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净界法师  2023/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一零四讲)

辛二、重颂 分二:壬一、颂行法;壬二、叹经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四十五面,我们看辛二的“重颂”。这个地方是意安乐行的重颂。重颂当中有两段,先看因地的“行法”,再看果地的“行成”。

壬一、颂行法 分二:癸一、颂止行;癸二、颂观行

因地当中也分两段,一个是止行,一个是观行。

癸一、颂止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  当舍嫉恚慢

谄诳邪伪心  常修质直行

不轻蔑于人  亦不戏论法

不令他疑悔  云汝不得佛

这个地方,“止”有两段。第一段是总标远离恼害。我们在意业的内心的世界,有两个是要重点舍离的:

第一个,舍离嫉恚慢。嫉、恚、慢,蕅益大师说,它的核心思想在嫉妒。嫉妒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因为瞋心跟高慢引生的。因为我们跟人家对比,发觉别人比我们好,结果我们的高慢心就受到伤害,高慢心受到伤害就产生瞋心,最后就形成嫉妒。这是第一个,由瞋心、慢心产生了嫉妒。从今以后,我们就跟众生站在对立面了,就伤害你的慈悲心了。这第一个。

第二个,谄诳邪伪心。其实谄跟诳都是虚伪,就是内心不正直。身为一个菩萨,你不能够务实地面对自己的弱点,而把你的缺点给隐盖起来,结果心中的腐败就不断地扩大,你就失去了反省、增上的机会。你是做一个人,又遇到佛法,你本来是可以把这些垃圾除掉的,但是你因为虚伪而不敢面对自己的缺点,这样子粉饰太平的后果,就障碍菩萨道。

这两个障碍,就总标恼害,一个是恼害别人,一个是恼害自己。

第二段,别明对治方法。

那怎么办呢?这以下别明对治方法。有四种对治:

第一个,治谄诳。治谄诳就是修正直之行。你没有必要去高估自己,你应该知道你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找到你的定位就可以了,正直。

第二个,治轻骂。对一切的修行者,每一个人都有他该走的因缘,我们不要去轻视他所修的法门。

第三个,不戏论。我们不要在言辞上去追求美好,重点是你能够用这个法义来观心而产生调伏受益,不要去落入这种文字上的比较。

第四个,治恼乱。就是不要使令三乘的行人生起疑悔,说你不能成佛。你应该互相包容。

如果你受了菩萨戒,这一段经文一定要好好看。就是说,你受了菩萨戒以后表示什么?表示你从现在开始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个目标太大了吧?目标太大了,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样?要有一个重点,就是要知道恶法哪些是重点。

当然,凡位菩萨灭恶是根本,你要先远离过失。为什么呢?菩萨道很简单,第一个,你先不要堕落三恶道。你不要说受了菩萨戒走上成佛之道了,结果七走八走掉到坑里面,变成三恶道去了,结果来生变成障碍你的善根了。就是说,第一个你要知道,所有的烦恼里面有一个很严重的,它这个叫嫉妒、瞋恚、高慢,特别是瞋恚。

但是问题是,瞋恚它很复杂,因为瞋恚跟很多烦恼是相通的,你看,瞋恚通于嫉妒,高慢久了也会产生瞋恚。所以,你防堵瞋恚,你还得要注意嫉妒跟高慢的问题,这三个是连在一起的。瞋心是整个伤害你菩萨的戒体,就是你的菩提心。你说你这个人受了菩萨戒,你还喜欢享受,喜欢用好东西,喜欢吃美食,其实这个都乱不了,这对菩萨道没有太大伤害,这个顶多你只是叫懈怠。但是你经常发脾气,你不要小看这件事情。你今天也发脾气,明天也发脾气,你发久了以后,你的戒体就破坏,你没有戒体的,你整个防非止恶的菩萨戒体都没了。因为瞋心是直接伤害戒体。

你知道菩萨戒对瞋心制得多严格?你去读读菩萨戒,《瑜伽》也好,《梵网》也好,瞋心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没有理由,包括杀父杀母都不可以起瞋心。这是我的业报,我承当下来,认命!你起瞋心就是表示你不认命,你怀疑这个业报对你不公平。

所以第一个,你今天要守住你的戒体的根本,就是把你的瞋心调下来,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因为这个瞋心的火对你的伤害太大了,你没办法承受。你稍微贪爱一点东西,贪爱饮食,贪爱睡眠,这个都还可以慢慢进步的。

第二个就是虚伪。虚伪虽然不伤害你菩提心的根本,但是它伤害你菩萨道的行为,这种枝末的行为。因为你不肯面对自己的缺点,你老是掩饰自己,所以你就不会反省,你就不会进步,障碍你的进步。

这两个,一个是障碍根本,一个是障碍枝末的妙行。

《法华经》的好就好在,对你一个初心菩萨,面对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个无量的法门,它告诉你两个重点:第一个,想办法调伏你的瞋心;第二个,想办法让你自己务实地面对自己。这样你才能够产生反省跟增上。这个是止行,先调伏这两个问题。

癸二、颂观行

“观行”是积极的,积极面,能够生起善法。

是佛子说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于一切  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萨  愍众故行道

应生恭敬心  是则我大师

于诸佛世尊  生无上父想

破于憍慢心  说法无障碍

这以下修四种想,使令我们成就平等慈悲。

第一个,大悲想。如是佛子说法,就是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来说法的时候,能够“柔和能忍”,对一切众生差别的根机能够安忍包容,以慈悲心面对一切的众生,乃至于不生懈怠心,要主动积极地去教化众生。主要是大悲。

第二个,大师想。十方菩萨内心因为悲愍众生故,而行三乘的道法;虽然他只是行三乘道法,但是他也是众生的善知识,他也在慈悲,他也在教化众生。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以恭敬心,这些是我等大师,也是一切众生的大师,生大师想。

第三个,生慈父想。对于一切未来的诸佛世尊(众生是未来的诸佛世尊)生无上慈父想。他们是未来的佛陀,是未来众生的慈父。

第四个是平等想。“破于憍慢心。”这个平等就是平等说法。

最后总结,“说法无障碍”,这个人说法内外无障碍。这是以四种的想对治意业的四种过失,来远离恼害,成就慈悲。

过去有一本书,叫《文殊菩萨感应录》,这里面讲到一件事。说有一天五台山办一个无遮的大法会,所有人都可以参加。你不一定是佛弟子,只要你有因缘能够爬到寺庙上去,你就能够参加法会。这个法会诵经、拜忏,诵经拜忏结束以后就开始施食,平等地施给一切有缘的众生。不管你是佛弟子、非佛弟子,你只要经过,你都可以来受用这个饮食。

这当中有一个老太婆,这个老太婆带了一个小孩,又带了一只小狗,就去参加这个法会。她也参加拜忏、诵经,结束以后就到食堂去吃东西了。吃完了,老太婆说我还要一份。说你怎么还要一份呢?我带了一只小狗,它也是众生。知客师说,好吧,那就再给她准备一份吧,给这小狗吃。小狗吃完以后,老太婆说我还要一份,因为我肚子里面还有一个胎儿。这个时候知客师就不高兴了,知客师说,你这摆明了就是要来贪东西的!就骂一顿,把她赶出去了。

这赶出去不得了。这个老太婆走出山门以后,突然间消失掉,现在空中!文殊菩萨示现。文殊菩萨讲一个偈颂,他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

文殊菩萨讲的偈颂是有道理。他用这个苦瓜跟甜瓜作譬喻,他说苦瓜的苦是均等的,它不是头部苦、尾部不苦,它的苦是彻头彻尾,每一个地方是平等的苦。甜瓜也是这样,大自然的甜,它也是中边皆甜。他比喻说,你既然叫做平等无遮大会,你这个主办者就不能有不平等心,就不能用自我意识了。所以他就最后讲一句话来说,我一个文殊菩萨,“修行三大劫”,我修了这么多广大福德智慧资粮,结果被你这个知客师,“却被老僧嫌”,还被这个老僧给赶出去了。

他当然强调的就是,你要行菩萨道,你就是要平等慈悲。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大师也好,凡夫也好,都是未来佛。你不知道他是不是哪一个菩萨示现的。当然,更重要的就是,你要注意你的因地。所以菩萨道就是说,你的心不能够看外境;看外境,你的心就不平等了。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看到身口意,我们回想一下,它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说这个分寸拿捏。

你看身安乐行,身安乐你是要远离十种过失,它是不平等的。做官的你不能跟他交往,卖淫的、做杀生的,各种各样……所以诸位,远离过失,“誓断一切恶”是不平等的。你不能说,欸,你的心是平等,你应该跟做官的交往,跟那些大富长者交往。不可以!因为你跟他交往你会受影响,慢慢地你就放逸、懈怠、堕落。他的攀缘心影响到你。

所以诸位!“誓断一切恶”是没有什么平等不平等,染污就是染污,清净就是清净,就是要远离染污,亲近善知识,所以身业在远离过失这一块是不平等的。但是在修善法的时候,你在布施的时候,持戒的时候,那是平等的。你布施,本来说法也是一种布施,法布施嘛。

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情况是有差别相,什么情况是平等,你分寸要拿捏得很好。就是,凡是修善这一块,尽量平等,但是断恶的时候你要选择。有些人你是不能靠近的,你碰不得,这个恶因缘你承受不起的。所以它有时候是强调差别相,有时候强调平等性,你这个分寸要拿捏得好。

壬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  智者应守护

一心安乐行  无量众所敬

这段总结。我们透过前面的远离恼害,然后平等慈悲,这种第三安乐行,“智者应守护”。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先不要管外境怎么样,你好好守护你的意业,能够远离恼害、慈悲平等。你能够如此安住你的意安乐行,你未来的果报,为无量众生所恭敬。你内心平等地包容一切,你未来的果报,每一个人看到你都起大欢喜,每一个人。因为你内心平等,所以你招感来的别人也是平等地对你恭敬包容。这个是颂行成。

庚四、誓愿安乐行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辛一、长行 分二:壬一、明行法;壬二、叹经法

“长行”当中又分两段。先看行法,再看行成。

壬一、明行法 分二:癸一、释行法;壬二、结行成

那么,因地的行法也分两段。

癸一、释行法

我们先看止行。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前面的身口意三业的安乐行,都有止跟观,有调伏烦恼,有成就善法。但是誓愿安乐行没有止跟观的差别了,就只有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又有两个次第,什么叫誓愿安乐行呢?第一个发菩提心,第二个立菩提愿。

我们解释这两个差别。菩提心是个总相,就是说你今天受了菩萨戒以后先有一个心态:我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就是菩提心,这是一个总相。至于你要怎么去做,你要怎么去实践你的理想,那就是菩提愿了。这个菩提愿是别相,就是你实践的一个方向。

所以我们先讲菩提心。这菩提心怎么发呢?

“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这个地方有两个所缘境:

第一个,是在家出家人中。这个地方的在家出家是三乘的修行者,修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的行者。对三乘的行者,你希望能够给他怎么样?与乐。你希望能够方便地引导他,使令他功德增上。这第一个,他已经在修行了,你希望能够使令他增上。

第二个,非菩萨。这个非菩萨指的是生死凡夫,他也不是声闻,也不是缘觉,也不是菩萨,他就喜欢追求人天快乐。对这个生死凡夫,你要怎么办呢?生大悲想,希望能够拔除他的痛苦,起码不要让他堕入三恶道。你的标准就是起码不要让他堕入三恶道。

所以,我们对三乘的行者起与乐之心,对生死凡夫起拔苦之心,这叫做发菩提心。就是希望这一切众生离苦跟得乐。

那怎么做呢?他的实践的方向是什么呢?就是菩提愿了。

你应该作如此的念想:“如是之人(前面的菩萨跟生死凡夫),则为大失。”他们今生失去广大的利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来善巧方便,随宜说法,有时候为实施权,有时候开权显实,这个权实之间的调配是佛陀为根机不同而宣说的,而生死凡夫——先说生死凡夫——生死凡夫对这个权法却“不闻、不知、不觉”。

生死凡夫他很简单,他就是修一个善法。然后呢?然后来生他马上要享受这个善法。他说你不要跟我讲出世的法门,你也不要跟我讲往生,我这个善法就马上要兑现在人世间。他没有出离心,这种人就很可惜了,则为大失。因为你不明白生死的过失,你就不知道这个人天果报“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你享受这个人间的快乐,你要想想你的第三生,第三生要堕落的。所以,这个生死凡夫的可惜,可惜在哪里呢?对于出世间的三乘道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闻就是没有闻慧,不知就是没有思慧,不觉就是没有修慧。这第一个,第一种愚痴。

第二种人呢?是“不问、不信、不解”。这个是三乘的道人。三乘的道人可惜的地方在哪里呢?只知道解脱,不知道无上菩提。就是心外求法,追求涅槃寂静,追求六度的功德庄严。也是一样,“不问、不信、不解”,没有闻慧,也没有思慧,也没有修慧。

而你,今天修完《法华经》以后,你开始怎么样?站在一心真如的角度来看十法界。这些菩萨跟生死凡夫各人追求各人的,简单来说都是有所得,就是失去了无上菩提,那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这样想,“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虽然他不能了解《法华经》的殊胜跟圆满,但是我发一个愿,我在成就无上菩提的时候,随在何地,我将以真如三昧所发生的神通力跟智慧力来引导他们,使令他们安住在一佛乘的妙法当中。就发愿能够弘法利生。

这个地方先发菩提心,然后转成明确的菩提愿。因为你菩提心是不能付诸行动的。你说,你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然后呢?然后怎么做?你没有实践的方向,这是个理论。但是菩提愿,它是有个方向,弘法利生。

当然有人就问,菩萨道很多种,他没有饭吃,我发愿带他去吃饭;他生病,我发愿带他去看医生,这也是菩萨道。是的!但这个问题在哪里呢?治标不治本。他今天有痛苦,但痛苦的根本是愚痴。因为他没办法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所以他才造罪。所以,痛苦是由罪业而来,罪业是来自于愚痴。你今天不把他的根本愚痴消灭,不给他智慧的光明,好,你带他去吃饭,带他去看病,然后呢?他身体健康以后,他的愚痴却没改,他继续造更大的罪业。

所以,《摄大乘论》上说,菩萨虽然有无量的福德力,他能够心想事成,他手一伸出来,雨无量珍宝,那有人就问菩萨说,那你为什么不雨无量珍宝给那些贫困的人,来解决他们的痛苦呢?《摄大乘论》说了,菩萨不这么做,因为这样对众生没好处。他没有福报,你给他很多的钱,他更放逸,结果他罪业造得更深。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本来自于罪业,一切罪业的根本来自于你心中的愚痴。

你要告诉他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让他有判断力,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菩萨的整个离苦得乐的下手的方向就是,以神通力、以智慧的善巧力来为他引导、说法,使令他慢慢地趋向于一佛乘的佛道。这个是菩提愿。

癸二、结行成

我们看,你发了这个菩提愿有什么好处呢?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这段是讲到誓愿安乐行的行成功德之相,有三段。先看第一段,远离过失。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能够成就第四安乐行,你能够先发菩提心,然后立下了弘法利生的菩提愿,那么你这个时候有这种愿来说法的时候,“无有过失”,没有身口意的过失,因为以愿导行嘛。你的方向是希望能够弘扬佛法,开人智慧,透过智慧的开朗,他自然会断恶修善,他自然会离苦得乐。你不要太多地去做那些外在的改变,你只要改变他的内心,他自然因缘就改变。你这个方向是对的,那你以后的整个引导,你对众生的引导,你就不会做太多的那些不必要的、错误的善巧方便。你以这个弘法利生为根本,你这样子的方向是基本上身口意没有太大过失了,因为你的整个弘法的方向是对了。这第一个,远离过失。

第二个,成就大力。你将成就三种大力:第一个, 四众供养。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们“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因为你给众生真实的利益,你让他能够听闻佛法,从今生,由内心的觉悟而改变。这个是对他最大的利益,所以他会感恩你、恭敬你。这第一个。第二个,诸天护佑。虚空当中的诸天乃至于善神“为听法故,亦常随侍”。平常你在说法的时候,他随侍左右。遇到有人问难的时候,“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问难的时候(这个地方问难指的是有人要来障碍你),那么诸天也会保护你不受障碍。第三个,听者欢喜。你今天安立了一个弘法利生的誓愿,听者就真正地受益,他感到欢喜。

看最后的结叹。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你今天发愿来弘传《法华经》,虽然你现在做不到,你先许下这个誓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好处呢?因为《法华经》非同小可,那是三世诸佛所秘密加持、秘密护持的法门。

诸位!如果你不学《法华经》会有什么后果?它的后果就是你只有事修,没有理观。就是,我受了菩萨戒,喔,佛陀说这件事不能做,这件事就不要做;那件事不能做,那件事就不要做……那么你的整个修学,你不会怎么样?你不会从改变自我意识修起。你站在自我意识的角度来断恶修善度众生,你整个修学变成单向的对治,你不会成就总持的功德,不会的。所以诸位,你今天要在《法华经》里面受益,你一定要能够怎么样?发愿在你未来的时候弘扬《法华经》,先把这个因地种下去。你现在发的愿,就是你未来的果报的出现。你现在不发愿,你未来就没有这个因缘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身口意最后会归到菩提愿。

这个四安乐行是很重要,因为整个《法华经》的会权入实的理论,到了<安乐行品>就是落实到身口意的修学。它有三个重点,四安乐行我们把它总结成三个重点:

第一个,安住清净心。要作任何的修行改变,一定要否定自我意识,从根本上否定你的过去所累积的这些错误的影像。所以诸位!你学完《法华经》以后,你千万不要再讲说,哦,我的个性就是这样。你讲这句话就是肯定它了,就是迷己为物、认物为己。就是你今天的清净心被取代了,变成一种自我的影像。所以第一个,安住清净心。

第二个,修正身口意。这个是事修了。前面是理观。其实师父的态度是这样,你学完《法华经》以后,你最好去受个菩萨戒,否则你永远只知道安住清净心,然后呢?然后你没有一个实践的下手处。其实你看前面的身口意的止行跟观行,佛陀是全部从菩萨戒里面抄过来的。当然,他是把那个断恶修善这两块重点抄过来,度众生的善巧、怎么样度化众生讲得少。就是你怎么样先端正其心,怎么样能够引导自己趋向于慈悲平等。所以你今天学了《法华经》,有理观,然后事修怎么办?你怎么事修?你当然要受菩萨戒。菩萨戒讲得多,怎么样断恶,怎么样修善,怎么度众生。所以安住清净心以后,开始称性起修,讲修德。修德就是怎么样修正你的身口意三业。你有很多如梦如幻的过失要断,你有很多如梦如幻的善法要修,就前面说的止行跟观行。

最后呢,最后导归菩提愿,用菩提愿作收尾。

所以你看大乘法跟小乘不一样。小乘的空观下手最后是怎么样?空、无相、无愿。空观,这小乘的空,声闻缘觉的空,它空到最后,然后呢?他人生就没有什么愿望了。大乘佛法的清净心你也可以说它是空,但是它那个清净心是清净中带有具足。所以它空掉烦恼的时候,空、无相,它是菩提愿,它是有愿的。这清净心修到最后,它是会归到慈悲的愿力去。

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安住清净心、修正身口意、会归菩提愿。所以,整个安乐行,把《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跟菩萨戒的身口意的修学结合在一起了。

当然,如果你今天只有学菩萨戒,没有学《法华经》,你就少掉第一段了,就少掉安住清净心了。你的修行只有两个,就是修正身口意,然后会归菩提愿。这个地方有问题,因为你没有安住清净心,没有理观,你就站在自我意识。所以,一个人不学《法华经》,直接受菩萨戒的不足在哪里?我去受菩萨戒,然后呢?受完菩萨戒,我得到戒体;然后呢,我去断恶修善度众生;最后又是这个我去得果报。就是说,你内心的自我意识没有动摇,你在自我意识的因地累积了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资粮力,然后你用这个资粮力去得一个来生安乐的果报,你跟无上菩提是没有交集的,因为你缺乏理观的这种教育。你在流浪当中,你还是一个流浪汉,你本质没有变。但是你在流浪当中打工,积集了一点资粮,能够满足你衣食所需,你并没有回家。

所以,《法华经》的安住清净心跟菩提愿,再把修正身口意加起来,那就齐了。理观依止《法华经》,事修依止菩萨戒,最后呢?最后回归到你一念的菩提愿。你就靠这个菩提愿成佛,靠清净心跟菩提愿成佛。

这四安乐行,其实这个安乐可不是人天的安乐,它这个安乐的范围非常广。你只要能够照这个方法做,远离内心的过失,先不要管外境怎么样,先好好地去调伏自己,你今生安乐,你来生也安乐,你未来成就永恒的安乐。这个四安乐行,是整个迹门正宗的一个收尾,落实到身口意的修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推荐】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

【佛教词典】舞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佛教词典】沉冥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沉冥,...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

三身佛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福报享尽,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