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净界法师  2023/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二十七讲)

我们修学佛法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的不同:

第一种是生长在佛世的修学。生长在佛世,它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佛为师。“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修学不必有太多的操心,我们只要做一件事就好,就是依教奉行。“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们只要听闻佛陀的开示,信解奉行就可以了。佛陀会告诉我们先修什么,再修什么,最后用什么法门来收尾。所以,生长在佛世的弟子,修行很单纯。

但是,佛陀灭度以后,进入了像法、末法时代,我们修行就相对困难了,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有法无人的时代。就像一个医院,里面的药都在,但是医生都不在了,所以,我们从以佛为师而转成以法为师了。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没有医生为我们开药了,我们必须为自己开药,我们必须扮演自己的医生了,因为我们没有选择。

所以,在佛陀灭度以后,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法门的内容。就是说,我们从一种“我今见闻得受持”,还要加一句“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法门到底怎么回事?什么情况修它、什么情况不修它?因为已经没有人替我们安排了。

也就是说,当佛陀灭度以后,我们必须要全方位地掌握佛法的内涵。我们过去所接触的经典,都是片段地介绍佛法的修学。所谓全方位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愿解如来真实义”,只有本经《法华经》有详细的说明。佛陀临灭度之前,知道我们弟子会遇到这个问题,就是已经没有佛陀来为我们施设修行的次第,凡事得靠自己了,所以佛陀在临终之前必须要有个交代:在佛灭度之后的弟子应该怎么去操作这些不同的法门。

基本上,本经当中佛陀从三个角度来谈修行:

第一个,为实施权,就是讲到因果的修证。佛陀说,我们可以通过布施成就来生的安乐,通过持戒成就来生的尊贵,乃至于通过修四谛十二因缘来成就涅槃寂静。这个因果的修证是单一的,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就很简单。我们刚开始学佛就是这样子的,各人找到自己相应的法门,去修因证果。佛陀讲这些方便法门的目的,就是“安隐众生故”,让我们在苦海当中暂时有一个依靠。比方说,有一个布施做依靠、有一个持戒做依靠、有一个念佛做依靠。

但是,这个地方会有问题,因为单一的因果是狭隘的、片段的。打开《华严经》一对比,我们就知道这个地方有问题。因为《华严经》中佛的功德、十地菩萨的功德是互含互摄的,“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你要是叫三乘人去看《华严经》,他真的是目瞪口呆:这怎么可能?不要说让我修三大阿僧祇劫,你给我十大阿僧祇劫我都修不来。

就是说,佛陀讲权法的时候,从因缘的修证,它没有横向的互含互摄,他没有说布施的时候具足持戒的功德。我们一般人布施就布施,持戒就持戒。你没有本事说,我布施同时又是持戒、又是忍辱。你的因地没有这种因地,你的果报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互含互摄。所以,因果的修证,它的好处就是快速成就;它的缺点就是把佛的功德切成一片一片一片的。这个就是权法了。

所以,到了法华会上佛陀必须要开权显实。就是说,我们从个人的修学,再对照《华严经》诸佛菩萨的功德,我们会得到一个结论。什么结论?有些功德是可以修来的,有些功德是没法修来的,没办法修的。它只能够通过真如的感应,就是来自我们内在的自性功德。这一块佛陀在方便门没有讲到,所以佛陀在法华会上必须说。就是说,其实每一个法门,表面上是“近果说差别”,其实它的背后有一个秘密通道,是通往真如本性的。

这个地方有一个关键,就是你要生起观照。你只要多一道内观真如,“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真如的门就打开了。也就是说,当我们修布施的时候,其实这个布施的法同时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向外招感快乐的果报;第二个,向内启动内在布施的自性功德。这个才重要。也就是说,其实,真正会操作法门的人,既能够把因果的操作显现出来,又可以把内在的真如功德感应出来。

诸位!我跟你讲一个真实语:你什么都心外求法,你不会成佛的,因为你都是单向的修学!你布施、持戒,这种单向的修学跟《华严经》的“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事事无碍根本不相应。所以诸位!有些法是可以修来的,因缘法是可以修来的;有一种自性功德力,它是没法修的。就是说,你自性本具的,你只要做一件事,把它感应出来就好。

其实,佛陀的每一个法都有权法跟实法。权法就是因缘的修证,实法就是法法消归心性。还有重点,就是第三个,权实不二。这两个不是对立的,从凡夫的角度这两个要同时操作。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念佛,净土法门。从方便门来说,我们念佛是求生净土。为什么念佛呢?因为“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所以,从因缘的观察,的确有一个苦恼的娑婆世界,也的确有一个安乐的极乐世界,让我们去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就是因缘观,这个是佛陀恒顺众生所施设的法门。

但是,你别忽略了一点,就是你自性本具的极乐世界功德。尤其在临终,我们面临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安住一念心性。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待,哦,原来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所以我们就可以化解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的距离,也可以化解我们凡夫跟佛陀这种佛法界跟众生法界之间的落差。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一念心性建立自他不二,这样对我们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操作,会产生很坚定的信心。

但是,如果你完全执理废事,说,那我只修理观就好了。不可以!诸位!仅有理观,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会缺乏一种往生的诱因。对凡夫来说,我们安住一念心性,我们还要权法。就像蕅益大师所说,我们还是要观:有如梦如幻的娑婆世界可厌离,有如梦如幻的极乐世界可以追求。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要取舍?蕅益大师答得好:从因缘的角度,功能不一样。娑婆世界是恶梦者也,添梦者也;极乐世界是好梦者也,醒梦者也。同样是梦幻泡影,但是你生长在不同的地方,这两个梦是不一样的。娑婆世界的梦让你痛苦,让你堕落,它是恶梦,又添梦;极乐世界的梦让你快乐又能够增上。

也就是说,我们很清楚,作为一个凡夫,我们必须用因缘来激发自己。我相信,你要是完全站在真如本性,用真如本性来看娑婆世界,也是如梦如幻,看极乐世界也是如梦如幻。禅宗很多人就是只知实法不知权法,这个也不可以。

所以我们看本经,今天会说到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他最后有一个动作,叫做会权入实,把权法跟实法合起来操作。就像我们今天修净土宗一样,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跟佛陀是没有距离的。但是我们也要如梦如幻地观察:我业障深重,佛陀是万德庄严,我也是要皈依佛陀。虽然从心性上讲没有距离,但从因缘上有距离,而这两个并不矛盾。

也就是说,我们观察人生时,有因缘的现实面。从现实的角度,我应该离开娑婆世界。但是从究竟义来看,没有什么娑婆世界可厌离。从一念心性,没有生死可了,没有烦恼可断。但是从因缘的角度,有如梦如幻的烦恼要断,有如梦如幻的生死要了。记住!这两个并不冲突。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真如三昧不妨碍因缘的操作,因缘的操作也不离开真如三昧。

这个就是本经的佛陀的真实义。修行有务实面,也有理想面。

这样操作有什么好处呢?日劫相倍!你跟只有事修的人:只知道“时时勤拂拭”、只知道一路念佛、只知道修皈依的,那你一天的进步是他的一劫的时间的倍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操作?我的事修的比例要多高?我的理观的智慧要多高?是三比七还是四比六?我要调到让我自己既能够厌离娑婆、有很强烈的皈依的心,又能够安住一念心性。这个之间的平衡点,诸位!你要自己去拿捏了。大方向,你必须有权、实的法门,要有理观、事修。有关理观事修,我们今天的课会讲得更清楚,我们看经文就容易了解。

庚二、重颂  分二

辛一、颂上许答

我们看“重颂”,重颂里面分两科。先看第一个,“颂上许答”。前面舍利弗三请、佛陀正式想要回答,把这个观念再重新地重颂一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  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  其数有五千

不自见其过  于戒有缺漏

护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

众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尠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众无枝叶  唯有诸真实

正当佛陀允许舍利弗要回答,就是从一种事修的因缘修证回归到理观的所谓的一心真如、要开显真实义的时候,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状况。

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就是出家众,里面“有怀增上慢”……这个地方怀增上慢的出家众,蕅益大师说,因为他们多修道,所以得禅定,就是说这种比丘、比丘尼都是有禅定的。禅定当中,因为他本身没有学习教理,就“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把初禅当初果,乃至于四禅为四果。这种错认消息的情况,如果他没有对外宣说,只是心里面有这样想法,叫增上慢;如果他把它讲出来,那就是大妄语戒了。看这里的意思,这个增上慢就是他没有对外宣说,但是他的确有这个想法。他高慢的原因就是错认消息。这第一个,出家众以禅定而为圣道。

第二个,这个五千里面也有居士。男众居士的我慢是多福德故,所以高慢。这些男居士有多福德。女众优婆夷是为什么呢?是不信,智慧浅故,过去生缺乏真如三昧的善根。

“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他们犯了一种共同的过失,“不自见其过”。他没有一种自我反省的功能,因此对于戒(这个戒包括身口二业的律仪以及意业的定共、道共戒)都有缺漏,他不能够反省。为什么不能反省呢?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智慧善根浅薄;第二个就是高慢。也因此他就护惜心中的瑕疵。这个瑕疵就是,在白玉里面的叫瑕,白玉之外的叫疵。这种小智慧小善根人是大众的糟糠。这个糟就是古代用米跟麦酿酒的时候,下面那个渣,那个沉淀物叫糟;糠就是白米的谷皮,叫做糠。总之他们都是只会从事相上修学,对于理观的真如三昧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佛威德故去”。

其实,佛陀只是保持默然。但是你要知道,佛陀那种默然的力量也不可思议,佛陀不说话就是一种威德。佛陀在舍利弗三请的时候,三次保持默然,就逼迫这些缺乏善根福德的人,“不堪受是法”,就离开了。因此,他们离开以后,“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就是与会大众没有这些小根机、小胸量的,这些人都能够接受真实无漏的妙法。

也就是说,佛陀将演妙法,只有两种情况:你要么留下,要么离开。当然,这个地方离开也可以理解,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佛陀过去也如实地宣说因果的修证,现在突然间要把它改造成一种真如的开显。这从因缘果报的修证变成自性功德的开显,一个是有所得的向外攀缘,一个是无所得的向内观照,当然有些人会受不了。这个可以理解,尤其是有高慢心、执着心又重的人。

当然有人就问了(有古德的注解就这么说了):佛陀您老人家有无量的方便力,您老人家可以用秘密说、不定说嘛。他们在,您就稍微施设一点方便,他们喜欢听、对他们有帮助的。古德说,不可以这样!因为《法华经》叫纯圆独妙,如果它出现了一点方便,那糟糕了,那整部经都没有意义了。这样的话,到了后世,我们不知道哪一句话是佛陀真实语,哪一句话又是方便,就像我们看阿含、方等一样。阿含、方等、般若,其实佛陀也有一些真如三昧的思想在里面,但是你混在一起,谁也看不清楚了。

诸位!《法华经》,你要么接受,你要么离开,你只有两种选择。佛陀不再委屈求全了。佛陀已经讲了四十几年的方便,现在是要把真话全部吐出来的时候了。所以“唯有一真实”,就是,《法华经》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没有一句话是佛陀方便说。这样子,到了后世我们才可以有一个标准。就是说,当这句话在这个经典是这么说,当那句话在这个经典是这么说,标准何在?就从《法华经》判断:哦,这个是佛陀不了义说,这个是佛陀了义说。也就是说,佛陀必须要留一部经典当做一种判定的标准。所以,你如果没办法接受,也只能让你离开了。不能为了你,把整个《法华经》的纯圆独妙又降格了。所以他们的离开是必须的,这样子才能够成就妙法的开演。

辛二、颂上正说  分二

壬一、颂四佛章  分四

癸一、颂诸佛  分五

子一、颂施权

四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过去、现在、未来三尊佛,总共四尊佛。先颂诸佛。“颂诸佛”里面分五段。五段里面先看第一个,“颂施权”,佛陀当初是怎么样来施设方便的。这个方便,当初的想法是怎么安立的。

舍利弗善听  诸佛所得法

无量方便力  而为众生说

众生心所念  种种所行道

若干诸欲性  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  以诸缘譬喻

言辞方便力  令一切欢喜

或说修多罗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说于因缘

譬喻并祇夜  优波提舍经

钝根乐小法  贪着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  不行深妙道

众苦所恼乱  为是说涅槃

佛陀到了晚年必须要交代,佛陀当初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安立这些方便门,这些三乘的方便是怎么安立的。

“舍利弗善听,诸佛所得法”,就是说,三世诸佛通过无量的修学所成就的“甚深微妙法”,是“难见难可了”,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所谓的真如三昧、自性本具功德,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的这些妙法,不是三天两天可以讲清楚的。所以我只能先生起善巧方便,于一佛乘而开出因缘果报的修证(三乘的因果修证),而为众生宣说三乘的法门,从方便里面安立三乘法门。

那么这个三乘法门是怎么想的?佛陀先务实地面对。就是佛陀从真如里面,先看众生的过去的因缘,先面对因缘。为什么要面对因缘呢?诸位!我们每一个人学佛,没有一个是从零开始的,没有一个。我们都是在无量三界里面不断地打滚,上至人天,下至三恶道,生生世世累积了很多的烦恼业力,这个时候才来学佛的,没有一个人是从零开始。每一个人进入佛门,就带了他的过去的因缘,他的无量的烦恼业力,就这样来的。所以佛陀必须要先务实地面对众生的因缘所生法。

我们看佛陀是怎么面对。佛陀首先看“众生心所念”,这个人心中在想什么。他的这个妄想——每一个人的妄想都有他的希望。你看有些人,他看到布施就很高兴,他去做义工,他做整天也不累,他就喜欢这样的一个因缘。有些人喜欢持戒,晚上不吃饭他也无所谓。就是,众生无量劫来在整个三界当中已经养成一种性格倾向了,他有一种念想。依止这种念想,再经过他过去所修的种种的道法,已经形成“若干诸欲性”,已经形成某种的根性了。声闻、缘觉、菩萨的根性,这个已经形成了。而且这个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改变的,佛陀必须要先满足他的需求。因为他的念想,再经过他过去生所接触的道法,形成这种三乘的根性。这第一个。

第二个,他有他的罪业,佛陀必须要先为他破障。“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佛陀先观察他过去的因缘,知道以后,“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重点是“令一切欢喜”。佛陀就是“安隐众生故”而施设方便。先让他欢喜,不一定要让他圆满。佛陀的意思,先求有,再求好。就这个概念。就是说,这个人有欢喜心,他就有修行的动力,先让他踏出第一步。

那么怎么说呢?“或说修多罗”,这以下就是小乘的九部经了。“修多罗”就是小乘的经典阿含经。“伽陀”就是偈颂。“本事”就是佛弟子过去的一些造作的因缘,作什么业、受什么报等等。这个是佛弟子过去的因缘。“本生”就是佛陀自己说自己过去生行菩萨道的种种的因缘。“未曾有”就是佛陀跟弟子之间种种神通变化不可思议的事,叫未曾有。“亦说于因缘”,就是诸法生起的这些种种差别的因缘。有些人是因布施的因缘而怎么样了,因为持戒的因缘怎么样了,就讲各式各样的因缘。“譬喻”,用容易了知的事情来比喻难知之事。比方说佛陀讲真如,初地的真如跟十地的真如,就是一个是初一、一个是十五,等等。“并祇夜”,这个祇夜就是重颂。“优波提舍经”就是论议,就是去论述诸法的差别义理。

有一类“钝根乐小法”,喜欢小乘的佛法,“贪着于生死”。虽然他贪着生死,但在过去的佛当中,他也学佛。但是他“不行深妙道”,他对于发菩提心、广修六度、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不怕辛苦这种大乘法,不生好乐,他不行深妙道。那么他是怎么修行呢?“众苦所恼乱。”这个地方古德解释说,他为什么痛苦呢?因为他贪爱生死果报。声闻人他对痛苦的感受是怎么来的?它是相对的。因为他对三界的快乐特别执着。三界的快乐本身就有问题,你爱得越深,你的受伤就越重,它本身的这个快乐就是一种毒药。他因为贪着生死,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众苦所恼乱”。所以佛陀只能够开出一个“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用涅槃的寂静的功德来安他的心。

这段经文就是说,佛陀当初是怎么样施设方便的?佛陀务实地面对众生过去的因缘所生法。你从什么因缘过来,佛陀先满足你的需求。佛陀先不谈高深的真如本性,先谈因缘。当然,因缘当中,每一个人在三界里面打滚,应该说有三种因缘:有一种人是喜欢人天果报的,所以他学佛的思想是增上;有一种人是被痛苦伤害很重的,他是属于小乘根机的,就是出离心的;有一种人是比较主动积极的,大乘种性的,就是菩提心。

人天我们就不谈了,我们谈出世法。出世法就是两种人:二乘跟大乘。二乘种性人的特点,他的整个思想就是三个字:出离心。所以经典上说,二乘人对什么事情就是“少事、少业、少方便住”,事情越少越好。他也不想多事。你跟他说修六度有多大的功德,他也不生好乐。他只是希望:我赶紧了生死、到涅槃寂静,这样子对我来说就大事已办了。所以他的重点,“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也不多求,我也不求功德庄严,我要的就是寂灭。好,那你既然这样子,佛陀就“令一切欢喜”,就“为是说涅槃”。

当然,有一种人,他是比较主动积极,菩提心!他的心是安住在多事、多业、多方便住,“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就是,我不怕生死的痛苦,但是我要有功德可以追求;我为了追求功德,死都可以。好,你老人家不简单,为你讲大乘法!

总而言之,佛陀刚开始并没有谈到我们真如本性的自性功德力的开显,只谈因缘所生法,你修什么因,成什么果。为什么呢?先满足众生的需求。这第一个概念。

子二、显真实  分二

丑一、大事因缘

我设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说汝等  当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说  说时未至故

今正是其时  决定说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随顺众生说

入大乘为本  以故说是经

前面是为实施权,这以下正式开权显实。就是说,佛陀设立的三乘的方便的道法,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表面上来说叫做各得其所,表面上是佛陀鼓励大家趋向涅槃、趋向六度的功德。这个是表面,其实佛陀真正的目的是“令得入佛慧”。

我们在刚开始讲过,佛陀每一个法门都是两种功能:一种是向外招感因果,一种是向内它会熏习真如。就是,你布施的时候,一开始是有所得;但是你只要不断地做下去,久了以后,你慢慢就知道,原来这个布施重点不是得到快乐果报,而是成就一种布施的善根,是成就那个内心的善根,因为内心的善根比外在的布施的善业更重要。你时间久了会知道,就“令得入佛慧”,慢慢会从事修而自然地产生内观。

本来每一个法都是有外在的因缘跟内在的理观,但是佛陀刚开始,理观这一块隐而未说,并没有说你可以从这个地方开显自性的功德而成佛道。为什么没有讲呢?因为“说时未至故”。当时的你们,你回忆一下你当初怎么学佛的?障碍很重,善根也没有成熟。就像一个乞丐,只要有一个地方住,有个东西吃,他也无所谓了。所以当时的因缘的确未成熟。

“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现在因缘成熟了。为什么讲因缘成熟了呢?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众生障除根熟。经过长时间的因缘的拜忏、修福、修慧以后,大家都有目标,佛陀创造一个目标的假相。他说,没关系,你辛苦一点,拼个今生,永作闲汉!你想想看,前面有一个涅槃寂静的安稳等着你!所以大家就努力修学了。前面有一个净土等着你!大家通过这样的一种因缘果报的引导,就障碍消除,善根也成熟了。这第一个。

第二个,佛陀入灭时至。佛陀即将灭度,再不讲,没有时间了。所以叫“今正是其时”。

众生善根也成熟,佛陀也即将灭度,所以佛陀决定不再遮遮掩掩,必须把内部的——就是每一个法门有外在的因果、有内在的自性——要把它讲清楚了。

“我此九部法”,就是前面的这个九部,“或说修多罗”等等这些小乘的经法,是随顺众生的因缘而说的,他的目的是“入大乘为本”,所以才为实施权的。当然,这个地方的重点就是开权显实,“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这个就是佛法妙的地方,就是“日用而不知”。佛陀虽然没有讲,但是你慢慢慢慢这样子修,很自然的,有所得心就淡薄。

“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我们可以测试一下,你自己检查你自己就知道了,看你是不是真的在修行。如果你说,我这个人越修,有所得心越来越淡薄。我一开始是设定一个我来生要追求快乐的心来修行,但是我慢慢觉得这种追求快乐的心淡薄了,反而开始对内心的观照加强了。恭喜你!你的方法对了,你有在用功。

如果说你越修行越执着,那你这样子跟佛陀的设计不一样。佛陀说:“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那表示你的修行有问题了。这样,诸位!你们懂吗?每一个法门,它的表面上都是会创造一些快乐的东西让你追求。但是佛法甚深微妙的地方就是,你修久了以后,你自己会改变,它自己会调整。当然,如果你知道,你早一点加理观,那改变更快。就算你不知道,它也会往内心中引导。

所以,老参跟初学者,最大的差别就是法执。你看这个初学者很精进,但是他没抓到重点,因为他是用有所得心在精进,所以这个初学者容易出差错。老参,他慢慢会归心性以后,他有一个问题,不是精不精进,他就开始懈怠了。

这个地方就是说,佛法的施设,一开始是从三乘的因缘施设,“我设是方便”,但是佛陀留一个没有说:“令得入佛慧”,其实是入真如三昧了。

丑二、会权归实

前面的为实施权,以三乘的因果来引导我们,最后以真如三昧做一个收尾。这两个合起来,我们看丑二的“会权归实”。

有佛子心净  柔软亦利根

无量诸佛所  而行深妙道

为此诸佛子  说是大乘经

我记如是人  来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净戒故

此等闻得佛  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  故为说大乘

声闻若菩萨  闻我所说法

乃至于一偈  皆成佛无疑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  引导于众生

说佛智慧故  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终不以小乘  济度于众生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

自证无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  此事为不可

我们简单做一个消释。前面的为实施权跟后面的开权显实,如果把真实法跟方便法合在一起,那会是什么情况?那叫做会权归实。就是站在真实的真如角度来看这些三乘的因果修证,就产生了三种结果,叫做:人一、教一、行一。

第一个,人一。所有能修行法的这些人就变成统一起来了。

我们看第一种。“有佛子心净”,这个是指别教菩萨。这种人善根比较强,执着比较轻,他已经入了权教菩萨了。一个法执弱的人(这跟空性有关系,空性强的人法执弱),他的心是调柔的。那种调柔的利根人,在“无量诸佛所”,能够行大乘的菩萨道。“为此诸佛子”,这样的佛子,佛陀可以跟他们讲《妙法莲华经》,让他会事入理,站在真如本性。那么这种人一讲以后,佛陀马上跟他授记,“来世成佛道”。

第二种人也可以说妙法。第二种人以深心念佛。这个“深心念佛”,祖师的注解是说“由事持达理持”。先从忆佛念佛,本来是从事相的因果上来念佛,最后到理持的正念真如。一方面能够理观的事修地念佛,一方面能够持戒修福。“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这种人佛陀也可以讲一佛乘思想。讲完以后授记,他起大欢喜。就是说,我一开始本来只是追求某一个果报,没想到这个果报比我想象的更大,是成佛!为什么呢?因为“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佛陀知道他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堪受妙法。

有一种人是没办法堪受的,他也不是权教菩萨,他也不是深心念佛持戒的人,那怎么办呢?我们看:

“声闻若菩萨。”有一种钝根的三乘人,法执很重,他只能够单一地修学,你跟他讲理观他没办法接受的。他说,我是修四谛成就涅槃,十二因缘成就缘觉,我修六度成就六度功德。他就是执着一对一的。“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也没关系,即便他是相信的三乘法,但是真如的熏习还是存在的。他不知道,那是另一回事。佛陀的法门本来就是双重效果,它是权法妙、实法妙。所以他迟早有一天也会知道这个道理的,也“皆成佛无疑”,只是迟早问题而已。就是,你越钝根,你那个成佛拉得越长,如此而已。

这个是讲“人一”。就是修行的人到最后都是菩萨,从佛陀的眼光看都是菩萨。

第二个,我们看教法也是一佛乘的(教一)。

“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佛乘的教法,也没有二乘三乘的差别。除非是佛陀一时的方便,用一种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来引导众生。也就是说,其实涅槃,是佛陀知道他在修行的过程中,内心会出现一种涅槃寂静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安立作涅槃,其实他没有离开一念心性。从究竟义来看,每一个人都是走上成佛之道,每一个人都是趋向真如,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从佛的眼光,只有成佛之道,只有趋向真如,教法是一个。

第三个,我们看行法(行一),就是他的修行跟结果。

“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诸佛出世的目的,究竟是宣说一心真如。“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这个才是究竟义,其他都是方便说。为什么一佛乘是究竟义呢?因为“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这句话很重要!

佛陀,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佛陀,它这个“终”字是关键了!他不可能放一个弟子永远停留在阿罗汉的座位上,不可能!佛陀既然有本事把他从凡夫带到阿罗汉,一定会提醒他、敲打他,让他不断进步。也就是说,佛陀可能会暂时地让他安住在阿罗汉,但不可能一直让他常在阿罗汉。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自住大乘”,佛陀自己安住在真如三昧的境界,而由真如三昧成就无量的事事无碍的万德庄严,所谓“定慧力庄严”。佛陀度众生,是以这样的一种万德庄严来度众生。

也就是说,佛陀“自证无上道”,这种大乘的真如的平等法,没有对立之法。佛陀自己成就大乘不二的平等法,如果用这种小乘的小果来度化众生,“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那绝对不是佛陀的本怀。

所有的佛弟子,只要你相信佛陀,你跟着佛陀的脚步走,你只可能暂时地生天、暂时地往生极乐世界、暂时地到涅槃。只要你相信佛陀的话,佛陀总有一天会让你成佛的,总有一天。他不会把你丢下的。否则佛陀就是悭贪了。

如果有人没有看到《法华经》怎么办呢?那也没事,佛陀就有本事去启发他。因为佛陀在设计法门的时候,他当初的设定就是两种功能:一种功能是成就因果,另外一种功能是启发你的自性功德。虽然你不知道,它也有这种内熏的作用,叫真如内熏。只要你今天遵从佛陀的教法去做,佛陀一定有本事让你成佛,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们这段先讲到这,待会再来总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推荐】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

【佛教词典】舞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佛教词典】沉冥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沉冥,...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

三身佛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福报享尽,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