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全站文章(第20页)  【随机推荐】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参禅,那是上根利器能参...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人都很复杂,有很多很多...

念佛人同时获得这三大利益

信愿念佛,一则可消灭过去造的罪业,二可息除眼前的烦恼,三者未来命终得生极...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在一起。既然积极是这么...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由彼无智故,受苦复过是...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瓷卷十七释初品...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

【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地】 譬如大地是总说...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能治。则真俗互显,能所...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尊容的时候...

这是晚年最要紧之所在

【原文】 无常迅速,虽老少无别。然年少人犹处未定之天,妄冀长寿;若老年人...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你不服气,好,我把菩萨...

儒释道是一家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之火为智慧火,于中游戏...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准。我们现在的水平,...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的目的是...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性是全真在妄,全...

岭东第一禅——僧稠大师的故事

僧稠大师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

怎样供养功德才大,这些是供养时应注意的

福报的大小是每个人修的。我们不要认为我力量不够、我的财富也没有,自己生活...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铭心哪。唐代有一个子邻...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种道气、道力都体现不出...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又何苦这么辛苦地想让...

真的好怕死,怎样才能不「死」

问: 印祖一再地说不要怕死,可是我真的好怕死,生活的主题也是怎样锻炼身体...

让业力沉淀,带业往生

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么修行不能得力呢?因为...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何能坚持做定课?有没有...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来...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分成:译经、义解、神异...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住、坐、卧四种威仪的...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中,有一位名叫称伽拔吒...

【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现实,面对这一切事、一...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们很多时候会说为了求平...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安法师答: 本师释迦...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通分。 一释题名者。诸...

你要经常反省自己,准备好了没有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命运,这个重点就是你要先改变...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这个自身的事业,就是...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问: 《无量寿经》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标准是什么?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是你...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堂(或其他预定殿堂)...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这个...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现在一般人最...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多时候想参加师父讲座...

唱着无涯歌,走向极乐国——新罗元晓大师

元晓大师,新罗人,西元617年生,20岁时剃度于黄龙寺,28岁时与义湘初...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记数时就不能专心口念...

这几种人最适合修地藏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是佛陀为母亲所说的一部佛经。本经叙...

时时刻刻勿令暂忘

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念阿弥陀佛,但是在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或者冷不...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好现象,是...

这种情况是对佛的愿力认识不足吗

问: 我越是修行,越觉得自己差劲,越来越惭愧,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觉不太...

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念佛行人最难的就是厌离和欣求,为什么最难呢?娑婆世界尽管很污浊,很苦难,...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

寺院「斋天」有何含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编辑而成《金光明忏法》开...

至诚念观音圣号免遭屠城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刘度的人,他居住的乡里有...

【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点苦难,做事困难重重,...

水陆法会八天七夜在做什么

每逢农历七月,许多佛寺都会举办水陆法会。那么什么是水陆法会?法会为何有殊...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德林,就是嗔恨心起...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业,使这个境界来报,果...

「十念法」念佛仪轨

希望诸位平常坚持十念法能够好好用功。不需要太长时间,但是坚持能增进福慧!...

【荐】观男女二根极其污秽,才能破除淫欲之魔

现代人把这个婚外恋,还认为是一个很浪漫、很时尚、很现代的生活方式。不了解...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他...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欲六尘的。所以净土是一...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

曾以为非,今则为是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准。当我们说某人和某人...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怎么判断自...

【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土,宝藏如来为他授记,...

嗔是在你心中活动,伤害的正是你自己

当然这是一个有相的观察,或者我们也可以根据无相的观察,思维无常无我的道理...

由于不听闻此法,有一亿菩萨退转菩提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

你得有一分相应,才能够生到净土去

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那个意义很深广的...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问: 供佛时为什么要选择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宋,只如元之中峰③、...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

地藏菩萨的化身无处不在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么叫生死疲劳呢?就是说...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把我的贪、瞋、痴...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问: 恳请法师慈悲详解惭愧心和忏悔心以及如何忏悔? 宏海法师答: 忏悔法...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答: 念佛三昧...

怎么才是清净的布施

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 前面是讲广大,这个地方讲布施清净。...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时,提婆达多怀毒害之心...

面对魔军的这十支队伍,能不能打胜仗

这个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

断疑生信修善法

问: 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弟子都会略表心意捐点...

【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中:自小受父母宠爱;考...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僧:他们说那里风水...

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

一、被佛陀点名出生 龙树(梵文:Nāgārjuna),可译为龙猛或龙胜,...

龙树菩萨:广大发愿颂

所有一切众生类,过未现在世无尽, 而诸佛刹广无边,彼无边刹尘充满。 又一...

【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资》里面,有一个这样的...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问: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因为什么而生起? 大安法师答: 慈悲心是...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诸位!你不可以说上课来...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即眼识、耳识、鼻识、舌...

「死期败烈」是净土行者的甚深法宝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与康泽师书》中,印祖...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

《净土圣贤录》记载,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区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名...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问: 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 念...

鳖谋猴肝失挚友

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这个咒能够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

我们能听到得生到净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咒大家都叫往生咒,全名叫拔一切...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 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对佛像以...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一心不乱是从...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汗,拾级登山便又叫苦不...

这是难中之难,没有比这更难的了

这是难信法,于难信法要生决定信。《无量寿经》特别讲到,你得人身难,闻大乘...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下念? 宏海法师答:...

【荐】大安法师:我能够学佛的因缘也是由于生病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苦尝来厌革囊。 念念...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流转,大部份的时间都...

「把全体果觉授与薄地凡夫」是什么含义

问: 法师,阿弥陀佛把全体的果觉授与薄地凡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不动了。这句话不对。为...

业障很重,但不妨碍往生

比如你的命运要生绝症,生命要终结,那你忽然在这个时候,你发出了殷重的忏悔...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也就是把学法修行落在实...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不能错。第一个发心确认...

「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我在五台山时候,有很多人到山上问我,说:师父,我念佛好多年了,我临终能生...

短时间的修行就能把无量劫的轮回解决

净土法门下手的方法又极为容易,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但是念六字洪...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所证得的法身是一个法身...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法界的一大缘起,这是来...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病死,这个才是正常的情...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种人是不简单,他知道...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 ...

怎样对待现代人的离婚问题

问: 现代人的婚姻很脆弱,离婚率很高,对小孩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我们应该怎...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像斧子砍的。他做木匠,...

负债为牛之宿缘

昔时,佛与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弟子及众多菩萨,来到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的,偏向外的,还是向内...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问: 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知道是否在佛经中有根...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理,但事上该怎样还得怎...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弟子应该怎么...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众生是一个母子的关系,...

「淫」是男女间彼此欢喜,怎么会有冤呢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啖,此名杀冤;汝负我命...

日落西山忆故乡,急需检点办资粮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我们到临命终时手忙脚乱...

【荐】做好这四大步骤,为往生做准备

一、提起佛号 蕅益大师强调:提起佛号,净土宗念佛不一定往生,但是往生一定...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是把它的身体给杀害,把...

极乐世界莲花开敷的时间

西方三圣现前,就在那一刻,我这个我,就是代表着一切念佛行人就乘着这个金刚...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

智者大师一生的故事

自幼喜佛,夙愿出家 智者大师法名智顗,俗姓陈,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从去,是分段生死苦。念...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问: 我是初学者,与净土有缘,听了您的开示后知道了如何修学。目前念佛能摄...

往生净土后为什么能得到不退转

无论是什么样的功夫浅深,只要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成就,身后决定往生西方极...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持就是说,我没有找到...

极乐世界以意为食,为何还要上大供

问: 《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意以为食,那为何还要上大供? 大安法师答: ...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洲,难民,吃饭都没得吃...

如何转业力?如何忏悔消业

识得业力,不随业转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师父和大家谈到业力) 在这个世...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问: 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

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色蕴,就是我们的外境,一切的物质世...

强盗楼陀的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叫楼陀,腰里佩戴着利剑...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们要反过来,要修十善业...

能折伏情欲称为善,能灭除情欲称为圣

【原文】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

修空观的人要空掉什么

问: 师父讲到我们要修空观,不要住在外来的空上,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区分内外...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而芸芸众生,...

作福不如惜福,悔过不如寡过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你怎么知道你罪消了没...

你念什么就往那个法界走

问: 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

不念弥陀更念谁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心这样地忆念我们,我们...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

问: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才可以灭罪呢? 良因法师答: 依...

莲池大师一生的示现: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实念佛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一岁高龄的莲池大师面西...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对一对我们目前是属于哪...

如何帮助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问: 如何帮助一个有赌博,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大安法师答: 不务正业...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我们一般说五无间,五无...

【荐】为奶奶「回家」保驾护航

时光流逝,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在我回去照顾她老人家的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正门西方极乐,门余八万四千

大家要知道,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门余,八万四...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犍连二位尊者于受食前,...

【荐】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沈檀脑麝,只为...

没有烦恼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我们的功课是什么?我们的功课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要执着。---你能够这...

除了自己的业障,共业也是要忏悔

忏悔业障非常地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开阔一些讲。 还有共业。我自己造...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

有位老者皈依后一直睡不着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法师今天我遇到一位老者,他说:今年4月份皈依三天后,就睡不着觉...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作...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世界观,唯物与唯心。...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

舍利不是试金石

当年梦参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后,真容寺官方还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网上就开始到处...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多同学考研成绩优秀,...

极乐世界是人们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吗

问: 西方极乐的金碧辉煌和不轮回,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们在困苦生活中对...

念佛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圆顿法门

【原文】: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寿昌云。念佛心即是...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我的觉受念出来。我们每...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都不是很好。无论是事忏...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能得一念...

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萨

问: 我学佛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示现了一下。我现在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

佛法贵精不贵多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挈领之道。不可不急讲...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林华果、金银粟白】 怎...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种种无碍神通、成就十种...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 念佛却病。 可见这个意安在生病状态,生了病被病...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为了健康长寿,疗病养生,近年来,人们不断从医药与饮食上研究,证实肉食对人...

想求的求不到,想舍的又舍不脱

学佛的想求解脱,我们知道,不想执著,不想烦恼,这么容易吗?离得开吗? 咱...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法门,我们一般说是八万...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 言语即...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

父母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著的心...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问: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大安法师答: 往生咒的来源,是龙树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