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二十七)

好,今天是我们这个学期最后一堂课,到这个学期,咱们就进入暑假了,佛学院那边也放假了,这个月也放假了。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大家看到《玄义》,这个正文,【二十智照四种十二因缘境者】,就是用这个,我们所学的这个二十种智慧,来跟前面的这个境妙的十二因缘境,进行一种对比,就是分别用什么样的智,来照什么样的境,境为所照,智为能照,前面讲过。

那么把这个智慧呢,分成四个种类。我们看正文,这里就说了,【世智、五停四念】,五停心,四念是四念处,【四果,乃至支佛】,四果就是声闻四果,都是指的三藏教的,支佛,是辟支佛,也是属于三藏教的缘觉乘,四果是声闻乘。那么【六度】,是三藏教的事六度菩萨,三藏教的菩萨乘。【三藏佛,凡七智】,还有三藏教的佛,凡七种智慧,一共是七种智慧。

【照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它能够照的是什么呢?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就是对应的三藏教的这种境界,三藏教是思议生灭十二因缘,通教是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下面会讲到。

好,通教也有三乘,通教有声闻,也有菩萨,也有缘觉。【通教三乘入真方便智、出假智、佛智】,这把它分成共五种智慧,前面的入真方便智,是指通教的声闻、缘觉乃至菩萨,它虽然有三乘,但是它每一乘都有自己的入真方便智。从入真方便智这方面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菩萨有不同的阶位,菩萨既有入真的方便智,又有出假智,到最后成佛。

【凡五智,照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通教的佛具有佛智,共五种智慧,所照的是什么呢?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这是通教的境界,就是通教智照通教境,藏教智照藏教境,当然这里面把这个世间的智慧也归类于三藏教这一类了。

实际上如果严格地来说,世间的智慧要照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还不是完全……我觉得里面还稍微有一点点出入,因为讲到十二因缘的话,这都是佛法的境界。世间法,实际上不能完全地去了解十二因缘。

再往下,第三种,【别教十信、三十心、十地、佛】,别教的十信智、三十心智、十地智、佛智。别教分为四种智慧,十信位菩萨,是十信智;那么三十心呢?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心,三十个位置的菩萨,叫三十心智,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是十地,从初地一直到十地,这个十地菩萨,叫十地智;到最后妙觉智,佛智。

【凡四智,照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所以别教有四种智慧,照的是什么境界呢?是别教的叫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这是别教的境。但实际上境和智之间都是对应的,但是我们再想一想啊,待会儿我们讲完这个别还有一个圆教。

【其中不无别意,且从大判】;这什么意思呢?就说大概是,藏教对藏教,通教对通教,别教对别教,但是为什么不无别意呢?实际上这里面就还可能,就有种讲究了啊。三藏教的智慧,只能照三藏教对应的这个境界,我们能够理解。但是通教的智慧,除了照通教的境界之外,是不是还能照其他的境界?大家想想,有没有可能呢?也有可能啊。它还可能照三藏教的也行,它甚至到一定的时候,照别、圆的都有可能。因为什么呢?通教的智慧,它比较特殊,通教本身是通前,通后,它通前藏教,通后别教,从它自己本身对应的境界来说,智慧来说,它是不属于通教的,但是它可以向下延伸到三藏教,向上再延伸到别教和圆教,它的范围是最广的。

那么别教,好,我们也可以理解,别教肯定它对应的是别教的境界、别教的智慧,照的是别教境。但是别教的境界,肯定这是它最对应的一种境界,它是不是也能别教的智慧照通教、照三藏教的境界?那更是容易了。

就像我们说的,你如果有天眼,你不仅仅能够看到天界的所有的人和事物,你也能看到人间。但是如果你只有人的肉眼,你就只能看到人间的,人间的东西还有很多都看不全,你想看到天上的,可能吗?看不到。

智慧也是一样的,你往下走,可以看得见,可以照见,往上你就看不到,那么是上能照下,下不能照上。

再往下也是一样的,【圆教四智】,圆教的四种智慧,圆教哪四种智慧啊?五品弟子位,十信位,是吧?然后还有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最后是佛,大概是分这四种智慧。五品位是什么呢?外凡,十信是内凡,然后四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那是什么呢?三贤十圣,实际上这不叫三贤十圣,就已经叫四十圣位了,到最后是究竟。

【照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它真正具备这样的一种高度,能照的是圆教的境界,但是以它这么一种智慧,照其他的三藏教啊,通教、别教,那是轻而易举。

打个比方,我们刚才除了前面这个比方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个比方,打个比方,一个博士生,让他做个小学的题目,做个中学的题目,轻而易举,他本身是研究生啊,他是学位最高的了,他做博士的题目都没问题,何况做个什么小学、中学的呢?是吧!所以说这种智慧也是一样的。大概是这么一种说啊,当教的智照当教的境界。

再往下智和四种四谛,这种境界相对应是怎么一种关系呢?跟前面大概相同。

【二十智照四种四谛者,前三藏等七智,照生灭四谛境;次通教五智,照无生灭四谛境;次别教四智,照无量四谛境;次圆教四智,照无作四谛境。】

三藏教的智慧照三藏教的对应的四谛境;通教的照通教的四谛;别教的智慧照别教的四谛境;圆教的也是一样。

首先我们看前三藏的七智,就跟前面,除了三藏教的六种智慧,再把世间的这个世智加进去,同样也是七种智慧,凡七智,它照的是什么呢?三藏教对应的四谛是生灭四谛,是吧?生灭四谛。通教照的是通教的无生灭四谛;别教是无量四谛;圆教是无作四谛。大概这个对应关系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只是把十二因缘换成四谛而已。

再往下,【次二十智照二谛者,前七智是照析空之二谛;次五智是照体空之二谛;次八智照显中之二谛,其间别圆相入者,可以意得(云云)】。就是它把这二谛的境界跟二十种智慧又对应起来。前面七种智慧还是一样的。三藏教的智慧加上世智,所照的是三藏教的析空之二谛。实际上我们也是一样的,跟前面我们所说的是一样的。

实际上世间的智慧能照二谛吗?照不了,他大概把它归于一类了。实际上应该是,准确来说是三藏教的六种智慧,才能照三藏教的析空之二谛。因为世间的智慧,它是不具备照二谛的这么一种能力的。世间没有二谛。谛是什么呢?出世间法,是佛法里面特殊的。世间的最多来说,有点什么呢?世俗谛。但是世俗谛都不完整,跟佛法的世俗谛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次五智是照体空之二谛,这是通教的五种智慧,照的是通教的体空的二谛境。

次八智,这八智是哪八智啊?别教的四智加上圆教的四智,他是把它合在一块儿了。照的是什么呢?显中之二谛。

“其间别、圆相入者,可以意得”,就是别教和圆教的智慧还不完全一样。虽然都是照显中之二谛,但是这个中,这个二谛里面,是不是也是不完全一样的?稍微有些区别。

比如说别教的二谛,真谛和俗谛之间它是不相容的。

圆教的二谛,真谛和俗谛之间,真谛就是俗谛,俗谛就是真谛,它是真俗不二的。所以它这里面呢,情况还不完全一样,大概可以把它分为一类。

另外别教的智慧要把这个二谛全部照究竟,能不能够啊?也不能够。严格来说,只有圆教才能把显中的二谛完完全全地照清楚。

就是说你能看见,但看见的不是十五的月亮,也不是十六的月亮,看到的可能是初六,初七,也就到此为止,最多达到一半的程度,再往上它就不能完全了知了。有些东西你能看见,只是看见一部分,但是不能全部看见。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吗?等于这个大学你也读了,但是你可能读到本科就毕业了。人家读了本科之后继续读,硕士,博士,博士后就不用读了。

好,再往下,三谛,同样一样的,【次明二十智照三谛者,前七智照无中之二谛,是“因缘所生法”,皆属俗摄】;就是说前七智,就是三藏教的六种智慧加上世间的智慧,它照的是二谛,它没有三谛,它没有中谛,知道吗?三藏教只有二谛,没有三谛。说到三谛的话,我们说有几种三谛啊?以前讲过,有几种三谛?大家还记得吗?五种三谛,是吧?五种三谛都跟三藏教没任何关系。通教有通教的三谛,别教有别教的三谛,圆教有圆教三谛。再加上其他别入通、圆入通三谛。三藏教没有,三藏教只有二谛,这里也就把它包含进去吧。前七智只能照无中,所以我们说没有中谛的二谛,是“因缘所生法”,皆属俗摄。就是如果严格来说,都属于俗谛所摄。

【次五智照含中之二谛,即空一句】,次五智就是通教的五种智慧,所照的是含中之二谛。通教里面就已经包含中道、包含中谛的这么一种道理了。它对应的什么呢?“我说即是空”。

【皆属真谛摄也;次别圆八智照显中之二谛,即是假名,亦名中道二句,皆属中道谛摄也。】我们说“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它就是后面这两句。实际上总结起来就是四句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它是大概这么个分类。

前面三藏教,包括世间智慧对应的是第一句,“因缘所生法”;第二句,“我说即是空”,表明的是真谛,这对应的是通教;后面假名,包括中道,是别、圆二教。当然是大概这么分啊,实际上不能把它分得太清楚。特别是通教,你不能简简单单它就是真谛啊,通教里面含中谛的,所以通教这个是最广的。它实际上“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它这三句话都包含。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别教和圆教不仅仅“亦即是假名,亦名中道义”,同样“我说即是空”也有,它是三谛嘛。真谛,俗谛,中谛。当然它这里说二谛,含中之二谛,含中之二谛是什么?二谛就是真谛和俗谛,再加上含中,中,就是中谛。显中之二谛,是吧?把这个显中,再加上真俗二谛,它又变成三谛。大家不要看:啊?怎么这里用的是三谛啊?用的是二谛啊,本来说的是三谛,前面有含中和显中这两层意思啊。

【次二十智照一实谛者,此须引释论明四悉檀,皆名为实】,就是用四悉檀的说法,都成为一实谛。每教各有自己的实谛,或者说叫一谛。

【世界故实,乃至第一义故实。当知实语亦通四谛,生灭故实,无生灭故实,无量故实,无作故实】。就是四悉檀都是真实的,四谛也都是真实的,都能跟一实谛各有各自的一实谛。

【前三藏七智照生灭之实】,前三藏教的七智照的是生灭之实,因为它对应的是生灭四谛,所以它叫做是生灭之实。

所以生灭四谛,按道理,我们如果按真正佛教来讲,它不是真实的。它是真实的吗?不是真实的。但是为什么又叫生灭之实呢?从它当下三藏教的生灭四谛来说,它具有它自己的真实性。它不是对应的通教、别教、圆教,它不是以更高的标准来说的。

打个比方,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如果不知道天上的人是怎么活着,不知道更高的生命、圣人是怎么一种生活状态,我们认为我们的生活状态是最好的,是最真实的。当我们如果去外面了知、看到别人有更美好的一种生活状态、比我们的生命层次更高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没有真正地活,活得是在一种虚妄之中。没有把真实的、本来应该属于我们,我们可以得到的更美好的一种生活抓住,没能去实现。

这就是,它有对比,才会有真实和虚假。没有对比的时候,从它当下来说,它自己认为就是真实的。大家能够理解吧?能够理解。就是跟自己比,或者跟以下的比,你觉得自己已经生活得很不错了。但是如果某一天,你到更好的一个世界里去看的话,你觉得自己:哎呀,白活了。活得什么劲呢?你看,人家活什么成就出来?哪怕人与人之间比,你都觉得气死人。你看,人家的学习多棒!人家上的什么学校?人家住的什么房子?再看看我们,住的这个破平房,一辈子都住在里头。上的学校也是普通学校,人家都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一直到重点大学,清华、北大,出国留学。我们好不容易考了个普通高校,出来找个工作都找不好,没好的工作,真是白活了,就这个意思。

再往下,【次通教五智照无生灭之实】,通教的五智照无生灭四谛之实。就是对于通教当下来说,它有它自己的真实。【次别教四智照无量之实】,别教四智也是,照无量之实,【次圆教四智照无作之实,前后诸实(云云)。】

他为了让四类的智慧跟这个一实谛对应起来,所以说从当下本教来说,它都具有一实谛。但是如果按照严格划分,前面我们讲过了,真正的一实谛,只有圆教才有,明白吗?真正的只有无作的四谛,才是真实的。

就像《法华经》,唯有一真实,其他的都是方便。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只是为了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让众生都究竟成佛,而不是让你去做人、天,也不是让你去当声闻、缘觉,也不是做菩萨,就是为了让你成佛。只有这个才是佛的最真实的一个想法。

但是成佛之前,你们有些人不具备条件怎么办?先当当声闻、缘觉可以,先做做菩萨也可以,最后才能成佛。一步一步地来,前面是权宜之计,是方便法门,最后的才是根本,才是究竟。

当然有时候你没具备这个因缘的时候,佛也不可能把这些真实的话全部说出来。比如没有到说《法华经》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啊,声闻弟子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已经成阿罗汉了。后来一听法华大乘,才知道:哎呦,我们前面都是白学了,学得太少了。佛的本意都是让我们成佛的,是吧?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成佛才是真实。

所以我们也再想想,我们不要认为要成佛吧!我们做人要真实。你怎么样的生活,怎么样的人生,才是有真实的意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思考的。而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佛弟子信仰佛教,哪怕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世间的人,他也应该去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我理解的人生应该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更具意义的、更加真实的?当然他也会根据他自己所接触的一切的知识,他自己的思维能力,去思考这些东西。

但是如果没有真正接触到佛法,他很多东西想不明白。他对应的这些参照,对应的这些标准都是世间标准。别人读什么样的学校,别人做什么样的工作,别人挣多少钱,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老公是怎么样的,老婆什么样的标准,孩子什么样的标准……他无非就从这些地方,个人的事业多大的成就,无非就是这些东西。财、色、名、食、睡,世间的种种欲望,或者是享受,就从这些。稍微高一点可能说有一点精神的追求,我从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怎么样的。再往上可能有信仰的这种需求,需要去信仰。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探索生命的一种本源、一种奥秘?是不是我们人生,或者生命能够有更大的一种改变、有更大的提升?不仅是作为一种人的存在,可以作为天,或者作为神,作为更长生命的一种延续的存在?或者更高智能的生物的一种存在?你去探索,你去学习,你去修行。当然如果遇上了佛法,那是最幸运的。

【次二十智无谛无照者】,最后还一个无谛呀,一实谛之上还有一个无谛。无谛则没有照,既然是无谛还需要照吗?【无谛无别理,若于四种四谛得悟,不复见谛与不谛,故无谛亦通也】。对于这四教的四种谛,四种四谛,如果能够开悟、了悟了,你就不会再见有谛、还是没有谛。谛,有谛还是无谛呢?都没有了,这就是通向了无谛。所以说这个无谛并不是说没有谛啊,大家不要以为,无谛不是说没有谛,是不见谛与不谛,不执著于有,也不执著于无。它原本自然就是那样,不需要你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有或者是无。

【前七智照生灭之无谛,生生不可说故】;生生之中也有不可说的,它也是不可思议的。

【次五智】,这是通教的五智,【照无生灭之无谛,生不生不可说故;次四智照无量之无谛,不生生不可说故;次四智照无作之无谛,不生不生不可说故。前无谛是权,后无谛是实】,你看,这里就说得很清楚了。前面的三教的无谛都是权,只有最后的圆教的无作之无谛,才是真实的。那么好,我们再把这句话放在前面,就是刚才我所说的意思。一实谛也是这样的,前面三教的一实谛都是权,只有最后一个圆教的一实谛才是真正的真实。

【此就言教。若就妙悟,同于圣人心中所照者,则不见有权实】,当然这还是从言教上面去讲。言教是什么呢?有语言,有文字,透过语言文字去理解教法,这叫言教。它能说出来,它能用文字表达出来。

但是还有高于语言文字的、更高的一种智慧妙悟,用心去体悟。它是种智慧,这个智慧是不落痕迹的,不需要说,也不需要语言去表达。心里,我们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心心相印,这才是最高的境界,才能完全真实地去把握言教背后的这种真实的谛理、真谛。

所以说“同于圣人心中所照者”,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妙悟了,我们所悟到的东西跟圣人心中智慧所照见的那个真理是一样的,这就叫心心相印。就像禅宗一样的,以心印心,用佛的心来印什么呢?这些祖师能够接法人的心,心心相印。祖师所证悟的这个东西、领悟的东西,跟佛所照见的这个东西一样的,所以佛就把这个法就传给祖师,传给大迦叶了嘛,后来,是吧?

“则不见有权实”,这个时候超越文字语言之外,哪里还有前面什么“前无谛是权,后无谛是实”呢?就没有权实之分了。文字语言才有权实,真实的真谛,真实的谛理,或者这个无谛是没有权的。

【故非权非实。“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方便说权,方便说实。会理之时,无复权实】,就是说权实都是多余的。空拳诳小儿,攥个空拳,比方说:你赶紧要听话,要乖啊,我这里有糖给你吃,你要听话,我就给你糖吃。小孩一听有糖吃,高兴啊,听话,然后就把作业呀、该做的事情都去做了。后来一看,哎呦,没有糖,实际上是空拳啊,知道吗?哎呦,是空拳,你怎么骗我?不是骗你,他是为了引诱你,让你好好去学习,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佛也是这样子的,当然实际上佛并不是空拳诳小儿,不能完全这么讲啊。所谓的空拳诳小儿就是说,真实的东西是没有的,但是方便的东西有啊,是吧?打个比方我们说,我空拳里面,我攥个东西,我说里面有个宝贝,是个钻石,你要不要啊?你要吧?好好努力学习、修行吧,修行到一定时候,这个就给你了。众生一听高兴啊,这钻石,无价珍宝,摩尼珠啊,后来一看没有了。但是虽然钻石没有,可能黄金、白银有啊,明白我的意思吗!

虽然没有最真实的,但是开始方便的东西还得留一下,他不能完全欺骗你嘛。所以先给你讲什么藏教、通教和别教。但是圆教有没有呢?当然有,但是暂时没有。为什么?没到时候,不然怎么叫做空拳呢!如果真要说圆教的时候,就不能叫诳小儿了,你们都已经长大了,你们可以继承家业了,那还需要我循循善诱干嘛呢!我直接就把这个真实的东西拿给你就完事了,还要去骗你们、或者去哄你们?不需要了。需要哄,那是因为你们没有长大。没有长大,说明我们没有成长,智慧、福德都不够,所以需要暂时地诱导一下,不是真正地说假话欺骗,不是那个,本意是真诚的,本意是好的。

所以我们世间的事情也是这样,方便说权,方便说实。当然实总是比权好的多,哪怕是方便,大家明白吗?说实远远比说权要强得多。但是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你应该超越方便说的这么一种状态,即使有权有实,都不是最高的状态,非权非实才是究竟我们所要证得的一种境界。当然那个境界实际上离我们很远,你知道就可以了。你现在先去做吧,你别说你现在悟得什么方便实,你现在能够悟得方便权就不错了,把方便的权能够老老实实去做。

比如师父叫你,你去拜佛去,一天拜一百零八,一天拜三百,一天拜五百。你就说:师父,为什么要拜啊?师父就说:烦不烦啊,去拜就完事了。有些人还不甘心:哎呦,师父,你得告诉我,你不告诉我为什么、什么目的,我就不拜。你看他还挺那个的,他还挺犟,思想还挺那个。师父让你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考量。但有些人可能老老实实什么都不问,师父说拜一百就拜一百、拜五百就拜五百、拜一千就拜一千,这是一类的根机。

有些人就一定得问出为什么,好,为什么,给他讲通,你拜了之后可以消业障、可以增福报、可以让身体健康、让心灵健康、以后有更好的福慧资粮去修佛法,少遇障碍。哦,师父,有这么大好处!那我拜!你师父让我拜三百,我拜五百得了,这个还算不错,听话,讲明这个道理之后,他听话,大多数人都是这一类的。

但是有些人啊,你给他讲明道理都没用,师父你这么说,我相不相信呢?真能消业障?真能增福报?算了吧,我才不相信呢,不拜了。有些人开始拜一拜,能消业,能增福,拜到后面,障碍来了,不想拜了,懈怠了。各种各样的情况都会有。

你说方便,这还是权法,让你礼佛,这是用身业去修行;让你念佛,用口业去修行;让你念佛,用心忆佛,这是用意业去修行。这都是属于方便法门。为什么呢?身语意,你如果不修行的话,总是在造其他的三恶业呀、世间的有漏之业,所以佛菩萨也好、包括师父也好,他就用一种转移的方法,你既然反正身体不能闲着、口也不能闲着,干脆去礼佛、拜佛吧。

不然天天都说些什么?恶口、绮语、两舌,还有妄语,说这些。你身体弄得不好就是杀、盗、淫,吃喝玩乐,就搞这些东西去了。所以去修行,把你的身业、口业先收摄起来,归到比较清净的这么一种行为之上,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养成了,自己的认识慢慢提高了,福报增强了,然后你从思想、从观念方面就会有提高了,你的意业慢慢也就随着在转变,业就越来越清净。这都是方便说权,还都达不到方便说实。

方便说实是什么呢?身口意清净之后,你修习禅定、修习智慧,最终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智慧真正开发的时候,你才能照见真实的这个谛理,照见真谛,再往上照见中谛,你才有这个能力。前面都是为见谛之前做种种铺垫而已。

好,等你照完这些真谛之后,又跟你说这还不是真实的,再往上还有更高的,一直到圆满成佛。到圆满成佛才是无所学,不用学了,你该学的都学完了。所以佛也叫无上士。

所以说真正到成佛会理的时候,就没有权实了,有权有实都是跟我们这些众生说的。有这些佛法,也是跟我们众生说的。

佛与佛之间还需要说佛法吗?他随便说句法、说句话都是佛法,他随便做个事情也都是在实践佛法,他随便想一件什么东西也都是佛法,他时时刻刻不离佛法,但他不要去说。要说是什么?方便接引众生,要度众生的。

【故称非权非实为妙也】。那么好,前面有权有实就是粗,非权非实才是真正的妙。所以实际上这里面就把佛教真正的这些结构,或者层次,给大家分析出来,什么才是真正的妙,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无上的甚深之法。我们说百千万劫难遭遇,无上甚深微妙法,这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非权非实。

第【五明粗妙者,前十二番智是粗,后八番智为妙。何者】?为什么呢,【藏通等佛,自是无常,亦不说常,彼二乘、菩萨何得闻常、信常、修常?是故为粗】。就是藏、通二教,不要说是声闻、菩萨了,哪怕他们是已经证得佛果的,也都是无常。为什么呢?他们没有真正证得常住的法身,他没有证得法身的,他证的是偏真涅槃,他那个法性身是偏真涅槃,不是真正的法身,真正的法身只有别教和圆教才有。

所以说前面十二番之智,藏教七番智,还有通教的五番智。实际上三藏教只有六番智,把这个世智归到三藏教里面去了。所以说二乘、菩萨何得闻常、信常,他们听都没有听到常住佛法,怎么可能信呢?怎么可能修呢?既然不修不信,怎么可能证得呢?是故为粗,所以前面的十二番智都是粗。

【别教十信,初已闻常】,初信位就已经闻到常住的佛法了,【信、修于常】,能够信仰,也能够修行这个常法。

【尚胜彼佛,何况余耶】?这个“尚胜彼佛”是胜哪个佛啊?胜三藏教和通教的佛。就是哪怕是别教的十信位之中的初信位,刚刚还属于别教的外凡位,别教的外凡位,还没证得别教的圣位,就比前面两教的极胜位、最高的果位——佛位都要高,何况是前面二教的什么菩萨啊、二乘啊,那更不能跟别教的初信位的菩萨比。

【是故为妙。常途云法华不明常者,只是三藏意耳】。有一种说法,说法华不明常住佛性,有些人认为常住佛性是在《涅槃经》里面说常住佛性。这是三藏教的一种理解,实际上有没有啊?不是啊,《法华经》说什么啊?诸法实相啊,是吧?“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啊,“唯佛与佛方能究尽诸法实相”,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诸法实相,这就指的是常住佛性、常住法身。但是一般人不知道,他说没这个词,那法华就没说明这个道理,没达到最高境界——这是三藏教的理解。

【今明十信知中,已过牟尼,则八番为妙也】。现在说明,哪怕仅仅只是别教的十信位,他都已经知道了中道、中谛的道理,他已经超过了释迦牟尼佛,超过释迦牟尼佛什么?三藏教的佛。我们这个世间,按照实际来讲,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成佛的相,是属于三藏教的佛相,明白吗?

因为他示现的是丈六金身,他这个佛的身体,是在所有的佛身体里面最低一等的。所以我们普通的人,不管是凡夫、圣人,都能得见。只要有缘,哪怕是凡夫也能见。但是能见到的佛,只是三藏教的佛。你要见到通教以上的佛,就比这个丈六金身要高大、要圆满,他是好像多少由旬,上百由旬,几十由旬。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说“已过牟尼”,为什么呢?难道说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成的佛不究竟吗?早已经究竟,但为什么这里成的佛不究竟呢?因为我们这里是五浊恶世,他要在这里示现成佛,是要应这些根机比较低下的众生来成,如果他是在净土成佛,他示现的这个身体,就不一样。

比如说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身是什么身呢?圆满报身,报身佛。我们这里只能是应身佛,知道吗?他当下这尊佛是不一样的,因为他那里都是清净的国土,都已经离开了三界,那边的众生,哪怕是人天的凡夫,他们的福报、他们的智慧,远远比我们这边的圣人甚至都还要高,所以他们能见到更加圆满的佛的报身。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都是这样的啊,比如我们生到那面的人天,有些见不到报身佛的也有,只能见到应身的,见到报身的是什么呢?菩萨一级的,你自己能够证得法身了,才能见到佛的报身的一部分。你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成佛了,究竟成佛了,才能见到另外一尊佛圆满的报身。否则你只能见到其中的一部分,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就说你的境界要跟他的境界一样,你才能完全了知他的境界。

就像我们世间说要知己、知心一样的,如果你的层次不如他的高,你就不能完全了解他的内心的状况。如果你的境界跟他完全是一样的,相互之间可能基本上达到百分百,比较好的融合。如果你比他稍微略微差一点,只有他百分之九十,他是百分百,比你略高,那你最多只能知道他的百分之九十,对应的是你的百分之九十的这么个量,大家能明白什么意思吗?

打个比方,一个学生跟老师学习,老师的水平可能很高,他是100分,但是学生呢,虽然也很优秀,但是他的资质可能比老师就是差那么一点,他只能达到90分。所以他再怎么跟老师学,他只能学到90分的程度。跟老师原来是100分还有那么一点点差距。

你这个瓶子啊,弄个最简单的比喻,你这瓶子比他的瓶子小,老师倒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你,倾瓶相授,倾瓶泻水,把这水全部倒(给你),但你这瓶子的容量只有他的90%,那其它10%呢?漏出去了。你装满了,充其量也就是90%,这下大家就很明白什么意思了,是吧?

所以说大家也是一样的,每一个人实际上没有什么命运之说,没有运气的,佛教是讲因果,因果对每个人都是极其公正的,我们同时大家在一起听佛法,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妙法莲华经》,虽然我在讲,我也讲得不太好,但是大家能够听懂的,听懂多少,或者没有听懂的,听到哪种程度,不可能完全一样。

有时候我问大家,你们听懂没有,大家说:啊,听懂了!你的听懂跟他的听懂就不是完全一样。也许他听懂90%,你听懂80%,他听懂60%,都有可能。甚至为了让师父高兴一下,我30%,也听懂了,没问题,是吧?是,也听懂一部分,没问题,是这个意思。不可能都完全一样,为什么呢?你们前世所造的种种业不一样,你的福报、你的智慧、你的积累是不一样的。

就像每个人出生的家庭不一样,每个人的学历也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退休工资还不一样,挣的钱都不一样,你凭什么到这里就完全一样啊?啊,老师偏心,让他就学得更好。实际上大家都在一个课堂上学,你们学习的资源都是一样的,共享的、平等的。你偏偏说老师偏心,偏心啥啊?是吧?最多就是偏心一下,人家学得好,可能也私下还向老师请教几个问题,你呢?要么不好意思,要么没学到那种程度,也没什么问题可以问,就这么一点差别。

如果你学到那种程度,你来问老师问题,老师也很高兴啊,师父也很高兴啊!

基本上是平等的,其他的就不要去讲,再讲就这里面的这些因缘太复杂了,所以最终决定的因缘是在你自己身上,不是在外在的境界。外在的境界都是跟自己的所作所为的业力,所感得的一种境界,我们叫业感,业力所感得的一种果报,知道吗?

我们世间不是叫业感缘起吗?最简单的一种缘起,是吧?佛法里面讲的,业感缘起。当然这个缘起的境界,最终有可能会影响你现在的生命发展的一个空间。因为你过去没有造更多的积极向上的这些业力,所以今生感得这个环境又会拖你的后腿,你今生想发心,可能比前世要更加努力了,知道了,有点小小的福报,但是福报不够啊,没有足够的支撑的力量,想上升也只能上升到很有限的空间。

有些人心想为什么事成啊?不但今生心想,而且过去世早就积累的福报比较多,所以干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成就,你看到他好像是幸运的,实际上他不是幸运,背后他是已经做了种种积累。不要看人前风光,是吧?背后受了多少苦啊?吃了多少苦啊?你没有看见啊。

【又别教四智,三粗一妙】;这大家能够理解吗?别教的四种智慧,除了别教的佛智是妙之外,其他的十地智啊,三十心智啊,包括十信位的智啊,都是粗,只有别教成佛了才是为妙。

【圆教四智,悉皆称妙】这有点不讲道理啊,凭什么你圆教就都叫妙啊?按道理圆教究竟成佛才能叫妙啊,竟然什么十住位,十行位,哪怕圆教十信位,甚至是圆教的五品位,也能称为妙。

【何者?地人云:“中道乃是果头能显”】。就学地论宗的人,叫地人云:中道是在果头,在果地的时候,才能够显现。

【初心学者】,这是指圆教的初心学者,【仰信此理,如藕丝悬山,故说信、行,皆非圆意也】,这什么意思呢?这个行跟信还是有个标点符号啊,他只是信这个理,但是他的修行实际上还没完全达到那种程度。他是用个比喻,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啊,就像藕丝能够悬住山,这太不讲理了,是吧?

确实能够悬住山,你从这个山顶拿根藕丝,像藕丝一样细的线,一直悬下来,悬下来,很细很细,但是你也能到达山顶。就一根线,但是这根线能够把这个山整个能够悬起来吗?能够吊起来吗?吊不起来,悬不住的。但是哪怕是很细的东西,你已经直通到山顶。就是说如果大家有这种大乘的圆教的信仰的话,虽然离山顶很远,离成佛很远,但是决定你必然能够到达山顶。

因为这个线已经悬住了,你还就别不相信,这根线跟我们普通的藕丝线就不一样,它永远还不会断,它虽然很细,但它很结实,就像我们说的金刚种子一样的,永远都不会坏,虽然它的善根好像还显得很微弱,就像根藕丝,但是绝对不能破坏,绝对能够成佛,所以说圆教的初心学者也叫做妙,最终能够成妙觉,圆满佛教的妙觉果位。但他所修行的,实际上跟圆教本意还有相差,只是从信上是可以的。

所以说这就叫不可思议,明白吗?你能相信一根线能够牵起一座山来吗?不要说吊起一座山,把这个杯子拽起来都不行,就断了,这是世间的普通的理解。

但是圆教就不是这样了,竟然这一根细丝藕丝的线能够把整个须弥山给吊起来。可想大乘的这种信仰、这种信心,也叫菩提心吧,有多么强大的力量!但仅仅靠一根藕丝还不行,后面还得不断地把它拓宽,加粗,让你的善根福德变得更加的雄厚,最终才能成就,那是后面慢慢一步步地去修行了。

【故十信智为粗】。它是相比较而言,十信智是粗,【十住正修空,旁修假中】;十住位就能修空假中,但它主要修的是空观,然后辅助修的是假观和中观,【十行正修假,旁修中】;到十行位也修空假中,但它主要修的是假观,旁修中,实际上中观这地方已经过了,【十回向始正修中】,就是十回向位,正修中,假观、空观已经成就,又一心一意地去修中观就可以了。打个比方你第一级已经考过了,考第二、第三级,初级,中级,高级到了,就分这三个阶段。

【此中但理,不具诸法,是故皆粗。】这是指别教,还不是指圆教。【登地智破无明,见中道】,只有别教登初地以后,它这个智慧能够破除无明烦恼,才能见到中道的这么一种真理,中道法性。

【证则为妙。类如通藏两种俱得道,而三藏门拙】。就是别教跟圆教相比,就像三藏教跟通教相比是一样的,三藏教是拙,通教是巧;别教是拙,圆教是巧。

【今别教亦尔,教门皆权,而证是妙(云云)】。就是别教里面,它的这个教理是属于方便,没有究竟,但是它证得的这个中道法身却是真实的,是妙的。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当然它这个法身不是圆满的报身,不是圆满的,不是究竟的法身,只是证得法身的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哪怕是一小部分,它也是真实的,就像它只见到初五的月亮一样,但是初五的月亮,这个月亮跟十五的月亮是同一个月亮,这是没任何问题的,只是初五的月亮比十五的月亮比较欠缺,它不圆满,一个是亏,一个是盈,是吧?

这就是别教跟圆教的差别,圆教不仅仅是证的是妙,教门也是妙,教门也是实,教、证皆实。不仅仅是最终证的果位是真实的、是妙的,它本身说的这个佛法也是圆满的,也是真实的,这就不同的地方。

好,我们看下面说圆教,【圆教四智皆妙者,如法相说,如说而信】,如法相说,就是如法的本实、真实之相来说,诸法实相吧,如说而信,你看,如法而说,如说而信,【如理而行。始论五品,终竟妙觉】,从五品位开始到十信位,到三十心位,到十地位,四十心位吧,一直到妙觉位,【实而非权】,都是真实的,不是方便的,【是故皆妙】。所以说都是妙。

【是名待粗智说妙智也】。那么我们就理解一下,前面三教的智慧皆是粗,只有圆教才是妙。再仔细分别一下,别教里面也有妙,但是跟圆教的比,别教的还是粗,明白吗?如果他们两个再进行比较的话,别教跟前面三藏教和通教比,它又是妙。三藏教跟通教就没什么可比性,你比来比去都谈不上妙,它们永远就是粗。

但是通教里面还有一点点区别,它因通后别、圆,一旦被别教、圆教所接之后,它能转粗为妙,它具备这种能力,知道吗?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别看它现在不行,但它潜力很大啊,是吧?有些人就没有潜力了,就像三藏教就没什么潜力,暂时没什么潜力。

你这一辈子再怎么学也学不出来。那个呢?还是个可造之才,只要努力,只要勤奋,还能上得了大学。你再学,你脑袋智商就是不行。别人一天就学会了,你学一个月都学不会;别人学十年、二十年读大学了,不到二十年,十几年读大学,你读一辈子都上不了大学,你的智商就这么高,简单就是这么讲。那有什么办法呢?那等到下辈子呗,下下辈子呗,还有机会,这辈子没戏了,就这么理解。

能够被接的就说明你有入门的资格,有入门的潜力,你才能被接。如果你连这个潜力暂时都不具备,想把你接过去——不要破坏我们学校的名声好不好?一考不及格,一考就挂科,全部都是差等生。本来我们学校都是非常重点的,都是好学生,被你们全部拖后腿。本来我们这儿是西城区,年年都是西城区前三的,就是收了你们这个班差等生,一下拉到前十之后去了,倒数第几了,甚至这样子,麻烦了吧?

所以说这些事情也是一样的,所以大家不要不服气啊,什么事情都是有它自在的一个因缘。我们为什么会生在这个娑婆世界呢?我们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个末法时代才遇上佛法呢?你为什么不在像法的时候、在正法的时候就遇上佛法呢?就是在你当下的这个佛法因缘,你就相对是比较低劣的,不太好的因缘,你所以说在这个时候生长在这个时代,你遇到的这个环境,佛法的环境,遇到的老师啊、师父啊,你能够学习的这种能力啊,他都是比较差的。

好好学,先考,现在我们等于是高考,明白吗?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念佛,就是要高考,希望每个人都能考上大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每个人都得入学啊!一入学不一样了,那个是大学,有最好的老师,有最好的教学的水平、质量、这个环境。哪怕你这个学生稍微差一点点,你原来在这边是差等生,到那边可能就变成优等生。

你如果还想停在这里,我天天不想去,我在这边还算不错的。你看大家都很尊敬我,我是高僧大德,我是大德居士,我这里读的都是重点大学,你就在这里修,真得发菩提心,长期地修菩萨道——你这里的优等生,还比不上极乐世界的差等生。就像说普通的高校考第一名的,还不如清华北大的最后一名呢。明白这个意思吧?就是这个样子,你还不要不服气啊。

不行不行,我们自己学就挺好的,我们干嘛一定得考大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所有的众生。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了,你不为自己,自己要有点前途吧?要有点这个上进心。

好,大家先休息一下,回头我们再来,阿弥陀佛!

好,大家继续往下看。【又约知见明粗妙者,知与见云何】? 用知见跟粗妙之间进行一个对应,知与见有四种。【然分别有四,不知不见、知非见、见非知、亦知亦见】。也算是四料简一样的,知见:非知非见、知而不见、见而不知、亦知亦见,有这四种不同的情况。

【先约三藏释】,从三藏教里面解释,【后约圆释,中间例可解。凡夫不闻故不知,不证故不见】;比如说三藏教里面的不知不见,是指凡夫,三藏教的凡夫,凡夫没有听闻佛法,所以不知。没有证到佛法的真谛,所以不见。一个是闻法,一个是见道,见到真正的真理,所以说凡夫是不知不见。我们现在的位置基本上就是有点儿相当于不知不见,但是比不知不见稍微好点儿。

再往下,【五停、四念至世第一法,闻故名知,未证故非见】。我们勉勉强强可以算是这个位置,听闻了佛法,但是没有见到真正的佛法。你要见到真正的佛法,必须破见思惑,证得三藏教的声闻乘的果位,起码得初果见道位以上,这个时候才能叫做是见。但是在这之前都是知而非见,你虽然听闻一些佛法,也在修佛法,但是修佛法功夫还没有修成,你的烦恼还没有断。没有断烦恼,就见不到真正的佛道、佛法,真正的这个真理你是见不到的,你还在寻找,还在修行。

再往下,【辟支佛不闻故非知,自然证故是见】;辟支佛他比较特殊,三藏教的辟支佛,他不用听闻佛法,他自己就能观察。比如说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不要听佛说什么四谛法,不要见佛,不要闻法,他自己的悟性很高,直接就能证道,他自己能够领悟,所以他是不知却能够见。实际上他的不知是不闻,并不是说他不知道,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没有真正地去听闻,没有佛在世,不用听闻佛法,他也能证道,也能见道。

有这么一类的人啊,有些人就是悟性很高,不要学什么太多东西,甚至书都不要看几本,但他看什么东西一看就会,一学就会。有些人天天学,多少多少年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一到实际操作不行了,有这样的吧?这个有些是知而不见,有些是见而不知。当然你说见而不知,实际上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呢?并不是真正的不知,实际上他是知道的。你不能从他现在不知,说是不知。

比如说辟支佛,他为什么能够不听闻佛法就能悟道、见道呢?前世修了,前世学了,所以他的知是已经在前世就已经积累够了,已经做好准备了,所以这辈子不要去做了,你直接见道就完事了。

打个比方,你已经在中国考了驾驶证,到英国去,人家认你这个驾驶证,不用再考了,直接开车就完事儿了。当然我们这里驾驶跟英国不太一样,跟美国差不多,一个左驾,一个右驾,咱们这边都是左,那边都是右,驾驶是不一样的,到那边国家还得练练手。

这就是一样,知而不见。实际上真正的知而不见这种情况只是个名字,没有真实的。见,肯定背后代表他是知的。但是有这么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在当下的这个情况,他可能不一定知,但是他能见。

就像我们有些人比如说禅宗,叫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他有时候不读什么经典,不闻佛法,也不讲究什么太多的修行次第,你就在那里坐禅,师父一指导就完事儿了。有些人一下就像六祖一样,刚听到一点佛法立刻就开悟了。你说他知道多少佛法?不知啊,但是他见道了。有些人就是行动力强,但是领悟力可能开始没这么强,但是一旦他见道之后,他就能反过来去领悟这些佛法了。他领悟的佛法比你学、比你知道的还要多,更深刻。当然最好的是亦知亦见。

【四果闻故亦是知,证故亦是见】。这是三藏教的四果,但是三藏教的菩萨位、三藏教的佛果位就更是这个样子的了。

【传传判粗妙】,什么意思呢?前为粗,后为妙。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啊?不知不见是最粗的,知而不见相对就是妙,知而不见比见而不知又是粗,见而不知比亦知亦见又是粗,后面就是妙。就是一层比一层高,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就像传灯一样的,一个位置比一个位置更高。

【可解。约圆教释者】,这里把通教和别教略过去了,直接到圆教。【七方便不闻故不知,未证故不见;五品、六根闻故知,未证故不见】;七方便就是没有真正听到圆教的佛法之前,没有听到真正的佛法,没有开圆解之前,叫做七方便。不闻不知,未证不见。五品位已经听到真正的佛法了,六根位已经在修行了,他是闻故知,但是没有证道。

【发宿习者名见,不从闻故不知】;有些人呢?没有听闻真正的佛法,但是过去宿习,就是过去世曾经修学了这个圆教的法门,他一修圆教,立即就能见道,证入圣道。但是他当下并不知道圆教的法门,就有这种情况,他没有读这些圆教的佛法经书,没有理解这些意思,但他自然就能去修行圆教的这个法门,为什么呢?前世带来的。他一上手就比较高,而且一上手就成了,当然你说他以前没有听闻过吧?我觉得不太可能,我觉得他前世可能还是听闻过的,但是今生是没有闻的。当然也有宿习,有些人就专注重实践,不注重理论学习,明白吗?有些人不太喜欢听闻佛法。有些人说师父你就告诉我念佛就行了,我才不想听什么经典、经论呢,你不要跟我讲这么多,我就相信有阿弥陀佛,他发了四十八愿,我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有这一类念佛的人。他不闻佛法,他不见,但是最终他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是什么?见而不知。最终见佛了,倒不是真正见道了,见佛了,就等于见道是一样的。但是他不知佛法,不知佛法没关系,到西方极乐世界慢慢学呗。

有些人呢,就特别喜欢听闻佛法,你让他修行的话,他反而有点懒散,就天天读书,你要让我天天干其他事情不愿意,念佛不太愿意,但是也念,并不是不念,他主要的精力放在听闻佛法上面。见而非知,但是他后面还得慢慢修,见而又知,才是最好的。

有些是从解入,有些是从行入,以前跟大家讲过嘛。解,从理论,从思想理解方面去,去进入佛法,先开悟。有些人是从行入,先不讲去理论修学,就是直接实际上的操作、修行,最终他也修行成功了。

但是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两者要结合,他们才能达到最高的一个成就。

如果不能达到最高一种结合的话,你怎么办呢?还是一个次第,先解再修。信解行证,它是个次第。有解才有行,你解之后再行的话,你行为就不会发生错误,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你要行而不解,这里面可能产生错误的时候就会非常非常多。除非你是宿习,过去的善根极其深厚,你就是不会走偏。

但这种人是很少的。像我们肯定都得走偏,说实话你走夜路,赶夜路,没有灯来照你,前面都是一抹黑,看不清楚,你说你不摔跤、不走错路,怎么可能?所以对普通的众生来说,必须需要灯的照明,然后才能有实际的行动。就是说我们要有眼睛,要有足,目足俱足,才能走路。光有足,会走错路;光有眼,没有足,走不了路,看得见,走不了啊。所以说佛教叫解行并进,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完美结合的结果,才能最大保证你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又能走的节奏是最好的,是最快的。

所以大家要听闻佛法,不要说不要闻法:我这个人悟性很高,不用听,我自己就悟了——你自己悟,悟性再高,有些东西也不是你都能悟得了的。你说你悟性高,你是在你这个潜力、空间范围内,在这一世之中,你能悟到这么一点高度。如果没有比你更高智慧的人来教你的话,你要超越你这个天花板、你这个界限是很难的。但是如果遇到个善知识给你一点拨、一开示,你原来本来按照自已的空间可能是上到这个,他能再往上提高,更上一层楼,甚至更上几层楼都有可能,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大家学佛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为什么叫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要亲近诸佛如来呀、要供养、要奉事如来呀?不是白供养的,佛也不白要我们的供养。你供养他,他会给予你法布施的。你布施那么一点东西,跟你所得的东西,没法比,知道吗?你供养的可能就是外财的东西,人家布施给你的是法财,无价珍宝。这样的事不叫生意啊,这样的事情,干嘛不去做呢?你花点小钱供养佛,佛给你送个摩尼珠。

打个比方,你是穷亲戚,你去串门,走亲戚到富亲戚家去,你可能就送点什么土特产给他,值不了几个钱,地里庄稼自己长的。那好,他给你的可能就是电子产品,最高科技的东西,送点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赚了,你那个可能就是几十块钱,花百来块钱,人家送你几千块,还上万了,就这个意思。但并不是说,他也不会说,你来赚我的便宜——佛绝对不会这么想,就怕你不来,你只要有那么一点点恭敬的心就足够了。因为佛这个法布施是无限的,他不怕。不像我们世间的人,你拿这个东西跟我兑换,你看,老来我这里,我不送你点东西又不好,送了我还觉得亏,这是我们世间的想法。我们世间人,哦,我送你点东西,我经常去,他送我的东西更值钱。有些人就会打算,没事就老去。

但是我们现在打点小算盘可以,你老去啊去啊,佛高兴,不怕,无量无边的法财,随便给你,只要你能够吸收,能够领会。

【禀教证入者,亦知亦见,此节节传为粗妙】。下一位比上一位,下位是粗,上位是妙,直到最后究竟成佛才是真正的妙,前面都还不是完全的妙。

【究竟而论,前来二十种智,略而言之,不出权实二智。如经:“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悉具足”,即总束得前来诸权智也】;你看,叫方便知见波罗蜜,是方便的知见,不是真实知见,所以叫做权智。

【“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即是总束前来实智也。】这个是指的真实的智慧。即是总束,把前面所有的实智包含在一起了。

【方便既其具足,何所不该?知见既其广大深远,何所不摄】?就是说方便既然已经具足了,什么东西不能包含呢?知见既然已经广大了,一个是权智,一个是实智,何所不摄?就说别看方便智,方便智也非常了不起,方便之中有真实。但是真实就更了不起了,真实能够总概一切,总包含一切。但是方便之中为什么有真实呢?就是说他有上升的空间,但是你要通过努力,你才能获得。真实的智慧你不用再修了,你已经圆满了,你随时都能起方便之用。

打个比方,你这个人现在只挣了一千万,但是你的能力还有限,以后挣一个亿也可以的。这个人已经有了一个亿,拿出一千万随便给你花,没关系的。但是你那个一个亿还没到手,你得辛苦去挣,但是你有这个潜力,明白吗?所以说你不要看你现在好像不够圆满,只是方便,但是你可以往上走,就像我们凡夫,每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

叫【境渊无边,智水莫测,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就说只有佛与佛的智慧,才能把所有的境界,能够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境界,就像一个什么呢?深潭水,一个水渊,一个水池一样的,非常深,而且是广大无边的,又广大,又深刻,又深远,一般的智慧根本就没办法去测度它。众生凡夫,哪怕是二乘,哪怕是菩萨,都没办法测到他的边际,只有佛的智慧,才能完全地去了解。

就是世间所有的这些境界,一切的事,一切的人,一切外在的这些物,有情无情,十方世界,只有佛才能完全清清楚楚地了解,众生没办法完全了解。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人法界,我们只能见到人法界的一些事情,但是人法界很多事情我们都不知道,你只知道自己家里的事情,或者知道自己的事情更多一点,别人的事情可能只了解一部分,你的智慧能有多高?世间的智慧,障碍很大。你再修到天上,天上人有天眼了,他天眼能照见人间,也能看到天上的众生,甚至还能看到三恶道的众生,他有天眼。但是再往上,阿罗汉、缘觉、菩萨,他就看不见了,甚至比他上一层的天他就看不见了,所以这个境界他就测不到。

菩萨也是,菩萨以下法界的境界,他能看得到,佛法界的菩萨就看不见。只有佛,十法界所有的境界全部能够照览无余,照见无余,一览无余。

【如此知见,即是眼智】,你看,这个知和见就是眼和智,叫眼知智见,眼对应的是知,智对应的是见。

【眼即五眼具足,智即三智一心。一切种智知于实,两智知于权】。三种智慧,实际上三智应该是什么呢?中智,空智,还有假智。空假中嘛,叫真俗中也可以,但是也可以叫一切种智,道种智,一切智。只有一切种智,这是属于佛的智慧,这是最高的智慧,它能够知道实,真实的境界,真实的谛理,其他的道种智、一切智只能知道权,知道权就是方便的佛法,方便的真理。

【佛眼见于实,四眼见于权】。只有佛的眼才能见到真实,其他的法眼、慧眼、天眼、肉眼、人眼,只能见到权。【此知即是见,此见即是知】。到这里的话知和见就没什么区别了,前面的知和见是有区别的,到这里,就没有区别了。

但真正没有区别应该是佛,只有佛的知见是没有区别的。实际上从众生的知与见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前面是知而不见,见而不知,它还是有种种差别的。到佛这里的话,就没有四句了,你先不要又来个到佛这里还有吗?不知不见,知而未见,见而未知,又知又见——他没有四句的分别,只有其他的九法界才有这个区别。

此见即是知。【对前诸智,诸智是粗,此之知见,名之为妙也】。所以叫作“佛之知见”,《法华经》又叫“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要开示悟入众生之知见,众生知见就没必要开示悟入了。

【若得知见中意,不复论五眼。迷者未了,更约眼明粗妙】。如果真正明白这个知见的意义,就不需要再论什么五眼,五眼就是一个眼,因为对于佛来说,没有五眼的差别。但对于众生法界来说,他就有五眼的差别。人法界的众生只有肉眼,天法界的众生天眼,声闻、缘觉法界是慧眼,菩萨法界法眼,佛法界佛眼。到了佛法界,五眼就变成一个眼,都叫作佛眼。哪怕是佛的肉眼,跟佛的佛眼是一样的。佛的天眼、佛的肉眼、佛的慧眼、法眼,都跟佛眼是一回事,就是不叫合二为一了,合而为一,合五为一。

更约眼明粗妙。【如肉眼盲闭】,就是前面四种眼,它是有差别的。肉眼盲闭,【何由见色】?比如说我们肉眼你是瞎子,盲是瞎子,没有视觉了,你能看见东西吗?你倒是有视觉,把眼睛闭起来呢?也看不见了,睁开眼睛的时候能看见,你闭起来眼睛,你说我还能看得见,那你是心里在想,心能见,所谓心能见跟眼见不是一回事。眼睛不闭起来,前面拿个什么屏障,一挡住,弄个屏风,一挡住,屏风后面看不到了,它是有障碍的。

【徒闻人说,起种种想,终非真见】。只是听别人说,自己在想,你眼睛已经闭上了,听见别人讲,不是你自己真正的见到。

【欲令眼开,应须治膜。哪得闭眼,执诤何益耶】?就是我们要让眼睛开,打开了,不要仅仅是在肉眼啊,或者天眼或者法眼、慧眼,真正能够最终得到佛眼,就把里面的膜,我们说眼睛之中有病一样的,把这个膜给去掉,把眼睛的病治掉,不是睁眼闭眼能够解决的。所以大家争执、在这里争论有什么意思呢?再自己产生种种执著有什么意思呢?各执己见。

【闭眼想则粗,眼开见则妙。天眼未开,不见障外】,就是说只有肉眼没有天眼的时候,天眼没有开发的时候,有障碍的、之外的东西,就看不见了。没有障碍的,还能看到一些。有时候不一定说有个东西挡住了,太远了,几十公里你还能看得见?这个空气,这些雾气,像北京雾霾这么重,不要东西挡,空气就把你给挡住了,看不见了,看不清楚了。【为粗】,就是肉眼相对于天眼来说它是粗的,天眼是妙。

【修禅定愿智之力,能发得净色,彻障内外,明暗无隔】。这是指天眼,要修行禅定,才能开发天眼,他就能破除种种障碍,比如说这堵墙、这个房子之后,也能看见,它障碍不住你了,不光是白天能看见,晚上也能看见,明暗也不会有种种障碍了。

【慧眼未开,常行死迳,假令情想,亦复非实,故为粗】。就是慧眼没开的时候,只有天眼,常行死迳,就是什么呢?你还没出离生死轮回。假令情想,你还是用情在想。就是我们用的种种见惑、思惑,种种妄情分别,所见到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你即使天眼能够看见,也不是真实的东西,故为粗。

【无漏豁发,故称为妙】。等你慧眼得到了,能得到无漏的智慧,用智慧去观照种种境界,这才是相对真实的,称为妙。你用外在的这个眼睛,用自己的意识心去了解、去观察,这不是真实的。

【谛理明了,故称为妙】。能够了解真谛的道理了,所以称为妙,这是慧眼。但是法眼还没有开,【法眼未开,差机说法,如身子僻教、满愿秽器,名为粗】。自己已经得度了,但是要度众生就度不了了。差机说法,本来我们应该应机说法。你这个人不知道别人根机,乱讲一通。也不能说乱讲一通吧,反正说不对机,别人本来是这个机的,你要说了那个教。就像身子,就舍利弗这样的大阿罗汉,满愿,满慈子,佛的大弟子,也是一样的,他经常也是不能应机说法,说得别人云里雾里听不懂,最终修行也是一无所成,名为粗。

所以法眼,你看,法眼能够照见众生的根机,能观察外在众生的根机,一看,他大概是一个什么根机,他大概听什么法才能明白,他的理解力、他的悟性有多高啊?他过去曾经学过什么?过去曾经修过什么?他现在应该听闻什么佛法,他才能学得了?他就能应机说法。而且不仅仅他能听,你还能懂得这些。

有些可能能够知道,他现在的程度可能就是中学的,但是我不具备教授中学知识的能力,也不行啊。所以一个要知病,第二个要识药,第三个应病与药。你知道众生是什么病,你知道哪种药能治哪种病,然后根据他具体的病的情况给他药,最终他这病才能治得了。比如别人得的是感冒,你给别人发烧的药;别人是寒症,你给他治热的药,那不把别人治坏了?这就是差机说法。

【破障通无知】,这就破障通无知,这是声闻人的障通无知,菩萨就没有啦。【分别药病】,能够分别药与病,【名之为妙】。障通无知就是说,不知道众生的根性,也不知道种种法门,所以说菩萨不是有四弘誓愿嘛,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关键后面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最重要的。你要度众生,你要学无量法门。你光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好好学法,众生等着你来度了,你拿什么给他?就像乞丐一样的,哎呀,给我点饭吃吧——没有,家里没有余粮,只够自己吃的。你这个是声闻人,阿罗汉。多存点余粮吧,你自己按照这个法门修成了,但是你得学其他法门,一个是让你圆满佛道,另外也是要以后方便度化众生。因为不可能每个众生都是按照你原来所修的法门去修行的,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因缘和根机,有些人就好这一口,有些人好那一口,你什么东西都得有。你要成为集团公司,百货公司,什么都卖,什么都是精品,那才行。我们一站式服务,你只要到我这个店,没有什么东西买不到。但是现在这个店很难了,网店可以,直接上阿里巴巴,直接上淘宝,什么都能淘到。

【佛眼不开,不见实相】,真实诸法实相是见不到的。【故文云:“二乘之人及新发心者】,新发心的人是什么呢?新发心的菩萨,哪怕是【不退菩萨,】不只是新发心的菩萨,不退的菩萨都不能知。

【所不能知”,故四眼皆粗。“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以信得入相似佛眼,能开真佛知见,乃名为妙】。这说的圆教,圆教你能够开圆解,能够信得真实的佛法。这个时候以信能够入的话,就相似于佛眼。虽然真正的佛眼没开,但是真正的佛法你已经理解了,佛解已经开了,佛智没有得到,佛的智慧没有得到,乃名为妙,也可以称为妙。

【诸教多说四眼,或带四眼说佛眼,是故为粗。今经独说佛眼】,就是《法华经》只说佛眼,【是故为妙。是为待粗为妙也】。最终还是归结到《法华经》,什么才是真正的妙啊?又从智慧方面,证明法华的智慧是最高的智慧,是圆教的佛的智慧。而其他的经典虽然可能也有佛的智慧,比如大乘经典,但是它“待粗而说妙”,它不是纯粹的妙。而只有《法华经》才是纯粹的妙。

所以大家来这里学《法华经》太好了。我们都是干货,都是精品,百分之百的纯金,可能学其他经典的话百分之八十、九十就不错了。你到其他地方听点小乘的经典,弄得不好就是银子了,金子都不带,他不证得法身啊,他不能成佛啊!你到底要学什么东西?要学最高的。当然学不学得了先不管,能学到多少是多少吧,再不行结个缘也行啊。所以我们这里大家有这个缘的话,我想也不能叫差机说法了,也都是应一定的根机去说法,有些应的机呢会好一点,有些应的机稍微差那么一点点,但你说完全不相应,好像也不太可能。

这个东西就是大家的缘分,有时候你这个机不完全具备,但是你这个缘可能先到了。我们经常说机缘、机缘,就像我们经常说傻人有傻福。你的理解力并不高,按道理你不应该学这些东西的,但是你的福报过去有,竟然已经得到了,能听闻得到,没关系,先得到再说,能学多少是多少。就像小孩读这些经典文章一样的,什么四书、五经,《论语》、《孟子》之类的,他读不读得懂先不管他,先读呗,越读就越懂了,等到大了就懂得更多了。

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就是小孩,一无所知,先学呗,你不要疑惑,不要怀疑,不要诽谤,你要学,你要相信,就行了。“以信得入”,像我们现在就足够了,如果信中还能够略微地去理解这个佛法的真实义,就更好了,多少都会有。

我看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下面还有三个问题,今天有三个问题,所以就先不讲那么多了,我们回答一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阿弥陀佛!师父吉祥!《法华经》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

就是我们看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不要看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我们再放大看,十方的虚空,无量的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菩萨过去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曾经舍去自己的生命,为了众生去牺牲,去度化众生,去救众生,他舍了无数次的生命。每个地方都有,每个角落都有,这里也有,这里也有,到处都有。当然了,大家也不要害怕,没关系的,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是来来去去轮回的。

为了众生然后乃得成菩提道。恭请师父开示,世间很多凡夫为利益有情,为众生舍生忘死,是否就是菩萨的示现?

这个问题提得也很有点意思啊,他也没有真正地不一定都能学佛或者理解佛法,但是也有很多世间的凡夫众生,他确实有利益人的这种善心,为了利益有情,甚至有时候为了众生献出生命的,确实有,舍生取义,舍生救人都有。他是不是菩萨的示现?这我就说不准,弄得不好他就是实际的凡夫,弄得不好他背后他本身是菩萨也有可能。

他依据的是什么呢?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就好象到处都是菩萨舍身命,能够舍身命的是不是都是菩萨呢?这话不是反过来就能这么去讲、这么去理解了。有可能,但是我估计大多数可能不太可能。为什么?没必要。菩萨要舍身命的话,他可能除了这个舍身命救众生,他还会有其他的因缘。他会跟众生结缘,因为他救了他的命,众生以后可能会感恩,会对他产生信任,会为了要报恩,他跟他再讲佛法,可以慢慢地度化他。但是你这里就救了,救了就完事了,你也该走就走了,众生可能也不知所云,哪知道你是菩萨显现的?当然有些也可能完全就是为了救众生一命。比如说菩萨一看,哎呦,过去这个人曾经救过我一命,现在他有危险了,我赶紧也来救他一命,也不能排除这种情况。但是我觉得这种事情的话,可能不会特别的多,更多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让他接触佛法,跟佛法结缘。所以你能这么想也可以啊,不管他是不是菩萨,你就把他当菩萨想吧。

另外恭请师父慈悲开示,这一问就分成两问了:藏通别圆四教佛怎么区别?这问题问的,你说不回答又不好,一回答,藏通别圆四教佛,一问之中又有四问了。藏教佛是怎么样,别教佛是怎么样,圆教佛是什么,区别怎么样?

当然有区别了。藏教佛成就的,他断的是见思惑,主要是断见思惑尽,然后能够轻一点习气。轻什么习气啊?尘沙惑的习气。能够断见思惑,然后断见思习,习气,把见思的习气烦恼也能断,然后能够清除一点尘沙惑,能够稍微断一点点尘沙惑烦恼,但是他没有断无明。

通教基本上相当,跟三藏教差不多,但是他的智慧比通教佛更加的殊胜,更加明利。他断的尘沙惑,比藏教佛要更多一些。但是他也没有断无明惑。

别教跟圆教的话,就是断无明惑,一个是断无明惑,只是断其中的十二品无明,圆教佛是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所有的无明惑全部断尽,这是圆教佛。

简单从断惑证得的法身来说,四教是这样区别。

实际上当然这里面都不一样,信、解、行、证都不一样,教、理、行、果也不一样。圆教的教义跟别教、通教、三藏教不一样,圆教所讲的真理跟前面的三藏教、通教也不一样,跟别教也稍微有点区别,具体修行的法门也不一样,最终证得的果位也就不一样。

所以说信解行证也大概是相当的。能够信,信什么呢?信常住法身,信真如实相。解,能够解圆教的佛法,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真如实相。实际上真正的这个解不容易啊,我们现在听闻佛法也算是解,但还不算真正的解,真正的解在哪个层次啊?开悟了,明白吗?你要开悟的那一天才算是真正的解。真正地明白了,就是智慧已经现前了,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解。解了之后才能行,行之后才能证道。

打个比方说,你现在眼睛打开了,现在这个眼睛擦亮了,你才能走路。我们现在走路是怎么走啊?眼睛是闭着走的。反正自己蒙呗,走对就走对了。当然现在也不是自己完全蒙,不是自己胡思乱想,起码外面还有个声音在指导你。比如师父说,阿弥陀佛会给我们说种种经教,他告诉我真如实相是什么样的,诸法实相是什么样的,佛法应该怎么去理解,然后你就按照自己的这个意识去思考。但是你思考的东西,跟你开发智慧之后所亲见的这个真理,完全不一样,跟你睁开眼睛走不一样。你是闭着眼睛听外面的声音,他说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你以为这就是前,这就是左,这就是右,但是还是难免有时候会走偏向,但是大概你只要越走越正就行了。一看你走,开始走这几步都是正着往前走的,后来你走的时候可能就会产生偏移,不会正中间。然后佛菩萨一看,或者善知识一看,哎呀,不行,你偏了,再往中间再调整一点,再往右一点,再往左一点,他会随时校正自己。但是这个东西还是不好,效果还是不行啊,什么时候你能睁开眼不用别人说,这叫什么?“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迷失的时候是你根机、善根比较差的时候,靠师父来引领你。真正地悟了的时候,自己走,而且能够走得更好。当然你说悟的时候就不需要老师了吗?也未必啊。相当程度不需要,但是关键的地方,有些还没悟到的境界,还得靠老师。你不能说一悟就百悟,一悟千悟,什么都懂了,不可能的。慢慢地打开,慢慢地打开,一层一层地打开,是这个意思啊。大概就这么回答吧。

下面还有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很有意思。

阿弥陀佛,师父好!第二十六讲有云:通佛坐道场,一念相应慧,断余残习气。恳请师父开示,在净土念佛法门中,我们能否运用,以及如何运用?至诚感恩!

可能是这个意思。一念相应慧,来把佛号念好。通佛坐道场,人家是什么根机啊?通教的佛。他在坐道场的时候,用最后这一念相应的智慧,就能把剩下的这些残余的见思惑、残余的见思的习气全部断尽。但人家是智慧猛利呀,我们普通凡夫,你在持名念佛,你说我一念相应慧,能否有一念相应慧?我想一般不至于,你没这么大的根性,说句实话。你有这么大的根器啊,说实话你都不用听闻佛法,明白吗?你自己都悟道了。你甚至都不用念佛了,你修其他法门就跟实相念佛差不多了,没到实相念佛,起码是观想念佛吧,你都不是持名念佛这个阶段了。

但是持名念佛向上,能够通观想念佛、实相念佛。但是更多的人持名念佛就是持名念佛,就只是念个名字,用这个名号来摄受我们的六根。你真的修到最高阶段,其他五根都不用摄了,就摄意根就够了。所以我们说你能否有一念相应慧,确实没有啊,一念相应慧,人家一念相应慧很快就证入到佛道。前面的三藏教还是次第修,通教的佛很快就能达到,因为他的根机比较高,起点比较高。所以我们的起点是达不到的,我们希望你能够有这么一种智慧,但是我估计够呛。除非你是上上根机的人,你可能一念相应慧,你已经就能得一心不乱,恐怕还不是一心不乱了,能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一开,立即智慧开了,智慧一打开,你都不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佛了,我想当下现前就能见佛,不要等当来见佛,明白吗?因为你能达到通教佛的位置,起码见思惑已经断尽了,你能见到佛的胜应身,能见到佛的应身佛。我们所能见到的是劣应身,能见到劣应身就已经修得很好了。你能够生到缘觉了,甚至缘觉位以上的这么一种果位了,那你就生到西方的方便有余土。

我们现在大家努力一下啊,努力一下都生到凡圣同居土就不错了。谁说:哦,我能生方便有余土,我能生实报庄严土……我估计只能恭喜你,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啊,不太可能。

因为这个念佛法门主要就是为了我们凡夫所施设的,不是为那些再来的人或者即将成就的上根机的众生施设的。当然他们也可以念佛,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其、极其罕见的。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念佛吧!你先把心中的烦恼先伏掉,先把六根先摄住,否则你这一念慧从哪里产生呢?烦恼丛生还有一念慧?你到处都是黑暗,哪里还会有光明呢?你就像太阳光,一照,所有的黑暗全部给驱散了。你现在是连那么一点点萤火虫的光明都没有,明白吗?你的光明太有限了,你能照见什么地方呢?所以你能够破惑、能够驱除黑暗,你那个光明能够涉及的地方、能够照射的地方、能够破暗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大家不用着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念念就能成就,一念相应慧很容易。

还有第三个问题。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好!第二十五讲,二十五、二十六讲全部来了。《法华玄义》中有云,《譬喻品》“但离虚妄,是不生十二因缘。”恳请师父根据《法华经》的《譬喻品》给我们略为开示一下不生十二因缘,就是不生灭十二因缘。至诚感恩师父慈悲答疑。

不生不灭十二因缘,这是指哪个教的十二因缘啊?这是指通教的十二因缘,只要离开虚妄就可以了。当然我们说十二因缘事实上有四种:一个是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第二是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第三个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第四个是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

这里说的不生十二因缘,实际上就包含了不生灭思议和不生灭不思议十二因缘。所以我们在这里理解,事实上它是相当于、对于佛法,一个是通教的、一个是圆教的一个理解。实际上这里面也还应该包含别教,只有三藏教是属于生灭的。

通教是属于不生灭思议,别教应该是生灭不思议十二因缘。都是不思议,这个不思议只有圆教跟别教才有。至于生灭不生灭这是藏教和通教的一个主要区别。他们没有谈到不思议,他们都是属于思议的境界。那么我们这里不生灭十二因缘我们就直接从圆教讲吧。

“但离虚妄,是不生十二因缘。”就是《法华经》譬喻品里面这个譬喻主要是火宅喻。三界犹如火宅,片刻不得安宁。就是我们在三界之中,所有在轮回生死的众生,时时刻刻都处于危险之中。但是我们大家在当下,可能因为迷失、迷惑,觉得自己还活得不错,每天有吃有喝的。我们现在生活过得也挺惬意,我们生活质量步步在增高,就像这些孩子在火宅之中游戏,他不知道外面已经有大火了。这个大火就要烧到自己身边来了,他还在这里玩,玩得很开心。但是他们的父亲,这个长者,一看很着急啊,直接说你们不要玩了,你们赶紧出去吧,这里有大火。孩子都不相信,不会听的。他就只有循循善诱,他说:哎呀,你们不要在这里玩,这里不太好玩,我下面有几种车,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他只能用更好玩的东西,更好的东西,方便地诱导他们出离这个火宅。你们赶紧坐这个车走吧,不要在这个宅子,这个宅子已经着火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已经失火了,小孩子不懂,他们就上车了。有些就喜欢羊车,乘着羊车就走了;有些喜欢鹿车,坐鹿车走了;有些喜欢牛车,大白牛车。那么好,分别对应的藏通别圆四教,或者说羊车是声闻乘,鹿车是缘觉乘,菩萨乘是牛车,只有佛乘是大白牛车。有些是对应四教,三藏教是羊车,通教是鹿车,别教是牛车,只有圆教是大白牛车。

所以为什么要现四种车,为什么用四车来方便诱导?因为众生你要真正跟他们讲实话他们听不进去,你只能方便,说一种叫方便妄语,实际上这也叫方便妄语。方便的佛法也都是方便妄语,大家理解吗?真实的佛法是不能说出来的,能够说出来的都是方便的佛法。

当然,你们说:哎呀,真正的,难道这个长者跟他们诱导,说你们不告诉我失火了,只告诉你们坐车去玩,他是骗那些孩子吗?不是。他是为了让他们离开这个生死之地,火宅,他并不是欺骗。我们世间不是以前有个电影叫《真实的谎言》吗?就是谎言有很多种,有些谎言是害人的,有些谎言是利人、救人的。只要是救人的谎言,我们叫真实的谎言,因为他的目的是好的,他的初发心是好的。那么佛诱导众生也是这样子的,他又有羊车,又有鹿车,又有牛车,又有大白牛车,真正希望大家都坐大白牛车。但是每个孩子的秉性、兴趣不一样。有些就喜欢羊车的,有些就喜欢鹿车,有些就喜欢牛车、有些大白牛车。

但事实上坐这几个车并不是他的目的,而是坐这个车到达什么目的地啊?离开这个火宅,到达成佛的处所,明白吗?这个车是乘,我们佛法是叫乘,大乘佛法,小乘佛法。能够运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这个车是个方便,能够度众生,能够接引众生。所以你上了这个车,上了佛法这个车,你就得度了。但是佛法这个车并不是目的地啊,它只是个交通工具,运输的工具。最终这个车运向的地方,才是真正我们要去的佛道,成佛的涅槃之地。所以我们想想,肯定你坐的这个车就不一样。

羊车,最终弄得不好,打个比方,只能出北京到河北;你坐鹿车,不仅仅能到河北,可能能到海南,能出中国;你坐牛车,可能能到美国;你要坐大白牛车,到月球上去也没什么问题,它能真正到最远的地方去。它每个车具备的能力是不一样的。那么好,难道其他的羊车、鹿车、牛车都是虚妄的吗?不是。

真正的虚妄,是众生的执著,众生的烦恼。就是我们众生不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不理解我们现在所学的种种法门,这才是真正的虚妄。我们理解我们现在所造的业,会感得苦果,我们要理解真实的佛法是什么,才知道方便的佛法是什么。所以要离虚妄,一层一层地离。先从三界里面离开,三界界内跟界外,界内是虚妄;那界外再比,声闻跟缘觉比,声闻又是虚妄;缘觉跟菩萨比,缘觉是虚妄;菩萨跟佛比,菩萨又是虚妄。只有最终成佛才是真实。那么好,但离虚妄,只要把所有的虚妄的境界远离了,你就能得到不生不灭、不可思议的十二因缘,就能得到佛法最高的一种认知,一种真理。

所以说你看,讲起来,佛法也不太复杂,有时候用一句话就能说明,但是里面的层次是不一样的。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虚妄也有很多种,真实也有很多种。但是真正的真实只有一种,成佛。真正的虚妄呢,虚妄就有无量种了,告诉你。但是又不离虚妄而有真实,你说世间就这么巧妙又不可思议。你不要以为虚妄永远就是虚妄,虚妄之中的本性就是真实。所以这里说但离虚妄,实际上离虚妄到真实,这是相待的,相待真实。实际上应该是虚妄就是真实,开始是离虚妄,后来是即虚妄,叫不离亦不即,知道吗?佛法的全部就在这里。所以在虚妄之中有真实,虚妄又不完全是真实,就像这个水跟波一样的,水是波吗?本性是一样的,但是状态是不一样的。就像水蒸气跟液态水,或者跟冰,跟固态水,它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本性都是水分子构成的。实际上众生跟佛也就是这么一种转变,状态不一样,所思、所想、所行、所做不一样,把这些改变了,自然就能回到你自己本来的真如佛性,就能恢复你原来本具的这些智慧功德。所以但离虚妄,把这个虚妄的东西揭开就可以了,真实的东西就呈现出来了。甚至到最后都不需要离开虚妄,因为虚妄本身就是真实,进行转化就可以了。弄得不好我们说你加加温就可以了,这个冰就变成水了。就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所以说我们学佛有很多种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法门,不同的方法,大家都要学会,都要去掌握。现在学不会没关系,现在先明白,知道有这些东西就可以了,慢慢去学。所以你明白这些东西,你见识广了之后,明白得多了之后,什么东西你都能放得下,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什么东西都能看得破,最终什么东西还都拿得起来,好办了。世间的东西,没有绝对的真实,也没有绝对的虚妄。绝对虚妄的东西,就是绝对真实的东西,大家能不能理解这句话?绝待的虚妄,就是绝待的真实。那么好,相待的虚妄之中也就有相待的真实。

就跟我们说这个人他不可能完全是恶人,也不可能完全是好人。世间找不出一个说只有恶没有善的人,也不可能找出一个只有善没有恶的人。没有纯善,没有纯恶。哪怕是地狱的众生,说得不好听点,他也不是纯恶的。在我们这个三界六道之中,都是相待的善与恶。甚至在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也是相待的善恶,只是他们的善远远比我们众生的善层次更高。只有真正的一佛法界,一真法界,才是绝待的。绝待的善与恶就是已经没有善、没有恶了,绝待了嘛!绝待只有恶的话,那善就不存在了,没有善哪会有恶呢?所以说绝待的善存在的话,那么恶就已经不存在了,它已经绝诸对待,没有这个恶衬托的话,什么叫做善呢?就善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就这么理解。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最后大家我们一起合掌,念一个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玄义1
妙法莲华经玄义2
妙法莲华经玄义3
妙法莲华经玄义4
妙法莲华经玄义5
妙法莲华经玄义6
妙法莲华经玄义7
妙法莲华经玄义8
妙法莲华经玄义9
妙法莲华经玄义10
妙法莲华经玄义11
妙法莲华经玄义12
妙法莲华经玄义13
妙法莲华经玄义14
妙法莲华经玄义15
妙法莲华经玄义16
妙法莲华经玄义17
妙法莲华经玄义18
妙法莲华经玄义19
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妙法莲华经玄义21
妙法莲华经玄义22
妙法莲华经玄义23
妙法莲华经玄义24
妙法莲华经玄义25
妙法莲华经玄义26
妙法莲华经玄义27
妙法莲华经玄义28
妙法莲华经玄义29
妙法莲华经玄义30
妙法莲华经玄义31
妙法莲华经玄义32
妙法莲华经玄义33
妙法莲华经玄义34
妙法莲华经玄义35
妙法莲华经玄义36
妙法莲华经玄义37
妙法莲华经玄义38
妙法莲华经玄义39
妙法莲华经玄义40
妙法莲华经玄义41
妙法莲华经玄义42
妙法莲华经玄义43
妙法莲华经玄义44
妙法莲华经玄义45
妙法莲华经玄义46
妙法莲华经玄义47
妙法莲华经玄义48
妙法莲华经玄义49
妙法莲华经玄义50
妙法莲华经玄义51
妙法莲华经玄义52
妙法莲华经玄义53
妙法莲华经玄义54
妙法莲华经玄义55
妙法莲华经玄义56
妙法莲华经玄义57
妙法莲华经玄义58
妙法莲华经玄义59
妙法莲华经玄义60
妙法莲华经玄义61
妙法莲华经玄义62
妙法莲华经玄义63
妙法莲华经玄义6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佛教词典】四相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

【佛教词典】三轮相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

关于近日流传讯息之郑重申明

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