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净界法师  2023/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一五二讲)

这一堂课,我们把今年度的《法华经》上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跟研讨。

我们每一个凡夫众生,不管福报大小,背后都有两种力量在主导我们,一个是妄想,一个是业力,这两个力量。业力主导变现外在的人事地物,让我们受用。那个果报的受用,你是快乐、痛苦,是业力决定的。妄想是主导我们内在的思想,形成我们的性格。所以,外有业力,内有妄想,就形成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

这个地方问题出在哪里呢?它的严重性在于,妄想跟业力会交互作用。就是说,当妄想活动的时候往往会牵动业力,相同地,当业力在活动的时候也牵动妄想。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准备跟某一个人讲话,你要讲某些事情,这只是一个妄想,你不见得会去做。但是,当你跟他有某种业力在牵动的时候,这句话你一定会去讲。因为它不只是妄想而已了,它有一种业力在推动,所以你变成身不由己了。

所以,业力会强化妄想的力量,反过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当你今天业力起现行的时候,又加上你个人的妄想执著,那这个业力对你的影响也会加大。

为什么人生的问题这么困难呢?因为它不是单纯的业力,也不是单纯的妄想。这两个纠结在一起的时候,使令人生就如一个强大的蜘蛛网,把自己给网住了。

所以理论上人生是无解的,没有解药的。几千年来的历史,很多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就是因为,业力跟妄想可怕的地方,它会交互作用,形成辗转相续,它把问题延续到来生去。就是这两个,业力跟妄想的交互作用,所以人生没有解药。

那怎么办呢?

直到佛陀出世,佛陀出世就解决业力跟妄想,他提出了三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个,佛陀讲业果。就是说,我们刚开始修学,先别管妄想,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先把业力处理好。就所谓的佛陀讲善恶的业果。就是说,你不想痛苦,你就少造恶业;你希望快乐,你要多修善法。所以佛陀把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清楚地告诉你。你希望来生离苦得乐、趋吉避凶,有些事该做,有些事不该做,你心里要有数。所以佛陀一开始讲人天业果,先成就安乐。你暂时离不开这个人生的蜘蛛网,没关系,起码你少一点痛苦、多一点快乐。佛陀是这个态度,讲业果。

等到你的修行水平提升了,佛陀跟你讲空性的道理,就是怎么从妄想跳出来。妄想,你越打只有越深,所以,你创造另外一个妄想去解决妄想,那不可能的事情。佛陀很简单,就是让你放弃主宰。因为你一旦想要去主宰人生,这种自我意识的我执只会让妄想更坚固。所以佛陀解决妄想的方法就是,观想妄想里面是没有真实的体性,因为它随外境而生,也随外境而灭。你只要把这个主宰性放掉,这个妄想就消失了。

所以,佛陀讲业果、讲空性,基本上从安乐道提升到解脱道,这是一个所谓的“法力不可思议”,佛陀先讲“法”。就是,你自己没有力量,那求助于法宝的摄受。

第二个,佛陀讲“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方法更快。就是,你还有一个方法,你祈求佛菩萨的加被!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法身菩萨,他们在因地的时候都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们在法身当中有无量的三昧力、功德力,随时等待加持我们。我们只要把他所开出的条件——“若有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你把这个条件具足好了,顺从本愿,你就可以感应道交,跟十方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这也是个方法,强调“佛力不可思议”。

基本上,如果你根据法力跟佛力的修学,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法华经》提出另外一个思考,就是“心力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过去没有学过的。过去学《法华经》之前,我们认为我们自己的心是一无是处的,除了打妄想以外还是打妄想,什么都不会做。就这个人是个乞丐,到处流浪,有时候运气好,找一个工可以打工,能够满足一天的温饱;运气不好就失业了,什么都不是,就到三恶道去了。

所以,我们以前对内心的了解是强调现前一念心识。但是《法华经》的特点在于即妄是真。就是说,没有错,你同时是一个业障凡夫,但是你同时又是一个十方诸佛的长子,具足无量的性功德。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就是所谓的——你开始要把你内在的力量开展出来,你不只是向外求法力的摄受、求佛力的摄受而已了。所以这个法门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但你要会操作,它会让你快速地成长。

我们学完《法华经》了,我们知道我们内心当中,“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内心有清净心,有菩提愿。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我们在《法华经》所学的心灵的力量跟过去所学的法力跟佛力的力量对接起来。这是最好的。就是,你每一个修行都具足三种力量:法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

那怎么做到呢?我们这堂课就来谈谈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把《法华经》的思想落实到我们去拜忏、去持戒、去念佛,跟整个权法做一个圆满的对接。这个就是我们这堂课讨论的重点。

这堂课有两个主题,我们先看第一个主题。

一、《法华经》的修学方法

1.三乘的空观跟一念心性的空观在修行中有什么差别?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所谓的心力跟法力的结合,最重要就是你怎么跟空性结合。

三乘的法门,基本上一言以蔽之,就是修空性。不管你灭色取空,不管你缘起性空,反正就是把这个自我意识空掉。空性,在《法华经》说它是一个化城。化城,说它本来是不存在的,就心性里面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佛陀为什么要安立呢?因为“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因为很多人没办法马上接受心性的道理,佛陀必须要安立一个空性的法门,这是个法门。然后呢?为什么呢?因为它产生寂静无为的力量,让我们暂时休息,这是一个目的。这个重点在“暂时”这两个字。操作空性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不能生法执。生法执的话,那你这个操作空性,你本身又为空性所局限。

修《法华经》一定要知道,法门本身没有错,但是你要知道佛陀这个法门是为实施权,那就没有错了。你要把这个法门当真,那你就用这个法门来自我设限,你就自己永远在空性里面不出来了。所以,二乘人的问题不是说他修空性,而是他不知道佛陀施设空性的方便。所以要知道,佛陀一开始的规划,空性只是让你暂时休息的化城。

真正的宝所,所谓无量的性功德力,是一念心性,就是我们《法华经》一再强调的清净心、菩提愿。它可以展现无量的清净的庄严,而且是永远的安住。

所以简单地说,空性是一个权法,一念心性所展现出来的清净心、菩提愿是一个实法。

权法跟实法的对比,佛教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六祖大师那个偈颂。六祖大师的偈颂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一个实法,心性的展现,清净心、菩提愿。神秀大师的偈颂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标准的权法。从禅宗的角度,当然是六祖大师获胜,因为实法是佛陀出世的本怀,权法是佛陀不得已——你没办法接受实法,佛陀就自然就“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但是有些古德也为神秀大师的这个偈颂喊冤,说,你现在禅宗一再地强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没有错,理论上没有错,但是,失去了“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本来无一物”这个思想也建立不起来。

这个很重要!诸位,学《法华经》一定要注意,它强调的是会权入实。那个会是会归的“会”,不是废除的“废”。所以蕅益大师讲,学《法华》一定要知道,它是以一门圆摄百千法门,不是举一废百。不是说,欸,学《法华经》,我就是一天到晚修一心三观就可以了。

诸位!每一个人的烦恼不一样,烦恼无边,所以法门也无量。理论上没有错,你修一心三观——你观一念心性当体即空,成就清净心;观一切法即假,具足无量的性功德,发菩提愿,要去成就。理论上,你用清净心、菩提愿就可以成功,就可以成佛了。但是事实上不会,你不可能成佛,因为你还是要有很多的善巧方便。你要透过拜忏(拜忏是一个权法),你要持戒,你要用种种的空性来调伏你那个粗重的烦恼。甚至于,你面对某种感情、某种财富,特别执著的时候,你还要用二乘的灭色取空——来暂时使用。但重点是,暂时使用。你作暂时想就对了,你把它当作化城。

所以在整个权法当中,就是你用《法华经》的思想回过头看过去佛陀所说的法,你都要用一种包容的态度来面对。就是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你一定要拿过来用,你不能执理废事。虽然是事修,但是它对你就是良药,契机就是良药。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净土宗好了。净土宗本来是一个妙法,对不对?你看,你念一句佛号,“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但凭六字出乾坤”。圆顿法门!但是很多人把这个佛号操作得连往生都没有往生,不要说成佛了,甚至于有些人念佛号念到着魔。

那我们就开始思考了:哪里出了差错?佛号没有问题,有些人真的念佛往生,甚至于有些人念佛成佛了。但是有些人念佛,我亲眼看到有些人念佛很精进,结果却着魔了,他从楼上跳下来自杀。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他能念的心出了差错。这是一部好车子,但是你不会开,结果变成怎么样了?醍醐变毒药。就是这个法门,你用一种错误的心态去操作它,结果不但对你没有帮助,反而产生障碍了。那你怪谁呢?当然不能怪佛陀。因为你对整个法门的整个相互关系的运用没有弄清楚。

所以你看,我们净土宗有一个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是吧?这句话,你没有学《法华经》觉得这个偈颂挺好,是吧?当你学《法华经》以后你觉得这个偈颂有点问题。就是说,你愿意往生,这个是对的。往生以后干什么呢?听阿弥陀佛说法,“华开见佛悟无生”。那么“无生”的话就是大乘的见道位,破无明、证法身了。然后呢?你证得无生以后,既然“不退菩萨为伴侣”,还是跟十方法身菩萨在一起,那缺乏一点什么?对!缺乏菩提愿。你没有把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放到你的修行当中,那你就不能成佛了。这个偈颂,其实按照《法华经》的思想是不圆满的。所以,大智慧大慈悲的忏公师父把最后一句改了,他把“不退菩萨为伴侣”改成什么?“回入娑婆度有情。”你看这就齐了,是吧?

就是说,诸位!净土宗你要知道一个观念,你同样念一句佛号,其实你这个佛号可以念到成佛,不是往生而已,就是我们怎么样把成佛之道跟往生之道圆满地对接起来。你学《法华经》的目的,就是说,你学完《法华经》跟净土宗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你用清净心、菩提愿来念佛,那你不但能够往生,这个大白牛车带你到极乐世界,这个车还继续开。所以,因地是圆满,果地就圆满。

所以,我们用《法华经》的实法来操作权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以实法作根本,就站在清净心、菩提愿的角度来修一切的权法。所以你看,忏公师父能够看得出这个偈颂没有合乎成佛之道,因为它没有把菩提愿展现出来。

所以就是说,诸位!你反正就是念这句佛号,比方说你这辈子念一百万声佛号,但是你可以把它念得更好,你只要把心态准备好。就是说,所念的佛号,这个佛号是平等的,但是你用什么心态去念它就关系重大了。就能念的心,心力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今天用《法华经》来强化自己的心力,然后再回过来修过去的法门。你拜八十八佛,你不是为了自己拜,“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诸佛)无有穷尽”。那你这个八十八佛拜的就不是一般的八十八佛了,那就是一佛乘的,叫做日劫相倍。你拜一天好过人家拜一劫,日劫相倍。因为你坐的是大白牛车,人家坐的是羊车、鹿车。

所以诸位!学完《法华经》,不是说你把过去的法门都丢掉,不是。你用你现在的心灵力量,回过头来去修过去的法门,这个就是会权入实,要把以前的法门对接起来。

2.世尊在本经中多次劝勉我们要读诵、解说、书写、如法受持,那么所谓如法受持本经,在事修持戒方面,是否可以说,本经的四安乐行也正是含摄在菩萨戒的修学之中?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本经的四安乐行是不是也摄受在菩萨戒的修学当中?是的。不过菩萨戒的修学范围比较广,因为它是一个成佛之道——“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那基本上就是一个广泛的菩萨道。但是本经讲四安乐行偏重在“誓断一切恶”,什么理由我待会再说明。所以佛陀对于凡夫,特别是名字位的菩萨,在修清净心、菩提愿的时候,他提出有四个法你要遵守:

第一个,身安乐行。有些人你不能接近。就是有些人的磁场,你跟他讲几句话你就躁动不安了,这个人不能跟他在一起。小孩子,七岁以下的小孩,他根本不理性的,跟他生活在一起你《法华经》也不可能诵了。所以远离十种过失,做官的、杀生的、卖淫的、年纪小的小孩子,这个都你要远离的。你要保持你的磁场是调柔寂静的。

第二个,口安乐行。不要跟人家争辩。不管对不对,不要跟人家争辩。因为他也不可能改变,你也不可能改变,所以争辩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第三个,意安乐行。慈悲善巧。就是说,虽然你自己修的是一佛乘的圆满教法,但是你没有必要把你的思想强加给别人。他没办法接受,你用安乐道去摄受他、用解脱道去摄受他就可以了,一定要善巧。

总而言之,整个四安乐行的前面三个就是远离过失,所以它整个的四分之三都是在远离过失。那四分之一的发愿,弘法利生,是修善跟度众生。

也就是说,为什么感觉到《法华经》对于凡夫的菩萨修习善法、度化众生没有那么的主动积极?你从佛陀讲到这个<随喜功德品>就可以看得出来。佛陀说,你宁可在家里面读诵《法华经》,加强你的正念。

他的理由是这样子,就是说,因为大乘的善根很难成就而很容易退失,反正你现在清净心、菩提愿没有坚固之前,你修所有的善法也做不出什么大功德。你如果能够做出大功德,你现在就不可能是这副德行。就是生生世世轮回,我们很少创造大功德,为什么?我们心理素质太差了。就好像一个乞丐,你整天工作都没有用的。你打工一百年,也不如回家,就算继承你爸爸一点少少的遗产都好。就是自性功德力是不可取代的。所以佛陀的规划是这样:你是一个凡夫,你宁可多花一点时间强化你的大乘善根。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落后别人一点,但是等到你大乘善根成立以后,那就是你表现的时候。你修一天,那就是别人要修一劫。

所以《法华经》,你要有时间等待。就是说,你不要急着要怎么怎么怎么的,是吧?你现在这个打妄想的心也做不出什么大事业。要你布施,你就存有私心,又想到我这个布施为了来生的快乐。所以,我们现在的胸量跟见地不适合马上造善,不适合。更不适合度众生。你没有三昧神通,你怎么度众生呢?

你看法身菩萨,他度众生是怎么回事?普现色身三昧!是吧?就好像说,你一个国中生,你说,欸,我半工半读,我去打工!结果你工作也没有做好,书也没读好。倒不如读书的时候就好好把书读好,等到你拿到硕士、博士,你的一个创意、一个念头就可以造福百千万众生。

所以我们要知道,佛陀的规划就是,名字位的时候,你少管闲事!你现在还是一个小孩子,你现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在佛堂里面待着,读诵《法华经》,受持、读诵、书写、说法,就是这样,加强你的清净心跟菩提愿。

那什么时候度众生呢?按佛陀的规划,至少是五品观行位的第四品,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品观行位里面不是有五品吗?随喜、读诵、说法……到说法的时候还没有广泛度众生,还偏重在自利。到了第四品,兼行六度。要智者大师,圆五品,到第五品的时候,正行六度,才开始度化众生。真正地广度众生,要大乘见道位,因为那时候你有无量的三昧力,那度化众生就不是你现在度化众生这种。所以现在度化众生叫做什么呢?叫做随缘尽分。遇到因缘就度化,没有因缘就好好用功。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四安乐行非常保守,基本上都在“誓断一切恶”。他的理由就是,你要弄清楚你的定位,你现在是两只脚都没有站稳,不要马上去帮助别人。是这个意思。

3.以前学《楞严经》的时候,觉得师父解释得很清楚了,《楞严经》《法华经》这两部经是同一线上的,只是《楞严经》多偏清净心,《法华经》多偏菩提愿。如果一个人只知《楞严经》,不知《法华经》,会有欠缺吗?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楞严经》的清净心跟《法华经》的清净心本质是一样的,因为清净心不可能两个,因为它本具的,但是在操作上有不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你看《楞严经》,《楞严经》的判教是方等时。诸位!它是方等时。方等时是怎么回事?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四教并谈。它里面藏、通别、圆都有。所以你看摩登伽女,在楞严会上佛陀讲七处破妄、十番显见的时候,她闻大证小,她证得阿罗汉果。

在《法华经》,没有人听《法华经》证阿罗汉果。你听《法华经》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你不想听,你就出去,五千退席;要么你把它听完,你就发菩提心。只有两种情况而已。要么你善根不够,你没有听;第二个,你听完以后,你一定受益。只有两种情况。因为它里面没有权法,它纯圆独妙,就是这个醍醐是纯的,没有任何杂质的。

但是《楞严经》不一样。《楞严经》里面有一些小乘的思想,它四教都有。《楞严经》的特点在于破妄显真,它对立的。佛陀在《楞严经》讲得很清楚,你有妄想,也有真心。那么妄想是什么相貌?就是攀缘心,叫妄想。是吧?什么叫攀缘心呢?就是心随境转。外境来刺激你,你产生一个念头。人家赞美你,你产生一个欢喜。但这个欢喜心是什么心呢?是攀缘心。因为你这句话是外境刺激你才有的,当外境改变的时候,你欢喜心就消失了,叫随境生灭。清净心不是。清净心是,你不管跟我讲什么,我的心保持一个状态,就是不生灭心。

所以《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清净心比妄想好,但是我们两个是不一样,它强调这两个是不一样。所以它强调七处破妄、十番显见,而且它把整个妄想的相貌非常清楚地表达出来。

你看那个《楞严经》五十阴魔。攀缘心,说起来就这么一句话,其实攀缘心在落到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很复杂的。

你看,它可以跟色法结合产生十种阴魔。你看一个人攀缘美好的色法的事物,庄严的事物,这就是妄想跟色蕴去结合。

说,欸,我对这个物质的攀缘降低了!你没有对色蕴攀缘,你攀缘感受。有些人特别重视心里的感受,这当然层次比对色法的攀缘更好。

有些人对感受也不攀缘,就说我处在一个环境,外在的色法也不好,心灵感受也不好,但没关系,我自己透过我的妄想,想蕴,我透过我一种妄想,我创造一种妄想让我自己快乐。这个也不行,这也是攀缘心,跟想蕴结合的攀缘心,追求神通感应等等。

外道的妄想更微细了,他追求禅定,跟行蕴结合。

二乘人的妄想就更细了,它跟识蕴结合。他是在一种了别的心当中攀缘那种寂静无为的状态。

在《楞严经》,诸位!《楞严经》把阿罗汉圣人的涅槃判成五十阴魔,那表示什么?对立!我们看《法华经》,《法华经》佛陀对阿罗汉是怎么个态度?佛陀是鼓励他。他说没关系,你是一个阿罗汉,但“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二乘智断就是菩萨无生法忍。

我们看,因为《楞严经》的当机众是阿难尊者,是一个生死凡夫。那生死凡夫他去托钵,结果遇到摩登伽女给他持咒,就把他迷惑颠倒,就差一点破戒体。结果佛陀派文殊师利菩萨将咒往护,把他救下来,给他开示《楞严经》。所以《楞严经》多分是在灭恶,灭除恶法。

所有的罪业跟攀缘心都有关系,诸位!所有的罪业一定后面有攀缘心的影子在那边作祟,一定有的,粗细而已。所以它“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他只要把颠倒妄想、攀缘心拿掉,几乎所有过失都可以消灭。所以《楞严经》是一个对立法,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赞叹真心的优点,诃责妄想的缺点。

但是,你看《法华经》不是这样。《法华经》是怎么回事?《法华经》的当机众是二乘的圣人,初果以上的圣人,佛陀那些常随弟子。这些人长时间地修四念处,不净、苦、空、无我,把整个身心世界的烦恼都断干净了,这些圣人是准备要入涅槃了。他说,我终于等到可以好好休息了!佛陀说,且慢!且听我说。佛陀就开始开权显实了,“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这个权法是我过去为了方便摄受你们而施设的,所以这个不是究竟法,我现在告诉你一个更真实究竟的法门。佛陀就开显一念心性。

但是佛陀也鼓励他们,就是说,你们前面所走的路没有错,三百由旬跟五百由旬是一条线的,你们只要再往前进步一点点就好了。所以阿罗汉得到鼓励,说,哦,原来我们也可以成佛,原来我也可以跟我们大师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样,到十方世界转大法轮。所以就发起菩提愿,佛陀跟他授记作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法华经》的重点在于鼓励他生善。你看<方便品>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法华经》就是,你不管做什么善事,只要跟三宝结缘,你都可以种下成佛的种子。为什么?因为你的心性永远没有消失。

所以诸位!《楞严经》是破妄显真;《法华经》是即妄是真——你打妄想没关系,但是你的真心没有消失掉。就是说,你流浪没有关系,你反正是大富长者的儿子,这是不会改变的,你总有回头的一天。

那这样讲的话,《楞严经》的清净心的操作跟《法华经》的操作,差别在哪里呢?

一个偏灭恶,一个偏生善。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要拜忏,那当然你要用《楞严经》来修忏,因为“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所有的罪业都是跟攀缘心有关,所以你可以依止《楞严经》的清净心来拜忏。但是你要受菩萨戒,你没有信心,你说我烦恼这样重,我业障也很重,我什么都不会,我有资格受菩萨戒吗?你读读《法华经》就有信心了,“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打妄想的心就是真心,只要你回光返照它就是真心了。所以《法华经》基本上是肯定句,它是肯定你妄想里有真心。《楞严经》是认为真妄不两立,有我就没有你。

所以诸位!《楞严经》的操作,在于调伏妄想非常有力量。你拜忏、打坐的时候出现魔境该怎么办?你要看《楞严经》,灭恶这一块。如果你对于自己有没有资格受菩萨戒,对于往生没有把握,说往生极乐世界,十万亿佛土这样远,我有办法去吗?你读《法华经》,哦,十万亿佛土不在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我内心本来具足极乐世界,跟距离没有关系。我念佛是把我自性的极乐世界给念出来,“是心作极乐,是心是极乐”,跟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没有关系。所以诸位!当你要创造功德的时候,就是你诵《法华经》的时候;当你要受菩萨戒没有自信的时候,就诵《法华经》。是这样子。

所以这两个的差别:一个是方等时,一个是法华涅槃时;一个是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一个是纯圆独妙。这差别在这儿。

二、法身菩萨的三昧神通

1.在<妙音菩萨品>里,师父上人讲到法身菩萨主要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本品中文殊菩萨和华德菩萨都请教了妙音菩萨,要向他学习诸多三昧的修法。弟子的问题是,法身菩萨要学的无量三昧是有限的无量还是无限的无量?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的修学是二道,般若道跟方便道。我们刚开始会从不同会归到……我们《法华经》的修学是这样,越修行大家越相同、越相同、越相同。

你有你的妄想,他有他的妄想,你有你的业力,他有他的业力,所以刚开始在修般若道“离相清净”的时候,大家会慢慢往这个自性清净的地方会归,所以一开始是从常别回归到常同。

等到见道位的时候是一个交叉点。就是,十方诸佛是站在同一个自性清净心。不可能说你证得的清净心跟他证得的清净心不一样,不可能。为什么?因为它是本具的。本具的,就是你只是把它恢复而已,所以大家都一样。如果清净心是修来的,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诸位!修行是先从相同,因为他修空观,离相清净。等到你见道位以后,又开始不同了,因为因地个人各发各的愿。阿弥陀佛发阿弥陀佛的愿,叫做临终接引;观世音菩萨发观世音菩萨的愿,寻声救苦。所以到了见道位以后开始,又常同又常别。

那现在有个问题,就是说,法身菩萨各显本事,各现三昧神通,那这个三昧神通是有量还是无量呢?答案是无量。它的理由是这样,从“心作心是”,你内心要敢这样子去想、去造作,它最后的结果就会出现。简单地讲,只有你想不出来,没有法身菩萨做不出来。

比方说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也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他也是一种普现色身三昧,只是说创造这个普现色身三昧时间很久而已。诸位!我们常常听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是吧?那这个第一,难道你没办法超越吗?未必。你也可以发个愿说,欸,我成佛以后,我把极乐世界的好处拿过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宝树楼阁,依报庄严;正报的色身,没有病痛,具足神通,更重要寿命久远,各式各样的。你可以把极乐世界的庄严都想清楚,再加上你自己的发愿,可不可以?当然可以。

所以诸位!三昧神通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只是它这个因缘所生法不是用业力,是由菩萨清净的愿力造成,所以没有极限,各显神通,各自发挥。没有两个菩萨的三昧神通完全一样的,不可能,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经历。

我们常说果证。诸位,果证是无为法,《金刚经》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果证,你证得那个真如的真理是有极限的,你从见道位,分证即佛,到最后究竟成佛,你的真理到极限了。是的,极限就极限了,你即空即假即中完全证悟了,那就是圆满了。

但是,同样的究竟成佛,显现的三昧神通那就各显本事,那是因缘所生法,没有极限,因缘所生法没有极限。

所以我们讲,佛道就是,理观这一块是无上,它有极限,“佛道无上誓愿成”;但是法门是“无量誓愿学”,法门是无量的。所以,法身菩萨的三昧神通是没有穷尽的;他今天发一个愿去修六波罗蜜,创造一个三昧;他也可以改天又亲近某一尊佛,去学他的特点,再发个愿,再修六度,又创造一个三昧……那是没有止尽的。但是真理是有止尽的,真理的证悟是有止尽的。

2.请师父开示,遇到灾难危险时,应该提起佛号,还是观世音菩萨名号?

答:

①约因缘…因缘深厚,感应明显

②约目标…设定“来生目标”,决定“今生修学”

③约年纪…年纪越老,修学愈专。

要称念哪一个菩萨的圣号,有三个条件来判断:

首先,约你个人的因缘。因为我们不是今生才修行,所以感应有冥机显应,有显机冥应。有些人念观世音菩萨,念没几句就有感应了。他过去生的修学已经修一个程度了,所以他今生稍微用功一下,的确就有感应。所以这个就是看你个人的修学经验。你看有些人,遇到事情他念观世音菩萨,他曾经有过那么些感应,哦,他就知道了:有事情就念观世音菩萨!他会把往生念阿弥陀佛、遇到障碍念观世音菩萨区分开来。第一个,约因缘。

第二个,约目标,就是理性了,就不谈个人的因缘了。佛法讲因果报应,就是说,佛法是多元化的,它有很多种结果,但是你人生又短暂,那你现在的重点就是,你准备来生要变成什么样,这很重要!你来生要继续轮回,这是一个目标,反正我也不着急,我生生世世行菩萨道,这是一个目标。第二个,不行,我今生必须把这个生死给解决掉,不能再拖了,这再拖下去不是个事儿。这又是一个目标。

所以,你说你的因地要修什么,其实是错的。你要先问自己,你的目标在哪里?因为这个目标影响到你的因地。所以,修行是先有目标再有因地的。你看四谛,苦、集、灭、道,他先想痛苦。为什么有痛苦?因为有烦恼。灭谛,苦集灭道,那为什么有灭?因为有道。所以佛法都是先谈果地,就是你先设定你希望变成什么结果,然后再考虑你必须要在有限的生命修哪些因地。

比如说,我来生想做大国王,那你的重点就不是在念佛,你的重点在修十善业,是吧?如果你的目标是往生,那很简单,你往生是靠谁接引的?你不是靠地藏王菩萨接引,也不是靠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接引你的,所以顺从本愿,你一定要把佛号摆在正行——如果你要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如果了。

所以,这个就跟你喜欢什么佛菩萨没有关系了。重点不是你喜不喜欢,重点是你定这个目标,重点是你的目标,你要顺从你的目标。那第二个,由目标决定,那就是很理性了。不管我喜不喜欢佛号,我一定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弥陀的本愿摄受我去的。所以你就必须把念佛当正行。为什么?因为目标决定了。

第三个,跟年龄有关系。因为你年纪越大,你的造作能力越薄弱,你的心力越薄弱,所以你必须要集中你的心力,更多的心力,在你的目标上。就是说,你到晚年时候的重点已经不是离苦得乐的问题了,也不是趋吉避凶,这都无所谓。你到临终的时候、晚年的时候,重点是你要规划你的来生了。一个人到了晚年,你再注意今生,那你这个人就不对了。因为,到晚年你的太阳已经是夕阳西下了,你今生再怎么经营也就这样子了,再离苦得乐也就这样子了。你到了晚年是怎么去创造——赶快去把来生的你的目标给创造出来。就是你的心要跨越今生想到来生去了。所以你的年纪也会影响到你修行的法门。

比方说,你年轻的时候拜八十八佛,到晚年想说,不对!我跟这么多佛结缘是挺好的,但是我临终的时候靠阿弥陀佛接引。所以你可能会改拜阿弥陀佛。这个为什么?因为年龄影响你的修行。你必须怎么样呢?一门深入了。以前慧天长老,我们的教务主任,经常讲一句话说,年纪大了,要赶路了。太阳要下山了,你剩的时间不多了,要加紧脚步走了,要赶路了。

所以,到底念哪一个圣号,有三个因素。而这三个因素,后后重于前前。第一个,你的年纪。如果你还年轻,你还有大把的青春,你爱念什么佛号就念什么佛号,反正你不着急。第一个,年纪。第二个,你的目标。第三个,你个人的因缘。但是后后重要于前前。

3.本经以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释疑开始,及代表大行的<普贤菩萨劝发品>结束,请师父慈悲开示,这当中有什么深意?

答:

大乘佛法修学,三大重点:

①观照力——智慧观照以为引导

②誓愿力——发大誓愿确认目标

③行动力——广修六度落实修行

其实《法华经》的大乘善根是两个重点:一个是清净心,一个菩提愿。如果你今天没有把<普贤菩萨劝发品>这一品列进去,那你可能就只有偏重在智慧的观照,那你学《法华经》刚好学一半。

为什么呢?为什么没有菩提愿会有问题?因为你从智慧的观照——理观要落实到事修,这个愿力是很重要的连接点,叫以愿导行。你去诵《法华经》,你不发菩提愿,你诵着诵着,不知不觉,虽然你的理观很强,但不知不觉就会产生私心:我曾诵《法华经》,功德很大,我会进步很快!但是你的所有的所缘境都活在自我,你这个小蜡烛的这个自我的身心世界。诸位!你的因地如此的狭小,你怎么可能成就“月印千江、百界作佛”这种广大的菩提道功德呢?不可能!

所以,你今天没有把无量无边的众生在因地放到你的修行规划当中,按照印光大师说……有人问印光大师,说我如果一天到晚念佛,我不发菩提愿,会有什么结果?印光大师讲,一句话就够了——虽修妙法,感果卑劣。就是说,你诵《法华经》可是妙法,但是你的心太狭隘了。你有智慧,你非常聪明,你可以看透这一切事情都即空即假即中,但是你没有发菩提愿,可惜了!你所修的行门都是一种狭隘的行门。

所以这个愿力是很关键,叫以愿导行。就是说,当你的理观智慧要落实到事修的时候,不管布施、持戒、拜忏,一定要菩提愿来摄持这所有的行门,让你的行门变成无尽灯。譬如一灯,燃百千灯,灯灯相传,无有穷尽。

以前古德讲《劝发菩提心文》的时候,讲一句话说:“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菩提愿要发得真,发得广。

我举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的人个性非常刚强,很难度化。佛陀派了几个阿罗汉比丘去度,都无功而返。后来佛陀就派了目犍连去。目犍连去,没有显神通,他到了那里,村人看到他就起大欢喜心,马上跟他受三皈五戒,也有很多人跟他出家。

弟子们就问说,欸,目犍连尊者也没有显神通,他一去到那里,大家就起欢喜心,是什么因缘?佛陀说,目犍连尊者以前做凡夫的时候,有一天去上山砍柴,遇到一群蜜蜂。他很害怕,他就起慈悲心说,你们不要叮我;我发愿,我成就圣道以后来度你们。欸,他生起了一个非常广大的菩提愿,这个时候就跟这个蜜蜂结下善缘了。这一群蜜蜂后来就辗转的因缘又得到人道,又相聚在一起,在这个村庄。所以,过去生的一念的善愿,结果今生变成善缘。

现在大家有个问题,说,我发菩提愿是我内心的世界,这个众生也没有听到;它作为蜜蜂,它也没听到我讲话,那怎么这个因缘就生了呢?

这个就是一念心性深妙的地方——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说,诸位!你内心的众生跟外在的众生是相通的,知道吗?所以诸位!比方说你看到一个尸体,你起慈悲心,念个佛号发愿给他。你不要以为说他不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他可能不知道,但是他有一天跟你相遇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对你生好感,莫名其妙。这就是心灵的力量不可思议的地方。

所以诸位,比方说,我现在受了菩萨戒,我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感觉上别人也感受不到。你不要认为别人感受不到,你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发觉你的人缘越来越好。为什么?因为我的心跟你的心,其实心灵是有相通的地方,它不一定是第六意识分别的范围,但是这叫做不思议的一种“心作心是”。其实你现在所发的菩提愿,在你未来的成佛之道已经产生一个美好的因缘。这个就是菩提愿的重要性。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所以清净心跟菩提愿缺一不可,一个是强调内心的本质,一个是扩大你的胸量,广结善缘。这样子,未来你成就法身的时候就更容易去操作度化众生的誓愿。

总而言之,整个《法华经》的善根就两个,一个清净心,一个菩提愿。把理观的智慧跟普贤行愿做结合,会把你的修行的功德最大化,然后再配合你过去的权法,拜忏、持戒、调伏烦恼等等。

我们今天的研讨到这里。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我们回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推荐】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

【佛教词典】舞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佛教词典】沉冥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沉冥,...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

三身佛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福报享尽,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