般若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般若。为什么呢?没有烦恼就没有般若,所以烦恼也不暗,般若也不明。烦恼是黑暗的暗,般若是光明的明,是吧?既然那个不暗,就不需要断烦恼;既然这个不明,就不需要什么呢?修般若。

那什么能够破这个暗呢?是吧?当然我们现在还得破,并不是表达说不破啊!说不破是从理上去说,讲三道即是三德,这是从理上,从事上你还得修啊!你这个理怎么证得?要通过事修,通过修行,从事上起修,慢慢地去发现真理,去证得你这个佛果。

所以这里说,这个耆婆执毒成药,本来是毒,但是他却变成了药。这个毒如果能够善巧地加以利用的话,毒能够成为良药,能够治病,以毒攻毒嘛,是吧?

所以可以舍此而取彼吗?没有!打个比方,我们这个莲华是在什么?在淤泥之中才能生长,离开这个淤泥它能生出来吗?生不出来,没有另外一种莲华是凭空生出来的,所以这里说,“如耆婆执毒成药,岂可舍此取彼?”就是这样子的,我们既不能舍弃这个东西,不能离开它,但是呢?你千万又不要执著它,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佛教叫不即不离。

说不离的话,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因缘条件,大家都在生死、在烦恼之中,是不是?你不能离开这个苦海,你就必须在这里修行,这是现实的一部分。从理论来说,如果离开我们这个苦海,另外去找个什么净土,你实际上也是找不到的。

打个比方,你天生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不会的!是吧?你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因为你现在还不在西方极乐世界,你在其他的秽土,在三界之中,然后阿弥陀佛就建立那个净土来接引你。你是从此土到彼土,从秽土到净土的。

所以你本身修行的这个阶段,是不能够离开这个秽土而修行的。如果你本身都不需要秽土就直接在净土,那需要阿弥陀佛干什么呢?你早都已经修成了,就跟佛是一样的了,是吧?但实际上不会这样子的,有没有天然就已经成佛的?没有。佛性是天然的,但是圆满的佛没有天然就出生的,都是经过无量劫修行才修成的。那么修行,他的基础在哪里呢?都是在三界之中。

所以,我们想想啊,用这个比喻就知道,既然是这样的,但是我们没办法,离不开的话还得修,但是修呢?又不能满足于此,好好一步一步什么呢?向着菩提大道,向着西方极乐世界,不断前进吧!努力吧!

大概是这个道理啊!所以我们实际上从理上先要明了,理上明了只是一方面,更多什么呢?事上要去修行,而且事上的修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步骤,这个特别特别地重要,别光天天夸夸其谈的,没什么意思啊,还得修。但是你不能说:那我就不学习——那不行,不思考也不行。即使你修不了,你先要明白这些道理,以后就会有用!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最后请大家一起合掌,我们做一个回向: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三遍)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玄义1
妙法莲华经玄义2
妙法莲华经玄义3
妙法莲华经玄义4
妙法莲华经玄义5
妙法莲华经玄义6
妙法莲华经玄义7
妙法莲华经玄义8
妙法莲华经玄义9
妙法莲华经玄义10
妙法莲华经玄义11
妙法莲华经玄义12
妙法莲华经玄义13
妙法莲华经玄义14
妙法莲华经玄义15
妙法莲华经玄义16
妙法莲华经玄义17
妙法莲华经玄义18
妙法莲华经玄义19
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妙法莲华经玄义21
妙法莲华经玄义22
妙法莲华经玄义23
妙法莲华经玄义24
妙法莲华经玄义25
妙法莲华经玄义26
妙法莲华经玄义27
妙法莲华经玄义28
妙法莲华经玄义29
妙法莲华经玄义30
妙法莲华经玄义31
妙法莲华经玄义32
妙法莲华经玄义33
妙法莲华经玄义34
妙法莲华经玄义35
妙法莲华经玄义36
妙法莲华经玄义37
妙法莲华经玄义38
妙法莲华经玄义39
妙法莲华经玄义40
妙法莲华经玄义41
妙法莲华经玄义42
妙法莲华经玄义43
妙法莲华经玄义44
妙法莲华经玄义45
妙法莲华经玄义46
妙法莲华经玄义47
妙法莲华经玄义48
妙法莲华经玄义49
妙法莲华经玄义50
妙法莲华经玄义51
妙法莲华经玄义52
妙法莲华经玄义53
妙法莲华经玄义54
妙法莲华经玄义55
妙法莲华经玄义56
妙法莲华经玄义57
妙法莲华经玄义58
妙法莲华经玄义59
妙法莲华经玄义60
妙法莲华经玄义61
妙法莲华经玄义62
妙法莲华经玄义63
妙法莲华经玄义6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佛教词典】四相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

【佛教词典】三轮相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

关于近日流传讯息之郑重申明

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