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净界法师  2023/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四十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十五面,我们看卯二的“明火起之由”。

这一科是三周说法的“譬说一周”,用譬喻的方式来说明佛陀为什么要“为实施权”。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老人家的本意是要直接开示佛的知见,让我们众生直接悟入真如佛性而生起修学,但是这当中产生了变化。为什么呢?经典有一句话,说“长者见火,生大惊怖”,就是说佛陀来到三界以后,他突然间看到三界起火了,所以内心感到恐怖而改变心意,又“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那么到底佛陀为什么见到火就会这么恐怖呢?这个火到底什么情况,会让佛陀生起惊怖而改变心意?我们简单做一个说明。

在《楞严经》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本体,一个是作用。本体是不变性的,你的心的本体,跟我的本体,跟佛的本体是一样的,因为它不会改变,你造善它也不会增加,你造恶它也不会减少,它永远是一种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作用就变化了,它随我们善恶业力的熏习会出现不同的相貌。所以《楞严经》简单地把众生法界的心归纳成两种相貌:一种是生灭的相貌,一种是不生灭的相貌。它的意思就是说,当我们的内心出现一种生灭的、躁动不安的相状,那这种人是容易堕落的;那么如果有一个人,他的心出现一种寂静的、不生灭性的相状,他是容易超升的。

比方说净土宗,你平常做什么功课也没人知道,但是我们从结果来看,到了晚年你的内心是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相状,从结果看就知道你的过去的因地。如果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躁动不安,从《楞严经》的角度,这个是不吉祥的,因为躁动不安表示你来生会比今生差,就是你的生命是往下坠的,可能到饿鬼、地狱、畜生。如果人往下坠的话,那就是三恶道了。如果你到晚年的时候,经过一辈子的修学,你晚年的相状是寂静安稳,恭喜你!你来生,当然也不一定往生净土,也可能跑到天上去,也可能是到净土去。总之,你的心在晚年出现寂静安稳的相貌,那你来生一定会比今生更好,你是增上的。所以《楞严经》的解释就是说,当我们的内心出现寂静安稳,是一种功德相;出现躁动不安是过失相。但《楞严经》没有解释为什么。

《法华经》就解释很清楚说,我们的身心如果是躁动不安的,它就像一把火,就是说,躁动不安本身不是罪业,但是它会把你内心深处的烦恼跟邪见——这个毒虫、猛兽、这种鬼魅,逼出来。同样一个人,同样是凡夫,你把他丢到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他容易起烦恼;相对的,你把他放到一个寂静安稳的地方,他容易生起正念。

佛陀出世的时候是一个五浊恶世,他看到整个身心世界已经进入一种动荡不安的情况。当然,三界本来都动荡不安,但是一旦进入五浊恶世的动荡不安,是非常严重了,众生很可能稍不小心就堕落三恶道。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生起惊怖,这也是为什么佛陀要改变策略。因为大乘法门的修学需要长时间的稳定的环境,所以佛陀把一佛乘的思想收起来而开出空性的道理。佛陀的意思就是说,咱们现在先不提成佛之道,先谈怎么样免除火灾,这个比较现实。所以,佛陀从一种大悲心来到人世间,他看到了环境,全盘地考虑以后,决定把成佛之道收摄起来而先讲出离之道,就是免除火灾比成佛之道更加急迫。这就是佛陀当初为什么没有完全说出他内心想说的话,就是因为这把火让佛陀改变了想法。

卯二、明火起之由

那么这个三界的火是怎么来的?事出必有因。我们看经文。

是朽故宅 属于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间

于后宅舍 忽然火起

这个三界之宅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朽,它是一个破败之宅;第二个,故,它是一个老旧之宅。又是破败,又是老旧。但是,虽然破败老旧,它是有人管理的,它是有一个人在管理的。这个人是谁呢?就是佛陀。三千大千世界是整个佛陀教化之区。但是不幸的是,“其人近出”,佛陀一期的教化,他不能永远住世。法身、报身是可以永久住世,但是应化身是要跟众生互动的,他跟众生的法缘穷尽以后,佛陀只能够示现灭度。灭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三界的宅舍就忽然起火。忽然起火就是说,它不是马上起火的,众生的业力也是慢慢累积的。因为我们进入到减劫的时候,人的造业越造越重,慢慢累积、慢慢累积,等到大家的共业大到一个程度以后就忽然起火,表示这个火是不可预测的。

这个地方说到三界这把火是怎么来的,简单地说就是去佛久远。我们后面会说到,三界的火是天不怕,地也不怕,它就怕佛法的智慧,其他它通通不怕。你修人天善法,这个火也不怕你,它照样烧你;你修苦行,它也不怕你;你乃至修四禅八定,你用高深的禅定,火照样烧你。这把火它就怕我空的智慧,其他它什么都不怕。

我空的智慧,只有佛陀出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跟教授。所以,当我们众生已经跟佛陀没有互动了……什么叫没有互动?当然,佛陀是“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很喜欢跟我们互动;但是我们凡夫不再忆念佛陀了,就是这个人已经不礼拜,也不供养,也不修皈依了。那么当佛陀的内涵在我们众生消失的时候,佛陀就没办法出世了,这个时候黑暗的时代就到来了。这个就是三界起火的原因。当我们心中没有光明的时候,罪业就容易生起现行。佛陀说,就是因为去佛久远,所以就忽然起火。

卯三、明火起之势

这把火烧起来以后,对我们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看经文。

四面一时 其焰俱炽

栋梁椽柱 爆声震裂

摧折堕落 墙壁崩倒

这个地方是把我们的身心世界比喻作三界之家宅。那么这个火是从哪里烧呢?是从四个地方:身、受、心、法,四个地方同时就生起大火。

这个大火有两种的情况:

第一个是造成我们身心世界的无常变化。什么叫无常变化呢?比方说“栋梁椽柱”,就是我们的心识开始躁动不安;而后,“爆声震裂”,我们的色身诸根开始慢慢地趋向衰老。就是若身若心开始进入到一种变化,你已经从年轻的一种精神体力慢慢走上衰老的精神体力。这是第一个,一种不安稳的状态出现了。

第二个更可怕,叫做无常败坏之火。前面是无常变化,这个变化还是缓慢的。而无常败坏之火就是“摧折堕落,墙壁崩倒”。等到一段时间以后,这个火就让我们的色身气断骨离。“摧折堕落”就是断气了、骨头也分开了;乃至“墙壁崩倒”,就是四大地水火风分散,然后骨头也消失掉了,就是这个人完全死亡。

这个火对我们有两种影响:第一个,使令我们的身心莫名其妙就躁动不安。你今天在这里,你也没有生病,也没有怎么样,你就觉得“弟子心不安”!当然,你要平常一天到晚动来动去你也不觉得,但有在打坐的人,一静下来就知道这个环境是动荡的。就是说,我们所处的身心世界不是停止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它就像流水一样刹那、刹那地变化,让我们从生到老,最后无常败坏。所以,这个火造成了身心躁动跟寿命短暂,更可怕的就是寿命的短暂。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对寿命这个问题,到晚年的时候也透出他的无奈。他说:“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他说,我这么努力……诸位!蕅益大师是二十四岁出家,二十五岁开悟,他老人家五十七还是五十八岁往生。从开悟以后开始算好了,他修了三十几年。

我简单讲一个例子。蕅益大师每一次七天的闭关加行,他的佛号都是几百万声的,要持咒都是几十万遍。我估了一下,我们一般修行人的功课,他老人家修七天,我们要修一年。他如此的用功,他都觉得“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所以放弃了自力,改修他力摄受的净土法门。

为什么死亡对我们伤害这么大?因为它没办法规划。就是说,我们一个人会老、会病、会变化,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年轻的时候多做一点功课,但死亡无法规划。你看很多人,他吃东西很健康,他也不喝酒,也不抽烟,生活很讲究作息,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得癌症死掉了。你说他这么努力地保养身体,对不起,忽然起火!佛陀就跟你讲这个起火,什么叫忽然?死亡不能规划!这个火什么时候烧掉你,这没办法规划。

所以诸位!我们今天为什么三界如此难修行呢?其实重要因素就是寿命短暂,我们需要一段长时间的修行。就是说,今天它把你丢到台湾,明天把你丢到非洲去,后天再丢到欧洲去……你永远在适应环境,那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这是修行产生中断了。所以这把火的问题还不在于身心的躁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透过拜佛、持咒、念佛来调伏;关键是寿命短暂,这个是我们没办法接受的,它让我们的修行产生了严重的中断。就是我们没办法把前生的修行加起来,一加一不等于二。这个就是火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这是针对死亡。

卯四、明被烧之相

从今生的角度,我们看卯四的“明被烧之相”。当然,死亡,就全部都毁灭了,我们又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那没有死亡之前呢?看“明被烧之相”。

看经文。

诸鬼神等 扬声大叫

雕鹫诸鸟 鸠槃荼等

周慞惶怖 不能自出

那么在死亡到来之前,这把火是怎么样来伤害修行者?“诸鬼神等,扬声大叫。”这个鬼神,我们前面说过,鬼神、鬼魅都是我见。烦恼跟邪见要生起活动是要有因缘的,没有一个人愿意起烦恼,也没有一个人要随便起邪见。但是当环境不断地刺激你,你老是处在不安稳的环境,你会怎么样?你会产生自我保护。就是本来五蕴是好好的,大家是一种平和的状态,没有“我”,它只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东西;但是当一个人受到重大的刺激伤害的时候,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就把生命分成色、受、想、行、识、我,捏造一个自我概念出来,他要掌控这个五蕴了,就是五蕴的这个我见“扬声大叫”,就开始产生剧烈的活动。

在唯识学上说,一个人处在安稳的环境容易生起我慢。我慢还好一点,它的活动还是比较稳,这时我见的烦恼还只是高慢,但是他心是寂静的,因为高慢不伤害禅定。但是当一个人处在一种不安稳的状态,他不是起高慢,他生起我爱,他会产生一种自私的心态,自我保护,他就很容易跟别人对立。一个人产生了我爱的对立以后,他就很容易起烦恼了,就是这个“雕鹫诸鸟,鸠槃荼等”。“雕鹫诸鸟”就是贪瞋痴烦恼活动了。

其实说实在,没有人愿意起烦恼,但是他自我保护。因为他假设别人会伤害他,所以他就用这个我爱、我见把自己保护起来,就会产生贪瞋的烦恼。这个贪瞋烦恼再继续下去变成鸠槃荼,就是邪知邪见了。他会把这个烦恼常态化,而且合理化,他会接受这个烦恼。可能刚开始起烦恼的时候他还有惭愧心,但是他长时起烦恼以后,那就有点拨无因果了:他不认为这个烦恼对他来生产生伤害,他已经接受它的存在,那么这个时候他起烦恼变成无惭无愧。所以,从我见到起烦恼,从起烦恼到起邪见颠倒,最后的结果就是“周慞惶怖”。周慞就是他内心非常的躁动,惶怖就非常的彷徨。最后,“不能自出”,这个人已经走不出心中的烦恼邪见了。

蕅益大师说,这个三界之火“不能自出”,没有一个人走得出来。他说,除非你信仰三宝、修学四谛,否则纵令你修到天、龙、神、圣,决定不免轮回。我们前面说过,三界火宅只有一道门,而且又非常的狭小!你说,我这个人不学佛法,我就做慈善事业。没办法,你出不了!不要说慈善事业,你就修苦行,你就晚上不睡觉,白天也不睡觉,你也不吃饭,这把火你也没办法,你也不能出离心中的烦恼跟邪见。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修学四谛法,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修无常、无我的智慧,把这个“我”给消灭掉,这把火就消失了。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人从三界之火能够自己走出来,因为当局者迷。没有一个人走得出来,除非是三宝的救拔。

寅二、颂穴中事喻色界火起

看经文。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个火烧的情况:躁动不安、寿命短暂,主要的是约着欲界众生。但是有些外道(这些外道还不是我们现在的外道,是佛世的外道),这些佛世的外道有一些也是值得我们赞叹,比方说他有出离心。

我们凡夫是看到火不知道怕,“不觉不知,不惊不怖”,我们是在火旁边追求快乐,我们不把火当一回事,只有到死亡的时候才知道怕。外道不是,外道对火是有觉知的,他也知道怕,但是他没有正确的方法。他没有经过佛法的教授,就自己胡思乱想。他想,火,这个身心世界为什么会痛苦?因为躁动不安。那怎么办呢?我就修禅定,我创造一种寂静的力量来压制这个躁动不安的相状,这样子我就可以离苦得乐了。所以他就修“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就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那么这样子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们看第一段。

“恶兽毒虫,藏窜孔穴。”好一点!“恶兽毒虫。”我们前面说过,我们心中贪瞋的烦恼……因为外道修四禅定,他就一定要调伏贪瞋的烦恼,尤其是瞋烦恼。所有的烦恼,障碍禅定的就是瞋恚。所以,你要得到初禅,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还容易,你要从未到地定到初禅,你不是只有修专注,你一定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把瞋心化解掉。所以高慢不障碍禅定,你内心有高慢,禅定照样可以成就。如果你一天到晚发脾气,你可能对念佛的这个禅定会破坏。

得到禅定的人,他欲界贪瞋的烦恼得到一定的调伏,所以这个人就好像怎么样呢?他这个身体是藏在山上的孔穴,这个火要烧他就不容易了。后面说,其实孔穴之火就是烟熏,色界那个躁动不安的相状跟寿命短暂的相貌得到了一定的缓和,没有火焰,只见到烟熏。但是,“毘舍阇鬼,亦住其中”,这个问题来了。外道的禅定只能够暂时调伏欲界的贪瞋烦恼,但是他的我执、我见一点都没改变,这个我见的思想,就在那一个禅定的明了寂静的心中原封不动地存在。

古德对于禅定所产生的调伏,讲一句话说“如石压草”。一大片的草,他不去拔那个草的根,他就拿一些小石头把它给盖住;你看不到草,其实草一根都没少。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其实我们净土宗很多人也是喜欢如石压草,有定无慧。你看净土宗很多人修行的时候起烦恼,就念佛,用念佛去压它。当然有时候压得住,有时候压不住,但是至少会产生调伏。但这种调伏是不正确的调伏,这种调伏叫做“缘缺不生”,就是你只是转移目标。烦恼的根源来自于你要掌控,你要去掌控人、事、地、物。所以,正确的做法,你要把那个草根给拔掉。你不修我空观,你就用佛号去压烦恼,等到临命终的时候,你压不住了。

所以你看蕅益大师修“观法无我”,他修我空的时候说:“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就是说外道用禅定创造一个涅槃寂静的假相,只是个假相,但是他没有拔掉那个草的根,烦恼的根源。那个躁动的根源就是我执,所以用禅定是不对的。这个毘舍阇鬼,就是他无量无边的寂静的心中,那个自我意识是活在里面,它随时会爆发出来。

卯二、明火起之由

看卯二的“明火起之由”。

禅定的人怎么就起火呢?看经文。

薄福德故 为火所逼

共相残害 饮血噉肉

色界的天人比我们欲界好一点。我们是在火中取乐,色界天人看不上三界的快乐,他用禅定来灭火。但是“薄福德故”,这个薄福德故,蕅益大师解释说,因为你没有得到出世的智慧,你只有禅定。禅定当然是一个福德,禅定在所有的福德里面算是最高的福德,它比五戒、十善还高,但是禅定没有我空的加持,这个就是“薄福德故”。这个福德不是真福德,是薄福德,所以这种薄福德是不能够避免三界之火的逼迫。

当然,色界的火烧得比较厉害,它还是逼迫。它是怎么引起的呢?

第一个,“共相残害”。古德解释说,色界天人有色身,但是他没有男女相,就像一个年轻的童子。他有时候入定,入定的时候是大家相安无事,你也入定,他也入定。但他要从禅定出来的时候,我看不上你,你也看不上我,彼此间就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就产生斗诤。就是我思想跟你不一样,你思想跟我不一样,两个互相斗诤。这是第一个,色界起火的原因,彼此间因为知见的问题产生残害。

第二个,“饮血噉肉”。色界天人一旦入了禅定以后,他的内心执着三昧中的寂静。执着那种寂静相叫做饮血,贪爱享受三昧中的那种快乐相叫做噉肉。所以他基本上还是有贪烦恼,只是他贪的不是世间的五欲,而是三昧中的寂静跟快乐,这也是一种贪。这就是为什么他还有躁动相,他不能悟入不生灭性,是因为共相残害、饮血噉肉这两个问题。

卯三、明被烧之相

看经文。

野干之属并已前死

诸大恶兽竞来食噉

臭烟熢勃四面充塞

那么他被烧以后出现什么情况呢?

“野干之属,并已前死。”野干,包括野狗,这个是欲界的贪烦恼。欲界贪烦恼是很粗重的,因为他追求财色名,这是很粗重的。色界的天人因为有禅定的力量,他把这种对欲界的贪爱已经完全调伏了,但是他又出现另外一个野兽,“诸大恶兽,竞来食噉”,他产生一种色界的贪爱,而且互相地食噉。

我们做一个说明,什么叫互相食噉。比方说初禅的天人,离生喜乐地。每一个人从欲界离开到色界以后,他对他的禅定的快乐是非常满意的,因为他觉得离开了三界的粗苦障,他得到一种初禅的净妙离,特别的清净、微妙、解脱。但是,有为快乐,常则生厌。他享受初禅的快乐久了以后,就讨厌这种初禅,这快乐里面他觉得还有躁动。还有躁动他就怎么样呢?他就加强禅定,从离生喜乐地生到定生喜乐地,所以他就出现了对二禅快乐的贪爱。二禅贪爱的快乐是一种野兽,就把前面对初禅快乐的贪爱给吃掉了,他看不上初禅的快乐。定生喜乐地时间长了以后,他又常则生厌,他觉得这个喜跟乐,喜是比较躁动,破坏我的寂静,我不喜欢它。他就诃责这个喜,这个喜是不净的、是苦的,是粗苦障。我们一切唯心造,你老是诃责它、讨厌它,这个东西跟你因缘就会消失掉,它就跟你没缘了,所以他就从定生喜乐地提升到离喜妙乐地,他没有喜,只有乐。离喜妙乐地的时候,他这个对三禅贪爱的野兽就把对二禅贪爱的野兽给吃掉。如是辗转,他就是用后面的贪爱来吃掉前面的贪爱,就是“诸大恶兽,竞来食噉”。

他那个火烧当然好一点,叫做“臭烟熢勃”。这个色界,因为他躲在禅定的山洞,所以他只有烟熏。因为火在外面烧,他有山洞保护,有禅定保护。这个烟熏是在四面,是在身、受、心、法受到烟熏。

也就是说,基本上,外道禅定就是有定无慧,所以他创造一个暂时寂静、安稳的相状,但是这里面的病根没有消掉。所以你看色界四禅的天人,如果他福报享尽来到人世间,刚开始好一点,他只要在人世间活久了,他过去没有生到四禅之前所有的邪见烦恼全部生起现行,原封不动。也就是说,这个人到了色界四禅,经过一万劫或者经过几劫的时间,回来的时候,他的烦恼跟邪见原封不动,一点都没少,只是用石头压了一下而已。问题就在这地方,就是不修我空的智慧,只修禅定。

寅三、颂穴外事喻无色界火起

卯一、明所烧之类

看经文。

蜈蚣蚰蜒 毒蛇之类

为火所烧 争走出穴

鸠槃荼鬼 随取而食

无色界的天人对这个火的觉悟性更高,他的警觉性更高,他对寂静的要求也更高。他就观察这个色界说,你只修禅定是不够的,你看这色界,舍念清净地,他那个寂静的心中身心还是有生灭迁流,还是受到死亡的威胁,有一天还是要死掉。那怎么办呢?他就胡思乱想说,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我有色身,我有色身我怎么弄都不对。因为色界还有清净微妙的色身,还有男子的那个童子相,所以他想办法要把色身给灭了。他怎么办呢?他修空无边处定。他就跑到山上最高的地方,每天就观察无边的虚空,取虚空之相。

诸位!我们佛法修空观,是一种空性的真理。它是一个真理,它不是一个相状。外道以为空是一个相状,他取那个虚空的相状,观察这个虚空就是我的色身,他不断地“是心作虚空,是心是虚空”,结果就把他的色身——业力所变现的色身给灭了。所以他没有业果色,他过去所造的业变成没有色身了。

但是五蕴,我们前面说过,五蕴是通十法界的,佛都还有五蕴,五蕴是不能断灭的,所以他一定要有一个色身。那怎么办呢?他只好变成定果色。这定果色就变来变去,他一下子把色身变成一个石头,有时变成一只小鸟,或者变成一棵树。所以他的色身怎么样?他不像业力所支持的一段的一段的色身,他那个色身是随他的心意的变化,这个就是无色界。其实他还是有色身,只是它不是业果色,叫定果色、定自在所生色。从四禅的禅定,再加上空掉他的业果色,就变成四空天。

四空天的天人能不能避免三界之火呢?我们看经文解释。

“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蜈蚣蚰蜒是瞋烦恼,瞋恚的烦恼,当然也包括贪烦恼。贪瞋的烦恼,他在禅定——四禅当中虽然是舍念清净地,但是他还是感到这种火也是慢慢地在烟熏,所以他不高兴,他就“为火所烧”,为另外一把火烧。他就从山上的这种孔穴跑出来,住在虚空。

什么叫另一把火呢?就是无色界的贪爱。他觉得色身是不好的东西,所以他就诃责色界的这个色身,赞叹无边的虚空,所以他对无边的虚空产生贪爱。这个贪爱的烦恼就把过去的这个给取代了,乃至于“鸠槃荼鬼,随取而食”,他有这种各式各样的我见、见取见的烦恼,就把这些对色界的贪爱烦恼给逼出来,又吃掉了。也就是说,四空定,他透过色蕴的改造,把这种业果所变的固定的色身,透过禅定、透过观想,变成一种变化式的色身,一下子变这,一下子变那,就从业果色变成定自在所生色。但是,我见的颠倒,这种所有的问题的根源,也是没有消灭。

卯二、明被烧之相

看经文。

又诸饿鬼头上火燃

饥渴热恼周慞闷走

只要是有我见,他就必须被烧,所以“又诸饿鬼,头上火燃”。这个饿鬼指的是无色界。无色界因为只修禅定、没有智慧,缺乏涅槃的法食,所以他在四空定,从空无边处到识无边处、到无所有处、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老是觉得不能满足。一个人心外求法他不能满足。

直到他怎么样?“头上火燃。”他生到三界之顶,到了无色界的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定,他还感到无常生灭之火在烧他,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就是又饥渴又热恼。饥渴,没有我空的涅槃法食来滋养他;热恼,他还有微细的烦恼现行。所以他的内心叫做“周慞闷走”,周慞就是不安稳,但是他走的活动已经是属于闷,不是走得很快,他的流动性很薄弱。

这个“周慞闷走”,古德解释说,四空定,其实他的心流动性已经非常薄弱了,尤其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他的心会落入一种周慞,矛盾。因为非想非非想处定,他有时候有想、有时候无想,有时候无想、有时候有想。

就是因为,他的禅定已经到了极限,就是有为禅定到极限了。但是,极限的东西不能永远维持,因为它不是一种真理相应而产生的禅定,是刻意的、有为的造作创造出一种禅定的假相。所以他禅定高深的时候他的心是无想的,他觉得还不错,他很满意;但是他禅定只要稍微退一点,从寂静退一点,他又变成有想。所以他就在快乐跟挫折当中,禅定高、禅定低,快乐跟挫折当中产生彷徨,就是“周慞闷走”。这是说明他一个内心的状态。

寅四、总结众难非一

看经文。

其宅如是甚可怖畏

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这段是总结前面的宅,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个界的众生,他的身心世界、他的起火情况虽然有轻重的差别,但是都是“甚可怖畏”,简单说都是不安稳的。那么什么叫不安稳呢?是“毒害火灾”。内有烦恼邪见的毒害,外有环境的逼迫跟死亡的威胁,所以内忧外患,“众难非一”。这个三界的火,为什么你的火跟我的火不一样呢?因为众生各打各的妄想,欲界有欲界的问题,色界有色界的问题,无色界有无色界的问题,每一个人各有各的问题。

这个地方,古德就说到这个“正知见”,我们说明一下。

你修行,你要知道因缘法。无论什么事情生起,它是“诸法因缘生”,你要知道它生起的原因,你才有办法产生一种“诸法因缘灭”。就是说,这把火是怎么烧起来的,你找不到原因,你就做做慈善事业,说我做慈善事业我心情好一点。但是这个东西是暂时的。你说我修禅定的时候这把火烧的少一点,也是暂时的。因为这把火并不是因为你不修善业、不修禅定所引起的,是因为我执引生的。

这个“正知见”就是说,我们修行要知道什么是正道、什么是助道。善法很重要,适当的苦行也有帮助,禅定、专注也很重要,但是它都是一个助行。一个人要能够把三界的业力调伏,特别是净土宗的。我们一再说明净土宗强调带业往生,但凭什么你的业可以带走?我们无始劫来不断地造生死业、造生死业,而你今生说走就走?它这个业力有个开关,就是放弃主宰。所以你看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他对人事能够放弃主宰,这个三界的火一定是它的根被拔掉了,所以它只剩下火苗了,没有一种相续的力量。

就是说,你不能让这个火从今生烧到来生去。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正知见的问题。修行最怕怎么样?就是你找不到问题在哪里,就盲修瞎炼。佛弟子最怕的就是浪费时间。你一辈子这边修修、那边修修,你根本不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是你这个业力要怎么带走,你不知道,用佛号去压它、做慈善事业、修学禅定,都不是灭火之道。

三界之火,我们再讲一次,它什么都不怕,它就怕你修我空观,因为整个火的开关在这里。就是说,不管你以前做了什么,“众难非一”。这把火点燃,可能一开始是我见引起的,然后开始要攀缘、造业,反正烧到现在,“众难非一”。但是记住一句话,虽然这个原因很多,但是它的门只有一个,就是离开三界之门只有一道,就是我空之门。不管你贪爱财富产生的火,不管你贪爱情感、贪爱名声之火,反正你放弃主宰,这把火就会慢慢地消掉,这个业力就可以沉淀下来,带业往生。所以,虽然众难非一,但是唯有一门,解决之法都是一样的,这个就是佛法高明的地方。尽管各打各的妄想,但是出离之道,大家都修我空观就对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推荐】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

【佛教词典】舞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佛教词典】沉冥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沉冥,...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

三身佛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福报享尽,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