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二十六)

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大家看到《玄义》。好,我们今天继续讲这个智妙,其中的第三点,辨相。前面讲了二十种智,把所有的智慧用《法华玄义》里面的这种分析,把它总结成二十种。

【三辨相者,天竺世智,极至非想。此间所宗,要在忠孝、五行六艺、天文地理、医方卜相、兵法货法,草木千种皆识,禽兽万品知名】。

他这里讲的是古印度,包括我们中土的、世间的这种智慧。当然是简单地说了一下。就是天竺的世间的智慧,它最高的能够达到什么地步呢?这里说“极至非想”。非想就是非想非非想天。我们不是说三界嘛,这是属于什么呢?无色界。无色界的最上一层天,就是非想非非想天。

此间所宗,就是我们中土所宗的主要是在忠孝。实际上忠孝的话主要是儒家的,他自己的一个主张。当然还不仅仅是忠孝,后面还说五行六艺、天文地理。我们中土讲这五行,什么金木水火土啊。六种艺,(礼 、乐)、射 、御  、书、(数),什么琴棋书画之类的吧,反正六艺,这具体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天文地理、医方卜相、兵法货法,诸子百家这些东西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木千种皆识,禽兽万品知名。包括世间的一切的知识,实际上也属于世间智慧。

【又涂左割右,等无憎爱。获根本定,发五神通】,这是主说外道,修这些禅定,修神通。【停河在耳,变释为羊】,这些都是指种种神通。【纳吐风云,扪摸日月】。甚至他们的神通能够摸日月。脚踩到大地,或者大海,手能够挨着天,直接摸到日月。【法是世间法,定是不动定,慧是不动出】。就说他还不能真正地动烦恼,不能真正地出离生死。【邀名利,增见爱,世心所知,故名世智也】。最终能够邀取名利,能够增长我们的见爱烦恼,是世心、世间的心所知的一个范畴,所以称为世间智。

它不能出离世间,还是在三界之内,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果按照我们中土的一般的这个智慧来说,诸子百家不用说了,这都是世间的一些学问智慧。即使是我们原来的中土的一些,可能其他的一些信仰,不仅仅是道家也好,道教也好,其他的一些民间的信仰,它无非最多也就是升天而已。升天一般还都是在欲界天,不能说超出欲界天之外。

当然在印度外道里面,他们所达到的这个世间的智慧,相比较而言,比我们东土要更胜,更加殊胜。他们能达到色界、无色界。所以他们要修禅定,这个禅定的功夫有欲界的定,有色界定,有无色界定。我们的只能达到欲界,他们能达到色界。实际上欲界的话,真正的禅定实际上都说不上,勉强说有定。真正说禅定的话,主要是指四禅八定,是指色界和无色界的。当然我们这里是简单说一下,至于修了神通之后,能够升天,能够发种种神通,这都是很正常的。这就是把这个世间的智慧简单地做了一个概括。

下面是出世间的智慧了,以下都是出世间智慧。

第一个是【五停、四念者】,这两个合到一块。【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观】。有了定,所以能够停,停心嘛。他用定来停心,停就是停止的意思。你不修定,你的心就不能止息,止息什么呢?止息妄念,就是让我们的妄念要停止下来。妄念停止下来,我们的真心才能慢慢地显露出来。

另外也是说用我们真正的智慧来止息妄念。一个是能止,一个是所止。能止的是什么呢?智慧。就是修行的五种方法,五个法门。它是能止的,就像是药一样的,能止住我们的妄心。所止的,也就是被止的,被止息下来的是妄心,所以叫五停心。有五种心都需要停息下来,所以叫做五停心。贪、嗔、痴,还有散、障。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心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他就用五种方式来对治我们五种妄心,把这个妄心止歇下来了,自然而然心就定了。

下面是叫四念处。四念者,就是四念处。身、受、心、法。观身体,观自己的感受,观自己的心,观一切的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种观就是一种智慧,用智慧来观照,用智慧的方法来观照。观照什么呢?观照身、受、心、法这四个层次,四个方面。

【观能翻邪】,翻邪是什么,就是反邪为正,改变我们内心的这种邪心、邪念。【定能制乱】。它能够制住我们的乱心、妄心。实际上这两种,它有不同的层次。实际上相对这个智慧的能力更大,禅定的功夫相对力量小一点。它那个只是制乱,只是把它平息了,但是不能除灭我们的乱心,就是我们说斩草不除根。但是观慧的话,它能够除根,真正的智慧它能除根的。

下面就具体讲了五停心,【数息治散】,多散众生数息观。【不净治贪】,多贪众生不净观。【慈治瞋,因缘治痴,念佛治障道】。我们业障重的人多念佛。有些人说,我业力重,你看我背什么都背不下来,脑子也不聪明。或者有些人说,我病很多,或者种种障缘很多,想学佛,没这个条件,或者找不到师父,找不到好的道场,这就多念佛。

【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就是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之中的苦谛上的四种智慧,【治于四倒】。哪四种颠倒呢?以前讲过,哪四种颠倒?常、乐、我、净,没错,也叫凡夫四倒。就是我们凡夫有四种颠倒,认为世间的东西,身体是什么呢?是净的,是清净的。常,第一个是常,那什么是常?观心无常,认为心是常的;认为法是有我的;认为还有乐,受是乐的,就是四种颠倒。这恰好用不净、苦、无常、无我,来对治我们凡夫的四种颠倒,【四倒不起】,让它们四种颠倒不生起来。

【由此四观,初翻四倒】,就是刚刚地能够把四种颠倒反过来,实际上就有点像我们说的拨乱反正一样的。但只是翻过来而已,【未入圣理】,但是还没有进入圣理,圣理就是正理。真正的真理他没有进入,还不能超凡入圣。【故言外凡智也】。属于外凡位。就是凡夫有内凡和外凡,外凡位还属于相对比较外围的,内凡位就已经接近圣人了。实际上内凡就已经可以称为贤,贤人。我们经常叫贤圣、贤圣嘛,内凡已经可以叫贤人了,贤是挨着圣人的,与圣相邻,名为贤。

下面就是四念处之后,再修什么呢?暖、顶、忍、世第一,这就是内凡位了。

【暖法缘四谛境生智,伏烦恼智】,缘四谛之境,前面不是讲了种种境嘛,境妙嘛,里面就有四谛,苦、集、灭、道四谛,暖法是内凡位的第一种,第一层,伏烦恼智。【更增成十六观智。如火钻,上下相依,生火烧薪】。就是用火去钻这个东西,让它产生暖气,能产生火,能把这个木头给点燃。当然这是个比喻了,就是修这个四谛观智的时候,慢慢修到一定的程度后,它开始就会产生暖气,这是个比喻。就是你修得比较纯熟了,比较有力量了,它就能够烧起火来。实际上点起火来就是开始已经可以慢慢地降伏烦恼了,可以降伏烦恼了。这个火是代表智慧之火。

【以有智知有境,能生暖智】,把这个智慧叫做是暖,【令有萎悴】。令这些什么花叶能够萎悴,实际上令烦恼萎悴,就是烦恼不可能再像我们说的到处丛生了,你想生起烦恼来,有这个智慧来对治你,不会随便生烦恼,内心就会相对清净。

【如夏时聚华为?(zhì)】,就像夏天的时候,把这些花儿都聚在一块儿,【华生暖气】,时间长了里面这些花儿就会产生暖气,【还自萎悴】。花儿自己又被这个暖气开始给萎谢了,慢慢会凋悴,凋谢。

【又依阴观阴,发智火,还烧阴】。这就跟“聚华为?”是一个意思,依我们的五蕴,来观察色受想行识,发智慧之火,反过来又能烧五蕴。就是我们说的“五阴炽盛苦”,因为有这个色身,所以才会有种种烦恼。如果我们自己把这个身心世界能够看清楚,它自然而然这个烦恼就不会随便产生了。

【如两竹相摩生火,还烧竹林】。就像两个竹子摩擦,摩擦就会产生热,最后可能还会生火,又把这个竹林给烧了。又离不开我们这个虚妄的身心世界,又是从这个身心世界里面起种种观法,观察之后又把这个五蕴最终归于空,又能观空,所以说世间很奇妙啊。

我们经常可以打个比方,就说我们这个眼睛,只能看外,不能看内,只能外视,看到眼睛外的东西,眼睛能够看见自己吗?能看到眼睛吗?看不见。眼睛能够内视吗?我们现在也不可能内视,它只能看见外在。

但是我们这个心却是很奇妙,心又能观察外面的世界,又能观察自心,它能观察自己的。所以我们又是这个东西,我们说“真不离妄”,我们说的这个是妄心世界,我们这个虚妄的身心世界,但是又不能离开这个虚妄的身心世界去起修,它又能够在上面去修行,修行之后又能重新改造自己的身心世界,所以它这个功能确实很强大。

【尊者瞿沙说:求解脱智火,暖最在初。如火以烟在初为相】,就是开始慢慢生起暖了,慢慢就冒烟了,到最后才生火。【无漏智火亦以暖法在先为相】。不管是解脱,还是无漏的智火,都是以暖法作为第一步,修行的第一步。

【如日明相在初为相,是故名暖。于正法、毘尼中,生信爱敬。正法者,缘道谛信;毘尼者,缘灭谛信】。就是对于正法,也就是佛法了,毘尼主要是指戒、律法,生起信心,生起爱敬之心。正法主要是什么呢?修道谛,四谛里面的道谛,观察道谛,产生信心;毘尼者,主要是指灭谛,缘灭谛生起信心。

【暖能缘四谛,云何言二】?本来暖法是要缘四谛的,前面也说了,缘四谛。这里讲了,“缘四谛境生智”。但是主要的是缘二谛,一个是道谛,一个是灭谛。为什么呢?下面回答:【答:此二最胜】,就是在四谛之中,道谛和灭谛更加的殊胜。【应先说】。所以它又处于优先的一个位置。

【又,正法是三谛,毘尼是灭谛】。它还有不同的说法,有些地方认为正法是道谛,这里说正法包括三谛,那就是除了道谛之外,还包括另外苦、集二谛,它就苦、集、道,然后毘尼是灭谛。

【如佛为满宿】,就是他的弟子,满宿尊者,【“我有四句法,当为汝说,欲知不?当恣汝意。”四句即四谛也】。就是我有四句法,也就是四谛法,当要为你说,你想不想知道啊?你想知道,我就放开给你说,随便你想知道什么,我都跟你说,当恣汝意,随你的意。

【所有布施、持戒尽向解脱,是其意趣】;我们所有的布施、持戒,最终都是归向解脱的。

【色界定起是其依;于自地前生善根,是相似因缘】;先生色界之定,于自地前生起种种善根,这都是相似因缘。

【于四真谛顶,是其功用果;自地相似,后生善根,是依果】;一个是功用果,一个是依果。依果的话是指前面色界定,一个是自地相似的种种善根。真正的功用果是什么呢?还是四谛之顶,实际上这就已经叫顶法了。暖、顶、忍,世第一,这是第二个,顶。

【色界五阴是其报;涅槃决定因,及不断善根,是其利】;能够生色界的五蕴色身,因为他修的是色界定嘛。你修色界定,就能生到色界天。那么你在色界天的这个五蕴色身,跟我们这个欲界的五蕴色身不一样的,我们这个是胎生。要是色界天的话,应该属于化生,变化的,变化而生的,他的身体相对就比我们更加清净,更加的殊胜。

“及不断善根,是其利”,就说你的善根就不会断了,这是对你有利的地方,这是利益。

【十六行是其行;是缘生;是修慧;色界系;三三昧;三根随所说相应】;

这个三三昧,三三昧就是什么?有觉有观,觉观合在一块,叫三三昧。

这里十六行是指什么?四谛,观四谛十六种行法,四谛下面分别有四种行。

苦下面有四行,集谛也有四行,道谛也有四行,灭谛也有四行。四四相乘,就是十六行。

比如说苦,苦下面是什么呢?苦、空、无常、无我;集是什么?集、因、缘、生;道:道、正、迹、乘;灭:灭、尽、妙、离。它分别又有四种修行的方法,所以四谛下面又十六种,总共合起来是十六种。

【三根随所说相应;众多心;是退】。

它是讲的这个修行的这么一种相状,与什么相应,是一心,还是多心,是退还是进。就是说,修到这个暖位的话,暖位它会退的,它会退转,它会退步,它不一定说一直向前进,它有时候会退的,很有意思。

【暖有三种,谓下下、下中、下上】;

又把暖分成三种,也就三个层次,下下、下中、下上,还都属于下,把下分成下下、下中、下上。

再往上,【顶有三,中下、中中、中上】;

再往上,【忍有二种,上下、上中】;

到第四个,【世第一有一种,谓上上】。

就是把这四个位置又分别分成九个位次,我们说九品,跟这个九品莲花有点相似。暖位对应的都是下品位,顶位对应的都是中品位,然后忍位对应的是上下和上中,世第一是上上位。

【此四善根以三言之】,下面又是不同的分析的方法,【暖是下,顶是中,忍、世第一是上】,暖是下位,顶是中位,忍和世第一是上位。

【复有说者】,还有不同的说法。【暖有二,谓下下、下中;顶有三,谓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谓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谓上上】。

它就不同的分法,就把前面这个暖位从三种减为两种。顶位呢,还是三种,但是三种的位置已经发生变化了。本来原来是中下、中中、中上,现在中上没有了,把下上给加进来了。忍位原来只有两种,只有上下和上中。现在分为三种,就把中上又挪到忍位的这个位置了。最后世第一法,还是上上,没有变化。

【亦以三言之,暖是下下,顶是下中,忍是中上,世第一是上上】。

这是简单的一个概括,暖是下下,这是下中,这是中上,世第一是上上。实际上这里边我们说,这个下下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下下就是什么?下下和下中。顶位呢?下中又有下位,又有中位,有下上位,有中下位,有中中位。忍是中上什么?又有中位,又有上位,有中上位,有上下位,有上中位,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根据第二个这个分析总结的,又把它归纳起来,所以说忍叫中上,它有中,中这里应该是个顿号。这里下,这里也是下下,这里也是个顿号,只有世第一呢,是上上,这就不需要顿号,它只有一个位次。

【瞿沙云:暖有下三;顶有六,下下乃至中上;忍有八,下下乃至上中;世第一但上上】。

这里又不同,第三种说法了。

暖有下三:就是下下、下中、下上;

顶有六: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

忍有八,就把前面的暖、顶又包括在里头,再加上,上下和上中;

世第一还是上上。

【以三言之,暖法一种,谓下】;又进行这个总结,小的归纳。下,谓下的话,就是下下,下中,下上。

【顶法二种,谓下、中】;就是下三法和中三法,总共是六种。

【忍有三种,谓下、中、上】;下有三种,中有三种,上只有几种啊?两种,上下和上中。

【世第一有一种,谓上】。世第一只有一种,谓上上。

就是它对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法,它用不同的一种分析,实际上每一个说法还不完全一样,有些这个论是这么说的,这部论是这么讲的,有些那部论有可能又另外一种说法,相对它是有些出入的,但是大概的差别不大啊。

再往下,世第一有一种,谓上。

【暖有二舍,一离界地,二退时。】界地,我们说三界九地,从下地到上地。【退时舍】,退时呢,有时候会舍,也会舍,舍去它原有的位置往后退了。【堕地狱】,甚至会堕地狱,你看别说修到这种地步,他有时会堕地狱。就是你再往上修,修不上去了。他有种种障碍,他就会倒退,倒退的弄不好,他会种种烦恼就会生起来。一生烦恼就会造业啊,一造业,又堕地狱。

这都已经修到相对比较高的层次了,我们说属于贤位了。贤位没有入圣之前都会退转。特别是第一个暖位,更不用说。顶位也是退啊,这里说的顶也是退。至于到世第一,他就不会退了。就是暖、顶、忍、世第一,到这个四贤位的忍位不会退了,忍位一般都不会退,顶位还会退。

【作五无间,而不断善根】。甚至会造五无间地狱的业,但是他虽然会造地狱业,比如他很快会到地狱,但是从地狱一出来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再堕落了。基本上也就最后一次,就是把这个业该消的消了,下回再继续修,很快就会成功,很快就会进入后面的忍位,世第一位,一直到见道位。见道位就超凡入圣了,一旦超凡入圣,再不会堕入凡夫地。

【顶亦如是。忍唯一舍,不堕地狱(云云)】。

顶亦如是,就是顶跟暖一样的,也有两种舍:一个是离界地,第二个是退时;

忍唯一舍呢?就是离界地,但是他不会堕地狱,就只有离界地,没有退的时候。就是忍位就不会退了,我们所以叫做忍的话,有些地方也叫安忍不动,能够忍的安忍,能够安定,他不会再动了,虽然不一定说立即往前面走,往上走,但起码不会倒退了,所以修行他有不同的阶段啊。

【顶法者,色界善根,有动不动、住不住,有难不难、断不断、退不退】。就是他有时候会动,有时候不动;有时候能住,有时候住不住;有时候有难,有时候没有困难;有时候能够断,有时候不能断;有时候会退步,有时候不会退步。

【就动乃至退者有二,下者是暖,上是顶;彼不动乃至不退者为二,下者是忍,上者是世第一法。复有说者,应言下顶。所以者何?在暖法顶,故名顶;在忍法下,故名下】。

就是不同的这种说法,它有时候会动,有时候会退,有时候不动又不退。动、退的时候,往下走就是暖位,往上就是顶位,不动不退,那好就是往上走,最低也会到忍位,再往上走可能直接到世第一。

就是同样修达到的这种层次,但是因为每个人过去这个修行的积累不一样,你过去可能造的业相对少,他种种障碍就小,你在这个时候修的话就没有种种障碍了,你就会进步快,直接往前走。但是因为以前可能障碍烦恼比较多,你修的时候,虽然也修到这个位次,可能就会退,就会动,弄得不好有时候就会有起伏,每个人情况不完全一样。

【复有说者,如山顶之道,人不久住。若无难,必过此到彼】。

就是说已经像人登山顶,从山脚慢慢登、慢慢登,登到山顶。这个顶位就是暖位上的第二个位次,已经到达山顶。顶位不能待久了,要么继续往上走,往上走的话,就已经到了忍位,甚至已经越过山顶了,要么从山顶就退下来了,退到暖位,甚至再往下退都可能,最多的话你造业可能还会堕到地狱、三恶道里面去,它会退的。退了之后重新再爬呗,重新再修,但是下回再修的话,估计你的障碍就相对会很少了。

【若遇难,即便退还】。就立刻就会退下来,回转过来。【行者住顶不久,若无难必到忍】,就直接从顶位到上面忍位了。有难的话,就退回到暖位,甚至暖位以下,都有可能,你看,【有难退还暖】。一般是退还到下面这个位置,暖位。【犹如山顶,故名顶】。它是用个比喻了。

【云何为观?于佛法僧生下小信。小信者,此法不久停,故言下小。此信缘佛生小信,是缘道谛;缘法生下小信,是缘灭谛。】生下小信,它虽然生信,还属于下小,所以这个信心还不够足。缘佛,这里说生道谛,缘法生灭谛,所以我们也不是经常观察佛法僧三宝嘛,是吧?

【问:应能缘四谛,云何言缘二谛?答:道、灭胜故】。本来也是可以缘苦、集、灭、道四种谛的,为什么说只说缘二谛呢?因为道谛和灭谛更加殊胜。【清净无过,是妙是离】,是微妙的,是能出离世间的。【能生信处,为生受化者信乐心故】。生信乐之心。

【若世尊说苦集是可信敬者,则无受化者】。就说道谛和灭谛的时候,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欢喜。若说苦集二谛的时候,就很难产生信心和尊敬的心。闻说出世法嘛,当然大家都非常高兴。说世间的这些东西,大家不太高兴。当然实际上这也不能完全这么理解啊,就说大家还是希望更加殊胜的,实际上苦谛和集谛真正你去观察,一样的也可以息灭烦恼,一样可以出离生死。但是大家都喜欢听一些更加殊胜的、微妙的东西。

【此烦恼恶行、邪见颠倒,云何可敬信】?当然烦恼恶行、邪见颠倒,就是我们说的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当然闻到这些烦恼、生死这些法、邪见啊,什么颠倒法,确实一开始不会高兴,但是起码能够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啊,它也是有作用的。

【我常为此逼迫。受化者于道灭生欣乐,是故说二也】。就是说大家更想听的东西,就像我们跟大家说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你不要老跟我说娑婆世界的事情,我们都喜欢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怎么去向往啊,产生一种仰慕之心啊!到底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呢?有道,有灭,有修行的方法,有能最终修行的这个成就,能够证入圣果,能够出离生死,大家都愿意。

如果你只是说,世间多苦,为什么会有苦,苦因、苦果,你讲这些东西,大家已经够苦了,不想再听了。当然最终是要你出离这些苦,改变你生死之苦的根源、这些原因,但是那个相对来说可能大家还是觉得,不是特别愿意生起这种信敬之心来。

【复有说者,信佛、僧是缘道】,把佛、僧二宝是放在道谛。法,【信法是缘三谛】,那就是苦、集、灭,【则尽信四谛也】。这个信法的话,不一定就是出世法,也有世间法啊。至于这个为什么信佛、僧是道呢?大家想一想,大家都是正在修行的,或者已经修行成功的人,道嘛,僧是正在修行的人,佛是已经修行圆满的人。信法,那我们到底修什么呢?佛和僧是依什么而修呢?依法而修。所以这个法,最终的它指向什么?是灭谛,是能够得到涅槃,证得涅槃。

【问:住顶亦信阴,亦信宝,亦信谛,何故但说信三宝】?按道理应该也信这个五蕴啊,也信三宝啊,也信四谛,为什么你只说信三宝呢?

【答:三宝是生信敬处。但随行者意,于阴生悦适,是名为暖;于宝生悦适,是名为顶;于谛生悦适,是名为忍】。就意思说都可以修,都可以信,但是它有不同的层次。比如说我们这于五蕴生喜悦,你就是属于暖,这暖位主要是修这个;再往上,于三宝生悦适,这是属于顶位;于四谛生悦适,这是属于忍位。

【问:何故顶退,不说暖退?答:顶既退,亦应说暖退】。就说在顶位都会退的话,那么在暖位会不会退啊?肯定会啊,是吧?顶位还比暖位高,他修的更高的都还会退,你修的更低的还不退?怎么可能呢?

【行者在顶时,多烦恼业留难】,有种种烦恼,有种种业,它会产生种种留难。就是什么意思呢?让你在这里停留,让你不能够再往前行,甚至还拖你的后腿,把你拉下来。

【烦恼等作是念:若行者到忍,我复于谁身中当作果报】?这很有意思啊,这有点我们说拟人的说法,这烦恼它会做这样的念头,它会这么想:如果这个修行的人,他直接就从顶位修到忍位去了,到达忍位,那我还找谁去做果报呢?到谁的身中去做果报呢?就抓不到这个行者了,他就不受我的控制了。就是这个意思。我现在赶紧把他拖下来,不让他继续往上修,当做果报。烦恼它会产生业力,业力最后就会有果报,有业果。

【若离欲界时亦念】:离开这个欲界,比如说到色界了,从下一界到上一界,它也会念。【行者出欲界,我复于谁身中生果报】?意思就是说,我怎么抓住这个行者?我能够让这个行者继续生到欲界吗?就很难了。他已经从欲界出去到色界去了,那我就不可能再让他回回到欲界之中了。

【离非想非非想处时亦念:行者离彼欲已,更不受身,我复于谁身中生于果报】?就是离开色界又到非非想处,也会说:哎呀,怎么办?他又从这个界到那个界,我应该赶紧把他留下来。

【于此三时,多诸留难。留难退】,所以说欲界、色界、无色界,它都会有种种留难,甚至从非想非非想处继续往上修,要出离三界,它也会继续为你做留难。

【故大忧恼】。所以说每个人修行都不一样,还是说,就是你基础要打得好点呢,你的障碍就小。你基础要是不好的话,障碍就大。就跟我们每个人天生禀赋不一样,有些人生下来身体就强健,体格就好,他可能会生病,但他生病很少,很快就好了,生病少。有些人体格就是不行,三天两头老生病,就不一样。你也是人,但是人的果报不一样。你也是修行到暖位,但是修行到暖位的时候,再继续往上修,每个人遇到的情况又不一样。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个不一样啊,再继续往上修,还是有不一样的。虽然再往上他不会退转了,但是你往前进,每个人进步的程度、速度还是不一样。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说,大家都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们可能不一定是超凡入圣啊,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人、是天,你是天人众,但即使是天人之众里面,又有很多差别。就跟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我们都是人,人有很多差别。但是那里面的差别相对不像我们那么大,起码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实际上是不是男人、女人,咱们还真搞不清楚,这因为是给我们人说的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说那边是有人。

如果跟天上的人说天话,那就不说是人了。但天人是不是跟我们世间的人,凡夫人,我们这个人、人间是长得是一模一样呢?实际上我们都不能确认。我们说古代的小说,什么《西游记》呀,跟我们不都长得一样吗?只是长得高大,更加的庄严啊,未必完全长得一样啊,我们自己想,谁知道呢?也不是所有的这个十法界都是以我们人作为这个榜样,你这是长得最好的,最漂亮,比例最好,这个形象最好,就这个一个头,四肢。也许不一定是这个长相呢,搞不清楚啊,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啊。当然我们希望他们跟我们长得一样,这样我们能够接受度比较高一点,是吧?长得不一样的话:哎呦,这漂亮吗?这好看吗?

你看这里用了一个比喻,为什么这个顶位会有种种留难、会退呢?【如人见宝藏大喜,欲取即失】。刚见到宝藏,生起大欢喜,刚要取的时候,突然就不见了。【住顶法者自念:不久当得于忍,永断恶道,获大重利,犹如圣人。而忽退失,故大忧恼】。就是以为很快就会到忍位了,到忍位的话就已经不会再退转了,很快就会出离三恶道了,出离这个三界了,获得大的利益了,就像圣人一样的。但是突然一下没了,消失了。看来这个好景不长啊,有时候修行不一样啊。

故大忧恼,【是故言顶退也】。就看到这个时候,顶里面退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至于说你退多少可能不一定,但是是不是有退,我估计是比较大的一个概率。但是可能也有不退的,直接上忍位的,也会有,看你的根器。

【若能亲近善友,从其闻随顺方便法。内心正观,信佛菩提,信善说法,信僧清净功德,是说信宝;说色无常,乃至说识无常,是说信阴;知有苦集灭道,是说信谛。若如是,即住顶;若不如是,即顶退】。

就是说你要具备这些条件的话,你就不会退。你要不具备这些条件,你就很有可能退。如果能够亲近这些善知识、善友,能够从善知识听闻种种方便的佛法,内心生起正观。这个时候能够什么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信三宝、信五蕴、信四谛。信佛菩提,信善说法,信僧清净功德,这是信三宝;说色无常,乃至说识无常,这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后面是苦集灭道,四谛。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这样去信的话,就能在顶上住,能够安住不动,不会退,接下来就会往上再前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从顶位就退下来了。

【忍法观者,正观欲界苦,色、无色界苦】;实际上这前面就给我们一个信息,就是修到关键的地方的话,一定得保持正念,正念、正观。你没有正念,没有正观,一旦失去正念,就会退。实际上跟我们修行是一样的,我们修行就是用正念来替换这种妄念。我们现在当然还不能保持正念,但是我们就是在开始修习这种保持正念的一种力量。

所以为什么要修一心不乱?实际上一心不乱就相当于定。你要不乱了,你的正念就有相当的能力,能够执持得住。我们为什么叫执持名号呢?执就是抓得紧紧的,不放手,别的东西、别的妄念就进不来。你一旦一松手,这个心一放松,立即其他妄念就出来。

【忍法观者,正观欲界苦,色无色界苦;欲界行集,色无色界行集;欲界行灭,色无色界行灭;断欲界行道,断色无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也就是观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分别又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欲界的,一个是上二界的。把欲界的苦集灭道分成一个层次,把色、无色界上两界的苦集灭道又分为另外一个层次。总共加起来就是下四谛,包括上二界四谛,总共就八个了。

八个再加上四种行法,每一谛又有四种行法,前面讲的:

苦:苦、空、无常、无我;

集:集、因、缘、生;

灭:灭、尽、妙、离;

道:道、正、迹、乘。

四八就三十二,叫三十二心,是名下忍。就说你能够观察下四谛、上四谛分别用四种行法,总共就有三十二心,这属于下忍位。就把忍位又分为下忍、中忍、上忍,这是刚进入忍位的开始。

【行者后时】,下忍位之后,【渐渐减损行及缘】,慢慢地减损行及缘,减行和减缘。这就把这个三十二心慢慢再减少,开始是三十二心都有,都要观察,慢慢观察的范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越来越集中。

【复更正观欲界苦、色无色界苦,乃至观断欲界行道,除观断色无色界行道】。这什么意思呢?苦是第一谛,所以说有欲界的苦谛、有色无色界的苦谛,那后面苦集灭道,道谛是四谛里面的最后一谛,就从最后一谛开始慢慢减,叫减行和减缘。缘是什么?缘谛;行是三十二心之中的其中的一心,也叫一行。

就是用心来观察,把这个观察已经慢慢地成就了,你就把这个行给断掉了、不必要再修了,就可以少修一个。开始是三十二行、三十二心,后面就三十一,到后面继续修得更好,三十、二十九……依次减下去,减到最后只有修一个行。

所以第一个断的是什么?断的是道谛。断的道谛之中的哪一个道谛呢?是色无色界的道谛。再接下来是断的什么呢?断欲界的道谛。它是从后面慢慢倒,倒过来去断的。

【从是中名中忍;复更正观欲界苦、观色无色界苦,乃至观色无色界行灭,除灭一切道】;这里接着继续往上修。开始好,把这个色、无色界的道谛、行道,已经灭掉了。继续往上修,那就断欲界的,断欲界的什么呢?道谛。它这里说除灭一切道,实际上除灭一切道,这个一切道,就是已经包含前面的色、无色界了。因为色、无色界的道已经灭掉了,不用再观了。所以接下来就是不用观欲界的道谛,把欲界的道谛也去除掉的话,那么一切道谛就不用再观察了,不用再缘,这个缘就是观察。就是我们说眼能够缘色,我们心能缘境,眼睛能够观察外在的这些色法,心能观察外在的这些境界。这都是属于中忍之后。

再往下:【复正观欲界苦、色无色界苦,乃至观欲界行灭,除色无色界行灭】;你看,道谛已经不用观察,灭掉了,灭掉这个行之后呢?然后就是灭这个灭谛了,减这个灭谛了,第三个嘛,苦集灭,排在第三嘛。苦集灭里面先除上二界的灭谛,把上二界,就是色、无色界的行灭,减少之后,减掉之后,然后再往下,那就减欲界的灭谛。

【复正观欲界苦,乃至观色无色界行集,除灭一切灭】;把欲界的灭谛也灭掉了,那么一切的灭谛就已经不用再观察了。当然它这里说,欲界的灭谛观完之后呢,下面这里就有集谛了,所以它这里写了什么?色、无色界集,紧接着、紧挨着的就是集谛了,而且是色、无色界上二界的集谛。

【复正观欲界苦,乃至观欲界行集,除色无色界行集】;你看,灭谛除掉之后,得除集谛了,除集谛又是从上二界的集谛除起。除了上二界的集谛,再除欲界集谛。

所以下面又会接着了:【复正观欲界、色无色苦,除一切集】;除一切集就把欲界的集也断掉了,那就一切集都没有了,最后只剩苦谛。

【复正观欲界苦,除色无色界苦】;你看,欲界苦里面分成两种,一个就是苦谛在欲界,一个是苦谛在上二界的。先把上二界的苦谛先除掉,只剩下欲界苦。

再继续观察:【复正观欲界,常相续不断,不远离】。这个时候就不能随便除了,还得留一点点,留最后的这个苦谛下面的一行,留着。苦、空、无常、无我,留其中的一行就可以了,其他的三行都得断掉。

【如是观时深生厌患,复更减损,但作二心观于一行】,你看,但作二心,哪两种心呢?

【如似苦法忍、忍法智】。这就是苦法忍、苦法智,这里叫忍法智,实际上应该叫苦法智更合适,叫法忍、法智。用法忍、法智来观察最后这一行,就是欲界苦谛下的一行。苦有苦、空、无常、无我,比如说你留下最后就是苦,苦行不灭,把空、无常、无我都减掉了,就留下最后这个苦行不灭,然后从这里就能得到慢慢相似的苦法忍和苦法智。

【如是正观,是名中忍】。就从上面说,从第三十一,一直到最后的留下一行,都是属于中忍;三十二行全观是下忍;从三十一行开始减,减到最后只剩下一行,都是属于中忍。

【复以一心,观欲界苦,是名上忍】。最后这两个心都不要了,只要一个心了,去观察欲界苦,是名上忍。上忍立即就会进入世第一了,很快进入世第一。

【复次生世第一法】,实际上这里面简单就说,不能说得太复杂,就是我们观察这个苦集灭道,开始是比较复杂的,慢慢减少,慢慢减少,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简单。为什么你能简单呢?为什么要简单呢?就是前面观察的都已经成就了,正观已经成就了。就等于我们说的考试一样的,把这个题目做完了,通过,再做下一个题目,下一个题目做好了,正确,又通过了,不用再做了,一直做三十二个题目,就剩最后一道题了,最后一道题目做成了,上忍位,很快就进入世第一法。就说你这四谛已经完全都修成就了,观察已经成就了。

【复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后,次生苦法忍。譬如人欲从己国适他国】,这里才是真正的法忍,前面是相似的。你看这里一个似苦法忍,实际上也是似苦法智,这里是真正的苦法忍才出来。

【譬如人欲从己国适他国,多财产不能持去,以物易钱;犹嫌钱,易金;嫌金,易多价宝,往适他国。行者乃至渐舍,相续不离,生于上忍;】这当然是打个比喻,就说我们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怕带的这个钱太多啊,麻烦。财产太多,就把这个财产变卖,换成金钱、换成钱币。钱币太多,换成金子,就更少了。金子还嫌多,换成比金子更值钱的这些宝贝,然后再到其他国家去。

就像我们要从下一界到上一界去,就是这样子的,越减越少,你身上这些什么烦恼啊、业力啊越来越轻。越来越轻的话,你才能上升。不然的话你的负担太重啊,你上不去,也就这个意思。你烦恼越少,越往上升;你烦恼越重,越往下坠落,就是堕落,拖下水了,扛不动了,只能往下走了。

好,行者乃至渐舍,慢慢地舍,越舍越少,越舍越少,相续不离,生于上忍。

【上忍后生第一法】;上忍后立即很快就生第一法。世第一就是说,你在世间是第一的,就是在世间所有凡夫里面,你是排在最顶位的,没有比你更高的了。就是说除了圣人之外,你在所有的凡夫里面,你是排第一号的人。

【第一法后生苦忍】。你看,这里不是苦法忍嘛,苦法忍,苦法智。

【问:世第一法有三品不】?他说世第一法是不是还要分成三品呢?可以分,也可以不分。

【答:一人无,多人有】。从自己一个人身上就没有必要去划分了,但是每个人情况又不一样,可以分的。

【身子上,目连中,余皆下;就佛、支佛、声闻为三品】。所以说每个人情况又不一样,比如说身子,舍利弗,他是如果在世第一的话,他是属于上,目连在世第一的话他属于中,其他的弟子都是属于下位。

就虽然是世第一,看来世第一里面也不是完全没有差别啊,也有差别的。就等于说,就佛跟辟支佛、跟声闻分成三品是一样的。

【世第一法者,此心心数法】,心是心法,我们说的八识心王。八识心王,眼识一直到意识,末那识一直到阿赖耶识,这属于八种心识,心数法就是心所法,什么贪嗔痴慢疑啊,这些东西啊,善心所啊,恶心所啊,什么不定心所啊,都有,就归这些心王所统领的其他的一些心。

【此心心数法,于余法】,相对于其他的法来说,【为最、为胜、为长、为尊、】就是说在世第一法这个位置的这种修行人的他的心心数法,比起其他的凡夫来说,它都是最殊胜的,最尊贵的,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为上、为妙。亦分,亦都】。也可以分,也可以都。

【分者,胜世间法,不胜见谛】,什么意思呢?能够胜世间法,不胜见谛。它肯定不胜见谛了,你要见谛的话是属于圣人了,见道位嘛。能够见见谛的话,见谛就是什么?见到真谛,为什么叫做见谛呢?见真谛,有些地方也可以这么说,说什么见道位,就是破了见惑,我们说的,几种不正见啊,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把这五种见使、见惑全部给破了,你就能入见道位。

【见谛眷属不相离,慧力偏多故】;见谛眷属不相离,就是见谛比这个世第一法,它要更胜,它的智慧更多。

【熏禅,不与凡夫同生一处故】;他会修种种熏禅,他不会与凡夫生在一个地方,你世第一还是属于凡夫位,见谛就属于圣人位,所以生到见谛之后的话,他不会种种业报再回生到人间来了、生到世间来了、凡夫地来了,他都是属于圣人,我们叫方便有余土,按道理他应该能生方便有余土。

【尽智时一切善根】,尽智是一种智慧啊,一切善根。【永离一切诸垢障故;三三昧乃至恶贱无漏,何况有漏】?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三昧。就是说世第一法比这几种还是要差一点,它虽然胜过世间一切的法,但是不能胜见谛,也不能胜熏禅,也不能胜尽智,也不能胜三三昧,何况有漏?所以说它们都是属于无漏位了,这还属于有漏位。所以【不应都胜】,它是【分胜】,分胜,但是它能胜过其他的位置呢!【彼暖、顶、忍法】,它比暖、顶、忍下面三个位,它还更高。

【亦应言第一。应言分胜,胜暖、顶、忍、一切凡夫所得禅】,就是一切凡夫所得的种种禅定,它都要胜过。在世间之中它是最高的,在四善根位里面,它也是最高的,还能什么呢?【无量、解脱、除入也】。无量,四无量心。解脱,什么四空定,四禅定,四禅、四空,除入是八背舍,这主要是世间的这些禅定,它能超过它们。

【或言都胜】,所以它能胜的是胜世间的,不能胜的是出世间的。【非谓一切事业中胜】,不是说一切的事业中,它是最胜的。

【但以能开圣道门故,彼见谛等不能开圣道门。以世第一法开圣道门】,所以说它在某些地方,比见谛又殊胜的地方,见谛虽然是圣人,但是世第一法能够打开这个圣道之门,它是在圣道门挨得最近的,它就接近这个圣道门,到它入圣的时候,就只差一个位次了。见谛已经入了圣道门,就没必要再去开了,已经进去了。

以世第一法开圣道门,【彼见谛等法得修】。就什么意思呢?正是因为有世第一法打开了圣道门,所以其他见谛以上的这些法门,你才能够去修行,才可能获得机会去修行。如果没有它打开这圣道门的话,你想修行这些法门,不可能,没有机会。

打个比方就是说,你没有入这个大学,你想在这里学习,不允许,不让你来读书。你到了这个圣道门,你才能在圣道这个基础上继续修行。

【见谛等法得修者,皆是世第一法功用】。就是都是它的功劳,你能够修到圣道门以上的这些法门,都是因为修了世第一法。就像比如说你要入党,就是这个入党介绍人很重要。没这个介绍人,你怎么入党?

学佛也是,哪个因缘让你进入佛门?可能会有个善知识介绍你进来的,也可能是你直接看佛经、看佛书这个因缘进来的,没这个因缘,你跟佛法就没有缘,这就是功用。

【是世第一法名义者,最胜义是第一义;得妙果是第一义;如高幢顶,更无有上,是第一义】。就是这个树的高幢一样的,顶上,高幢的最顶上,没有再上的了,这是讲世第一啊。

下面我们先休息一下吧啊,休息一下,回头再来,这里面都是讲这些位次的啊,反正比较那个啊,要动点脑细胞啊,大家先休息一下。

好,大家安静,我们看,下面【问:前诸义有差别耶】?就是问,前面说的上妙之义,它有什么差别吗?具体再进行一些详细的解说。

【答:此皆叹说上妙之义,亦有差别。于不净、安般名最】,比如前面说的最啊、胜啊、长啊、尊啊、上啊、妙啊,它也有差别,对于不净观和安般数息观来说,它称为最,就是世第一相对于不净观和安般来说,它是最。

【于闻慧名胜】,对于闻慧来说,它属于胜。

【于思慧名长,于暖位它是尊,于顶位为上,于忍位为妙】。就是它比这些修行的法门,禅定也好,或者种种智慧也好,或者种种修行的位次也好,它都更胜一筹。

【又依未至为最,依初禅为胜,中间为长,二禅为尊,三禅为上,四禅为妙】。这是跟种种禅定进行比较,未至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什么是未到地定?它是属于欲界的一种定,一种禅定,叫未到地。初禅是什么?色界禅定。中间为长,就是色界和欲界之间的中间的这个禅定,它是为长。二禅,与二禅相比它为尊,与三禅相比它为上,与四禅相比,它是妙。

【如是种种说,此依毘婆沙释,欲委知,向彼寻】。就是说这些解释的话专门有本书,是讲这些东西的,大家如果想去学习,想去了解,可以去看这个书,叫《毘婆沙论》,也叫《大毘婆沙论》。它也是佛教里面很重要的一部论,但是它主要是以说小乘佛法为主。以小乘佛法为主,但是这很重要,大家如果又想要确切地知道,你可以向这部论里面去了解、去学习。这是简单地说一下。

【初果八忍、八智】,这是讲的下面的智了,就比前面的四善根、五停心、四念处更高的智慧。【初果八忍、八智,三果重虑缘真】,这就是声闻四果,声闻四果的这种智慧。初果是什么呢?八忍八智。哪八忍八智呢?就是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这就是四种了,总共是十六个,八忍加八智就是十六个忍智。有苦类忍、苦法忍,一个谛上有二忍,有二智,苦法智,苦类智。然后呢,集,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道、灭也是一样的。四谛下,各有二忍、二智,这是已经进入见道位之后,才修这个八忍、八智。

三果重虑缘真。证得三果之后呢?就是二果、三果乃至第四果,他在初果的基础上,继续缘这个真谛理性,他已经见得这个真谛理性了,因为初果是见道位,什么叫做见道位?就是见到这个真谛理性,已经用智慧照见这个真理了,但只是刚刚照见,还得继续修啊,继续去观照这个真理,观照得越来越清晰、越明了,他能够破除的这些烦恼就越来越多。

所以前面初果只是破见惑,然后继续观察这个真谛理性的话,就能慢慢破思惑,从二果、三果,一直到第四果,把所有思惑全部破尽,就到阿罗汉。阿罗汉是破所有的见思惑,已经破尽了。这个时候就叫什么呢?九无碍、九解脱。九无碍、九解脱就相对应九品思惑的,每一品思惑下面又有一解脱、一无碍。

【支佛用总相别相】,这是辟支佛,辟支佛的智慧又比声闻四果的智慧要更高,用总相别相。

【如约三世明苦集,分别十二因缘】,什么呢?总相就是苦集;要是别相呢?就是十二因缘。就把十二因缘实际上简单归纳了一下。属于什么呢?我们说的因缘有三世十二因缘,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的是什么呢?无明、行;然后呢?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都属于现在;生和老死,又是属于未来。所以我们一看,无明、行、识,一直到识,识实际上已经应该属于现在了。所以它有三世,分别对应的苦集二谛,它没有道灭二谛,十二因缘里面主要对应是苦集二谛,以前给大家讲过了,顺缘、顺观十二因缘就是苦集二谛。要逆观的话,它就变成道灭二谛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这不就是修行的方法嘛。修行最终能够灭这些烦恼,能够灭生死,所以它也就包含了道灭二谛。

所以简单地说是苦集二谛,这是总相;分别就用十二种因缘详细给它进行分析,【即别相相也】。这是属于别相之相。

再往上辟支佛上面是什么呢?菩萨。这都属于三藏教的,大家一定要记住,从这里声闻的四果,一直到辟支佛,都是指三藏教的。这里的六度菩萨也是三藏教的菩萨。

【六度缘理智弱,伏而未断,事智强,能舍身命财,无所遗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六度的菩萨,三藏教的六度菩萨缘真理的智慧还是比较弱的,伏烦恼,但是没有断烦恼,为什么他伏而不断呢?这里要问大家,为什么伏而未断?是他只能伏但是不能断吗?说大声点,伏惑润生。

对了,说明你们还是预习了,这就是伏惑润生,他故意不断,为什么呢?菩萨要度众生为主,要说他,他有这个能力,他实际上智慧已经足够去断这些烦恼了,要是断了这些见思惑,他就不会再到三界之中来了,他就会出离三界了,他证得涅槃了。那离开三界之后,那就不能跟众生经常在一起了,想度众生都不太容易,所以他故意还留点惑不要断。断了已经差不多了,断了九成以上,但留那么一点点不断,这样的话他还能伏惑润生。就是故意留那么一点惑能够润这个生死之流,能够继续借这个业力能够投胎来在这个三界之内做普通的凡夫众生。那做凡夫众生他也不是白来,主要不是为了自己修行,为了度化众生。

事智强,就是他缘理的智慧弱,理智弱,事智强,就是他功夫还不是特别高,我们真正要修行的话是要证得真理。但是他证真理、缘真理的这种智慧并不强。但是他做普通的事,比如说修六度、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然后这些精进啊,这些他修得很好,要布施,你要多少钱,他有多少钱全部舍出来。不仅仅钱能舍,命,把自己身体,把自己的性命舍去,无所谓。都属于身外之物了,这都是事,事修。

什么才叫理修啊?你要能够观照真理,观这个色身没用,你舍更多的财物都没用,舍更多的生命都没有用,关键要能够舍得内心的烦恼。怎么才能舍烦恼?要有智慧,出世间的无漏的智慧。只有这个智慧才能破除这些烦恼,你才是真正地证得更高的果位。所以说无所遗顾,他说这些东西无所谓,想要多少随便都是舍掉。缺胳膊缺腿是吧?给你,没事。眼睛,挖出来给你,无所谓。但是修这些外在的东西容易啊,他修内在的烦恼就很难了。

所以我们世间的人也是一样的,把外在的东西舍掉相对是容易的。你不舍的时候,你死的时候不舍也得舍。但是烦恼你能舍得掉吗?他会随着这个业力,你会随着烦恼这个业力又会投胎,又会投生。“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要有这个本事才行。外在的东西,这个东西舍,相对还是容易的。

但是现在我们有些时候想舍外在的东西都很难,我们把自己的命看得很重要啊,不光是命啊,少胳膊少腿都不行。所以我们现在不要说理智弱,我们现在事智都弱。我们要事修这个力量都不够,别说去理修了。修理的话就必须是理智再强,修理的这种智慧更强才行,否则的话你没法修的,你没有这个善根去支持,没有这种力量去支持你。

【声闻能发真成圣】,能开发我们的真谛理性,能够超凡入圣。【犹论我衣我鉢,互论强弱(云云)】。就是说这些声闻乘的人,哪怕是证得声闻果的人,他还是有很多烦恼,虽然发真谛已经成为圣人了,但是还会有种种我执,这是我的衣服,这是我的钵,还会互论强弱。你看我这个衣服比你更好,或者我自己的能力比你强,他会有这种执著,但是不像凡夫一样的执著那么重,还有习气烦恼,知道吗?没有现行烦恼,还有习气烦恼。就是舍利弗以前不是说曾经做过蛇?所以舍利弗他的嗔心比较重。

有些慢心比较重,有个叫毕陵伽婆蹉的尊者呼小婢,他以前老当公子哥,当老爷当习惯了,身边都是这些侍女,动不动就对别人看不起,所以他有这些习气烦恼。现在他没有心,但是他有这些习惯,无心的,所以说这里面还是显示出来这个力量弱。

再往下,通教的智慧。通教里面也有声闻,通教也有菩萨,通教也有辟支佛,也有三乘。

【通教声闻,总相一门】,他就不要修别相了,修别相太复杂嘛就是,把它打开了,你这个也得修,那个也得修,这个修总相一门就够了。【达俗即真】。即俗就能证得真谛,即俗谛而证得真谛。

【通教缘觉,能于一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通教菩萨,能于四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不仅仅达俗即真,证得真谛之后还能够遍四门出假,也就我们说的从空出假,他能修俗谛,能够去教化众生,如果只是修真谛的话你还教化众生?你这个能力、你这个智慧没有,真谛的话我们有些地方也可以叫做根本智,俗谛的话可以叫做方便智。【又能遍四门出假,教化众生】。这是第十智。

【十信】,这是再往上了,这是别教了,别教的十信位,【信果头真如实相,为求此理,起十信心;十住,正习入空,旁习假中】;就说别教的十住位,主要就开始修的是空观,同时也能修一点点假观和中观。

【十行,正习假,旁习中】;别教十行位,正习假观,旁习中观,就是他空观已经修成了,接下来就是修假观,但是再往上他也能修中观。

【十回向,正习中;初地证中】;已经破无明了。

【二地已上,重虑于中】。前面是重虑于真,重虑缘真,那是属于声闻法。这是属于大乘的佛法,大乘佛法是缘中谛理性,那个是缘真谛理性,不一样的。那么对于别教来说,初地也就相当于是别教的见道位,那么初地以上的二地开始,属于别教的修道位,一直到十地,一直到等觉,都算是修道位。一直到后面再往上,别教的佛算是妙觉,别教的妙觉才是真正的证道位。

【三藏佛,一时用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断正习尽】。就是三藏教的佛乘,他一时,他就快,他不是次第修,是一时修。前面的三十四心断见惑、思惑。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这个三十四心就是指的这两个,八忍、八智,加九无碍、九解脱,二八就一十六,二九就一十八,一十六加一十八就叫三十四心,跟前面的这个三十二行又不一样了,不然你搞不清楚怎么三十二变成三十四了?这就指的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因为前面那三十二行他是属于凡夫位、内凡位所修的。三藏佛他什么根机啊?属于三藏教里面最利的根机,他直接就修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上来就直接修,立即就见道,立即修道,立即就圆满这个极果,挺快的。

断正,正是正使,习是习气烦恼,一个正使就是见思烦恼,习气是虽然见思烦恼已经断尽了,但是这个见思的习气,还会有些残余。

就像我们大家现在有点这个霉味,刚才我就闻到特别大的一股霉味,刚才上半堂课还没有,现在就闻到股味道,大家闻到没有?有股气味,不太清净的味道。可能是不是我觉得时间长了这个拖把,放的时间长了没拖地,拿这个发了霉的拖把这一拖,这个味道就出来了。这就是习气,你再洗干净,它里面还有残留的味道,一拖,出来了。

所以三藏佛比三藏的声闻、缘觉他更强的地方,三藏的声闻只断正使尽,见思断尽了,但是他见思的习气没有断,一点点都没有断;三藏的缘觉,见思惑正使已经断了,但是他能够清习气,能够断一点点见思的习气,但是习气没有断尽;但是三藏的佛乘就不一样了,不仅仅是能清一点点习气,把所有的习气也全部断尽了,断尽无余,这就是他殊胜的地方。

通教,下面是通教佛。

【通佛坐道场,一念相应慧,断余残习气】。也是一样的,把所有的残余的习气全部断尽,一念相应慧,所以他就更快了。前面还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这都不讲这些,一念相应慧,立即就全部都断了。

【别教佛,用金刚后心,断一品无明究竟尽,成佛】。就是在别教的这个范畴里面,修到妙觉,就是等觉这个位置的时候,进入妙觉之前,用金刚后心,就最后这一念心,把最后实际上是十二品无明,他只断十二品无明,把最后的第十二品无明断尽之后,就究竟已经圆满了。他这个烦恼究竟已经断尽了,在别教的位置已经断尽了,在圆教还不算断尽,他就已经成佛了。

【或言断时是等觉,佛无所断】,实际上这里面没必要,就说断这个最后一品无明的时候,是等觉位,到佛位就已经无所断了,实际上肯定佛已经断没了,就是在等觉到佛之间,用最后这一念的金刚后心,断最后的一品无明。这个金刚后心是一种智慧,它是种智慧,用这一念的智慧,把最后一品的无明断尽,成佛了。

【但证得圆满菩提具足耳】。这是属于别教,叫做圆满菩提——到别教这里还不算圆满菩提啊。

【圆五品】,圆教的五品位,【不断五欲而净诸根】,不用断五欲而净诸根,我们说五种欲望,色声香味触,或者色受想行识,或者说眼耳鼻舌身意,就说你不用去断种种欲望,自然你这个根就能清净,这是圆教的一种境界。不是说不断,不需要起这个断的想法,当下就是清净。就是形容它这种圆满、圆融,这种迅捷的这么一种过程。因为我们普通凡夫修行的话是有分别心的,比如说我们觉得我现在的能力还很差,我得慢慢修,我还有很多毛病,我有很多烦恼,这些烦恼是障碍我修行、往上证得智慧的一种障碍,这是我们普通的人,肯定呀你得渐次而修。

到圆教这里不是这样子的,没什么烦恼,烦恼就是菩提,他因为很快就能进入到那种境界之中去,立即就脱胎换骨,点石成金。而我们不行啊,我们拿个矿石,慢慢炼,慢慢炼,炼了好长时间,才炼出金子来。他一点,立即石头当下就是金子。所以他不用断,当下就能转化,立即就能转化,就有这么一种能力。

所以,【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就说他的烦恼还没有真正断尽,在圆五品位只是伏惑,没有断惑。没有断惑只是伏惑的这种状态,也能知道如来秘密之藏,就是已经开了圆解了,已经开悟了,这是圆教的五品位就有这么一种境界。

【六根净位,获相似中道智】。到了六根清净位就更不得了了,六根清净位属于内凡位,圆教的内凡位,圆五品位是圆教的外凡位,能够就获得相似的中道之位,已经开始能够修中道观。虽然没有完全突破获得中道智慧,已经接近于获得中道的智慧。就矇矇眬眬地,天上的月亮一层薄薄的乌云遮住了,但是还能看见整个这个月亮的轮廓,这是相似的中道的智慧。

到【初住】,就是已经开始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获得一分的中道的智慧。就是【获如来一身无量身,入法流海中行】,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就是念念流入最终成佛的这个海。就是你每一念的修行,都是决定你最终成就圆满佛道,就是不会跑错路了。你的心也不会乱动了,每一念心、每一念的修行都是能够证得佛果的因缘。

我们到前面的话还不是,前面只是做准备,资粮位,加行位。这个是真正的修道位。就像以前跟大家说过,有缘修,有真修,我们现在都是属于缘修。真正修行是什么?见到我们的法身之后,见到中道法身之后的修行,才叫真修,你这个宝贝没见到之前都不算是真修。

打个比方就说没有见到真正的秘籍之前,你这修行都不算什么。见到最高的武功秘籍,这叫佛法的最高的秘籍了。打个比喻比较俗一点,就是这个意思。你前面修的那些功法都不算,都不上档次。但是也得修呀,你不修还不行。

【任运流注】,自然而然地,你不要去想,他自然就会修,自然就最终流入萨婆若海,他有种自然的一种力量或者智慧,推着你就往前走。而我们现在不用,现在想推你,你还不走,有这么听话的?就想听话,他自己听不了话,听外面师父的话,他自己动不了,他没这个能力去修。我们所以说每个人都不老实,都不自觉。那个时候就很自觉了。

【后位可解,不复记】。初住位都是这样的,那么后面的二住,一直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呀,就不用说了,就越修越好,越走越快。就我们现在都还没真正上道,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没上道。

把这二十种智,从什么世间的智慧,到三藏教的智慧,到通教、到别教、到圆教,简单就过了一遍。

【四明智照境者】,智慧是用来观照种种境界的,这是说明智照境。

【若由智照境,由境发智,四句皆堕性中,如别记(云云)。若四悉檀因缘立境智,但有名字(云云)】。就是什么意思呢?用智慧来观照境界,或者用境界来开发智慧,如果有这么境和智的一种分别的话,那就堕于四句偈,就是堕于种种执著,一种错误的执著。

什么四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境、智、亦境亦智、非境非智。反正你总是在里面去转。要么智能照境;要么境能发智;要么智也能照境,境也能发智;要么也不是智能照境,也非境能发智。反正老在那个里头去想,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实际上肯定修是要修的,但是不要执著,不要起种种念头。所以说有四因缘,立种种境智也是可以的,你不要执著,没关系的。

本来是非境、非智、无境、无智,但是依四悉檀的因缘,暂时设立一个境智这个名字是可以的。按照我们真正的佛性是不需要,无修无证的。佛性是无修无证,但是我们个人因为烦恼没有断,佛性没有显发,所以得修行,我们说“修德成就,性德方显”。你没有修德,你这个性德是没办法显现的。

性德,我们自性的这个功德,是本来就有的,天然就有的,它不需要修,也不需要证,本来就在那里,但是你现在找不到啊。它就在那里,那里是哪里呢?不知道。你得去寻找,你得去探索,你得去修,修到之后把它找回来了,等于你找回家了,这个时候就有了,那就在这里了。那不是在哪里了,我们现在是在哪里?有个网站就叫在哪儿,去哪里,去哪儿。

就说我们有这种潜能,但这种潜能并不是会自然而然就会现前,能够受用的。它要经过我们修行,经过我们学习、修行之后才能恢复这个功能。不修行不可能获得,就说你不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简单就这么说。

但实际上在理解这些东西的话,所谓的什么性德、修德也都是个名词。打个比方,就是说什么东西是自然就有的,天然就有的。那有些人可能就不服气,为什么它就是天然而有的?你还想寻找它的原因。它为什么会有呢?为什么原来就有佛性呢?比如说有些人,怎么就有佛性呢?为什么其他东西不是自然而有的,就它是自然而有的?其他东西都是因缘生的,它就是非因缘生的呢?

不要去讲理由,这纯粹就是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是让我们自己产生一种动力,就相信自己确实有这个能力,确实经过努力就能够达到,证得自己原有的这个圆满的佛性。至于有没有,你说它从哪里来的,你现在不是去考察它的这个原因的时候。

至于这么一种说法,实际上你也没必要太执著了,你修行就完事儿了呗。你努力去学、去修就可以了,你自然就能不断地进步。你不去学、不去修,你老说我有没有这个潜力,到底能不能修得成?没什么太大意义。对于没有信心的人来说,当然需要鼓励:你确实有潜力!当然这也不是骗人的,他确实是有这个潜力。但是他没有信心的时候,你怎么让他相信呢?那你只能用种种文字语言,用种种道理去打动他。打动以后,他才会对自己产生一点点的信心,有了一点点信心,才会不断地推动他往前去走,否则的话,他永远都不会找到他自己这个信心的这个能力、这个根源。

【问:智能照境,境亦能照智不】?经常我们的逻辑思维,都是用智慧去观照境界,境界怎么能够反过来观照智慧呢?

【答:若作不思议释,更互相照,义亦无妨】。

这种理解我们就很难去想象的,是吧?也可以啊。如果做一种不可思议的解释的话,境也能照智,不仅仅是智能照境。这就很有意思。智是属于什么呢?属于心法。境呢?更多的是属于什么呢?色法。按照我们说,用心去了解外在的这个世界。如果反过来说,外在的世界也能够照见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有时候就想象不到,能不能啊?它有没有这种观照了知的能力呢?未必没有哦,你千万别这么想。也许外在境界,这些东西,色法、物质的法,不一定是有情,乃至无情的,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我们认为它也能觉知。就像我们现在经过科学研究,水也有生命啊。我们认为没有生命的,没有这种能力的,可能它有能力,我们不知道而已。另外佛教经常讲什么呢?境智一如,境智不二,色心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即是色。

所以到了大乘佛法这里,它对这些东西的理解,已经把所有的这些差别给消除掉了。我们经常叫不二法门,境是怎么产生的呢?境由心生,所以真正的这个境,我们认为的这个色法也好,都是由心法产生的,它实际上是心法的一种延伸,往外延,我们说外延,知道吗?从心法里面出来的,所以它还是属于心法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给它立一个名字叫色法,所以在唯识里面不是叫什么?“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我们把它分成五种法,但是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什么?是心法。甚至我们把其它的法都可以忽略掉,它通通都是属于什么?都是心法。简单来说都是心法,把它分开来说有心法,有色法,有心所法,有心不相应行法,还有无为法。把它合拢在一起,五种法的分别没有了,通通都是心法。

既然是这样的话,境为什么不能照智呢?也能照啊,以心照心呗,以心照境呗。以境照心,以境也能照境啊。就跟《华严经》里面说的四无碍法界有点相似,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外在的,我们认为的这些……我们都是万物之灵,我们才更有思想,我们更有这种智慧,能够去观察去了解世界,去认识世界。外在这些不起眼的,也具有这种能力。

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我们处于这个能力阶段的话,可能相对他这个因缘条件,他暂时能力比我们弱,就像我们人界的众生比天界的众生,能力要弱是一样的。但是你要是自己不断地修行,你能力会不会越来越变强呢?可以啊,到最终大家成佛,完全一样的。所以永远都不会是零,只说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这个数的量的一个差别而已。这是简单这么说。

【仁王般若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说智慧以及智慧所在之处,皆名叫般若。智是智,智处就是境,通通都叫般若。所以他是为了证明,为什么境也能照智。

【譬镜面互相照;亦如大地一】,镜面互相照,就是拿两面镜子相互之间照,你能照见它,它也能照见你。就像两面镜子一样的,因为大家都是般若,般若能够照,般若是智慧,般若是智慧就能照境。

那么好,不仅仅是智能照境,境如果也是般若的话,境也能照智。如果拿两面境子,你能照见它,它也能照见你。如果只有一面镜子,你往前面一站,那镜子只能照你,你能照见镜子吗?你就照不见镜子。

亦如大地一,大地是一个,【能生种种芽】,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都是从大地而出生的不同的芽,【芽亦生地一】。你看,芽生出来了,万物从大地里面生出来了,最终又回归大地。【且置斯义】。暂时把这个东西放在一边不说。

【世智照六道十如;五停心智去至体法,凡七智,照二乘十如】;世间的智只能照六道,就是三恶道、三善道的十如是法,它只能照这个六法界的法,世间的智慧,圣人法界的法它照不到。

五停心智去至体法,凡七智,照二乘十如。五停心智,什么四念处、四善根,然后还有什么呢?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七种智慧。包括通教的声闻智,七种智慧,只能照二乘十如。

大家把这个二十智回去再好好归归类。这里面世间的智慧就只有一种,把所有的东西,不管是东西南北,古今中外都叫世间智。

比如说三藏教的智慧,它里面分别就多了。大概分为,我看大概是七种左右,七五二四。三藏教里面有什么呢?五停心智,五停心是跟四念处是一块的,五停心四念处智。然后第二个是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叫四善根智,这是第二种智。然后通教的声闻又分为四种,然后再往下是通教的缘觉智,实际上还有通教菩萨智,通教佛智,把五停心、四念处,跟暖、顶、忍、世第一放在一块,内凡位和外凡位都算是一种智慧。

然后四声闻果,有四种智慧。还有通教的菩萨,藏教的声闻,藏教的缘觉,藏教的菩萨,大概是这六种。

所以三藏教有六种,再加上世间的智慧,这就有七种。

然后再通教,通教里面好像大概有五种,通教里面有通教的声闻,通教缘觉,通教菩萨入真,通教菩萨出假,然后还有通教佛智,大概通教有五种。照二乘十如。

【六度及通教出假菩萨智两属】,就是三藏教的六度菩萨以及通教的出假菩萨智两属。

【上求照菩萨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

【四十心智】这是别教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亦两属,上求照菩萨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别教的十地智两属。【次第照,照菩萨十如,不次第照,照佛十如】;就是他又能照菩萨,又能照佛,前面的菩萨能照六道,又能照菩萨,不一样,能够照凡夫法界,也能照圣人法界。

【五品去凡四智】,就五品以上有四种智,这是圆教的,五品智,六根清净智,还有初住智,初住一直到十住、十行、十回向,都算是一起的,一直到最后是妙觉智,就是圆教分为四种智慧。

【皆照佛界十如。总略如此,细捒(云云)】,大概是这样的。如果要仔细分别的话,那这里面可能就更复杂了,他就没说了,就省略了。

这里面我们都是讲这些名相的东西,真的是很复杂,也没时间和大家再多说,再详细地去讲,没办法讲,你要是讲的话,这时间就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就已经不够用了,大家回去看看吧,看看资料,然后最好有这个图表,自己把它捋出来,画出来。比如说这几个智,能够照凡夫法界的六道十如,这个智能够照菩萨法界十如,这个智能够照声闻缘觉这两乘的十如,那个智能够照佛法界十如,它里面都有具体的。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下面,这里有一个问题,简单跟大家说下,这个问题,现在问问题,因为咱们讲的这个教理的东西太多,这问题都一大段,我把它读下来的话,都得花点时间,以后可以想办法尽量把它归纳稍微简洁一点,不然大家听起来都不好听懂,因为我把这个问题读一遍,大家把前面的听见了,后面的又听不见了,后面的又忘了,而且这里面都是引经据典的这些东西,不好说,不好理解。

阿弥陀佛,师父吉祥,上节课师父开示,七种真谛皆不可说,最初真谛不可说者,如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况后六耶?

就是上节课我们曾讲到七种真谛,七种真谛就是七种二谛里面的,总共有七种二谛,哪七种二谛?大家再回忆一下,三藏教的二谛,通教二谛,别教二谛,圆教二谛,然后,圆入通,圆入别,还有别入通,总共是七种二谛。

但是不管这二谛之中,我们把其中的真谛再拿出来,真谛是不可说的。那么意思是说,俗谛可不可以说呢?

俗谛按我们一般来说,是可以说的。为什么真谛不可说呢?真谛是第一义谛,他是不可言说的。俗谛是具体的这些世间的东西,他是有名相,有因果的,所以你还可以表达。一个是可以表达出来的,一个是言外之意。

为什么真谛不可说?他这里引了一句话,身子云,就是舍利弗曾经说,即使是三藏教的真谛,因为身子他是声闻乘,吾闻解脱之中,真正的解脱法,真正的第一义谛是不可言说的。即使是三藏教的真谛都不可言说,何况是后面六种二谛之中的真谛呢?更不可言说。真正的佛法不是说出来的,是悟修证出来的,这句话说得也很有意思,不是说说来的,是悟修证出来的,可以这么讲。

但实质上这句话也不完全这么讲,说也说不出,悟、修、证,能不能悟修证出来呢?表面上按我们现在理解的这种方式,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必须要去悟,要去修,要去证。但实际上证得的这个真谛,它本来就在这里,它不是因为你悟修证就出来了,是显现。我们是发现,不是发明,不是创造,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这个东西本来就有,这个真谛或者真理,或者我们这个佛性,或者我们证得的这个自性本来就有,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你是把它发现。原来看不见,原来有烦恼,原来没有智慧,原来一片黑暗,现在明了了,现在太阳出来了,智慧出来了,所以能够看见,原来它在这里,是这个意思。

解悟佛法就是不用第六意识去思考,让第六意识停止,不让它起用,而让我们的真心起用,用智慧去观照,把第六意识的妄心息灭,真心才能显现,心水澄净,才能映现明月。

这段话基本上描述没什么问题,我们也曾经讲过这个大概的概念。修行的下手之处就是对第六意识,就是我们的意识心,我们平时起作用的妄想心,主要是第六意识在起作用,其他的心有没有呢?不能说没有,但是它的力量是最大的,基本上能够起作用的都是它,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它。

恳请师父开示:第六意识妄心息灭,是体现在见分上面去?这个不知道怎么提出来的,见分、相分呢,还把唯识的东西给弄出来了。是体现在平时不自觉的身、语、意上吗?世间的琐碎挂碍越来越少,是心水澄净、解悟佛道的开始吗?感恩师父。

当然了,怎么去息灭第六意识呢?反正各个方面你都得下功夫,这里说的这个身、语、意,身、语、意业,但是我们这个意主要是意业,身业和语业,还不完全属于意识这个主要作用的范畴,属于它的延伸部分。为什么呢?你能够有种种动作,身体能发种种动作,语言能说出种种话来,都是用意识来驱动的,有意识心,才能动身,才能发语。所以说“动身发语独为最”,就说的第六意识,它是根本,它是个主宰。你要想说什么话,首先你心里得想,你不想的话,就无法表达,或者说表达不清楚。你想动作也是一样的,它有这个意识在后面操纵,怎么走,保持平衡,保持稳定,它都得有意识。做什么事情,比如我出去,去外面玩,你得动这个想法,动这个念头,他才去。

所以说我们在平时的话,就在身、语上,想办法就说让自己身、语、意,多做善业,少做恶业,这当然是从业上去改变。

这还不是根本,最根本要从心上去改变,从烦恼方面去改变,这个烦恼就是心,烦恼心。那么烦恼心主要就体现在意识方面,少贪、嗔、痴,贪、嗔、痴、慢、疑,种种心都从意识里面,所以咱们得克制自己的种种烦恼心,你才能去少造业,少造这些不清净的业。

至于世间的琐碎挂碍越少,当然也是开始的,修行的开始。所以我们为什么从外围修起呢?不要贪财,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直接要说我不起贪心不可能,但是你知道你贪的这些东西最后会引发很多不好的结果。然后我们“众生畏果”嘛,然后你就不去造因了,不去起这些念头。

直接不让你起这些念头,你能做得到吗?很难。所以咱们都是用这些东西晓以利害吧,既然是有害的,就不去做、少做,要有意地去规避。那么规避得越来越多,做得越来越少的时候,你慢慢就能反过来去促进我们内心,动这个念头也就越来越少。从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慢慢地去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从外到内,这是一种修行的路径。

另外呢,也能从内到外去修行。比如说我们平时你就少去动其他的念头,怎么去不动呢?止观。怎么止观?念佛。用念佛来止息种种妄念,那么你的意识心,落在其他的方面就少,落在佛法界的时候就多了。虽然是念佛,当然肯定还是有妄心的,但不管怎么样,起码你这妄心之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在念佛了。就是原来的话,都是一些杂质;现在的话,起码里面已经开始有金子了,有佛法的部分了。这个时候然后越加越多、越加越多,念佛越来越纯熟,念佛越来越清净,你其它的妄念就越来越少,你的纯净度就越来越高,从这里面慢慢去改变。

如果你不去这么改变的话,你最终的话,你想念佛也念不了,你不念其他东西,他自然就去念了,所以说最终我们这个意识心很重要。佛教讲观心,实际上坐禅就是这样,禅宗就是修这个心,但怎么修起,实际上念佛是最好、最方便的一个法门。所以大家在在处处都得观照自心,看自己的心落在哪个境界之中。刚才我们不是讲这个境妙跟智妙吗,境妙已经讲完了,现在讲的就是智妙,这个智妙怎么修?用智慧去观照。看我们自己这个心,虽然我们现在这个心是意识心,它真正的智慧现在没有,但是意识心里面你不要小看,它也有部分的这种能力。我们不说出世间的智慧,你世间的智慧还是有一点点的,那么世间的智慧就能调动起来,去观照自己的内心,它到底是什么一种状态,它到底在想什么,它在想什么样的境界,想这个境界是不是合乎于佛法。不合法、不如法的我们就去改变,一旦发现心在想其他的一些不如法的东西,我们又回到正念上去,叫念佛、念法、念僧。

实际上我们说皈依三宝就是讲这个东西,回来,回家,皈依,皈字不是一个白字一个反字嘛,反恶为善,反黑为白,回归自己佛心的这个道路上去。所以实际上这里面就包括这种观照,你要去了解,你去观察,一旦这个起心动念有问题,立即又拉回来。慢慢练,慢慢练,你的这个心就越来越明净,就这样子的。

当然真正的解脱是不可说的,但是慢慢修吧,慢慢从有漏到无漏,从有漏的善行到无漏的善行,从有漏的善法到无漏的善法,慢慢就能成就了。所以我们实际上也在理解,到底有漏跟无漏之间,它是不是有永远不可逾越的这个鸿沟呢?没有。佛法最终讲,有漏之中就有无漏,无漏并不是离开有漏另外修出来的,不是这样子的。而是从有漏之中,修出来的。有漏进步了,有漏慢慢超越了,它就是无漏。人还是这个人,但是你这个人的境界已经不一样了,我们经常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虽然你这个人的长相面貌没太大变化,但是一看你这个所言所行,你这个人的气质,已经变化了。修行也是这样子的。

所以大家好好去理解,不可说,不可说没有关系,但是,不是用我们语言去说出来,也不是用意识去想,它用什么东西能够照见呢?如果说可以照见的话,用无漏的智慧就能照见这个真谛,大家明白吗?无漏的智慧是可以照见真谛的。没有修到真正的这个智慧的话,你是永远见不到真谛的。

好,大概是这个意思,大家回去再好好理解,反正这里面确实也要花点功夫。所以佛法把这些智慧总结一下,大家也挺好的。所以世间的智慧就不要去想了,世间智慧不是说不重要,佛法也承认世间智慧,实际上世间智慧以后我们也得学。但是现在不是学世间智慧的时候,为什么呢?你没有出世间的智慧,你世间的智慧是不能出离烦恼,不能出离生死的,你学它没什么用,等你什么时候成了菩萨了,你再来学世间智慧也不晚。为什么呢?你即使学了世间智慧,世间智慧它会发生转变的,它会自然转化成出世间的智慧,而且能够去方便度化、接引众生,这才有用。如果你没有出世间的根本智,你去学世间的这些智慧的话,你没有办法,一个是你不能自度,另外也不能度人,你花了再多的功夫,还是在这个苦海之中流转,出不来。

好,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可能下个月的话还有一堂课,这个学期又快结束了,看来这个速度反而越讲越慢,不好讲,这些东西,大家回去再复习吧。阿弥陀佛!

大家最后跟我一起合掌,跟着我念: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玄义1
妙法莲华经玄义2
妙法莲华经玄义3
妙法莲华经玄义4
妙法莲华经玄义5
妙法莲华经玄义6
妙法莲华经玄义7
妙法莲华经玄义8
妙法莲华经玄义9
妙法莲华经玄义10
妙法莲华经玄义11
妙法莲华经玄义12
妙法莲华经玄义13
妙法莲华经玄义14
妙法莲华经玄义15
妙法莲华经玄义16
妙法莲华经玄义17
妙法莲华经玄义18
妙法莲华经玄义19
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妙法莲华经玄义21
妙法莲华经玄义22
妙法莲华经玄义23
妙法莲华经玄义24
妙法莲华经玄义25
妙法莲华经玄义26
妙法莲华经玄义27
妙法莲华经玄义28
妙法莲华经玄义29
妙法莲华经玄义30
妙法莲华经玄义31
妙法莲华经玄义32
妙法莲华经玄义33
妙法莲华经玄义34
妙法莲华经玄义35
妙法莲华经玄义36
妙法莲华经玄义37
妙法莲华经玄义38
妙法莲华经玄义39
妙法莲华经玄义40
妙法莲华经玄义41
妙法莲华经玄义42
妙法莲华经玄义43
妙法莲华经玄义44
妙法莲华经玄义45
妙法莲华经玄义46
妙法莲华经玄义47
妙法莲华经玄义48
妙法莲华经玄义49
妙法莲华经玄义50
妙法莲华经玄义51
妙法莲华经玄义52
妙法莲华经玄义53
妙法莲华经玄义54
妙法莲华经玄义55
妙法莲华经玄义56
妙法莲华经玄义57
妙法莲华经玄义58
妙法莲华经玄义59
妙法莲华经玄义60
妙法莲华经玄义61
妙法莲华经玄义62
妙法莲华经玄义63
妙法莲华经玄义6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佛教词典】四相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

【佛教词典】三轮相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

关于近日流传讯息之郑重申明

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