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全站文章(第27页)
【随机推荐】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个念头抓紧,就能对...
居士恭敬护持三宝,定获无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军武功高强可平定贼寇之乱,宰相...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信心没了,做什么都不成...
奉献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钱
现在的人一提奉献就怕。1993年我曾经遇见过。那时出去做佛事回来,要去另...
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
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不要因某事与个人预设的观念或理论相符,就予以相信。个...
【荐】
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士来提出问题,说那个助...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
造了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作...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好像又要入...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不著内外想。不著过去想...
生孩子难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
【荐】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漫画版
印光大师开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念佛秘诀 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
何故临终十念可灭一辈子罪业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难以相信。有人就曾经...
【荐】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行的。不需要说你非得要...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离之缘,就是没有遇到佛...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烧毁,后来佛又重安立门...
不论哪部经,你都不要去执著
佛说法是对缘的、对机的,不是佛想说法。大家看每一部经,除《阿弥陀经》之外...
【荐】
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征问原由。 此空为当...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眷属一心念佛。从...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戒法、十善法修好,不能...
佛弟子应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
问: 在科技发达的传媒时代,佛教的杂志五花八门,身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如何选...
念佛有何窍门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不是的,要顺其自然...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原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住寂光,不证佛果。以...
定课多少不重要,但坚持很重要
当我们能够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后,不能够得少为足,要继续地往前走...
禅宗六祖惠能生平壁画欣赏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但还健康的男孩在夏...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多处提到,富贵人学道难...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性重大比丘,会让正法...
如何摆脱死亡的恐惧
我在东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会人士,都是来问得了癌症怎么办?非常恐...
【荐】
这么简易的法门,为何你却不修
龙树菩萨对我们一代时教的判教,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靠自力修行了生脱死得阿...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印光大师 印祖...
救拔母亲脱离地狱的婆罗门女
过去,久远阿僧祇劫前,有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住世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在觉...
【荐】
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缘甚深,多有书信往来。...
为什么看不破呢?一切都有啊
心无挂碍,就是得到的。挂碍就是苦果,假如有挂碍了就要受苦。挂的意思,就像...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阎浮提有个国王,名叫十奢王。国王的大王后生了个儿子,名叫罗...
【荐】
观音菩萨在佛经中的事迹故事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
「六大根本烦恼」是众生轮回之根本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体。五即五...
比丘的五类
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五类: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善于诵...
人生的自在,就在于去留自便
历史上的中国禅者,僧,我特钦佩慧能;俗,则是傅翕。这傅大士,有一偈,未出...
如何处理争执不下的状况
与人相处发生问题时,可以当成是对我们智慧的一种考验,让我们学习运用智慧、...
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两...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负担让他生欢喜心。你感...
弘一大师开示写字的方法
一、 这一次所要讲的,是这里几位学生的意思要我来讲关于写字的方法。 我想...
广州具备临终关怀的护理医院—广东颐年护理院
一直以来,当家里有癌症病人或年老即将临终长者时,都是作为亲人一个最大的头...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
念佛愈癣疾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出世之心,前往南海佛顶...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的毛病,就是要用阿弥陀...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离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渐渐离你而去。你能看见全身各部分都在悄悄地衰退吗...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中最好的种子起现行,...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牛肉、狗肉,已经有三代...
如何对治自己的情执贪欲
问: 请问如何对治自己对于情执的贪欲? 答: 情欲是缘起法:有其产生之因...
算命说流年不利该怎么办
有一个居士写信给我,就是今年是庚辰年,这个辰和戌是冲突的,申酉戌亥这个戌...
行善如果求回报,心就有了挂碍
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大家都很熟悉,诸恶莫作...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也就是讲前面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
有些人遇到障碍时,为何三宝没有出现
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儿子长出来的时候,非常可...
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归根结顶之法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问: 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答: 从空性的角度来讲...
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都是有副作用的行为
佛法告诉我们的是:向佛陀学习,常随佛学。现实需要提醒自己:我们是在跟谁学...
阿弥陀佛普遍接引,为何那么多人还往生不了
问: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为什么还那么多人生...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法会,礼请全国的高僧前...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
《无量寿经》之衣食自然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清净的智慧,不再有对自...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很痛苦,我改变一个环境...
地藏法门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
地藏法门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教我们(认识)业果。业果的教授是释迦...
不该你得的财,拿了就是灾祸
谛闲老法师讲过一个公案,在上海有个所谓的大善人死了,有个法国人会叫魂,他...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间再回到床铺上闭目睡觉...
张抡的奏折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平日虔诚修习净土法门,...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之道,就是修行要达到的...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一声声佛号,简单的重...
容易发怒,乃福气浅薄之人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当我们确知对方是...
两座寺庙山泉干枯,念观音菩萨泉水突然涌出
福建莆田广化寺有一个附属的小寺,名叫元龟寺,地址在湄州湾附近一个小岛上。...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延年,世寿已尽,即得往...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我们再看第二段,破异。异就是彼此不同体。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上起妄心,造生死业。所...
参禅之四易四难
《佛印了元禅师痛谕文》,其略曰:一念静心,终成正觉;蛙步不休,跛鼈千里。...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一切境界之相。当念这...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是介绍第十三位尊者...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法藏菩萨说:斯义弘深,...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没什么意思。如果阿...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观想:你从什么地方来...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每位菩萨也如是。因为...
24小时念持地藏圣号的方法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念我的名号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时,若能够有力量,有灯...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种。这是福田品,讲福...
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
姨父与鸽子的故事
姨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只有一个爱好...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临终者进行临终关怀,念...
要对病人隐瞒病情吗
问: 弟子正在学医,在医院里难免会说谎,对病人及家属会隐瞒病情。医德的隐...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小乘的...
在「不幸」之中获得觉悟的机会
在一个父母离异、舅舅痴傻、爷爷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楼自杀的家庭里长大,我的...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难改变它
《楞严经》就是从今开始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你来生的生命才能够彻底地改...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给赵简子,赵简子每每都...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之...
【荐】
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人尊重的长者,一直是我...
【荐】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菩萨:第一个,...
假借生灭的因缘,成就不生灭的清净功德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真跟妄作一个很详细的...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普贤行...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
真正的布施,要达到无私奉献
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奉献,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你也是布施,但你这个布施的等...
豪贵学道难,英雄到老皆归佛
所谓豪贵学道难:意思是,富贵的人,他不关注无常,不会为生活所困,会整天陶...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天;大英雄武功盖世;大...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
弘一大师劝念佛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论是劝发愿往生净土还是...
怀玉禅师精进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倒单,日中一食,每天七...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其间不容丝发...
【荐】
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
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吗
问: 阿弥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达国师的故事,有个疑问。都说我们普通修行人...
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就得到真实了
我们若学菩萨,想离苦得乐,在你供养三宝的时候,下施给众生的时候,都要具足...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 安住一念心性,我们举一个例...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造重业,纵杀...
三界无安,以苦为乐
【原文】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知苦,方以为乐也。犬...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的种种利益当中,一个核...
闻信弥陀名号的人,当下就得十方诸佛护念
得到佛的护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护念的水平很高,一定要破无明...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一、发出离心,断爱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过隙耳,浮生几何。吾三十不售,定...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
什么是加持,加持是如何发生效用的
问: 什么是加持?什么是气场?加持是怎么发生效用的?在家人可以为他人加持...
堕落到畜牲道,都在偿还宿债
我们修学佛法这个心不能间断,不要朝三暮四,放逸懈怠,不能修一切善法就叫放...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来越少了,因为高楼越来...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们在这如梦如幻的生活...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
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
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作为我们修学佛法,乃...
禅坐时身体应该如何放松
在所有的禅修姿势里面,坐是一个最理想的姿势,因为在坐的时候,我们身体的状...
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在明朝的扬州,有一...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不信因果 为什么会不...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县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
当妄心杂乱之顷,念佛自然随念寂静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凡具...
六种会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
佛陀告诉善生,有六种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第一是沉迷于饮酒;第二是赌博;第...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一段,这一段呢就是答...
看病的时候,应为病人念一偈子
凡沙门、居士,见疾病人,须时看护之。 就是说有了生病的人啊,作为我们佛弟...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不善用心...
三国吴主孙皓玷污佛像的因果故事
吴主孙皓,性格暴虐,做事不近人情;有一天,他与婇女一起观看修治园地,从土...
有些行为不能让它辗转相续
那么你后面发心一正以后,你还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影响思想,当然有些...
努力工作为何就是赚不到钱
偷盗的情况,严重的话来生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从三恶道出来会产生两种...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说是舌识我们...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是驱使我们到六道轮回的...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清,那这个转换就来自于...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
办丧事不要用荤,否则会害了亡者
一九二四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他的儿子周缉之与印光大师素有交...
刚出家时最好不要独住
问: 法师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场,那么弟子有另外一个道友是独住...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这不迷不取不动也不是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就是得一切种智者。我们...
系缘净土之境,往生安养之国
我们念这句佛号念得非常亲切,因为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号,是我由心造作的佛号...
为什么多生多劫还没有解脱
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积的。但多生多劫为什么没有...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常随在旁,有众多...
千万莫回忆过去
我们要想对治烦恼,以我个人的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过去忘掉,千万莫回忆过...
你的心跟三宝有很远的距离
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巨匠,因一生化业非凡,...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维那以棓(木制...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修持,只一五教大同四字...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们积极地去面对它。 苦...
参梦老和尚为朝五台山的弟子开示
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有?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没有? 那我们朝山,求菩萨拜菩萨求什...
如何得到地藏菩萨梦中加持
学法的时候应当经常地对照,像《地藏经》上说,要我们每天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
苦难到来时,这时候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除了在人间的时候,最后...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再忍辱、然后再智慧等等...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或者说话也好、做事也...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和尚,是国师,国王封的...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菩提上?降伏,就是他不...
居士经商不得贩卖刀网等伤生之具
居士经商,既无大劳,又极自由,正好依佛法行事。 在家佛弟子经商,当然也非...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捣被子,这被子够盖的就...
改掉贡高我慢的习气
我们要随时观照自己,检视是否有贡高、我慢的习气,如果有,就一定要修正。 ...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告诉我们二个字:放下...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古人说,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就是说教育要从早、从小。 教妇初来,就是新娶...
念佛感通清净实相
什么叫清净实相呢?清净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实相就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的...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
崔成贵老居士往生纪实 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山西省...
人生即便借宿,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程?
提起校园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佛学院的校园生活,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首 说通...
云何说诸法如幻
问: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复说诸法如幻? 答: 了境是心,万法奚有?以依...
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唯论见性,只要直下承...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猛利的出离心啊!归去来...
暑期百万佛号闭关经历及感悟
闭关经历 去年暑期,因缘和合,我参加了庐山东林寺八月一日至十一日的百万佛...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原文】 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
真学佛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应辰,幼业儒,一日思生死事大,发心出家,遂自剪发走匡...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再度发生的参考。 发生...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觉得我很高明,很有修持。因此...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自己...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决定处境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当我...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
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正法华经》。竺法...
【荐】
称名供养礼拜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地藏菩萨常以不可思议禅定之力度化无量世界众生,满愿消灾,在《大乘大集地藏...
近代高僧圆瑛法师
一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的主观认知里,还是依然把佛教、佛法、信佛的人,当做...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平气和成大器。 有年轻...
胜鬘夫人的十大弘誓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
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时僧,又称宝志、...
积累资粮与消除业障的五个方法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
地藏菩萨的弘誓大愿
长者子为相好庄严发愿 地藏菩萨在久远不可说劫之前,转生为一位长者子,他见...
无事最可贵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说: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无事最可贵。 朋友不...
自作聪明的愚人
过去,有一个人到他人宅舍中,见到这户人家房舍的墙壁涂抹得很平,地面也非常...
上一页
第27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断除执着
出家
吉祥
定力
发愿
皈依
生活
杀生
六祖慧能
达摩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
助念
无我
业力
涅槃
无常观
法语系列
随喜
学佛
佛弟子文库 http://m.fjwk.net/
文库首页
佛经原文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